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2化学常用计量教学案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专题 化学常用计量及定律学案 鲁科版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专题 化学常用计量及定律学案 鲁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e8cc75a300a6c30c229fef.png)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化学常用计量及定律【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及定律二. 教学目的:1、认识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2、了解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
3、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4、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三. 重点和难点: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
2、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关系。
3、有关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四. 考点分析:本专题在高考中的主要考查点是:1、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有关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五. 知识网络:【典型例题】例1. 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0.5mol 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5A NB. 30g 二氧化硅中所含原子总数为1.5A NC. 17g 氨气溶于水,得到O H NH 23⋅的分子数为A ND. 标准状况下,22.4L 甲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A N分析:1个羟基含9个电子,0.5 mol 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5A N 。
30g 二氧化硅物质的量为0.5mol 。
标准状况下,22.4L 甲烷物质的量为1mol ,含有共价键数为4A N 。
17g 氨气溶于水,得到的O H NH 23⋅分子数小于A N ,因为要部分电离。
故C 不正确。
答案:C例2. 将2.4g Fe 、Mg 合金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金属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L (硝酸被还原成NO ),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待金属元素全部沉淀后,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称量,质量为 3.6g 。
2019-2020学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二化学计量及其应用教案.doc.doc
![2019-2020学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二化学计量及其应用教案.doc.doc](https://img.taocdn.com/s3/m/f8e740bca8956bec0875e318.png)
2021-2021学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二化学计量及其应用教案【考纲要求】1. 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2. .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3. 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计算.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4. 了解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及其有关计算.5. 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网络】【教学过程】考点1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的计算和判断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N)的考查,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解答该类题目时要细心审题,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性字词,留心“陷阱〞.主要考查点如下:1 .考查“标准状况〞、“常温常压〞等外界条件的应用(1)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如HzQ SQ、戊烷、CHC3、CC14、苯、乙醇等,体积为22.4 L时,其分子数不等于(2)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3)在常温常压,22.4 L气体的分子数小于2 .考查物质的组成(1)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 )的数目:如Na QQ 18Q、H37Cl、-OH^O(2)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H2Q、GHn+2中化学键的数目分别为3、3n+1o〔3〕最简式相同的物质中的微粒数目:如NO和N2Q、乙烯和丙烯等.〔4〕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中的微粒数目:如N2、CO C2H4等.3 .考查氧化复原反响电子转移〔得失〕数目问题的分析,如N&Q、NO与H2O反响;电解AgNO溶液、CuSO溶液的反应;Cl 2与NaOH Fe反响等,分析该类题目时还要注意反响产物以及过量计算问题.4 .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局部电离,可水解的盐溶液中,离子发生微弱水解.如 1 L 0.1 mol • L -的乙酸溶液和1 L 0.1 mol 的乙酸钠溶液中CHCOO的数目不相等且都小于0.1 N.5 .考查一些特殊的反响如一氧化氮和氧气常温常压下即可反响,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相互转化,合成氨反应等属于可逆反响. Cl2与HO反响为可逆反响.【特别提醒】〔1〕遇到体积计算物质的量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是否为标准状况下,二是标况下是否为气体;遇到质量、粒子、摩尔质量时与标准状况无关.〔2〕对于胶体,胶体粒子是小分子的集合体,含有小分子的数目不确定.例1 N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1.0 L 1.0 mol - L -的NaAlQ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B. 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 N〕C. 25 C时pH= 13的NaOH#液中含有OHI的数目为0.1 N0D. 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0E. 23g Na与足量H2O反响完全后可生成N个H分子F. 1 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响可生成N〕个SO分子G.标准状况下,22. 4L N2和H2混合气中含N〕个原子H. 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Q,失去8N〕个电子【答案】BH【解析】A项,NaAlO2水溶?^的H2O中也存在氧原子;B项,一个碳原子被3个六元环共用,故1个六元环实际占有的碳原子数为2,因此12 g〔即1 mol〕石墨烯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 N; C项,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D项,1 mol —OH含有的电子数为9N〕, 1 mol OH —含有的电子数为10N〕O考点2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 .阿伏加德罗定律〔三同定一同〕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2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通过pV= nRT及n=,P =;寻出〕例2 12C8O 障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 B .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 D .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答案】C【解析】 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但由于12C18O与14N2摩尔质量不相等,故质量不相等,密度也不相等.B.二者都是双原子分子,原子数相等时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所含.中子数不相等,1个12C18O分子含有16个中子,1个14N2分子含有14个中子.C.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且1分子12C18O与14N2中均含有14个电子,故12C18O与14Nb具有的电子数相等. D.12C18O与14N2质子数相等,质量相等的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含有的质子数也不相.等.考点3 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 .化学方程式中的比例关系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响中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反响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响中各气体的体积之比〔同温同压〕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根本步骤及注意问题〔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根本步骤①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②找出方程式中物和未知物的物质的量〔有时可用质量、体积等表示〕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中有关的化学式下面.③把和待求的量[用m B〕、n〔B〕、V〔B〕或设未知数x、y等表示]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中有关化学式的下面.④将有关的量列出比例式,求出待求的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需注意的问题①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洁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所以不纯物质的质量只有换算成纯洁物质的质量,才能按化学方程式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②单位问题一般说来在一个题目里如果都用统一的单位,不会出现错误,但如果题内所给的两个量不一致,这时只要做到两个量及其单位“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例3某滤渣成分可能是 ZnCO- x Zn(OH )2,取枯燥后的滤渣 11.2 g ,煨烧后可得到 ZnO 8.1 g , 那么x 等于.8.1 g【解析 】 法 1 n (ZnO) =- ---------------- = 0.1 mol81 g - mol燃烧ZnCO - x Zn(OH )2=====x+ 1)ZnO+ COT + x H 2O (125 +99x )g ( x+1)mol 11.2 g0.1 mol法2利用守恒法列方程式:解之x=1. 【答案】 1考点4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与判断 1 .物质的量浓度的根本计算n Bm⑴依据:C B =U =MPV (2)步骤①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求其物质的量水a.与水发生反响生成新的物质,如Na 、Na .NaO ----------- >NaOHb.含结晶水的物质如 CuSO- 5H 2CH- CuSO .c.特殊物质:如 NH 溶于水后溶质粒子主要为 NH-H 2.,但计算浓度时是以 NH 分子作为溶质. ②准确计算溶液的体积,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体积,应根据V_m (溶质)+ m (溶剂) 二P (溶液)2 .物质的量浓度(c )与溶质质量分数(恸的换算3 .溶液稀释的计算(1)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 mw=mw ;.(2)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 C I V I =C 2V>O(3)溶液质量守恒,m 稀)=m 浓)+ m 水).4 .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 (1)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1V1 + c2V = c 混x( V1+V2) o125+ 99x 11.2x+ 1 "0T解之:x=1.n [ZnCO 3 - xZn (OH 2] -[n[ZnCQ . x Zn (OH 2] -8.1 g(1 + x)=- ----------------- -81 g - mol (125+99x) = 11.2 g计算溶液的体积.nC=V 1 000 p x Vx w Mx V 二1 000 p w^ m (溶质) — 或 w=―— M m (溶放) cM1 000 p(P 单位为 g/cm 3).(2)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改变时, C i V i+c2%=c混V混,其中V混=P混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的关键(1)要考虑溶质的组成和电离程度…、、- 2+1如BaCl2溶放中:c(BaCl 2) =c(Ba ) =/c(Cl ).0. 1 mol/L 的醋酸溶液中:c(H + )< 0.1 mol/L .(2)根据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求未知离子浓度如AlCl 3和N K SQ的混合溶液中满足:c(Al 3+) X3+ c(Na+) +c(H+) = c(Cl ) + c(SO4 ) X2+ c(OH )例4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参加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 恰好使银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参加含 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那么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 0.1( b —2a)mol - L 1B.10(2 a— b)mol - L 1C. 10( b—a)mol - L 1 D . 10( b—2a)mol - L 1【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500 mL溶液分成5等份,每份为100 mL.每份中n(Ba2) = a mol , n(Cl ) = b mol ,根据电荷守恒关系:n(K ) = ( b—2a)mol.那么c(K )="肃;诬=10(b- 2a)mol • L1.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时误区①注意所加物质与形成溶液溶质是否一致,如SO参加水中,溶液中溶质为H2SQ不是SO.②溶液稀释或溶液混合后的体积不一定等于稀释前或混合前的体积之和.③溶液呈电中性,是离子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不是阴、阳离子数相等.考点5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1 .配制根本步骤及主要仪器①计算,②称量(托盘天平),③溶解(烧杯,玻璃棒),④冷却、转移(容量瓶),⑤洗涤、振荡,⑥定容(胶头滴管),⑦摇匀,⑧装试剂瓶.2 .容量瓶的使用考前须知(1)使用容量瓶第一步操作:检查是否漏水.检查方法:翻开瓶塞一加水一塞上瓶塞一倒立一观察-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一观察.(2)根据所配溶液的体积选取适宜规格的容量瓶,如配950 mL某浓度溶液应选用1 000 mL的容量瓶.(3)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也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4)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的,因而不能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同时移动容量瓶,手应握在瓶颈刻度线以上部位,以免瓶内溶液受热而发生体积变化,使溶液的浓度不准3 .误差分析(1)根据c= V = MV m 偏大,c 偏大;V 偏大,c 偏小.(2)注意:①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加蒸储水,一旦超过刻度线,应洗净 容量瓶,重配. ②配制时完全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因此容量瓶不必是枯燥的,有少量蒸储水不影响实验结③定容时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a.仰视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浓度偏小. b,俯视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 积偏小,所配浓度偏大.俯视刻度线仰视刻度线特别提醒(1)在浓溶液稀释配制稀溶液时计量仪器是量筒不是托盘天平,其他仪器与固体配制相同.配 制步骤与固体配制相同.(2)托盘天平称量质量时假设左盘放祛码右盘放物质,称的物质质量可能减少.例5 (高考组合题)以下说法或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填字母).A.用固体NaCl 配制0.5 mol • L T 的溶液所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B,配制0.100 0 mol - L 一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所选择的仪器只有 100 mL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用 pk 1的盐酸配制100 mLpH= 2的盐酸E.在50 mL 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 - L 一碳酸钠溶液F.配制100 mL 0.100 0 mol - L T 的&Cr 2.溶液所选择仪器只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5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用NaCO- 10H 2O 晶体配制N&CO 溶液,N&CO 晶体已局部失去结晶水.用该晶体所配 NaC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配制NaOHO(时,NaOHK 体中含有 N&O 杂质.(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NaOH§液,需称量溶质 4.4 g ,称量时放置颠倒 .液面超过刻度线刻度线一 液面低于刻 度线(4)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小烧杯后,用蒸储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小烧杯中(5)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6)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7)定容时仰视刻度线.(8)配制NaO哈液时,将称量好的NaO曲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例5【答案】B【解析】A项,无托盘天平,不能称质量,不能配制,错误;B项,玻璃棒引流,预防液体溅出,正确;C项,定容时俯视,所配体积偏小,浓度偏大,错误;D项,没有量筒,无法量取pH= 1的盐酸体积,错误;E项,不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错误;F项,没有容量瓶、胶头滴管等仪器,无法配制,错误.5、【答案】(1)偏大(2)偏大(3)偏小(4)偏大(5)偏大(6)偏小(7)偏小(8)偏大【典例精析】考向1物质的量浓度的根本计算6 .(高考组合题)冲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填序号).(1)1.0 L 1.0 mol/L 的NaAlQ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2Nx(2)1 L 1 mol/L 的NaClO溶液中含有0.一的数目为N(3)50 mL 18.4 mol/L 浓H2SO与足量铜微热反响,生成SO分子的数目为0.46 N A(4)1 L 0.1 mol - L 1氨水含有0.1 N个OH(5)1 L 0.1 mol/L 的NaHCO§液中含有HCO数小于0.1 N A(6)18gD2O和18gH2.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7)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2(8)过氧化钠与水反响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9)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响,产物的分子数为2冲考向2溶液稀释和混合的计算与判断7 . (1)配制500 mL 3.6 mol/L 的稀HSO所需18 mol/L 的浓H2SO的体积为mL=(2)常温下,将0.1 mol/L的NHCl溶液与0.1 mol/L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 =7,那么c(NH4) =mol/L , c(Cl ) =mol/L .考向1【答案】(5) (8)【解析】(1)溶液中含有H2O,含有氧原子数大于2N; (2)ClO —水解, 含ClO一数小于N; (3)当浓HSO变稀HSO时,H2SO与Cu不再反响,生成SO分子数应小于0.46 NA; (4)NH3 - H2O不能完全电离,OH数目小于0.1 N; (5)HCO3水解.(6) D和H的质量数不同,那么18gD2O和18gH2O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含有的质子数不同,错误;(7)亚硫酸为弱酸,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小于2N,错(8)过氧化钠与水反响生成氧气, 那么氧气的来源于-1价的O元素,所以生成0.1mol氧气时转移电子0.2N A,正确;(9) NOW 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氮,但常温下,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所以产物的分 子数小于2冲 考向2【解析】(1)根据稀释规律知:0. 5 LX3.6 mol/L =18 mol/L ♦ V解之 W 0.1 L = 100 mL .(2) c (Cl ) =0.1 mOl/L =0.05 mol/L 由 pH=7 知 c (H + ) = c (OHI ) 根据电荷守恒:c (Cl ) + c(OH ) = c (H + ) + c (NH 4), 可求 c (NHt) =c(Cl ) =0.05 mol/L . 【答案】 (1)100 (2)0.050.05【技法总结】 关系式法的计算此法常用于多步连续反响的计算.确定关系式可利用各步反响的计量关系或某元素原子守恒关 系找出物质和未知物质的关系式,然后根据量和未知量列比例求解.如由本例题可知关系 式为ZnCO - x Zn(OH)2〜(x+1)ZnO 〜CO . “差量法〞计算的做题模板 超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响生成氧气(4KQ+ 2CO===2KCO+ 3Q),在医院、矿井、潜水、高空飞行中用作供氧剂.13.2 L(标准?犬况)CQ 和KO 反响后,气体体积变为 18.8 L(标准?犬况),计算反响 消耗的KO 质量和反响生成 &CO 的物质的量.标准答案4KQ+ 2CO===2KCO+ 3Q A V(g) 4X71 g2 mol22.4 L m (KO 2) n (K 2CO)(18.8 -13.2)L 4X71 g 2 mol 22.4 L m (KO) n (&CO)(18.8—13.2) L解之 m (KQ) = 71 g n (K 2CO) = 0.5 mol 做题模板(以N&Q 与CO 反响为例) 2N&Q+ 2CO===2NaCO+ Q A m s) A V (g)n 1 V住V^ Am A V 02 mol 2Vn 2 mol 56 g V mn 1 V n 2 A m A V )思维流程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找到变化量?列比例式?求出未知量 【作业布置】专题二课时练【教学反思】化学计量及其应用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常数作为根底考查以物质的量为中央的相互 转化关系、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体积关系等;同时还涉及物质结构、氧化复原反响、电解质溶液 等相关2 mol2V m2 mol Vn 56 gVn得比例式:知识.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涉及面广,灵活性强,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学生在做题时主要是思维面太窄,不能全面把握,所以增强练习及相关思维练习是后期的重点.。
2019-2020学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2物质的量教案鲁科版 .doc.doc
![2019-2020学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2物质的量教案鲁科版 .doc.doc](https://img.taocdn.com/s3/m/6b19fa3d6edb6f1aff001f5f.png)
2019-2020学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2物质的量教案鲁科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
2、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态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基本计算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上,着重掌握有关比例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教学过程:【引入】今天我们复习化学常用计量。
【提问】科学家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意义是什么?【再问】谁来说说物质的量是怎样联系宏观和微观的?学生活动回答:把质量、体积等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的微粒个数联系起来。
回答:主要通过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物理量建立的下列关系图,把微粒数、物质质量、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相互关联起来。
归纳:小结: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作用实际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
【提问】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2)1mol氢的质量为1g,它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氢分子。
(3)氧气的摩尔质量为 32g,氧气的分子量也为32g。
(4)12g碳-12所含的碳原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每摩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思考,回答:(1)不正确,并非所有物质均含有分子。
(2)不正确,不能说 1mol氢,应指明微粒名称。
(3)不正确,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分子量没有单位。
(4)正确【提问】在应用摩尔这个单位时,应注意什么?回答:(1)摩尔只能用来表示微粒的集体数目;(2)必须指明微粒的具体名称。
【讲解】微粒可以是真实的,如:1mol水分子;也可以是假想的,如:1mol NaCl,表示1molNa+和1mol Cl- 的特定组合。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练习: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含解析).doc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练习: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练习(含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e30b763452ea551810a6874a.png)
化学常用计量一、选择题1.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A.B.C.D.解析:选C。
本题考查常用实验仪器的识别。
A是圆底烧瓶;B是试管;C是容量瓶;D是烧杯。
2.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的描述对象是宏观物体B.某物质含有6.02×1023个微粒,含有这个数目微粒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一定是1 mol C.1摩尔氢气分子可以表示为1 mol H2D.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g解析:选C。
物质的量的描述对象是微观粒子,A错;6.02×1023个微粒的物质的量是1 mol,但含有这个数目微粒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如含6.02×1023个Na+的Na2CO3为0.5 mol,B错;D项单位错误。
3.如图表示1 g O2与1 g X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则X气体可能是( )A.C2H4B.CH4C.CO2D.NO解析:选C。
由图可知,相同温度时,p(O2)>p(X),在同质量、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压强成反比,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压强越小。
所给选项中只有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O2,故C正确。
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0 L某种气态纯净物中含有 6.02×1023个分子,这些分子由1.204×1024个原子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和压强可能是标准状况B.标准状况下该纯净物若为气态,其体积约是22.4 LC.该气体中每个分子含有2个原子D.若O2在该条件下为气态,则1 mol O2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也为30 L解析:选A。
由分子数和原子数的关系可知该分子为双原子分子,且其物质的量为1 mol,若在标准状况下该物质为气态,则其体积为22.4 L,故该温度和压强不可能是标准状况,在此状况下,V m=30 L·mol-1。
5.下列各气体:①含3.01×1023个O的CO2;②标准状况下6.72 L 的HCl;③3.4 g的NH3;④0.5 mol He。
高考化学二轮 专题训练 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教案(学生版)
![高考化学二轮 专题训练 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教案(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1f5d3b10a6f524cdbf851d.png)
化学常用计量【考纲点击】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g·mol-1)、气体摩尔体积(L·mol-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mol·L-1)、阿伏加德罗常数.掌握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4.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命题规律】化学常用计量是化学计算的基础,贯穿于高中化学始终,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高考主要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来考查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或利用物质的量在元素化合物、理论方面计算中的应用。
2012年会继续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溶液的体积及在溶液中存在状态等角度设问。
借助阿伏加德罗定律考查气体温度、压强、体积、分子数、密度等量之间的关系将成为另一热点。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在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等背景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考查也是命题趋势。
【重点知识解读】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化学量的换算关系进行以上各量换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个中心”:必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2)“两个前提”:在应用Vm=22.4 L/mol时,一定要符合“标准状况”和“气态”这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3)“三个关系”: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数目间的关系;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③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4)“四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2.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即V1∶V2=n1∶n2.(2)同温同压下,两种不同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即ρ1∶ρ2=M1∶M2.(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即m1∶m2=M1∶M2.(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即V1∶V2=M2∶M1.(5)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即p1∶p2=n1∶n2.注意:(1)1 mol 任何粒子的数目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不因温度、压强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2)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时,首先要判断物质在所给温度和压强下是否为气体,若物质为非气态则不能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3)阿伏加德罗定律既适用于单一气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若为混合气体,则组成成分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如2NO +O2 === 2NO2不适用.三、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与换算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cB =n V =m/M V =m aq w MV =1000ρw Mw =cBM 1000ρ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S)的换算c =n V =S/M 100+S 1000ρ=1000ρS M100 +SS =100cM 1000ρ-cM3.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换算饱和溶液中:w =S 100 +S×100% 4.气体溶质溶于水中制得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在标准状况下,1 L 水中溶解某气体V L ,所得溶液密度为ρ,则:c =n V =V/22.41000×1+V/22.4×M 1000ρ=1000ρV 22400+MVw =m 溶质 m 溶液 ×100%=V/22.4×M 1000×1+V/22.4×M×100% =MV 22400+MV×100% 5.稀释定律(1)如用V1、V2、c1、c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有:c1V1=c2V2.(2)如用m1、m2、w1、w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有:m1w1=m2w2. 注意: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的判断方法:设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w1和w2的两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1)两溶液等质量混合,则w =12(w1+w2). (2)两溶液等体积混合:①若溶液中溶质的密度大于溶剂的密度,则w>12(w1+w2).如:H2SO4溶液. ②若溶液中溶质的密度小于溶剂的密度,则w<12(w1+w2).如:氨水、酒精溶液. 【考点突破】考点一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例1.把500 mL 含有BaCl2和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高中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化学中的常用计量
![高中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化学中的常用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c23d2972aef8941ea76e05c3.png)
专题五化学中的常用计量【考纲要求】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
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
[考点点拔]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量间的关系是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和桥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常考内容。
要求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
理解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掌握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目、气体体积(标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年高考题型有判断一定量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目的多少;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有关推论进行有关判断,求化学式、式量的计算;与物质的量有关的综合计算等等。
[知识梳理]在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化学常用计量之间的关系,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正确使用及带单位运算。
填写下列“()”(1)(2)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①同T 、P 时,21V V =_______ =_______ ; ②同T 、P 时, =________ ;③同T 、V 时,21P P =_________; ④同T 、P 、V 时,21m m =__________ ;⑤同T 、P 、m 时,21V V =____________ 。
(3)求气体摩尔质量的几种方法:①已知质量和物质的量,求气体摩尔质量:M =____________②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g/L),求气体摩尔质量:M=______________③已知某气体(摩尔质量为M a)对另一气体(摩尔质量为Mb )的相对密度D ,求气体摩尔质量:M a =________________④已知混合气体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或气体的体积分数,求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ρ1 ρ2(4)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公式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溶液的密度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教案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514df9dd88d0d232d46a22.png)
化学常用计量[考试说明]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学生用书P4]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1)“一个中心”:必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n =m M =N N A =VV m=c B ·V (aq) (2)“两个前提”:在应用V m =22.4 L·mol -1时,一定要有“标准状况”和“气体状态”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
(3)“三个关系”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质子、电子等)间的关系; 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③“强、弱、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
(4)“六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密度的大小均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
2.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同一物质上下单位一致,左右单位相当,不同物质各量对应成比例。
(2)根据质量守恒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通过pV =nRT 及n =m M 、ρ=m V导出)题组一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1.标准状况下,2.24 L NO x 气体的质量为3.0 g ,则x 为( ) A .4 B .3 C .2D .1解析:选D 。
标准状况下,2.24 L NO x 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1 mol ,NO x 的摩尔质量M =3.0 g÷0.1 mol=30 g·mol -1,即14+16x =30,解得x =1。
2.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 2重116 g ,若充满CO 2重122 g ,现充满气体X 重114 g ,则气体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28B .60C .32D .4解析:选A 。
【化学】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化学计量导学案新人教版
![【化学】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化学计量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dafd1a551810a6f42486c0.png)
【关键字】化学专题二 化学计量【考纲解读】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
2、适用范围、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
3、溶液组成、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误差。
4、转化关系、计量数与反应中粒子的数量关系。
【考点回顾】1.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n =m M =V 气体V m= ·V (溶液);N =n ·N A2若用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标准状况下有 NH3:(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质量为 g ,所含氨气分子数为 。
(2)若将该气体溶于水配成50 mL 溶液,密度为·cm -3,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物质的量浓 度为 。
(3)若将上述所得溶液取出10 mL ,其质量分数为 ,再加水稀释到50 mL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3.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将 Na2O2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制成200 mL 溶液。
(1)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 。
(2)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 。
(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题型预测】题型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广泛应用1.(2015·全国卷Ⅰ,8)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D2O 和 H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 . 0.5 mol ·L -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答案】C【解析】A项,D2O和H2O的质子数相同(均为10),但D2O、H2O的摩尔质量不同,分别为·mol-1和·mol -1,所以 D2O和H2O的物质的量不同,质子数不同,错误;B项,n(H2SO3)=×0.5 mol·L-1=1 mol,但H2SO3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H+数目小于2NA,错误;C项,发生的反应是2Na2O2+2H2O===4NaOH +O2↑,转移电子数为2e-,所以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正确;D项,发生反应:2NO+O2===2NO2,生成2 mol NO2,常温下NO2和N2O4之间存在平衡2NO2N2O4,所以分子数小于2NA,错误。
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2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件
![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2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cd6e54d5bbfd0a795673a6.png)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A.用 30 mL 水洗涤烧杯 2-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量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
30 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 250 mL 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考点二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
精华聚焦
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的换算关系
2.正确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可概括为“三同定一同,两同见比例”,可见 V=n×Vm 及 m =V×ρ 等公式推导出: (1)同温同压时: ①V1∶V2=n1∶n2=N1∶N2;
②ρ1∶ρ2=M1∶M2;
氯化氢与一氯甲烷是气体,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 1 mol,B 项错误;
C.甲苯的分子式为 C7H8,C 平均化合价为-87价,苯甲酸的分子式为 C7H6O2,C 平均化合
价为-27,1 个 C 化合价升高67。9.2 g 甲苯含 0.7 mol C,所以化合价升高 0.7×67=0.6 mol 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为 0.6NA,C 正确;D.向 100 mL 0.1 mol/L 醋酸溶液中加入 CH3COONa 固体至溶液刚好为中性,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根据电荷守恒有 c(CH3COO-)=c(Na+)醋酸分子的电离程度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当,则可认为醋酸 不电离,醋酸根离子不水解,因此醋酸分子数为 100 mL×0.1 mol/L×NA=0.01NA,D 项 正确。
总结提升
(2)关系式法 此法常用于多步连续反应的计算。确定关系式可利用各步反应的计量关系或某元素 原子守恒关系找出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列比例式求 解。
高中优秀教案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常用计量》教学设计
![高中优秀教案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常用计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c272606bec0975f565e273.png)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常用计量》教学设计【课前自主复习与思索】1.阅读并思索——突破核心要点;2.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3.理解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进行换算;4.把握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5.了解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佛加得罗常数的含义;【结合自主复习内容思索如下问题】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规范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H4与CO2的混合物22.4L,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B.在规范状况下,NA个H2O分子所占体积为22.4LC.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常温常压下,28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10NA【错误分析】本题易错选D项。
主要缘由是部分同学考虑了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时,只留意到最外层电子数为5而忽视了内层电子数为2,从而得出错误结论。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C在规范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都约为22.4L。
由于打算它们体积大小的因素是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而不是分子本身体积的大小。
因此对于混合气体,此结论也肯定成立(混合气体在规范状况下能自发反应,而导致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除外如:NO和O2)。
所以在规范状况下1mol混合气体所占体积也是22.4L。
反过来在规范状况下每22.4L气体所含分子数就肯定是NA。
A项正确。
在规范状况下H2O并不是气态。
而对于液体或固体物质来说,打算它们体积的因素是粒子本身的大小。
不同粒子,其本身大小不同,体积也就不同。
在规范状况下,1mol的H2O的体积不是22.4L.B项不正确。
物质的量和质量都是与温度、压强无关的基本物理量。
也就是说,1mol物质在任何温度下,所含粒子数都仍为阿伏伽德罗常数(条件是该物质在此温度下能存在且不发生反应)因此当+1价的氢被活泼金属还原成0价的氢时,只要有1molH2生成,就必定转移2mol电子,即转移电子总数为2NA(不管是标况还是常压)。
(江苏专用)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化学计量及其应用教案
![(江苏专用)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化学计量及其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a53c30eff9aef8941e06cd.png)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考纲要求] 1.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不作要求)。
2.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溶液、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
4.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考点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广泛应用1.与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1相关的N A的应用(1)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非气体均不适用22.4L·mol-1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2)常见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Br2、H2O、HF、苯、CCl4、CH2Cl2、CHCl3、CH3OH、CH3CH2OH、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除新戊烷外),均为液体;SO3为固体。
2.与物质的组成相关的N A的应用(1)稀有气体、臭氧(O3)、白磷(P4)分子中的原子数目;(2)一定质量含核素的物质中的质子、中子、电子或原子的数目;(3)Na2O2、KO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4)等物质的量的羟基与氢氧根离子所含质子、电子或原子数目;(5)等质量的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如烯烃)、同素异形体、N2与CO、NO2与N2O4等具有的原子、分子数目;(6)一定物质的量的有机物中共价键的数目(苯环、萘环中无碳碳双键),如:C n H2n+2中共价键数目为3n+1;(7)一定物质的量的SiO2中含Si—O键、金刚石(或石墨)中1molC中含C—C键、1molP4中含P—P键的数目。
3.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N A的应用(1)歧化反应类:Na2O2与CO2、Na2O2与H2O、Cl2与NaOH(冷稀、浓热)等;(2)变价金属(Fe、Cu)与强、弱氧化剂(Cl2/Br2、S/I2)反应类;(3)Fe与浓、稀硝酸,Cu与浓、稀硝酸反应类;(4)足量、不足量Fe与稀硝酸,足量Fe与浓硫酸反应类;(5)足量KMnO4与浓盐酸,足量MnO2与浓盐酸反应类;(6)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顺序。
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教案
![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40f460daef5ef7bb0d3ca3.png)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全国卷]1.(2019·全国卷Ⅲ)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 =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 AB.c(H+)=c(H2PO错误!)+2c(HPO错误!)+3c(PO错误!)+c (OH-)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解析] pH=2的H3PO4溶液中c(H+)=10-2mol·L-1,每升溶液中所含N(H+)=0。
01N A,A错误;由电荷守恒知,该H3PO4溶液中存在c(H+)=c(H2PO错误!)+2c(HPO错误!)+3c(PO错误!)+c(OH-),B正确;加水稀释能促进H3PO4的电离,使其电离度增大,由于以增大溶液体积为主,导致溶液中c(H+)减小,溶液pH 增大,C错误;向H3PO4溶液中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中c(H2PO 错误!)增大,促使平衡H3PO4H++H2PO错误!逆向移动,抑制H3PO4电离,溶液酸性减弱,D错误。
[答案] B2.(2018·全国卷Ⅰ)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 AB.22。
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
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
0N A[解析]16.25 g FeCl3的物质的量n(FeCl3)=0。
1 mol,如果氯化铁完全水解,则生成0.1 mol Fe(OH)3,而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由许多氢氧化铁聚集而成,故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远小于0。
1N A,A 项错误;氩气是单原子分子,1 mol Ar含18 mol质子,B项正确;甘油(丙三醇)的分子式为C3H8O3,相对分子质量为92,1 mol(92.0 g)甘油含3 mol羟基,C项错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会生成四种有机产物,即1.0 mol甲烷反应后生成的CH3Cl、CH2Cl2、CHCl3、CCl4共为1 mol,D项错误。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教学案(学生版)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教学案(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224a24c5da50e2524d7fab.png)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教学案(学生版)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3.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4.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5.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6.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能根据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知识网络构建】化学键数目等。
此处常常涉及的物质有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SiO2、Si、P4、CO2(化学键数目)、特殊物质的质量与微粒数间的关系,如D2O、18O2等。
5.考查溶液中离子数目时故意忽视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
6.结合化学平衡考查时,故意忽视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特点。
二、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1.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2.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仪器(1)量筒或托盘天平(2)烧杯(3)玻璃棒(4)容量瓶(5)胶头滴管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高频考点突破】考点 1 阿伏加德罗常数高考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六大命题角度。
角度1.温度和压强粒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
1mol微粒的数目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由此可计算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的数目。
命题者往往通过N A与粒子数目的换算,巧设陷阱。
角度5.物质的结构如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而不是Na+和O2-;SiO2、SiC为原子晶体,其结构中只有原子,无分子;P4为正四面体结构,1mol P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 A。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的量教案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的量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9fc30b8762caaedd33d4a0.png)
二.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理解与综合应用 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主要有:(1)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电子数,其中考查较多的是H 2O 、N 2、O 2、H 2、NH 3、P 4等。
(2)一定体积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分子数,曾考过的物质有Cl 2、NH 3、CH 4、O 2、N 2、CCl 4、C 8H 10等 (3)一定量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曾考过的有Na 、Mg 、Cu 等。
(4)一定体积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含电解质离子数、分子数,如稀硫酸、硝酸镁等。
(5)某些典型物质中化学键数目,如SiO 2、Si 、CH 4、P 4、CO 2等。
(6)细微知识点(易出错):状态问题,水、CCl 4、C 8H 10等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或固体;D 2O 、T 2O 、18O 2等物质的摩尔质量;Ne 、O 3、白磷等物质分子中原子个数等。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典型应用1.物质的量与其他化学常用计量间的相互求算,是重要的基本化学计算。
其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下列恒等式:n=)100()(S M xSH Q N N V g V M m A m +=∆====c·V(aq ) 式中n 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m 为物质质量,单位为g;M 为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 -1; V(g)为气体体积,单位为L ;V m 为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 -1;N 为粒子个数;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 -1;Q 为物质的反应热,单位为J 或kJ;ΔH 为摩尔反应热,单位为kJ·mol -1;c 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 -1;V(aq)为溶液体积,单位为L ;x 为饱和溶液的质量,单位为g;S 为溶解度,单位为g 2.c 、ω%、ρ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Mc %1000ρω=(2)使用范围:同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3)推断方法:①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表达式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用MV M m n ρ•==计算 ③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四.有关气体定律的计算 (1)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对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有n=14.22-•molL VL(2)确定气体的分子组成一般思路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由体积比推导出粒子、分子个数比,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学案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53a65e5fbfc77da369b152.png)
专 题 2化学常用计量考|情|分|析考点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核|心|回|顾1.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的换算关系2.牢记两大常数(1)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 -1。
(2)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约为22.4 L·mol -1。
3.理解六个基本公式 (1)n =N /N A 。
(2)n =m /M 。
(3)n =V /V m 。
(4)c (B)=n (B)/V 。
(5)w =m (溶质)m (溶液)×100%。
(6)c =1 000ρw M(或w =cM1 000ρ)。
4.高考常涉及的关于N A的命题角度及突破方法总结常见的可逆反应(如2NO2N2O4、氯气溶于水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等掌握常见的反应:2SO2+O2催化剂△2SO3、2NO2N2O4、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Cl2+H2O HCl+HClONH3+H2O NH3·H2O NH+4+OH-题组一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判断的分类训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物质状态①标准状况下,22.4 mL CH 2Cl 2中含有碳原子为1.0×10-3N A 。
(×) ②2.24 L(标准状况)己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 个CO 2分子。
(×) ③常温常压下,22.4 L NO 2和CO 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
(×) ④常温常压下,35.5 g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
(×) ⑤常温常压下,16 g O 2和O 3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
(√) (2)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⑥0.1 mol 的2H 35Cl 分子的中子数是2N A 。
(×) ⑦1 mol —OH 含10N A 个电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3.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4.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5.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6.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能根据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考查内容和设错形式: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渗透于高中各个知识点中进行考查,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大,但难度较小,该类试题的特点就是“容易忽视”,即容易落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中,因此明确命题者的考查方向和设错方式有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作出选择。
同时要求同学们在解决该类试题时一定要细心、仔细。
1.考查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微粒数目等关系时,故意忽略标准状况条件或给出常温常压条件。
2.物质状态问题。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常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水、三氧化硫、己烷、三氯甲烷等。
3.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考查电子转移的数目问题,特别是歧化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等。
4.结合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考查物质的微粒数目(如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化学键数目等。
此处常常涉及的物质有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SiO2、Si、P4、CO2(化学键数目)、特殊物质的质量与微粒数间的关系,如D2O、18O2等。
5.考查溶液中离子数目时故意忽视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
6.结合化学平衡考查时,故意忽视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特点。
【特别提醒】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题常设的五大“陷阱”。
(1)“标准状况”“常温常压”等外界条件。
①在标准状况下的非气态物质,如H 2O 、SO 3、戊烷、苯、CCl 4等。
②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粒子个数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2)物质的组成。
①特殊物质中所含粒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 、D 2O 、18O 2、H 37Cl 。
②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CO 2、C n H 2n +2等。
③最简式相同的物质中的微粒数目,如NO 2和N 2O 4、乙烯和丙烯等。
④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中的粒子数目,如N 2、CO 、C 2H 4等。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得失)数目的分析。
【变式探究】【2017新课标2卷】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0.1mol·1L -NH 4Cl 溶液中,4NH +的数量为0.1N AB .2.4g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D .0.1molH 2和0.1mol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答案】D【变式探究】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2 g 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N AB .1 mol 甲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5N AC .1 mol NH 3中含有4N A 对共用电子对D .常温常压下,8 g O 2含有4N A 个质子【答案】C【解析】选C 。
C 项,1 mol NH 3中应含有3N A 对共用电子对。
【变式探究】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2.0 g NaHSO4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0.3N AB.14 g分子式为C n H2n的链烃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一定为N A/nC.标准状况下,1 L液态水中含有的H+数目为10-7N AD.足量Zn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产生22.4 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解析】选B。
A项,1个NaHSO4中含有一个Na+和1个HSO-4,所以12.0 g 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应为0.2N A。
B项,C n H2n为单烯烃,所以14 g分子式为C n H2n的链烃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1414n×N A=N An。
C项,标况下,H2O中H+浓度小于10-7mol·L-1。
D项,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的状况。
高频考点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例2.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同的CO、CO2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入的CO分子数比CO2分子数少B.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C.CO的摩尔体积比CO2的摩尔体积小D.甲中CO的密度比乙中CO2的密度小【变式探究】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试根据甲、乙的摩尔质量(M)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甲)>M(乙),则气体体积:甲<乙B.若M(甲)<M(乙),则气体的压强:甲>乙C.若M(甲)>M(乙),则气体的摩尔体积:甲<乙D.若M(甲)<M(乙),则气体的分子数:甲<乙【解析】选B。
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等质量、等密度的甲、乙两种气体,根据ρ=m/V可知气体的体积相等,故A 错误;若M (甲)<M (乙),根据n =m /M 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甲>乙,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体积相同时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故气体的压强:甲>乙,B 正确;根据n =m /M ,若M (甲)>M (乙),气体的物质的量:甲<乙,根据V m =V n 可知,气体的摩尔体积:甲>乙,故C 错误;根据n =m /M ,若M (甲)<M (乙),则n (甲)>n (乙),气体的分子数:甲>乙,故D 错误。
高频考点三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例3.体积为V 、密度为ρ的某溶液中,含有摩尔质量为M 的溶质m g 。
若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则下列各表示式中正确的是( )A .c =m MVB .m =VρwC .w =cM ρD .ρ=cM 1 000w %【解析】选A 。
已知:c =1 000ρw M 或c =m MV。
A 项,c =m MV ,正确;B 项,1 000ρωM=m MV ,m =1 000ρwV ,错误;C 项,w =cM1 000ρ,错误;D 项,ρ=cM1 000w ,注意w 与w %的区别,错误。
2. (2018年全国卷II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答案】C3. (2018年全国卷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4 g 镁与27 g 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 1 mol 重水与1 mol 水中,中子数比为2∶1D. 1 mol 乙烷和1 mol 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答案】B【解析】1个Mg 原子中有12个质子,1个Al 原子中有13个质子。
24g 镁和27g 铝各自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 ,所以24g 镁含有的质子数为12mol ,27g 铝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3mol ,A 错误。
设氧气和臭氧的质量都是Xg ,则氧气(O 2)的物质的量为mol ,臭氧(O 3)的物质的量为mol ,所以两者含有的氧原子分别为×2=mol 和×3=mol ,即此时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是一样多的,而每个氧原子都含有8个电子,所以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B 正确。
重水为,其中含有1个中子,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重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1mol 重水含有10mol 中子。
水为,其中没有中子,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水分子含有8个中子,1mol 水含有8mol 中子。
两者的中子数之比为10:8=5:4,C 错误。
乙烷(C 2H 6)分子中有6个C -H 键和1个C -C 键,所以1mol 乙烷有7mol 共价键。
乙烯(C 2H 4)分子中有4个C -H 键和1个C =C ,所以1mol 乙烯有6mol 共价键,D 错误。
1.【2017新课标2卷】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0.1mol·1L -NH 4Cl 溶液中,4NH +的数量为0.1N AB .2.4g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D .0.1molH 2和0.1mol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答案】D2.【2017新课标3卷】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mol 的11B 中,含有0.6N A 个中子B .pH=1的H 3PO 4溶液中,含有0.1N A 个H +C .2.24L (标准状况)苯在O 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 个CO 2分子D.密闭容器中1molPCl3与1mol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答案】A【解析】B的原子序数为5,即质子数为5,在质量数为11的B原子中含有6个中子,0.1mol11B含有0.6N A个中子,A正确;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1molPCl3与1molCl2反应生成的PCl5小于1mol,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 A个,D错误。
3.【2017海南】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 AB. 1 mol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 AC. 1 L 0.1 mol·L−1的乙酸溶液中含H+的数量为0.1N AD. 1 mol 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答案】C1.【2016年高考海南卷】利用太阳能分解制氢,若光解0.02 m 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g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L(标准情况)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mol 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答案】D【解析】根据方程式2H2O=2H2↑+O2↑,光解0.02 mol水,可产生0.02 mol H2和0.01 mol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