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七 1“百戏之祖”学案 人民版选修6 (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教案:6.2《昆曲的拯救和保护》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教案:6.2《昆曲的拯救和保护》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20世纪后期以来,受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人类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日益严重的危机,保护和拯救它们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而严肃的课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

昆曲于2001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绝不是仅仅关于某项具体文化事业生存的问题。

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顶峰上,放眼全球,充分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从民族的角度看,物质文化的载体已被物化为恒定的形式,表现为历史的、静止的、不可再生的,它的精神蕴涵隐藏很深,已远离它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修养,不能潜心感受和解读,是很难把它全部激活、接受和传递的。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则是具体的活动过程,表现为现实的、活跃的、不断生成的,同时它就植根于民众真实生活之中,是民众日常经验的一部分。

其精神蕴涵有如空气和阳光,可以直接被人们所吸收,并在经常性的活动中世代传承。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更强烈的唤醒和强化民族意识的作用。

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的活的记忆,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的一条生命线。

这条生命线一旦遭受破坏,民族文化的基因及其生命链将出现断裂变形,民族的存在随之发生危机。

在人类历史上,因为自身文化的失传或被强行割断而解体乃至消亡的事实,就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从国家角度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维护国家独立。

国家作为多民族共同体,广义地讲就是一个大民族,所以也称民族国家。

一个大民族区别于另一个大民族的根本标志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地反映着民族神精和文化传统。

它是一个民族国家深入脊髓的文化积淀,也是它独特文化身分、文化个性的确证。

据此,民族国家的自尊、自信才能确立,才会形成最深沉的凝聚力。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六第8单元第1课古雅的昆曲同步练习题B卷(练习)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六第8单元第1课古雅的昆曲同步练习题B卷(练习)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六第8单元第1课古雅的昆曲同步练习题B卷(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 (共11题;共22分)1. (2分)被称为“百戏之祖”或“百戏之师”的昆曲是哪个省的地方戏A . 江苏B . 浙江C . 安徽D . 北京【考点】2. (2分)清道光年间,两种地方戏曲的艺人在北京搭班演出,以二黄、西皮唱腔为主,互相融合,并吸收其他戏曲声腔的长处,对京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这两种地方戏曲是A . 徽调、秦腔B . 昆曲、徽调C . 昆曲、汉调D . 徽调、汉调【考点】3. (2分)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的原因是A . 百姓与士大夫有矛盾B . 朝廷扬“雅部”而抑“花部”C . 秦声、罗、弋比昆曲好听D . 昆曲脱离广大民众【考点】4. (2分)下列是著名的“同光十三绝”,“同光十三绝”是哪些剧种的著名演员A . 昆曲、京剧B . 京剧、元曲、C . 元曲、昆曲D . 豫剧、京剧【考点】5. (2分)要保护和发展昆曲,需要解决的问题有()①人才匮乏②资金短缺③剧场不足④昆曲改革A . ①②③④B . ②③④C . ①②③D . ①③④【考点】6. (2分)迄今,昆曲已有()年的历史。

A . 600多年B . 400多年C . 200多年D . 50多年【考点】7. (2分)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是()A . 昆曲B . 水墨画C . 四合院D . 哥特式建筑【考点】8. (2分)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

京剧的形成体现了()A .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B .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 .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D .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考点】9. (2分)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

第18课百戏之祖——昆曲-岳麓书社版选修六教案

第18课百戏之祖——昆曲-岳麓书社版选修六教案

第18课百戏之祖——昆曲-岳麓书社版选修六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了解昆曲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戏曲中的地位;2.能够了解昆曲的舞台布景、道具、服饰等元素;3.能够分析昆曲中的表演技巧和表演形式;4.能够通过观看精彩的昆曲表演,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1.昆曲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2.昆曲的表演技巧和表演形式;3.认识昆曲中的舞台布景、道具、服饰等元素。

三、教学难点1.对昆曲的表演技巧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2.能够把握昆曲表演中的节奏和节奏感。

四、教学过程1. 昆曲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1.讲解昆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5分钟);2.分析昆曲的唱腔、表演方式和舞台布景等特点(10分钟)。

2. 昆曲的表演技巧和表演形式1.分析昆曲的表演技巧和表演形式(10分钟);2.观看昆曲表演视频,通过观察和感受,进一步了解昆曲表演技巧和形式(20分钟)。

3. 认识昆曲中的舞台布景、道具、服饰等元素1.分析昆曲中的舞台布景、道具、服饰等元素的作用和意义(10分钟);2.带领学生欣赏昆曲表演视频,重点关注其舞台布景、道具和服饰等元素(20分钟)。

五、教学方法1.讲解;2.观看视频;3.问题导学;4.分析讨论。

六、作业1.了解国内外的其他戏曲形式,利用课余时间欣赏比较,并写一篇心得体会;2.制作一份关于昆曲的信息资料,要求包括昆曲的历史、特点、表演技巧和表演形式等方面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课以昆曲为主题,通过讲解、观看视频和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昆曲的起源、发展历程、表演技巧和表演形式等方面,加深对昆曲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通过让学生制作资料和写心得,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昆曲表演中的节奏感,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感受昆曲表演的艺术魅力。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下面是俄国每俄亩土地出卖的价格变化(单位卢布)图中所示现象A. 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B. 使俄国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C. 有利于俄国农民改变贫苦的生活D. 彻底改变了俄国地主土地所有制【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861年农奴解放后可以向地主赎买一块份地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861年后”土地出卖价格上涨这有利于地主通过卖地而获取更多的资金从而投资于近代工商业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故A正确并非通过赎买份地使俄国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故排除B 土地价格上涨不利于俄国农民改变贫苦的生活故排除C D项说法太绝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2.以下内容节选自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说明这场改革A. 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性质B. 已满足了农民的要求C. 具有不彻底性和欺骗性D. 动摇了沙皇专制统治【答案】C【解析】通过阅读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的第三、四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着解放农奴旗号的改革法令却在强调”地主具有土地全部所有权” 要求农民赎买地主划给他们的份地等说明这场改革具有不彻底性和欺骗性 C项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维护地主对土地的全部所有权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土地性质 A项错误满足了农民的要求与“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不符 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动摇了沙皇专制统治 D项错误3.列宁指出“臭名昭著的‘解放’ 事实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这表明俄国农奴制改革()A. 没有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B. 缓解了俄国的统治危机C. 导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D. 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列宁认为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又一次残酷的掠夺和侮辱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是必须缴纳大量赎金这没有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故选D 农奴制改革在法律上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故排除A 农奴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俄国的统治危机但材料反映出俄国阶级矛盾依旧严重二者主旨不符故排除B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俄国才进行农奴制改革故排除C.4.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农奴的法令农奴可以通过从领主手中购买而拥有土地 1864年他又组建了郡县议会允许地方推行较为温和的自治这些措施A. 践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B. 奠定了工业化发展的社会基础C. 引发了政府的财政危机D. 削弱了贵族势力对皇权的威胁【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解放了农奴农奴通过赎买获得土地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和市场允许地方部分自治是为调动地方积极性为工业化发展减少政治体制的束缚二者均为工业化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因此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 C、D两项材料未体现也与史实不符排除5.俄国“二一九法令”规定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者不是完全自由的农民后者是完全自由的农民B. 前者不是完全自由的农民后者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农民C. 前者是完全自由的农民后者不是完全自由的农民D. 两者都没有自由可言【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过渡下的农民不可能是完全自由的农民摆脱了对地主义务的农民还要受村社的严格管理也不可能是完全自由的农民所以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摆脱了对地主义务的农民但还要受村社的严格管理不可能是完全自由的农民所以A错误根据材料“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可知过渡下的农民不可能是完全自由的农民所以C 错误根据材料“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摆脱了对地主义务的农民虽然还要受村社的严格管理但拥有一定的自由所以D错误6.俄国思想家赫尔岑在19世纪50年代得知沙皇要进行改革时在杂志上表达了对沙皇的好感但当他看到“1861年2月19日法令”后气得当即宣布“人民上当了” “人民上当了”表现在()A.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B. 农奴支付高额赎金购买土地C. 农民获得自己的份地D. 地方法庭拥有审判农民权力【答案】B【解析】由材料“人民上当了”可知要选出带有消极影响的措施只有B项符合题意 AC两项属于明显属于积极方面的措施排除地方法庭拥有审判农民权力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承认了农民的一般公民权属于积极方面的措施排除D7.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这段话说明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即()A. 俄国农奴制度以奴役人为己任是不道德的B. 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C. 农奴制的俄国不能保卫国家安全危机日益加深D. 农奴制已成众矢之的已被判处死刑【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知道其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废除农奴制的原因一是农奴制违背社会良心二是阻碍工业发展三是不能增进国民福利四是不能保卫国家安全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农奴制成了俄国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废除已是势在必行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8.普希金赞美俄国一位伟大的人物时说“他用独断专行的手勇敢地撒播着文明”其中的“他”是()A. 威廉•奥伦治B. 彼得一世C. 亚历山大二世D. 尼古拉二世【答案】C【解析】威廉•奥伦治是尼德兰革命中的政治活动家不是俄国人故A错误彼得一世在位期间对俄国推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但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故B错误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罗斯在19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符合题意故C正确尼古拉二世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他登基之时沙皇制度已经开始摇摇欲坠他对外扩张、对内改革却不尽人意故D错误.故选C.9.1842年俄国著名文学家果戈里发表长篇小说《死魂灵》小说描写专营骗术的商人乞乞科夫来到某偏僻省城以其天花乱坠的吹捧成为当地官僚的座上客并上门去向地主收购死农奴企图以此作为抵押买空卖空牟取暴利丑事败露后他便逃之夭夭该作品()A. 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B. 揭露了俄国农奴制的罪恶C.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 以反传统的方式揭示人性【答案】B【解析】“上门去向地主收购死农奴企图以此作为抵押买空卖空牟取暴利丑事败露后他便逃之夭夭”表明该作品揭露了俄国农奴制的罪恶故B正确AD材料未体现排除《死魂灵》是现实主义文学故C错误10.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①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②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彻底废除了封建生产关系④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安定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③④D. ①②【答案】D【解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未彻底废除了封建生产关系故③错误封建农奴制残余使农民在改革后仍然处于十分悲惨的境地引起了农民的反抗故④错误①②均符合题意故①②正确11.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次年美国总统林肯则公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俄国改革和美国内战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 市场B. 资金C. 自由劳动力D. 原料【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解放了农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使黑人从奴隶转变为自有劳动力所以解决的共同问题是自有劳动力而非市场、资金和原料故选C 排除ABD故选C12.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人则认为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也有人在肯定农奴制改革促进俄国现代化的同时又指出改革使农民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是对农民的严重不公这些认识说明A. 从不同评价中可以发现真相B. 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C. 研究者叙述历史的主观性D. 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答案】C【解析】材料列举的三种不同认识分别选择了从积极性、局限性和辩证等不同的角度去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对同一事物的评价因研究者的角度不同而不同说明研究者叙述历史具有主观性 C项正确从不同评价中可能发现真相不符合唯物史观 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 B项错误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说法错误 D项不符合题意13.读下表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 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B.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C. 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D. 生产关系的变革【答案】D【解析】从俄国1860年到1879年的企业数及工人数可知这一时期的俄国工业化发展较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和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有关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D正确当时俄国仍然处于沙皇专制统治先进制度并未确立 A排除 BC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故选D.14.有同学整理19世纪大事年表做出如下时序图观察下图空白处应填写的事件是A.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B. 法国《民法典》颁布C. 拿破仑开始建立军事独裁D. 俄国废除农奴制【答案】D【解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9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两党制形成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空白处时间在美国两党制形成和日本明治维新之间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时间符合题意故选D 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804年法国《民法典》颁布 1804年拿破仑帝国建立拿破仑开始建立军事独裁 A、B、C三项的时间均不符合图片的时间顺序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5.(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特点15.(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认识【答案】(1)特点分步推进自上而下改革范围广泛【解析】(1)“特点” 从“秘密委员会”“下诏草案”“成立了特别委员会”和“正式签署” 可以得出“分步推进” 从“亚历山大二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自上而下” 从“成立自治局”“进行军事改革”“实行普及教育”和“准许免税进口机器” 可以得出“改革范围广泛”【答案】(2)认识积极性方面解放了农奴有利于政治民主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军事、教育近代化消极方面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是一场不彻底的改革【解析】(2)认识可以从积极影响和不足之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无偿地解放农奴”“成立自治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解放了农奴有利于政治民主化” 从“准许免税进口冶金、机械制造、钢轨工业所需要的生铁、熟铁和一部分机器” 可以得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从“建立军事学校”和“实行普及义务教育” 可以得出“推动军事、教育近代化”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但也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是一场不彻底的改革”16.(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原因16.(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分析这些现象对农民的影响16.(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在当代人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改革”?【答案】原因地主和农奴矛盾激化农奴起义不断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农奴制的严重阻碍使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俄国沙皇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主和农奴矛盾激化农奴起义不断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农奴制的严重阻碍使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俄国沙皇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答案】现象赎买价格高于当时的市场价农民实际支付的价格更高 1863年以后地价快速上涨影响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必须高价赎买这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改革后地价的上涨使已经拥有土地的农民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解析】第一小问从表中的数据可知赎买价格高于当时的市场价农民实际支付的价格更高 1863年以后地价快速上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必须高价赎买这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改革后地价的上涨使已经拥有土地的农民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答案】理由改革是以废除农奴制为中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军事各方面实现了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转型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解析】“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改革是追赶西方的重大举措它把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推进到新的阶段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改革是以废除农奴制为中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军事各方面实现了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转型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17.(1)根据材料一请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17.(2)材料二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17.(3)根据材料三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17.(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答案】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解析】目的根据材料一中“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利用改革阻止革命维护其统治地位【答案】(1)目的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发生维护其政治统治【解析】心理根据材料二中“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使国暴动” “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从解放农民和给予农民土地两方面分析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时代背景两方面分析产生其矛盾心理的原因【答案】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决解放农民既要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地主的统治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改革必然性决定【解析】变化根据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种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可知改革后俄国农民人身上获得了解放经济上遭受到掠夺和剥削【答案】变化农奴成为自由人但受到苛刻的掠夺负担沉重(1)意义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有积极作用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解析】意义根据三则材料和以上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改革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五单元 中华文明的瑰宝第18课 百戏之祖--昆曲岳麓版知识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五单元  中华文明的瑰宝第18课 百戏之祖--昆曲岳麓版知识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五单元中华文明的瑰宝第18课百戏之祖--昆曲岳麓版知识点练习九十八第1题【单选题】下列对京剧形成的背景理解不正确的是A、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B、统治者的重视C、徽调与昆曲的融合D、民间艺人的努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明代中叶,昆曲兴起并逐渐成为戏剧主流。

在江南,不仅城乡公开演出,士大夫的厅堂也成为表演场地。

代表作品《牡丹亭》描述了女子追求自由爱情等内容。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昆曲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②江南经济繁荣有利于昆曲的发展③戏剧作品向理学的传统规范挑战④今天的京剧就是由昆曲发展而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昆曲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京剧是我国影响最大、体系最完整的戏曲剧种。

京剧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昆曲,但又不是对昆曲的照搬照抄。

昆曲与京剧的关系体现了文化活动中( )A、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关系B、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C、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D、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昆曲折子戏取代全剧的演出是在( )A、康熙以后B、雍正以后C、乾隆以后D、道光以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昆曲的名称产生是在( )A、唐初B、元初C、明初D、清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嘉庆三年(1798),苏州官府设立《钦奉谕旨给示》碑,碑文中有“扬州向习昆腔,近有厌旧喜新,皆以乱弹为新厅可喜,转将素习昆腔抛弃,流风日下,不可不严行禁止”的文字,实际上反映了昆曲受到挑战的原因是( )A、水磨腔的出现B、折子戏的兴起C、政府压制雅部D、来自花部的冲击【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明朝万历年间,形成了“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景象,下列说法中,最能反映上述现象的是A、昆腔影响到了全国各地的戏曲B、东吴孙权政权势力极其强大C、“吴门”同“无门”,四方唱歌的人没有统一的门派D、《长生殿》在南京的演出引起了轰动【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乾隆时,北京百姓“所好为秦声,罗,戈,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课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课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6

第2课昆曲的拯救和保护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1.“近代百戏之祖”昆剧原称昆腔,又称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它在明代中叶经过戏曲音乐家魏良辅革新后,以苏州为大本营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南昆①、北昆②、湘昆③、永昆④、滇昆⑤、川昆⑥、晋昆⑦和京昆⑧等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剧形态,被推崇为“近代百戏之祖”。

──吴新雷《为“百戏之祖”立典》【解读】吴新雷,当代戏曲理论家。

此文原载2003年6月5日的《光明日报》上。

上面摘录的这段文字高度总结、概括了昆曲作为“近代百戏之祖”的独特文化价值。

【注释】①南昆,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昆曲。

②北昆,清代中叶,昆曲在北京衰落后,部分艺人流落到冀中地区和当地弋腔(高腔)班社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昆曲支派。

这部分艺人大多为河北省高阳、安新一带人,故又称“高阳昆腔”。

③湘昆,昆曲流传到湖南桂阳后,与当地生活习俗及语言结合,受祁剧、湘剧影响逐步形成,也称“桂阳昆曲”。

④永昆,即永嘉昆曲。

明万历年间,昆腔传入浙江永嘉,深为文人喜爱,长演不衰,经过艺人长期摸索,逐渐地方化,形成粗犷、质朴的风格,有别于典雅、清丽的苏昆。

⑤滇昆,流传于云南,带有地方语言、习俗特点的昆曲。

⑥川昆,流传于四川的昆曲。

⑦晋昆,流传于山西的昆曲。

⑧京昆,流传于北京地区的昆曲。

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任务2.保护文化遗产的艰难最近,从刚刚出版的《思想者独行》中看到了曾经沸沸扬扬的冯骥才和天津市民保卫历史街区估衣街的情况,确实是非常感人的。

天津也算是北方一个大码头了,今天它是北方中国仅次于北京的一个直辖市,这不仅是因为它离北京近,更因为它有近代史上天津作为首都北京近邻的口岸的雄厚物质与文化基础。

自开埠的100多年来,天津留下了一些中西结合的经典建筑及其盛装的城市文化,近年天津与上海、深圳等相比虽然发展相对较慢一些,反而让它能够更多地保存了一些昔日的历史文化遗产。

【教育资料】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六第五单元 第18课 百戏之祖-昆曲 同步测试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六第五单元 第18课 百戏之祖-昆曲 同步测试学习专用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六第五单元第18课百戏之祖-昆曲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昆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剧本结构。

其戏剧结构为()A. “合——离——合,双线交叉”B. “离——合——离,双线交叉”C. “合——离——合,双线平行”D. “离——合——离,双线平行”2.在2019年央视春晚节目中,《梨园芳华》糅合了京剧、川剧等各派戏曲艺术,呈现出浓浓的中国风韵。

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 元杂剧是宋元时期流行的戏曲形式B. 京剧融合了徽、汉等众多剧种特长C. 首部影片《定军山》展现了昆曲魅力D. “双百”方针使戏曲艺术一枝独秀3.下列剧种与其代表作对应正确的是()A. 昆曲——《天仙配》B. 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C. 京剧——《霸王别姬》D. 豫剧——《空城计》4.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A. 京剧B. 黄梅戏C. 昆曲D. 越剧5.联合国第一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是()A. 京剧B. 黄梅戏C. 昆曲D. 扬剧6.昆曲在演出的时候,其中的“末”这一脚色需要()A. 能文善唱,扮相俊美B. 唱腔粗直,动作孔武C. 涂抹花脸,诙谐滑稽D. 口齿清楚伶俐7.下图为昆曲《牡丹亭》电影截图,下面有关昆曲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牡丹亭》是昆曲的经典剧目B. 明中叶到清中期,是昆曲艺术的鼎盛时期C.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为关汉卿的创作提供了灵感D. 昆曲的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8.迄今,昆曲已有()年的历史。

A. 600多年B. 400多年C. 200多年D. 50多年9.昆曲江河日下开始于()A. 清朝前期B. 清朝中叶C. 清朝晚期D. 民国年间10.明代中叶,昆曲兴起并逐渐成为戏剧主流。

在江南,不仅城乡公开演出,士大夫的厅堂也成为表演场地。

代表作品《牡丹亭》描述了女子追求自由爱情等内容。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昆曲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②江南经济繁荣有利于昆曲的发展③戏剧作品向理学的传统规范挑战④今天的京剧就是由昆曲发展而来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11.在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艺之大成,有“百戏之祖”的戏曲品种是A. 元杂剧B. 昆曲C. 明传奇D. 京剧12.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A. 昆曲本身不够优美B. 其他剧种的兴起C. 逐渐脱离群众D. 当时战争频繁13.下列对于昆曲的表述,正确的是A. 是一种地方戏B. 不如其他地方戏优美C. 始终占统治地位D. 历来受到文人学士的重视14.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历史学案导学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6章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第1课时 Word版含答案-2019最新整

历史学案导学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6章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第1课时 Word版含答案-2019最新整

历史学案导学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6章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2019最新整理【学考报告】考点一昆曲及水磨腔、折子戏等概念(b)1.昆曲(1)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经过当地著名歌手和乐师顾坚的改进,创造出一种南戏清唱新腔调,这种新腔调为“昆山腔”,简称“昆腔”。

昆腔的名称出现于明初。

昆腔具有悠扬流畅的特征,成为昆曲的灵魂和标志。

(2)隆庆末年,梁辰鱼首次运用革新的昆腔创作了传奇《浣纱记》,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获得极大成功。

后来昆腔传入北京,赢得“官腔”称号。

(3)明末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

(4)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

2.“水磨腔”:明朝嘉靖、隆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一批艺术家,对昆腔进行改革创新。

把唱腔研磨得极其精致细腻,使旋律轻柔缓慢,仿佛在水里磨过一样,达到“音转若丝”的地步,时称“水磨腔”。

3.折子戏(1)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是昆曲蓬勃发展时期。

(2)为改变演出拖沓的状况,一些艺人从剧本中精选一出或几出戏,进一步加工、充实,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称为“折子戏”。

折子戏生动活泼,集中了表演艺术的精华,获得观众的欢迎。

(3)从清代乾隆以后,折子戏逐渐取代了全剧的演出。

这种演出形式,一直流传到今天。

要点昆曲的形成与发展史料一昆曲,原称昆腔……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南戏清唱新腔调。

这种新腔调的原创歌手是顾坚。

史料二我吴自魏良辅为“昆腔”之祖,而南词之布调收音,既经创辟,所谓“水磨腔”、“冷板曲”,数十年来,遐迩逊为独步,至北。

高二历史选修六第5单元第18课百戏之祖--昆曲同步练习

高二历史选修六第5单元第18课百戏之祖--昆曲同步练习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六第5单元第18课百戏之祖--昆曲同步练习一、选择1.中国昆曲产生于()A、宋代末年B、元代末年C、明朝初年D、元明之际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主要是时间的记忆,不难选出答案。

点评:考查昆曲2.在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艺之大成,有“百戏之祖”的戏曲品种是()A、元杂剧B、昆曲C、明传奇D、京剧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戏曲的基础知识,不难选出答案。

点评:考查昆曲3.中国的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元杂剧的产生B.昆曲艺术的产生C.京剧的形成D.明代传奇的兴盛答案:A解析:分析:元杂剧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的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点评:考查古代戏曲的成熟4.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A.昆曲本身不够优美B.其他剧种的兴起c.逐渐脱离群众D.当时战争频繁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理解问题的能力。

昆曲逐渐脱离群众,是导致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

点评:考查昆曲衰落的原因5.下列对于昆曲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地方戏B.不如其他地方戏优美C.始终占统治地位D.历来受到文人学士的重视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昆曲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宠爱。

点评:考查昆曲6.下图是昆剧历史上的著名经典剧目之一,该剧的作者是( )A.明万历B.汤显祖C.洪升D.孔尚任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插图和上方的“寄扇”文字,可以判断出是《桃花扇》,作者是孔尚任。

点评:考查昆曲的代表作7.被称为“百戏之祖”或“百戏之师”的昆曲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A.江苏B.浙江C.安徽D.北京答案:A解析:分析:昆曲也叫昆剧、昆腔、昆山腔,是江苏昆山县一带的地方戏。

故选A。

点评:考查昆曲8.在昆曲的一大批流芳百世的不朽作品中,“临川四梦”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们是( ) ①《牡丹亭②《长生殿》③《南柯记》④《紫钗记》⑤《桃花扇》⑥《邯郸记》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①②⑤⑥答案:C解析:分析:“临川四梦”是江西临川人汤显祖写得与梦境有关的故事,包括《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长生殿》的作者是洪升;《桃花扇》的作者是孔尚任,且故事都与梦境无关,应排除②⑤,故选C。

2019-2020学年度高中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历史第18课 百戏之祖--昆曲岳麓版习题精选第四十四篇

2019-2020学年度高中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历史第18课 百戏之祖--昆曲岳麓版习题精选第四十四篇
A、南戏
B、元杂剧
C、昆曲
D、京剧
【答案】:
【解析】:
明朝王骥德《曲律》说:“‘昆山’之派,以太仓魏良辅为祖。”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在于魏良辅( )
A、把昆曲推上了戏曲舞台
B、为昆腔赢得“官腔”的称号
C、借鉴北曲优点革新昆曲
D、使昆曲成为独立演出的短剧
【答案】:
【解析】:
清道光年间,两种地方戏曲的艺人在北京搭班演出,以二黄、西皮唱腔为主,互相融合,并吸收其他戏曲声腔的长处,对京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这两种地方戏曲是
""
据材料二、三,指出两位作者的不同态度。并说明焦循的理由。
""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
D、昆曲艺术的高雅
【答案】:
【解析】:
昆曲发源于( )
A、江苏昆山
B、浙江嵊州
C、湖北黄梅
D、江苏扬州
【答案】:
【解析】:
1961年8月,北方昆曲剧院公演《李慧娘》,受到首都文艺界的广泛赞誉;1963年5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文革”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孟超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79年4月,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李慧娘》一剧恢复上演

第18课 百戏之祖——昆曲-岳麓书社版选修六教案

第18课 百戏之祖——昆曲-岳麓书社版选修六教案

第18课百戏之祖——昆曲-岳麓书社版选修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昆曲的起源、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2.熟悉昆曲的基本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等;3.了解昆曲的剧情、角色、唱段等基本要素;4.能够欣赏并分析昆曲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内容1. 昆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昆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昆曲与其他曲艺的关系;3.昆曲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昆曲的艺术特点1.昆曲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2.昆曲的音乐特色;3.昆曲的舞台艺术;4.昆曲的表演技巧。

3. 昆曲的代表作品1.《汉宫秋》;2.《沉醉东风》;3.《牡丹亭》;4.《西厢记》。

4. 昆曲的表演艺术1.昆曲中的角色形象;2.昆曲中的唱段;3.昆曲中的行当和服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昆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昆曲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3.昆曲的代表作品和表演艺术。

2. 教学难点1.昆曲的音乐特色;2.昆曲中的唱段和行当;3.昆曲中的表演技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示范法;3.问答法;4.欣赏法。

五、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第一课时(40分钟)1. 课堂引入(10分钟)通过播放昆曲的视频或演示昆曲的唱段,引导学生了解昆曲的基本特点和表演形式。

2. 昆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5分钟)讲解昆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介绍昆曲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昆曲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15分钟)讲解昆曲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包括唱、念、做、打等基本表演形式以及昆曲的音乐特色和舞台艺术。

第二课时(40分钟)1. 课堂引入(10分钟)通过欣赏昆曲的经典唱段,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昆曲的表演艺术和特点。

2. 昆曲的代表作品和表演艺术(30分钟)介绍昆曲的代表作品和表演艺术,包括《汉宫秋》、《沉醉东风》、《牡丹亭》和《西厢记》等。

六、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课堂笔记;2.学生的课堂提问和回答;3.学生对昆曲的欣赏和分析。

七、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1. 教学资源1.昆曲的相关视频和音频资料;2.昆曲的剧本和唱本。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 第六单元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 第六单元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第八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清道光年间,两种地方戏曲的艺人在北京搭班演出,以二黄、西皮唱腔为主,互相融合,并吸收其他戏曲声腔的长处,对京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这两种地方戏曲是A. 徽调、秦腔B. 昆曲、徽调C. 昆曲、汉调D. 徽调、汉调2.在2021年央视春晚节目中,《梨园芳华》糅合了京剧、川剧等各派戏曲艺术,呈现出浓浓的中国风韵。

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 元杂剧是宋元时期流行的戏曲形式B. 京剧融合了徽、汉等众多剧种特长C. 首部影片《定军山》展现了昆曲魅力D. “双百”方针使戏曲艺术一枝独秀3.江苏地方戏曲中最具全国性影响的是昆曲。

下列不属于昆曲的别称是()A. 昆腔B. 昆山腔C. 水磨腔D. 花野4.脚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

演员分工,称“脚色”,脚色各有名目,在戏曲中扮演男主人公的称为()A. 生B. 旦C. 净D. 丑5.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的原因是()A. 百姓与士大夫有矛盾B. 朝廷扬“雅部”而抑“花部”C. 秦声、罗、弋比昆曲好听D. 昆曲脱离广大民众6.在昆曲的一大批流芳百世的不朽作品中,“临川四梦”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们是①《牡丹亭》②《长生殿》③《南柯记》④《紫钗记》⑤《桃花扇》⑥《邯郸记》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⑥D. ①②⑤⑥7.在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艺之大成,有“百戏之祖”的戏曲品种是A. 元杂剧B. 昆曲C. 明传奇D. 京剧8.在2021年央视春晚节目中,《梨园芳华》糅合了京剧、川剧等各派戏曲艺术,呈现出浓浓的中国风韵。

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 元杂剧是宋元时期流行的戏曲形式B. 京剧融合了徽、汉等众多剧种特长C. 首部影片《定军山》展现了昆曲魅力D. “双百”方针使戏曲艺术一枝独秀9.明代中叶,昆曲兴起并逐渐成为戏剧主流。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七(1)《“百戏之祖”》导学案(含答案)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七(1)《“百戏之祖”》导学案(含答案)

专题七关注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学习目标与思想方法【课程标准】1、知识与技能:识记昆腔产生的时间、地点,顾坚;梁辰鱼、魏良辅对昆腔的重大贡献,兴盛的具体表现。

理解魏良辅改革后昆腔的特点,昆曲艺术的致命弱点。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保护昆曲做出努力,使之延传至今。

拯救和保护昆曲面临重重困难,任重道远。

以昆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让昆曲薪火相传,再创辉煌。

理解古琴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云锦的织造工艺及《萨格尔》在藏、蒙民族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法、阅读法、图表法、历史比较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昆曲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瑰宝。

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的活的记忆,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的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在民族区别中,非物质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

保护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保护文化主权。

文化主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政治独立的精神基础。

保护本民族非物质文化是对人类文化生态的保护。

【专题探究】本专题介绍了我国以昆曲、古琴、云锦及《萨格尔》为代表的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剧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有“戏曲活化石”之称,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和舞蹈史上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在中国历史上,琴是古人修身养性的工具,在中国古典文化和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云锦华美典雅,织造工艺复杂,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卓越技艺的结晶;《萨格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藏族口传长篇英雄史诗,为研究古代藏族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学法点津】1.学习本单元内容,要重点了解昆曲这一重要概念;知道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感受昆曲作为“近代百戏之祖”的艺术价值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2.运用对比的方法,欣赏不同的戏剧片段,阅读中外著名史诗,了解织造业的发展,进行中外非物质遗产的类比,加深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认识。

3.可适当欣赏有关的戏剧或影片,或参观博物馆,了解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拓宽知识面,增加学习的兴趣,弘扬民族文化。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6.2《昆曲的拯救和保护》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6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6.2《昆曲的拯救和保护》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一项是角色制
昆曲有所谓“江 ”。但是,角色最基 “生、旦、净、末、 其 ——文 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
昆曲的各个行当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 一套程式和技巧:
比如扇子的使用:“文扇胸,武扇腰, 丑扇肚,谋扇肩,僧扇手心,道扇袖。”、
比如服饰、穿戴: 中生——有才华的少年书生,也叫扇子 生,穿厚底靴子,穿长衫,要拿扇子。 官生——戴着官冕的行当。
1、昆曲的现状
人才匮乏 戏曲专业,特别是戏曲表演 专业的成才率很低。要成为一个 优秀的戏曲演员,除了具备先天 条件外,还需要自身的努力。
资金短缺
作为“国宝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每年得到的经费仅够支付从业人员 的人头费,根本无法支付去研究、继承 和发展的费用。
剧场不足
作为舞台艺术,昆曲的生存和发展离 不开剧场。能够上演的剧场不是破烂不堪 就是不对外开放,剧团又无力租借别的剧 场,严重导致了昆曲剧场不足的状况。
昆曲改革问题
虽然昆曲旋律优美,唱词艰 深,但是现代观众不易听懂,需 要改革。
第六单元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
《浣纱记》
《浣纱记》演出成功后,许多文人学士争 相用昆腔谱写传奇。片面追求旋律和音乐的 表现力,却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就成为 昆曲的致命弱点。即便如此,昆曲已有600年 的历史,有百戏之师的美誉,是我国优秀的 民族文化遗产。
昆曲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瑰宝,在民族区 别中,非物质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保护本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保护文化主权。保护本民族 非物质文化是对人类文化生态的保护。
内容解析
一、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1、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性极强 的艺术,她几乎把中国传统艺术 的主要门类都包容了进去。

历史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6章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单元检测卷(六)

历史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6章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单元检测卷(六)

个帅哥帅哥的 ffff单元检测卷 (六)一、选择题1.昆腔的灵魂和标记是 ()A.声调豪迈大气B.声调婉转流利C.受昆隐士欢迎D.和民间音乐相联合分析依据所学基础知识,明确昆腔的艺术特点,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答案B2.昆曲经何人改造后具备了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A.顾坚B.魏良辅C.梁辰鱼D.关汉卿分析依据所学基础知识,从昆曲发展历程中归纳即可。

以魏良辅为首的一批艺术家对昆腔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和创新后,昆腔具备了作为戏曲声腔的条件。

答案B3.昆曲被称为“近代百戏之祖”其艺术特点包含()①唱腔清爽开朗②戏词高雅高深③剧情跌荡起伏④表演翩翩起舞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此时京剧应属于()A.正宗B.雅部C.曲坛主导D.花部分析当时昆曲被文人奉为正宗,因唱词高雅,被称为“雅部”,当时昆曲在戏坛上占主导地位,但因遇到新式的花部挑战而开始摇动。

应选D。

答案D5.在昆曲戏剧中,唱腔粗直,动作孔武,涂抹花脸,幽默风趣的角色是()①生②旦③净④末⑤丑A.①③B.②⑤C.④⑤D.③⑤分析丑、净角色唱腔粗直,动作孔武,涂抹花脸,幽默风趣。

答案D6.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它流传到现在并被其余戏剧所汲取的表现形式不包含()A.脚色制B.咏叹调C.演员组合系统D.戏剧构造答案B二、非选择题7.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 1956 年,周恩来总理高度评论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十五贯》:“ 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有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

”《人民日报》随即在头版头条发布专题社论,盛赞《十五贯》演出成功。

昆剧艺术和浙江昆剧团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很多地方建立了昆剧专业演出集体。

昆剧这一曾濒临绝唱的古老剧种,终于在新中国迎来了艺术复兴的一片艳阳天。

——《昆曲与浙江》资料二2001 年,中国昆曲艺术被宣告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的艺术成就和它独到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为世界所认识和赏识,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产。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6.2《昆曲的拯救和保护》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6.2《昆曲的拯救和保护》教案

第2课昆曲的拯救和保护教学目标识记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了解昆曲面临的保护任务重点认识拯救和保护昆曲任重道远难点认识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教学设计关于“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一目一是昆曲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中国戏曲有三个来源,第一,原始宗教祭祀天地祖先和驱鬼逐疫的“巫、傩歌舞”;第二,古代宫廷贵族娱乐的“俳优戏谑”;第三,宋金民间说唱艺术。

中国戏曲正式形成于宋金时期。

其代表是杂剧和南戏。

然而,这两种戏曲都没有流传下来,在它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

昆曲保存着中国戏曲自萌芽以来的一些信息,所以被称之为国宝级的“活化石”。

再是昆曲是中国“近代百戏之祖”。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

它凝聚着古代中国艺术家许多伟大的创造,对中国后世众多戏曲剧种有重要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第一项是角色制。

角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

所谓“角色”,就是,传统中国戏曲中根据戏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分、性格等而划分的人物类型。

演员往往专门扮演某种类型的角色,因而形成各种专门行当。

习惯上角色同行当通用。

唐代参军戏中已有参军、苍鹘两个固定角色,其后宋元杂剧、明清传奇逐渐增加角色,由简而繁,至昆曲已有所谓“江湖十二角色”。

但是,角色最基本的类型为“生、旦、净、末、丑”五种,其他角色实际上都可以规范到这五种行当中去。

在宋元杂剧和南戏中,以唱功为主的正生和正旦处于行当的霸主地位。

净、末、丑行当,只能当配角。

昆曲折子戏的出现,使正生、正旦之外的角色有了单独施展本领的机会,从而初步打破了生、旦为霸主的局面。

这对于以后戏曲发展有很大影响。

像折子戏《蒋干盗书》就以丑角为主。

另外,演员分角色,每人专攻一个行当,促使演技精益求精,推动了中国戏曲的发展。

第二项是文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是昆曲诞生的特点。

昆曲一登上戏曲舞台就受到文人青睐。

众多文人献身戏曲事业,对于规范、发展、繁荣昆曲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6.2《昆曲的拯救和保护》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6.2《昆曲的拯救和保护》教案

第2课昆曲的拯救和保护教学目标识记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了解昆曲面临的保护任务重点认识拯救和保护昆曲任重道远难点认识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教学设计关于“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一目一是昆曲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中国戏曲有三个来源,第一,原始宗教祭祀天地祖先和驱鬼逐疫的“巫、傩歌舞”;第二,古代宫廷贵族娱乐的“俳优戏谑”;第三,宋金民间说唱艺术。

中国戏曲正式形成于宋金时期。

其代表是杂剧和南戏。

然而,这两种戏曲都没有流传下来,在它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

昆曲保存着中国戏曲自萌芽以来的一些信息,所以被称之为国宝级的“活化石”。

再是昆曲是中国“近代百戏之祖”。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

它凝聚着古代中国艺术家许多伟大的创造,对中国后世众多戏曲剧种有重要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第一项是角色制。

角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

所谓“角色”,就是,传统中国戏曲中根据戏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分、性格等而划分的人物类型。

演员往往专门扮演某种类型的角色,因而形成各种专门行当。

习惯上角色同行当通用。

唐代参军戏中已有参军、苍鹘两个固定角色,其后宋元杂剧、明清传奇逐渐增加角色,由简而繁,至昆曲已有所谓“江湖十二角色”。

但是,角色最基本的类型为“生、旦、净、末、丑”五种,其他角色实际上都可以规范到这五种行当中去。

在宋元杂剧和南戏中,以唱功为主的正生和正旦处于行当的霸主地位。

净、末、丑行当,只能当配角。

昆曲折子戏的出现,使正生、正旦之外的角色有了单独施展本领的机会,从而初步打破了生、旦为霸主的局面。

这对于以后戏曲发展有很大影响。

像折子戏《蒋干盗书》就以丑角为主。

另外,演员分角色,每人专攻一个行当,促使演技精益求精,推动了中国戏曲的发展。

第二项是文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是昆曲诞生的特点。

昆曲一登上戏曲舞台就受到文人青睐。

众多文人献身戏曲事业,对于规范、发展、繁荣昆曲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学案导学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6章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第2课时 Word版含答案

历史学案导学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6章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第2课时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时昆曲的拯救和保护【学考报告】考点一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c)1.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是“国宝”级的“活化石”。

2.中国的“近代百戏之祖”(1)脚色制。

脚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

脚色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种,演员按脚色进行分工,各有专长。

(2)文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

昆曲一诞生就受到文人青睐。

通过刻意追求曲体、曲唱、曲辞的优美、婉转、动听;努力规范、发展剧本结构、脚色体制。

(3)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合—离—合,双线平行”的戏剧结构。

这是中国戏曲所特有的。

(4)昆曲的演员组合体制。

脚色体制有利于演员技艺的发展,有些演员技艺独特精湛,深受观众喜爱。

戏班就以他们为主,上演以主角占重要地位的戏。

主角的技艺、风格越来越突出,最后形成独特的流派。

昆曲这种演员组合体制,对其他各剧种都有影响,使之流传至今。

拓展延伸昆曲又分为南曲与北曲,其区别是北曲念字多用普通话,南曲念字多用苏州话。

北曲用于武打剧目较多;南曲则侧重于文戏。

要点昆曲的文化价值史料一史料二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对中国后世众多戏曲剧种有重要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

思考(1)史料一中的人物在戏曲中的角色分别被称为什么?在昆曲中,这样的角色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2)史料二说明昆曲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提示(1)生、旦。

条件:能文善唱,扮相俊美,做功精细。

(2)昆曲被誉为中国“近代百戏之祖”。

被称为“百戏之祖”或“百戏之师”,并且由于剧目丰富,能再现几百年前古典戏曲原貌而又被称为“戏曲活化石”的是( )A.昆曲B.京剧C.越剧D.川剧解析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所以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答案 A考点二昆曲的拯救与保护(c)1.昆曲衰落:从清朝中叶起,昆曲江河日下。

2.拯救措施(1)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保护和发展昆曲艺术做过重要指示。

(2)1957年成立北方昆曲剧院,培养专业演员。

《一 “百戏之祖”》教学设计

《一 “百戏之祖”》教学设计

《一“百戏之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百戏之祖”的概念,明确其所指的戏曲种类。

2、使学生掌握该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百戏之祖”的艺术特点,包括唱腔、表演形式、舞台布景等。

(2)其在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2、难点(1)理解该戏曲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2)体会其独特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百戏之祖”的相关知识。

2、欣赏法播放经典的戏曲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其艺术魅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实践法引导学生模仿简单的表演动作,加深对戏曲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精彩的“百戏之祖”表演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知识讲解(1)介绍“百戏之祖”的定义,明确其为昆曲。

(2)讲述昆曲的历史渊源,从起源到发展的各个阶段。

(3)详细讲解昆曲的艺术特点,如唱腔婉转悠扬、表演细腻精致、舞台布景典雅等。

3、作品欣赏(1)播放经典昆曲曲目,如《牡丹亭》《长生殿》等片段。

(2)在欣赏过程中,适时暂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关注表演的细节和艺术特色。

4、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昆曲与其他戏曲的区别和联系;昆曲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2)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5、实践体验(1)教师示范一些简单的昆曲表演动作,如手势、步伐等。

(2)学生模仿练习,感受昆曲表演的独特韵味。

6、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昆曲的定义、历史、艺术特点等。

(2)强调昆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和学习。

7、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昆曲的观后感,表达自己对昆曲的感受和理解。

(2)推荐学生观看更多的昆曲作品,拓展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关注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学习目标与思想方法【课程标准】1、知识与技能:识记昆腔产生的时间、地点,顾坚;梁辰鱼、魏良辅对昆腔的重大贡献,兴盛的具体表现。

理解魏良辅改革后昆腔的特点,昆曲艺术的致命弱点。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保护昆曲做出努力,使之延传至今。

拯救和保护昆曲面临重重困难,任重道远。

以昆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让昆曲薪火相传,再创辉煌。

理解古琴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云锦的织造工艺及《萨格尔》在藏、蒙民族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法、阅读法、图表法、历史比较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昆曲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瑰宝。

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的活的记忆,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的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在民族区别中,非物质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

保护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保护文化主权。

文化主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政治独立的精神基础。

保护本民族非物质文化是对人类文化生态的保护。

【专题探究】本专题介绍了我国以昆曲、古琴、云锦及《萨格尔》为代表的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剧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有“戏曲活化石”之称,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和舞蹈史上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在中国历史上,琴是古人修身养性的工具,在中国古典文化和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云锦华美典雅,织造工艺复杂,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卓越技艺的结晶;《萨格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藏族口传长篇英雄史诗,为研究古代藏族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学法点津】1.学习本单元内容,要重点了解昆曲这一重要概念;知道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感受昆曲作为“近代百戏之祖”的艺术价值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2.运用对比的方法,欣赏不同的戏剧片段,阅读中外著名史诗,了解织造业的发展,进行中外非物质遗产的类比,加深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认识。

3.可适当欣赏有关的戏剧或影片,或参观博物馆,了解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拓宽知识面,增加学习的兴趣,弘扬民族文化。

一“百戏之祖”【思维激活】昆曲,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

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

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

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昆曲是怎样产生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自主学习与知识构建【自主·预习·思考】一、600年的兴衰1.形成与发展(1)元朝后期,江苏昆山一带流行以当地方音为基础的南曲,明初称“昆山腔”。

(2)明嘉靖年间,昆曲已发展成雅俗共赏的戏曲形式,昆山人魏良辅对其革新,创造出“水磨腔”,因此被称为“昆腔之祖”。

梁辰鱼编写的第一部昆剧《浣纱记》上演后,引起了轰动效应。

(3)明万历年间,昆曲大举进入北京。

从明万历时期至清嘉庆初年,昆曲达到极盛。

《临川四梦》、《长生殿》、《桃花扇》等剧目风靡天下。

2.衰败(1)清朝屡兴“文字狱”影响了昆曲剧目的创作。

自乾隆年间起,昆曲趋于因循守旧,活力渐失。

(2)新兴的花部诸腔大量吸收昆曲的精华,动摇了昆曲统领戏剧舞台的地位,昆曲由盛而衰。

(3)鸦片战争以后,社会日渐衰败,昆曲不再有昔目的繁荣。

到民国初年,昆曲这一国之宝几乎成了“绝唱”。

二、百戏之祖1.特点(1)昆曲在魏良辅创新时,已经集中国古典音乐、舞蹈、艺术之大成;又历经文人雅士数百年的精心雕琢,终于形成一门融诗、乐、歌、舞、戏为一体的戏剧形式。

(2)剧本采用了宋、元杂剧和传奇的形式,每出大戏分很多折子,每折戏自成单元。

(3)昆曲的音乐曲调统称为“曲牌”。

各角色常用舞蹈动作来表现感情,从而形成载歌载舞的艺术特点。

昆曲的服装、化妆、头饰、道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剧舞台艺术。

(4)昆曲的角色行当有生、旦、净、末、丑五大类,每一类还可再细分,每个角色行当各有一套唱念方法和身段动作,反映了昆曲表演艺术的精致。

2.评价(1)昆曲有“百戏之祖”或“百戏之师”之称;这是因为它对京剧、越剧、川剧等大部分后起剧种都有影响。

(2)昆曲能再现几百年前古典戏曲的原貌,因而被称为“戏曲活化石”。

3.新中国时期(1)新中国成立后,濒于消亡的昆剧重获生机。

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携新编昆剧《十五贯》进京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2)《十五贯》以“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说明古老的文化遗产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发展。

三、名家名剧1.汤显祖和“临川四梦”(1)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他写的《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和早年的《紫钗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2)《牡丹亭》完成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它是戏曲瑰宝,蜚声海内外。

2.洪升与《长生殿》:洪升的《长生殿》借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揭露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引起轰动。

3.孔尚任与《桃花扇》:与《长生殿》齐名的是孔尚任的《桃花扇》,借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离合之情,激发人们对故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4.评价(1)《长生殿》和《桃花扇》将昆曲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峰。

洪升和孔尚任被尊为曲坛的泰山北斗,合称“南洪北孔”。

(2)昆曲还有《十五贯》、《烂柯山》等经典剧目,它们所承载的古典文学精粹,成为人们走进古典传统文化殿堂的桥梁。

思考:昆曲是怎样产生的?昆曲的特色是什么?(1)①顾坚始创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

②魏良辅革新昆山腔,使其具备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

③梁辰鱼将昆曲剧目率先推上戏曲舞台并获得成功。

昆曲诞生了。

(2)昆曲唱腔悠扬婉转,讲究字正腔圆。

昆曲戏词文雅深奥,讲究运用典故。

所以“闲雅整肃,清俊温润”是昆曲的突出特点。

但是,片面地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的表现力,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又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

精要导学与方法策略【要点·剖析·突破】昆曲的特点(1)历史悠久,“百戏之祖”。

从明代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上百种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剧种中,最有艺术感染力、最高雅、最无与伦比的艺术精品,就是昆剧。

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众多戏曲品种都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

(2)文学典范,华丽典雅。

昆曲剧本采用宋元时代的杂剧传奇的结构方式,既有一个贯穿全剧的总情节,又有相对完整的小段情节,因而许多单折戏可以独立演出。

在文学语言上,它继承了古代诗词及元曲的优点和长处,文辞华丽典雅。

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的不朽之作。

昆曲的曲文则浸润有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昆曲的许多曲牌与宋词、元曲相同。

(3)唱腔婉转,吐宇讲究。

昆曲风格典雅,其音乐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特点非常突出。

清丽柔婉、俊雅悠扬的声腔十分动人。

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腔的控制、节奏的徐疾以及咬字发音。

音乐伴奏也颇为齐全,有管乐、弦乐、打击乐等。

(4)载歌载舞,角色齐备。

昆曲的表演载歌载舞,舞蹈化、程式化程度非常高。

昆曲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

昆曲的角色行当也划分得十分细致,分生、旦、净、末、丑等,各个行当都在表演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程式和技巧,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力等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典题·引导·感悟】题型一昆曲的发展历程【例题】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昆曲增强了生命力和影响力,开始走向全盛时期,其原因包括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工商业的兴起并日益繁荣③一些知识分子的参加昆曲创作④“文字狱”政策的实行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文字狱”是清朝实行的文化专制政策,与题干无关。

故选B。

答案:B题型二昆曲的特点【例题】下图是昆曲中的五大角色之一,它应属于 ( )A.生 B.净 C.末 D.丑解析:根据图,该人物应属粗犷豪放的花脸,而在昆曲中,花脸的名称与形象相反,叫做“净”。

故选B。

答案:B迁移应用与探究创新【自练·自查·自评】1.中国最初的戏曲是( A )A.杂剧 B.诸宫调 C.元杂剧 D.南戏2.既是是著名的散曲作家,又在杂剧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是( C )①王实甫②关汉卿③白朴④马致远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3.元杂剧、昆曲、京剧的兴衰中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不包括( D )A.艺术不能脱离群众B.艺术应随时代的变化推陈出新C.艺术门类之间应互相学习、兼收并蓄D.艺术形式应保持原有的风貌,不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4.元杂剧在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 B )①产生了一批结构完整的剧本②产生了许多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品③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等著名戏曲家④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昆曲能在明传奇的演唱中一统天下,得益于( B )①戏曲家魏良辅的改革②昆曲博采众长、曲调优美③戏曲家梁鱼辰创作《浣纱记》的成功④剧作家汤显祖的影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6.明末清初,苏州虎丘山每年都举行规模盛大的中秋曲会,这一盛会延续了 ( A ) A.50多年 B.100多年 C.200多年D.150多年答案:A【实践·探究·创新】1.中国的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是(A )A.元杂剧的产生 B.昆曲艺术的产生 C.京剧的形成 D.明代传奇的兴盛解析:元杂剧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的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2.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C )A.昆曲本身不够优美 B.其他剧种的兴起 c.逐渐脱离群众D.当时战争频繁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问题的能力。

昆曲逐渐脱离群众,是导致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

3.下列对于昆曲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是一种地方戏 B.不如其他地方戏优美C.始终占统治地位D.历来受到文人学士的重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昆曲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宠爱。

4.下图是昆剧历史上的著名经典剧目之一,该剧的作者是 ( D )A.明万历 B.汤显祖 C.洪升 D.孔尚任解析:根据插图和上方的“寄扇”文字,可以判断出是《桃花扇》,作者是孔尚任。

5.被称为“百戏之祖”或“百戏之师”的昆曲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 A )A.江苏 B.浙江 C.安徽 D.北京解析:昆曲也叫昆剧、昆腔、昆山腔,是江苏昆山县一带的地方戏。

故选A。

6.在昆曲的一大批流芳百世的不朽作品中,“临川四梦”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们是( C)①《牡丹亭②《长生殿》③《南柯记》④《紫钗记》⑤《桃花扇》⑥《邯郸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②⑤⑥解析:“临川四梦”是江西临川人汤显祖写得与梦境有关的故事,包括《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长生殿》的作者是洪升;《桃花扇》的作者是孔尚任,且故事都与梦境无关,应排除②⑤,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