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档案去向
大学毕业后档案袋在哪里
![大学毕业后档案袋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e47a0ed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e.png)
大学毕业后档案袋在哪里2023毕业后档案袋在哪里一、档案留在学校。
按相关规定,暂缓就业的,档案经本人向学校申请,可以在学校存放两年,期满后学校不再保管。
二、档案转回原籍。
如果毕业生未就业或没有向学校申请档案去向,学校将按报到证的地址转递。
三、档案存放到工作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按国家政策规定,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才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
毕业生也可用个人名义委托人才市场托管人事关系。
四、档案存放在工作单位所在地政府所属人才交流机构。
在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如本人愿意长期就业于该地,可以转入该地。
毕业生档案原则上由人事局或教育部门统一接收。
毕业生档案的五大去向一般来说,大学生毕业后,档案有五大去向:1、继续在本校深造的,档案留校;2、毕业后在他校深造的,档案转到其他高校;3、已签约单位有档案保管权限的,档案转到工作单位;4、已签约单位无档案保管权限,但在相应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单位集体委托存档的,档案转到相应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5、已签约单位无档案保管权限,且单位未办理集体委托存档或未签约、未就业、自由职业的,档案转回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
毕业生档案内有哪些材料档案里主要有高校毕业生登记表、学习成绩单、在校期间的一切奖惩材料、入团入党志愿书、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等材料。
(注:2023年起,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不再发放)如果档案不慎丢失了怎么办档案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真的没有保管好,不慎丢失,学生也不要过于心急,还能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档案最原始保存的地方就是学校,而学校对档案的管理非常严格,每份档案的转入和转出都会有详细的记载,学生可以跟在校老师及时沟通,让其帮忙调查,尽可能查清档案去处,从而找回档案。
通常情况下,学生还有备份档案。
如果档案不慎丢失,学生可以联系学校的负责人,寻找自己的备份档案。
大学毕业档案放在哪里
![大学毕业档案放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a6c6410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2.png)
大学毕业档案放在哪里
大学毕业档案的存放地点通常是由学校或者相关部门负责管理的。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存放地点:
1. 学校档案馆:
大部分大学都会设立自己的档案馆或档案管理中心,负责存放和管理学生的毕业档案。
这些档案馆通常设有专门的档案室,配备稳定的温湿度和安全设备,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学生毕业后,毕业档案通常会转交给档案馆进行长期保管。
2. 学生工作部门:
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也会负责管理和保管学生的毕业档案。
这些部门通常设有专门的档案室或者档案柜,对毕业档案进行分类和存放,并负责档案的借阅和归还。
3. 教务处:
一些大学会将毕业档案交由教务处负责管理。
教务处通常会有专门的档案室或者档案室员,负责档案的整理、存放和管理。
教务处也会负责对档案的查阅和提供相应的服务。
4. 毕业生档案室:
有些学校会设立专门的毕业生档案室,用于存放毕业生的档案。
这些档案室通常会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员进行管理,以确保毕业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
无论毕业档案放在哪里,都需要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毕业生在留校期间,应保持档案的完好无损,不受破损或丢失
的风险。
另外,毕业生需要定期关注学校的相关通知,了解档案的保管、归还和利用规定,及时办理档案的归还手续。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档案一般放在学校的档案馆、学生工作部门、教务处或者毕业生档案室等地方进行管理和保管。
学生毕业后,应注意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并根据学校的规定办理归还手续。
保护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是对自身学历和学籍的保障,也是对大学时光的珍贵回忆的保存。
大学毕业档案寄到哪里
![大学毕业档案寄到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c9f907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d.png)
大学毕业档案寄到哪里大学毕业档案应寄到毕业生所在学校的档案馆或者学校指定的档案办公室。
在大部分情况下,学校会提前通知毕业生档案寄送的具体地址和要求。
就个人经验而言,毕业生应将完整的毕业档案寄送至学校的档案馆。
档案馆负责管理和保存学生的所有档案记录,为毕业生提供档案查询和复印服务。
寄送到档案馆可以确保档案能够被妥善保存,不会丢失或损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联系学校档案办公室。
在毕业前几个月,学校通常会发布相关通知,其中包括档案寄送的具体要求和地址。
毕业生应及时联系学校档案办公室,确认寄送地址和需求。
第二步,整理毕业档案。
毕业档案通常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学习成绩单、奖励证书、实习证明、学位证书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
毕业生应将这些文件整理好,确保没有遗漏。
第三步,选择邮寄方式。
可以选择邮局、快递公司或者其他寄送服务来寄送档案。
不同的寄送方式可能会有不同的费用和时限,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方式。
第四步,填写寄送表格。
学校档案办公室会提供一个档案寄送表格,毕业生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寄送地址和联系方式等。
填写完整后,签字确认并附上复印件。
第五步,保留邮寄凭证。
无论是邮局收据还是快递单号,毕业生都应保留好邮寄凭证。
这是寄送过程中的重要证明,如果发生问题可以及时追踪或索赔。
总结起来,大学毕业档案应寄到毕业生所在学校的档案馆或档案办公室,具体地址和要求要及时向学校查询确认。
毕业生需要整理好档案,选择适合的邮寄方式,并填写寄送表格。
最后,记得保留好邮寄凭证,以备不时之需。
毕业档案是个人重要的学习和工作证明,应当妥善保管并及时寄送至学校档案馆,以便将来需要时能够方便查询和使用。
毕业生档案放在哪里
![毕业生档案放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ae8c32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2.png)
毕业生档案放在哪里
毕业生档案是记录毕业生学习、成长、职业发展等方面信息的重要文件,其存放位置需要保证安全、方便查阅和保护隐私的原则。
一般来说,毕业生档案可以放在以下几个地方:
1. 学校档案室:学校档案室是一个安全、专门存放学生档案的地方。
学校档案室通常设有特定的保管人员,负责学生档案的管理、整理和查阅。
将毕业生档案放在学校档案室可以保证其安全性,同时也方便学校查阅和使用。
2. 个人办公室:一些毕业生选择将档案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这样可以方便个人随时查阅和使用,同时也可以保护个人隐私。
然而,个人办公室相对不会有太高的安全性,需要个人有一定的保密意识和防盗措施。
3. 专门机构:有些地区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或部门来存放和管理毕业生档案,如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等。
这些机构通常有更加完善的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毕业生档案的安全、方便查阅和利用。
不论将毕业生档案存放在哪里,都需要保证其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为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严格的权限管理制度,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档案存放区域。
2. 对存放区域进行视频监控,以确保档案的安全。
3. 将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编号,方便查阅和归档。
4. 设立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存放、整理、归档和借阅等方面。
5. 定期开展档案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总之,毕业生档案放在哪里应根据安全性、方便查阅和保护隐私的原则来选择。
无论选择哪种存放方式,都需要确保档案的安全、整理和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以满足毕业生和相关机构的需求。
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档案及户口处理方法
![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档案及户口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18890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62.png)
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档案及户口处理方法一、是转至生源地。
生源地人事部门一般是指地级市的人事局,这种转档案的方式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
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而毕业生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二、是办理暂缓就业,户口档案留校。
2002年国家下发文件,允许毕业时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户口、档案留校两年。
该政策执行几年来,许多毕业生受益,但也凸现了一些弊端。
按照有关规定,毕业生只要与校就业指导中心签订档案留校协议,就可以将户口、档案暂时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毕业生凭用人单位录(聘)用手续、劳动合同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证书》办理落户手续。
三、是转至工作所在地。
一般在毕业生尽快的落实工作和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之后,由单位负责办理相应的手续。
但要求是单位必须具有人事权,单位为毕业生申请到接收函后,毕业生持接收函在学校办理派遣手续,由学校发放户口迁移证和报到证后到用人单位报到,户口迁移证交单位人事部门,而毕业生的档案则通过机要转递到单位。
四、是转至各地人事代理服务机构,即人事局下属的人才服务中心。
一是毕业生已落实了就业单位,但单位不具有人事权,可通过人事代理机构向人事局申请接收函;二是毕业生符合当地先落户再就业政策,可直接先办理落户手续,再完成就业工作。
毕业生持接收函等返回学校办理派遣手续,持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等到人事代理服务机构报到即可。
此方案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均比较强,而且目前多数用人单位不负责毕业生的户口和档案,所以使用人事代理服务机构办理户口和档案的迁移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应届毕业生档案在哪里
![应届毕业生档案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1d116c9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9.png)
应届毕业生档案在哪里
应届毕业生的档案可以归档在多个地方,具体取决于学校或公司的要求和管理制度。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地点:
1.学校档案室:在大多数学校,应届毕业生的档案会被保留在学校的档案室里。
这包括学生成绩单、学位证书、奖励证书、荣誉证书等重要文件。
学校档案室通常根据学生的姓名或学号进行归档。
2. 人力资源部:对于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其档案通常会被转交给雇主的人力资源部。
这些档案包括个人简历、聘用合同、培训记录、岗位变动记录等。
人力资源部通常会将档案存储在电子档案系统中,并负责管理和保护这些信息。
3. 学生个人:应届毕业生也可以自行保留一份自己的档案。
这包括个人简历、推荐信、自荐信、项目作品、证书等。
应届毕业生可以选择将这些文件存储在电子设备或硬拷贝形式,并妥善保管。
4. 云存储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将档案存储在云存储平台上。
这可以通过创建个人账户,然后将文件上传到云端进行管理。
通过使用云存储平台,毕业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共享自己的档案,同时也更安全可靠。
总的来说,应届毕业生的档案应该被妥善保存和管理。
无论是在学校、公司、个人还是云端,都应该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应届毕业生也应定期更新自己的档案,以反映自
己的成长和发展。
这样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找工作、学习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需求。
大学毕业了档案在哪里
![大学毕业了档案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83c7ce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11.png)
大学毕业了档案在哪里
大学毕业后,档案一般存放在学校的档案馆或者教务处。
毕业生可以凭借个人信息和学号前往相关部门查询并领取自己的档案。
档案是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重要记录,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业成绩、课程选修情况、学籍注册信息等。
在毕业后,档案的存放和管理对于个人的发展和应聘工作都非常重要。
首先,毕业生可以联系学校的档案馆或者教务处,咨询档案的存放和领取流程。
一般来说,学校会在毕业生离校之前通知毕业生进行档案的归还或者领取工作。
学生可以根据指定时间和地点,前往相关部门查询并领取档案。
其次,档案的领取需要提供一些个人信息的验证。
毕业生可能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学号、毕业证书或者学历证书等。
这些信息的提供可以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同时有效避免档案被他人冒领和损毁。
最后,领取档案后,毕业生应该妥善保管档案。
档案包含了个人的教育背景和学习成果,对于个人的求职和升学意义重大。
因此,毕业生应该将档案保存在安全、防潮、防火的地方,避免损坏和丢失。
档案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评估个人学术能力、学术成果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证明材料。
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求职就业,个人的档案记录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毕业生应该及时领
取和妥善保管自己的档案,确保以后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信息。
总之,大学毕业后,档案一般存放在学校的档案馆或者教务处。
毕业生可以凭借个人信息和学号前往相关部门查询并领取自己的档案。
领取后,毕业生应该妥善保管档案,确保以后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信息。
档案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评估个人学术能力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证明材料。
高中毕业后档案在哪里
![高中毕业后档案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451596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d.png)
高中毕业后档案在哪里
高中毕业后的档案主要存放在以下几个地方:
1. 学校档案馆:学校是高中毕业生的重要组织单位,学校会为每一位毕业生建立档案,并将其存放在学校的档案馆中。
学校档案馆是一个专门存放学生档案的地方,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奖惩记录等信息。
学生毕业后可以随时前往学校档案馆查询和申请使用自己的档案。
2. 教育行政部门:学生的毕业证书和学籍档案也会交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是管理学校教育事务的机构,包括教育局、教育委员会等。
毕业证书是高中毕业生的重要证明文件,上面载有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成绩等。
学生可以向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复印或补发毕业证书。
3. 高等教育招生部门:一部分高中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申请进入大学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在申请过程中,学生需要提供个人档案材料作为申请材料的一部分。
这些档案材料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单、推荐信、个人陈述等。
高等教育招生部门会根据这些档案材料来评估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做出录取决定。
4. 个人保管:部分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将自己的档案资料保管起来,作为个人回忆的一部分。
这些个人档案资料可能包括照片、学习笔记、证书奖状等。
学生可以选择将这些档案放在家中或者其他安全的地方保存,以备将来回忆和翻阅。
总之,高中毕业后的档案主要存放在学校档案馆、教育行政部门、高等教育招生部门以及个人保管等地方。
这些档案记录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术水平、个人素质等信息,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学生毕业后需要妥善保管自己的档案,以便日后可以方便查询和使用。
关于毕业生学籍档案派遣的说明
![关于毕业生学籍档案派遣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ed76935bcd126fff7050b6a.png)
关于毕业生学籍档案派遣的说明1.毕业生学籍档案一般有两个去向:(1)就业地。
录用为公务员,或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实行人事档案代理的民企就业的同学,学籍档案派遣到就业地(地市级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或市级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等)。
(2)生源地。
在不实行人事档案代理的民企(私企)就业,或准备自主创业的同学,档案派遣回生源地。
除上面两种情况外,也可自己选择把学籍档案代理到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自己办理)。
毕业后,学校不负责保留档案。
2.学生的学籍档案,只能派送到有人事权的单位,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如,公办学校)、国有企业、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厅)、各级人才交流中心(如,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
学籍档案的调动只能在上述机构之间进行,无单位调档函个人不能调动、持有本人学籍档案。
民企可能会要求把接收的毕业生档案统一挂靠到人才交流中心(即实行人事档案代理)。
3.不在体制内就业的(即,不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有人事权的单位),毕业后学籍档案的去向和就业企业没有关系,更换企业,不影响,也不能调动学籍档案,学籍档案都一直保留在毕业派遣时的生源地(或就业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其下属的人才市场)。
注意:《就业协议书》应到就业企业所在的地市(或县)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盖章。
4.毕业当年的8月份,学生处统一把学籍档案按《就业协议书》上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章地址进行派送。
一般情况下,毕业生应在9月以后持学校发的《就业报到证》去上述人力资源和社户保障局报到并查询学籍档案接收情况。
体制内就业的,直接到工作单位报到。
5.在毕业后2年内,在民企就业的学生如果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需要更换新的《就业报到证》,可持原来的《就业报到证》,和新签署的《就业协议书》或单位的用人录用函,到学校就业大厅(科技楼一楼东),申请改派,获取新的《就业报到证》,学籍档案可凭新的《就业报到证》或新单位的调档函从原来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走(如果学校还未派出,则学校负责派送,也可凭单位的调档函自行调走)。
应届生档案的去向
![应届生档案的去向](https://img.taocdn.com/s3/m/b33ac4e09b89680203d825af.png)
应届生档案的去向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档案有以下几个去向:1.档案存放在就业单位或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
如果毕业生就业的单位属于国企、事业或公务员单位性质的,档案将直接寄送至单位的人事部门;在其他性质单位就业并在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办理了挂靠的,档案寄送至相关的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
2.毕业后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
这种方式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缺点是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3.档案留在学校。
国家允许毕业时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户口、档案留校两年。
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
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
其优点是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
缺点是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4.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
这种方式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
其优点是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缺点是由于毕业生与就业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需要注意的是将档案进行了人事代理之后,依旧不能掉以轻心,还须在一年之后去办理转正定级手续。
一般来说,人才机构会主动为存档者办理这一手续,不过本人最好还是咨询一下相关手续是否办妥。
如果不办转正定级的话,档案中就没有转正定级表,将来如有机会调入机关或事业单位时就会遇到困难,比如公务员考试中要求的两年工作经验的计算日期就是以转正定级表上填写的日期为准的。
根据经验,最好将档案转递给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因为他们是管理档案的专门机构。
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即安全又方便。
在这里,提醒大家在档案转递时要注意几点:1.要询问清楚用人单位的性质,如果是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他们或他们的主管单位是有人事管理权的,可以接收档案。
学生毕业后档案在哪里
![学生毕业后档案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e22f45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b.png)
学生毕业后档案在哪里
学生毕业后的档案通常存放在学校的学籍档案室或者毕业生档案室中。
学籍档案室是负责管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档案,包括入学、转专业、退学、休学等相关信息。
而毕业生档案室则是负责管理学生毕业后的各项档案,包括学历证书、成绩单、就业推荐信等。
在学生毕业后,学校会将学生的档案整理并存入档案室中。
这些档案会按照学生个人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以便于学校随时查阅和管理。
同时,学校也会为每位毕业生建立个人档案袋,将学生的各类毕业证明材料整理并放入其中。
档案室通常由专门的档案管理员负责管理和维护,保证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
他们会对档案进行登记和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档案的存放和归档工作得到有效的保障。
学生毕业后,他们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向学校申请查阅和复印自己的档案。
通常需要填写一份档案查阅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或毕业证书等。
学校会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和档案的保密性进行审核,并在一定时间内提供相应的服务。
此外,在学生毕业后,档案的管理不仅由学校负责,也由个人实施。
个人在毕业后可以选择将档案转存到自己的家中或租赁的仓库中,也可以委托专门的档案保管机构进行管理。
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个人管理,都需要注意档案的安全和保密,以免档案被损坏、丢失或泄露。
大学毕业后的档案放哪合适
![大学毕业后的档案放哪合适](https://img.taocdn.com/s3/m/d92e11aacc22bcd126ff0cec.png)
大学毕业后的档案放哪合适 长期以来,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存在人事档案意识薄弱 ,管理制度不健全,管 理人员配备不足,硬件条件不完全符合档案安全保管要求,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这是爱汇网整理的大学毕业后的档案放哪合适,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大学毕业后的档 案放哪合适 1 把档案转至有人事管理权的单位。
Tips 1: 在没有搞清楚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人事主管权之前,不要把档案转入这个单位,应 该把档案转递到这个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去。
个别没有档案管理权的单位会把学生的档案弄丢了或是扣住不放。
Tips 2: 要询问清楚用人单位的性质。
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他们或他们的主管单位是有人事管理权的,可以接 收档案。
其它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各类民营机构是无人事管理权的,要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来接收 学生,学生的档案要放到人才中心去。
2 把档案转至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服务中心。
如果接收你的单位不具备档案管理权,那么你的档案就应该“落户于单位所在地的人才 服务中心。
这种方式通常需要收取一定费用,一般每年三四百左右。
Tips 1: 人才服务机构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在编制上,它属于事业单位,在运行上,则实 行企业化管理。
但实际上,它履行着部分行政职能,提供的“服务具有明显的行政属性。
这种“半官半商、“亦官亦商,在“官与“商之中左右逢源,模棱两可。
不少地方人才中心的负责人坚持:“补齐代管费用及相关手续后,再提供人事服务。
Tips 2: 档案的转递是有规定程序的,在离开学校之前最好弄清楚你的档案在什么时间被 转到哪个地方去了。
在现阶段,主管学生分配的单位没有统一,有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局、专门的分 配办等,而且档案转进转出比较麻烦,最好一步到位。
学籍档案的档案去向 1、毕业后就找到了接受户口的单位,档案和户口都转到工作的单位 这是通常认为最正规的档案流向,但据统计,这种情况大约只占到毕业生档案的 10%左右的比 例。
毕业生档案有哪些去向
![毕业生档案有哪些去向](https://img.taocdn.com/s3/m/bbb80bb0312b3169a551a458.png)
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毕业生档案有哪些去向高校毕业生档案作为原始的、权威的信息资源,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对国家、社会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毕业生档案有哪些去向呢?下面是整理的毕业生档案有哪些去向资料,欢迎阅读。
毕业生档案有哪些去向目前国家对于毕业生的档案,一般有三种去向:【第一种——默认处理方式】: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
优点: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
缺点:是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2、把档案留在学校。
】国家下发文件,允许毕业时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户口、档案留校两年。
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
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
优点: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
缺点: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3、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
优点: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缺点:由于毕业生与就业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未及时处理补救方案】1.把档案留在人才服务机构但一直没有理会的,只要办妥相关手续,就可将档案关系理顺;2.“口袋档案”要尽快向人才服务机构咨询,若档案袋被打开,里面的资料就得经相关部门核实,若档案资料遗失,还要到原单位去补充和确认;3.“跳槽”人员将档案遗留在原单位长期未办理转档手续的,要与原单位协商,解决跳槽后的遗留问题,以便及时将档案转交;4.对于那些不知档案在何方的,则可以向学校、原户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门及第一份工作的用人单位咨询。
大学毕业档案去向须知1、档案该不该放在中介托管所?档案别放中介机构托管按国家规定,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两年择业期内,档案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县区以上人才服务机构免费存放;流动人员的档案归县(区)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下属的服务机构管理。
毕业档案正确处理流程
![毕业档案正确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5a0488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d.png)
毕业档案正确处理流程1. 确定档案接收单位。
- 对于已就业的毕业生,如果就业单位有档案管理权限(如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档案应转至就业单位。
毕业生需要向单位人事部门咨询档案接收的具体要求,如档案转递地址、是否需要特定的转递手续等。
- 若就业单位没有档案管理权限(如民营企业等),档案一般转至就业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或生源地的人才市场。
可以通过当地人才市场的官方网站查询档案接收的流程和所需材料。
- 对于未就业的毕业生,档案一般会被转至生源地的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者教育局等相关部门。
2. 学校档案转递手续。
- 毕业生在毕业前,学校会组织填写档案转递信息。
按照确定好的档案接收单位准确填写档案转递地址、单位名称、联系人等信息。
- 学校会根据毕业生填写的信息,在毕业时将档案通过机要通信或邮政特快专递(EMS)的方式进行转递。
机要通信相对安全但速度较慢,邮政特快专递速度较快且有查询服务。
- 毕业生要关注学校的通知,确保档案按时转递。
如果档案转递出现问题,如地址错误等,要及时与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联系,协商解决办法。
3. 档案到达后的确认。
- 档案转递后,毕业生要及时与档案接收单位联系,确认档案是否已安全到达。
- 如果是转至人才市场,可通过人才市场的服务热线、官方网站的查询系统或者亲自前往人才市场服务窗口查询档案到达情况。
- 对于转至就业单位的档案,可与单位人事部门确认档案接收情况。
如果档案长时间未到达或出现丢失等情况,要尽快查找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
4. 档案的后续管理。
- 如果档案存放在人才市场,需要按照人才市场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有些人才市场可能会要求定期进行档案托管费用的缴纳(部分地区已取消档案托管费),及时更新档案内的材料(如工作经历、职称评定等相关材料)。
- 在就业单位保管档案的情况下,要遵守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
例如,在工作变动、职称晋升等情况下,按照单位要求及时补充和更新档案材料。
大学毕业后档案在哪里
![大学毕业后档案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718ceb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c.png)
大学毕业后档案在哪里大学毕业后,档案通常会存放在以下几个地方:1. 母校档案馆:大部分大学会设立档案馆或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学生的学业和个人档案。
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将档案寄存至母校档案馆,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和保管。
这样做的好处是母校对学生的情况较为了解,便于后续需要使用档案的时候查询和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比如学位证书、成绩单等。
2. 地方档案馆或档案局:一些地方的档案馆或档案局也接受大学毕业生的档案寄存。
这些档案馆或档案局通常是由政府机构设立或管理,负责整理、保管和使用档案,会对档案进行一定的备案和归档工作,以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和文件的完整性。
将档案寄存至地方档案馆或档案局,可以方便地在后续需要用到档案的时候进行查询和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 公安局户籍科或档案室:对于一些需要移民或外出工作的毕业生来说,将档案寄存在公安局户籍科或档案室可能会更加方便。
这些机构负责个人档案的保管和管理,可以提供相关文件的复印件或证明,便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行政事务的处理。
无论选择将档案存放在哪里,毕业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及时办理档案寄存手续:毕业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档案寄存手续,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档案的移交和归档,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可查询性。
2. 妥善保管个人档案证明:无论将档案存放在哪里,毕业生都应妥善保管自己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成绩单等个人档案证明文件,避免丢失或损坏。
3. 积极更新个人档案信息:毕业生应及时更新个人档案的信息,如联系方式、工作经历、学历学位信息等,以便日后需要使用档案时,能够提供准确的材料和信息。
总之,大学毕业后,档案的选择和存放应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来确定,不同的存放地点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毕业生应遵守相关规定,妥善保管和管理个人档案,以便日后能够方便地查询和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应届生毕业时档案和户口的去向有哪些
![应届生毕业时档案和户口的去向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392558daf1ffc4fff47ac94.png)
应届生毕业时档案和户口的去向有哪些一、毕业时档案的几种去向:1、单位帮你办理档案:A:如果单位有人事接收权,单位会给你开接收函,档案会调到单位的人事部门;2、单位不帮你办理档案。
这时你可以自己挂靠在人才市场,或者回生源地。
如果档案是个人行为直接挂靠到人才市场的,档案调走是自由的。
4、被返回生源地。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学校默认把你的档案打回生源地。
如果毕业生没有在生源地长远发展的打算,会给以后造成很多的麻烦。
档案被打回生源地是一样收费的,如果毕业生拿报到证回生源地报到,保留干部省份,计算工龄,办理全面人事代理。
二、广州市生源的毕业生要特别注意:你的户口可以不用管;但是档案一定要关心,如果你自己不管,你的档案被打回生源地,你会说我是广州的,打回生源地还是广州啊,无所谓。
其实不是的`,档案会先到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然后可能会逐步分发到各区人才市场,你的档案被打回生源地,如果不闻不问,你将会失去干部身份,也不能算工龄,而且你以后需要档案来办理一些证明材料的时候也需要补交钱.三、毕业时,户口的几种去向:如果户口迁到学校,毕业时可以把户口迁到公司集体户,或者迁回生源地,或者迁到人才市场集体户。
如果户口没有迁到学校,可以拿《报到证》回生源地办理《户口迁移证》,迁到公司集体户,迁到人才中心入集体户,或者不迁。
如果选择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的,也可以迁回生源地,具体的根据个人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户口入公司集体户的情况,要考虑长远一点。
因为刚毕业工作大多不稳定,可能跳来跳去的,另外很多公司你离职后就要求你要把户口迁走,那时如果没有新的接收地址,就比较麻烦,要么迁回老家,要么再迁人才市场的集体户口,那时是按往届生人才引进办的,1700三年,并且需要准备很多材料,费时费力,比较麻烦。
毕业生档案去向
![毕业生档案去向](https://img.taocdn.com/s3/m/0a1257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0.png)
毕业生档案去向毕业生档案是一份重要的文件,记录着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个人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
毕业生档案的去向是指毕业后这份档案会被保存在哪里,以及这份档案将如何被使用。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毕业生档案的去向通常有以下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将毕业生档案留在学校。
学校通常会为毕业生保留档案,以备日后需要。
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档案的安全,且方便毕业生时有需要时能够随时取得。
第二种可能是将毕业生档案交给学生个人。
一些学校可能会要求毕业生将自己的档案带走。
毕业生可以选择将档案保存在自己的家中,或是存放在其他安全的地方,以备将来用途。
第三种可能是将毕业生档案交给雇主或其他相关单位。
在就业过程中,一些雇主可能会要求毕业生提供毕业生档案,以了解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背景。
此外,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如医生、律师等,可能需要将档案提交给相关职业协会,以便申请相关执业资格。
无论档案的去向如何,毕业生档案的使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于就业。
雇主可能要求毕业生提供档案作为录用的依据,以了解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和背景。
毕业生档案可以作为雇主判断毕业生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参考。
第二,用于进修或深造。
一些毕业生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或是参加其他培训课程。
此时,毕业生档案可以作为申请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材料之一。
第三,用于证明个人能力。
毕业生档案中的学习成绩和荣誉记录可以作为个人能力的证明。
一些奖学金或奖励可能要求提供档案作为评选依据。
第四,用于社会服务。
一些公益组织或社会服务机构可能要求提供档案作为志愿者招募的依据,以了解志愿者的学习背景和社会经验。
总体而言,毕业生档案的去向和使用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和需求。
无论如何,毕业生档案是一个重要的文件,它记录着毕业生的学习历程和成就,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毕业生和学校、雇主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应共同努力,确保毕业生档案被妥善保存和使用。
毕业后个人档案存放在哪里
![毕业后个人档案存放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38559fc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c.png)
毕业后个人档案存放在哪里
这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面临的问题,刚毕业就要接管自己的档案也确实是没有经验,不懂也很正常。
那么就是要来解一下关于档案存放的一些规则了。
档案是很重要的保密性的文件档案了,那么自己不可以拿在手里,一定也是要存入到规定的机构,自己才可以使用,才有效的。
档案是没有具体去向的,只能说哪个地方最适合自己管理,那么就把档案转到哪里去,能跟着自己移动那么就是最好的了,下面就来看一下毕业后档案的去向。
档案去向通常的三个地方:学校、人才中心、用人单位。
那么就要自己来选择了,看自己的档案话合在哪个地方存放,才是能让自己的档室发挥最大的作用。
下面我们再谈下档案放在三个地方的利弊:档案放在学校。
毕业后学校的保管期限就很短了,就适合哪些短期过渡的人群。
在自己没有想好去向的时候,可以选择把档案留在学校里面。
不过一定要记得去学校转移了,不然负放责任一点的学校,就是把自己的档案发回到户籍地人才中心。
学校将档案发回原籍,很可能造成档案丢失。
档案放在人才中心。
这个就会满足大部分的存档需求了,因为是官方机构,可以接纳所有无法挂靠到单位人的档案。
若自己毕业的时候,找好了工作,那么就可以选择把档案转移到就业地人才中心里面。
不想去找工作的,就是可以选择把档案转移到户籍地人才中心里面。
把档案存入到人才中心,还是比较有利的。
档案放在用人单位,指的是那些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了,这样就可以自己的接管自己员工的档案,通常也是要求员工把档案放在自
己的单位里面。
建议档案还是不要归公司管理,以防自己离职的时候档案很有可能被公司扣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固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教育局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局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局 贵州省遵义市教育局
宁 夏
宁夏石嘴山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宁夏吴忠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宁夏银川市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 宁夏中卫市人才交流中心
省
河南省驻马店市人事局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事局 内蒙古赤峰市人事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事局 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山东省滨州市人事局 山东省德州市人事局 山东省东营市人事局 山东省菏泽市教育局 山东省菏泽市人事局 山东省济南市人事局 山东省济宁市人事局 江苏省淮安市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 江苏省连云港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江苏省南京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江苏省南通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广西梧州市人事局 广西玉林市人事局 广东省潮州市人事局 广东省佛山市人事局 河南省安阳市人事局 河南省焦作市人事局 河南省开封市教育局 河南省洛阳市人事局 河南省漯河市人事局 河南省南阳市人事局 河南省平顶山市人事局 广东省广州市人事局 广东省河源市人事局 广东省惠州市人事局 广东省江门市人事局 广东省揭阳市人事局 广东省茂名市人事局
山 东 省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莱芜市人事局 山东省聊城市人事局 山东省临沂市人事局 山东省青岛市人事局 山东省日照市人事局 山东省泰安市人事局 山东省威海市人事局 山东省潍坊市人事局 山东省烟台市人事局 山东省枣庄市人事局 山东省淄博市人事局
湖 北 省
湖北省荆州市人事局 湖北省潜江市人事局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人事局 湖北省十堰市教育局 湖北省随州市教育局 湖北省天门市人事局 湖北省武汉市教育局 湖北省武汉市人事局 湖北省仙桃市教育局 湖北省咸宁市人事局 湖北省襄樊市教育局 湖北省襄樊市人事局 湖北省孝感市教育局 湖北省宜昌市教育局 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 湖南省常德市教育局 湖南省郴州市教育局 湖南省衡阳市教育局 湖南省怀化市教育局 湖南省娄底市教育局 湖南省邵阳市教育局 湖南省湘潭市教育局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局 湖南省益阳市教育局 湖南省永州市教育局 湖南省岳阳市教育局 湖南省张家界市教育局 湖南省株洲市教育局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人事局 青海省海东地区人事局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事局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事局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人事局 青海省西宁市人事局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事局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事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事局
甘 肃 省
甘肃省平凉市大中专毕业生择业指导中心 甘肃省庆阳市大中专毕业生择业指导中心 甘肃省人事厅 甘肃省天水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 甘肃省武威市人事局科技科 甘肃省张掖市人才交流中心人事代理科
黑 龙 江 省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事局 黑龙江省黑河市人事局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事局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事局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事局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事局 黑龙江省绥化市人事局
贵州省安顺市教育局 贵州省毕节地区教育局 贵州省贵阳市教育局
河 南 省
河南省濮阳市人事局 河南省三门峡市人事局 河南省商丘市人事局 河南省新乡市人事局 河南省信阳市人事局 河南省许昌市人事局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 河南省郑州市人事局 河南省周口市人事局
广 东 省
广东省梅州市人事局 广东省清远市人事局 广东省汕头市人事局 广东省韶关市人事局 广东省深圳市人事局 广东省阳江市人事局 广东省云浮市人事局 广东省湛江市人事局 广东省肇庆市人事局 广东省珠海市人事局
云 南 省
湖 南 省
重 庆 市
江 省
陕 西 省
江西 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
海南 海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吉林 福建 上海 新疆 西藏
青 海 省
体情况如下:
江 苏 省
江苏省苏州市人事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江苏省宿迁市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 江苏省泰州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江苏省无锡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江苏省徐州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江苏省盐城市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 江苏省扬州市人事局人才流动服务中心 江苏省镇江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事局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事局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人事局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事局 云南省昆明市人事局 云南省丽江市人事局 云南省临沧市人事局 云南省曲靖市人事局 云南省思茅市人事局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事局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事局 云南省玉溪市人事局 云南省昭通市人事局 浙江省杭州市人事局 浙江省湖州市人事局 浙江省嘉兴市人事局 浙江省金华市人事局 浙江省丽水市人事局 浙江省宁波市人事局 浙江省衢州市人事局 浙江省绍兴市人事局 浙江省台州市人事局 浙江省温州市人事局 浙江省舟山市人事局 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福建省人事厅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事厅 西藏自治区人事厅
辽 宁 省
辽宁省阜新市人事局录用调配科 辽宁省葫芦岛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科 辽宁省锦州市人事局人才中心 辽宁省辽阳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科 辽宁省盘锦市人才服务局 辽宁省沈阳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辽宁省铁岭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科 辽宁省营口市人事局人才中心毕业生就业指导科
甘肃省白银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 甘肃省嘉峪关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 甘肃省金昌市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 甘肃省兰州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全国各省市生源毕业后档案邮寄去向
根据就业处往年办理毕业生派遣证情况,凡是就业单位没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毕业生,派遣证均开往原生源地的地级市的人事局、教育局或人才中心,具体情况如下:
安徽省安庆市教育局 安徽省蚌埠市人才交流中心 安徽省亳州市人事局 安徽省阜阳市人事局 广西百色市人事局 广西北海市人事局 广西崇左市人事局 广西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 广西贵港市人事局 广西桂林市人事局 河北省保定市教育局 河北省保定市人事局 河北省沧州市人事局 河北省承德市人事局 河北省邯郸市人事局 辽宁省本溪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指导处 辽宁省朝阳市人事局录用调配科 辽宁省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 辽宁省丹东市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辽宁省抚顺市人事局录用调配处
四 川 省
山 西 省
山西省长治市教育局 山西省大同市教育局 山西省教育厅 山西省晋城市教育局 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 山西省临汾市教育局 山西省吕梁市教育局 山西省朔州市教育局 山西省太原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山西省忻州市教育局 山西省阳泉市教育局 浙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局 陕西省宝鸡市人事局 陕西省汉中市人事局 陕西省商洛市人事局 陕西省铜川市人事局 陕西省渭南市人事局 陕西省西安市人事局 陕西省咸阳市人事局 陕西省延安市人事局 陕西省榆林市人事局
安 徽 省
安徽省合肥市人事局 安徽省宿州市人事局 安徽省宣城市人事局 安徽省芜湖市人事局 安徽省铜陵市人事局 安徽省淮南市人事局 安徽省安庆市教育局
广 西 区
广西河池市人事局 广西贺州市人事局 广西来宾市人事局 广西柳州市人事局 广西南宁市人事局 广西钦州市人事局
河 北 省
河北省衡水市人事局 河北省廊坊市人事局 河北省秦皇岛市人事局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事局 河北省唐山市人事局 河北省邢台市人事局 河北省张家口市人事局
天 天津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津
湖北省鄂州市教育局 湖北省鄂州市人事局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局 湖北省黄冈市教育局 湖北省黄石市教育局 湖北省黄石市人事局 湖北省荆门市教育局 湖北省荆门市人事局
内 蒙 古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事局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事局 内蒙古通辽市人事局 内蒙古乌海市人事局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事局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人事局 内蒙古兴安盟人事局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事局 四川省巴中市人事局 四川省成都市人事局 四川省达州市人事局 四川省德阳市人事局 四川省广安市人事局 四川省广元市人事局 四川省乐山市人事局 四川省泸州市人事局 四川省绵阳市人事局 四川省内江市人事局 四川省南充市人事局 四川省遂宁市人事局 四川省雅安市人事局 四川省宜宾市人事局 四川省资阳市人事局 四川省自贡市人事局 重庆市巴南区人事局 重庆市璧山县人事局 重庆市长寿区人事局 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重庆市奉节县人事局 重庆市江津区人事局 重庆市梁平县人事局 重庆市南川区人事局 重庆市潼南县人事局 重庆市万州区人事局 重庆市云阳县人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