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抗震加固相关标准、图集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抗震加固相关标准、图集

房屋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抗震加固相关标准、图集

附录D消能减震加固D.1 一般规定D.1.1本章适用于既有钢筋混凝土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底层、单层厂房等的消能减震加固设计。

除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 297 、《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CECS547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关于消能减震设计的相关规定。

D.1.2消能器可直接布置于既有建筑内部,当在既有建筑内部不便于设置消能器时,可采用附加框架设置消能器进行加固。

D.1.3消能器可根据需要沿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设置。

消能器宜设置在层间相对位移或相对速度较大的位置。

消能器的数量和分布应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并有利于提高整个结构的消能减震能力,形成均匀合理的受力体系。

D.1.4 消能器的布置方式可以采用支撑型、墙型、柱型、门架型或腋撑型等,设计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消能器的类型合理选择安装形式及连接构造。

D.1.5 A类既有建筑抗震构造可按《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CECS547-2018第6.3.6条规定采用;B类和C类既有建筑,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加固后结构罕遇地震下层间位移角小于国家现行标准限值的1/2 时,既有建筑抗震构造措施可按抗震等级降低一级且不低于6度考虑。

D.1.6当结构加固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应根据既有建筑设防目标的实际需求,分别确定消能器、连接消能器部件和附加框架的性能目标。

D.1.7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加固后仍需加固的结构构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的方法进行加固。

D.2加固方法D.2.1钢筋混凝土房屋可采用下列消能减震加固方法:1房屋刚度不足、刚度不均匀或扭转效应明显时,宜增设位移相关型消能器加固。

2当房屋刚度足够,但结构构件的承载力不足或抗震构造措施不满足要求时,宜增设速度相关型消能器加固。

3单跨框架,宜增设屈曲约束支撑加固,并在必要时加强楼盖和屋盖的整体性。

D.2.2底层框架房屋可采用下列消能减震加固方法:1底层为单跨框架、底层刚度较弱或扭转效应明显时,宜增设位移相关型消能器加固。

消能减震技术在加固设计中的应用

消能减震技术在加固设计中的应用

消能减震技术在加固设计中的应用兰学平【摘要】随着城市更新进程的加速,房屋改造类项目日益增多.相比于传统的加固方法,消能减震技术具有施工周期短、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文章着眼于对该加固设计方法的全过程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阐述,为后续的改造工程提供借鉴.【期刊名称】《住宅科技》【年(卷),期】2017(037)006【总页数】5页(P39-43)【关键词】消能减震技术;加固改造;应用【作者】兰学平【作者单位】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更新进程的加速,针对既有房屋功能提升和加固改建类的工程日益增多。

传统的加固方法主要有加大截面法、外包钢法、增设抗震翼墙法等。

该类加固方法主要是增加结构自身刚度,利用损伤结构自身为代价来耗散地震输入的能量,其缺点主要是施工周期长、湿作业面大、自重增加多、减小建筑物使用效率等[1]。

消能减震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主要是在结构中附加耗能装置,利用耗能装置耗散地震输入到上部结构中的能量,从而达到保护主体结构免遭破坏的目的,其优点是湿作业面小、工期短等[2]。

目前,消能减震技术在房屋加固中已有较多应用,如:张超、翁大根等[3]提出了将消能减震技术运用于C类框架学校建筑提高一度抗震设防加固;贾传胜[4]提出在框架增层工程中运用消能减震加固技术;张玉蕾[5]提出运用消能减震技术加固中小学单跨框架结构教学楼等。

本文将着眼于消能减震加固既有房屋设计方法的全过程分析,为后续改造项目提供借鉴。

1 消能减震加固房屋全过程分析概述1.1 主要内容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加固既有房屋主要包含3个方面内容,即房屋原结构抗震性能评估、附加耗能装置的设计和加固后房屋整体抗震性能评估。

(1)房屋设计年代不同,原结构的抗震性能往往存在较大差异性,对房屋原结构抗震性能的综合评估是进行抗震加固设计的主要依据。

(2)耗能装置是消耗地震输入能量的主要构件,如何确保并提高该类构件在地震中发挥其工作效率,是消能减震技术加固房屋的关键所在。

房子怎么抗震,看这两张图就够了!

房子怎么抗震,看这两张图就够了!

房子怎么抗震,看这两张图就够了!房子要抗震,在工程建设时就要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

而在这之前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确定建筑物必须达到的抗震能力,即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可这个抗震能力该怎么表达呢?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有三个主要环节:一是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即确定建筑物必须达到的抗震能力;二是制定抗震设计标准,即采取基础、结构等抗震措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三是抗震施工和监理,即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施工,保证建筑质量。

有的童鞋说啦,经常听见楼盘宣称自己能抗8级地震,用震级不行么。

抗8级、7级地震听起来简单粗暴可行,但其实震级只是影响地面破坏程度的因素之一。

震例2016年1月02日12时22分在黑龙江牡丹江市林口县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580千米,人们几乎毫无震感。

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造成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多亿元。

相同震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截然不同,单单使用抗几级地震来表示抗震能力是不科学的。

就像台灯亮起,屋内有明有暗一样,地震发生后,因为远近不同,各个地方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汶川地震震中损失惨重,但远在山东的我们可能只是有轻微震感。

对于这种同一次地震对地面造成的不同破坏程度,就用烈度来表示。

因此我们以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为指标,将国土范围划分为不同地震危险程度或抗震设防等级。

开发商宣称自己楼盘能抗“8级地震”,其实是对抗震设防标准的误解。

例如A市的抗震设防标准为6度,那么在A市新建的建筑都必须至少能抵御6度地震烈度(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要适当提高设防要求),而不是6级地震。

地震会引起的地表和建筑的振动,我们研究并提取出振动过程中的两个物理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统称为地震动参数,用它们来表示抗震设防要求。

体现在地图上就是《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简称“区划图”)。

也就是说《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包括了《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批准《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批准《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批准《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
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08.06.23
•【文号】建质[2008]112号
•【施行日期】2008.07.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批准《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图》国家
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建质[2008]112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委),总后营房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经审查,批准由河北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六个单位编制的《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图》标准设计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

附件:《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名称及编号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三日附件:
《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名称及编号表。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

确定后续使用年限
A类建筑抗震鉴定
B类建筑抗震鉴定
鉴定过关
通过
通过
第一级鉴定 未通过
第二级鉴定
抗震措施鉴定
抗震承载力验算

通 过
通过 抗震能力综合评定
未通过
未通过
采取措施
鉴定过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1.0.1) 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现有建筑,具有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相同的设防目标;后续使 用年限少于50年的现有建筑,在遭遇同样的地震影响时,其 损坏程度略大于按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建筑。
1995
2009
11+3
11+7
25(144) 36(292)
24
21
78 以前,烈度提高 所有现有建筑
⑵粘贴钢板加固(6.3.10) ⑶粘贴碳纤维布加固(6.3.11) ⑷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进行了原则性规定(6.3.16) ⑸增设支撑加固(6.3.15) ⑹楼盖现浇层加固(7.3.3、7.3.4)
GB50023 抗震鉴定标准 1995 版与 2009 版的比较
项目 章、附录
节(条) 强制性条文 适用范围 设防目标 烈度分档 检查手段 验算要求 衡量指标 鉴定结论
一、标准修订背景
1. 标准实施已十多年,期间一些相关标准已进行了修订 2. 汶川地震后,地震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房屋抗震鉴定
工作,依据什么标准进行鉴定成为当务之急 3.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现有中小学校舍如何鉴定 4. 标准应体现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成熟的技术与方法 5. 原标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标准修订过程
⑷A类砌体房屋中属重点设防类的,在第一级鉴定中增 加了对构造柱设置的鉴定内容(5.2.4),不符合要求时需对 综合抗震能力予以折减(5.2.14)。

N-JG-现行标准规范、图集目录

N-JG-现行标准规范、图集目录
JGJ99-98
6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
JGJ7-2010
7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JGJ61-2003
8
泠弯壁型钢结构技术标准
GB50018-2002
9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构件
JG144-2002
02SG518-1
10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CECS102:2002
11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标准
CECS200:2006
08CG09
12
钢筋混凝土过梁〔2004年合订本〕
G322-1~4
03G322-1代砖〕
03G322-1
代替93G322(一)~(二)
14
钢筋混凝土过梁〔烧结多孔砖砌体〕
03G322-2
15
钢筋混凝土过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
03G322-3
4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
09SG619-1
5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四〕〔砌体结构住宅抗震加固〕
11SG619-4
1
单层工业厂房设计例如〔一〕
09SG117-1
2
单层工业厂房设计选用〔上、下册〕
08G118
3
钢吊车梁〔H型钢工作级别A1~A5〕
08SG520-3
本图集既是对焊接工字钢吊车梁标准图SG520-1~2〔2003年合订本〕的补充,也是为满足市场对H型钢不断增加的需求
DBJ01-502-99
10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JGJ/T213-2010
11
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
JGJ/T225-2010
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现行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简明目录(结构专业图集)

现行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简明目录(结构专业图集)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替代06G901-1、09G901-2、09G901-4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替代09G901-5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承台)
替代09G901-3
悬挂运输设备轨道(2005年合订本) 代替98G359-1~4和98(04)G359-1~4
混凝土后锚固连接构造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
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地基基础及结构整体加固改造)
抗风柱(2010年合订本)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替代03G329-1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单层工业厂房) 替代04G329-8
图集名称


钢结构设计示例-单层工业厂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
轻型钢结构设计实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
建筑震害分析及实例图解(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
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建筑结构设计计算示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
钢框轻型屋面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
钢骨架轻型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
图集名称


吊车梁走道板
代替95G337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代替97G361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
代替91SG362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楼板与剪力墙构造详图
混凝土结构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构造钢筋选用
单层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柱
代替95G335-1~3
柱间支撑
代替97G336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

新国标图集

新国标图集

16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28
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平板 宽度2.0m、2.4m、3.0m)
35
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坡板 宽度3.0m)
24
轻型屋面平行弦钢屋架(圆钢管、方钢管)
125
多跨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无吊车)
57
钢吊车梁(H型钢 工作级别A1~A5)
75
钢雨篷(一)
38
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振)设计
58
09G901-4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43
09G901-5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22
08CG03
轻型钢结构设计实例
27
08CG10
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建筑结构设计计算示例
33
09CJ18 09CG11
钢框轻型屋面板
16
09CJ20 09CG12
38
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
39
民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深度图样(2009年合订本)
82
钢结构施工图参数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58
单层工业厂房设计示例(一)
56
单层工业厂房设计选用(上、下册)
248
钢烟囱(自立式30~60m)
135
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地基基础及结构整体加固改造)
37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
建筑设备节能控制与管理
23
09DX009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与安装
45
09D101-6706-2
医疗场所电气设计与设备安装
41
D800-1~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

2019国家建筑标准设计标准图集目录(结构专业)

2019国家建筑标准设计标准图集目录(结构专业)

结疝1M业结构专业目录类别图集号图集名称页码备注全国民用建筑丁.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2009年版)10结构(地基与基础)(2009年版)10结构(混凝土结构)(2009年版)10结构(砌体结构)(2009年版)10建筑产业现代化专篇——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设计11建筑产业现代化专篇——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11节能专篇(结构)11制图规则和构造16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2 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2 16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12Biliiigyal Wision K16G101-1Drawing Rules and Standard Detailing Drawings ofIchnographic Representing Method for ConstructionDrawings of R.C.Structures(Cast-in-situ R.C.Frames,Shear Walls,Beams and Slabs)12Bilingual Veision of16G101-2Drawing Rules and Standard Detailing Drawings ofIchnographic Representing Method for ConstructionDrawings of R.C.Stnictures(cast-in-situ con­crete slab一stairs)13Bilingual Veision of16G101-3Drawing Rules and Standard Detailing Drawings ofIchnographic Representing Metliod for ConstructionDrawings of R.C.Structures(Spread Footings,StripFoundations,Raft Foundations and Pile Founda­tions)13 12G101-4混凝土结构施「•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和构造详图(剪力墙边缘构件)13 17G101-11G101系列图集常见问题答疑图解14 036102钢结构设计制图深度和表示方法14 11SG102-3钢吊车梁系统设计图平面表示方法和构造详图14 09G103民用建筑丁•程结构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14 09G104民用建筑丁•程结构初步设计深度图样15 15G107-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不方法及木例(剪力墙结构)15 13SG108-1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示(地基基础)15 14SG108-2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示(混凝土结构)16结利专业类别图集号图集名称页码备注制图规则和构造15G108-6《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图示1616G108-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图示16O5SG1O9-1民用建筑T•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不-结构设计原则、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和地震作用、地基基础1605SG109-2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砌体结构17O5SG1O9-3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混凝土结构1705SG109-4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钢结构和空间网格结构17O7SG111-1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18O7SG111-2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1812G112-1建筑结构设计常用数据(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地基基础)18O8SG115-1钢结构施工.图参数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916G116-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选用目录(一)19赠附册一O9SG117-1单层工业厂房设计示例(一)19 O8G118单层工业厂房设计选用(上、下册)2007G120工程做法(自重计算)2012SG121-1施丁.图结构设计总说明(混凝土结构)2013SG121-2施丁•冬I结构设计总说明(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本房屋)20构筑物04G211砖烟囱21 05G212钢筋混凝土烟囱21 J331J332G221地沟及盖板(2009年合订本)21普通混凝土构件及构造15SG3O7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21 14G308混凝土后锚固连接22 17G309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构造详图22 G310-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2015年合订本)22 13G311-1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22O8SG311-2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地基基础及结构整体加固改造)23 14G312幼儿园、中小学校家具家电设备抗震连接构造23 14SG313老虎窗、采光井、地下车库(坡道式)出入口23 16G320钢筋混凝土基础梁23 13G322-1钢筋混凝土过梁(烧结普通砖)24结疝1M业类别图集号图集名称页码备注普通混凝±构件及构造13G322-2钢筋混凝土过梁(烧结多孔砖砌体)24 13G322-3钢筋混凝土过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24 13G322-4钢筋混凝土过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夹心墙体)25 G323-1~2钢筋混凝土吊车梁(2015年合订本)25 17G325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适用于混凝土结构)25 11G329-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混凝土房屋)2511G329-2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26 11G329-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单层工业厂房)26 14G330-1混凝土结构剪力墙边缘J选用(剪力墙边缘构件州肉件和框架柱构造钢筋匡支柱)26 14G330-2混凝土结构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构造钢筋选用(框架柱)27 O6SG331-1混凝土异形柱结1向构造(一)27 11G332村镇住宅常用结1构构件27 16J110-216G333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一)271OSG334钢筋混凝土抗风柱28 05G335单层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柱28 11G336-2柱间支撑(柱距7.5米)28 17G337吊车梁走道板28 O5SG34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28 17G345钢筋锚固板应用构造29 05G359-1悬挂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形屋架)2905G359-2悬挂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预应力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2905G359-3悬挂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一般混凝土梁)30 05G359-4悬挂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梯形钢屋架)30 O7SG359-5悬;结彳隹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肉)30 19G361预制混凝土方桩30 16G362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31 03G363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节点详图31 13SG364预制清水混凝土看台板31 15G365-1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31 15G365-2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32 15G366-1钢筋桁架混凝土底板32 15G367-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32 15G368-1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及女儿墙32 03G372钢筋混凝土雨篷33结利专业类别图集号图集名称页码备注预应力混凝±构件05SG408SP预应力空心板33 10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3304G410-11.5mx6.Om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预应力混凝土部分)34 04G410-21.5mx6.Om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钢筋混凝土称芬)34 05G414-1预应力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9m单坡)34 05G414-2预应力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12m单坡)34 05G414-3预应力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12m双坡)35 05G414-4预应力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15m双坡)35 05G414-5预应力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18m双坡)35 04G4266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36 06SG429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表示方法及构造详图36 18G432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36 06SG439-1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50mm,60mm实心底板)36 13G440大跨度预应力空心板(跨度4.2m〜18.Om)37 14G443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37钢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06SG501民用建筑钢结构防火构造37 O8SG51O-1轻型屋面平行弦钢屋架(圆钢管、方钢管)37 05G511梯形钢屋架38 05G512钢天窗架38 05G514-112m实腹式钢吊车梁轻级工作制(Al~A3)Q235钢38 05G514-212m实腹式钢吊车梁中级工作制(A4~A5)Q235钢39 05G514-312m实腹式钢吊车梁中级工作制(A4~A5)Q345钢39 05G514-412m实腹式钢吊车梁重级丁作制(A6~A7)Q345钢39 05G515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39 O6SG515-1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圆钢管、方钢管)40 O6SG515-2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剖分T型钢弦杆)40结疝1M业类别1图集号-图集名称页码备注钢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05G516轻型屋面钢天窗架40 O6SG517-1轻型屋面三角形钢屋架(圆钢管、方钢管)40 O6SG517-2轻型屋面三角形钢屋架(剖分T型钢弦杆)41 O2SG518-102(04)SG518-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无吊车)2004年局部修改版41O4SG518-2附:构件详图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有悬挂吊车)附:构件详图41 19G518-3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有吊车)41 O7SG518-4多跨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无吊车)42 166519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42 O3SG52O-1钢吊车梁(中轻级工作制Q235钢)42 O3SG52O-2钢吊车梁(中轻级工作制Q345钢)42 O8SG52O-3钢吊车梁(H型钢.工作级别A1~A5)43 11G521-1钢檀条(冷弯薄壁卷边槽钢、冷弯薄壁斜卷边z形钢、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43 11G521-2钢墙梁(冷弯薄壁卷边槽钢、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43 05SG522钢与混凝土组合楼(屋)盖结构构造44 16G523-2复杂型钢混凝土结构节点构造44 06SG524钢管混凝土结构构造44 05G525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用于钢吊车梁)44 07SG526户外钢结构独立柱广告牌45 O7SG528-1钢雨篷(一)45 O6SG529-1单层房屋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工字形截面钢柱柱脚)45 O7SG531钢网架结构设计45 1OSG533钢抗风柱46 11SG534带水平段钢斜梯(45°)46 12SG535实腹钢梁混凝土柱46 17G536钢结构停车楼(坡道式)46结利专业类别图集号图集名称页码备注03SG610-1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图4709SG610-2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振)设计47 15G611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4715J10115G612砖墙建筑、结构构造47 19J102-119G6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与结构构造48 14J102-214G61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建筑、结构构造48砌12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4810SG614-2砌体填充墙构造详图(二)49O3SG615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建筑结构构造49体05SG616混凝土砌块系列块型49结16J10716G617夹心保温墙建筑与结构构造49 O8SG618-1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图(砖结构房屋)49 O8SG618-2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图(木结构房屋)50构O8SG618-3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图(生土结构房屋)50 O8SG618-4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图(石结构房屋)50 09SG619-1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一)(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5112G619-2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二)(医疗建筑抗震加固)5112SG619-3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三)(单层工•业厂房、烟囱、水塔)5111SG619-4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四)(砌体结构住宅抗震加固)5113SG619-5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五)、(公共建筑抗震加固)5212SG620砌体结构设计与构造52建筑O5SG811条形基础52场地、地基与06SG812桩基承台52 1OSG813钢筋混凝土灌注桩53基础USG814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53结疝1M业图集号图集名称页码备注建筑结构施工18G901-1混凝土结构施丁.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53 18G901-2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53 18G901-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53 13SG9O3-1混凝土结构常用施工详图(现浇混凝土板、非框架梁配筋构造)54 14SG903-2混凝土结构常用施工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柱、梁、剪力墙配筋构造)54 12SG904-1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54 13SG9O5-1房屋建筑丁.程施工工艺图解(模板工程-组拼式全钢大模板施丁.体系)54 13SG9O5-2房屋建筑丁.程施工丁艺图解(模板工程-顶板支撑早拆施工体系)55 16G906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施丁工艺图解55 15G907-1建筑施工.常用数据(一)55 16G908-3建筑工程施丁.质量常见问题预防措施(装饰装修工程)56 15G909-1钢结构连接施工图示(焊接连接)56 14G910高强钢筋应用技术图示56 17G911钢结构施工安全防护56结利专业类别图集号图集名称页码备注06CG04钢结构设计图示例-单层工业厂房57O8CGO9建筑震害分析及实例图解57O8CG1O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建筑结构设计计算示例57O9CJ18O9CG11钢框轻型屋面板57 13CG12-1钢骨架膨石轻型板5814CG1414CJ46钢构轻型复合板58 14CJ5614CG15钢构轻强板58 14CG16横孔连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58参14CG2214CJ57钢边框保温隔热轻型板59考15CG25轻质芯模混凝土叠合密肋楼板59图15CJ6315CG26KST板59 16CG2716CJ72-1预制及拼装式轻型板-轻型兼强板(JANQNG)59 16CG34隔震橡胶支座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60 18CJ72-318CG39轻质柏板建筑围护构造60 18CJ79-118CG40装配式砌块墙构造(一)60 17CG4117CJ72-2轻型板式建筑围护构造——际洲板60 17CG42TCS内膜楼盖60 18CJ67-218CG44-1低、多层装配式建筑-远大轻型木结构建筑61国O5SG1O5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互提资料深度及图样-结构专业61标O5SG11O建筑结构实践教学及见习工程师图册61 O8SG2I3-1钢烟囱(自立式30〜60m)61 04G314钢筋混凝土折线形屋架62网04G321钢筋混凝土连系梁62 05G336柱间支撑62提04G353-1钢筋混凝土屋面梁(6m单坡)63 04G353-2钢筋混凝土屋面梁(9m单坡)63供*04G353-3钢筋混凝土屋面梁(12m单坡)63 04G353-4钢筋混凝土屋面梁(9m双坡)64结疝1M 业EM图集号图集名称页码备注国标网提供 *04G353 -5钢筋混凝土屋面梁(12m 双坡)6404G353 -6钢筋混凝土屋面梁(15m 双坡)65O8SG36O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6599ZG408 (附册一)SP 预应力空心板技术手册6599ZG408 (附册二)SP 板/砌块居住建筑设计指南6504G415 -1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形屋架(预应力筋为钢绞线跨度 18m ~ 30m )6608SG432-3预应力混凝土双T 板(坡板 宽度3. 0m )66O3SG435 -1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预应力筋为螺旋肋钢丝 跨度为2. Im 〜4. 8m )66O3SG435 -2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预应力筋为螺旋肋钢丝 跨度为 4.8m ~ 7. 2m )6605G513钢托架6705G517轻型屋面三角形钢屋架67O4SG518 -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有悬挂吊车)67O3SG519-1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节点连接(次梁与主梁的简 支螺栓连接;主梁的栓焊拼接)6804SG519-2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节点连接(主梁的全栓拼接)68O4SG52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6802ZG710发泡水泥复合板68O3SG715 -1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NALC )构造详图6911G902-1G101系列图集常用构造三维节点详图(框架结 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69O6CGO1蒸压轻质砂加气混凝土( AAC )砌块和板材结构 构造69O5CGO2钢结构设计图实例一多、高层钢结构房屋69O8CGO3轻型钢结构设计实例70O6CGO8悬挂运输设备轨道设计计算7009CJ20O9CG12钢骨架轻型板7011CJ26 11CG13 -1房屋建筑工程施丁•丁•法图示(一)-外墙外保温 系统施工工法70废止图集目录72*国标网提供图集资料说明:为方便用户查阅使用停印、英文版等特殊的图集 资料,用户可登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网上书店进行查询或购买。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1 消能减震技术1.1 技术内容消能减震技术是将结构的某些构件设计成消能构件,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装设消能装置。

在风或小震作用时,结构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当出现大风或大震作用时,随着结构侧向变形的增大,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率先进入非弹性状态,产生较大阻尼,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或风振能量,使主体结构避免出现明显的非弹性状态,且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或风振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保护主体结构及构件在强地震或大风中免遭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

消能部件一般由消能器、连接支撑和其他连接构件等组成。

消能部件中的消能器(又称阻尼器)分为速度相关型如粘滞流体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粘滞阻尼墙、粘弹性阻尼墙;位移相关型如金属屈服型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等和其它类型,如调频质量阻尼器(TMD)、调频液体阻尼器(TLD)等。

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的结构体系与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相比,具有更高安全性、经济性和技术合理性。

1.2 技术指标建筑结构消能减震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与采用抗震设计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

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结构体系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建筑消能建筑技术规程》JGJ 297进行,设计安装做法可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振)设计》09SG610-2,其产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消能阻尼器》JG/T 209的规定。

1.3 适用范围消能减震技术主要应用于多高层建筑,高耸塔架,大跨度桥梁,柔性管道、管线(生命线工程),既有建筑的抗震(或抗风)性能的改善,文物建筑及有纪念意义的建(构)筑物的保护等。

2 建筑隔震技术2.1 技术内容基础隔震系统是通过在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一个专门的隔震支座和耗能元件(如铅阻尼器、油阻尼器、钢棒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和滑板支座等),形成刚度很低的柔性底层,称为隔震层。

中国房屋抗震标准

中国房屋抗震标准

中国房屋抗震标准
中国房屋抗震标准
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因此房屋抗震标准非常重要。

以下是中国房屋抗震标准
的相关介绍。

1. 抗震等级标准
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了抗震等级,分别为1-4级。

抗震等级越高,建筑物的
抗震能力越强,耐震性能越好。

在地震频发区,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一般要求为2-3级。

2. 抗震设计参数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与其结构形式、材料选择、地基条件、荷载水平等制约因素有关。

设计抗震参数包括设计地震烈度、建筑物反应谱、地震作用下的水平荷载以及设计加速度等。

3. 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抗震设计要求中包括强度要求、刚度要求、韧性要求等多方面内容。

其中强度要求包
括建筑物结构布置、柱间跨度、墙体厚度等,确保建筑物能够满足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要求;刚度要求包括设计建筑物的振动周期,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不会倒塌;韧性要求包括
刚度和强度,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不至于断裂或塌方。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强度等级、钢筋与混凝土的
粘结性能、截面属性、构造细节等。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要求包括砌块及砂浆强度等级、结构填充方式、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要求等。

钢结构抗震设计要求包括钢材强度等级、构造连接和刚度等要求。

总之,中国房屋抗震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
的作用。

建筑设计者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在设计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时注重细节,做好
充分的抗震设计。

工程建筑抗震设计与加固标准

工程建筑抗震设计与加固标准

工程建筑抗震设计与加固标准第一章抗震设计基本原理 (2)1.1 抗震设计概述 (2)1.2 抗震设计规范与标准 (2)1.3 抗震设计方法 (3)第二章场地与地基抗震设计 (3)2.1 场地条件评估 (3)2.2 地基处理与抗震措施 (4)2.3 地基基础抗震设计 (5)第三章结构体系抗震设计 (5)3.1 结构体系选择 (5)3.2 结构布置与优化 (6)3.3 结构抗震功能目标 (7)第四章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7)4.1 框架结构概述 (7)4.2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7)4.2.1 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性 (8)4.2.2 合理设计构件尺寸和配筋 (8)4.2.3 考虑结构的塑性变形能力 (8)4.2.4 采用先进的抗震设计方法 (8)4.3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8)4.3.1 基础抗震构造措施 (8)4.3.2 柱抗震构造措施 (8)4.3.3 梁抗震构造措施 (8)4.3.4 板抗震构造措施 (9)第五章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 (9)5.1 剪力墙结构概述 (9)5.2 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9)5.3 剪力墙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10)第七章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10)7.1 砌体结构概述 (10)7.2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11)7.3 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11)第八章地下结构抗震设计 (12)8.1 地下结构概述 (12)8.2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12)8.3 地下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12)第九章抗震构造措施 (13)9.1 连接构造措施 (13)9.2 防震缝设置 (13)9.3 防震支座与隔震技术 (14)第十章建筑抗震加固技术 (14)10.1 加固方法概述 (14)10.2 加固设计原则 (15)10.3 加固施工技术 (15)第十一章抗震监测与评估 (15)11.1 抗震监测系统 (16)11.1.1 抗震监测系统的组成 (16)11.1.2 抗震监测系统的原理 (16)11.2 抗震评估方法 (16)11.2.1 反应谱法 (16)11.2.2 时程分析法 (16)11.2.3 基于功能的抗震评估方法 (16)11.3 抗震评估指标 (17)11.3.1 位移指标 (17)11.3.2 加速度指标 (17)11.3.3 应力指标 (17)11.3.4 损伤指标 (17)11.3.5 安全系数 (17)第十二章抗震设计与加固案例分析 (17)12.1 典型工程抗震设计案例 (17)12.2 典型工程抗震加固案例 (18)12.3 抗震设计与加固效果评价 (18)第一章抗震设计基本原理1.1 抗震设计概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三)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三)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三)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是指对现有建筑进行结构加固和改造,以提
高其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危害。

这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工程领域,涉及到建筑结构工程、地震工程、材料工程等
多个学科领域。

在进行房屋建筑抗震加固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包括建筑的结
构形式、材料、承载能力等。

通过对建筑结构的现状进行详细的调
查和分析,可以确定建筑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后续的
加固设计提供依据。

其次,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和现状,制定合理的加固方案。


固方案应该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使用功能、经济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和材料,确保加固效果和施工质量。

接着,进行加固施工。

加固施工是整个加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一环,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加固结构
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外,加固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和监测。

对加固后的建筑结构进行验收和监测,确保加固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得到提升。

最后,加固后的建筑物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加固效果长期有效。

总的来说,房屋建筑抗震加固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在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确保加固效果和施工质量达标。

同时,加固工程也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性,制定合理的加固方案,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提升提供保障。

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介绍

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介绍

第42卷第6期2020年12月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Earthquake Resistant Engineering and RetrofittingVol.42,No.6Dec.2020[文章编号]1002-8412(2020)06-0030-11DOI:10.16226/j.issn.1002-8412.2020.06.004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介绍薛彦涛,程小燕(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提要]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是建筑抗震加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CECS547-2018)的编制背景、指导思想、编制过程,并对规范的主要设计内容和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规程的适用范围、不同后续使用年限三水准地震动参数、加固的设防目标、计算分析方法、混凝土结构加固、钢结构加固、性能化加固设计、消能器技术要求和消能部件及连接要求等。

[关键词]消能减震;消能器;性能化设计;后续使用年限;抗震加固[中图分类号]TU746.3[文献标识码]AIntroduction of technical speciflcation for seismic energy dissipation of strengthening structureXue Yan-tao,Cheng Xiao-yan^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Co.Ltd.Beijing100013,China)Abstract:Energy dissipa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seismic strengthening.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ilation background,guiding ideology and compilation process o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Energy Dissipation of Strengthening Structure (CECS547-2018).The technical points are elaborated in detail,including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three-level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with different subsequent service life,strengthening fortification targets,calculation methods,concrete structure strengthening,steel structure strengthening,performance-based strengthening design,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amper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omponents and connection requirements,etc.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sign of building energy dissipation strengthening.Keywords:seismic energy dissipation,damper,performance-based design,subsequent service life,seismic strengtheningE-mail:yantaoxue@由于使用功能变更、规范修订、区域抗震设防烈度变化等因素,我国大量既用建筑在改造时往往难以满足现行抗震规范或抗震鉴定标准的要求,需要进行抗震加固。

新《减震抗震设计规范》中的隔震与消能减震.doc

新《减震抗震设计规范》中的隔震与消能减震.doc

3、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主要优点隔震体系能够减小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已被理论和国外强震记录所证实。

国内外的大量试验和工程经验表明:“隔震”一般可使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降低60%左右,从而消除或有效地减轻结构和非结构的地震损坏,提高建筑物及其内部设施、人员在地震时的安全性,增加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

采用消能方案可以减少结构在风作用下的位移已是公认的事实,对减少结构水平和竖向地震反应也是有效的。

4、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适用范围1)、隔震设计的适用范围规范12.1.3条对隔震结构提出了一些使用要求。

根据研究:隔震结构主要用于体型基本规则的低层和多层建筑结构。

日本和美国的经验表明,不隔震时基本周期小于1.0秒的建筑结构减震效果与经济性均最好,对于高层建筑效果较差。

国外对隔震建筑工程的较多考察资料表明:硬土场地较适合于隔震建筑;软弱场地滤掉了地震波的中高频分量,延长结构的周期有可能增大而不是减小其地震反应。

墨西哥地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日本“隔震结构设计技术标准”(草案)规定,隔震建筑适用于一、二类场地。

我国Ⅰ、Ⅱ、Ⅲ类场地的反应谱周期均较小,故都可建造隔震建筑。

隔震设计中对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给予一些限制(规范12.1.3条3款)是为了保证隔震结构具有可靠的抗倾覆能力。

就使用功能而论,隔震结构可用于:医院、银行、保险、通讯、警察、消防、电力等重要建筑;首脑机关、指挥中心以及放置贵重设备、物品的房屋;图书馆和纪念性建筑;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物的抗震加固。

2)、消能设计的适用范围消能部件的置入,不改变主体承载结构的体系,又可减少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不受结构类型和高度的限制,在新建和建筑抗震加固中均可采用。

二、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要求1、设计方案建筑结构的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与建筑抗震设计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其设计方案。

《土木工程概论》第五章 房屋抗震与加固02幻灯片课件

《土木工程概论》第五章 房屋抗震与加固02幻灯片课件
2020/6/9
震级大小的描述 (1)对于M<2的称为微震; (2)M=2~4的称为有感地震; (3)M>5的称为破坏性地震; (4)M>7称为大地震; (5)M>8称为特大地震。
2020/6/9
2.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某一地区,地面及房屋建筑等遭 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共设1~12度。
2020/6/9
2020/6/9
三.砼构件加固设计方法: 1.增大截面法(外包砼法): 在原砼构件外,叠浇新的钢筋砼,增大
构件截面积和配筋,提高承载力和刚度 。 适用于设计强度不足、偏心受压、受弯 的砼柱、梁、板等构件,采取单侧,双 侧,三面,四面加固。加固区应配置构 造钢筋。同时考虑其应力滞后,新加钢 筋砼设计时应进行强度折减。
2020/6/9
预应力拉杆锚固节点可采取钢套焊接 、螺栓锚接等,张拉方法有中部横向( 竖向)张拉法,端部张拉法和电热张拉 法。
撑杆
横向收紧装置
预应力拉杆
竖向收紧装置
预应力拉杆横向(竖向)张拉
梁底面 梁侧面
2020/6/9
4.改变传力途径:
降低构件的内力峰值,调整各截面的内力 分布,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 1)增设支点:适用于板、梁等受弯构件, 通过减小计算跨度来降低弯矩与剪力的峰 值,限制挠曲变形。分为刚性支点和弹性 支点两种。 2)多跨简支梁连续化:在支座处增加抵抗 负弯矩的钢筋,减少跨中弯矩。
。 弧坑、未焊透:补焊。
2020/6/9
3.锈蚀处理: 清洗表面,除锈并涂刷涂料。 4.结构加固: 1)加固设计应考虑施工,确保新构件与原
结构协同工作,并不影响未加固构件。 2)加固材料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要
求,且与原构件在强度、韧性、塑性和焊 接性能上相匹配。 3)加固设计考虑的荷载、安全等级、抗震 性能应相应提高,施工时应尽量卸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D消能减震加固D.1 一般规定D.1.1本章适用于既有钢筋混凝土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底层、单层厂房等的消能减震加固设计。

除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 297 、《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CECS547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关于消能减震设计的相关规定。

D.1.2消能器可直接布置于既有建筑内部,当在既有建筑内部不便于设置消能器时,可采用附加框架设置消能器进行加固。

D.1.3消能器可根据需要沿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设置。

消能器宜设置在层间相对位移或相对速度较大的位置。

消能器的数量和分布应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并有利于提高整个结构的消能减震能力,形成均匀合理的受力体系。

D.1.4 消能器的布置方式可以采用支撑型、墙型、柱型、门架型或腋撑型等,设计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消能器的类型合理选择安装形式及连接构造。

D.1.5 A类既有建筑抗震构造可按《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CECS547-2018第6.3.6条规定采用;B类和C类既有建筑,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加固后结构罕遇地震下层间位移角小于国家现行标准限值的1/2 时,既有建筑抗震构造措施可按抗震等级降低一级且不低于6度考虑。

D.1.6当结构加固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应根据既有建筑设防目标的实际需求,分别确定消能器、连接消能器部件和附加框架的性能目标。

D.1.7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加固后仍需加固的结构构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的方法进行加固。

D.2加固方法D.2.1钢筋混凝土房屋可采用下列消能减震加固方法:1房屋刚度不足、刚度不均匀或扭转效应明显时,宜增设位移相关型消能器加固。

2当房屋刚度足够,但结构构件的承载力不足或抗震构造措施不满足要求时,宜增设速度相关型消能器加固。

3单跨框架,宜增设屈曲约束支撑加固,并在必要时加强楼盖和屋盖的整体性。

D.2.2底层框架房屋可采用下列消能减震加固方法:1底层为单跨框架、底层刚度较弱或扭转效应明显时,宜增设位移相关型消能器加固。

2底层的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屈曲约束支撑或刚度较大的位移相关型消能器加固。

D.2.3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和单层钢结构厂房可采用以下消能减震加固方法:1厂房柱间支撑布置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位移相关型消能器。

2厂房扭转较大、纵向刚度不足时,可增设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或采用较大刚度的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替换既有柱间支撑。

当既有柱间支撑替换为较大刚度的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对预埋件、连接件进行抗震承载力校核。

当预埋件、连接件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局部加固,或采用附加框架设置消能器以保证消能器正常工作。

3厂房排架柱的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或速度相关型消能器、或增设附加框架并设置消能器进行加固。

D.3 加固设计D.3.1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对既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时,地震作用应按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CECS547进行计算。

消能减震加固后结构应进行抗震变形验算,加固后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层间位移角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的要求。

D.3.2消能减震技术加固的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应根据结构所处的状态选择以下方法。

1当主体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且消能器处于线性工作状态时,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弹性时程分析法。

2当主体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而消能器处于非线性工作状态时,可将消能器进行等效线性化,采用附加有效阻尼比和有效刚度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宜采用主体结构弹性、消能器非线性的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分析。

3当主体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时,应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D.3.3 消能减震技术加固的结构的抗震计算模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消能减震加固结构的自振周期应根据消能减震加固结构的总刚度确定,总刚度应包括结构刚度和消能部件的有效刚度。

2消能减震加固结构的总阻尼比应包括结构黏滞阻尼比和消能器附加给结构的等效阻尼比;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结构的总阻尼比应分别计算。

3消能减震加固结构的恢复力模型应包括结构恢复力模型和消能部件的恢复力模型。

消能部件的恢复力模型宜采用经过试验验证、较为成熟的模型,应能正确反映消能部件对主体结构刚度和阻尼的贡献。

D.3.4消能部件的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位移相关型消能器与斜撑、墙体、支墩、梁等支承构件组成消能器部件时,消能部件的恢复力模型参数宜符合下列规定:3/2/≤∆∆sy py u u (D.3.4-1)式中:py u ∆——消能部件在水平方向的屈服位移或起滑位移,其中连接消能器部件应保持弹性状态;sy u ∆——设置消能器的主体结构层间屈服位移(m )。

2黏弹性消能器的黏弹性材料的总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v t max d u ∆[]γ/ (D.3.4-2)式中:v t ——黏弹性消能器的黏弹性材料总厚度(m );max d u ∆——沿消能方向消能器的最大可能位移(m );[]γ——黏弹性材料允许的最大剪切应变。

3速度线性相关型消能器与斜撑、支墩、梁等支承构件组成消能部件时,支承构件沿消能器消能方向的刚度应按下式计算:b K ≥()1/6T πD C (D.3.4-3)式中:b K ——支承构件沿消能器方向的刚度(kN/m );D C ——消能器的线性阻尼系数[kN/(m·s )];1T ——消能减震加固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s )。

4消能部件的屈服起始位移、屈服承载力按对应的材料性能标准值确定,消能器的屈服起始位移应计入连接消能器部件沿消能器消能方向的间隙。

判断消能部件是否达到屈服时,按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作用效应。

5消能器的极限位移、速度与承载力应符合下述要求:1)消能器极限位移应不小于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最大位移的 1.2 倍;2)速度相关型消能器,消能器的极限速度应不小于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最大速度的1.2 倍,且消能部件应满足在此极限速度下的承载力要求。

D.3.5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可按下列方法确定:1位移相关型消能器和非线性速度相关型消能器及相应的连接消能器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刚度可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确定。

2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等效阻尼比可按下式计算:a ξ=∑jcj W /()s W π4 (D.3.5-1)式中:a ξ——消能减震加固结构的附加等效阻尼比;cj W ——第 j 个消能器在结构预期层间位移Δuj 下往复循环一周所消耗的能量(kN·m );s W ——消能减震加固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总应变能(kN·m );当消能部件在结构上分布较均匀,且附加给结构的等效阻尼比小于20%时,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等效阻尼比也可采用强行解耦方法确定。

3不计及扭转影响时,消能减震加固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总应变能,可按下式计算:s W =∑i F i u /2 (D.3.5-2)式中:i F ——质点i 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 );i u ——质点i 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位移(m )。

4速度线性相关型消能器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所往复一周所消耗的能量,可按下式计算:cj w =()12/2T πj C j θ2cos 2j u ∆ (D.3.5-3)式中:1T ——消能减震加固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s ); j C ——第 j 个消能器的线性阻尼系数[kN/(m·s )];j θ——第 j 个消能器的消能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º);2j u ∆——第 j 个消能器两端的相对水平位移(m )。

当消能器的阻尼系数和有效刚度与结构振动周期有关时,可取相应于消能减震加固结构基本周期的值。

5位移相关型消能器、非线性黏滞消能器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往复一周所消耗的能量,可按下式计算:cj W =j A (D.3.5-4)式中:j A ——第 j 个消能器的恢复力滞回环在相对位移Δuj 时的面积(kN·m )。

消能器的有效刚度可取消能器恢复力滞回环在相对水平位移j u ∆时的割线刚度。

6消能部件的有效刚度、等效阻尼比参数应与同一地震水准下结构性能相协调。

D.3.6连接消能器的结构构件的抗震验算要考虑消能器的出力特点对结构及节点的影响,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接消能器的构件节点核心区的抗震验算,应考虑消能器对结构的作用。

2连接消能器的构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应能保证消能器正常工作。

3消能部件采用高强度螺栓或焊接连接时,连接消能器的结构节点部位组合弯矩设计值应考虑连接器连接部件端部的附加弯矩。

4连接消能器的结构节点和构件应进行消能器极限位移和极限速度下的消能器引起的阻尼力作用下的截面验算,并应满足抗剪不屈服的要求。

5当消能器的轴线与其连接的结构构件的轴线有偏差时,结构构件截面验算应考虑相应的附加弯矩。

D.3.7附加框架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为设置消能器而单独新建附加框架,其截面组合内力包括附加框架自重和地震作用下所分担的内力,构件截面抗震验算、节点核心区抗震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的规定。

2设置消能器的附加框架与既有结构的后锚固抗剪键的抗剪验算,应能保证消能器达到极限位移或极限速度时附加框架与既有结构之间有效连接。

抗剪键的设计应考虑群锚效应,梁上群锚可按开裂混凝土考虑,柱上群锚可按不开裂混凝土考虑,具体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的规定。

3附加框架的抗震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的规定。

4附加框架内连接消能器的结构构件的抗震验算应符合本导则第D.3.6条的规定。

D.3.8连接消能器部件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接消能器部件,应符合钢构件连接、钢与钢筋混凝土构件连接、钢与钢管混凝土构件连接构造的规定。

2连接消能器部件的作用力取值应不小于消能器在设计位移或设计速度下对应阻尼力的1.2倍。

3在消能器极限位移或极限速度对应阻尼力作用下,连接消能器部件应避免出现整体或局部失稳,连接消能器部件中的支撑、墙、框架、支墩应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D.3.9消能器与既有建筑之间的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能支撑与既有建筑的连接可采用对穿式连接(见图D.3.9-1)和外包式直连(见图D.3.9-2)。

2连接消能器部件中的锚板、锚栓、节点板、连接件、预埋件等连接构造在消能器设计承载力范围内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应出现平面外失稳、局部屈曲、开焊、滑脱、滑移或拨出破坏等。

3连接消能器的连接件、预埋件及全部连接消能器部件要求受力明确,设计可靠,构造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等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