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1. 内容概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金融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农村金融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败。
当前农村金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金融产品创新滞后、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等。
这些问题导致农村金融难以满足乡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二是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满足乡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三是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保障农村金融安全;四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农村金融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促进乡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研究对于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解决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乡村经济发展的质量,还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1.1 研究背景在当下国家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
农业、农村和农民(简称“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村金融领域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信贷资源配置不合理、金融服务覆盖面不足、金融风险隐患较大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政策研究
浅析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政策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266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农村经济发展与其金融政策仍有待提高,本文根据农村经济的金融政策现状提出自己的拙见,并对如何完善其体系提出了解决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政策;现状;措施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也日益完善,但我国是农业大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都有着其自己的特色,所以农村金融市场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拥有一个持续、稳定、完善的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政策的现状1.1农村金融环境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拥有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的金融环境有待改善,目前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如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明确的法律条例规范;相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来看,宏观政策的实施没有完全落实;农村的再教育问题、医疗、保险、法律条例等相对来说没有实行到位,农村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需要改革与完善,切实投入到村民的生活需要上。
1.2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明确的农村金融市场定位问题,也存在着不明确其结构覆盖的范围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意识上也需要完善。
目前,与农村相关的银行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但是面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业务需求、不同的发展途径与对象等问题时,还是没有深层次的认识与完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目前的现状,农业发展银行对于乡镇地区的网点还没设立,农业银行在乡镇中的普及范围也比较狭窄,所以农村的金融机构还是比较单一的,邮政银行主要是吸收存款,而在贷款方面的涉及层面功能较弱。
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农业发展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金融支持政策与措施。
本文将就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进行探讨。
一、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政策1. 引导商业金融机构加大农业信贷投放。
政府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放,通过设立农村信用社等方式,提供农业贷款和信用担保服务,以满足农民的投资和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
2.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通过信用评价和信用扶持,帮助农民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提高其信用水平和借贷能力。
3. 加强农业保险服务。
政府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提供全面的农业保险政策,保护农民的利益,降低农业经营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4. 建立农村金融市场。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二、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措施1.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针对农村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农村小额贷款、农村电子支付、农村金融一卡通等,方便农民的金融交易和资金管理。
2.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对于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提供优惠的利率、贷款额度和还款期限等金融支持,降低其发展的资金成本。
3. 发展农村微型金融机构。
鼓励和引导农村发展微型金融机构,如小额信贷公司、农村互助基金等,促进金融资源的下沉,满足农民的小额融资需求。
4. 加强农村金融人才培养。
加大对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结语农村金融是支撑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制定的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旨在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助力农业的快速发展。
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服务,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石河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
确保不出大的问题 ,做到 “ 钱等棉 ” , 确保棉 流配 送 等为 重点 的全 产 业链信 贷 业务 ,围绕 石河 子地 区粮 提下防控风 险 , 花收购 平稳 运行 。2 o l 2 年累 计发放棉 花收 购贷款 4 4 . 5 亿元 , 食 、棉花 、林果 、畜牧等领域龙头企业加以支持 。
l 费瑟配置 1
农业 经济 2 o 1 3 , 9
石河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
◎孔 令 英
摘
谢伟 伟 胡 宜挺
要 :农 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 引领现 代农业发展的骨 干力量 ,其发展 需要政 府的扶持 和信贷资金的投入 ,农业政策性
金 融则是履 行此职能的重要载体 。新 疆石河子处 于经济 不发 达地 区,农村金 融服务体 系不健全 ,龙头企业绝 大多数都属 于中
8 %,收购棉花 3 6 万吨 ,充分发挥 了棉花收 l 、主动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政 策性金融 部门 占贷款投放量的 8 购资金 供应 主渠道作用 ,保护了棉农 利益 。 与石河子农 业产业化 部门沟通合作 ,落实银企 合作措施 ,优 4 、支持 中小 龙头企业 的发展 。石河子 兵团分行 积极 响 先扶持所 报送重点龙 头企业 ,并配合财政扶持 政策 ,支持 龙 头企业获取 财政贴息 ;针对棉花购 销形势的复 杂性 ,积极参 应农发行助力小微企 业的相关政策 ,向民营企业石河子弘扬
区农 业 政策 性金 融的主 要信 贷产 品 ,有效 的稳 定了 石河子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现状 •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问题分析 •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对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调查背景与目的
背景
随着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以下简称“三农”)的不断发 展,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为了了解金 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 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
证券市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完善
03
目前证券市场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缺乏针对农业和农村企业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
04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对策建议
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金融机构应积极响应国家对三农发展的政策号召,增加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
制定差异化的信贷政策
01
银行信贷是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02
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将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三农领域
。
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银行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03
,为三农领域的融资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保险机构支持情况
1
保险机构通过为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提供风险 保障,为三农领域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
02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现状
金融机构总体支持情况
1
金融机构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 ,为三农领域的资金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金融机构不断推出适应三农特点的金融产品和 服务,为三农领域的融资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 选择。
3
金融机构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效果显著,推 动了三农领域的快速发展。
《剖析农村金融支持发展三农研究论文》
《剖析农村金融支持发展三农研究论文》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调查:思考摘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构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是目前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本文从辖内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及金融服务状况的调查入手,分析了辖区农村金融在支持“三农”发展和服务中还存在哪些难题和障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承德市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情况(一)金融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到xx年6月末,承德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60.4亿元,比年初增加129.6亿元,其中涉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1.4亿元,比年初增加61.6亿元.占比为41_3%.比去年同期增长34.4%。
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08.6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37.2%.比年初增加46.6亿元,增长22.3%。
县域金融机构贷款中,三家“农”字金融机构贷款占比达到78.1%,其中农业发展银行30.1亿元占14.4%,农业银行19.6亿元占9.4%,农村信用社l13.7亿元占54.5%。
县域贷款中81%为涉农贷款。
从贷款投向看,农户贷款106.3亿元,比年初增加2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7%,农村各类经济组织贷款25.1亿元,比年初增加7.5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70.2%;从贷款用途看,农林牧贷款49.2亿元,农村基础设施贷款38.1亿元。
截至xx年6月末,辖区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产业化贷款余额为7.5亿元,其中,仅农业发展银行投放农业产业化贷款就达4.19亿元.农业银行2.7亿元。
(二)央行积极开展窗口指导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继续鼓励和引导各金融机构拓宽信贷服务领域,创新信贷产品,完善担保机制.改进服务方式,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支持有实力的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有效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出台加大对“三农”信贷投放的扶持政策,为金融机构积极拓展“三农”服务保驾护航。
农村政策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相 关 关 系。 因此 必须从 战略 高度科 学认识 农村政 策性金 融的制度 功 能及 其在 现代 农业 建设 中 的重要作 用 , 重构农 村政 策性金 融服务 体 系, 立健全 以农村政 策 性金 融为 主导 的农村 财政 金 建
融协调发展 及 合力 支农保 障机 制。
关键 词 : 村金 融 ; 策性金 融 ; 农 政 现代 农 业 ; 支持 与保 障
第2 7卷
第1 期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J u a fZ e g h u I si t r n u ia n u t n g me t o r lo h n z o n t u e o Aeo a t lI d s y Ma a e n n t f c r
从 和服 务 于政 府 在 每个 时期 确定 的一 系列 农 业
建设 、 其 是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的最 大 难 题 。所 以 , 尤 在商 业性 金 融 依 据 市 场 原 则 对农 村 地 区 作 用 机
制不 足 的情 况 下 , 构 一 个 功 能 完 善 、 重 高效 的 农
3 华 中农 业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 . 湖北 武汉 4 0 7 策 性金 融是农 村金 融体 系的一 个重要 组成部 分 , 也是推 进农 村地 区尽快 实
现 由传统农 业 向现 代农 业转 变 、 而促进 农业 又好 又快发 展 的 一条 重要 捷 径 和制 度 安排 。通 进 过对 河 南农 村政 策性金 融的 实证分析 , 现农村 政 策性金 融 与农 业 经 济增 长之 间呈 显著 的 正 发
Vo . 2 1 7 No. 1 F b. 2 09 e 0
20 0 9年 2月
农 村 政 策 性 金 融 支 持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研 究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概述农村金融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和创新,以适应农村经济多元化和金融市场化的需求。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农村金融机构布局不合理、金融服务覆盖不足、金融产品创新滞后等问题依然突出。
农村金融市场风险防控能力较弱,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农村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分析农村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部环境,探讨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
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为金融机构提供创新思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同时,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业界人士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关注和思考,共同推动中国农村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农村金融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体制和政策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如金融服务不足、信贷资金短缺、风险防控薄弱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回顾、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趋势的预测,探讨农村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章将梳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主要成就,分析农村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将结合国内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当前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分析其原因和症结所在文章将提出促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风险防控等方面,以期为政府决策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以榆树市为例
Rural Finance 农村金融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以榆树市为例中国人民银行榆树市支行课题组 (中国人民银行榆树市支行,吉林榆树 130400) 摘 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党一直心系“三农”问题,务必要抓好新型农业主体的经营,健全新型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的信贷支持。
榆树市作为全国农业生产大县,研究其服务新型农业经营发展情况,具有典型性和调研价值。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问题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09(2020)11006003近年来,我国金融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问题成为热点。
2014年2月,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做好金融服务,加快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变。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也要求“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实现涉农贷款稳定增长”。
一、榆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榆树市坐落在吉林省中北部,松辽平原腹部,土壤肥沃、适合农耕,是我国重要农产品基地。
榆树幅员面积4,712平方公里,人口数达到130.8万,其中农业人口107.2万,有“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
在2019年,全市总播种面积390970公顷,粮食总产量大约在65亿斤左右,占吉林省的十分之一,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80。
榆树市自2012年开始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7户、专业大户6700家、家庭农场13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835个,涉及粮油、水果、蔬菜、苗木花卉等种植业和畜禽水产养殖业,其中:粮食种植类占87%。
2019年全市新型经营主体共流转土地20332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2%。
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而是在向产供销一体化转变,订购、合作多种形式并存,农民收入不断增长。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2011年以来,玉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制定了“形象上超越辖内商业银行、服务超越同业水平、经营超越历史高峰”的三超越目标,提出了“网点改造、组建农商行、清非、存款、增收”五项工程,全县信用社上下用实际行动践行“真心服务地方发展的承诺”,努力开创“农信进万家”活动的新局面,在支农、惠农推动地方现代农业发展的工作中成绩显著。
在全省“农信进万家”活动评选过程中被评为先进单位,被中国县域经济报社评为2010年度“最具潜力十佳银行”等多项荣誉称号。
下面就我联社支持现代农业的情况、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总结如下:一、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情况。
截止目前,玉田联社各项存款余额为821658万元,较年初增加90529万元;累计发放贷款35537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553962万元,比年初增加67114万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为473954万元(农户贷款84642万元,农业经济组织贷款11438万元,农村企业贷款377874万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85.24%。
累计创建涉农企业信用档案1100户;完成全县56.4万农民的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农户评级覆盖面达80%以上,创建信用镇2个,信用村177个,信用户31300户。
(一)支持龙头,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玉田县位于京津唐腹地,北枕燕山,南睦渤海,交通便利,这里路网交织、阡陌纵横,京秦、大秦铁路、102国道和京沈高速贯穿全境,全县总面积1165平方公里,总人口66万,拥有20个乡镇,420个行政村,19万户,104万亩耕地。
玉田县是在蔬菜、林果、中草药、园林花卉、瘦肉型猪“五龙齐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农业大县。
全县建有辐射北方的唐山双汇、第一次走出京城的北京同仁堂、全国百强企业的玉田种猪场、冀东大型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金玉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多家龙头企业,拥有“碧康”“晶玉”“玉康”“中加”等多个知名品牌,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近50万亩,生猪年出栏100多万头,订单中草药10万亩,先后获得“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县”、“中国蔬菜产业龙头县”、“中国大白菜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吉林省农村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
《吉林省农村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在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的农业大省,农村金融对乡村产业的支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吉林省农村金融支持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够广泛、金融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吉林省农村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为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参考。
二、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金融服务质量也有所提高。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够广泛,尤其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民难以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其次,金融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如贷款审批流程繁琐、贷款额度较低等。
此外,农村金融市场主体还不够丰富,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等问题也制约了吉林省农村金融的发展。
三、乡村产业振兴与农村金融需求分析乡村产业振兴需要金融资源的支持,尤其是在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针对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乡村产业的金融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需要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三是需要支持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四、吉林省农村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针对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和乡村产业的金融需求,提出以下对策:1.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强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2.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针对农民和乡村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发适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小额贷款、农业保险等。
3. 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主体。
鼓励和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
4. 加强风险防控。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完善贷款审批流程,降低贷款风险。
同时,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问题和对策探析
在我 国农 村 保 险市 场 发展 严 重不 足 的形 势下 , 农 村政 策 性金 融 业 务 特别 是 信 贷 业 务 风 险 带来 的 损失 不 能得 到 保 障 , 得 这 种具 有 准 公共 产 品性 使 质 的金融 服务 供给严 重 不足 。 ( ) 政策性 金融业务 功能 与需求不 匹配 。 二 农村 在实 际运行 中 , 国农 业 发 展银 行 已经 “ 变 ” 中 蜕 成
款 回收 率 来 衡 量 的 , 乏 相 应 的激 励 机 制 , 种 缺 这 模 式下 必然 会来 运 作 的高成 本 、 低效 率 。
支农 作用更 加有 限。
( ) 营 机制 不 科 学 , 乏 可持 续 性 。我 国 三 运 缺 政 策 性 金 融 业 务 开 展 的主要 载 体 是 中 国农 业 发
农金 村融
展银 行 , 立 的 目的是 为 了提 供 农 村公 共 金 融 产 设 品 , 且 实 施 了信 贷 配 给 制 度 , 业 发 展 银 行 在 并 农 实 际 运 作 过 程 中承 担 了 较 多 的财 政 政 策 任 务 , 没 有很 好 的按 照信 贷 融 资规 则 运行 , 其业 绩 是 根
融 的设 立 意 图在 于稳 定 和扶 持 现代 农 业 发 展 、 促 进 农 业 结 构 战 略 性 调 整 、加 快农 村 基 础 设 施 建
48
提高, 粮棉 购销 主体 正趋 于多元 化 , 国有 粮食 购销
企业 收购量 明显 下 降 ,即便是 农业 发展 银行 的贷 款 资产业务 也 出现 了明显 下 降 ,农 业发 展银 行 的
业 发 展 、 村水 利 、 业 基础 设 施 建设 、 业 龙 头 农 农 农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以贵州茶产业为例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以贵州茶产业为例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以贵州茶产业为例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推进,金融支持成为了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
特别是在贵州茶产业发展中,金融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
本文将以贵州茶产业为例,探讨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贵州茶产业的现状与发展需求贵州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传统茶文化。
然而,长期以来,贵州茶产业一直面临着低产量、低质量和低附加值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提升,贵州茶产业亟待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的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1. 资金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茶产业作为一个复杂的产业链,尤其需要资金作为推动力。
金融机构可以为茶企提供贷款、债券融资等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推动贵州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2. 降低风险:农业产业具有周期性、季节性和生产风险大的特点。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风险管理工具,如保险和期货等,为茶农和企业提供保障。
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茶产业,并提高茶农和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
3. 技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产业效率和品质。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设立科技贷款、科技基金等方式,为茶农和茶企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1. 建立金融支持体系:通过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农业产业信托等金融载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茶产业。
建立与茶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满足茶企和茶农的融资需求。
2. 提供差异化金融产品:针对茶产业的特点,金融机构可以推出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如茶叶产业链贷款、茶园抵押贷款等,满足茶企和茶农的不同需求。
3. 加强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可以推出茶叶保险和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帮助茶农应对天气灾害和市场波动,减少经营风险。
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影响
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影响作者:冯庆俊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16期摘要: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
农业政策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通过特殊的融资方法和优惠的存贷利率来支持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本文主要就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其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金融;农业经济;作用;影响农业政策性金融属于政策性金融。
我国政府为实现农业高水准的发展目标,在农业生产、贸易等方面使用的金融支持政策。
根据政府介入的程度和形式,可将农业政策性金融分为政府、半官半民、民间合作以及政策性金融性质。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
1.1 支持农业发展的目标农业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资金流不足,严重限制了进步的速度。
因此,做好农业政策性金融工作可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大量资金,进而确保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面临巨大的粮食问题,因此,农业平稳、健康发展才可保障我国社会及国家的稳定。
现阶段,我国商业性金融资金流失过多,为防止该现象的不断恶化。
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必不可少。
农业政策性金融可有效缓解资金不足的现象,从而协助我国农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1.2 支持农业发展的工具从农业政策性金融定位及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状况出发,国家应加强使用宏观调控方法,增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
目前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政策性担保,利息补贴等。
由于农业金融存在效率低、信用不佳等劣势,以及自身无法吸收资金注入。
因此,提高农业政策性担保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农业借贷项目的顺利完成。
1.3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运作原则农业政策性金融从产生至今,在各类农业生产目标、业务空间和运行方式的应用上不断发生变化,从而更好地贴合当下农业发展进度和模式。
另外,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时间、区域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出入。
关于农村金融服务新农村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部分地区金融服务人员素质不高, 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需要加强培训 和人才引进。
金融服务产品创新
传统金融服务产品
农村地区仍以传统金融服务产品为主 ,如存取款、转账等,缺乏创新性和 个性化。
产品创新需求
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的需求 日益增强,需要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 度,推出符合当地特色的金融产品。
创新理财产品
设计符合农村居民需求的理财产品,引导农村居民合理配置资产 。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加强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农村金融市 场秩序。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建立多元化的风险 分担机制,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增强其风险意识和投资意识。
3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导致金融机构在开展业 务时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
06
思考与建议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服务网点,支持新型农 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形成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
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等 方面的支持作用,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经济的
新型金融服务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部分金融机构开始 推出新型金融服务产品,如网络银行 、手机银行等,但普及程度有限。
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
金融服务需求
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出多元化 、个性化趋势。
金融服务供给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相对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提高服务水平。同时,也需要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 服务需求。
农业金融政策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和建议
农业金融政策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和建议标题:农业金融政策:探索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导语: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生计来源,其发展对于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至关重要。
然而,农业金融政策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深入分析农业金融政策的问题所在,并提出建议以期改善其效果,从而促进全面农村发展。
一、缺乏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1. 农村金融市场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金融产品的供给。
这限制了农民在金融市场中的选择和操作空间。
2. 农业金融服务缺乏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由于缺乏完善的金融信息和专业知识,农民往往无法获取适合自身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农村借贷市场存在问题1. 银行借贷标准过于严格,导致农民难以获得贷款。
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没有足够的抵押品和信用记录,因此很难满足传统的贷款要求。
2. 高利率和高风险使得农民借贷的成本较高,而且债务风险高。
存在高利率和不合理的财务制约,使得农民不愿承担借贷风险。
三、金融扶贫政策存在局限1. 政府扶贫资金过于倚重于直接财政补贴,缺乏可持续性。
这种补贴模式依赖于政府赋予的资金,长期无法解决农民的基本经济问题。
2. 社保政策与金融扶贫政策不协调。
由于缺乏综合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使农民获得贷款支持,一旦发生意外,仍然容易陷入贫困。
四、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仍不健全1. 农业保险覆盖面狭窄。
当前农业保险覆盖率较低,很多地区和农民仍处于未保险状态,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或农业疫病,损失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偿。
2. 农民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教育水平低,农民无法科学规避和抵御风险,导致经济效益大幅波动。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农业金融政策的不足之处,为了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1.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农民的需求。
推出农业信贷、农业保险与农业投资结合的金融产品。
2. 培育专业化的农业金融服务机构,提供个性化的金融咨询和培训,帮助农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金融产品。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凸显。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加深对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关系的理解,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农村金融是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规模小、服务不足、风险较大等问题,如何加快农村金融发展,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开展对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探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还有助于为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当前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但目前对于这一研究领域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作用途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揭示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为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农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为农村改革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1.3 意义和价值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在当前经济转型和农村发展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动力,农村金融作为支持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农村金融领域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涨, 加大了农民的融资成本。
缺位, 目前只是在粮、 油等商品流通过程发放贷款 , 它 棉、 且 贷款对象为国有企业, 也就是说, 农业发展银行 目前只是在 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 而没有起到 对整个农业 、 农民的政策性金融作用。 124 农村邮政储蓄。邮政储蓄是名副其实的只储蓄而不 .. 贷款的, 在农村吸收大量的资金 , 并将其转移 , 用于其他地区
A l re I i e t m l s nf a t o errl n n et l epo lm o “ gi l r , on sd n am r n 口 e p ted v l met l ta t t s xr e i icn r h a a c s v t rbe f A r u t e C u  ̄ ea d F r e ”a d t s ed u e e p n s e y g i f t u f i o o eh c u i o h o o rl o i cn m .A di i aw r w i o i o s d d epoetecre t nn i ter n rci o hef a c i tu i s i l h f ua sc l o o y n t s o t hl pct t ya x l h urn f a ca h oya dpa t eh wt i n i n i t n s a e r ae h et u n r i l c n a s t o d p yt l
摘要 金 融机构 如何发挥 经济核心 作用 支持 农村 经济发展 , 当前金融理论 和 实践 中值得研 究和探 索 的课 题。在 描述 我 国农村 金 融的 是 现状及存 在 问题 , 析金 融支农工 作 中难点 的基础上 , 索金融 支持 农村 经济发展 的有效途 径。 剖 探 关键词 农村金 融 ; 农村 经济 ; 建议 中 图分 类号 F 3. 806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1 — 612o) —1 5 0 57 61(o6o 9 — 2 9 9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发展的进程中, 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 发展资金短缺
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主要表现在一些龙
的困境 , 这必然形成对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农业 头企业内部信用达不到银行贷款的要求 ,自有流动资金 金融支持对改善农业弱质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 ,成为 先天不足, 内部治理结构常常不规范、 企业产权不清 , 资
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 协调 发展 的重 要途径之一 , 使得 这 转型发展中的贵州 农业在社会金 融资源的 “ 配置博弈 中 始终处于弱势地 位。从长期看这 种格局将 影响贵州经济 信等级低 , 而没有 长期信 用基础 , 地位不稳 固 , 从 信用 获 取担保贷款能力差。 农业龙 头企业外部融资环境 的不利性主要表现在银
( ) 度 安 排 的 必要 性 二 制
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面I 临的
困难
长期以来, 农业银行、 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忽视农业 担支农资金供应主渠道的任务,在支持农业主导产业的 的发展 , 其结果是农业的停滞导致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 培育、 龙头企业的发展、 新技术的应用和农业基地的建设 因而采取一定的方式带动农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农业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 金融支持农
佩
殛 囊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实际作用,最后就农业政策性金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以期为之后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为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助推力。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金融;农业经济;发展
1 农业政策性金融概念简述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政府为了实现农业政策发展目标,针对农业生产和商品贸易等环节所实施
的一种金融支持手段[1]。
具体来讲,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受到国家信用支持与保障,通过使用
多种融资手段,并凭借自身较低的存贷利率,依照国家政策的相关要求,用以推动农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国家行为的资金融通行为[2]。
根据性质划分,农业政策性金融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属于政府的政策性金融。
例如国
家农业农村开发银行等机构。
二,政府官办与民间企业相结合的政策性金融。
例如法国农业
信贷银行。
具体来讲,该信贷银行的中央机构为国家农业信贷银行,隶属于国家机构。
三,
民间合作性质的政策性金融。
该类金融并不以盈利为运作目标,通常具有浓厚的群众气息。
该类机构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通常是通过筹措完成的,由于力量有限,难以维持较大的实
际需求,各国政府均会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补给。
因此,该形式的政策性金融已经为政府实
施相关政策并加以贯彻执行提供了一条新的渠道,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一个低利息贷款的重
要窗口,具备政策性金融的性质。
四,商业金融性质的政策性金融。
该类金融的业务经营通
常由商业机构完成,同时政府也会为其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3]。
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以下几点特征:一,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体现了政府在推动农业
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与地位;二,根本目标在于服务于农村经济,而与实现企业经营利益的金融
活动存在较大差异;三,填补了农村银行的空缺,且没有与农业性质的银行产生直接的利益竞
争关系。
2 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
2.1 支持目标
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性金融中存在的资金匮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为
了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农业政策性金融应运而生,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农村农业的经
济发展。
2.2 支持工具
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现实基础,在结合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相關内容之后,多种用于支持和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工具已经应运而生。
目前比较常见的包括政策性担保以及金融贷款等。
在商业性质的金融活动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处理普通业务的效率十分低下;二,抵押和贷款等程序需要经历复杂的流程,且存在诸多身份上的限制。
但是农业政策性金融能够有
效规避上述问题,提升农业贷款的实际成功率。
进一步来讲,农业政策性贷款能够降低贷款
人在贷款和还款中产生的风险,同时能够避免贷款过程中的资金损失问题。
农业政策性担保
则明显降低了借款方和贷款方之间的安全风险。
相比之下,金融机构贷款通常需要承担较高
的资金投入风险,容易在金融项目中出现与偿还贷款相关问题,进而提升了农业金融的风险
系数。
与此同时,如果借款人将已经贷款获得的资金用于建设风险系数更高的项目,则十分
容易出现偿还不力的情况。
因此,金融机构难以成为农业贷款的担保方。
非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组织目标是将经营收益最大化。
非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工作目的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而且具有民营性质的金融机构往往
存在较高的贷款利率,因此容易造成贷款困难等问题。
但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能够改善农
业的贷款现状,增加企业的营收水平,调节投资的整体环境,推动农业经济的平衡发展。
2.3 运作原则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政策性金融需要在适应外部条件的情况下发生变化,不断成长,能
够积极有效地应对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型实际要求。
其次,从地域的角度来看,随
着省份和地区的变化,各地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特征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绝不能以偏概全,
随意指定运营原则及相关规范。
与此同时,农业政策性金融也存在一些约束。
除了要遵循政
策性和安全性这两点基本原则,农业政策金融还需要在国家制定的统一原则下,结合当地的
实际情况来对自身进行调整与优化,以符合该地区个性化的农业经济发展需求。
3 农业政策性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3.1 农业政策性金融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的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实施已经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有效的助推,但是
其中仍存在一些阻滞经济发展的问题。
现列举如下:一,农业是一种形式较为特殊的产业,
在商业方面存在着周期长和风险高的显著特征。
但是金融机构往往希望能够避免投资风险,
并不断实现更多的经济回报,因此不愿意将企业资金投入到效益增长慢、难以快速见效的行
业之中。
而这种情况与金融机构自身的趋利性特点存在直接关系[4]。
在上述的市场竞争关系中,农业政策性金融可谓有效提升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市场化水平和程度,但从中我们也可以
发现一些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前行的根本原因:一,农村所持有的的建设资金不足;二,资金分
配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
最终容易导致出现的问题是农村建设所需的资金难以及时被抽调
出来并有效应用在建设过程之中。
d三,农业政策性金融具备一定的公共性,有可能会促使
农业经济发展走向更加复杂的困境之中。
具体来讲,农业政策性金融牵涉到的内容方方面面,虽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但是也容易在诸多方面产生问题。
3.2 政策建议
一,虽然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需要得到完善与发展,但
是在应用过程中仍需做到有进有退,和其他方式相得益彰。
具体来讲,在促进农村经济的过
程中,应鼓励以其他形式的金融行为来实现农村建设资金的流通,并不断扩建资金流通规模,实现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农业政策性金融不应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发
展的唯一动力,而是应该与其他形式的金融手段互相融合,最终实现更加轻便、快捷的投资。
二,应当为农业政策性金融建立起完整的业务体系。
作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快农业经济
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政策性金融需要依托于原有的内容基础,积极打造新的服务体系,并
结合当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際需求来完善体系内容,更新业务体系流程。
二, 4 结束语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对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
忽略的作用与意义。
但是其中同样存在一些发展性问题。
为了使农业经济发展始终得到良好
保障,就需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明确界定与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并在应用过程
中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咏梅. 关于推进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的几点看法[J].科技经济市场, 2015(2):202-203.
[2] 刘荣茂,陈荣. 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江西农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38-41.
[3] 王军. 正规金融视角下农业经济增长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影响:基于省级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No.148(4):76-84.
[4] 万众,郑微微,王怀明.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3):1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