巯基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物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白炭黑的特性及其硅烷化反应机理和混炼工艺

白炭黑的特性及其硅烷化反应机理和混炼工艺

白炭黑的特性及其硅烷化反应机理和混炼工艺王丹灵1,宋义虎2,冯 杰3,任福君1,左 敏2,陈玉龙3(1.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大学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3.浙江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摘要:综述白炭黑和硅烷偶联剂的特性、两者之间的化学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以及白炭黑胶料的混炼工艺特点。

白炭黑的表面积是决定其补强能力的重要因素,结构度决定了其聚集体之间的自由体积,高分散性白炭黑小聚集体尺寸占比更大,因此更有利于分散;白炭黑絮凝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加工过程都有不良影响,提高白炭黑的硅烷化效率是降低絮凝的有效方法;白炭黑表面大量的极性羟基导致其与非极性橡胶相容性差,硅烷偶联剂的偶联作用使白炭黑的补强效果显著提高,硅烷的吸附能力是硅烷化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烷基链的空间位阻效应在硅烷化反应和硫化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含长链取代基以及巯基硅烷等新型偶联剂能获得更高的白炭黑分散性;采用啮合型密炼机、提高排胶温度、降低冷却温度、减小填充系数、使用空气注射均有利于提高白炭黑的硅烷化效率。

关键词:白炭黑;特性;硅烷化;反应机理;混炼工艺中图分类号:TQ330.38+3/+7;TQ330.6+3 文章编号:1006-8171(2020)09-0515-11文献标志码:A DOI :10.12135/j.issn.1006-8171.2020.09.0515自1992年米其林提出“绿色轮胎”概念之后,白炭黑在轮胎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白炭黑的使用能够显著降低轮胎滚动阻力,提升湿地抓着性能[2]。

了解白炭黑的特性、补强机理及混炼工艺对其有效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白炭黑的特性、硅烷化反应机理以及混炼工艺。

1 白炭黑的特性1.1 制备机理在轮胎工业中,一般都使用沉淀法无定型白炭黑。

它是通过可溶于水的硅酸钠和酸经沉淀制得,使用的酸多是矿物酸如硫酸或者盐酸,而沉淀反应的副产物钠盐需要被洗去。

偶联剂种类对白炭黑填充丁苯橡胶的影响____

偶联剂种类对白炭黑填充丁苯橡胶的影响____
本实验选择不同的偶联剂分析改性后的白炭黑 对 丁 苯 橡 胶 $!"#% 硫 化 特 性 & 加 工 性 能 & 动 态 性 能 以 及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影响'
!"#$%&
主要原材料 乳 聚 丁 苯 橡 胶 ($!%&%'(')" 中 石 化 扬 子 石 化 公 司产品#白炭黑 '*+,-"罗地亚白炭黑(青岛%有限公 司#氧化锌 ./0"大连氧化锌厂#硫黄"无锡市钱桥橡 胶助剂厂#偶联剂 !1234 和 526*6"南京道宁化工公 司 #789" 迈 图 有 机 硅 材 料 公 司 #:;<" 东 莞 海 丽 商 贸 有限公司#其它助剂均为市售) 设备与仪器 63=>?=@@ 双辊筒开炼机" 上海轻工机械技 术研究所#A9BC?DDD2E5 型硫化仪" 台湾高铁检测 仪器有限公司#平板硫化机"型号 F;BG+D9BE9C0B >&9" 佳 鑫 电 子 设 备 有 限 公 司 #HIB&0J 门 尼 粘 度
由于白炭黑的表面存在大量的活性羟基" 该基 团可以和偶联剂的一端"如烷氧基团发生反应"同时 偶联剂的另一端能够与橡胶分子链发生作用" 偶联 剂改性的结果可以使白炭黑粒子在橡胶中以交联中 心的形式存在" 大大提高了白炭黑在橡胶表面的湿 润性和分散性" 这样可以提高胶料中补强填料的用 量"达到提高硫化胶力学性能的目的!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橡胶 *+
!""#$%&'()*+,-.-/0 应用技术

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胶料性能的影响

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胶料性能的影响

艺为 :一段混炼胶- + 剩余 1 / 2 炭黑、氧化锌 、硬
脂 酸 、 防 老 剂 、微 晶 蜡 和 增 塑 剂 A_ + 压 砣 排 胶 ( 1 6 0℃ )。三段混炼在开炼机上进行 ,混炼工艺
・C ຫໍສະໝຸດ C C 原材料 ・ 配合
Ma t e r i a l ・ Co mp o u n d i n g



偶 联剂S i 7 5 分子结构如图 1 所 示 ,偶联剂N X 盼 子结 构如 图2 所示 。可 以看 出 ,偶联 剂N X T 的硫 含 0/ 剂N O 一 \ X O T 胶料 的定伸应 力和拉伸强度较低 ,拉 断伸长
量低 ,有 助于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 ,高 温条件下混
联 剂S i 7 5 胶料相 比 ,偶 联剂N x T 胶料 的 门尼粘度较低 ,硫化时 间较长 ,定伸应力和
拉伸强度较小 ,拉断伸长率较大 ,动态性能差别不大 。 关键 词:硅烷偶联剂 ; 偶联剂S i 7 5 ;偶联剂N X T ;白炭黑 ;丁苯橡胶
绿色环保是当今世界发展主题。白炭黑在胎面

I , J付


M a t e r i a l ・ C o m p o u n d i n g
2 3年第 8期
硅烷偶联剂对 白炭黑胶料性能的影响
花曙太,刘连波,罗洪罡,张丽丽,马玉净
( 山东玲 珑轮 胎股 份有 限公司,山东 烟 台 2 6 5 4 0 0 )
摘 要:研究硅烷偶联 剂S i 7 5 和N X T g  ̄ 白炭 黑胶料性能 的影响 。结果表 明 ,与偶
阳谷 华泰化工股份有 限公 司产 品。促 进剂D P G,山
28 ・

硅烷偶联剂对超细沉淀法白炭黑表面改性的研究

硅烷偶联剂对超细沉淀法白炭黑表面改性的研究
大理想。 3 12 粘 度测 定 的方 法 ..
将经表面改性 处理 过 的超 细 沉淀 法 白炭 黑 0 1 .g 分散到 1 m 0 L液体石蜡 中 ; 超声 分散 3 mn 冷却 , 乌 0 i, 用 氏粘度计测定其在一定 温度 下 的粘 度。已知液 体试样 的粘度与试样 在粘 度计 中的流 动 时间成 正 比, 因而本 实验 中取流动时间做不 同试样 的粘度 比较 。
表面进行改性研究, 并通过粘度测定分析手段对改性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在本实
验 所 考 察 的 范 围内 , 应 温 度 为 10C, 联 剂 用 量 为 1mL时 , 性 效 果 最 好 。 反 0 ̄ 偶 2 改
关键词 : 细 超
沉淀法 白炭黑
表面改性
六 甲基二硅胺烷
3 ; 化 后 的 超 细 沉 淀 法 白炭 黑 与 3 m 甲苯 、 量 的 h活 0L 适
2 1 仪器与试剂 .
仪器 :I —1 0 s( —1 H型 回转式管式电阻炉 、K 2 S Y一1
型电炉温度控 制器 、5—1型恒温 磁力搅 拌器 、 8 超声 波 清洗 器。 试剂: 超细沉淀法白炭黑 ( 昌化工原料 厂生 产 ) 南 、
六甲基 二硅胺烷 ( P 、 C ) 液体 石蜡 ( P , c ) 实验 用水 为二 次蒸馏水 。
2 2 实验方法 . 将 0 5 超细沉 淀法 白炭 黑于 管式 炉 中加热 活化 .g
前, 偶联剂 用量对改 性试样 的性 质影 响不大 , 随后 , 偶
联剂用量增加 。改性效果 明显增 强。在本实验 所考察 的范 围内,2 L时改性效果最好 。 1m
2 1 6月 0 0年
硅烷偶联剂对超细沉淀法 白炭黑表面改性 的研究

硅烷偶联剂改性粉煤灰基白炭黑及其分散性能

硅烷偶联剂改性粉煤灰基白炭黑及其分散性能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之一,由于其氧化铝和氧化硅含量丰富(~80%),从中提取氧化铝联产白炭黑是实现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1]。

本课题组前期在酸法提铝的过程中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得到白炭黑产品[2]。

由于其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而呈亲水性,限制了其在橡胶中的应用。

因此,需要对白炭黑表面进行有机改性,使其在有机基质中均匀分散[3]。

研究表明,粒径和表面活性是影响白炭黑分散性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有机改性可提高分散性[4-5]。

其中,硅烷偶联剂既可消去白炭黑表面羟基,又可与有机质化学交联,实现无机-有机相容的优势得到广泛应用[6-7]。

王云芳[8]等采用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对白炭黑表面进行接枝改性,当每克SiO2中GPTMS用量为1 mL时,接枝度达到最大,分散性提高。

崔凌峰[9]等采用3种硅烷偶联剂〔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Si69)、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乙基三甲氧基硅烷(11-100)〕对白炭黑进行改性。

结果表明,改性后白炭黑团聚现象减弱,分散性得到改善,其中Si69的分散效果最好。

现有的研究中均认为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白炭黑的分散性。

然而,硅烷偶联剂类型(如氨基、巯基、环氧、卤素、苯环等)对白炭黑分散性能的影响鲜见报道。

鉴于此,本文选择3种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3-(2,3-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白炭黑进行表面改性。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硅烷偶联剂类型(氨基、巯基以及环氧官能团)、pH以及硅烷偶联剂/二氧化硅物质的量比对白炭黑分散性能的影响,希望得到的白炭黑更适用于橡胶剂强填料。

摘要:采用3种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与3-(2,3-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GPTES)对粉煤灰基白炭黑进行表面改性。

借助FTIR、TGA、Zeta电位仪和SEM考察并比较了氨基、巯基、环氧类硅烷偶联剂对改性白炭黑分散性能的影响。

硅烷偶联剂的作用

硅烷偶联剂的作用
偶联反应机理
RO O RO Si R' Si OH RO RO O Si OH RO Si R' O Si O RO
1. hydrolysis 2. coupling - ROH
RO Si O Si R' O ROOR O Si O Si O RO O Si R' OR
+ H2O - 2* ROH
O Si O
总结
• PEG4000和硅烷偶联剂在有白炭黑的 配方住一起使用,最主要的效果就是增加 产品耐磨性,所以最常用在轮胎和鞋底等 产品中。 • PEG4000也可以单独使用,作为一种 润滑剂和活性剂,在很多配方中都有,例 如EPDM中一般会使用。
RO O Si R' O
Si O Si R' O OR Si O RO
Si OH RO O RO Si R' RO
Si O Si R' O R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i O Si R' O RO
初级反应
二级反应
沉降法白碳黑是水解性,极性的纳米级填料, 沉降法白碳黑是水解性,极性的纳米级填料,能够在表面生成 可反应的硅氧集团 白碳黑容易结团, 白碳黑容易结团,通过氢键形成牢固的填料网络结构 通过提高填料装填量和表面区域, 通过提高填料装填量和表面区域,能够加强填料网络结构 用非极性的硅烷偶联剂对极性白碳黑表面进行改善, 用非极性的硅烷偶联剂对极性白碳黑表面进行改善,可以削弱 白碳黑网状结构 硅烷偶联剂联结白碳黑-橡胶,从而提高了胶料的性能(滚动阻力、 硅烷偶联剂联结白碳黑-橡胶,从而提高了胶料的性能(滚动阻力、 耐磨性) 耐磨性).
形成机理
物理表面 表面基团 表面亲和性 对 S 硫化的影响 电导特性

一种白炭黑和硅烷偶联剂硅烷化反应 程度的检测方法

一种白炭黑和硅烷偶联剂硅烷化反应 程度的检测方法

一种白炭黑和硅烷偶联剂硅烷化反应程度的检测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白炭黑和硅烷化反应的程度。

1. 首先,通过将未反应的白炭黑和硅烷偶联剂进行红外光谱测量,确定它们的特征峰。

2. 接下来,将已反应的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测量。

如果反应发生,未反应的峰将减弱或消失,并且可能会出现新的特征峰。

3. 通过比较反应后的光谱与未反应的光谱,可以确定反应的程度。

更严重的反应会导致更多的特征峰的变化或消失。

除了红外光谱技术,还可以使用其他化学分析方法,比如核磁共振(NMR)或质谱(MS),来检测并确定白炭黑和硅烷化
反应的程度。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结构信息,更准确地评估反应程度。

白炭黑为什么要进行改性?有哪些方法?

白炭黑为什么要进行改性?有哪些方法?

白炭黑为什么要进行改性?有哪些方法?白炭黑的表层有大量的羟基,它们相互影响,进而影响材料整体性能。

例如,因为表面羟基的亲水性,白炭黑会发生团聚现象。

因为这一现象,当橡胶复合材料承受一定的负荷时,会增加材料内部的相对摩擦力,影响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因为大量的羟基团,其表现为碱性,所以白炭黑也会相应的呈现弱碱性,当遇到一些碱性促进剂时,会与其发生反应,多少会对橡胶复合材料的硫化过程产生影响,会导致橡胶硫化的时间变长,从而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增加内耗,降低交联密度等。

由此可看出,为满足改性要求,非常有必要减少白炭黑表面羟基的数量,提高相容性和疏水性,降低其在橡胶基质中的团聚比例,进而制备出符合要求的材料。

通常情况下,对白炭黑的改性过程中主要是应用相关化学材料,同时设置适当工艺手段,促使其表面羟基与改性材料反应,从而降低其表面的羟基量。

在传统的工业与实际运用中,根据改性剂的属性进行划分,而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改性。

其中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是有机物的改性方式,其按照工艺方法又可分为三种,干法、湿法还有压热法。

对于已经确定的改性剂,又可以搭配不同的改性方法,从而达到不同的改性效果。

改性的技术有很多,它们各有各的优缺点。

一是通过对白炭黑粒子表面接枝与其性质相似的聚合物俗称为表面接枝改性方法,其适用于接枝较小分子量的聚合物,然而其接枝的条件也非常严格;二是硅烷偶联剂改性方法,在制备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偶联剂上的官能团与粒子的亲水性基反应,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对材料的改性;三是离子液改性的方法,将白炭黑放置粒子液中与其反应,提高白炭黑的分散性,这个方法虽然污染低、易操作,但是改性效果差;四是大分子界面改性,这个改性的方式,单独使用时效果很差,而特定环境下能和偶联剂相互协同;五是并用改性的方法,就是结合多种改性的手段,分别取其长避其短,整合各自的优势来提高改性的质量。

例如由米其林最早开发的原位改性法,大致实现流程为在混炼橡胶时,向其中添加硅烷偶联剂与白炭黑等物质,一定体系条件下二者反应。

偶联剂si69用量对白炭黑胶料性能的影响

偶联剂si69用量对白炭黑胶料性能的影响

度 减 小 ,P a y n e 效 应 减 弱 ,t 90 缩 短 ;结 合 胶 含 量 先 迅 速 增 大 后 略 有 下 降 ,填 料 分 散 性 提 高 ;毛 细 管 挤 出 胀 大 比 增 大 ,挤 出 表
面变差;硫化胶的定伸应力增大,补强指数先增大后减小,偶联剂Si69用量为白炭黑用量的8%时补强指数最大;回弹值逐
678轮 胎 工 业 Nhomakorabea2019年第39卷
偶联剂Si69用量对白炭黑胶料性能的影响
王茂英1,2,刘 震1,2,吉欣宇1,2
(1. 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45;2. 青岛市轮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45)
摘要:研究偶联剂Si69用量对白炭黑胶料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偶联剂Si69用量的增大,混炼胶的门尼粘
PolyMix 150 L实 验 室 开 炼 机,德 国ServiTec 公 司 产 品;BR1600-GLT型 密 炼 机,美 国Farrel公 司 产 品;MV2000型 门 尼 粘 度 仪、MDR3000型 无 转 子 硫 化 仪、RPA2000橡 胶 加 工 分 析(RPA)仪 和 ARC2020 型 毛 细 管 流 变 仪,美 国 阿 尔 法 科 技 有 限 公司产品;P-V-200-3RT-2-PCD型平板硫化机, 磐 石 油 压 工 业 有 限 公 司 产 品;电 子 万 能 材 料 试 验 机,美国英斯特朗公司产品;邵尔A型硬度计,英国 华莱士公司产品;RH-2000型压缩生热试验机、冲 击回弹性试验机和DIN磨耗试验机,中国台湾高铁 检测仪器有限公司产品;Ueshima阿克隆磨耗试验 机,日 本 上 岛 制 作 株 式 会 社 产 品;ARES-G2型 旋 转流变仪,美国TA公司产品;Leica超薄切片机,德 国莱卡公司产品;Tecnai G²F3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美国FEI公司产品。 1. 4 试样制备

硅烷偶联剂及其对白炭黑的改性研究进展

硅烷偶联剂及其对白炭黑的改性研究进展

硅烷偶联剂及其对白炭黑的改性研究进展颜和祥1,张 勇1,张隐西1,孙 康2(11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上海 200240;21上海交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上海 200030) 摘要:介绍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白炭黑的改性效果。

硅烷偶联剂与白炭黑表面的羟基发生反应,使白炭黑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从而增大其与橡胶的相容性,改善白炭黑的分散性,提高填充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

应用白炭黑存在混炼时间长、混炼段数多、易产生焦烧等问题。

新一代硅烷偶联剂NX T 可采用一段混炼工艺制备胎面胶,并能改善胶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是硅烷偶联剂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白炭黑;改性;作用机理中图分类号:TQ330138+3;TQ33013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890X(2004)0620376204作者简介:颜和祥(19762),男,江苏海安人,上海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橡胶改性及加工性能的研究。

与炭黑相比,白炭黑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填充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耐磨性均较高;但它与烃类橡胶的相容性较差,大量填充胶料的粘度较大,加工性能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变差,贮存后胶料存在硬化、挤出困难以及成型粘性差等问题[1,2],填充胶料还易产生静电积累[3]。

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双官能团硅烷偶联剂双2[(三乙氧基硅烷基)2丙基]四硫化物(美国康普顿公司的商品名为TESPT,德国德固萨公司的商品名为Si69)对白炭黑有改性作用,它可提高白炭黑与橡胶之间的相容性,降低胶料的门尼粘度、生热和滚动阻力,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提高硫化胶的耐磨性。

硅烷偶联剂的引入使白炭黑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突飞猛进。

20世纪90年代初,全白炭黑填充的/绿色轮胎0的出现使白炭黑的应用更为广泛。

1 硅烷偶联剂概述硅烷偶联剂的通式为RSiX 3,式中R 为有机基团,如乙烯基、环氧基、氨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巯基等,它能与树脂反应形成牢固的化学结合;X 为能够水解的有机基团,如甲氧基、乙氧基、氯等,其水解副产物在低温下可以挥发,而异丙基、异丁基则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且反应副产物也难以从处理的无机填料中去除,X 基团能与白炭黑表面的活性羟基缩合形成硅氧烷键[4,5]。

毕业设计硅烷偶联剂改性白炭黑对NB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毕业设计硅烷偶联剂改性白炭黑对NB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前言丁腈橡胶(NBR)是具有耐油、耐热、耐化学药品和机械性能等综合特性良好的橡胶材料,故其是应用于石油钻探、石油化工及汽车等苛刻动态环境中的传统橡胶材料,在这种苛刻使用环境中,橡胶制品的破坏主要是由机械疲劳和滞后生热引起的。

文献报道添加少量白炭黑能够降低胶料基体的生热性,但白炭黑与橡胶的表面能的差异较大。

硅烷偶联剂的发展促进了白炭黑填充轮胎的商品化,尤其是沉淀法白炭黑获得了重大突破。

使用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进行改性,可提高白炭黑与橡胶之间的相容性,降低胶料的门尼粘度、生热和滚动阻力,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提高硫化胶的耐磨性,使橡胶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目前偶联剂对橡胶改性方面的研究以双 [(三乙氧基硅烷基) 丙基]四硫化物(Si69)作为偶联剂的方法研究和应用的最多。

本次试验首先研究了偶联剂品种及并用对填料在NBR橡胶基体中的网络化研究,并用扫描电镜(SEM)微观表征了偶联剂对填料在橡胶基体中微观分散性的影响,及其对NBR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耐介质性及动态性能的影响,优选出最佳的偶联剂品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了该偶联剂品种用量对NBR硫化胶综合性能的影响,选出最佳的用量。

1 文献综述1.1丁腈橡胶概述丁腈橡胶(NBR: Nitrile Butadiene Rubber)为浅黄色略带香味的橡胶,是丁二烯与丙烯腈的共聚物。

1937年工业化生产。

聚合方法类似于乳液聚合的丁苯橡胶,有低温乳液聚合(5℃)和高温乳液聚合(50℃)两种。

目前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

1.1.1 结构式与结构特点丁腈橡胶是苯乙烯与丁二烯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方法,通过自由基反应历程制得的无规共聚物。

结构式:在NBR中,丁二烯(B)和丙烯晴(A)链节的连接方式一般为BAB,BBA,ABB,ABA和BBB的三元组,但随着丙烯晴含量的增加,也有呈AABAA五元组连接的,甚至可能出现丙烯腈的均聚物。

共聚物链节中丁二烯单元的微观构型以反式1-4构型为主,丁二烯链节的微观构型与聚合温度的关系见表1-1表1-1丁二烯链节的微观构型与聚合温度的关系Tab 1-1 Butadiene segment of the micro-configuration of therelationship with the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聚合温度/℃丁二烯链节的微观构型与聚合温度的关系顺式1-4构型反式1-构型1-2构型10 12.2. 74.5 13.320 13.1 73.1 13.830 14.8 70.9 14.31.1.2 主要特性NBR中由于有极性氰基的存在,因此对非极性或弱极性的矿物油、动植物油、液体燃料和溶剂等有较高的稳定性,而芳烃溶剂、酮、脂等极性物质则对其有溶涨作用。

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填充丁苯橡胶耐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填充丁苯橡胶耐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L I X i a o - l e i , L I N G Q i n — c a i , X I E G u o — q i n g ,G O N G Y a n , G U O We n — x i n
( S h a n g h a i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h e m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 S h a h g h a i 2 0 0 0 6 2 )

[ 1 7 ]吴森 纪 .有机 硅应用 [ M] . 成 都 :电子科技 大学 出
版社 ,2 0 0 0 :8 6—1 0 2 .
[ 1 6 ]晨光化工研究 院有机硅编写组 .有机硅单体及 聚合
物[ M] . 北 京 :北 京 化学 工 业 出版 社 ,I 9 8 6 :3 2 2
S y n t h e s i s.Ch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 App l i c a t i o n o f Ph e ny l t r i i s o p r o p e ny l o x y s i l a ne
d i e l e c t r i c a nd m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e r t i e s . Ke ywo r d s:d e a c e t o n i z e d,RTV ,s i l i c o n e ub r b e r,a c e t o ne,p h e n y l t r i c h l o r o s i l a n e,p h e n y l t r i i s o p r o p e n y — l o x y s i l a n e.Cu Cl

不同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白炭黑填充胶料性能的影响_贾红兵

不同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白炭黑填充胶料性能的影响_贾红兵

不同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白炭黑填充胶料性能的影响*贾红兵 金志刚 吉庆敏 王 颖 张士齐(南京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系 210094) 摘要 研究了不同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白炭黑-橡胶体系中纳米白炭黑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纳米白炭黑-橡胶相互作用、硫化胶物理性能及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偶联剂降低了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影响程度为KH-792>KH-550>KH-846>KH-590;偶联剂增强了纳米白炭黑-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其影响程度为KH-846>KH-792>KH-550>K H-590;偶联剂对胶料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程度为KH-792>K H-550>KH-590>KH-846。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纳米白炭黑,SEM,热氧老化性能 近年来,由于炭黑价格上涨,人们越来越重视研究无机填料对橡胶的补强作用。

纳米粒子是一种新型无机填料,在金属和陶瓷材料中应用得较为广泛,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其在橡胶工业中应用的报道不多。

由于纳米粒子是在非平衡、苛刻条件下制得的,其表面原子处于高度活化状态,表面能量很大,因此,无机纳米粒子之间很容易凝聚成团。

加之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特性及其较低的分散能,导致其与烃类橡胶的相容性不如炭黑好。

为了提高纳米白炭黑对橡胶的相容性,增大界面间相互作用活性,促进粒子均匀稳定地分散于橡胶基质中,本研究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白炭黑进行了处理,从不同侧面考察了不同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白炭黑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纳米白炭黑-橡胶相互作用、硫化胶物理性能和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1 实验1.1 原材料纳米白炭黑,非晶型,平均粒径为10~20 nm,比表面积为643.83m2·g-1,松装密度为0.15Mg·m-3,中国科学院固体所提供。

偶联剂KH-550,分子式为(C2H5O)3Si(CH2)3NH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白炭黑填充胶料的焦烧状况研究与改善

白炭黑填充胶料的焦烧状况研究与改善

白炭黑填充胶料的焦烧状况研究与改善陈 超,曹建萍,白 浩,承齐明*(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8)摘要:研究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填充胶料焦烧状况的改善。

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硅烷偶联剂的胶料相比,添加硅烷偶联剂可显著促进胶料的白炭黑分散并抑制白炭黑在硫化过程中的絮凝,延长焦烧时间;由于形成了白炭黑-硅烷偶联剂TESPT-橡胶网络,硅烷偶联剂TESPT在促进白炭黑分散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而硅烷偶联剂OTES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白炭黑的絮凝,从而延长焦烧时间;两种硅烷偶联剂同时使用可进一步抑制白炭黑的团聚。

关键词:白炭黑;硅烷偶联剂;焦烧时间;分散;絮凝中图分类号:TQ330.38+3/TQ330.6+7 文章编号:1006-8171(2023)03-0177-04文献标志码:A DOI:10.12135/j.issn.1006-8171.2023.03.0177橡胶需要硫化才能获得许多基本性能,而焦烧是橡胶制品的早期硫化[1],焦烧会使胶料粘度增大,从而导致胶料的加工性能下降。

焦烧时间是通过监测硫化过程中胶料的模量来确定的,然而,除了橡胶分子链的交联,白炭黑的絮凝也会引起模量的升高,极大地影响焦烧时间,特别是在高白炭黑用量的情况下[2]。

配方工程师通常使用硅烷偶联剂来抑制白炭黑的絮凝[3-4]。

硅烷偶联剂可以简单地分为单官能团和双官能团两种,最常用的单官能团硅烷偶联剂是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TES),它是含有8个碳原子的长链烷烃,可以有效地阻止白炭黑的絮凝[5]。

最常用的双官能团硅烷偶联剂是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TESPT)[6],它也可以促进白炭黑的分散,硅烷偶联剂TESPT的一个官能团可以与白炭黑表面的硅羟基反应,另一个官能团可以连接到疏水的橡胶分子上。

但白炭黑与硅烷偶联剂之间的硅烷化反应需要足够高的温度和足够长的时间,因此,在实际混炼过程中,无论加入何种硅烷偶联剂,白炭黑表面的羟基都不能完全反应,白炭黑的絮凝在所难免。

不同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填充SSBR胶料的性能的影响

不同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填充SSBR胶料的性能的影响

不同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填充SSBR胶料的性能的影响作者:张屹范世玉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31期【摘要】本文研究了硅烷偶联剂Si69、Si747改性白炭黑填充SSBR胶料的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和动态性能,并与X-50S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经过配方调整,Si747改性体系与X-50S和Si69改性体系相比具有更好的抗焦烧能力,三种偶联剂的抗焦烧能力顺序为Si747>Si69>X-50S。

在改善滚动阻力及抗湿滑性上,Si747改性体系也要优于X-50S和Si69。

但是,Si747改性体系的300%模量及硬度,交联密度等性能相对降低。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白炭黑;SSBR0 前言在轮胎工业中,白炭黑和炭黑是最重要补强剂。

与炭黑相比,白炭黑填充在轮胎胎面胶中,可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并且在湿路面牵引性能及雪路面的牵引性能上有优异的表现,因此在行业中的用量逐年增大[1]。

特别在欧洲轮胎标签法提出并执行以来,得到了国内外业界的高度重视,给轮胎行业带来了挑战,特别对国内轮胎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由于白炭黑表面存在大量硅醇基,表面能和急性较大,而绝大多数橡胶是非极性的,使得白炭黑在橡胶中难以湿润和分散,白炭黑聚集体有附聚体的趋势,形成白炭黑填料网络,影响橡胶制品的使用性能。

通常在橡胶中加入小分子物质如醇类、胺类和脲类等,对白炭黑进行物理改性,后加入硅烷偶联剂进行化学改性来改善白炭黑在胶料的分散性[2]。

本文主要探究X-50S,液态Si69及超级硅烷偶联剂Si747对白炭黑填充SSBR胶料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材料溶聚丁苯橡胶,SSBR,日本JSR株式会社;白炭黑,青岛罗地亚白炭黑有限公司;X-50S、Si69,武汉泾河化工有限公司;Si747,上海麒祥化工有限公司;其他原料均为橡胶工业常用助剂。

偶联剂特征:X-50S为Si69和Carbon Black N330 1:1混合(轮胎工业常用偶联剂固体颗粒);Si69(双-(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四硫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32g/mol。

不同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填充天然橡胶基轮胎胶的补强效果(二)

不同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填充天然橡胶基轮胎胶的补强效果(二)

其效率最低是由于它用于 N R胶料对 白炭黑的屏蔽
2 0
现代橡胶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0 1 7年第 4 3卷
效 应较小 。当硅烷量增 加时 ,V P S i 一 3 6 3硅烷化 白炭
2 . 3 硫化 特性
NXT硅 烷是 一种 以羧 基保 护基 团来 延迟巯 基 反应 性 的巯基 硅 烷 。从根 本上 说 , 配合 NX T 的 胶 料在 高温 下 比 T E S P T更稳 定 ,可 赋 予更好 的焦 烧 安全 性 。Ya n等人 的报 告称 ,配 合 NX T 的 NR 胶 料 其焦烧 时 间 比配合 T E S P T的 N R 胶料 长 ,这 是 由于 NXT 的键 离解 能 比 T E S P T 的高 。不过 , 配 合 NX T的胶 料在 给 定浓度 下 的表观 活化 能低 于
第 4期
朱永康 .不 同硅烷偶联剂对 白炭黑填充天然橡胶基轮胎胶 的补强效果 ( 二)
1 9
^ 零o 0 H v . 0. ( n . 0 v ‘ D 翅凝嚼
不同硅烷偶联剂对 白炭黑填充天然 橡胶 基轮胎胶 的补强效果 ( 二)
朱 永康 编 译
( 接 上期 ) 在 所研 究的硅烷 中,配 合 T E S P T的 白炭 黑填
胶料 其 良好 的填料. 橡胶 相 互作用 ,不 仅 能产生 高 效 的硅 烷化 反 应 ,而且 也 因为 硫 醇而 提 高 了在 白
炭黑表面的吸附性。如此前 K a e w s a k u l等人介绍
的那 样 ,配 合 T E S P T 的胶 料其 化学 结合胶 含量 特
图 6 不 同的硅烷偶联 剂类型和 含量 的 白炭黑填充 N R 胶 料的门尼粘度

硅烷偶联剂Si69对白炭黑填充溶聚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

硅烷偶联剂Si69对白炭黑填充溶聚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

¨

以与橡胶之 间的相容 性要 比传 统炭黑 差 ,结合力 较弱 。而 硅烷偶联剂对此现象 有所改 善。本 工作 中 ,对硅烷偶 联剂 S i 6 9进行变量 ,研究 了其对 白炭黑/ S S B R复合 材料性能 的
影响 。
促 D
硫 磺
S i 6 9 O
4 L

1 . 4性 能 测 试
1 . 4 . 1结 合胶 含 量 测 定



二 l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过定量分析法测定结合胶含量 。切 取 2 mm未硫化 胶
O 称 重 ,取 一 个 6 眼 4 ,也 5 方 块 ,并 网 框 称 重 ,将 未 硫 化 胶 试 样
L L L K
E — ma i l :p z j 2 0 1 2 d r e a ms @s i n a . c o n r

4 4・ h t t p | j R . c m a s t e q . c o n r
表 1 为 五 种 混 炼 胶 的 胶 料 配 方 ,混 炼 工 艺 :密 炼 机 温
度 8 O ℃ ,转 速 5 5 r / mi n ,一 段 混 炼均 匀 后 ,1 4 0 ℃ 左 右 排
胶 ;二 段 混 炼 在 开 炼 机 上 进 行 ,吃 粉 后 左 右 3 / 4割 刀 各 三
世界各大轮胎制造 商也对 “ 绿 色轮胎” 的研 发倾注 了大量 的心 血 。2 0 1 2年 1 1月 1日,轮胎标 签法在 欧盟 国家开始 执行 ,这对于轮胎生产企 业加 强 “ 绿色 ”环保节 能 意识起 到了鞭策与敦促 的作用 。
达到 最佳 。本 工作 测 量 了 混 炼 胶 的 结 合 胶 含 量 和 硫 化 胶 的 交 联 密 度 的 大 小 ; 通 过 对 未 硫 化 胶 以 及 硫 化 胶 的 弹 性 模 量

硅烷偶联剂在气相白炭黑表面处理中的应用研究_詹惠安

硅烷偶联剂在气相白炭黑表面处理中的应用研究_詹惠安

7. 31 15. 46 14. 06 8. 15
33. 16 0. 91 2. 76 32. 25
2
3
1
Consumption of methanol / g 6. 06 0 0 0 1. 51 13. 15 1. 25 13. 95 0. 91
∑ = 36. 83
由正交试验结果可知,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顺序为: 处理剂类型 > 时间 > 温度。其中,时间和温度对气相白 炭黑的处理效果都有一定影响,但相差不大。处理剂的影响远远超过前两个因素,其中以 HMDS 的处理效果最 好,KH570 次之,KH560 最差。KH560 对气相白炭黑的表面处理作用很小,这与红外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由正交试验结果可知,气相白炭黑的最佳处理工艺为: 处理剂,HMDS; 处理时间,4 h; 处理温度,90 ℃ 。
KH560 的水解活性不高及其对填料的包覆面积低有
关。虽然氨基类硅烷偶联剂 KH550 反应活性较高,但 其处理的白炭黑在 2929 cm-1 的亚甲基峰并不是很明
显,且实验表明,KH550 对胶料固化速率影响很大,不
宜用作白炭黑的表面处理剂。
Fig. 1
3. 2 处理工艺的影响
图 1 气相白炭黑处理前后的红外光谱 FT-IR spectra of fumed silic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应控制在 18% 左右。
3. 4 HMDS 直接加入法的影响
HMDS 活性较高,常温下也能与硅羟基发生缩合反应[7],反应如下:
由于气相白炭黑表面有丰富的硅羟基,适量 HMDS 加入到混有气相白炭黑的胶料中,搅拌过程中便能 与白炭黑发生缩合 反 应,从 而 在 白 炭 黑 表 面 形 成 憎 水 基 团,改 善 白 炭 黑 与 胶 料 的 相 容 性。 直 接 加 入 法 对 RTV-2 硅橡胶性能的影响如表 5 所示。

【精品文章】偶联剂增强白炭黑应用性能的机理和效能浅析

【精品文章】偶联剂增强白炭黑应用性能的机理和效能浅析

偶联剂增强白炭黑应用性能的机理和效能浅析
一、白炭黑简介
 白炭黑是透明固体胶状纳米粒子(粒径小于100nm),无毒,有巨大的比表面积。

它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是一种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无机纳米材料。

白炭黑中95%-99%的成分是无定型SiO2,无毒、无味、无嗅、耐高温、难溶于水。

白炭黑表面富含大量的硅氧烷基、羟基,比表面积和表面活性较高,其超细效应能有效提升橡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是橡胶工业中一种重要的补强剂。

白炭黑按生产方法大体分为沉淀法白炭黑和气相法白炭黑。

气相法白炭黑常态下为白色无定形絮状。

气相法白炭黑全部是纳米二氧化硅,产品纯度可达99%,粒径可达10~20nm,但制备工艺复杂,价格昂贵;沉淀法白炭黑又分为传统沉淀法白炭黑和特殊沉淀法白炭黑,前者是指以硫酸、盐酸、CO2与水玻璃为基本原料生产的二氧化硅,后者是指采用超重力技术、溶胶-凝胶法、化学晶体法、二次结晶法或反相胶束微乳液法等特殊方法生产的二氧化硅。

沉淀白炭黑主要用作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补强剂、牙膏摩擦剂等。

气相白炭黑主要用作硅橡胶的补强剂、涂料和不饱和树脂增稠剂,超细二氧化硅凝胶和气凝胶主要用作涂料消光剂、增稠剂、塑料薄膜开口剂等。

 二、偶联剂改善白炭黑性能的机理
 白炭黑对各种橡胶的补强效果优于其他白色填料,仅次于炭黑。

与炭黑填充的硫化胶相比,白炭黑/橡胶复合材料具有绝缘性好、生热低、撕裂强度高、低滚动阻力和抗湿滑性等优点。

在白炭黑补强的复合材料中,白炭黑粒子常以松散的“星云”状二次聚集体的形式存在。

但是SiO2是极性粒子,与非。

用硅藻土制备白炭黑工艺中巯基硅烷偶联剂的作用研究

用硅藻土制备白炭黑工艺中巯基硅烷偶联剂的作用研究

Study on Function of Mercaptosilane in Preparing Precipitated Silica from Diatomite 作者: 王佼
作者机构: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42
出版物刊名: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19-23页
主题词: 白炭黑;氨基硅烷;比表面积;化学吸附
摘要:研究了以硅藻土为原料,应用沉淀法制备白炭黑的工艺中,巯基硅烷A-189的用量对白炭黑吸油率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白炭黑产品粒度分布均匀,可达纳米级,用W4的巯基硅烷改性所得产品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其值为271.105m^2/g,改性剂分子与白炭黑颗粒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chool of Chem ical and E nvironm ental Engineer 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g and T echno logy, B 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 T h is artic le researched the surface m odification o f prec ipita ted silica obtained by precip itation fro m wa ter g lass and su lfur ic ac id. T he effec t o f 3- m ercaptopropy ltr i m ethoxysilane coup ling agent A - 189 on phys icoche m ical prope r ties ( o il abso rb ing v alue and spec ific surface area) of precipita ted silica w as stud ied in th is paper . In o rder to eva luate the function of the mod ify ing reagent , scann ing e lection m icroscopy ( SEM )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 ( I R ) were used . T he oil absorbing capac ity of m od ify ing products is w ith in 2. 567~ 2. 175 c m 3 /g , the largest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 re vo lum e a re 271 . 105 m 2 /g and 0. 53 cm 3 /g respectiv ely . T he conclus ion is as fo llow s : the m odify ing products are unifo r m and nano - m eter wh ile using A - 189 as the m odify ing reagent , and chem ical adso rption occurred betw een the surface of prec ip itated silica and m odify ing reag ent m o lecule . K ey word s : precipitated silica ; 3- m ercaptopropy ltr i m ethoxysilane coup ling agent ; che m ica l adso rption
[ 1]
1 . 2 试验方法 3 取 200 mL 密度为 1 160 9 g / cm 水玻璃溶液置 于 800 mL 烧杯中, 加入 3 g 无水 Na2 SO4搅拌溶解。 反应温度控制在 70 左右, 用恒流泵向反应体系中 滴 加 质 量 分 数 为 20% 的 稀 硫 酸 , 搅 拌 速 度 为 450 r/m in , 加酸时间约 40 m in。酸中和前加入不同 用量的巯基硅烷偶联剂 A - 189 , 反应结束后 p H= 3~ 4, 80 陈化 1 h 。过滤洗涤至无 SO4 ( 用质量 分数为 1. 0 % BaC l2溶液检验无沉淀 ) , 105 干燥至 恒重 , 冷却后用食品打散机打散, 进行检测。
注 : 改性剂用量指改性剂相 对于 S i O 2 的 质量分数 , w 1 到 w 4 依次
2 . 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当改性剂的用量为 w 4 时 , 所得产品具有最大的 比表面积 , 笔者对此样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分 析, 如图 1 所示。图 1 中 a 和 b 分别为 A - 189改性 白炭黑产品在 40 000 倍和 7 000倍下的 SEM 照片。 由图 1a 可以看出 , 改性白炭黑产品原级颗粒为纳米 级, 粒度在 30 nm 左右且比较均匀。用 A - 189 对 白炭黑进行改性处理后 , 颗粒的团聚不是很严重 , 从 图 1b 中只 能 看到 个 别 团聚 的 颗 粒, 且 粒度 小 于 5 m。 可见, A - 189 在白炭黑的改性过程中能够起 到较好的分散作用。
图 1 A - 189 改性白炭黑产品 ( 5 号样 ) 的 SEM 照片
2 . 3 红外光谱 ( IR) 分析 经改性处理, 白炭黑颗粒表面的化学成分发生 了变化。为了确定改性剂分子是否与白炭黑颗粒表 面作用形成新的化学键而产生化学吸附, 对 5 号样 品进行了红外分析, 其红外光谱如图 2 所示。图 2 中, 在波数为 3 432 . 94 c m 处为 Si OH 的吸收峰, -1 是由 OH 的伸缩 振动引起的 , 1 093 . 95 c m 对应 Si O S i 的 非 对 称 伸 缩 振 动 吸 收 峰, 波 数 为
18
无机盐工业 I NORGAN IC CH EM I CAL S I NDUSTRY
第 38 卷 第 12 期 2006年 12月
巯基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物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王艳玲 , 郑水林
( 中国矿 业大学 ( 北京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北京 100083)

要 : 对用水玻璃溶液和稀硫酸为原料 , 采用沉淀法制备白炭黑过程中所进行 的表面改性 进行了研究 , 考察
- 1 -1 - 1
2 923 . 17 c m 和 2 853 . 57 c m 处 为 CH 2 的吸 收 峰, 分别是由 C H 的非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 振动引起的, 692 . 21 cm 对应 C
对沉淀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基本是以 沉淀法得到的白炭黑作为原料 , 通过一定的工艺, 利 用改性剂与白炭黑粉体表面的羟基发生反应 , 消除 或减少表面硅醇基的量使白炭黑表面由亲水变为疏 水。缺点是改性后的产品还需再一次作后处理 。 笔者在沉淀出二氧化硅的同时用巯 基硅烷偶联剂 A - 189 对其进行改性处理 , 考察了改性剂用量对白 炭黑产品物化性质的影响。
2-
1 试验部分
1 . 1 试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水玻璃溶液 ( S i O 2 与 Na2O 物质的量比为 3 . 1 , 用硅藻土碱溶自制而成 )、 稀硫 酸。水浴锅、 烧杯、 电动搅拌器、 恒流泵、 布氏漏斗、 真空泵、 打散机、 烘 箱、 电子天平、 白度仪、 比表面孔径测定仪。
2 结果与讨论
[ 4] [ 3] 2 [ 2]
品的孔体积, 最大值 0 . 53 cm / g 是在使用 w 4 的改 性剂时获得的。
表 1 不同改性剂用量下白炭黑产品 的物化性质
样品 改性剂用 白度 / 吸油值 / 编号 量 /% % ( cm 3 g- 1 ) 1 2 3 4 5 0 w1 w2 w3 w4 升高。 97 . 6 95 . 5 94 . 3 92 . 9 90 . 2 2 . 567 2 . 380 2 . 375 2 . 225 2 . 175 比表面积 / ( m 2 g- 1 ) 181. 674 170. 883 213. 196 215. 424 271. 105 孔体积 / ( cm 3 g - 1 ) 0. 29 0. 24 0. 35 0. 41 0. 53
Study on the effect of 3- m ercaptopropyltri m ethoxysilane coup ling agent on physicoche m ical p roperties of p recip itated silica W ang Y anlin g , Zheng Shuilin
2 . 1 改性剂用量对白炭黑产品物化性质的影响 2 . 1 . 1 改性剂用量对白炭黑产品白度的影响 白度反映了白炭黑产品的纯度 , 同时也会影响
2006年 12月
王艳玲等: 巯基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物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3
19
产品的应用性能。巯基硅烷偶联剂的用量对白炭黑 产品白度的影响见表 1 。由表 1 可知 , 改性剂 A 189的使用对白炭黑产品白度的影响很大, 并且随 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 , 产品白度逐渐降低 , 当其用量 达到 w 4 时 , 产品白度最低 , 为 90 . 2 %。 2 . 1 . 2 改性剂用量对白炭黑产品吸油值的影响 不同品种的白炭黑其结构发达程度是不同的 , 白炭黑的结构发达程度常用它的吸油值表示 , 支链 结构多且发达者 , 其吸油值大, 反之则吸油值小。白 炭黑作为橡胶补强剂时, 若吸油值太高, 在胶料中均 匀分散比较困难 , 因此必须将白炭黑的支链结构破 坏 , 才能使它在胶料中分散均匀。但在某些用途上 , 高吸油值又是非常必 需的 。改性 剂的用量对白 炭黑产品吸油值的影响见表 1 。由表 1 可以看出 , 加入巯基硅烷偶联剂后 , 白炭黑产品的吸油值降低 了 , 并且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 吸油值逐渐减小 , 说明巯基硅烷能够起到破坏白炭黑 支链结构的作 用 , 这对于提高白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性是有利的。 2 . 1 . 3 改性剂用量对白炭黑产品比表面积的影响 比表面积是粉体物料最重要的表面性质之一 , 亦是确定表面改性剂用量的主要依据之一。国际标 准 ISO5974 1 : 1994《 橡胶配合剂沉 淀水合二氧化 硅》 的附录 E 中规定了沉淀法白炭黑的分类 ( 中国 化工行 业标准 HG /T3061 1999 等效 采用了 该标 准 ) , 分类是按氮吸附比表面积 ( m / g) 分为 A, B, C, D, E, F 6 类, 其对应范围分别为: > 191 , 161~ 190 , 136~ 160 , 106~ 135 , 71~ 105 , < 70 。白炭黑比表 面积反映了其原生粒子的大小 , 是影响其应用性能 的主要指标。一般来说, 白炭黑比表面积越大 , 在橡 胶中的补强作用越好。但比表面积过大时 , 粒子间 内聚力增强 , 在胶料中不易分散 , 使胶料在加工过程 中粘度大, 发热高 , 容易焦烧。因此加工单位要求白 炭黑生产厂家能提供比表面积不相同的各种牌号的 产品, 以适应不同制品的补强需要 。改性剂用量 对白炭黑产品 比表面积 的影响见 表 1 。由表 1 可 知 , 改性白炭黑产品的比表面积随着改性剂用量的 增加而增大, 当 A - 189 用量 w 2 时, 改性产品比 表面积超过了未改性样品的比表面积, 并且都大于 2 200 m /g, 均达到了 A 类白炭黑产品的要求。 2 . 1 . 4 改性剂用量对白炭黑产品孔体积的影响 A - 189 的用量对白炭黑产品孔体积的影响见 表 1。由表 1 可知, 改性剂用量对产品孔体积的影 响与对比表面积的影响有着相同的规律 , 当 A - 189 的用量 w 2 时 , 改性产品的孔体积超过 189 的用量对白炭黑产品吸 油值和比表 面积等 物化性质 的影响 , 进行 了扫描 电子显 微镜 ( SEM ) 和红外光谱 ( I R ) 分析。试验结果为 : 改性白炭黑产品的吸油 值在 2. 175~ 2. 567 c m 3 /g 变化 , 最大比表 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 271. 105 m 2 / g和 0 . 53 c m3 / g 。主要结论 : 使用巯基硅烷偶联剂 A - 189 进行改性 , 能够得到纳 米级的改性白炭黑产品 , 且粒度分布均匀 , 改性剂分子与白炭黑颗粒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 关键词 : 白炭黑 ; 巯基硅烷偶 联剂 ; 化学吸附 中图分类号 : TQ127.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 4990( 2006) 12- 0018- 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