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合集下载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首先,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西方美学的了解只局限于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例如“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的”等等。

但通过这本书,我发现西方美学的历史远不止这些概念的简单解释。

从古希腊的美学思想开始,作者详细介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美的理解。

柏拉图认为美是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的体现,而亚里士多德则将美视为一种独立而客观的存在。

这两种观点的对立和辨析,给了我一个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其次,我对于美学的研究方法也有了新的认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美学的研究方法远比我想象的复杂和多样。

作者将美学的研究分为了美学形式主义、主观美学、客观美学等几个方向,并分别介绍了其相关的理论和思想家。

通过这些研究方法的介绍,我对美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阅读完本书之后,我对美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表面和感官的层面上,而是更加深入地思考美是什么,美的本质是什么。

例如,在亚里士多德的美学理论中,他将美视为一种客观的存在,这使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新的层次。

美不仅仅是主观的感受和喜好,还有一种客观的存在和价值。

此外,通过这本书,我还了解到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和演变。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关系,西方美学在不同时期和地区有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例如,在古希腊时期,美学被理解为帮助人们实现智慧和真理的一种途径;而在现代,美学开始与科学和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美学理论。

通过了解这些发展和演变,我对西方美学的整体框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最后,这本书也给了我启示,即美学是一个复杂而浩瀚的领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深刻地认识到美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学习一些理论和概念,更需要理解其背后的思想和哲学。

美学要求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能力,以及对人类生活和文化的思考和反思。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美学的本质和意义。

总而言之,读完《西方美学史》给了我一个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西方美学的机会。

通过这本书,我对美学的概念和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美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摘要:一、朱光潜及其著作《西方美学史》简介二、读后感概述三、对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的美学发展的认识四、对中世纪的美学观点的探讨五、对现代美学发展的展望正文:朱光潜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和翻译家。

他的著作《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西方美学的著作,被誉为“中国研究西方美学的第一人”。

读完《西方美学史》,我深感朱光潜先生对西方美学的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

全书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详细阐述了西方美学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现代美学的发展历程,对各个时期的重要美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美学思想的萌芽诞生于哲学和文艺批评之中。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他们关于美的本质和审美体验的探讨为后世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美学的又一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美学开始从哲学和文艺批评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门专门研究美的学科。

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莎士比亚等,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理论。

中世纪的美学观点主要以基督教神学为基础,美的本质和意义被赋予了宗教色彩。

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等神学家将美学与神学相结合,为西方美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

进入现代,西方美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从康德的先验美学,到黑格尔的历史美学,再到尼采的意志美学,现代美学流派层出不穷,展示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西方美学史》是一部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的美学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介绍朱光潜及其《西方美学史》二、朱光潜的编写理念与方法三、西方美学史的主要内容四、读后感想与启示五、结语:对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的评价正文:一、引言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美学史教材。

自从它在1963 年初次问世以来,不仅受到我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也获得了海外读书界的好评。

二、朱光潜的编写理念与方法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的编写过程中,秉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力求客观、全面地阐述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

他明确表示,本书的目的是挑选每个时代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学流派和重要人物,并对其主要观点进行简要介绍,以勾勒出西方美学史的整体轮廓。

在挑选代表人物和观点时,朱光潜注重其是否能够确实代表当代的主要思潮,并能够说明历史发展的线索。

此外,他在编写过程中,还着重区分了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避免将其混为一谈。

三、西方美学史的主要内容《西方美学史》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再到中世纪、现代和当代,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

书中详细论述了柏拉图、亚理斯多德、贺拉斯、朗吉弩斯、普洛丁、奥古斯丁、托玛斯·亚昆那等重要美学家的思想,并深入剖析了各个时期的美学观念和艺术风格。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阐述,朱光潜展现了西方美学史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

四、读后感想与启示阅读《西方美学史》,让我对西方美学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朱光潜先生对西方美学史的精心梳理,使我更加敬佩他的学术精神和敬业态度。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美学研究的重要性,美学不仅仅是对艺术的欣赏,更是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考。

通过学习西方美学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文明进程,为自己的人生和创作提供更多的启示。

五、结语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著作,对于我们了解西方美学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研究和探讨美学领域的问题。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朱光潜及其《西方美学史》简介二、西方美学史的主要内容三、朱光潜编写《西方美学史》的立意与方法四、对《西方美学史》的评价与反思正文一、朱光潜及其《西方美学史》简介朱光潜,中国著名美学家、哲学家、教育家,生于 1897 年,逝于 1986 年。

他是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其研究涉及美学、哲学、文艺批评等多个领域。

在长期的学术生涯中,朱光潜致力于研究西方美学思想,并撰写了《西方美学史》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于 1963 年出版的美学史教材,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美学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美学流派和思想家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西方美学史的主要内容《西方美学史》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概述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现代的美学思潮。

主要内容包括:1.古希腊罗马时期: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他们的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柏拉图主张理念论,认为真实的美来自理念世界;亚里士多德提出和谐说和模仿说,强调艺术对自然的模仿。

2.中世纪:以奥古斯丁和托玛斯·亚昆那为代表的美学思想家,他们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对美学进行了探讨。

奥古斯丁提出了神性之美的概念,托玛斯·亚昆那则主张美的本质是形式与目的的和谐。

3.文艺复兴时期:以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为代表的美学思想家,他们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对美学进行了新的诠释。

贺拉斯主张艺术的目的是为了取悦和教育;朗吉弩斯提出“诗人是自然的模仿者”的观点;普洛丁强调想象力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4.现代美学:以康德、黑格尔和克罗齐为代表的美学思想家,他们在启蒙时代的背景下对美学进行了新的发展。

康德提出审美判断的自律性和纯粹性;黑格尔强调艺术与历史的统一;克罗齐则主张表现主义美学,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表现个体的心灵状态。

三、朱光潜编写《西方美学史》的立意与方法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的编写过程中,力求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以客观、全面的态度介绍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实用】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实用】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实用】篇一:《西方美学史》是学习西方美学,探究美学基本理念的重要参考书籍,书中不仅概括总结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深入探讨了古典美学理论的发展变化。

从古希腊美学出发,揭示了美学追求及其创造原则;接着论述了文艺复兴美学思想;全面介绍了近代德国美学发展;以及进一步扩大了20世纪欧洲与美国美学的理论主题。

通过本书,我对西方美学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知。

比如古希腊美学,书中讲到它将艺术和审美观念牢牢联系到人们的情感与道德;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的美学理念追求通过解构现有的构造,来展现出不断变化的兴旺生机;20世纪则回归了审美观念贴近现实的表现形式,并充实人性。

此外,本书对探究美学基本理念也提供了一定帮助,让我从历史层面理解了美学概念的运用,比泛泛的美学定义更能够让我拥有美的认知。

篇二:《西方美学史》是一本值得充分推荐的美学类参考书籍。

通过本书,我深入了解了美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对于什么是美、为什么有美这些基本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书中完整而系统地回顾了西方美学史,并且从每一个时期的关键点都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美学史上各种风格及交叉融合的历程,也可以全面体验到美的转折变化和追求。

读了本书,我更加清楚美的含义,也更加熟悉美学的内涵。

通过对美的探索和追求,让人不仅仅局限于审美,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觉,它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进,体现着人类追求自然、永恒美好的理想。

篇三:《西方美学史》是一部涵盖西方美学历史的全面性参考书籍,书中从古希腊文化经典出发,详细剖析了美学的基本理念和变化,进而循序渐进地展示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

通过阅读本书,我深入理解到美的真谛,也更加清楚了美的形式。

古希腊的美学将艺术与情感、道德与审美结合;文艺复兴将理想合十于当下,用分析与塑造活跃了以往美学空间;近代美学又以抽象与拓展追寻“道”而深刻;20世纪美学则以重视现实实践凸显人性,令美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10《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10《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西方美学史》是一部系统介绍西方美学发展历程的著作,作者朱光潜先生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西方美学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西方美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这部作品让我了解了西方美学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轨迹。

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美学到中世纪的基督教美学,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美学,以及近现代的德国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西方美学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西方美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和变化轨迹,对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这部作品让我深入了解了西方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

在书中,朱光潜先生详细阐述了美的本质、艺术的定义、审美经验、艺术批评等核心问题,让我对西方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各个时期美学家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内涵的介绍和分析,让我看到了西方美学理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此外,这部作品还让我感受到了西方美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精神。

从古希腊哲学家到近现代的美学家,他们都对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不断推动着西方美学的发展和创新。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学术精神和创新精神,这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创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这部作品对于提高我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不仅了解了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和核心理论,还通过作者对各个时期美学家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内涵的分析和评价,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我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学问题,更加敏锐地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的美感和内涵。

总之,《西方美学史》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著作。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不仅了解了西方美学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轨迹,深入理解了西方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还感受到了西方美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精神。

同时,这部作品也提高了我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

西方美术史读后感第1篇:西方美术史读后感《西方美术史》有感这本书西方艺术的形式与特征等的发展史,其中心问题是美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另外,西方美学与西方的哲学,文化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对美学,哲学是关于一切美学问题的最基础的思考,具有元美学的性质。

对美学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和丰富对西方哲学的理解。

西方历史上的文学艺术作品是许多美学思想的源泉。

说起西方美术,我好像走进到了另一个新天地,与中国美术形式意境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感受。

在兴趣盎然中,乔托的觉醒,波提切利的韵昧,达芬奇的智慧,米开朗基罗的激愤,拉斐尔的优雅,乔尔乔内的建树,提香的追求和丁托列托的视角,感受布勒格尔的气质,丢勒的才情,普桑的力度,华托的情调,大卫的理想,安格尔的柔美,德拉克罗瓦的激情和莫奈的光影,深深吸引着我。

另外,西方艺术流派及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华丽激情的巴洛克艺术;古典优雅的学院派;充满生活情趣阳光的荷兰小画派;夸张扭曲的折衷主义;真实和谐的写实主义;抽象豪放的野兽派;具有戏谑和象征意义的超现实主义……书的第一部分讲的是古埃及希腊罗马美学。

提起埃及,人们首先想起的是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卓越的建筑艺术,它是法老王们的陵墓。

对于金子塔的美丽和雄伟我不多说,在课上学到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埃及的雕刻、绘画艺术。

从那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埃及人的灿烂文化以及他们对“秩序”的狂热追求,绘画的比例,外形都奇异的保持一致,宏伟的雕像现在虽然有好多残缺,但仍能感受到那埃及的辉煌文明!古希腊的美学思想是在其哲学,艺术,宗教,文化的土壤中产生的。

超凡入圣的艺术,古希腊与古罗马。

罗马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直接根据面具制作肖像雕塑。

后来古罗马肖像雕塑的美学追求在于求真美,这同古希腊的宁静、理想化的完美迥然不同,这种特征趋向于个人意志的创造,表现出敢于参与世事争胜的气概。

它是希腊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伟大的罗马,璀璨的希腊!充满神话的希腊,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这些美丽的地方都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摘要:一、引言1.朱光潜及其《西方美学史》介绍2.读后感的重要性与目的阐述二、背景介绍1.朱光潜的学术背景与成就2.《西方美学史》的创作背景与意义三、内容分析1.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美学2.中世纪美学3.文艺复兴时期美学4.17世纪至19世纪美学5.20世纪美学四、读后感总结1.对美学的认识与理解2.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影响3.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启示正文:一、引言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美学史教材。

自从它在1963年初次问世以来,不仅受到我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也获得了海外读书界的好评。

作为一名热衷于美学研究的学习者,我有幸拜读此书,深感朱先生对西方美学的精湛研究与独到见解。

以下便是我对《西方美学史》的读后感。

二、背景介绍1.朱光潜的学术背景与成就:朱光潜(1897—1986),安徽铜城人,有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致力于美学研究,撰写了众多美学专著,如《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等,对我国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西方美学史》的创作背景与意义:《西方美学史》是一部系统地介绍西方美学思想的著作,旨在梳理西方美学发展的脉络,为我国美学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启示。

该书涵盖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20世纪的美学思想,对各个时期的重要美学流派、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进行了详尽阐述。

三、内容分析1.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美学:朱先生从希腊文化的概况入手,阐述了美学思想的萌芽,进而详细介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

这些观点不仅对当时的美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世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2.中世纪美学:在这一部分,朱先生重点分析了中世纪基督教美学思想,探讨了神学与美学的关系,以及中世纪美学对后世的影响。

3.文艺复兴时期美学:朱先生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的分析,揭示了人文主义美学观念的兴起,以及这一时期美学对人类审美观念的拓展。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美学,作为一门研究美的学问,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无数思想家和学者的关注与探索。

在阅读西方美学史的过程中,仿佛穿越了时空,与众多伟大的智者进行了一场深度的对话。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西方美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柏拉图认为,世界上存在着理念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在美学上,他提出了“美是理念”的观点,认为真正的美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理念之美。

而亚里士多德则更加注重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分析,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但这种模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通过对现实的提炼和加工,能够展现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神学占据了主导地位,美学也在宗教的影响下有了新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美被视为上帝的光辉在世间的显现,艺术成为了宣扬宗教教义的工具。

哥特式建筑的高耸入云,其尖顶和彩色玻璃窗,都在表达着对上帝的敬仰和对神圣的追求。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的价值和尊严。

在美学方面,强调了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追求真实、自然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达芬奇的绘画,不仅在技法上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更在作品中展现了对人性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17 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崇尚理性和秩序,强调规则和形式的完美。

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注重对称、平衡和清晰的结构,体现出一种严谨和庄重的美感。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让美学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的解放。

狄德罗主张艺术要反映社会生活,具有教育意义。

浪漫主义则在 19 世纪兴起,强调情感、想象和个性的表达。

艺术家们追求自由和创新,突破传统的束缚,用充满激情的作品抒发内心的感受。

进入 20 世纪,美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现代主义美学强调形式的创新和实验,摒弃传统的审美标准。

而后现代主义美学则进一步挑战了传统的美学观念,主张消解权威和中心,强调多元性和相对性。

在阅读西方美学史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美学观念的演变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紧密联系。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美学,作为一门研究美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在西方文明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阅读西方美学史,就如同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让我领略到了不同时代、不同思想家对于美的独特见解和深邃思考。

古希腊时期,是西方美学的源头。

柏拉图的理念论为美学奠定了基础。

他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而真正的美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这种对美的超越性和绝对性的追求,影响深远。

亚里士多德则更加注重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分析,他在《诗学》中探讨了悲剧和史诗等艺术形式,提出了“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并且能够通过这种模仿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充满了对世界本质和人类精神的探索,为后来的美学发展开辟了道路。

中世纪的美学,受到基督教神学的深刻影响。

在那个宗教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美被视为上帝的光辉和恩赐。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在于事物的完整性、和谐性和鲜明性,而这些都是上帝创造的体现。

艺术作品被视为传达宗教教义和激发宗教情感的工具。

虽然这一时期的美学受到宗教的束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美学的内涵,使其与宗教信仰紧密结合。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

达芬奇作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不仅在绘画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还提出了“镜子说”,主张艺术家要像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自然。

他强调绘画中的比例、透视和光影效果,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和完美性。

此外,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还注重对人体美的表现,展现了对人类自身的赞美和热爱。

17 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美学,强调理性和秩序。

布瓦洛主张以理性来规范艺术创作,认为艺术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典范。

这种对理性的崇尚,使得艺术作品更加注重形式的严谨和结构的清晰。

然而,过度的理性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的创造力和个性表达。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带来了美学观念的变革。

狄德罗倡导“美在关系”说,认为美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取决于事物之间的关系。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美学,这一探索美的本质与规律的学科,在西方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璀璨的篇章。

通过研读西方美学史,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智慧之旅,领略了不同时代、不同思想家对于美的独特见解。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美学的基础。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而艺术则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

他强调美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理念,这种理念是永恒不变的。

亚里士多德则更注重现实世界,他认为艺术不仅是模仿,还具有认知和教育的功能。

他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来探讨美,认为美在于事物的有机统一和秩序。

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主张艺术应当在给人带来愉悦的同时,也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也为后来的美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中世纪的美学受到基督教神学的影响,认为上帝是美的根源和最高标准。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在于完整、和谐与鲜明,而这些特性都源于上帝的创造。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人的价值和现实生活中的美。

达芬奇强调艺术要师法自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模仿来创造美。

他不仅在绘画技巧上有着卓越的贡献,其美学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 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和规则,布瓦洛主张艺术应当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法则,以达到和谐、明晰和优美的效果。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带来了思想的解放,鲍姆嘉通创立了美学这一学科,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康德从主观唯心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他将审美判断与功利、认知判断区分开来,强调审美判断的纯粹性和自主性。

席勒则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认为通过审美活动可以使人恢复完整的人性,摆脱现代社会中的异化现象。

19 世纪的浪漫主义强调情感和个性的表达,认为艺术应当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抒发。

黑格尔的美学体系庞大而深刻,他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从象征型、古典型到浪漫型的过程。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在阅读《西方美学史》这本书之后,我对西方美学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以清晰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向读者展示了西方美学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通过学习西方美学史,我不仅了解了西方艺术的发展趋势,而且对美学思想的本质和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西方美学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西方美学思想源自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柏拉图强调了形式的理念,主张通过艺术创造形式来实现真理和美。

亚里士多德则更加着重于艺术的技术性,认为艺术的目的是模拟自然。

这两种观点对后来的西方美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成为主导,艺术被用来传播信仰和宗教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人类本身,在创作中追求个体的自由和表现。

随着伦理学和美学的分离,美的概念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

现代主义时期,艺术家们开始挑战传统的审美标准,追求创新和个性化,艺术从现实主义过渡到了抽象主义和其他新的表现方式。

其次,我对美学思想的本质和意义有了更多的思考。

美学思想是关于艺术和美的哲学思考,涉及到对美的本质、标准和价值的探索。

通过学习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我认识到美并不仅仅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而是一种超越感官的精神层面的体验。

美学思想强调了艺术的创造性、表达性和审美价值。

艺术家通过创造力和审美感来创造美的作品,观者通过欣赏和思考来感受和理解美。

美学思想还关注艺术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影响,认为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人们可以增强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最后,我认识到西方美学思想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西方美学思想有许多不同的学派和观点,如形式主义、实证主义、存在主义等。

这些学派在探索美的本质和价值、艺术的功能和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革,西方美学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和改变。

在当代,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新兴的艺术形式和观念,如后现代主义、观念艺术等。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最新版3篇】目录(篇1)一、引言1.介绍朱光潜及其《西方美学史》2.阐述读后感的重要性和目的二、背景介绍1.朱光潜的学术背景和成就2.《西方美学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三、内容分析1.古代美学思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2.中世纪美学思想(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3.文艺复兴美学思想(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4.启蒙运动美学思想(伏尔泰、卢梭等)5.近代美学思想(康德、黑格尔等)6.现代美学思想(尼采、柏格森等)四、读后感悟1.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与演变2.西方美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3.反思和启示正文(篇1)《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全书以时间为线索,详细介绍了西方美学思想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西方美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许多思考。

首先,朱光潜先生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西方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近代、现代等不同时期的美学思想。

从柏拉图的精神世界,到亚里士多德的现实主义,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表现,以及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朱光潜先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西方美学世界。

其次,朱光潜先生在书中不仅介绍了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还深入分析了这些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例如,他指出西方美学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文学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其对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这些思考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西方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朱光潜先生在书中还提出了一些反思和启示。

他指出,西方美学思想虽然丰富多样,但也有一些缺陷和局限性。

例如,西方美学思想过于强调个体主义和理性主义,而忽视了情感和感性等方面。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美学思想时,应该保持批判性思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总之,《西方美学史》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西方美学思想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启示和思考。

西方美学通史读后感

西方美学通史读后感

西方美学通史读后感《西方美学史》是美学泰斗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

朱先生在本书谈到他编写时的立意说:”我们只就每个时代中挑选几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对每个代表人物也只约略介绍他的主要论点,挂一漏万是势所难免的。

挑选的标准是他们要确实能代表当代的主要思潮而且可以说明历史发展线索。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学习“美学“我还要去学美学史?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美学不能让你“学以致用”,它没办法让你懂得如何去穿衣打扮,更没有办法让你去评价一副画作到底“美“在哪里。

美学并不直接提供其他各个艺术门类的通行证!美学是学以致智的。

美学在本质,是属于哲学的范畴,所以学习美学史就是首先让我们对于美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和概念。

并且从历史的角度来对于美学这门学科的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进行一次了解。

其实,人类文化的进程确确实实如同我们一个个人思想的进化过程。

折学史的学习也是对于我们个人的头脑进行一次彻底的升级。

美学又和哲学的其他学科有所差别。

它始终关涉到艺术现象,也就是艺术作品的分析、鉴赏和批评。

这也要求美学的学习者需要去了解艺术的各种门类及其发展的历史。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这么晦涩难懂的“美学”呢?我很喜欢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学习哲学就是为了心安理得地活着“。

那么为什么学习“美学”?--是为了能够心安理得又心情舒畅地活着。

八十八年前,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说,“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可是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

”朱光潜先生心怀着有限的失望与无限的希望,只想轻轻的告诉人们”慢慢走,欣赏啊!”现代人的学习都太过干“急匆匆“,我们现在只愿意去学习那些能够变现地东西。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西方美学史》是一本关于西方美学发展历程的著作,通过对西方美学思想的演变和变革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美学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阅读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这本书让我对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从古希腊哲学家对美的探讨开始,到文艺复兴时期对美学的重新定义,再到现代美学的多元化和批判性思考,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面貌。

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和思想观念的梳理,我对西方美学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美学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这本书让我对美学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美学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和欣赏,更是一种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表达。

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中,美学经历了从形而上学的探讨到现代批判性思考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人类对美的认识不断深化,也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不断探索和追问。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美学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美学对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影响。

最后,这本书让我对西方美学思想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西方美学史上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美学思想家,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成就对西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和成就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我对西方美学思想家的思想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他们对西方美学的重要贡献。

总之,通过阅读《西方美学史》,我对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内涵意义和思想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美学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这本书不仅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也让我对美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美学的认识,也能够更好地将美学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西方美学史是一门研究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学科,读书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欣赏西方艺术作品。

在读这本专业书籍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西方美学史的丰富内涵以及对艺术与美的深刻思考,下面我将分享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西方美学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时期,从那时起,艺术和美就成为了人们思考和探索的对象。

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古希腊哲学家对美的定义和探索。

例如,柏拉图认为美是超越物质世界的,是一种超越感官的理念的存在。

而亚里士多德则将美与人的感知和审美能力联系起来,认为美存在于我们的感觉和认知之中。

通过对西方美学史的整体认识,我意识到了美的定义和理解在历史进程中的多变性和发展。

第三段:对不同时期美学思想的理解。

西方美学史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思潮,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标准。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念和对人类的关注,以及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主义审美观。

我还了解到了浪漫主义对情感和个体的重视,以及现代主义对原创性和创新的追求。

通过对不同时期美学思想的理解,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美学的多样性和发展的连续性。

第四段:对艺术品的深度思考。

在阅读西方美学史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一些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对艺术品的深度思考能力。

通过学习不同时期的美学理念和审美标准,我学会了去欣赏和理解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艺术作品的意义和表达方式,跳出个人的喜好和主观意见,去探究艺术家的用意和社会背景。

这样的思考方式使我对艺术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五段:对美学对我的启示。

了解西方美学史给我带来了对美和艺术的新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美学的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欣赏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引导我们对世界和生活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学习美学,我了解到了美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使我们的生活更具质量和意义。

同时,美学也是一种思想的探索和追求,通过深入地思考和理解美的本质,我们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和见识,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想心得感悟西方美学史读后感想心得感悟(通用6篇)《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美学家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史著作。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提供的西方美学史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西方美学史读后感想心得感悟篇1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美学史教材。

自从它在1963年初次问世以来,不仅受到我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也获得了海外读书界的好评。

朱先生在本书最后一章谈到他编写时的立意说:“我们只就每个时代中挑选几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对每个代表人物也只约略介绍他的主要论点,挂一漏万是势所难免的。

挑选的标准是他们要确实能代表当代的主要思潮而且可以说明历史发展线索。

”全书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次第概述了古希腊罗马以来欧洲一些重要美学家的论著。

它以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发展、演变和斗争为纲,对美学史上的几个基本问题:美的本质、形象思维、典型人物和作为创作方法的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作了相当细致的分析介绍,并对不同时代的美学家对这几个或其中某一个问题所持的基本主张,以及他们在美学史上的建树与得失都给予了相应的评价。

就以“美的本质”来说,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对于美学中的这个基本问题的看法,是各各不同的,甚至是千差万别的。

朱先生将他们的看法大致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性与感性的关系。

有的强调形式,忽视内容;有的只重内容,轻视形式;也有的企图使形式和内容、理性和感性按照他们的需要而相互结合。

在具体论述时,又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所侧重地分别介绍了古典主义美学(古希腊时代)的“美在物体的形式”说;新柏拉图主义(古罗马)和法国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则又提出“美在于完善”(即“天意安排”的合理性)。

英国十八世纪的经验主义美学把“美的本质”这个问题的重点,从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分析转到对美感活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分析。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在探索西方美学史的广袤领域时,仿佛踏入了一座充满智慧与灵感的神秘花园。

每一位思想家的观点都如同一朵绽放的花朵,散发着独特的芬芳,引领我们去思考美、感知美。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美学思想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耸立在美学的开端。

他提出了“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则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

这种观点虽然将艺术置于较低的地位,但却为我们思考艺术与真实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视角。

亚里士多德则对柏拉图的观点进行了一定的修正。

他更注重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分析,认为艺术不仅仅是模仿,还能够通过对事物的典型特征进行提炼和表现,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他的《诗学》是西方第一部系统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为后来的文学和艺术批评奠定了基础。

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强调诗歌不仅要有教育意义,还要能给人带来愉悦。

这一观念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艺术在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也注重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受到基督教神学的深刻影响。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至美至善的,世间的美都是上帝的光辉的体现。

托马斯·阿奎那则试图调和信仰与理性,将美与上帝的存在和秩序联系起来。

在这个时期,艺术更多地是为宗教服务,成为宣扬教义和表达宗教情感的工具。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

达芬奇强调艺术要模仿自然,但又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要通过艺术家的智慧和技巧,将自然之美表现得更加完美。

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美。

到了 17 世纪,新古典主义成为主流。

布瓦洛主张以古希腊罗马的经典作品为典范,强调艺术的规则和理性。

然而,18 世纪的启蒙运动则带来了新的变化。

狄德罗倡导“美在关系”的观点,认为美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事物之间的关系之中。

19 世纪的浪漫主义强调情感、想象和个性的表达。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后感前言朱光潜是中国著名美学家和文化评论家,他对西方美学史做了深入研究,阐述了西方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我在阅读《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这本书后,对他的观点和分析有了更深的理解。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分享我的读后感。

美学史与美学的关系朱光潜在书中首先明确了美学史和美学的关系。

他指出美学史是通过对美学理论的发展演变进行历史性的总结,而美学则是对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的研究。

这种明确的区分让我更加清晰地理解了美学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方法。

古希腊美学思想的影响在书中,朱光潜对古希腊美学思想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他指出,古希腊美学思想对后来欧洲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古希腊对美的追求和强调艺术的重要性,成为后来欧洲美学的基石。

这一点让我更加意识到古希腊文化对整个西方美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文艺复兴对美学的贡献朱光潜还详细地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对美学的贡献。

他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对古典文化的热衷和追求,推动了美学思想的蓬勃发展。

我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对美的理解和创作追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于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有了清晰的认识。

启蒙运动与美学的变革朱光潜还对启蒙运动对美学的变革进行了精彩的阐述。

他指出,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强调理性和自由的重要性,对传统的美学观念进行了冲击和批判。

这种启蒙思潮对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启了后来现代美学的新篇章。

我对启蒙运动的理念和美学思想的变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现代美学的发展与挑战在书的后半部分,朱光潜详细阐述了现代美学的发展与挑战。

他指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的文化形态给美学研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美学的出现,对传统美学观念提出了质疑,以及美学研究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等。

这些让我更加意识到美学研究的复杂性和发展的多元性。

总结通过阅读《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我对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和核心观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美学史教材。

自从它在1963年初次问世以来,不仅受到我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也获得了海外读书界的好评。

朱先生在本书最后一章谈到他编写时的立意说:“我们只就每个时代中挑选几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对每个代表人物也只约略介绍他的主要论点,挂一漏万是势所难免的。

挑选的标准是他们要确实能代表当代的主要思潮而且可以说明历史发展线索。

”全书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次第概述了古希腊罗马以来欧洲一些重要美学家的论著。

它以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发展、演变和斗争为纲,对美学史上的几个基本问题:美的本质、形象思维、典型人物和作为创作方法的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作了相当细致的分析介绍,并对不同时代的美学家对这几个或其中某一个问题所持的基本主张,以及他们在美学史上的建树与得失都给予了相应的评价。

就以“美的本质”来说,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对于美学中的这个基本问题的看法,是各各不同的,甚至是千差万别的。

朱先生将他们的看法大致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性与感性的关系。

有的强调形式,忽视内容;有的只重内容,轻视形式;也有的企图使形式和内容、理性和感性按照他们的需要而相互结合。

在具体论述时,又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所侧重地分别介绍了古典主义美学(古希腊时代)的“美在物体的形式”说;新柏拉图主义(古罗马)和法国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则又提出“美在于完善”(即“天意安排”的合理性)。

英国十八世纪的经验主义美学把“美的本质”这个问题的重点,从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分析转到对美感活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分析。

所以他们强调:美在于愉快。

而法国启蒙时代的美学,以狄德罗为代表,主张真善美相结合。

在具体说明什么是美时,狄德罗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美在于关系。

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看到了他们以前的美学史上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相互割裂的局面,于是从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的论点。

诚然,他们两个也各说各是。

康德用主观唯心主义来调和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性的矛盾;黑格尔则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立场来阐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前者的内容是超验的理念,而后者的内蕴则是绝对精神。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史上最大的,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是,竖起了美是生活的大纛。

朱先生在介绍不同时代及不同学派的美学思想时,做到了“史”与“论”的结合,因而相当清晰地给读者勾勒出了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基本轮廓。

他不是把美学史上各种流派当作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纯思想材料来加以介绍,而是把它们放在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尤其是阶级根源上来进行分析,同时还扼要地说明了它们在历史上的承续关系。

例如,朱先生在介绍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对于最美的形式所持的论点时,不仅将其同古希腊罗马时代毕达哥拉斯、亚里斯多德、圣奥古斯丁及圣托马斯关于形式美的看法相比较,相鉴别,并且还指出它对后来德国启蒙运动时代文克尔曼、莱辛以迄于康德等人的形式美的影响。

这样,就便于读者把了解到的有关形式美的知识串连起来,既见出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在形式美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论点及其不同的侧重面,同时又能见出形式美的思想在美学史上的一个衍化的过程。

这种“史”与“论”的结合,应该说是《西方美学史》的显著特色之一。

近代和当今欧美各国的美学史著作,对于俄国十九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十分轻视,甚至不屑一顾,好象世界上根本就不曾有过这样的美学思想。

这完全是一种阶级的偏见。

而苏联近人的美学史著作,例如奥夫襄尼柯夫和斯米尔诺娃共同编写的《美学简史》(1963年)及奥夫襄尼柯夫撰写的《美学思想史》(1978年),都是两本大学文科的美学史教材,对于十九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在西方影响较大的新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如鲍申葵和克罗齐的美学思想也不着一词。

这两种情况都是片面性的表现。

既然写的是“史”,就应该有历史主义的观点。

编著者可以根据他自己的学术观点对美学史上的各种有代表性的美学流派或褒或贬,只要能持之有故,都是可以允许的。

但是,如果基于自己的偏见,对美学史上某些不应忽视的美学流派闭起眼睛,采取不承认主义,任意宰割历史,则是不足为训的。

在这方面,《西方美学史》的另一显著的特色,就是比较全面(当然也还有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地方,这一点,下文再谈)。

例如,朱先生就专章介绍了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

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充分估计和高度评价了他们在美学史上的重要建树,同时也分析了他们的弱点。

克罗齐虽然宣称他是黑格尔的信徒,但他的“直觉”说不啻是从黑格尔所达到的地方倒退了回去,也大大落后于康德的某些成就。

克罗齐的美学思想直接影响了近代西方颓废主义的文艺思想。

朱先生早年受过克罗齐“直觉”说的影响,宣传过他的美学思想。

解放后,朱先生曾著文进行了公开的自我批评,今又在《西方美学史》里对克罗齐的直觉主义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相当全面的介绍和分析批判。

在这次重写的《西方美学史》的《序论》里,朱先生着重探讨了一个理论问题。

他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的有关论述,认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不能在它们之间划等号,也不可以将二者加以混同。

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看法。

1、他认为上层建筑是对经济基础而言,意识形态则是对社会存在而言。

这是两个既有联系但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他说,如果“把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同起来,就如同把客观存在和主观意识等同起来是一样错误,混同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这就是以意识形态代替上层建筑说的致命伤”。

2、一定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将随着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并随着后者的消灭而消灭。

朱先生说意识形态是“思想材料”,前一阶段的意识形态还会对下一阶段的意识形态发生作用和影响,虽然它也会发生变化,但其变化一般总是落后于政治经济的变革。

这个特点就构成历史文化批判继承的前提。

因此,朱先生认为把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加以等同,就会重犯苏联早期无产阶级文化派所犯的那种任意割裂历史的虚无主义的错误。

3、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所起的反作用,比之意识形态“远较直接,远较强有力”,编著者借用恩格斯的话说,意识形态是“那些更高地浮在空中的思想领域”。

4、把意识形态等同上层建筑,就在逻辑上“过分抬高了意识形态的作用”,“降低了甚至抹煞了政权、政权机构及其措施的巨大作用”,因而“就有坠入唯心史观和修正主义的危险”。

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问题,虽然并非美学史的研究对象,但它却直接涉及到怎样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来研究美学史这样重大的课题。

朱先生说他要求把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加以区别的这个想法,倒不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

在他之前,在五十年代初有的苏联学者就已经作过尝试,但却挨了粗暴的批评棍子。

不同的意见被压下去了,但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在我国学术界,在近三十年里,把上层建筑混同意识形态,是一个相当盛行的论点。

把二者不加区别地混为一谈的看法,事实上已经在某些问题上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

举一个例子来说,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只能在彻底变革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后才能建立起来。

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相应地也只能在产生了它的经济基础之后才会耸立起来。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ABC。

但是,我们知道用来指导推翻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理却是在资本主义时代诞生的。

把上层建筑混同意识形态,或者在它们之间划上等号,结果就会得出非常荒谬的结论:1、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的产生先于它的经济基础,2、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可以不依赖它的经济基础,3、上层建筑可以离开或者不要经济基础而独立存在。

可见,朱先生提出这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确是有的放矢。

其积极意义在于它将引起学术界的进一步深思。

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全面的研究,不光对美学史,而且对于整个文化思想史的编写工作都是有益的。

这就是《西方美学史》的第三个特色。

一般美学史著作和美学论文,语言都比较艰涩,兼以所研究的问题又相当抽象,因此,一般读者或初学者往往望而怯步,不敢问津,即使硬着头皮读下去,也总是感到味同嚼腊,兴味索然。

《西方美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用浅显明白的语言来说明非常复杂、抽象的问题。

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这不仅要求对美学史有相当高的造诣,还须具有善于深入浅出地说理和驾驭语言的才能。

《西方美学史》援引了相当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朱先生在《序论》里告诉我们说,他“在搜集和翻译原始资料方面所花的功夫比起编写本身至少要多两三倍。

用意是要史有实据,不要凭空杜撰或摭拾道听途说”。

须要在这里略加说明的是:西方古代及近代重要的美学著作,解放后虽然也出版了几种,但为数有限。

而《西方美学史》所涉及的美学家和美学流派又比较多,为了尽可能使读者在所接触的范围内直接了解到古代和近代许多美学家的思想,朱先生不得不在编写的过程中用大量的劳动来翻译原始资料。

就是对于已经有了汉文译本的美学著作,朱先生在引用时还对照原著进行了一番校订。

这种严肃的治学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所以,《西方美学史》的第四个特色,就是文字平易,说理透彻,材料丰富。

上面,我只是约略地介绍了一下《西方美学史》的四个方面的特色,当然,也是挂一漏万,不能概括全书。

现在,我想提出几点很不成熟的意见,权供朱先生在今后作进一步修订时的参考:(一)《西方美学史》在讲完黑格尔之后,就俄国以外的欧洲部分来说,一下就跳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以英国费肖尔父子为代表的“移情”说及意大利以克罗齐为代表的“直觉”说,这中间留下了很大一段空白。

因此从美学史本身的发展来看,多少显得有些前重后轻,下卷的收拢未免过于急促。

拿德国来说,黑格尔以后的费尔巴哈和叔本华,都是黑格尔哲学和美学思想的批判者。

如果说费尔巴哈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前驱,而叔本华则是十九世纪下半期西方悲观主义美学思潮的一个带头羊。

当然这两个人主要是哲学家,但是,他们对后来的美学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费尔巴哈的著作里就有分析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内容,而叔本华在他的《世界是意志和表象》及《论诗艺的美学》里就宣扬了他的“超脱遁世”的美学思想。

清末民初的王国维就是我国第一个用叔本华的这种“超脱遁世”的思想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红楼梦》的(见王著《<红楼梦>评论》及《晚清文选·自序》)。

因此,就是从《西方美学史》下卷的结构来说,费尔巴哈可以不论,也有必要拨出适当的篇幅对叔本华加以专门的介绍和分析批判。

又如,法国十九世纪中叶的丹纳和晚期的罗丹,都是两个著名的美学家。

丹纳的《艺术哲学》和罗丹的《艺术论》就是两部美学著作。

丹纳也是一个黑格尔派,他提出的艺术成因的三原则或称三要素——种族、环境和时代,虽然还是唯心主义的,但却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