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解析
经济学说史-重农学派及亚当斯密

2、纯产品生产过程 只有农业生产才能创造纯产品, 只有农业生产才能创造纯产品 , 自然在协助劳动进行着新物 质的创造,因此纯产品应归为是自然力的产物,属于“ 质的创造,因此纯产品应归为是自然力的产物,属于“自然的 恩赐” 恩赐” 3、从农业生产认识纯产品(m)的依据 从农业生产认识纯产品( 在农业生产中, 在农业生产中,生产的耗费和生产的结果可以在物质形态上直 接比较,所以, 接比较,所以,农业生产可以离开流通和价值计算直接考察剩 余产品。 余产品。
封建式外观的体现
他们以资产阶级的视野分析农业生产 但却把这一生产过程看作是地主主导的 理论上的妥协来自于经济、 理论上的妥协来自于经济、政治上的软弱以及与 封建势力的密切联系。 封建势力的密切联系。
第二节
魁奈的经济学说 魁奈的经济学说
一、 魁奈的生平
F. Fran ois Quesnay (1694~1774), ~ ), 法国重农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 法国重农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大 约在60岁时才开始关心经济问题 岁时才开始关心经济问题, 约在 岁时才开始关心经济问题,特别 是农业和赋税的问题。 是农业和赋税的问题。1758年,他仿照 年 人体血液循环的情况, 人体血液循环的情况,说明社会资本再 生产原理,发表了他的著名代表作 代表作《 生产原理,发表了他的著名代表作《经 济表》 是宏观经济的最早的一个模式, 济表》,是宏观经济的最早的一个模式, 魁奈的理论是重农主义者的共同信条。 魁奈的理论是重农主义者的共同信条。
重农学派的先驱者
布阿吉尔贝尔早就提出了农业是国家富强之本的思想,并 布阿吉尔贝尔早就提出了农业是国家富强之本的思想, 早就提出了农业是国家富强之本的思想 自称他是农业的辩护人。 自称他是农业的辩护人。 沃邦(1633 1707 是法国17世纪末18 1707) 17世纪末18世纪初军事工程官 沃邦(1633—1707)是法国17世纪末18世纪初军事工程官 在他的《王国什一税论》 员,在他的《王国什一税论》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中 最重要的部门,建议改革租税制度,实行单一税制, 最重要的部门,建议改革租税制度,实行单一税制,对一 切收入和一切等级实行什一税。 切收入和一切等级实行什一税。他主张经济自由以发展工 业和商业。 业和商业。 达经逊(1696 1757 主张国内国外贸易完全自由, 1757) 达经逊(1696—1757)主张国内国外贸易完全自由,整个 欧洲应成为统一的市场,任其自由竞争。 欧洲应成为统一的市场,任其自由竞争。他将国民经济各 部门的顺序排列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部门的顺序排列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他的基本观点是 有普遍良好的农业, 有普遍良好的农业,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重农学派名词解释

重农学派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群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们旨在推广农业发展,并以农业为国家的主要经济发展动力。
下面就解释一下一些重要的名词:第一段:重农主义重农主义又称农本主义,在经济学中指倡导国家应以农业为基础的一派思想。
这一派经济学家主张农业生产是其他生产活动的基础,经济发展的根源。
他们认为工业发展不可避免存在周期性的波动和危机,而农业发展可以稳定经济。
重农主义者认为只有通过发展农业,能够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第二段:地租地租是指土地所有权者所得到的对土地使用权的代价,也称土地收益。
在重农主义中,地租的概念较为重要。
重农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地租是农民收益的唯一来源,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只有使土地得到最大利用,才能获得最高的地租收益。
他们的目标是通过高地租收益来推动农业发展。
第三段:耕地比例耕地比例是农田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例,反映了一个国家农田利用的程度。
在重农主义中,耕地比例的提高被视为重要的政策方向。
派系认为只有通过增加耕地,提高耕地比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耕地比例的提高需要实现土地利用的最优化,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来提高耕地的利用品质。
第四段:三合一政策在中国经济学史上,三合一政策首次出现在重农学派的理论中。
三合一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改良品种、调整结构和提高品种。
改良品种是指通过杂交、转基因等手段,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调整结构是指通过调查本地农业发展的情况,优化种植田地和作物种植结构,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品位是指农民提高种植和收获的技术水平,以达到盈利的目的。
第五段:产业升级重农学派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要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就需要从农业经济中发现新的增长点,通过实现产业升级的方式来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从而改变农业发展中的低级化发展之路。
为此,整个国家应该鼓励技术进步,发展高效的农业,加强农业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进而推动农业升级,实现农业健康发展和经济发展。
浅论法国重农学派经济思想对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启示

经济学说史期中考察(论文)论文题目:浅论法国重农学派经济思想对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启示学生姓名:陈方舟学生学号:11091401专业班级:经济学(3)班指导教师:陈韶华二零一三年五月浅论法国重农学派经济思想对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启示陈方舟(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18世纪50~70年代,重农学派在法国兴起,其提出的经济理论及主张对于农业生产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自然秩序理论、“纯产品”学说等理论以及发展大农业生产、主张自由贸易、处理好政府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的经济主张, 对解决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本文试图以重农学派的这些理论及观点为基础, 在生产模式、城镇化建设、政府政策及科技发展等方面, 谈谈解决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启示。
【关键词】重农学派;重视农业;我国“三农”问题一、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和我国农业发展的背景比较(一)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1、封建制度,摇摇欲坠十八世纪中叶的法国正值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法国的封建制度摇摇欲坠,重农学派就是在反对重商主义和法国旧政权的封建特性的过程中产生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2、连年征战,人口锐减由于路易十四时期,战乱频发,加上对异教徒的迫害,法国人口急剧下降,自1660年到1715年减少了400万人,劳动力人口随之锐减。
3、经济危机,政策失误由于路易十四对外连年征战和大肆挥霍,法国债台高筑,加之,路易十四的继任者继承了祸国殃民的重商主义政策,社会经济每况愈下。
期间,约翰罗企图以金融证券投机致富的改革也以惨败告终,法国经济陷入了一片混乱。
4、强国崛起,内外交困路易十五在对奥地利、俄国、英国等国家的战争中接连失败,海外市场多被夺走,此时,普鲁士日益壮大起来,成为新兴国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而法国的实力大大削弱,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二)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背景1、体制改革,水深火热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既得利益集团成为改革阻碍。
第五章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1(1)

(2)著作及其思想
他把魁奈所称的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的内部又再 划分为资本家和工人。杜尔哥认为,资本家是通过 垫支资本,使用别人的劳动而取得利润。他还认识 到雇佣工人是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时候产 生的。工人因失去生产资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 卖劳动力谋生,工资只限于维持工人的生活所必需 的生活资料。
第二节 魁奈的经济学说
一、生平和著作
魁奈
Fran ois Quesnay (1694~1774)
法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 重农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领 袖。出身于地主家庭。长期 行医。1749年任路易十五 的宫廷医师。魁奈大约在60 岁时才开始关心经济问题。 主要代表作:《经济表》和 《经济表的分析》。
重农学派意图反对重商主义者关于流通是财 富源泉的观点,认为在符合“自然秩序”的 制度下,即在完全的自由竞争条件下,交换 总是等价物与等价物的交换,价值不可能在 交换过程中增殖。
纯产品的产生
A.流通领域:不产生纯产品(等价交换原则) B.生产领域:财富的生产方式 财富的相加:把各种消耗掉的价值相加在一
2.重农体系实质与外观的矛盾
重农主义体系的封建主义外貌表现在: 第一,重农学派的理论所表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
但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看起来则好像是封建土地所有 者的一个佃户; 第二,重农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所反映的是资产阶 级的要求,但看起来则好像是在为封建土地所有者 的利益打算。 重农学派在政治观点方面,他们并不主张取消君主 专制和实行民主政治,但反对暴君,即反对专制君 主的独立专横,认为专制君主应当根据自然规律来 管理国家。
重农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是最早把社会分为阶级,并 试图以此分析社会现象的经济学家。
3.资本理论
农业资本家的经营资本,即他所说的“预付”划分为两部 分:
第五章 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 《西方经济学思想史》PPT课件

在经济改革方面,杜尔哥主要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实行自由竞争;改革税 收制度,让各阶级一律纳税;取消行会。有时,他被学术界认为是“自由放 任,自由通行”这一著名原则的首倡者。
第五章 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
第三节 魁奈的经济思想
二、经济学说
(五)经济表
(2)“经济表”分析的前提和假定条件首先是经济活动的自由,即自由竞 争的“自然秩序”。然后,还要假定:①在一个大的王国内,社会普遍实行 大农业(大规模租地农业);②社会上只存在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 不生产阶级这三个主要阶级;③“经济表”只考虑各阶级间的流通,而不考 虑阶级内部的流通;④在考察年度内,以正常价格为基础,每年有50亿里 弗尔价值的再生产,而且保持常态,有充足的资本,不承担税赋;⑤考察期 内商品的价格不变;⑥只考察简单再生产的情况;⑦不考虑对外贸易情况; ⑧各阶级间的交易只按总额计算。
(3)“经济表”中只有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的区分,而没有两大部类的 区分,所以,不能完善地分析再生产过程。
(4)“经济表”强调了资本生产的均衡,但没有看到资本生产中存在的内 在矛盾。
(5)“经济表”认为,工业生产中只有“年预付”没有“原预付”;社会 总产品不包括20亿里弗尔工业品;混淆了“原预付”折旧和利息;认为农 业部门要向工业部门去购买消费品,但工业部门自己也不消费工业产品。
01 封建性外观
02 自然秩序的思想
03 重视农业的观点
第五章 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
第三节 魁奈的经济思想
一、生平及著作
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领袖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论重农学派经济思想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现代意义

结论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重农学派和中国古代重农思想在多个方面存在 异同点。两者都认为农业生产和土地制度对国家经济至关重要,但在具体的政策 措施上有所不同。重农学派强调建立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和引入现代化的农业科 技,而中国古代重农思想则更注重平均分配土地和精耕细作。
此外,两者都农民的生活状况和生产积极性,但在具体的政策措施上存在一 定差异。
2、土地是财富的源泉:重农学派认为,土地是财富的源泉,只有通过农业 生产才能创造真正的财富。因此,国家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
3、自由放任原则:重农学派主张政府应该采取自由放任政策,让市场自由 调节经济活动。他们认为,政府干预会破坏自然秩序,阻碍农业发展。
二、重农学派经济思想对中国农 业发展的现代意义
此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也是必要的。重农学派提出的“土地肥力递减”规 律提醒我们,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制度对于保持土壤肥力和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至关重要。中国可以借鉴法国重农学派的经验,采取有效的土地利用和管理 措施,防止土地过度开发和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重农学派经济思想并不是万能药,它所倡导的自由放任 市场经济在中国农业改革中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与18世纪 的法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借鉴重农学派经济思想的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创新和调整。
1、重农学派和中国古代重农思 想对于农业生产的看法
重农学派认为农业生产是创造财富的唯一途径,强调农业部门的重要性。中 国古代重农思想则认为农业生产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的基础,同样强调农业的 重要性。两者都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重农学派更加强调农业 部门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2、重农学派和中国古代重农思 想对于土地制度的规定
经济学说史——重农学派

经济学说史——重农学派经济学说史——重农学派(第五章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第一节概述名词解释:1.重农学派:重农学派是继布阿吉尔贝尔之后的法国古典经济学派,它出现在布阿吉尔贝尔后约50年的18世纪50—70年代。
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杜尔哥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们以农业生产作为研究对象,最早系统的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产阶级的视野内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马克思称重农学派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
2.自然秩序:①“自然秩序”是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
②重农学派提出: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
③自然秩序是上帝为人类社会幸福安排的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既支配自然界,又支配人类社会。
一个国家按照自然秩序发展,才会富强;否则就将进入病态。
“自然秩序”是“所有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说来是最优良的”的规律。
简答题:1.重农学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重农学派的理论是资产阶级性质而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外貌?重农学派的基本特征:(1)重农学派理论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实质,他们要求建立的社会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社会。
(2)他们的分析也是从资产阶级的视野对资本主义的分析:①从他们对社会生产方式和阶级结构的分析来看,他们所说的社会生产方式唯一的生产部门——农业,实质上是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合的大农业,它包含的阶级主要是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农业生产工人,他们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存在的阶级。
②从他们对社会阶级地位来分析来看,处于核心地位的农场主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不仅指导农业生产,生产纯产品,而且指导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从他们对政策主张的分析来看,主张只对土地所有者征税,给农场主充分的自由,实际上是体现了维护资本家的利益这一实质。
是资产阶级性质而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外貌:①从重农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所处的地位来看:魁奈和杜尔哥都是封建高官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也要维护封建主的利益和要求。
第五章 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

第五章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
法国的经济状况:农业占有主导地位、封建地主的统治、社会经济问题的恶化(与反对柯尔培尔1619-1683重商主义的实施、罗氏制度的破产)
形成过程:早期布阿吉尔贝尔的影响、沃邦(单一税),坎蒂隆对农业的研究
重农主义的目标:通过改革税制(人头税和间接税)和改善农业体制(建立大规模农业)来重组法国经济
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的哲学观和方法论:自然和人类社会都应当符合自然秩序,反对人为秩序(封建制度)符合自然秩序的社会才能够处于健康状况。
(医学)
重农学派的财富观:财富来源于农业(与重商主义相对)
魁奈其人:(1694-1774)医生,60余岁开始研究经济,兴趣仅为几年。
p75
“纯产品”学说:只有农业才能够创造剩余产品即纯产品,剩余产品来源于农业产出补贴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之后的剩余
理由: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
影响:只有物质形态上的剩余才构成纯产品(剩余价值),被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影响:商业不创造剩余价值(商业的产出不构成工人的工资的组成部分、也不创造使用价值)
贡献:剩余价值来源于生产领域而不是流通领域
社会经济结构:p78生产阶级,土地所有制阶级、不生产阶级
资本理论:农业资本的年预付、原预付
经济表:6个假定前提p81
5项行为
3个结果
政策主张:发展大农业经济、整顿税收、改革贸易政策
评价与争议:方p70
关于不生产阶级:手工业为什么不创造剩余价值和利润
(现代农业为什么不创造剩余价值和利润)
杜尔阁其人、及观点:p85。
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

– 把资本旳整个生产过程,看做再生产过程,把流经 过程体现为仅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旳形式;货币流 通体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旳要素,是为再生产过程 服务旳,受生产制约。
– 把各阶级收入旳起源,资本和所得旳互换,再生产 旳消费和个人旳消费,以及农业与工业,即生产旳 两大部门之间旳流通,看成是再生产过程旳要素。
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封建制度土地全部权 旳统治体现旳。
– 法国封建制度仍占统治地位,重农学派 代表本身又是封建贵族阶级,经常以他
们熟知旳封建主义形式体现资本主义生 产旳内容。
经济学说史教程
6
第二节 魁奈旳经济学说
一、 魁奈旳生平和著作
1.生平:弗朗斯瓦·魁奈 (1694-1774)是法国古 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
• “人为秩序”旳拟定应以“自然秩序” 为准则。
• 重农主义学派受到阶经济级学说史旳教程局限,把原来是5
(二)资产阶级实质和封建主义外观旳矛盾
– 重农学派理论体现了资产阶级旳利益和 要求旳实质,主要表目前他们从资产阶 级旳视野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分析。
– 这个资产阶级旳实质却取得了封建主义 旳外观。因为在重农主义体系中,资本
重农学派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重农学派旳重大功绩在于,他们在资产阶 级视野以内对资本进行了分析。正是这个功 绩,使他们成为当代政治经济学旳真正鼻 祖。”——《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经济学说史教程
4
• 重农学派学说旳特点
• (一)“自然秩序”是重农学派思想体系 旳理论基础
• 提出:自然秩序是神意旳秩序,人类社 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 为转移旳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旳“自然 秩序”。
[经济学]重农学派
![[经济学]重农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9a3175dc7c1cfad6185fa701.png)
他认为,这三种经营方式由于资本不同,耕作 技术不一,从而产量和纯产品也不相同。 第一种方式没有资本投资,技术落后,产量最 低,不能提供纯产品; 第二种方式投资不多,技术较差,仅能提供较 少的纯产品; 只有第三种方式投资最多,技术先进,能提供 最多的纯产品。
4、对“纯产品”学说的评价: 纯产品学说的科学意义在于指出 了剩余价 值来源于生产领域,并且把纯产品的生产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起来,这就为分析资 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 缺陷:一是认为农业是唯一提供纯产品的部 门,这是片面的、错误的;二是把纯产品看 作是土地的自然赐予,也是错误的。
三、重农学派的特点
1、“自然秩序”观 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思想是在法国启蒙思 想家的影响下形成的 自然和社会应当建立在“自然秩序”这上,并 把“自然秩序”和“人为秩序”相对立。 “自然秩序”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秩序,这种 秩序是合乎人类本性的,因而是自然的、合理 的制度,而“人为秩序”则是违反自然的不合 理的制度,即封建专制制度。
重农学派
一、重农学派的含义 二、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重农学派的特点 四、重农学派的主要成员 五、魁奈的经济学说以及杜尔哥的经济 思想 六、重农学派对古典经济学的贡献及其 缺陷
一、重农学派的含义
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 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 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 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 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重农学派的形成以1756年其代表人物魁奈在 《百科全书》上发表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 《租地农场主论》为标志,它的结束以1776年 另一位代表人物杜尔哥失去政府高官地位为标 志。
马涛经济思想史-2重农学派

• 整顿税收。废除其他赋税,实行只向土地所有 者阶级征收一种单一的地租税,也就是只向土 地所有者阶级得到的那部分“纯产品”征税。 实行单一租税还可以简化税制,大大降低征收 税时花费的费用。 • 维护私有制。反复强调私有制是符合“自然秩 序”的,私有制的安全是社会经济秩序的基础。 • 魁奈经济政策主张的总原则是减少国家对经济 生活的干预,提倡生产(主要是耕作)和贸易 领域的自由放任或自由竞争。
经济政策主张
• 自由放任。判断一个社会健康与否就看它是否 符合自然秩序的标准。魁奈认为政治经济学的 任务,即在阐明这种客观的经济规律,使人为 秩序符合自然秩序。怎样才能处于这样一种自 然秩序的状态呢?要靠竞争和自由放任。 • 实行大农业经营。魁奈认为小农业经营想获得 很大的利益是不可能的,只有把土地集中形成 大农业经营。
• 魁奈60岁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当时在路易15推 行重商主义政策下,为了工业利益对农产品价 格压的很低,使农民大量破产。社会上一般舆 论也都开始关心经济问题,尤其是当时最迫切 的谷物价格和赋税问题。伏尔泰曾俏皮地说: 全国总算谈厌了诗文、喜剧、悲剧、小说、道 德观念、神学等问题,到头来讨论面包问题了。 • 主要著作:为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撰写了 《农民论》、《谷物论》、《人类论》、《租 税论》和《利息论》;代表作是《经济表》和 《经济表的分析》。
纯产品学说
• 魁奈认为农业中每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扣除了 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者的 生活资料后所剩余的农产品就是“纯产品”。 这已接触到了剩余价值的问题。在他看来,只 有纯产品增加一国财富才能增加。 • 魁奈认为只有农业生产才创造“纯产品”,其 他部门包括工业生产在内,都不生产“纯产 品”。这是重农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 魁奈根据他的纯产品学说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 生产劳动,他叫做结果的劳动和不结果的劳动。
《经济学说史》讲义重农学派

以魁奈为首的法国经济学家,在总结历史教训的 同时,充分吸收前人思想,最终形成了完整的重 农主义理论体系。
划分时期。
出现于18世纪50-70年代,这时正是法国资产 阶级革命的准备时期。重农学派以F.魁奈和 A.-R.-J.杜尔哥为主要代表。
魁奈的去世(1774)和杜尔哥免职(1776)后 对他所推动的改革的反动,标志着这个学派的 迅速崩溃。此时,斯密则出版了《国富论》。 在这二十多年里, 他们引导着世界经济思想。
并且认为,在自然秩序下,人们享有一些 基本的自然权利,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是 自然秩序所规定的基本的自然权利,是天 赋人权。为了达到对这种基本自然权利的 享有,政府对于人民的经济活动不应该加 以任何干涉和限制。因此,自由放任是实 现给与人类以最大幸福的自然秩序的主要 条件。
他们把自然秩序看作是上帝为了人类幸福而安 排的秩序,认为只有强而有力的开明君主才可 以充当社会良医。当社会处于健康状态时,“ 开明君主”把自然秩序的概念灌输给人们;当 社会处于病态时,他进行医治,使社会回到自 然秩序上来。
魁奈大约在60岁时,即1753年到1756年之间,才 开始关心经济问题,特别是农业和赋税的问题。 当时在路易15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下,为了工业利 益对农产品价格压得很低,使农民大量破产。社 会上一般舆论也都开始关心经济问题,尤其是当 时最迫切的谷物价格和赋税问题。伏尔泰曾俏皮 地说:全国总算谈厌了诗文、喜剧、悲剧、小说、 道德观念、神学等问题,到头来讨论面包问题了。
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学说

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学说●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杜尔哥A.R.J. Turgot重农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法国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为什么?因为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运行机制和剩余价值,马克思把他们看成“资本实际上最早的系统发言人”,他们的学说是对资本主义最早的系统的理解。
但是,重农主义当时的历史任务并不是发展理论,而是分析社会现状,提出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和主张。
重农主义学说的主要特点●重视农业,但是过分了,贬低了其他产业;(现实性的主题-不能怪魁奈和杜尔哥)●把“自然秩序”学说作为整个学说的出发点;(理性之光)●这个学说的观点和主张带有浓厚的封建外观。
(推崇的是开明的君主专制-当时中国的封建专制-康乾盛世)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消极方面:路易十四和十五奉行的重商主义和对外战争失败,使本来就日趋恶化的财政经济状况陷入绝境。
重商主义政策破产,为重农主义作为重商主义的对立面出现奠定了前提;●积极方面:重农主义受三方面影响第一,法国学说早就有的重视农业的传统和自由放任的思想;(Laissez faire是自由通行,不同与今天的自由贸易)第二,启蒙学派的影响-强调“理性之光”;第三,反映资产阶级的要求,提出新的符合其利益的理论。
所以,以农业中剩余价值产生和运动进行分析。
(与英国古典经济学先驱者不同,法国从魁奈起,就相信土地肥力是净财富和净收益的唯一来源)二、魁奈经济学说和方法论●生平和特点。
做外科医生很成功。
60岁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拥护开明专制,希望君主实施自上而下的改革,来防止自下而上的革命。
是唯心主义者,但不是随风飘摇的人。
●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人们只有服从自然,才能支配自然;用理性方法,深入到事物内部,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配弟)。
魁奈发展了配弟思想,提出自然秩序-客观规律性。
怎样使自然秩序维持不变,靠竞争和自由放任。
这样同主张保护政策的重商主义(通过国家干预建立人为秩序)划清了界限。
5.第五章 重农学派

拥有土地的贵族: 拥有土地的贵族: 各种负担强加于农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各种负担强加于农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农民要负担各种苛捐杂税,而且征税额也取决于征税 农民要负担各种苛捐杂税,而且征税额也取决于征税 人员的随意性和农民的财富,征税额变化幅度也很大。 人员的随意性和农民的财富,征税额变化幅度也很大。 个人积累财富和扩大投资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伤害。 个人积累财富和扩大投资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伤害。
2.重农学派的形成 先驱者 农业是国家富强之本的思想。 布阿吉尔贝尔:提出了农业是国家富强之本 布阿吉尔贝尔:提出了农业是国家富强之本的思想。 沃邦(1633-1707):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部门, 沃邦(1633-1707):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部门, 主张经济自由以发展工业和农业。 主张经济自由以发展工业和农业。 达经逊(1696-1757):主张国内外贸易完全自由,提出整个 达经逊(1696-1757):主张国内外贸易完全自由,提出整个 欧洲应成为统一的市场,任其自由竞争 自由竞争。 欧洲应成为统一的市场,任其自由竞争。 并指出有良好的农业,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并指出有良好的农业,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坎蒂隆:提出土地是财富的来源,人类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动力。 坎蒂隆:提出土地是财富的来源,人类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动力。 重农学派继承和发展了上述先驱者的观点,创立了比较完整 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 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重农学派的创始人。 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重农学派的创始人。
著名的《经济表》 著名的《经济表》: 完成于1758年,在1766年进一步修改。 完成于1758年,在1766年进一步修改。 描述: 一个理想的、自由竞争经济的商品与货币的循环流通。 一个理想的、自由竞争经济的商品与货币的循环流通。 这是对财富流动的第一次系统的分析,后来成了宏观经济学 这是对财富流动的第一次系统的分析,后来成了宏观经济学 的基础。 的基础。 专著:《租地农场主论》 专著:《租地农场主论》、《谷物论》、《经济表》等。 谷物论》 经济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济表》的创见 – 运用抽象法,从前面所述的正确、合理的假定前提 出发,对本质的问题进行科学和集中的分析研究。 – 《经济表》的出发点是每年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总 产品,是以一年收获的终结为循环的开始。 – 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做再生产过程,把流通 过程表现为仅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货币流 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的要素,是为再生产过程 服务的,受生产制约。 – 把各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 的消费和个人的消费,以及农业与工业,即生产的 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看成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经济学说史教程
10
魁奈的纯产品学说的必然性:
• 农业劳动的剩余价值明显。
• 农业是一切劳动部门发展的基础。
• 为同重商主义斗争,力求在生产中寻找
剩余价值的起源。
三、社会阶级结构 • 把社会分为三个阶级: – 生产阶级,从事农业的阶级,包括租地 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 – 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及其从属人 员,国王、官吏和教会。 – 不生产阶级,包括工商业资本家和工人。 • 魁奈是西方经济学家中最早划分社会阶级, 并按阶级分析社会现象的。
第五章 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
经济学说史教程
1
本章重点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的理论基础,由此 得出了近乎正确的资本划分、阶级划分 理论。 *《经济表》是宏观经济学的最初分析,主 要考察了一国的简单再生产。
经济学说史教程
2
第一节
概述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的社会经济状况
经济学说史教程
层层压迫下的法国农民
3
经济学说史教程
22
第三节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二、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发展
• 杜尔哥修正并发展了魁奈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学
说。进一步明确地把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各自 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即把生产阶级划分为农 业工人和农业资本家,同时把不生产阶级划分为 工业工人和工业资本家。 •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两个主要阶 级,进行了比较正确的解剖和说明,指出资本家 占有和投入资本,使别人从事劳动,而赚取利润; 雇佣工人则一无所有,靠给别人劳动,只能挣得 工资。
经济学说史教程 16
• 结果
– 土地所有者阶级得到了10亿里弗尔的粮食 和10亿里弗尔的工业品,满足了他们的生 活需要。 – 不生产阶级用他们的工业品换得了原料和 粮食,保证再生产的继续。 – 生产阶级得到了10亿里弗尔的工业品(农 具等),同时,还有20亿里弗尔的粮食留 在他们手中,没有进入流通,用作恢复再 生产过程。此外,他们又收回了20亿里弗 尔的货币,将作为下一年度的地租交给土 地所有者阶级。
经济学说史教程 6
第二节 魁奈的经济学说
一、 魁奈的生平和著作 1.生平:弗朗斯瓦· 魁奈 (1694-1774)是法国古 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曾做 过法王路易十五的宫廷医 师,由于医学上的成就而 被封为贵族。晚年研究经 济问题。拥护开明的专制 制度,主张由开明君主实 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但反 对革命的风暴。 经济学说史教程
经学说史教程
10亿 10亿 10亿
• 《经济表算学范式》中,全部流通,包括商品
流通和货币流通,归纳为以下五项行为: 1.土地所有者阶级以手里已有的地租收入20亿 里弗尔货币的半数,即10亿里弗尔的货币, 向生产阶级购买粮食。 2.土地所有者阶级再以手里还有的10亿里弗尔 的货币,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 3.不生产阶级以10亿里弗尔的货币,向生产阶 级购买农产品(粮食)。 4.生产阶级以10亿里弗尔货币,向不生产阶级 购买工业品(如农具等)。 5.不生产阶级又以10亿里弗尔的货币,向生产 阶级购买农产品(原料)。
7
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是一个革新家。他创立 了完整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并提出了改善 法国经济状况的纲领以及一整套政策、主张 和措施。
• 2.著作:《租地农场主论》、《谷物论
》、 《人口论》、《赋税论》 、《经济 表》、《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 、《经济表的分析》
二、“纯产品”学说 • “纯产品”学说实际上是重农学派的剩 余价值理论,是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核 心,也是重农学派政策主张的基石。 • 农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财富来源于土 地产品。 • ”纯产品“:每年从农业生产出来的总 产品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 料和生产者(农场主和劳动者)的生活 资料后所剩余的农产品。
经济学说史教程 9
“扣除用于耕作的劳动费用和其他必须支出后多余的土地生产 物,是纯产品,它构成国家的收入和获得或购买地产的土地所 有者的收入。”——《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 1979. 魁奈认为只有纯产品增加,一国财富才能增加。
• 魁奈确认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过程而是在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确定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 由此为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 • 但他没有把剩余价值归结为由劳动者的剩余劳 动时间创造的,而错误地认为“纯产品”是由 自然,即土地提供的,农业才是唯一生产部门。
天才的经济表——马克思
六、 魁奈的经济政策和主张 1.发展大农业经济。即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租 地农场主的企业经营,土地的直接耕作者 是雇佣工人。 2.整顿税收。根据纯产品理论,主张只向土 地所有者阶级征收一种单一的地租税,反 对向农业资本家、工商业资本家征税。 3.改革贸易政策。提出发展农业和自由贸易 的措施及主张,提倡农产品自由出口和工 业品自由进口。 4、国家政权的职能是保护私有制,而不是干 预经济。 21 经济学说史教程
重农学派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重农学派的重大功绩在于,他们在资产阶 级视野以内对资本进行了分析。正是这个功 绩,使他们成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 祖。”——《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经济学说史教程
4
重农学派学说的特点
(一)“自然秩序”是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 理论基础
提出:自然秩序是神意的秩序,人类社会和物质 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 “人为秩序”的确定应以“自然秩序”为准则。 重农主义学派受到阶级的局限,把本来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成是自 然的永恒不变的,因此也就把仅仅支配资本主 义生产的特殊规律,看成是支配一切社会的永 恒不变的规律。
26
第三节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三、杜尔哥的经济政策主张与社会改革
• 1774年秋他取消对谷物贸易的限制,在国内实施
了谷物贸易自由。 1775年对运进城市的谷物实行了减少税款的措施; 在这一年对特权阶级还实行了征收建造街道税, 而对农民则废除了建造街道时的徭役。 1776年取消对酒类贸易的限制,实行贸易自由。 • 这些改革损害了王室和特权阶级的利益,引起了 封建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以失败而告终。
第三节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一、杜尔哥的生平和著作
1. 生平:安· 罗伯特· 雅克· 杜尔哥(1727—1781)是 法国重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早期研究神 学,后从事政治活动。他同意重农学派的理论观 点,但他并不参加这个学派的派系活动,不同意 重农学派的一些政治主张,也不赞成这 一学派的狭隘宗派精神。 2. 著作:《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关于商业的重要问题》、《市集与市场》
经济学说史教程 27
阅读书目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6卷Ⅰ,
15~43、365~366、405~407页。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592~ 602页。 • 《魁奈经济著作选集》中关于“经济表的分析” 的内容。 • 杜尔哥:《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经济学说史教程
23
经济学说史教程
第三节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他把自由竞争的原则应用到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
上,提出了在当时来说是最好的工资理论。正确 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与工人之间的竞争 的现象,而竞争的结果,必然使工人的工资限定 在为维持他们生活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的水平。 • 带有重农主义的偏见使他对雇佣工人的理解存在 着混乱和缺陷。认为被雇佣者不仅有一无所有的 农业和工业部门中的出卖劳动力的工人,还包括 投入资本经营农业或工业的资本家。
经济学说史教程 14
出发点是过去一年农业生产的总产品
经济表
再生产总额50亿里弗尔
生产阶级 每年投资 20亿里弗尔 用作支付 地租及原 预付的利息 土地所有者阶级 每年收入 20亿里弗尔 不生产阶级 每年投资 20亿里弗尔
10亿里弗尔 10亿里弗尔 共计20亿里弗尔
15
年预付20亿里弗尔 共计50亿里弗尔
经济学说史教程 5
(二)资产阶级实质和封建主义外观的矛盾 – 重农学派理论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 要求的实质,主要表现在他们从资产阶 级的视野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分析。 – 这个资产阶级的实质却获得了封建主义 的外观。因为在重农主义体系中,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封建制度土地所有权 的统治表现的。 – 法国封建制度仍占统治地位,重农学派 代表本身又是封建贵族阶级,常常以他 们熟知的封建主义形式表达资本主义生 产的内容。
五、魁奈的《经济表》 • 魁奈的《经济表》试图通过图解,分析说明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 • 假定前提: – 整个社会普遍实行的是大规模租地农业经 济; – 社会上划分为三个主要阶级; – 社会资本所进行的是简单再生产; – 各阶级之间的流通采取固定不变的价格; – 商品和货币流通只在三个主要阶级之间进 行,各阶级内部的流通略而不谈; – 不考虑对外贸易。
经济学说史教程
25
第三节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在资本的来源和用途方面,杜尔哥进行了独特
的论述。他举出资本的五种使用方式:买进田 产,租用土地,从事工业、制造业生产,经营 商业和放债。 • 完备地划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收入。他把 基本收入划分为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