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工作建设规划
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项目

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项目【原创版】目录一、项目背景二、项目目标三、项目内容四、项目实施五、项目预期成果正文一、项目背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我国某高校决定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项目。
此项目旨在通过构建案例库,推动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二、项目目标1.建立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具有时代特色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
2.提升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激发研究生学习兴趣。
3.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能力,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三、项目内容1.案例库架构设计:根据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一个层级清晰、分类合理的案例库架构。
2.案例收集与整理:广泛收集各类与课程思政相关的案例,进行筛选、整理和归类,确保案例库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案例分析与评价: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教育理论和实际教学需求,对案例进行评价和标注,便于教师和研究生查找使用。
4.案例库的更新与维护:定期对案例库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案例库内容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四、项目实施1.项目启动:召开项目启动会,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和要求,部署项目工作。
2.案例收集与整理:各参与单位和教师积极提供案例,项目组进行汇总、筛选和整理。
3.案例分析与评价:组织专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4.案例库建设:根据案例分析报告,建设案例库,并进行测试和优化。
5.案例库推广与应用:组织教师和研究生进行案例库的使用培训,推广案例库在教学中的应用。
五、项目预期成果1.建立一个具有时代特色、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
2.提升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激发研究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能力,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0.09.18•【字号】•【施行日期】2020.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经研究,现将《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河北省教育厅2020年9月18日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立德树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核心,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总结传承与创新探索相统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课程思政体系,提高教师育人能力,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教学体系、专业体系、培养体系、研究体系和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全省各高校形成广泛共识,课程思政建设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
工科院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及实践路径探索

工科院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及实践路径探索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大大增加,研究生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1]。
同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2]”党的十九大以来,广大高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并注重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以此作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突破口。
例如,东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都在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并发布了相关通知和实施方案,这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全局发展奠定了基础。
部分学者对课程思政建设似乎达成了一种共识,认为“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
课程思政在其本质上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主张结合各高校的办学优势,在课程内容与模式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寻求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最终实现育人育才的有机融合。
如今,我国进入了新工业革命时代,并努力成为世界领先的产业强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工科院校的研究生必然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所以,他们的思想政治培养也显得尤为突出。
因此,我们对工科院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和实践路径进行初步的探索研究。
一、工科院校实施研究生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一)研究生培养目标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旨要求教育无论在哪一阶段,其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人。
工科院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概括来讲,即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研究生 课程思政

研究生课程思政
研究生课程思政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教育理念。
这种教育理念旨在通过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在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内容的设置:需要结合专业特点,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怀、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融入课程内容中。
2.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研究生课程思政是一种全面、系统、深入的教育理念,需要注重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课程思政年度工作计划

课程思政年度工作计划一、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工作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全面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
作为一所高校,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是我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挖掘和发展课程思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将围绕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二、总体目标本年度课程思政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生培养健全人格,塑造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推动学生全面成长。
三、具体工作目标及措施1. 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方法。
通过开展学生座谈会、心理剧表演、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2. 推进课程与时政研究融合针对不同专业,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将时政内容融入到相关专业的课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同时,建立时政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更新教材,丰富教学内容,确保时政教育工作能够有持续性和针对性。
3. 打造课程思政宣传阵地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线上线下宣传力度,通过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多种媒介,宣传课程思政工作的成果和效果。
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扩大教育宣传的影响力和社会效果。
4.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将激励和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感受社会的温暖与残酷,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建立社会实践项目的数据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5. 优化课程思政成果评价机制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成果评价机制,从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

课课设项报
研究生程思政示范程建目申
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
一、项目背景与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愈发重要。
研究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不容忽视。
为了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研究生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申请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
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培养研究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
二、项目内容与目标
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思政课程;
开展课程思政示范教学,提高研究生导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
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项目目标:
构建具有示范意义的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体系;
培养一批具备较高思政素质的研究生人才;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三、项目实施方案
课程设计:组织专家团队,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思政教育要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思政课程,确保课程内容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时代性。
示范教学: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示范教学活动,邀请思政教育专家和优秀研究生导师分享经验,提高全体研究生导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
教学资源库建设: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便于自主开展思政学习。
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近年来,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中,旨在通过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本实施方案旨在指导和规范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为教育部门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二、目标1.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2.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式方法,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4.实现课程思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实施方案1.制定课程思政建设规划,明确课程思政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规划应具体而明确,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明确教师的任务和职责,确保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实施;2.加强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课程思政应该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以实现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教师应该注重开发具有思政意义的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参与到思政活动中来,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3.开展生动有趣的课程思政活动。
学校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课程思政活动,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机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思政讲座等;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政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
同时,要建立健全教师思政考核制度,以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5.加强课程思政工作的管理与评估。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工作管理制度,确保课程思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同时,要建立课程思政工作质量评估制度,对课程思政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与监督。
四、结语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本实施方案旨在指导和规范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为教育部门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我们相信,在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加出色的成果。
研究生培养中“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收稿时间]2020-03-08[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Z1808)、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和2019年课程思政建设《管理经济学》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方(1987-),男,陕西商洛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决策分析。
通信作者:安翔(1989-),男,陕西永寿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课程思政”贯通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学生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对象,其满意度是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核心指标。
项目组以研究生为对象,对研究生关于“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关切的主要需求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77.41%的研究生认为开展“课程思政”很有必要、有92.10%的研究生认为“课程思政”有助于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有85.78%的研究生希望在“课程思政”中教师能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
最后,从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力度、完善研究生“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创新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思政;问卷调查[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4-0116-032021年4University Education“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具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特点[1-2]。
自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召开以来,“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理念和创新实践[3-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24年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汇编3份)

2024年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按照《XX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在2024年面上推广与点上落实的基础上强化组织协调、项目推进,拟定2024年工作实施方案。
一、建设内容在学校、学院两个层面分别建立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建设以下内容。
(一)成立校院两级“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学校成立“南京晓庄学院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所有国家、省一流专业所在二级学院成立“XX院课程思政研究分中心”,组建由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等参与的研究团队,聚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着力解决共性和特别问题,探寻独具XX特色、学院特色的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路径。
(二)开展“课程思政”专项教改。
坚持课程思政导向,针对性地在基础公共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等各类课程、教材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在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建设全过程中予以落实,包括: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教学设计、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践教学等各环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模式等多种变革。
申报表见附件Io(三)遴选培育“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站在社会、学校、学生关联发展高度和角度,着眼人才培养和专业全局,着力专业思政。
专业思政必须全息渗透,重点落实到培养方案、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发展与教学成效等方面,努力打造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上的特色与亮点,以专业思政引领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申报表”及“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指标”。
(四)遴选培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打造体育、美育、劳育类特色课程,打造融合思政元素的通识课程;强化专业课程思政功能,强化教材管理;加强实践课程思政特色建设,推动校级示范性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凝炼实践教学思政特色。
不断改进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方法,丰富课程的思政元素,提高课程思政质量,培育遴选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时推广示范课程的新观念、新思路、好经验、好做法,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课程育人氛围,努力形成学校各门各类课程争相育人的生动局面。
课程思政 建设实施方案

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成为教育工作的迫切需求。
因此,制定并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对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确定。
1. 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确保思政工作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心灵。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课程思政建设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确保思政工作有序推进。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思政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3.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宣传,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电视台等宣传媒介,宣传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和成效。
4. 制定并推广优秀思政教育案例,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
5. 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开展思政工作。
四、保障措施。
1. 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持力度。
2.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统筹协调推进思政工作。
3.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考核评估机制,确保思政工作取得实效。
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方案,预计将取得以下效果:1.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得到提升,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树立和完善。
2. 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提高,教师思政工作有了更好的实效。
3. 学校的思政工作得到了更好的推进,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得到提升。
六、总结。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对于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加强思政工作,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4年2月第26卷第1期㊀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Journalof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SocialScience)Feb.㊀2024Vol.26ꎬNo.1㊀㊀收稿日期:2022-09-07㊀㊀基金项目:2021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2021-254-410)ꎻ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2021136)㊀㊀作者简介:席秋红(1978 )ꎬ女ꎬ辽宁沈阳人ꎬ副研究员ꎮ文章编号:1673-1387(2024)01-0097-06doi:10.11717/j.issn.1673-1387.2024.01.14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席秋红1ꎬ胡彬彬2ꎬ孙㊀彦3(1.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ꎬ辽宁沈阳110168ꎻ2.沈阳建筑大学工程训练与创新学院ꎬ辽宁沈阳110168ꎻ3.沈阳建筑大学理学部ꎬ辽宁沈阳110168)摘㊀要:开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提质增效ꎬ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和辐射力ꎬ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品德素质和家国情怀ꎬ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ꎮ深入剖析了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ꎬ从教学目标㊁教学内容㊁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方面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新问题ꎬ并以此提出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ꎮ关键词:新时代ꎻ高等学校ꎻ教师ꎻ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64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引用格式:席秋红ꎬ胡彬彬ꎬ孙彦.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24ꎬ26(1):97-102.㊀㊀进入新时代以来ꎬ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ꎬ为了进一步加快国家的发展ꎬ中国对于未来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战略目标ꎮ高等学校(以下简称 高校 )承载着推动社会发展㊁弘扬中国新时代精神和培育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使命ꎬ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快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ꎬ高校应准确把握新时代对于教育工作的新要求ꎬ为党育人㊁为国育才ꎮ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 思政教育 )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ꎬ高校应采取高度重视的态度ꎬ将思想层面与实践层面相融合ꎬ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ꎬ实现各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与思政教育的紧密衔接ꎬ使育人育德贯穿教育全过程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 思政教师 )和学科专业教师(以下简称 专业教师 )与都应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ꎬ在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同时保证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能够在课堂上有效传递并被学生吸收ꎬ进而实现教学与育人的高度结合ꎮ高校不仅要在理论课(通识课㊁选修课和专业课等)上重视思政教育工作ꎬ还要在实践课(社会实践㊁实习实训和基地建设等)上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方面的全方位㊁多角度渗透ꎬ对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学习采取并重态度ꎬ达到全方位学习㊁高质量教育的效果ꎮ可以说ꎬ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新时代关乎高校㊁社会乃至国家向前发展的一项系统性大工程ꎬ更是影响各学科快速发展的一项导向性工程ꎮ高校的思政课程建设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ꎬ探究教学过程的新方式与新路径ꎬ确保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工作的高效㊁有序开展ꎮ98㊀㊀㊀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一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1.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重大机遇㊀㊀随着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ꎬ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踏上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ꎮ新时代背景下的 大思政 格局为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规划了顶层设计ꎮ 大思政 的核心内涵是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ꎬ以协同实践为切入点ꎬ组织多要素㊁多主体相互配合进行相关思政教育的协同实践ꎮ这其中的多要素㊁多主体及协同实践主要指党政部门的统筹管理工作㊁职能部门所肩负并执行的组织与协调工作㊁社会各参与方所带来的工作格局[1]ꎮ在当前所处的 大思政 格局下ꎬ思政教育已由最初的以学校为起点和主阵地转变为学校㊁家庭和社会三方为一体的多格局教育阵地ꎬ实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教育全方位和主体多元化ꎬ这将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产生更加深刻长远的影响ꎬ这也为高校教育与思政建设提供了更加全面有力的支撑ꎮ与此同时ꎬ 大思政 格局要求思政教育课程要将大学生的过去㊁现在和未来合理搭接ꎬ通过强调与过去学习的合理衔接㊁对当下教育的精准把握和对未来发展的有效预测ꎬ实现大学生整体学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ꎮ新时代背景下ꎬ大数据技术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ꎮ大数据技术是教育工作者高效合理把握大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思想特点与行为轨迹的有力工具ꎬ其在思想方面的作用尤为显著ꎮ这是因为相对于外在行为ꎬ思想更具有隐匿性ꎬ大学生出于诸多考虑ꎬ通常难以在教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ꎬ这导致教师无法及时跟踪把握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ꎬ而大数据技术则可以捕捉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网络世界留下的行为痕迹ꎬ以此可以反映出大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ꎮ另外ꎬ研究者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积累真实数据与原始资料ꎬ这可为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研究基础ꎮ例如:通过分析大学生的社会交往㊁场所出入和活动参与等行为方式与生活特点ꎬ可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行为趋势ꎬ进一步通过大数据算法分析得出可能性结论ꎬ以此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ꎮ通过采集大数据样本并进行精准分析ꎬ可以有效规避思维上的简单化和分析上的碎片化这两大问题ꎬ实现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准确㊁有效的分析处理[2]ꎮ2.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重大挑战㊀㊀其一ꎬ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具有更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ꎮ新时代的在校大学生大多为 00后 ꎬ此年龄段学生的成长期正逢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ꎬ是被互联网深深影响的一代人ꎻ该年龄段的大部分学生不满足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育方式ꎬ尤其渴望内容更加丰富㊁教学手段更加生动的思政教育课堂ꎬ因此ꎬ单一的理论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产出理想的教学成果ꎬ也无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ꎮ另外ꎬ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采取 课堂教学+考试评价 为主的教学方式ꎬ课堂教学长期存在低出勤率和高低头率等问题ꎬ评价考核也长期存在应付考试和学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ꎬ诸多症结导致教师难以在课堂和考试中得到学生的有效反馈ꎬ学生也难以借由课堂和考试表达自己的想法需求ꎬ这些严重阻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设计和实践教学[3]ꎮ其二ꎬ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要求ꎮ当前诸多高校都非常注重思政课建设ꎬ也在一直努力探究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上的改革ꎬ可以说部分高校的改革创新已初见成效ꎬ但仍存在些许问题ꎬ尤其体现在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模式方面ꎮ具体表现为: 一刀切 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仍然存在ꎬ粗放的教学方式导致当前高校思政课程难以起到有效作用ꎬ特别是对于小部分大学生来说ꎬ容易产生蒙混过关㊁敷衍了事的心态ꎻ高校学生群体专业背景㊁求学经历㊁第1期席秋红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99㊀所属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ꎬ也为课程思政建设增加了难度ꎬ很多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模块内对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开展同样方式的培养教学ꎬ最后用考查或笔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一次性评价ꎬ而对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想变化都缺少关注ꎮ单一的评价体系和传统的教育方式都是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挑战ꎬ也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痛点ꎮ二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新问题㊀㊀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起点是要把握好思政课程的方向ꎬ即对思政课的教学目标㊁内容㊁方法和效果等进行系统评估并找准发展道路ꎬ进而才能保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㊁合理推进ꎮ1.教学目标的新维度问题首先ꎬ在知识目标维度下ꎬ应高度凝练㊁优化知识重点和要点ꎬ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ꎬ进一步完备整个知识课程体系ꎬ根据新时代下对于思政课程的新要求㊁新标准ꎬ将原有传统的㊁固化的知识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与创新ꎬ实现专业知识体系的全面性㊁时代化ꎮ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实现能力方面ꎬ其核心聚焦于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ꎬ帮助其塑造正确的世界观㊁人生观和价值观ꎬ强调通过社会实践的经验验证㊁知识积累与技能巩固ꎬ实现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深化和扎实应用ꎬ并最终以其所学为社会做出回馈ꎮ其次ꎬ在能力目标维度下ꎬ高校教师应以提升大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持续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ꎮ这需要高校从顶层设计到课堂教学ꎬ从学校㊁学院到教师㊁学生ꎬ全方位落实改革ꎬ切实实现课程思政质与效的提升ꎬ使大学生在深化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思政意识ꎬ在形成必备的职业素养的同时ꎬ形成并强化创新意识㊁思辨思想㊁沟通方式㊁协调能力㊁逻辑思维和全球视野ꎮ最后ꎬ在情感目标维度下ꎬ在培养大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ꎬ要着重培育其理想意志㊁道德情操㊁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ꎻ对教学目标所具备的知识㊁能力㊁情感目标维度要明晰化㊁准确化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叉与协调[4]ꎮ从根本上来说ꎬ教育的本质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㊁健康㊁持续发展ꎬ这就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把重心放在知识教学上ꎬ更要对大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ꎬ这不仅需要文化知识的积累沉淀ꎬ更离不开思想与情感的指引ꎮ2.教学内容的新深度问题首先ꎬ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ꎮ专业教师在课前备课阶段要参透教材ꎬ深度挖掘与课程内容高度匹配的思政元素ꎬ找到思政教育的切入点ꎬ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ꎬ根据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重编教案ꎬ将思政内容写入教案㊁融入课程ꎬ遵循针对性㊁有效性和趣味性的原则选取教学案例ꎬ为课程思政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ꎻ思政教师要确保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全面涵盖理论知识ꎬ更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化ꎬ在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ꎬ始终坚持理论逻辑和课外实践的交互融合ꎬ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ꎮ其次ꎬ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ꎮ思政教师要以合理的教学目标为导向ꎬ以有效的教学设计为支撑ꎬ以丰富的教学手段为工具ꎬ及时更新思政教育的内容ꎬ保证课程思政内容的时效性和趣味性ꎬ以此激发课上课下的师生互动ꎮ同时ꎬ思政教师应实时关注国家政策与社会热点ꎬ做课堂的 主人 ㊁做大学生的 朋友 ㊁做思政的 实践者 ꎬ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ꎮ专业教师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ꎬ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ꎬ使自身能够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ꎬ这也就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努力目标ꎮ总的来说ꎬ新时代下加强对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培训极其重要ꎬ同时也应注重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交流ꎬ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㊁深化教学内容ꎬ积极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ꎮ100㊀㊀㊀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最后ꎬ教师要在每个教学模块完成后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ꎮ基于理论层面ꎬ教学内容会随着国家的发展㊁时代的进步㊁知识的积累和教学经验的累积而持续更新ꎻ基于实践层面ꎬ教学内容会因教育对象和客观环境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ꎬ因此教师及时进行课后总结是十分必要的ꎮ3.教学方法的新形式问题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 新 包含以下3方面内容: 一新 在于当下所处的新时代ꎬ身处互联网全面覆盖的新环境ꎬ高校教师面临的关键课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将课程思政技术化㊁信息化ꎻ 二新 在于新学生群体ꎬ新时代下的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时事始终保持较高关注且了解互动渠道ꎬ因此应加强对于大学生思想意识方面的正向引导ꎻ 三新 在于大学生所具备的新能力ꎬ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可以迅速接受新意识㊁新思想和新理念ꎬ因此要明确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改革目的ꎬ即从多维度㊁多角度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ꎬ鼓励大学生参与课堂㊁融入课堂ꎮ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依赖于合理的教学方法ꎬ而教学内容的清晰呈现同样基于科学的教学方法ꎮ教学方法是具有共通性而非绝缘独立的ꎬ高校教师不仅要深刻领会课程思政的精髓ꎬ而且要在教学中采用便于学生接受㊁易于学生理解及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革新教学方法与思路ꎬ将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加强课堂互动㊁拓展学生思维为主的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ꎮ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ꎬ同时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思想意识动态和知识储备情况ꎬ并结合所获取的学习信息完成综合成绩评定ꎮ让大学生参与到思政课堂中来也会对大学生个人发展及思政课程建设产生积极影响ꎬ一是能够提高大学生理解㊁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ꎬ思政元素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ꎻ二是能够在情感和价值取向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正向引导ꎬ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㊁民族观㊁国家观㊁文化观ꎬ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大学生心中牢牢扎根ꎻ三是能够对大学生个人的思想品行起到一定约束作用ꎬ通过教师引导与课堂学习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自觉规范行为习惯ꎬ使大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㊁过硬的心理素质㊁敬业的职业精神和坚定的意志信念ꎬ这些因素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需的ꎬ同时也是人才建设的基础性因素[5]ꎮ4.教学效果的新高度问题新时代下高校应借助更加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保证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ꎮ教学效果难以通过单次课堂反馈或考试成绩客观评价ꎬ为了保证更好的思政课堂教学效果ꎬ在教学考核评价方面ꎬ应注重将教师层面的教学评价㊁学生层面的相互评价和社会层面的实践评价进行综合分析ꎬ在每次教学过程结束后为每位大学生形成一份准确㊁有针对性的学习评价ꎮ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积累和素质提升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ꎬ在评价方法方面ꎬ要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ꎬ定性评价对应过程性结果ꎬ定量评价对应最终性结果ꎻ在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方面ꎬ应重点关注其纵向发展方面ꎬ规避大量不必要的横向对比[6]ꎮ在教学评价体系形成的基础上ꎬ思政教师应进行总结与反思ꎬ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欠缺之处进行科学复盘ꎬ并制定相关改善方案ꎬ进而提升教学质量ꎻ依据相关案例构建教学案例模型ꎬ总结科学先进的教学经验并加以推广应用ꎮ专业教师应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改革工作ꎬ对大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引导ꎬ使大学生更好地接受有关思政方面的理论知识教育ꎬ将专业知识与思政理论进行科学整合ꎬ大力提升专业人才的教育质量ꎮ通过加强对课程思政的建设ꎬ完善课程体系设置㊁优化教材选择㊁创新教学方法ꎬ确保在专业课程授课时思政教育知识的有效融入ꎬ进而推进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ꎮ因此ꎬ教学效果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ꎬ更应综合大学生的思维能力㊁思想品德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定ꎮ第1期席秋红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101㊀三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㊀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ꎬ需要高校的整体联动ꎬ不仅要注重对教学目标㊁内容㊁方法和效果等进行优化ꎬ还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规划和组织ꎬ通过一系列的联动设计ꎬ确保高校教学活动在正轨运行且能高效完成既有的教学工作任务[7]ꎮ1.将顶层设计与师生落实有机结合一方面ꎬ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的一种新理念㊁新方法ꎬ顶层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ꎮ高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应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并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ꎬ认真贯彻执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ꎬ统筹规划㊁认真落实ꎬ科学谋划㊁合理布局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框架[8]ꎻ制订适用于本校的政策文件和保障体系来支撑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改革ꎬ要求各学院㊁各学科㊁全课程形成有针对性的㊁具体的实施落实方案ꎻ成立专项课题ꎬ引导㊁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工作ꎻ明确校内各部门㊁各院系的作用ꎬ做到通力合作㊁各司其职㊁相互协调ꎬ确保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工作做实做好ꎮ另一方面ꎬ课程思政的推进工作需要动员全体师生进行落实ꎮ对于教师队伍来说ꎬ一是要广泛调研广大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上的好想法和好建议ꎬ二是要全面了解各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上的痛点和难点ꎬ群力群策㊁解决问题ꎻ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ꎬ要通过掌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思想动态等ꎬ结合其学科背景与成长规律ꎬ鼓励大学生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创新中来ꎮ2.构筑教师㊁教程㊁教学联动的育人格局第一ꎬ教师是根本ꎬ高校对教师职责的定位应该是 传道 授业 和 解惑 ꎬ三者缺一不可[9]ꎮ一是教师需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ꎬ严格规范个人行为ꎬ坚定思想信念ꎬ为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下坚实基础ꎻ二是教师需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念ꎬ应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育人能力ꎬ努力做到勤于钻研㊁巧于设计ꎬ将 传道 有机地融入 授业 过程中ꎻ三是教师应有针对性地为学生 解惑 ꎬ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深化 传道 与 授业 的成效ꎮ第二ꎬ教程是基础ꎬ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以系统化㊁结构化和有导向性的教程为核心支撑ꎬ将其作为重要抓手来推动ꎮ在主体上ꎬ将价值观念塑造㊁核心知识传授和综合能力培养三者进行有机结合ꎬ并始终围绕这三者进行思政课程一体化设计ꎻ在内容上ꎬ教程设计要将培养方案设计㊁教学内容编写㊁课程结构优化㊁教案课件编排等方面纳入考量范畴ꎬ力求将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ꎻ在方式上ꎬ课程建设切不可生硬植入思政元素ꎬ教师可借助案例式㊁互动实践式㊁探讨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工作[10]ꎮ第三ꎬ教学是渠道ꎬ要抓好课堂教学 主渠道 ꎮ课堂教学是落实课程思政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步骤ꎬ教学过程要始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和引导性ꎬ以确保其育人功能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强化ꎻ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教育理念ꎬ通过持续迭代来实现教学过程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ꎮ同时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㊁共同发展ꎬ进一步保证教师㊁教程㊁教学联动育人格局的落地与实现ꎮ3.构建系统㊁完备的准则体系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离不开准则体系的支撑与保障ꎬ这就需要高校及上级主管部门以前瞻性的视野设计出系统性的㊁较为完备的准则体系ꎮ具体来说ꎬ应制订㊁完善㊁推行思政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人㊁事㊁物及其他各方面的准则ꎬ主要包括教学管辖类准则㊁思政培训类准则及资源联合类准则等ꎻ应切实实施全局规划和统筹协调ꎬ进一步完善自上而下的整合体系和自下而上的协调体系ꎬ促进学科互换的交叉体系和资源共享的共通体系ꎬ建立全面综合的考核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激励体系ꎮ四㊁结㊀语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建设面临着102㊀㊀㊀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机遇与挑战ꎬ通过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㊁教学内容㊁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系统评估ꎬ探寻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新模式和新方法ꎻ通过顶层设计与师生落实有机结合ꎬ构筑教师㊁教程㊁教学联动的育人格局ꎬ推进系统㊁完备的准则机制构建助力新时代下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ꎮ参考文献:[1]㊀孙越.新时代高校精准思政课程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ꎬ2021(24):48-50. [2]㊀化开斌.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变与应对策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ꎬ2022ꎬ44(S1):84-86.[3]㊀张仕德.课程思政背景下构建高校体育课程育人体系[J].当代体育科技ꎬ2021ꎬ11(20):96-98.[4]㊀周琳.新时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思路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ꎬ2021ꎬ41(27):34-36.[5]㊀陈华栋.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ꎬ2020.[6]㊀李琦.同向 耦合 创生:关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江苏高教ꎬ2021(12):111-114.[7]㊀何智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大众文艺ꎬ2022(6):137-139.[8]㊀王学俭ꎬ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㊁特点㊁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ꎬ2020(3):50-58. [9]㊀于金明.传道㊁授业与解惑同行ꎬ知识㊁能力与价值并重: 导游英语 课程思政 的实现路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21(10):9-12.[10]孙宝芸ꎬ杨亚平ꎬ朱龙殊.OBE理念导向下路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探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22ꎬ24(3):319-324.ConstructionResearch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UniversityCoursesintheNewEraXIQiuhong1ꎬHUBinbin2ꎬSUNYan3(1.SchoolofManagementꎬ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ꎬShenyang110168ꎬChinaꎻ2.SchoolofEngineeringTrainingandInnovationꎬ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ꎬShenyang110168ꎬChinaꎻ3.SchoolofScienceꎬ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ꎬShenyang110168ꎬChina)Abstract:Thepurposeofconstructinghighereducationcoursesistoenhancethequalityandefficacy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institutionsofhigherlearningꎬtherebystrengtheningtheguidingandradiatingpowerofsocialistideology.Thisconstructionaimstomoreeffectivelycultivatethemoralcharacterandnationalisticsentimentsofcollegestudentsꎬfacilitatingtheircomprehensivedevelopments.Thispaperexaminesth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thatariseintheconstruc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tfurtherexplorestheemergingissuesinthisconstructionꎬencompassingteachingobjectivesꎬteachingcontentꎬteachingmethodsꎬandteachingoutcomes.Inlightoftheseconsiderationsꎬthepaperproposesanoptimizedapproachtotheconstruc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Keywords:newageꎻuniversitiesꎻteachersꎻ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责任编辑:徐聿聪㊀英文审校:林㊀昊)。
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项目

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项目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目标
三、项目实施
四、项目成果
五、项目意义
正文
一、项目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研究生教育在我国逐渐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课程,强化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二、项目目标
1.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各个方面。
2.提高研究生对思政课程的认识和兴趣,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
3.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三、项目实施
1.成立项目组,明确分工,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
2.搜集整理各类思政教育资源,包括教材、论文、新闻报道等,进行分类和归纳。
3.组织专家对案例库进行评审,确保案例库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4.将案例库与现有研究生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开展教学实践。
四、项目成果
1.建立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
2.形成一套有效的案例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3.提高研究生对思政课程的满意度和认同度。
4.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有益借鉴和推广价值。
五、项目意义
1.有助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其坚定的理想信念。
2.有助于提高研究生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升教育质量。
3.有助于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课程思政各项建设内容的具体时间安排和详细步骤

课程思政各项建设内容的具体时间安排和详细步骤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学生全课程、全过程,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的重要途径。
为了推进课程思政的各项建设,需要有详细的时间安排和步骤。
一、制定规划时间:每年7月步骤:1.召开会议,确定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目标。
2.梳理学校现有的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需求和差距。
3.制定课程思政工作的年度计划和具体措施。
二、培训教师时间:每年8月-9月步骤:1.确定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2.邀请专家授课,培训教师的认识、能力和方法。
3.检查培训效果,为后续课程思政的教学提供保障。
三、完成教学设计时间:每年9月-10月步骤:1.设立教学组,明确各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
2.通过教育研究、课程讨论等方式,让教师明确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
4.把课程思政教育纳入教学过程中,具体课表和授课计划等统一纳入管理。
四、实施教学过程时间:每年11月-次年5月步骤:1.按照课程思政教育要求授课,注重学生人文关怀和素质教育。
2.在课堂中开展学生思政小组、班会、讨论会等活动,增强课程思政实效。
3.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和心理变化,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关注和支持。
五、评估分析时间:次年6月-次年7月步骤:1.对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过程进行全面梳理,记录数据和案例,形成调研报告。
2.对前期规划的年度计划和具体措施进行回顾和总结,检查完成情况。
3.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评估,总结工作成效和不足,为下一年度课程思政工作的制定提供意见和建议。
以上就是课程思政各项建设内容的时间安排及详细步骤。
通过规划、培训、设计、实施和评估等阶段的落实,高校可以保障课程思政工作的全面、深入和有效实施。
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为高校培养人民需要的优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思政未来规划方案模板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1. 构建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2. 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课程思政教师队伍;3. 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4. 搭建课程思政交流平台,促进课程思政资源共享与推广。
三、具体措施1. 优化课程思政体系建设(1)制定课程思政建设规划,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2)加强课程思政课程建设,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课程思政案例;(3)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 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1)开展课程思政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2)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3)设立课程思政教学奖,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
3. 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1)探索“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2)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元素;(3)推动课程思政跨学科合作,促进课程思政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4. 搭建课程思政交流平台(1)建立课程思政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课程思政资源互联互通;(2)举办课程思政研讨会,促进课程思政经验交流与推广;(3)开展课程思政评估工作,推动课程思政质量提升。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课程思政工作;2. 加大经费投入,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力保障;3.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审;4.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建设氛围。
五、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1-2年):开展课程思政调研,制定课程思政建设规划,优化课程思政体系建设;2. 第二阶段(3-4年):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搭建课程思政交流平台;3. 第三阶段(5-6年):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推动课程思政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项目

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项目摘要:一、项目背景二、项目目标三、项目内容四、项目实施五、项目成果与影响正文:一、项目背景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某高校决定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项目。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构建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实现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全面覆盖,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项目内容1.收集整理思政教育案例:项目组将广泛收集整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涵盖党的建设、国家治理、社会发展等方面,为研究生课程思政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2.建立案例库:项目组将按照学科专业和课程分类,对收集的案例进行整理、归类,形成结构清晰、内容完整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
3.开发教学资源:项目组将针对案例库中的典型案例,开发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方便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使用。
4.组织教师培训:项目组将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运用案例库进行教学的能力,推动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
四、项目实施1.项目启动:项目组将召开项目启动会,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案例收集与整理:项目组成员将按照分工,负责收集相关领域的思政教育案例,并进行初步整理。
3.案例库建设:项目组将组织专家对收集的案例进行评审,确保案例库的质量。
4.教学资源开发:项目组将组织专业人员,对案例库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资源开发。
5.教师培训:项目组将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运用案例库进行教学的能力。
五、项目成果与影响1.形成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项目实施后,将形成一个结构清晰、内容完整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为研究生课程思政提供有力支持。
2.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通过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运用案例库进行教学的能力,推动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
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工作计划跟步骤

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工作计划跟步骤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工作计划与步骤》。
浅议高校研究生的“课程思政”

浅议高校研究生的“课程思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目标不仅在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
高校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在研究生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生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研究生阶段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所学内容和专业知识已经相当深入和专业。
知识的丰富并不等于思想的丰富,尤其是在面对各种社会复杂问题和学术挑战时,研究生往往需要更为成熟的思维方式和宽广的人文素养。
研究生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研究生课程思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品质。
研究生课程涉及到的内容往往比较复杂和多样化,不仅需要研究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他们拥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和宽广的思维。
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做出理性且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而这种广博的人文素养和宽广的思维方式,往往需要通过课程思政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
研究生课程思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更在于培养有担当、有责任、有情怀的社会栋梁。
研究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通过课程思政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做一个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有用的人才。
研究生课程思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当今知识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应该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而这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地教育和熏陶。
尤其是在课程思政中,通过一些思想启蒙和人文教育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度,对世界的独到见解,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要想在研究生教育中真正实施好课程思政,就需要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实施方式。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施。
要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工作建设规划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正确把握高等“四个服务”的发展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根据《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实行)》(南党发【xx】42号)文件要求,制定本建设规划。
一、学院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学院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指导小组及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领导及指导下进行。
二、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
立足研究生校级必修课程《研究生学术规范》,通过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参考资源和学风论坛等模块,提高研究生模范遵守学术道和学术规范的自觉性。
按照学校规定,未学习该课程或考核不通过的研究生,不能获得相应学分,不能申请毕业答辩。
加强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落实工作。
以学位授权点为单位,定期开展以导师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学术道德规范研讨会,将研究生线上学习中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得到解决,使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渗透到研究生学习的基础层面,成为研究生学习中的“常态”。
三、立足理论与实验,全面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在专业课程中纳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内容,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1、建设《工程伦理》课程,纳入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课程,以培养工程师及其他工程从业者的伦理意识和责任感,使其掌握工程伦理
的基本规范,提高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为基本目标,系统阐述工程伦理的相关内容。
组织授课教师参加第三届清华大学-全国工程专业学位《工程伦理》课程师资培训班,适应“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方法扎实,技术应用过硬”的全面育人观的要求,使授课教师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优秀师资。
2、结合工科教学实际,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充分发挥前沿讲座课程的作用,广泛开展社会类、专业类实践,在《前沿讲座》、《专业实践讲座》等教学环节,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结合国情、时势、行业发展情势教育,坚持将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教材把关
1、引导研究生指导教师牢固树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在导师评聘过程中,引入“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要素,从根本上树立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根本使命。
2、以教学培养研讨会的形式,定期开展理论研讨和师德经验交流,评选和表彰师德先进标兵等,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研究生指导教师评聘的考察范围。
3、加强研究生教材把关。
规范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流程,研究生课程教材的确定、调整及更替须经过学科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指导小组的审批。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