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加强党性修养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加强党性修养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根植于中国大地,以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复兴为己任,以为中国人民服务为宗旨,立足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化应是其必然特质。那么作为中国化标志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应当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人认为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已成为加强党员修养的紧迫要求。

一、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对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性就党员个体而言,就是和共产党要求的吻合程度。中国传统文化在本文中所指的是以儒学为核心,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持久发挥作用的思想体系。说简单直白些就是教化我们中国人做人的文化。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为什么要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其理由如下: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中国共产党在其党章中开宗明义的申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姓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产生,为中国人民服务、谋划中国的未来。她区别世界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是他是属于中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的?除了山川河流、黑头发黄皮肤,最重要的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是以儒、释、道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思想。其中儒学更是被称为“中国文化的一根大梁”。学习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正是中

国共产党中国化性质的必然要求。一个脱离了文化根基的政党必定是“悬浮的”和“短命的”,只有根植本民族文化土壤,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是党性修养首在人性修养。做一个好党员、当一个好的党员干部,首先是做一个好人。刘少奇同志说:“共产党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所以说,党性修养,首要在于人性修养。人性修养最值得的、最物美价廉、与我们的血型体质相符的滋补品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党性修养不足首先是人性修养不足。影响党性不足的多是文化的浸润不足。

三是文化可增强“钙质”促进成长。很浅的根基不可能托起高楼大厦,枝繁叶茂必须依赖于深扎土地的根须。这是常识。同理,文化的缺失会使得我们心理浮躁。愈长大愈不自信,个子再大也只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傻大个”。就会在民族的进步中体现出一些茫然、颓废、无助或自大、自狂的症状。不知道究竟要什么,便不会走的太远,大国的崛起首先必须是文化的崛起。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一个“觉悟的人”,一定要有文化的支撑。

四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具有无穷的魅力。一个历经数千年,历经磨难坎坷、天灾人祸之下仍代代相传,流淌在亿万中华儿女血液中沉淀成一种基因的文化必定有其过人之处。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充满激情的演讲概括了中华文明的魅力。他说,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

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他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的一句千年传世格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坚忍不拔、与时俱进的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人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协和万邦”。中国人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中华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大受欢迎,一些金发碧眼的学者用敬仰的眼光仰视中国文化,这都是因为中华文化本身的魅力所在。

二、影响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主要原因

家有珍宝,我们却弃若敝帚;家有万贯,我们却如乞丐般拾人牙慧。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糟粕说。一提中国传统文化,一提儒、释、道便被认为是糟粕。毛泽东同志说“对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髓去其糟粕”,而事实是我们戴有色眼镜去看传统文化,按自己的先入之见去理解传统文化,往往自造了很多“糟粕”,也就是有些所谓的糟粕是因为我们的

误解而生成的。比如把《周易》当作了算命打卦的巫术。我们的思想里却认定这些都是无营养、无价值、只能抛弃的糟粕。我们太习惯于破坏、喜欢抛弃,而不擅于继承、发扬,更拙于建造。

二是过时说。认为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殊不知,信息时代重要的标志计算机技术的突破,就得益于莱布尼兹对中国《易经》太级图的感悟。天地无外阴阳、数理不过一二。这是多么精变先进的概括。现代军事学,一部《孙子兵法》似可说透,管理学仅从《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四大文学名著就可琢磨出许多道理,一句“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把万千管理概括。纪昀有一句话,“世间多少事情和道理,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我们去学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可翻开薄薄的一本《菜根谭》你会发觉他说的道理,我们老祖宗早已说过。学习领导学,《吴子兵书》的一句“用众者,务易。简则易知。易则易从。”足矣。“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矣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便把领导艺术说尽。

三是反动说。首先我们现在这几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在对传统文化的反对和鄙视中认识的,这就使得我们对传统文化有心理上的“反胃”。比如对“克己复礼”、“礼、义、廉、耻”的认识是在打倒孔家店、批倒孔老二的大字报中认识的。这种特殊的境遇,造成了我们传统文化的断层,人为地在意识上立起一道屏障。其次,我们倾向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只务虚不务实,只守旧不创新,只要集权大一统,不要民主民权,其实这全是因为我们的心中有“一叶障目”,

没有详察细考的结果。胡锦涛同志说,“科学发展的理念,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认为“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都“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反动说,只是我们由思维惯性而生的误区。

三、国学与党性修养密切相关的内容

国学博大精深,可吸收借鉴之处,寥寥数千字绝难穷尽。用之于党性修养的最起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任重道远,以育弘毅之心。一些人反对国学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国学是迂腐的、不思进取的。只强调去追求自我心灵的愉悦,而没有进取之心,没有为天下服务。可事实并非如此,其中积极向上的成分,与共产党员以天下为己任,与时俱进的要求完全一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强调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认为天下的兴衰存亡是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的,或兴或衰或存或亡,每个人都应勇于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位卑未敢忘国忧”、“以身报国,杀身成仁”等等是强调个人要有大志向,为国为大义不惜牺牲。现在有极少数同志总是做批评家,触目皆是不满意,满嘴都是不应该,就是忽略了对党和国家的兴衰的责任,置身于局外,并不是党性的要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指出人生要像苍天那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要像大地一般,厚实和顺以容载万物。如此志向立于天地之间,应为鸿鹄之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后人往往以此认为国学太过变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