第26课《三峡》教案(第二课时)
《三峡》第2课时精品教案
《三峡》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和奇丽的景色。
2.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
【教学重点】1.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和奇丽的景色。
2.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峡》,朗读了课文,通过合作探究翻译了全文,初步领略了三峡的风光。
下面老师随机点4位同学的名字,请点到名字的同学按顺序各背一个自然段,没有点到名字的同学可以在心中默背相应段落。
过渡:看来大家课下都认真背诵课文了,背得非常流利。
这节课让我们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跟随课文再游三峡,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和奇丽的景色,并学习作者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
设计意图:勾连旧知,进入新课学习。
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一1.探究任务分组学习不同段落,通过想象画面,概括景物特点,并从该段中找出写景佳句进行品析。
2.探究步骤(1)全班分成3/6大组,每组负责一个段落。
(2)小组成员集体朗读相应段落(会背的同学可背诵),然后每位同学从中圈画出1-2句你认为写景最佳的句子。
(3)小组交流,大家各自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该段描绘的景象并用一个词语概括景物特点。
(4)小组讨论,说一说各自所选写景佳句及理由。
(5)小组评议,选出公认的写景佳句1-2个,并选派一位代表分享小组成果。
3. 探究示范段落: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描绘景象:三峡两岸都是连绵不断的高山,重重叠叠的山峰像一道道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从江中向上望去,两岸山峰似乎都要倒下来,只留下中间狭窄的一线天。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日月升上中天,哪里能看得到它们?景物特点: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三峡概貌,写出了三峡两岸的山高峻连绵,峡谷较窄的特点。
三峡教案(第二课时)
三峡教案(第二课时)八年级王静三峡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2.通过诵读和分组合作探究,品味文章语言的魅力。
3.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品味文章语言的魅力。
2.难点: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文学素养,进而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出示目标(1)复习导入注音:夏水襄陵 xiāng 乘奔御风bēn素湍绿潭 tuān 绝巘 yǎn飞漱 shù属引凄异 zhǔ释义:略无阙处“阙”同”缺”,意思是”中断”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属引凄异接连不断虽乘奔御风即使飞奔的马翻译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到。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2)学生朗读目标2.设置提纲,引导自学(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明确: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文中使用那些语言描写三峡的山,分别说明了山的什么特点?明确:自三峡七百里中(长)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多)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陡峭、高峻)(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明确: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奇秀。
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揣摩语言,品味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
赏析角度:修辞、色彩、观察角度、准确精炼的语言等。
赏析格式: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它好在。
《三峡》第二课时 教案
突出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夏季 :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PPT
学生
课本
每课三分钟:
三峡水电站
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称三峡工程。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和清洁能源基地,也是目前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2335米,总投资954.6亿元人民币,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水电机组,2012年7月4日投产,这意味着,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2012年7月4日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2020年8月,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已在长江上游形成,三峡水利枢纽迎来建库以来最大洪峰,已开启11孔泄洪。
课题
第三单元 10、三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2课时
授课时间
9.6
备课标:
1.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三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本课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背诵并默写全文。
教学重难点:1.文学常识、字词、翻译等基础知识。
2. 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1.朗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探究创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学。
1.文中描写的三峡两岸的山势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1)连绵不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
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
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
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能体现长江三峡的特征,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
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
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3.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3)群山万壑赴某某,生长明妃尚有村二、训练达标。
1.本文描写三峡景物主要有六个方面,根据文章内容,在修饰语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或在景物的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
(高峻的)连山(汹涌的)江流(晶莹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宛转悲凉的)渔歌2.本文作者写景,很注意观察角度的变换、动静画面的结合以及色彩的配合,请结合文中写春冬之景的部分做一点具体分析。
观察角度的变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俯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仰视,俯仰之间,变化无穷。
:寒、肃、凄、哀。
4.“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实际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本文也有一些这样的语句,请找出两例。
《三峡》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三峡》教案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导入课前复习,帮助学生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理解三峡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2.学习三峡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二、教学重点1.三峡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的介绍。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复习(10分钟)•导入:观看关于三峡的视频片段,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学生互动:请几位学生回顾和总结第一课时的重点,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提问。
2. 新知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三峡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并与学生共同制定概念和定义。
•教师通过图片、地图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三峡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 小组探究(30分钟)•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例如三峡的动植物资源、三峡移民的现状等等。
•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例如负责搜集资料、整理信息、设计展示等。
•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收集更多的信息,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小组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问和回答,激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和展示成果。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并填写学习笔记,记录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中的积极性和表现情况。
2.考察学生在小组展示中的合作能力和展示效果。
3.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反思。
五、拓展延伸1.邀请专业人士或具有三峡相关知识的人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三峡的了解。
2.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亲身体验三峡的壮丽景色和自然环境。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三峡》第二课时
单元
3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1、朗读课文,借助联想想象,感受长江三峡雄伟奇丽的景色。
2、领会课文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体会语言的细腻和精妙。
重点
1、朗读课文,借助联想想象,感受长江三峡雄伟奇丽的景色。
2、领会课文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体会语言的细腻和精妙。
B.文章写秋天景色肃杀凄婉。最后写渔人歌谣,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
C.课文寥寥一百五十余字,景物描写多做点染勾勒,不事精雕细琢,重在突出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气象,给人迥乎不同的阅读感受。
D.课文句式骈散结合,多用四字句,间有五、六、七言,灵活多变,整饬华美,韵律和谐中又有参差变化,读来抑扬顿挫。
2、诗歌的第三句与课文《三峡》的哪段相对应?
3、“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作者先写夏水的原因是什么?
①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②三峡夏天水的凶险迅疾的特点是由山的连绵不断雄奇险峻的特点决定的。先写夏水与第一段衔接紧密自然。
想象联想读课文
开篇赞叹、敬畏语气
第2段,顺应第1段
第3段轻柔舒缓
10.《三峡》第二课时(教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4.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总结三峡的特点
三、合作探究
1.文中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第4段写三峡的高猿长啸突出“三峡之秋”凄凉的特点,这是不是与赞美祖国山河的感情相矛盾?
3.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以此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
四、积累拓展
五、教材课后习题
1.朗读并背诵课文。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沿溯阻绝.
绝.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3.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通过对句子写法的品析及写作顺序的探究,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品味其写法的精妙。
通过做课后习题,检验课堂学习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 26 三峡(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河北省安平县八年级语文上册26 三峡(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安平县八年级语文上册26 三峡(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安平县八年级语文上册26 三峡(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三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品味语言。
2.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感受三峡的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教学重点:积累实词、品味语言、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
理解“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两个句子。
2。
品味语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指名读课文,其它学生思考:本文写了三峡的哪些景?(山、夏水、春冬景、秋景)二.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山”、“水"、“春冬景”、“秋景"特点的词?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用简练的字概括:连、高、峻、奇。
师:山高峡窄,这就是著名的景观“一线天".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山的高峻与雄奇。
水:急语速略快,读出水的雄浑急速。
春冬:趣音色富于变化,读出山水之美,山水动静之趣。
秋:凄语调哀婉低沉,突出其凄厉。
情由境生,秋的清幽,猿鸣使人备感伤心。
读出来,边思边读,加深体会,升华主旨。
当然,学生读不到位的,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去体会,尤其是春冬之趣一段,较难。
三、品味语言从描写角度:正面与侧面,动态与静态。
从声、色方面等到多角度品析。
例如写山的正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侧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第二课时教案
三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领会课文内容,体会三峡风光自然美。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学习正面、侧面相结合和动静相结合等描写方法。
3.通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4.逐步领略文本的美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三峡风光自然美。
掌握作品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字字珠玑的精美的语言的妙处。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三峡的风光图片。
导入:上节课我们走进了《三峡》,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背诵课文。
【揣摩文本,赏析品味】一、在大家的背诵中,再一次把我们带入了三峡美景,回顾上节课我们概括的四幅图景,说说作者写出了三峡景物的什么特征,共同来体会文章的内容之美。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选四位同学全班交流。
1、学生明确:第1段重点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说一层层的悬崖,一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说明江面狭窄,两岸雄峰相连,峭壁对峙,只看见一线天。
突出峰峦重迭,雄峻险拔的山势。
突出三峡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雄壮美。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群山图连绵高峻雄壮美2、学生明确:第2、3、4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第2段写夏季三峡情景。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天水涨,江水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不能通航,突出大水猛涨。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是说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
突出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奔放美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夏水图浩大湍急奔放美3、学生明确:第3段写三峡春冬之景。
《三峡》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三峡》教案设计(第二课时)《三峡》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译讲并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重难点: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检查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二、出示学习目标。
(投影显示)1、译讲并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重点)三、目标三:译讲课文第三、四段。
1、指导自学师:下面请同学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投影显示)自学自导: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解释重点词,并练习翻译。
如有不会的,可以查阅工具书,也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课文。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调查学情。
师:同学们,5分钟时间到了,能正确译讲的同学请举手。
(如绝大数同学举手,老师则给以表扬:真不错,这么多同学在短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确不简单,下面我请一些同学来译讲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给以更正补充)(如只有少数同学举手,老师则延长学习时间:看来,这个译讲有一定难度,下面再延长2分钟,小组合作解决难题)4、生译讲课文3、4自然段。
(1)、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学生开始译讲。
(投影显示)译讲方法: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最后连起来翻译。
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错请举手帮助更正。
师:某某同学,你译讲第一句,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有错,请举手帮忙纠正。
(2)、生轮流逐次译讲。
生译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解词:时:季节。
湍:湍急的水。
潭:深水译文:春冬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解词:绝巘:极高的山峰。
巘: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漱:急流冲荡。
其:它们,指怪柏.译文: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解词:良:的确,实在译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六课三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2.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教学重难点: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此环节设置,旨在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背诵1.个体抽查。
2.集体齐背。
课堂实录一、品析内容【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旨在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1.品读课文,说描述性的话:同学们,三峡很美,那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美,你看(听)。
"的句式说一说吗?学生品读课文,然后发言。
如: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挡住了阳光。
三峡的水美,水以夏季为盛,你看,夏季水涨,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
水流湍急,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三峡的激流美,你看,春冬之时,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
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
三峡的瀑布美,你看,在极高的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哗哗的水声,感觉到了随风飘洒到我们脸颊上细微的飞沫。
三峡的树美,你看,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它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进了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三峡的猿声美,你听,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三峡的渔歌美,你听,渔人在唱:"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歌声唱出了哀婉的猿声中旅人的悲凉心境,更加烘托出秋景的凄凉。
2.品读课文,说理解性的话:同学们,三峡很美,文章分四段为我们展现了三峡的山,三峡的水,三峡的春夏秋冬。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三峡 第2课时教案
初中__二___年级__语文___学科教案执教人李威课型新授教案类型自主主备人李威集备日期合作释疑二、出示目标(课件):使用日期主管人1、研读与赏析,思考问题:课件出示课题第26课三峡第2课时研讨意见 a.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b.作者分别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c.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讨论明确:3.背诵并默写全文。
a.先写山,后写水。
b.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重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写水,则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背诵并默写全文c.表现了作者的无限赞美和欣赏之情。
难点2、品读课文,说描述性的话: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__美,教具自制PPT 你看(听)________。
"的句式说一说吗?教学过程如:三峡的瀑布美,你看,在极高的山峰之间,常有悬明标自一、导入文本(激情趣)泉瀑布飞流冲荡,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哗哗的水声,感同学们:著名学者余秋雨“人人都说三峡美,人人觉到了随风飘洒到我们脸颊上细微的飞沫。
都说三峡奇。
”那么,三峡究竟美在哪里?奇在何三、揣摩语言,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学处?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细细地品味!多媒体显示下列文句: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点拨拓展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达标训练一、理解性默写蔽日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林寒涧肃,曰:“巴东三峡…猿鸣三声泪沾裳。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
学生齐读这三句话,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四、合作探究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1、《三峡》在写作上妙在何处。
2023最新-最新《三峡》教案第二课时5篇
最新《三峡》教案第二课时5篇《三峡》教案第二课时篇一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游踪顺序。
2、把握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
3、品味语言的生动形象。
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游踪顺序。
一、导入新课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雄伟壮丽的峡谷。
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七年级我们学了郦道元的《三峡》,已初步了解了三峡的壮美。
今天,请让我们随作家刘大杰一起走进《巴东三峡》,去领略那雄奇与秀丽,感受那惊险与激动。
二、整体感知。
1、播放三峡的奇丽风光。
领略山水之美。
2、学生速读课文,用横线标出作者沿途经过的地方。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黄陵庙)——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夔府的江岸3、把握作者游踪,并体会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
想想在游览三峡的过程中,游客的心情有什么样的变化?填写下表。
(老师要求:各峡的特点尽量用文中语句概括)三、作业:1、抄写课后词语。
2、思考课后二、三题。
《三峡》教案篇二一。
教材及学情的分析《三峡》是山水游记的杰作,郦道元用精妙纯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将长江三峡的壮丽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课文节选自《水经注· 江水》,编入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
单元要求“注意了解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要求“背诵诗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其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在初一年级学生已学习了近十篇文言文,还阅读了一些课外文言短文,学生对文言知识和文言文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学习本课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篇幅短小,层次清楚,词义注释较具体,适合学生自主阅读。
二。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第四学段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能“背诵”其中的优秀者。
结合初二学生的文言基础,可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第一。
三峡第二课时教案
三峡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标题:三峡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和背景知识。
2. 理解三峡的重要性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 学习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和功能。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研究能力。
教学准备:1. 大屏幕或投影仪。
2. 三峡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幻灯片。
3. 学生用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简要复习三峡的地理位置和背景知识。
2.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三峡的美丽风景和自然资源,引起学生的兴趣。
探究(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例如:工程师、环保专家、农民等),讨论三峡工程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和利弊。
2.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进行补充。
讲解(1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详细介绍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和功能。
包括三峡大坝、水库、船闸等。
2. 强调三峡工程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如水电发电、航运、旅游等方面。
巩固(15分钟):1. 分发学生用纸,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海报或宣传册,介绍三峡的重要性和功能。
2.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海报或宣传册的设计,并在规定时间内展示给全班。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三峡的重要性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 鼓励学生提问或分享他们对三峡的看法和感受。
拓展活动:1. 邀请相关专家或者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三峡风景和三峡工程的实际情况。
2. 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他们深入了解三峡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海报设计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和研究能力。
2. 收集学生的海报或宣传册,评估他们对三峡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2. 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节奏。
3. 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材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三峡的相关知识。
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第二课时 教案
细心的同学肯定发现了,本文出现了一词多义的现象,当然,还有词类活用的现象。
比如:
清:清荣峻茂 形容词,清澈的
回清倒影 名词,清波 形容词活用动词
濯清涟而不妖 清澈的
香远益清 香气清芬
2.重点句子讲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附属中学教案( 语文 )
20年9月13日
课题
三峡
课型
教读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班级
八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语言美。
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感知三峡的灵秀之美。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语言美。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
课堂10分钟
检测反馈矫正
1.词类活用
解释并说出下列加点字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
空谷传响 空谷:
晴初霜旦 霜:
2.翻译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整体感知三峡的灵秀之美。
教学过程
个性思考
一
课前10分钟,
课前自主学习
朗读、背诵课文
二
课堂5分钟,
自主展示交流
《三峡》教案第二课时
高唐县初二语文教案主备人:王明霞审核人:授课人:课题三峡(第二课时)课型文言文阅读课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背诵并会默写课文。
2、学习文章的景物描写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背诵并会默写课文。
难点学习文章的景物描写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个案补充环节一:明确目标检测背诵环节二:名句默写一、检测课文背诵、默写1、小组过关1号检查4号,2和3号互查,争取人人过关。
2、课堂随机提问二、名句默写1、描写三峡山连绵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正面写三峡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三峡山高峻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描写三峡夏水迅疾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描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4、描写三峡春冬之水清澈的句子: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环节三文章理解环节四收获平台环节五一课一得三、文章理解1、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呢?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
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
故而合为一体描绘2、、本文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雄奇险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水: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奔放素湍绿潭,清荣峻茂清秀林寒涧肃,哀转久绝凄婉3、、在写三峡的景物时,作者有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举例说明。
例如: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正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动静结合(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动: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四、畅谈收获与困惑1、学习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
2、你对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困惑?五、一课一得同学们可从文章内容、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整理例如:写景方法1、抓住景物特征写景2、动静结合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接合4、层次搭配(由下到上、由远到近、-------)布置作业运用本文所学的写景手法写一写你身边的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教案(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教材分析
这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一课。
本单元几篇古文,都在描写自然山水之美中,融入了作者的细腻情思,是人心和自然的交融,是人与自然的对话。
都具有情境交融的特点。
本课作为单元中的引领课尤其重要。
3.中招考点
对文言文的考察每年都有,主要涉及文言字词的解释,古文翻译,对课文的理解,赋8分的居多。
4.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具体如何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还是掌握不好。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课文,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课文,能总结出写景方法,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课文,能总结出写景的方法,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教学活动
评价
要点
要点
归纳
导语设计1、检查背诵情况:指名四位学生各背一段课文,然后齐背。
2、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穿越郦道元的千年文笔,领略他挚恋了千年的三峡之美。
学习目标
1:
通过诵读课文,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
自学指导一:
自学内容:课文
自学要求及方法:
1、边读边圈点文中出现的景物的句子。
找出各段所描写的景
物及特点。
2、(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讨论)
自学时间:8分钟。
自学检测一:
1、文中描绘了三峡哪些景物?
先写山,后写水。
2、作者分别抓住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写山的奇险,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
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水的急猛,春冬时的清幽,秋时的凄凉。
)
3、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的无限赞美和欣赏之情。
)
能
说
出
文
章
描
写
的
主
要
景
物
及
特
点
找
关
键
词
目标二:通过品读课文,能总结出写景方法,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自学指导二:
自学内容:课文。
自学要求及方法:
1、品读“三峡之山”、“三峡的夏水”、“三峡春冬之景”、
“三峡之秋景”;
2、能总结出写景方法,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自学时间:10分钟。
自学检测二:
读“三峡之山”
1、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连绵(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这一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山的特点?
比喻修辞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3、出示【欣赏“三峡群山”之美】图片。
读“三峡的夏水”
1、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
凶险、奔放(襄陵,沿溯阻绝)
迅疾、湍急(朝发白帝……不以疾也)
2、这一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夏水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手法
3、写三峡山的“高峻”与写夏水的“迅疾”有什么关系?
写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为写夏水的迅疾做铺垫。
4出示【领略“三峡夏水”之势】图片。
读“三峡春冬之景”
1、三峡的春冬有何景物?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各自特点。
湍:素潭:绿清:回影:倒巘:绝柏:怪
泉:悬瀑布:飞漱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2、文章在描写三峡的水时为何不按春夏秋冬季节来写呢?
因为三峡的水,以夏季为盛, 故先写“夏水”。
3、出示【欣赏三峡春冬之景】图片。
小结:第三段写三峡的春冬景色。
气氛由紧张变得轻松,向
人们展现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
“良多趣味”是作者由衷的感叹。
读“三峡之秋景”
1、作者描写“猿声”的作用是什么?
渲染三峡秋景的凄凉。
2、作者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引用渔者的歌谣来说明三峡秋景的凄凉,以衬托游者哀愁的心情。
3、出示【欣赏三峡之秋景】图片。
小结:第四段写三峡的秋冬的景象,和上层欢快的气氛形成鲜明的
对比,到处笼罩着悲寂、凄凉的气氛。
最后用渔歌作结尾,从侧描
写了三峡的凄凉、空旷。
能
说
出
写
景
的
顺
序
1
、
选
准
写
景
方
法
;
2
、
理
清
写
景
顺
序
;
3
、
运
用
修
辞
手
法。
课堂小结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雄奇美,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补救强化练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抓住三峡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水(迅猛),船只阻绝;春冬(景美),良多趣味;秋天,林寒涧肃,凄清哀绝。
2、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用“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3、文章第二段写夏水湍急,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侧面描写,表达作用是侧面烘托出夏季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1、朗诵关于三峡的诗文。
(投影出示)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夜雨寄北》李商隐
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本文描写三峡景物主要有六个方面,根据文章内容,在修饰语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或在景物的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
高峻的连山汹涌的江流晶莹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
哀转的猿鸣宛转悲凉的渔歌
3、小写作:我来当导游……
(投影出示)
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请你以导游的身份拟写一段导游词。
提示:(可结合自然风光、地理变化、古代文化等来介绍)(50字以内)
拓展延伸
示例一: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旅游胜地三峡。
长江三峡,人杰地灵,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杜甫等文豪的足迹,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篇,这里还有许多像白帝城、张飞庙等名胜古迹,它们同这里的山水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实例二:各位旅客:欢迎你们三峡参观,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四季风景风格迥异。
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品尝金黄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到游此地。
4、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朝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提示:(可从内容、体裁上比较;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
明确: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