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

合集下载

手术留送标本制度

手术留送标本制度

手术留送标本制度为了保障手术留送标本的安全性,加强临床科室、手术室、病理科等相关科室的有效沟通,确保标本病理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1、凡手术切除的标本均需完好保留,保证手术离体组织送检率达100%。

2、手术切除术标本,由手术医师随身携带标本向患者委托人履行职责知情知会义务。

3、手术医师与巡回护士负责分装手术标本并粘贴标签,共同在标签上签名后,由洗手护士负责固定标本(期间不得更换标本袋)。

4、手术标本应当尽快放在器皿标本紧固液的容器内,紧固液至少为标本体积的5倍,标明科别、姓名及住院号等。

之术中冰冻标本立即新鲜下架,勿用盐水煮沸,勿用标本紧固液体紧固。

5、一台手术中取多份病理送检时,需在病理申请单中详细注明留取部位、标本名称及编号。

传染病阳性标本应在病理单上注明。

6、术后巡回演出护士与手术室下架护士再次录入证实标本并亲笔签名后,由手术室下架护士送来至病理科。

7、液体标本由手术医生负责术后开展病理检查申请单并亲自送检。

8、对各种送检标本应保持新鲜、干净,及时、准确送检,送检人员与病理科接收人员共同核对当面交接并签名。

9、截肢类手术须要其行断端非政府并作病理学检查,强扭的瓜不甜的肢体妥善解决,由手术医生与家属谈话盖章后由手术室护士转交总务科人员,在《患者残肢更替登记本》备案亲笔签名。

10、需要做快速切片时,手术医师应在术前一日与病理科联系并在手术单上标明。

手术中止时及时通告病理科。

之术中的快速冰冻结果可于30分钟内传送书面报告,手术医生严禁凭口头报告同意手术。

未收到快速病理报告单,不得将手术患者送来出来手术间。

11、对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有临床科室组织病理科等相关科室进行病例讨论与追踪,其结果有病例讨论记录。

对存在的问题,有汇报、分析及整改措施。

12、医务科、护理部履行职责监管职责,对违背本制度的医务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处置。

手术标本送检流程手术切除术标本↓手术医师随身携带标本知会家属情况↓手术医师回到手术间↓手术医师与巡回演出护士灌装手术标本并粘贴标签↓手术医师与巡回演出护士在标本的标签上共同亲笔签名↓刷牙护士随身携带标本至标本间紧固标本(期间严禁更改标本袋)↓巡回演出护士在标本下架前对标本展开录入亲笔签名↓手术室下架护士对标本展开逐一录入后及时送来至病理科↓下架护士与病理科接受者共同录入证实亲笔签名↓标本由病理科处置。

关于普通病理与术中快速冰冻检查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4.6.6.2)

关于普通病理与术中快速冰冻检查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4.6.6.2)

月关于普通病理与术中快速冰冻检查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1. 由于冰冻切片是将组织速冷后制成切片进行病理学观察,其优点是检查快速,然而组织受冰冻后,可能造成组织和细胞变形,发生人为假象,加上检材有限、切片较厚、染色不良,其质量远较常规石蜡切片为差,大大增加了诊断难度。

可能出现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结果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不一致。

2. 如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不能确诊时,主刀应向家属或委托人交待病情,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手术方式,或暂不行扩大切除。

待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报告后再行二次手术。

3. 术后常规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报告良恶性不一致,按《危急值报告制度规定》文件执行。

4. 如果出现快速冰冻病理结果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或与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相关科室应开展追踪、讨论的程序。

(1)病理科科主任组织科内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病例的讨论(2周内),分析两者诊断报告不一致的原因和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并准确记录: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送检标本手术医师取材是否准确;②申请冰冻切片诊断的病例是否符合进行冰冻切片诊断的要求;③病理取材是否规范,有无遗漏病变;④病理技术员制片是否优良,有无影响切片诊断的因素;⑤诊断中是否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⑥有无请高级职称病理医师复诊;⑦术中病理医师与临床手术医师是否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等。

(2)明确存在的问题后,对发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同时针对相同科室、送检相同部位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病例进行复查、追踪,落实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3)病理科应与临床科室进行交流,讨论出现诊断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4)出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不一致的病例必须每月及时上报医务科,有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追踪落实。

1月1。

医技科室质量控制

医技科室质量控制

医技科室质量控制检查部门:门诊部科室签名: 检查时间:1、建立质控持续改进登记薄,每月自查 质量, 有自查结果、 改进措施、 改进效果、 检查资料保管完好,各种登记齐全,工作 人员佩带胸牌上岗。

2、病人的治疗有详细登记3、有高压氧舱操作规程,并按规程操作。

4、有相关制度、职责、流程、质量安全 指标及法律法规等培训学习计划, 每月有 学习内容的讲稿和学习记录, 不断提高业 务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

5、每月抽查科室人员对相关制度、职责、 流程及法律法规的知晓落实情况。

6、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有记录,有高压氧 操作规程, 高压氧舱设备及附属设备不能 带病工作。

7、有舱内“紧急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定期演练(周期<6个月)并有监管记录。

8、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满意度≥90% 9、高压氧舱内的氧浓度控制在 23%以下。

10、进舱前,有对进舱人员进行“进舱须 知”的知识宣传和签署高压氧治疗允许 书。

无建立质控持续改进登记薄,扣 5 分;科内无自查资料扣 5 分;无改进措施及改进效果扣 2 分,科内自 查资料保管不全扣 3 分;发现工作 人员未佩戴胸卡扣 5 分。

无高压氧治疗记录扣 10 分,记录不 完善扣 5 分无操作规程扣 5 分,无按全操作规 程操作扣 3 分查个人业务学习笔记,无讲稿扣 3分,无个人学习笔记扣 2 分,个人 笔记不认真扣 1 分。

随机抽查、考核工作人员,一项不 知晓扣 5 分;考核不及格扣 3 分。

无操作规程扣 5 分;无日常维护保 养记录扣 5 分;浮现高压氧舱及附 属设备带病工作扣 5 分。

无舱内 “紧急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扣 5 分;无演练扣 3 分,有演练无 记录扣 2 分。

满意度每降低 5%扣 5 分 高压氧舱内的氧浓度未控制在 23% 以下,扣 5 分。

无进舱前的“进舱须知”等知识宣 传,扣 5 分;对高压氧治疗患者未 签署高压氧治疗允许书扣 5 分。

2015868151055检查部门:门诊部1、建立质控持续改进记录本,每月自查质量,有自查结果、改进措施、改进效果、检查资料保管完好,各种登记齐全,工作人员持证及佩带胸牌上岗。

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规定

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规定

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规定病理报告是临床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而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则是为了在手术过程中尽早获得病理诊断结果,以指导手术决策和操作。

然而,由于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的特殊性,其中可能存在与最终病理报告不一致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建立相应的规定。

首先,需要明确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的目的与限制。

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是为了在手术过程中提供即时的病理诊断结果,以指导手术范围和操作方式。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仅能提供初步的诊断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误差。

因此,在与最终病理报告不一致时,应首先考虑最终病理报告的结果。

其次,需要确立不一致的判断标准。

不同的病例可能存在不同的不一致情况,如不一致的病理类型、病灶性质、分级等。

因此,需要在规定中明确不一致的判断标准,例如,当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结果与最终病理报告的病理类型不一致时,应按照最终病理报告为准。

这样可以确保通过最终病理报告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

同时,需要建立规范的沟通机制和流程。

由于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的紧急性和特殊性,医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非常重要。

在存在不一致时,快速冰冻诊断的医生应及时与主刀医师、病理科医生进行沟通,协商确定最终的诊断结果。

并在病例的病理报告中尽可能详细地说明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的情况,以确保医生对病情的准确理解和决策。

另外,还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

有必要建立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的准确性进行监测和评估。

这包括对快速冰冻切片制备的技术操作、术后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定期的质控评估。

通过这样的质量控制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不一致的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规定。

这些规定应明确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的目的与限制,确立不一致的判断标准,建立规范的沟通机制和流程,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

病理报告不一致

病理报告不一致

病理报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在病理报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相关科室应开展追踪、讨论的程序。

1、病理科科主任组织科内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病例的讨论(2周内),分析两者诊断报告不一致的原因和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并准确记录:
(1)病理取材是否规范,有无遗漏病变;
(2)病理技术员制片是否优良,有无影响切片诊断的因素;
(3)诊断中是否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
(4)有无请高级职称病理医师复诊;
(5)术中病理医师与临床手术医师是否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等。

2、明确存在的问题后,对发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提出针性的改进措施,同时针对相同科室、送检相同部位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病例进行复查、追踪,落实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3、病理科应与临床科室进行交流,讨论出现诊断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4、出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不一致的病例必须每月及时上报到院质控科,有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追踪落实。

病理科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工作制度

病理科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工作制度

病理科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工作制度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以下称“冰冻”)是一种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项目。

三甲医院要求冰冻诊断的准确率≥98%。

该项目的主要作用:(1)确定病变性质,2)确定切除范围,(3)确定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4)辨认组织,(5)为标本进一步检查和研究提供依据,(6)证明送检标本组织是否有病变存在,(7)确定病变或肿瘤的性质,(8)确定手术切缘有否肿瘤残余,(9)确定送检组织有否癌浸润或转移等。

由于取材局限、标本冰晶、技术及时间等问题,可能出现诊断困难和冰冻诊断与常规石蜡诊断不符的现象,所以病理确诊难以做到100%。

为减少和防止医疗差错和纠纷,有利于此项工作的规范化开展,特制定该制度。

一、“冰冻”预约规定:需做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时,各手术科室提前1天详细填写冰冻申请单(可用普通病理申请单代替)送至病理科。

要求尽可能填全各项内容,注明做冰冻的大致时间,以便病理科做好准备;除填临床诊断外,请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如确定“病变性质”“切缘有否浸润”“淋巴结有否转移”等。

送冰冻标本时务必同时送交“术中病人情况所见通知单”。

二、一般不提倡急诊“冰冻”。

如确需急诊冰冻时,要及时与病理科主任联系,说明情况。

病理科尽量创造条件,满足临床需要。

二、以下情况不宜做“冰冻”:骨组织含钙及脂肪组织不能切片;怀疑为淋巴瘤的组织难以定性;甲状腺滤泡型癌等要看被膜等处的局部浸润;一些软组织肉瘤依赖核分裂相计数等冰冻切片均难以做到,所以故不适合做冰冻病理诊断。

特殊情况下,临床病人坚持要做,在病理与临床医师达成共识后,可以试做。

三、病理科实行“冰冻查房”制度:病理各级医师在手术前一日都应下病房查病人、看病历,与主管医师交换意见,全面了解有助于冰冻方面的病人情况。

实行“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签字制度。

术前由病理及临床医师,在病理科共同向病人或其家属谈话,交代冰冻有关事项,征得其理解、同意后签字。

病理切片报告正确率

病理切片报告正确率

病理切片报告正确率病理报告不一致病理报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在病理报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相关科室应开展追踪、讨论的程序。

1、病理科科主任组织科内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病例的讨论(2周内),分析两者诊断报告不一致的原因和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并准确记录:(1)病理取材是否规范,有无遗漏病变;(2)病理技术员制片是否优良,有无影响切片诊断的因素;(3)诊断中是否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4)有无请高级职称病理医师复诊;(5)术中病理医师与临床手术医师是否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等。

2、明确存在的问题后,对发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提出针性的改进措施,同时针对相同科室、送检相同部位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病例进行复查、追踪,落实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3、病理科应与临床科室进行交流,讨论出现诊断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4、出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不一致的病例必须每月及时上报到院质控科,有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追踪落实。

篇二:病理实验报告书写格式长江大学实验报告姓名实验日期月日班级序号成绩周次星期(上午、下午、晚上)指导教师实验名称切片编号:观察倍数:10×10镜下分析:病理诊断:教师:年月日篇三:病理切片QC评分表组织切片制备的质量控制评分标准1.组织制片过程中,应确保切片号与蜡块号一致。

2.制片工作一般应在取材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含脱钙、脱脂等特殊自理的标本)。

3.制片完成后,技术人员应检查制片质量,并加帖标有本病理科病理号的标签。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片的优良率(甲、乙级切片所占的比例)≥90%,优级率(甲级切片所占的比例)≥35%。

不合格切片应立即重做。

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参见下表。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评分序号①②③④⑤本切面数切片薄(3~5μm),厚薄均匀10 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切片无污染物10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盖玻片与切片、载玻片间),盖玻片周围无胶液外溢透明度好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对比清晰10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编号清晰10 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减5~7分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质)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减5分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签粘贴不牢:减3分;编号不清晰:减4分10 10 优质标准组织切面完整,内镜咬检、穿刺标满分10 质量缺陷减分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未达到规定面数:减5分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匀:减3~5分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减2分;有刀痕、裂痕、颤痕,影响诊断:减5分有皱褶或折叠,沿不影响诊断:各减2分;有皱褶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5分有污染物:减10分⑥⑦⑧⑨⑩10合计100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①甲级片:≥90分(优);②乙级片:75~89分(良)③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④丁级片:≤59分(不合格)4.制片过程发生意外情况时,有关技术人员和技术室负责人人应及时向病理科主任报告,并积极设法予以补救。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
诊断不一致时的
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在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病例中,当出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不一致时,相关科室应开展追踪、讨论的程序。

一、病理科主任组织科内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病例的讨论(2周内),分析两者诊断报告不一致的原因和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并准确记录:
(一)术中快速冰冻切片送检标本手术医师取材是否准确;
(二)申请冰冻切片诊断的病例是否符合进行冰冻切片诊断的要求;
(三)病理取材是否规范,有无遗漏病变;
(四)病理技术员制片是否优良,有无影响切片诊断的因素;
(五)诊断中是否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
(六)有无请高级职称病理医师复诊;
(七)术中病理医师与临床手术医师是否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等。

二、明确存在的问题后,对发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提出针性的改进措施,同时针对相同科室、送检相同部位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病例进行复查、追踪,落实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三、病理科应与临床科室进行交流,讨论出现诊断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出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不一致的病例,必须每月及时上报到院质管部,有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追踪落实。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有什么区别?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有什么区别?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有什么区别?病理诊断对于肿瘤患者来讲意义重大,其可判断肿瘤性质、指导治疗、评估预后,且是医保报销的重要依据,而病理诊断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与术后常规病理,对此很多患者并不理解,为什么术中已经做过病理,术后还要做?两者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1.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定义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即术中病理,简称切片病理,指的是在术中切下病变组织送至病理科进行检验,由病理科医生在零下二十度的环境中快速冰冻组织,并进行切片、染色、观察的诊断方式。

一般来讲,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可在20分钟内出结果,以便医生辨别肿瘤良恶性质,明确手术范围。

2.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特点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是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进行的紧急病理会诊,其显著特点为快和冻,具体有多快前面已经提到过,其出报告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0分钟,当手术室相关工作人员将切片组织送至病理科以后,病理科收发人员会在1--2分钟内完成核对、编号等相关工作,并将切片组织送至取材台,取最典型的病变组织进行检验,受时间限制,一般只会在一处检查部位取1--2块标本,限时5分钟,随后将切片组织迅速放置在冰冻托上作号码标记,最后在冷冻台上进行冷却处理。

其另一个特点为冻,病理科检验人员需要在1--2分钟内将切片组织冷却至零下15--20摄氏度,其目的为利于技术人员切割薄片,并贴在载玻片上放置于固定液内固定1分钟左右的时间,此时,切片组织呈无色状态,若想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还需行HE染色,经过多重处理后滴加树胶,使用盖玻片覆盖。

随后,诊断医生会来到显微镜前开始读片工作,通过观察切片组织的方式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诊断信息,协助医生制定手术方案。

3.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优缺点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主要有四大优点,一为耗时短,诊断迅速;二为组织切片前手续简单;三为组织变化小;四为可以保存类脂肪、脂肪成分与各种抗原活性、酶类。

关于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

关于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

关于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病理报告是医生根据对组织和细胞样本的检查而生成的一份书面文件,用于帮助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选择。

然而,有时候病理报告和快速冰冻结果以及术后诊断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医疗机构与专业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和准则。

本文将探讨与病理报告和快速冰冻术后诊断不一致相关的规定事项。

1. 病理报告编写病理报告编写是确保诊断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病理科医生应仔细检查标本,并提供准确、详细的诊断信息。

报告中应包括病变的类型、程度、分布、侵袭范围等重要内容,以及必要的辅助信息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

2. 快速冰冻术前准备快速冰冻术是一项在手术中迅速冻结标本并进行快速病理检查的技术。

在进行快速冰冻前,医疗人员应准备充足,包括检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熟悉操作步骤等。

同时,应在手术室内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以确保标本的快速获取和及时送至病理科。

3. 快速冰冻结果与术后诊断不一致的处理如果快速冰冻结果与术后诊断不一致,医生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评估和解决。

首先,确认是否存在标本交换或标识错误。

其次,对疑似错误进行重新评价,包括再次进行组织切片、重新进行特殊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如有需要,可以邀请其他专家进行共同讨论和评估。

4.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为了保障病理报告和快速冰冻术后诊断的准确性,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

这包括制定标本采集、保存和送检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进行常规和定期的质量评估和监控,以及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教育。

5. 多学科团队合作由于病理报告和快速冰冻术后诊断涉及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多学科团队合作是解决不一致问题的关键。

外科医生、病理科医生、影像学医生、放射科医生以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应密切合作,及时沟通、交流和协调,以确保最终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可能会对患者的诊疗产生重大影响。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诊断不一致的处理制度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诊断不一致的处理制度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诊断不一致的处理制度
一、定义
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简称冰冻病理检查)是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就与手术方案有关的疾病诊断问题请求病理医师快速进行的紧急会诊。

二、目的
冰冻病理检查在术中为临床医生确定病变性质及制定治疗方案等提供重要依据,由于时间短,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误诊、漏诊等情况。

需要对术中冰冻诊断与常规组织学病理检查(简称常规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分析,获取诊断符合率,探讨误诊、漏诊原因,从而提高术中冰冻诊断的准确率。

三、查检方法及诊符率
(一)负责该指标医师每月对上月全部冰冻病理检查病例进行查检,并与该病例相应常规病理检查进行比对。

(二)标准
1.完全符合或基本符合:完全符合为冰冻病理检查及常规病理检查结果完全一致;
2.基本符合为冰冻病理检查和常规病理检查病变良恶性性质上诊断一致,具体疾病分型上存在差异;
3.不符合:冰冻病理检查与常规病理检查病变性质上诊断不一致;
4.延迟诊断:通过进行冰冻病理检查无法对病变的性质及类型进行确诊,需常规病理检查进行诊断。

该类病例不计入不符合,
(三)冰冻病理检查与常规病理检查诊符率计算方法
符合率=(术中冰冻诊断与常规诊断符合标本数/同期术中冰冻诊断标本总数)x100%
四、结果处理与分析
(一)出现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与常规病理诊断结果不一致时
1.发现后需及时与临床沟通,并在最终报告发出60分钟内报告危急值并进行登记。

2.上报不良事件
(二)科内应立即组织讨论,分析诊断不符的原因,并在月度和季度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会议上报告。

(三)冰冻病理检查与常规病理检查符合率出现不良趋势时,需应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分析及持续整改。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你了解多少?与术后病理有何不同?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你了解多少?与术后病理有何不同?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你了解多少?与术后病理有何不同?“以前听别人说病理活检结果需要3~5天才会有结果,而且病理结果显示是恶性的,还需要进行二次手术。

但是这次手术结束时我们就知道了病理结果,这真的很快,而且病理结果显示为良性也让我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患者陈某家属激动地说。

案例回顾:陈某,女,52岁,9个月前自己触诊发现右侧乳房有小包块到我院就诊,初步考虑为“乳腺纤维腺瘤?乳腺Ca?”,术前进行彩超、乳腺钼靶、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

医生与家属沟通商量后,为了缩短病理活检等待时间,决定进行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测。

与病理科进行相关预约,完善了各项术前准备后开始进行手术,术中取适量的病变组织,病理科医生接收病理组织后,迅速对其进行取材——冷冻切片——切片染色——树胶封片——阅片——病理诊断等操作,整个过程耗时约30分钟。

那么,究竟什么是术中快速冷冻病理?其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有何不同,本文将详细与大家介绍。

1、什么是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是一种在低温(-20℃左右)条件下将手术切下的病变组织快速冷却到一定硬度并制成切片进行病理诊断。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可称之为病理科的急诊工作,常用于临床手术科室快速组织学诊断,特别是在手术进行当中取出病变组织,要求病理医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良、恶性的正确诊断,为临床医师下一步手术方案及治疗提供指导。

一般情况下病理医生在接收到病变组织的30分钟以内即可有结果,以便迅速作出下一步手术方案决策,为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案及手术范围提供了重要依据,避免了因长时间等待常规石蜡切片确诊而造成的二次手术伤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医疗费用。

例如:乳腺肿块的患者在术中切除适量病变组织进行快速冷冻,结果显示为良性纤维腺瘤的,无需继续进行手术治疗,结束手术。

但若快速冷冻病理检查显示为乳腺癌的,就需要继续手术,适当扩大手术范围,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并清扫腋窝淋巴结。

关于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

关于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

关于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病理报告是病理学家对病理标本进行分析和诊断的结果,它是医疗记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在一些情况下,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下面将讨论一下与这个问题相关的规定和准则。

首先,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不一致是可能发生的。

快速冰冻是在手术中将活动组织标本迅速冷冻并立即切片进行病理学分析的过程,通常用于手术中无法确定的病变或需要即时结果的情况。

术后诊断则是根据手术后的组织切片进行分析和诊断。

由于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进行的,可能存在一些误差或差异,导致病理报告和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不一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规定和准则已经被制定出来。

例如,美国病理学会(CAP)发布了关于快速冰冻的指南,建议医生在处理和分析快速冰冻标本时采取特定的步骤和程序。

这些步骤包括:标本的正确处理和固定、合适的冷冻和切片技术以及准确的病理学评估和诊断。

这些指南的目的是确保快速冰冻的结果准确可靠,与术后诊断和病理报告一致。

此外,一些医院和医疗机构也建立了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的一致性。

这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对病理标本的标准处理和分析流程的规定、实验室设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医疗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认证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不一致的概率。

此外,医学界也在不断努力改进病理学分析和诊断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利用新的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免疫组化和基因突变检测,可以提高病理学分析和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病理学家更准确地识别和分类疾病,并提供更精确的治疗建议。

综上所述,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和术后诊断不一致是可能发生的,但通过制定指南和规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不断改进技术和方法,可以减少这种不一致性的发生。

医疗专业人员应积极参与这些措施,并加强对病理学分析和诊断的理解和实践,以提供更准确可靠的病理报告。

病理分析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病理分析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在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病例中当出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不一致时,相关科室应开展追踪、讨论的程序。

1、病理科科主任组织科内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病例的讨论(2周内),分析两者诊断报告不一致的原因和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并准确记录:
(1)术中快速冰冻切片送检标本手术医师取材是否准确;
(2(3(4(5(6(7234。

关于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

关于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
2、如果出现快速冰冻病理结果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或术后诊断不一致时,应立即组织讨论,由手术科室的科主任和病理科主任共同主持,术者及相关病理科人员参加,必要时应将石蜡切片送至外院会诊。
3、如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不能确诊时,主刀应向家属或委托人交待病情,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手术方式,或暂不行扩大切除,待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报告后再行二次手术。
关于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
l、由于冰冻切片是将组织速冷后制成切片进行病理学观察,其优点是检查快速,然而组织受冰冻后,可能造成组织和细胞变形,发生人为假象,加上检材有限、切片较厚、染色不良,其蜡切片病理结果不一致。
4、出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不一致的病例必须每月及时上报到医务科,有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追踪落实。

病理诊断与临床不符合时的重新审查制度

病理诊断与临床不符合时的重新审查制度

病理诊断与临床不符合时的重新审查制度
病理诊断与临床不符合时的重新审查制度
1、诊断医师如发现病理诊断与临床不符合时首先报告科内质量控制小组。

2、科内质量控制小组组织科内会诊,讨论不符原因;检查标本接收,取材以及制片过程有无差错。

3、联系标本送检医师确认送检组织及送检部位有无差错。

4、如果检查标本接收、取材以及制片过程有差错,则需重新取材和制片。

5、送检医师确认送检组织及送检部位有差错,则需送检医师修改病理申请单相关信息。

6、经审查无差错或差错纠正后,需再次核对,无误后发出病理诊断报告书。

当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不一致时

当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不一致时

当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不一致时
1.当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不一致时,原则上编码时要以病理诊断为标准。

2.当临床疾病诊断为急性疾病,而病理报告为慢性疾病时,编码以临床诊断为标准。

3.临床疾病诊断与病理结果不一致时,如果患者发病情况符合临床诊断逻辑,编码以临床诊断为标准。

4.临床诊断名称与病理结果肿瘤具体部位不一致时,按病理报告描述的部位编码。

5.当穿刺、钳夹活检和常规病理(手术大病理)检查、免疫组化结果不一致时,原则上以常规病理检查或免疫组化结果为标准
当切片组织标本的病理结果正常,而穿刺、钳夹活检结果异常时,选择异常的结果。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1.规定(1)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病理报告的一致性是病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必须严格执行。

(2)如果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病理报告存在不一致,应及时跟进追踪与讨论,以确定最终诊断。

2.程序(1)发现不一致的情况:术中医生/病理医生/手术团队可能会发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病理报告不一致的情况,或者病理医生在编写完病理报告后发现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不一致。

(2)提醒与沟通:一旦不一致情况发现,术中医生应立即与病理医生进行沟通,确保彼此了解情况,并初步讨论可能导致不一致的原因。

(3)追踪与记录:相关医务人员应当追踪记录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病理报告的不一致情况,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过程和操作细节、病理报告的具体内容等。

追踪记录有助于后续的分析和讨论。

(4)召开讨论会:为了解决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病理报告不一致的情况,应召开相关医务人员参加的讨论会,包括术中医生、病理医生和其他可能涉及的专家。

会议应重点讨论不一致情况的原因、可能的误诊原因、改进措施等。

(5)修订病理报告:根据讨论会的结论,病理医生有权对病理报告进行修订,并重新提交给术中医生、手术团队和患者。

(6)改进措施与监控:为了减少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病理报告不一致的情况,医疗机构应根据讨论会的结论,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监控,定期评估改进效果。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规定与程序的描述,实际实施时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并确保所有相关医务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此外,为了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应定期进行病理质控评估和继续教育培训。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规定与程序:追踪与讨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术后诊断不一致的病例
在手术中进行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时,如果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不一致,相关科室应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追踪和讨论。

1、病理科科主任应该组织科内相关人员在两周内进行相关病例的讨论。

该讨论应该分析两者诊断报告不一致的原因和存在问题,并且准确记录以下几个方面: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送检标本手术医师取材是否准确;
申请冰冻切片诊断的病例是否符合进行冰冻切片诊断的要求;
病理取材是否规范,有无遗漏病变;
病理技术员制片是否优良,有无影响切片诊断的因素;
诊断中是否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
有无请高级职称病理医师复诊;
术中病理医师与临床手术医师是否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等。

2、明确存在的问题后,应该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同时,应该对相同科室、送检相同部位的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病例进行复查和追踪,落实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3、病理科应该与临床科室进行交流,讨论出现诊断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创三甲准备资料(急诊部分)

创三甲准备资料(急诊部分)

2-3-11、急诊科布局图。

2、急诊科设备清单。

3、相关文件。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4、急诊科管理和急诊抢救工作记录、整改措施。

6、医务人员急诊技能及考核记录。

7、急诊医护人员岗前培训记录。

8、急诊(抢救)服务流程。

9、急诊医护人员岗前培训记录。

10、急诊抢救记录2-3-21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2、危急重症患者登记本及抢救流程记录。

3、120出车记录本。

4、各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相关规定。

5、抽考急诊科及重点病种相关科室的医师对重点病种抢救流程的掌握情况。

6、重点病种救治质量的分析报告、持续改进措施和成效记录。

4.5.7.51、住院超过30天患者监管、评价规定。

2、对住院超过30天患者监管记录、季度分析资料及持续改进效果分析记录。

4.6.4.11、重大手术(包括紧急情况下)报告审批管理制度和流程文件。

2、规定需要报告审批的手术目录。

3、对重大手术的审批记录单,审批流程。

4、重大手术教育培训计划、记录和培训课件。

5.医师对重大手术相关规定的知晓度考察记录。

4.6.4.21.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

2、急诊手术教育培训计划、记录和培训课件。

3、医师对急诊手术相关规定的知晓度考察记录。

4、绿色通道流程,包括急诊检查、检验、备血、用药等多环节、多部门协调运行环节。

4.6.6.21、手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的规定和流程,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有无追踪、讨论规定与程序,及讨论规定和程序记录。

2、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对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知晓度考察登记记录。

3、手术切除组织标识、固定、送检交接登记本、冰冻检查结果回报记录本,及规定与流程执行情况记录。

4、术中冰冻与病理检查不一致的病历中是否有追踪与讨论记录。

5.离体组织送检率登记。

6.急诊科对此项制度和规范落实情况的自查情况,以及对其检查反馈、分析资料,科室整改措施及改进成效相关记录。

4.7.5.11、复苏室床位与手术台之比清单。

2、麻醉复苏室配备人员登记表3、复苏室设备配置登记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病理报告与快速冰冻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
l、由于冰冻切片是将组织速冷后制成切片进行病理学观察,其优点是检查快速,然而组织受冰冻后,可能造成组织和细胞变形,发生人为假象,加上检材有限、切片较厚、染色不良,其质量远较常规石蜡切片为差,大大增加了诊断难度。

可能出现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结果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不一致。

2、如果出现快速冰冻病理结果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或术后诊断不一致时,应立即组织讨论,由手术科室的科主任和病理科主任共同主持,术者及相关病理科人员参加,必要时应将石蜡切片送至外院会诊。

3、如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不能确诊时,主刀应向家属或委托人交待病情,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手术方式,或暂不行扩大切除,待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报告后再行二次手术。

4、出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不一致的病例必须每月及时上报到医务科,有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追踪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