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之成语运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成语+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成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e9786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1.png)
当务之急
指当前急切要办的事情。含有“当前、目前、 现在”之意,不能说“现在/当前/目前的当务 之急”。
恍然大悟 耳闻目睹
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 豁然开朗。含有“突然、猛然”之意,不能 说“突然/猛然恍然大悟”。
指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含有“亲自”之意, 不能说“亲自耳闻目睹”。
方兴未艾
空穴来风 三人成虎
指有孔洞便会进风。比喻消息和传闻 的产生都是有原因和根据的;也比喻消息 和传闻毫无根据。
按照字面理解,容易理解为“人多力量 大”。错误!这个成语指的是“传言或流言 传的人多了,大家也陆续相信了。”
溢美之词 望其项背 文不加点
表示过分吹嘘的话语。 指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班门弄斧 避让贤路 东涂西抹
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 弄本领。 不可用在别人身上 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用作老 年引退的自谦辞。
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用作提笔作画、 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挂一漏万 聊表寸心
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 完备。 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忝列门墙
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 愧在师问。
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 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说话 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认为错”,可用“不以为非”。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 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杖乡之年
古代女子满十六岁。
冠,古代仪礼,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 表示已成年。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
指男子六十岁,意思是年过六十可以在乡 邑里拄拐杖。
悬车之年 耄耋之年 期颐之年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考成语(熟语)汇编》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考成语(熟语)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6ac4489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0.png)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考成语(熟语)汇编》1.峥嵘岁月:指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当旺盛时期。
形容年轻有为,才华横溢。
3.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4.忸怩不安:指因不好意思而心里慌乱。
5.图穷匕见:借指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露出来了。
6.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7.并行不悖:指同时进行而互不违背。
8.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
9.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殒,死亡。
恤,顾惜。
10.摇头摆尾:形容得意或轻狂的样子。
11.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12.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大,完全不同。
13.生杀予夺:指当权者掌握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任意处置的权力。
14.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15.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6.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
17.不同凡响: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
18.一鼓作气:指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1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夙,早。
兴,起来。
20.对酒当歌:原意是讲人生短暂,应有所作为。
后也指及时行乐。
21.周公吐哺:周公在吃饭时曾多次吐出食物停止进餐,迫不及待地接待贤士。
形容求贤心切,后用作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范。
22.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23.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24.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25.游目骋怀:指放眼四望,舒展胸怀。
26.逝者如斯:时间就像这奔腾的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
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27.明月清风:形容清雅怡人的夜色。
也形容远离世俗的悠闲生活。
28.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29.富丽堂皇: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盛大。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正确运用成语》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正确运用成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63945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c.png)
3.成语的由来
(1)神话传说 (2)寓言故事 (3)历史事件 (4)前人故事 (5)古人语句(截取或改用) (6)民间口语、谚语或俗语 (7)外来成语(西方典故、格言或著作)
(1)神话传说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
愚公移山
开天辟地
(2)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3)历史事件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三顾茅庐
(7)外来成语(西方典故、格言或著作)
一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 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现身说法: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 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出自《楞严经》。 心花怒放:形容内心高兴极了。《圆觉经》、唐译《华严经》 以眼还眼:用瞪眼回击瞪眼;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出自 《旧约全书·申命记》
耻”专题文化活动。
形容很受欢迎。
D.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 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家家户户都知道。
辨色彩,切忌褒贬误用
现实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 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胸无城府” 的意思是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是褒义词,不用作贬义。
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 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车水马龙”是说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而句中所叙述的摊前不过几米或十几米,无法形成车如水,马如龙 的壮观场景所以不符合语句中的场景。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
几名因抢劫杀人而被捕的罪犯今天伏法,人们认为他们真是自作自受。
2024高考备考:正确使用成语(含俗语)(高考真题+成语辨析)(上)-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
![2024高考备考:正确使用成语(含俗语)(高考真题+成语辨析)(上)-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05ee4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6b.png)
。
然而,制订太空莱谱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部分蔬果在宇宙中最多只能保
持两天鲜度,空间站中新鲜食品
,绝大多数食品只能脱水或加工成罐头运上
太空。目前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难题。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望而却步 不胜枚举 不言而喻 寥寥无几
B. 踌躇不前 不可低估 心照不宣 寥寥无几
解题 要领
边练边悟2 判断成语正误,并说明理由。 (1)虽明知网络游戏危害巨大,可有些学生依然抵挡不住诱惑,一个个前.赴.后.继.地 扎了进去。 答案 × 分析: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英勇战斗, 不怕牺牲,奋勇向前,是褒义词,用在此处不妥。
(2)面对露天市场上小商小贩流动性强、违法取证难的困境,我们广大消费者必须 时刻警醒,锱.铢.必.较.,坚决杜绝缺斤少两的现象发生。 答案 × 分析:锱铢必较: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 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
,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曹植《七步诗》里有‘
豆在釜中泣’的句子,
,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
‘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
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
考向一:成语辨析
一、成语使用辨识“8切忌” 1.理解成语的准确含义,切忌望文生义
成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是约定俗成的。如果仅仅从字面 上去牵强附会地理解,就会导致理解不确切,由此而造成的 运用上的错误,就属于望文生义。如把“万人空巷”理解成 释义示例 “人们都离开街巷回到家里”就是望文生义,它正确的意思 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 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成语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成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8167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1.png)
字音相似但意义不同
如"踌躇满志"与"一筹莫展",前者表示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 非常得意,后者表示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意义相反或相对
如"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前者表示美名永传后世,后者表示恶名 永远流传,被人唾骂。
义或误用。
语境适用
成语的使用要结合具体 语境,避免生搬硬套或
不合时宜。
褒贬得当
部分成语有明显的褒贬 色彩,使用时要注意区
分。
避免重复
在同一语境中避免使用 过多的成语,以免显得
堆砌和重复。
02
常见成语辨析与运用
褒贬义成语辨析
褒义成语
如"胸有成竹"、"卓尔不群"等,表 示赞美、肯定的情感色彩,常用 于正面语境。
。
04
高考真题回顾与解析
历年高考真题回顾
2022年高考真题
01
列举了去年高考中出现的成语题目,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分
析题目难度和考查重点。
2021年高考真题
02
回顾前年高考成语题目的出题方式和考点,比较与前一年的异
同点。
历年高考趋势分析
03
根据历年高考真题,分析成语题目的出题趋势和变化,为备考
提供参考。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 字运用之成语课件
汇报人:XX 20XX-01-28
目录
• 成语基本概念及特点 • 常见成语辨析与运用 • 成语在句子中作用分析 • 高考真题回顾与解析 • 备考策略及建议
01
高考语文复习之正确使用成语
![高考语文复习之正确使用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03044b42b307e87101f69628.png)
正确使用成语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1、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2、由于楼盘前临碧水背依青山,环境优美,发售第一天便十室九空....,销售场面十分火爆。
3、为备战亚洲杯预选赛,海外球员纷纷回国效力,但也有个别球员借口有伤在身久假不归....,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了脑后。
4、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5、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美,堪称不刊之论....。
其他常考成语:文不加点、大快人心、屡试不爽、差强人意、不足为训、不以为然、身无长物、罪不容诛、五风十雨二、不明语源,不知本义1、近年来,中俄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双边关系不断改善,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2、我俩考虑问题时,他喜欢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3、这家竞争对手后来居上,迅速占领了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给我们以沉重打击。
4、我终于来到了蜀道。
本想亲身领略一下李白笔下那猿猱愁攀、风声鹤唳....的险要,却见盘山公路像漂浮的玉带缠绕在座座峰峦之间。
真是天堑变通途啊!5、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意兴阑珊....。
其他常考成语:目无全牛、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四面楚歌、邯郸学步、破镜重圆、望洋兴叹、乐不思蜀、不绝如缕三、色彩不分,褒贬失当1、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2、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3、为了整治公务员的懒散作风,他们把工作做到如此具体细致的程度,真可谓处心积虑....,殊为不易。
4、辛弃疾的词作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宋代词坛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成语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eb917b6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e.png)
高考复习07: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成语1.在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填入恰当的成语。
汉阳陵随葬品中还有种类齐全的陶塑动物和生活明器,成群成组的猪、马、牛、羊、鸡、狗等陶塑________,极富生活情趣,再现了西汉时期六畜兴旺的场景。
此外,还有陶灶、铁釜、陶甑等炊具,铜量、铜权(砝码)、铁累(秤砣)等计量器,编钟、编磬等乐器,陶漏壶、博山炉、铜镜等生活用品。
展柜里这件陶围棋盘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围棋盘。
它由一块普通的地砖刻划加工而成,出土时已有残损,呈不规则五角形,上面清晰的棋道结构和星位标注,与今天的国棋棋盘________。
展厅内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再现了历史场景,让观众直观感受西汉宫廷生活。
在幅宽3米多的旋转舞台上,以国际先进的幻影光成像技术呈现了4幕不同的场景,演绎汉景帝与王皇后的生平故事以及汉阳陵考古发现的艰辛历程,每个场景的转换仅需3秒左右。
鲜活的历史人物影像出现在舞台上,与精心制作的布景、道具________,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
2.在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填入恰当的成语。
科技赋能,不只是阅读方式________,数字阅读的场景也更加多元化。
下载有声阅读APP,可以听小说、新闻等,解放了双眼,同样能够达到阅读的效果。
在音频和短视频平台成为阅读推广重要阵地的今天,唯有以变应变,才能跟上时代节奏,满足读者需求。
互联网时代,数字内容的创新表达和呈现方式令人眼前一亮。
书中的人物动起来,演绎精彩故事情节;书中的植物、动物、建筑________,阅读变成了一种________的体验……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数字阅读体验馆设置了数字阅读成果、IP精品等展区,集合了VR阅读、5G高清视频、5G高清听书、AI智能导读等创新阅读服务,为用户提供丰富有趣的沉浸式阅读新体验。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出版已经成为重要的出版业的组成部分,数字阅读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重要阅读。
数字出版形态包括电子书、有声书、视频传播、多媒体课件、虚拟现实3D内容等多元化呈现方式,也包括个性化内容推荐、用户参与内容创造等新型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高频成语100词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高频成语100词](https://img.taocdn.com/s3/m/94a30b7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c.png)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言语理解高频成语 100词1、一蹴而就(真题词频:47次):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通常用于否定句。
2、层出不穷(真题词频:45次):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3、南辕北辙 (真题词频:43次):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4、司空见惯(真题词频:41次):指某事物十分常见,不足为奇。
5、大相径庭(真题词频:39次):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6、相辅相成 (真题词频:36次):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7、日新月异(真题词频:36次):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
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8、潜移默化(真题词频:36次):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9、末兩绸缪(真题词频:34次):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10、历久弥新(真题词频:33次):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11、相得益彰(真题词频:33次):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褒义词。
12、不可或缺(真题词频:33次):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点。
或:稍微。
13、根深蒂固(真题词频:32次):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中性词。
14、独树一帜 (真题词频: 32次)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15、举足轻重 (真题词频: 32次) :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
16、不言而喻(真题词频:32次):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17、有目共睹(真题词频:31次):形容事物非常明显。
18、毋庸置疑(真题词频:31次):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
20、一成不变(真题词频:30次):一经形成,不再政变。
一般用于否定句,极少用用于肯定句。
21、理所当然 (真题词频:30次):按道理应当这样。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1fafb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0.png)
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第二段介绍生活中提高记忆力的措施,其中“研究发现,锻炼多的人,认知功能下降得更为 缓慢”,符合“人怕不动,脑怕不用”的表意,所以,“谚语说,人怕不动,脑怕不用”应 插到第二段“研究发现”之前。
2.对联的种类 包括正对、反对和流水对。 正对:构成对偶的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补、相衬。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对立。 流水对:也叫“串对”,流水对讲究的是上下句内容相连。具体来说, 构成流水对的上下句会存在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祖国有天皆丽日 神州无处不春风 人逢喜事尤其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 萍水相逢如亲友 停车暂住似归家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今天是第九个烈士纪念日,人们把最美的鲜花献给你,把最深的思念寄予你,把最高的敬意 致以你——英雄烈士。你逝去了,但英灵不朽,山河永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对“英烈”的称呼,第二段用“他们”,第三段用“你”,二 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例句】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 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解析】“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用作 褒义词了。
五、搭配不当
【解读】成语与句中其他成分搭配不当(既有主干的搭配,也有修饰 语的搭配)。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 功能也会不同。如果对句子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搭配不 当、功能混乱的错误。
今日山河锦绣,国强民富,我们应 ② ,不可忘本。不能忘,在危难的关头,那一声声 振臂高呼、鼓舞人心的呐喊;不能忘,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一次次前仆后继、浴血向前的 冲锋;不能忘,在灾难来临之时,那一幅幅 ③ 、火线救援的画面;不能忘,在疫情肆 虐之际,那一个个义无反顾、逆行出征的身影……无数英烈,他们用滚烫热血染红飘扬的旗 帜,以铮铮铁骨撑起民族的脊梁。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讲义、分类)优质简洁课件32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讲义、分类)优质简洁课件32张](https://img.taocdn.com/s3/m/bd62907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e.png)
8.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星西沉。是天气转凉之意,不能理解为 “天气炎热”。
9.尾大不掉:尾巴太大,难以摆动。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 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含贬义。不能理解为“文章结尾啰嗦”。
10.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人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 平。易误用为“进入室内”。
11.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不能理解 为“春天的风和雨”。
47.(从此)一劳永逸 49.(许多)芸芸众生 51.(居室)蓬荜生辉 53.(心里)无动于衷
48.(过分)溢美之词 50.(感到)自惭形秽 52.(被人)贻笑大方 54.(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易功能紊乱的成语
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1.等闲视之: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
2.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3.善罢甘休: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3.一语道破:可带宾语。例:一语道破天机 一语中的:不可带宾语。
4.苟且偷生、苟且偷安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不 能理解为“不值一钱”。
2.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能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3.万人空巷:大家都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空了。多用来 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不能理解 为“人都在家里,空着巷子”。
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常见褒义
1.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2.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地经营。 3.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褒义词。 4.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缓解危难。 5.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7.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8.不刊之论:“刊”指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 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9.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0.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复习正确使用成语专项练习(共十种设误类型)(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复习正确使用成语专项练习(共十种设误类型)(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d0399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8.png)
新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成语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望文生义1.判断下面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并分析。
53岁的赵云达带着几个工人,靠铁锹挖、肩膀扛,两年时间硬是在岫岩深山中修了一条通往玉石矿的山路。
哪有水喝啊?夏天喝山泉水;冬天,涣然冰释....,他才能喝上冰雪融化的雪水。
记者了解到:赵云达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但他没有放弃,一直守正不阿....,忍受着这常人难以忍受的苦……2.判断下面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并分析。
①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②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③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④李小刚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读他的文章,真叫人头痛。
3.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 (大快人心/皆大欢喜)的事。
(二)张冠李戴4.判断下面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并分析。
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红岩》,是革命历史小说中影响最广的一部。
它情节风生水起....。
....,扣人心弦,在1961年正式出版后就久负盛名,赞不绝口5.判断下面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并分析。
①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宣笔、徽墨、宣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②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③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6.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这样的例子 (不胜枚举/汗牛充栋)。
每一个物种总是力求扩大其个体数目,而且自然选择总是要求缓慢变异的后代去努力适应那些自然界中未被占据或尚未占尽的地盘。
(三)褒贬失当7.判断下面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并分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成语运用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答题指导)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成语运用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答题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0d91ef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0.png)
2023 年是癸卯兔年,兔子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因其生性机敏、繁殖能力强,被人们赋予多子多福、家族兴旺的美好寓意。
随着时光推移,我国民间逐渐形成了①的兔文化。
在民俗文化中,兔常常出现在剪纸、泥塑、布堆画等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上。
陕北民间剪纸艺术被誉为陕北民间的“母体艺术”。
春节期间,陕北几乎家家户户的窑洞上都贴着各式各样的剪纸窗花,其奇妙的构图、精湛的刀工、明艳的色彩,真是让人②。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灯节。
灯节闹花灯时,除了将各式各样的剪纸贴在花灯上作为装饰,民间还有一种兔子灯。
兔子灯民俗兴于唐朝,当时人们把兔子视为吉祥之物,兔子灯所到之处就象征着吉祥和好运所在之地。
现今,人们沿用这一吉祥物来迎神接福,寄寓劳动人民祈求神灵保佑,期盼来年③、人畜兴旺的美好愿望。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须臾不可分离,离开经济发展抓生态保护是“( )”,难以持续,脱离生态保护搞经济发展则是“( )”,贻害无穷。
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完整准确全面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发展方式、生产方式转变。
一方面,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增强自然资本意识,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桃花源”。
另一方面,切实在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上着力,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工程,不断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奋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 ( )的发展新路。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兔,兽也”,这似乎与我们脑海中温顺可爱的兔子形象①,我们不禁感到诧异:兔子是兽吗?是许慎错了,还是我们对“兽”的理解出了问题,抑或对“兔”与“兽”的认识古今不同?“兽”,许慎《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守备者也,两足曰禽,四足曰兽”。
所谓“守备者”,即需要守候时机,以备行猎的动物。
《辞海》(第七版)是这样解释的,“四足而全身长毛的哺乳动物”。
高三语文复习成语运用
![高三语文复习成语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af110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f.png)
高三语文复习成语运用成语是汉语中具有独特意义和搭配规律的词语,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形象性。
高三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结合高三语文复习的内容,来述说成语运用的重要性和方法。
成语运用是高考语文试题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在阅读理解中,有时会涉及到成语的原义、引申义和联想意义,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灵活性。
因此,要想在高考中获得高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一些常用成语,并能正确运用到作文和阅读理解中。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在复习中积累成语的词义和用法是必不可少的。
成语的意义多为抽象概念,其含义往往不容易理解和记忆,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网络资料等途径来学习和记忆。
通过积累使用例句和语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同时,还要了解成语的常见用法和搭配,这样在写作中才能更加地准确、生动地运用成语,使文章更具有文采。
其次,成语的运用需要遵循语境和逻辑的要求。
在语言表达中,成语的使用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我们不能机械地把成语插入到文章中,而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成语。
比如,在叙事文中,可以运用一些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成语,来增加作品的情感表达力。
而在议论文中,可以通过适当引用成语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此外,成语的使用还要注重与周围的词语搭配,使文章的句式和结构更加协调和流畅。
最后,成语的运用需要符合语文知识的要求。
成语的运用要符合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法的要求,使文章的用词和句式更加准确、得体。
要注意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用法,避免句子结构不通顺或表达模糊不清的现象。
在写作时,可以通过适当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来增加成语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总之,成语是汉语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三语文复习中,学生们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运用成语,培养语感和写作能力。
只有熟练掌握成语的词义和用法,灵活运用到作文和阅读中,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成语运用+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成语运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4eed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4.png)
褒贬误用
例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 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 处心积虑。
例2: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 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 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褒贬误用
例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 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 处心积虑。
蓬荜生辉:蓬荜,借指穷苦人家,指某事物或人使寒门增添 光辉。
例2: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的说:“李老师的这番 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者作品,引出别人更 好的意见或者作品。
容易谦敬误用的成语
自谦之词: 班门弄斧不自量力 敝帚自珍东西不好 抛砖引玉意见粗浅不成熟 洗耳恭听专心恭敬 一孔之见见解狭隘片面
语义重复
例1: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 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
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
例2: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 一位中学生责无旁贷的责任。
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容易产生语义重复的成语
目前的当务之急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众多的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 津津乐道地说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浑身遍体鳞伤身体受到摧残,受伤很重 大家众所周知大家普遍都知道的 妄自菲薄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过分看轻自己 人民安居乐业人民安定生活美满的样子
例2: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 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者灾难。 不见天日:比喻政治黑暗;或行为不轨,见不得人。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成熟。 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自然流畅。
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语言文字运用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b20ee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7.png)
语用专题训练1-------成语填空语用专题训练1--成语填空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尕秀美景果然①。
蓝天下,绵延无尽的广袤绿野甚是养眼,更有一颗颗黑珍珠点缀其间——那是黑牦牛在悠然享受着“日光浴”。
宽敞的柏油路穿村而过,独具风情的藏家民居鳞次栉比,房前屋后的格桑花迎风盛开。
旧貌换新颜,②的尕秀村获评国家4A级景区,旅游业发展③。
帐篷城建起来了,藏家乐开起来了,牧民们在家门口当上了民宿老板。
贡保甲很快意识到,在家乡创业的机会来了——但不是火热的民宿,而是“寻常”的牦牛。
“通过奶制品的加工和销售,延长牦牛产业链,增加兄弟姐妹们的收入!”贡保甲④。
经过半年筹备,2022年9月,合作社正式投入运营,收购周边23户牧民的牦牛奶,经过巴氏杀菌后配送给客户。
贡保甲自己设计了“藏家尕秀”品牌,提出了“不加一滴水、只送当日奶”的产品理念,在短视频App等平台宣传、推广,推出微信小程序方便消费者下单。
经过合作社的标准化加工、品牌化销售,牛奶的售价从一斤5元左右提高到一斤9元左右,酥油的售价从一斤32元左右提高到一斤45元左右,牧民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利润——小小合作社,让贡保甲心心念念的价值增值终于成了现实。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了“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
儒家则以人文主义为价值取向,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等相应的内容。
如此,儒道两种相反的价值取向,互补互促,①,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成语运用练习题(共三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成语运用练习题(共三组,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e9e9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b.png)
高考语文成语运用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二)1.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B.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东山再起。
C.他总认为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决不会一气呵成的。
D.在某些党员中还存在着比较浓厚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
2.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少数鉴宝专家为了鼓动观众,对良莠不齐的真品、赝品,一味估出高价,严重扰乱了收藏品市场。
B.绵阳山川秀丽,科技、文化资源丰富,我们应该巧立名目,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为绵阳的旅游事业增添光彩。
C.沿河上百家企业的废水未经净化就直接排入河中,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今天这种两岸附:参考答案(一)1.B【解析】A项,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
对象用错;C项,望文生义。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D项,不合语境。
缘木求鱼:爬上树去找鱼。
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2 .D【解析】A项,对象用错。
如丧考妣:象死了父母亲一样,用于贬义。
B项,望文生义。
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就高兴。
C项,望文生义,信手拈来:形容掌握的词汇或素材丰富,写文章时能熟练运用。
D项,寥若晨星:稀少得像早晨的星星。
形容数量稀少。
正确。
3 .A【解析】B项,不合语境,参差不齐:多修饰具体事物。
C项,比比皆是:比比,到处,处处。
形容遍地都是;D项,不合语境。
见异思迁:缺乏主见,这山望着那山高,遇到不一样的就改变趋向,含贬义。
4.D【解析】A项,不合语境,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B项,对象用错,巧夺天工:人工制作精巧胜过天然。
C项,褒贬误用,同心同德: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褒义词;D项,天马行空:天神之马来往疾行于空中。
比喻思想行为无拘无束。
亦形容文笔超逸流畅。
正确。
5.B【解析】A项,褒贬误用,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
贬义词;C项,对象用错,一挥而就:指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D项,望文生义,无以复加:无法再添加。
高中语文2024高考高频成语运用详解(共25个)
![高中语文2024高考高频成语运用详解(共25个)](https://img.taocdn.com/s3/m/cb7276f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0.png)
高考语文高频成语运用详解1.亦步亦趋[解释]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
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含贬义。
[例句]王主任为了博得领导的喜爱,处处谄媚,亦步亦趋。
2.一目了然[解释]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目,看。
了然,明明白白的样子[错误例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三位作家都是陕西人,对陕西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一目了然,因而才能在作品中刻画出典型的秦人性格。
[改正]“一目了然”指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应改为“了如指掌”。
3.引经据典[解释]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作为依据来论证。
[例句]记者注意到,在解释“和谐世界”这一理念时,李肇星引经据典,多次举起随身携带的《联合国宪章》宣读其中的内容。
4.一团和气[解释]本指态度和蔼可亲。
现多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错误例句]欧洲中央银行总裁特里谢呼吁,应对金融海啸不分国界,各国唯有放下成见,一团和气,共同面对金融危机,才能够度过难关。
[改正]“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
现多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应删去。
5.异曲同工[解释]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
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
[错误例句]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焰火“倒计时”的绚烂一幕,在残奥会开幕式上再度上演,两者异曲同工,显示出残奥会与奥运会同样精彩。
[改正]“异曲同工”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例句]中国茶艺和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友好多做贡献。
6.一枝独秀[解释]一枝独秀就是其他花没有开放,只有这一枝在开着。
特别突出;超群出众。
[例句]自去年以来,在全球电信业一片低迷萧条的形势下,我国电信业却一支独秀,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之成语运用一、感情色彩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
X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坏事不做。
(贬)1.我市数百名公安干警倾巢出动,经过数夜蹲首,终于抓获了这起枪杀案的犯罪嫌疑人。
X倾巢出动:出动全部力量。
(贬)2.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天安门广场欢声雷动,人们为这一振奋人心的大喜事而弹冠相庆。
X 弹冠相庆:一人做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贬)3.这些天来,由于没有完成好任务,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辜负了人民的委托。
X 耿耿于怀:心中有事牵萦,无法排遣。
一般指内心愤愤不平。
(贬)4.破坏公共设施的犯罪行为,使广大干警荡气回肠,下决心打击这伙罪犯。
X荡气回肠: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褒)5.为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服务行业面向市场,不断改革,在服务的多样化上下功夫,使消费者如过江之鲫,纷纷而至,从而效益大增。
X过江之鲫:赶时髦的人很多。
(贬)6.据报道,沿用了20 年的高中语文课本将改头换面,由两种新版教材代替,呼唤多年的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终于迈开了一步X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改内容。
(贬)7.美元不断贬值,其势如破竹的下跌势头,使已经遭受金融危机重重打击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X 势如破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褒)8.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刘教授查找文献,寻章摘句,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X寻章摘句:读书时只摘记漂亮的词句,不深入研究;写作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贬)9.招商引资要实事求是,不能不负责任地口若悬河,更不能说谎,否则不但难以引来项目,还会损害一个地方的政府形象。
口若悬河:能言善变,滔滔不绝。
(褒)改“信口开河”(贬10.在全球股市波动下,为使人民币坚挺,降息在所难免。
在所难免:指不好的事11.大连万达战胜浦项制铁,无独有偶,鲁能泰山也战胜了现代恐龙。
X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
(贬)12.虽然炎热的夏季早就过去,但特丽珑显示器和钻石珑显示器的明争暗斗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X如火如荼:声势浩大而热烈。
(褒)13.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廉政勤政,率先垂范,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X上行下效:贬,指不好的事跟着做。
二、部分重复 例:美国国务卿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X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一劳”与 “从此”重复1.他是一位乐于助人的青年,只是因为欠缺某种能力,以致有时有 劲使不上,感到爱莫能助。
X 爱莫能助:心里愿意帮助,但力量达不到。
2.对方故意说得闪烁其辞,企图减轻罪责 闪烁其辞: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
三、词义不当例:二次大战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 了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X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改“首要”1.要想让他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请君入瓮,给他亲口尝尝梨子的 滋味。
X请君入瓮: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
2.本来这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 四。
V不能“感到” X与“说得”部分重不三不四:不正派或不像样子此处用后一个意思3.正当他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的时候,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可谓九死一生。
V九死一生:经历极大危险而幸存。
4.“2010 年世博会”申办尘埃落定,中国上海赢得了举办权。
V 尘埃落定:事情有了结局、结果。
5.辩论会上,辩手们纵横捭阖、广开言路,既表现出严密深刻的思维,又显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X 广开言路: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6.近几天我们走访了四所学校,这只是管中窥豹,还不能说已经全面掌握了全市各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
V管中窥豹: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7.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水声涛声,兽声鸟声,甚至如花开花落的声响,都有一定的抑扬顿挫。
V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8.地质勘探队员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
X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改“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如:有些同志对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错误不以为意,认为这只是十个手指中的一个,无关大局。
“还没有毕业就去找工作,居然还会有人要你?” 小丽不以为然地说:这有啥希奇。
9.这次实验眼看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懈怠,如果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V功亏一篑: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
(含惋惜)10.听爷爷讲起在旧社会经历的苦难,我真是感同身受。
X 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
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
也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
11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抬高棉花价格,故意囤积居奇,准备善价而沽。
V 善价而沽:等好价钱出卖。
也指怀才不遇。
12.受华尔街金融风暴冲击,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全球经济增长一再走低,如何未雨绸缪,应有自己的前瞻和筹划。
V 未雨绸缪:事先做好准备。
1 3 .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日黄花了。
V明日黄花: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14.进入高三以来,丁一同学晚上总是学习到凌晨两点左右,节假日也从不休息娱乐,其精神可嘉,其做法则不足为训。
V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典范或法则。
这点小错误不足为训,你不要老记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
X15.在京剧舞台上,出来四个龙套他们相互将手中的刀枪,随意地碰几下,口作吆喝状,就表示已经打过一场战争。
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X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
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改“不可思议”:不可想像,不能理解。
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
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改“不可理喻”16.繁华的都市,看到沿街乞讨筚路蓝缕的乞丐,你就会觉得十分别扭。
X筚路蓝缕:创业艰辛。
改“衣衫褴褛” 17.因为缺乏位置感和责任感,他们这几个干部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在他们眼里,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一文不名的破布X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度贫穷。
改“不值一钱”18.这次能顺利地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我反躬自省,依靠集体的力量是最关键的一条。
X反躬自省: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错。
19.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减轻学生的负担,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新闻媒体也纷纷报道了这一方面的消息。
X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20.为了治理水流污染,该地区依法取缔了十几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厂,一时间,洛阳纸贵,用纸大户纷纷抢购洛阳纸贵:著作广为流传,风行一时。
21.你可以说王海打假是为了赚钱,动机不高尚,但他的作为毕竟能让制假者如骨鲠在喉、芒刺在背。
X 骨鲠在喉:心里有话没说出来,非常难受。
22. 与环境风格相得益彰,去年武汉环境报道也极具特色。
V 相得益彰:相互帮助,相互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23. 贪官受贿之初,心有余悸,犹抱琵琶半遮面。
X 心有余悸:危险过后的害怕。
24. 巴以冲突逐步升级,中东局势充满了变数,令许多旅游者和投资者退避三舍。
X退避三舍: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25. 随着十六大的日益临近,中央电视台的四百多名工作人员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对许多重要活动进行现场直播。
X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26. 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可以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
”X首鼠两端:犹豫不决。
这里应该陈述意见不一的意思。
四、语体色彩例:您刚刚乔迁新居,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X辉。
X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1.我们初中毕业时你送我的那只钢笔,样子虽不太好看,但很好使,这么多年来我敝帚自珍,一直保存着。
x敝帚自珍:对自己的东西十分珍惜。
(谦辞)不能指别人送的东西。
2.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x鼎力相助:敬辞,用在别人身上。
改“全力相助” 3.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 敬谢不敏: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谦辞)五、词语的范围(陈述对象)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x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1.一种偏激的观念认为,而今,文学萧条了,音乐冷清了,话剧玩不转了,小品臭街了,而影视却成了众望所归的主流消费品。
x 众望所归: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陈述对象应该是人)2.“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来雁荡是虚生” ,当游览到雁荡山大龙湫瀑布时,人们真有种乐此不疲、不愿离去的感觉。
X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3.编辑部小李的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用词恰当,真可谓疏而不漏,令读者叹服。
X 疏而不漏:法网虽宽大,决不漏过一个作恶之人。
4.素质教育的研讨会上,师生代表就品德、知识、能力等问题都络绎不绝地发表了个人意见。
X 络绎不绝:(人、车、马、船)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5.人们被陈道明在电视机《康熙王朝》中绘声绘色的表演深深吸引了。
X 绘声绘色:描述、叙述生动逼真。
6.春节期间,王府井大街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X不绝如缕:声音细微悠长或局势危急。
可改“络绎不绝”7.从郑州到西藏,路途遥远,山高水长,要骑车旅游实在不易。
X山高水长:人的品格节操高洁,影响深远。
8.为了观看灯火晚会,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家属院已是十室九空。
X十室九空:因灾荒、战乱或暴政使人民破产、流亡。
可改“万人空巷”9.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改弦更张:改革制度,变更方法10.报纸的编辑说:为了方便人们按图索骥,不遗漏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报纸特别刊登出了选手们进行比赛的时间。
X按图索骥:按线索寻找;办事机械、死板(贬)11.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X振聋发聩:用语言文字把糊涂的人唤醒。
改“震耳欲聋”:声音很大。
12.这里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又有一个勤政爱民的领导班子,因而老百姓的生活安居乐业。
X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
陈述对象应该是“百姓”而非“生活” 13.参赛歌手的素质良莠不齐,在过“文化”关时,着实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大跌眼镜。
X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
(只指人的品质好坏)素质、水平可用“参差不齐” 14.春节前夕,党和政府的送温暖活动,使下岗工人们如坐春风,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