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空气冷却系统。
空气预冷系统介绍
![空气预冷系统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81249a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8.png)
空气预冷系统介绍空气预冷系统是指用于提高空气压缩机效率的一种设备。
在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由于空气的排气温度较高,会导致压缩机效率降低,对设备性能和能源消耗产生不利影响。
而通过预冷系统可以将空气温度降低,从而提高压缩机的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空气预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排气高温空气通过换热设备与低温冷却介质(水或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使空气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然后再进入下一级压缩阶段进行再次压缩。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明显降低空气温度,减少压缩机的工作负荷,提高效率。
1.冷却器:用于实现空气与冷却介质之间的热交换。
冷却器通常采用管道和片状结构,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果。
2.水泵或循环泵:用于将冷却介质(水或制冷剂)从冷却器输送到压缩机进行热交换。
3.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冷却介质的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1.提高压缩机效率:通过降低空气温度,减少了空气在压缩机内部的体积和质量,从而减少了压缩机的工作负荷,提高了效率。
2.节能降耗:由于降低了压缩机的工作负荷,空气预冷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3.增加系统容量:预冷系统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处理能力,使其能够处理更大的气流量,从而增加了系统的容量。
4.提高产品质量:通过预冷系统的应用,降低了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和含尘量,减少了对压缩机和后续设备的腐蚀和磨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总之,空气预冷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能源节省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压缩机的效率,降低能耗,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预冷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为工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空气预冷却系统讲义
![空气预冷却系统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1f85f13a2161479171128c2.png)
空气预冷却系统摘要本文主要对空气预冷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功能、操作及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排除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空气冷却塔水冷却塔传热传质填料内件操作空气预冷系统是空气分离设备之配套系统,它是串接于空气压缩机系统和分子筛吸附系统之间,旨在降低进分子筛纯化器的空气温度,来减少空气的含水量,并通过水洗涤除去大部分水溶性有害物质,以保证分子筛纯化器的安全工作。
一、空气预冷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原理图1是空气预冷系统的流程简图。
从空气压缩机来的热空气进入空冷塔下部,由下而上穿过空冷塔中的下段、上段填料,依次与冷却水和冷冻水进行微分式逆流接触而传热传质,达到冷却空气之目的。
冷却水由外界供给,冷冻水由水冷塔塔底供应。
来自冷箱的污氮进入水冷塔的底部,自下而上同冷却水在填料表面进行微分逆流接触,使污氮升温增湿后排入大气。
对于空冷塔,当进塔的热空气为不饱和状态,进塔水温低于进塔空气的露点时,经过塔内的气液逆流接触,空气为减湿降温过程,传热方向都是由空气传给水;而水的出塔温度将可能高于进塔空气露点时,塔底的传质是由水传给空气,而塔顶的传质是由空气传给水,故在全塔内传质方向是不同的。
在改变传质方向的塔截面处,水温将等于空气露点。
对于水冷塔,当未饱和的冷污氮从塔底进入,与塔顶加入的热水逆流接触时,污氮在塔内被加热增湿,水在塔内被冷却。
在塔顶,污氮被加热的极限是进塔水表面的饱和湿污氮状态。
实际上,由于存在传递阻力,污氮出塔温度将低于进塔水温,故进塔水的温度与其表面上的饱和湿度必然大于出塔污氮的温度和湿度。
于是塔顶的传热和传质都是从水传给污氮。
在塔底,水被冷却的极限是污氮进塔状态下的湿球温度,而实际出塔水温要高于湿球温度。
但因进塔污氮是未饱和的,湿球温度低于污氮温度,故出塔水温将有可能低于进塔污氮温度。
在此情况下,塔底的传热由污氮传给水,而传质仍然是水传给污氮。
从而可知在全塔内,传质方向都是由水传给污氮,故污氮在塔内是增湿过程;而传热方向是不同的,在塔内某一截面处改变传热方向,此处的污氮温度等于水温,但在全塔内仍是冷却过程。
空气冷却器原理
![空气冷却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b306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b.png)
空气冷却器原理
空气冷却器是一种常用的室内降温设备,其原理是通过将热空气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来降低室内温度。
空气冷却器通过一个风扇将室内的热空气吸入机器内部。
在机器内部,热空气会经过一个由一系列湿润薄片组成的冷却介质,例如湿度控制多孔陶瓷塔或湿润纸媒。
这些湿润的薄片会经过水的加湿,从而达到降低空气温度的目的。
当热空气通过冷却介质时,水分子会蒸发并吸收周围热量,从而使空气温度降低。
这是因为水分子在蒸发时需要吸收热能来打破分子间的吸引力。
因此,热空气在经过冷却介质时会释放热能,使得空气温度下降。
同时,空气冷却器内部的风扇会将冷却过的空气再次吹出,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下降。
整个过程中,空气冷却器通过湿润的冷却介质和风扇的运转,将热空气中的热量带走,达到室内温度降低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空气冷却器原理基于蒸发冷却的原理,因此适用于干燥的环境。
在潮湿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湿度已经很高,无法吸收更多的水分子,因此空气冷却器的效果会降低。
此外,空气冷却器并不能降低整体的室内湿度,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室内湿度。
综上所述,空气冷却器通过蒸发冷却的原理,将热空气与冷却
介质进行热交换,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
该设备适用于干燥的环境,但不能降低室内湿度。
简述空气系统的冷却功能和冷却的部位,不少于200字。
![简述空气系统的冷却功能和冷却的部位,不少于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419ba5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8.png)
简述空气系统的冷却功能和冷却的部位,不少于200字。
空气系统的冷却功能是指将空调机对外界热量进行有效收集,再将其利用制冷设备冷凝、蒸发的方式将热量收集起来,减少房间温度,这一过程统称为冷却循环。
冷却的部位可以分为传热器、冷媒及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几个部分。
传热器是指空气系统内充满冷媒的金属管道,它将空调机从外界热量,而冷媒就介质从外界空气中收集热量,将其转移至空调机内,从而使空调机内的温度下降。
冷凝器和蒸发器是用来将冷媒进行凝固和蒸发的器件,它们共同发挥着将外界热量收集的作用,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冷媒凝固,使其温度降低,从而使室内温度降低,而蒸发器的作用是将冷媒进行蒸发,以达到吸收外界热量的效果,从而使室内温度降低。
膨胀阀是空气系统的一种压力调节装置,它的作用是控制冷媒外界空气收集热量的量,使冷媒的流量稳定增减,从而调节室内温度,使室内温度维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
空气系统的冷却功能离不开上述的几个部件的共同发挥,它们共同协作,有效收集外界热量,从而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从而使空调冷却系统得到有效的运用。
电脑冷却系统推荐选择最佳散热方案
![电脑冷却系统推荐选择最佳散热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30ae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d.png)
电脑冷却系统推荐选择最佳散热方案在如今数字化时代,电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以及对于高性能电脑需求的增加,电脑散热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过高的温度对于电脑的正常运行和寿命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确保电脑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选择最佳的散热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推荐几种值得考虑的电脑冷却系统,帮助您解决散热难题。
一、空气冷却系统空气冷却系统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电脑散热方案。
通过使用风扇和散热器,空气冷却系统能够有效地将热量从电脑组件中散发出去。
在这种方案中,风扇吹过散热器,并通过自然对流的方式散热。
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安装方便以及可靠性高。
同时,空气冷却系统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噪音较大,散热效果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高性能要求的情况下并不是最佳选择。
二、水冷却系统水冷却系统是一种更高级的散热方案,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散热效果,而且能够减少噪音。
该方案通过将水泵循环供水到散热器中,从而将热量带走。
水冷却系统的优点在于散热效果好、噪音小、稳定性高。
另外,相比于空气冷却系统,水冷却系统能够更加均匀地散热,是一种为超频爱好者量身打造的散热方案。
然而,水冷却系统的售价较高,并且需要更多的安装和维护工作,对用户的要求也更高。
三、热管冷却系统热管冷却系统是一种介于空气冷却系统和水冷却系统之间的散热方案。
它通过热管来传递热量,结合了空气散热和液体相变的优势。
热管冷却系统的优点在于散热效果好、噪音小、安装方便。
与水冷却系统相比,热管冷却系统更加简洁、易于维护,同时价格也相对较低。
然而,热管冷却系统的散热性能相对于水冷却系统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在高性能要求的情况下,或者对于极端超频需求,用户仍然需要考虑水冷却系统。
四、硅胶散热膏在选择散热方案时,除了考虑散热系统本身外,硅胶散热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硅胶散热膏能够填补CPU与散热器之间微小的空隙,提高热量传导效率,从而降低温度。
空气冷却原理
![空气冷却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ad5c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0.png)
空气冷却原理空气冷却是一种常见的热管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系统中。
它通过将热量从设备中转移出去,以保持设备在安全温度范围内工作。
空气冷却原理涉及到热量传递、空气流动和热交换等物理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空气冷却的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空气冷却的原理基于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
当热源释放热量时,周围的空气被加热,导致空气温度升高。
为了降低热源温度,需要将热量从热源中传递到空气中,然后通过空气流动将热量带走。
这就是空气冷却的基本原理之一。
其次,空气冷却还涉及到空气流动的过程。
当热源释放热量时,周围的空气会形成热对流,即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这种热对流现象有利于热量的传递和空气的流动,从而实现热量的散发和降温。
同时,通过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加速空气流动,提高散热效率。
另外,空气冷却还依赖于热交换的过程。
热源释放的热量通过散热器或散热风扇等设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热量顺利地转移到空气中。
在这个过程中,热源的温度逐渐降低,而空气则被加热,最终带走热量。
通过不断循环空气流动和热交换,可以有效地实现空气冷却。
在实际应用中,空气冷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系统中,如汽车发动机、电子设备、工业设备等。
通过合理设计散热系统,可以确保设备在长时间工作时不会过热,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总之,空气冷却是一种重要的热管理技术,它基于热量传递、空气流动和热交换等物理原理,通过将热量从热源中转移出去,以保持设备在安全温度范围内工作。
通过合理应用空气冷却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散热效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冷却和冷冻设备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冷却和冷冻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892a4dd4647d27284a735198.png)
制冷是指利用物体的相变或状态变化产生冷效应的方法。根据 制冷剂状态变化,可以分为液化制冷、升华制冷和蒸发制冷三类。
习惯上将利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构成的蒸发 式制冷成为机械制冷,而将其它的制冷方法成为非机械制冷。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冷却和冷冻设备
1. 一般机械式制冷方法
蒸汽压缩式制冷:
原理:常温及普通低温下可以液化 的物质(氨、氟利昂及某些碳氢化合物) 作为工质,在循环过程不断发生集态改变 (液→气→液)并吸收热量达到降温制冷。
原理图问题:理论上的制冷循环 (蒸发器中出来的制冷剂蒸气带有雾滴; 润滑油会随温度的升高而汽化等)。
蒸发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原理图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冷却和冷冻设备
2.常见的压缩式制冷循环
① 单级压缩制冷循环:
➢ 氨液分离器:雾滴被消除,保证了压缩 机的正常工作;
➢ 分油器:压缩机润滑油不再进入系统, 从而提高了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效率;
➢ 贮液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是保证系统运行平稳,二是 可以方便地为多处用冷场所提供制冷剂。
单级压缩制 冷循环图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冷却和冷冻设备
膨胀阀进入蒸发器的氨液中的氨气,使进入蒸发器的氨液中无氨气存在,以提高传热效果。 4)空气分离器: ➢ 分离排除在冷凝器中不能液化的气体,以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转。 5)中间冷却器: ➢ 应用于双级(多级)压缩制冷系统中用以冷却低压压缩机压出的中压过热蒸汽。 6)除霜系统: ➢ 把冷凝器派出的热水冷却,循环使用。适合于空气湿球温度低于水温情况。
➢ 制冷机是由许多设备组成的,它包括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主 要而必备的设备,还包括油分离器、贮液桶、排液桶、气液分离器、空气分离 器、中间冷却器、凉水设备等附属设备,这些附属设备都是为了提高制冷效率、 保证制冷机安全和稳定设置的。
空气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空气冷却系统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056ee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1.png)
空气冷却系统工作原理1.空气循环系统:包括风扇、风道和空气管道等组件。
风扇起到吸气或排气的作用,将周围空气引入或引出系统。
风道和空气管道则用于引导空气流动。
2.热传导介质:用于将热源表面和空气之间的热量传递,常见的热传导介质包括散热翅片、冷却片等。
3.热源:需要冷却的设备或物体,可以是发动机、电路板、建筑物等。
1.吸热传导:当热源开始工作并产生热量时,空气冷却系统中的风扇开始运转,将周围的空气吸引进系统。
吸引的空气经过风道和空气管道进入热源周围。
在热源表面,常常会设置一些具有高热传导性能的散热翅片或冷却片。
这些翅片或冷却片能够增加热源的表面积,提高热量的散发效果。
2.热量传导:当空气经过热源表面时,通过与表面接触,热量开始传导到空气中。
翅片或冷却片的存在能够增加热量传导的表面积,从而加快热量的传递速度。
此外,通常还会使用导热胶或导热膏等热传导材料,将翅片或冷却片与热源紧密接触。
3.空气冷却:热量传递后,热源表面的温度开始下降。
此时,热传导介质将热量传递给周围吸引进来的空气。
通过翅片或冷却片的设计,可以增加空气与热源的接触面积,提高热量的散发能力。
同时,风扇的工作也使得空气流动加强,进一步促进热量的散发。
4.空气循环:当热量通过空气传导散发后,剩余的冷空气被风扇排出系统外部。
废弃的热空气通常会排出到室外,或者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再循环使用。
而新鲜的冷空气会继续通过风道和空气管道被引导到热源周围,循环往复地实现热量的传导和散发。
总结起来,空气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吸热传导、热量传导、空气冷却和空气循环等环节。
通过风扇、翅片或冷却片等组件的协同工作,空气冷却系统能够吸引周围的冷空气并将其传导到热源表面,然后再散发出去,从而实现降低热源温度的目的。
这种冷却方式在许多应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既能够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又能够降低设备的温度。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349aeb27c1cfad6195fa7e0.png)
第2节 冷却构筑物 点滴薄膜式淋水填料
第3节 水冷却的理论基础
一、湿空气热力学参数 二、焓湿图 三、理论冷却极限 四、水的冷却原理
一、湿空气热力学参数 湿空气:含水蒸气的空气=干空气+水蒸气 1. 湿空气压力(P) 湿空气总压力P就是当地的大气压
按气体分压定律:P=Pg(干空气分压)+Pq(水蒸气分压) 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q″):一定温度下,吸湿能力达最大,空气
蒸汽
蒸发风吹损失
凝结水
排
补充水
污
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冷却用水经换热设备(1)后升温,在另一换热器(2)与外 界冷却水换热后降温进入贮槽(3),再用泵(4)打入换热 设备,如此循环。吸热后的外界冷却水,在冷却塔(5)中 被冷却并循环使用。
吸热后的冷却水
蒸发风吹损失
冷却后的 冷却水
排
补充水
补充水
污
第2节 冷却塔冷却构筑物
中的水蒸气处于饱和状态时。
第3节 水冷却的理论基础
2. 湿度
(1) 绝对湿度:1m3湿空气含水蒸气的质量,其数值等
于水蒸气在分压Pq和温度T时的密度(ρq)
q
Pq 103 RqT
Pq " 461.6T
103 (kg
/
m3)
饱和空气
q"
Pq" 103 RqT
Pq " 461.53T
103 (kg
第3节 水冷却的理论基础
3. 湿空气比热(Csh) 使总质量为(1+x)kg的湿空气(包括1kg干空气和 xkg水蒸汽)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称为湿空气的比 热,用Csh表示。
Csh = Cg+Cq x Csh =1.005+1.84x
建筑知识:建筑中的降温技术和制冷系统
![建筑知识:建筑中的降温技术和制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279826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7.png)
建筑知识:建筑中的降温技术和制冷系统建筑中的降温技术和制冷系统随着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建筑成为全球能耗的重要来源。
特别是在地球变暖的情况下,室内降温和建筑制冷经常被认为是最大的能源消耗。
因此,建筑中的降温技术和制冷系统的选择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常见的建筑降温技术和制冷系统,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建筑降温技术建筑降温技术通常可以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类。
被动降温技术不需要任何能源消耗,而主动降温技术需要依赖外部能源。
被动降温技术包括建筑外部和内部的策略,例如控制建筑朝向、外部遮阳、夜间通风、建筑保温和隔热、绿色植物墙等。
这些技术通过减少夏季日照和热量传递来减少室内温度。
主动降温技术包括空调和通风系统,具有能源消耗的属性。
空调系统是一种常见的降温技术,通过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来减少室内温度。
空调有多种类型,例如中央空调、分体空调、多联机空调、新风空调等。
选择适当的空调类型和设计,可大大降低能源消耗。
通风系统是另一种常见的主动降温技术,通过对热空气和制造新鲜空气的循环流动来控制室内温度和空气湿度。
这些系统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类。
自然通风主要依赖外部自然气流来控制室内温度,而机械通风使用风扇、空气过滤器和排风扇等设备控制室内气流。
建筑制冷系统建筑制冷系统的类型和设计取决于环境条件、建筑类型和使用者需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建筑制冷系统。
1.空气冷却系统空气冷却系统借助硫酸铵、硫酸钾、钠氯化物等化学混合物,让热空气吸收水汽,随后再利用风扇通过湿润的滤纸将热空气中的水汽吹出,从而实现室内的制冷降温。
空气冷却系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蒸发式,通过水泵加压,把冷水送到滤纸的上方,冷水在加压的情况下通过滤纸的面积广,使得水汽挥发,吸收热量,将空气温度降低。
千万别忘了定期更换滤纸,否则滤纸潮湿,温度就得不到有效降低,而且还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健康。
另一种是间接蒸发式,它通过外部的凝汽管道将热的空气和水汽导入设备内部进行降温。
冷却系统的分类及功用
![冷却系统的分类及功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bda9b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3.png)
冷却系统的分类及功用
冷却系统是指用于维持机器或设备在正常运转时所需要的温度范围内的系统。
它可以有效地控制设备的温度,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冷却系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一、空气冷却系统
空气冷却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冷却方式,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来将热量传递到周围空气中。
这种方式适用于功率较小、体积较小且散热量不大的设备,例如电脑、手机等。
二、水冷却系统
水冷却系统是一种高效率、高性能的冷却方式,它通过水泵将水循环流动,并将热量带走。
相比于空气冷却系统,水冷却系统可以更好地控制温度,从而提高设备性能和寿命。
这种方式适用于功率较大、散热量较大且需要长时间运行的设备,例如服务器、工业机器人等。
三、液体浸泡式冷却系统
液体浸泡式冷却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散热方式,它通过将设备浸泡在液
体中,将热量传递到液体中。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的温度,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这种方式适用于功率较大、散热量较大且需要长时间运行的设备,例如高性能计算机、超级计算机等。
四、制冷式冷却系统
制冷式冷却系统是一种通过制冷剂循环流动来吸收热量并排放热量的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极低温度的设备,例如超导磁体、半导体制造设备等。
五、混合式冷却系统
混合式冷却系统是指将两种或以上不同的冷却方式结合起来使用。
例如,在空气冷却系统和水冷却系统之间进行切换,以提高散热效率和控制温度。
总之,不同类型的冷却系统具有不同的优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冷却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设备,并提高其性能和寿命。
空气制冷原理
![空气制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dac0b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8.png)
空气制冷原理
空气制冷是一种常见的制冷方式,它利用空气的物理特性来实现冷却效果。
空气制冷原理主要包括空气循环、压缩、冷却和膨胀四个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空气制冷的原理及其各个过程。
首先,空气制冷的空气循环过程是指空气在制冷系统中的循环流动。
空气从外部环境中吸入,经过压缩和冷却后,再通过膨胀装置释放出来。
这一循环过程是空气制冷的基础,也是实现制冷效果的前提。
其次,压缩是空气制冷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当空气被吸入制冷系统后,通过压缩机对空气进行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这一过程使得空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从而增加了空气的密度和内能。
接着是冷却过程,压缩后的空气温度升高,需要通过冷却器进行散热,使其温度降低。
冷却器采用空气或水等介质来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同时将热量排出系统外部。
最后是膨胀过程,经过冷却后的空气通过膨胀阀膨胀释放,使空气温度和压力降低。
这一过程使得空气内能减少,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总的来说,空气制冷原理是通过空气的循环、压缩、冷却和膨胀四个过程来实现制冷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空气的物理特性得到充分利用,使得制冷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达到制冷的目的。
除了空气制冷原理外,还有一些其他制冷原理,如蒸发制冷、吸收制冷等。
每种制冷原理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选择合适的制冷原理对于不同的制冷需求至关重要。
总之,空气制冷原理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制冷方式,通过空气的物理特性来实现降温效果。
了解空气制冷原理对于制冷领域的从业人员和制冷设备的用户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空气冷却器课件
![空气冷却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67ce5cd0d233d4b04e69c2.png)
空气冷却器课件
主要掌握的内容
• 空气冷却器的结构形式 • 空气冷却器的基本部件 • 空气冷却器的承载种类 • 空气冷却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空气冷却器课件
一、空气冷却器的定义及优点
• 空气冷却器简称空冷器,是20世纪40年代
发展起来的,空气冷却器是以环境空气作 为冷却介质,横掠翅片管外,使管内高温 工艺流体得到冷却或冷凝的设备,目前已 基本取代了传统的水冷却器。
空冷器管束腐蚀(翅片管均匀腐蚀除外)可能发生的部位有:翅片 管介质入口处、翅片管向下弯曲变形部位的内壁、湿式空冷器翅片管 靠近管箱部位无翅片的外壁、带衬管的翅片管在衬管末端的内壁、有 可能产生介质涡流的部位等。干式空冷、联合空冷的管束内壁;湿式 空冷翅片管外无翅片部位等 管束材质缺陷、选择不当
随著原油性质的不断劣化,近年来原油中的硫含量越来越高,从而 也导致了设备的腐蚀不断加空剧气,冷却因器此课设件 备的选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梁等组成。用以支持各部件的钢结构。 构架的分类:闭式构架和开式构架。
空气冷却器课件
构架
鼓空气风冷却式器课水件 平构架
引 风 式 水 平 构 架
鼓
风
式
斜
顶
选择原则:空冷器构架应具有较
构
架
好的稳定性。
空气冷却器课件
风箱型式:
• 方箱型(F)——风箱为空冷器构架的部件,一般用于鼓风式,耗材较多,但
结构简单,外观平整。
助设备和费用
和泵站等设施
3 选厂址不受限制
特别对较大的厂,选厂址时必须考虑 有充足的水源
4 空气腐蚀性小,不需要除垢和 水腐蚀性强,需要进行处理,以防结
清洗,使用寿命长
垢和脏物的淤积
第十章空气的热、湿处理过程及空调设备
![第十章空气的热、湿处理过程及空调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622412b8f121dd36a32d820d.png)
和三甘醇(C6H14O4)等。
(4)固体吸湿剂吸附减湿: 固体吸湿剂的吸附原理因吸湿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3)等焓加湿器:滴下浸透气化式加湿器
(4)局部补充加湿器
直接向房间喷水的一种加湿方法。通常采用压缩空气喷雾 装置或电动喷雾机来作为局部补充加湿设备。 局部补充加湿过程与喷循环水加湿过程一样,空气的内热能 变化很小,可以近似地看成是等焓加湿过程。
其他等焓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
二.空气除湿设备
A-5:ts<tw<tA 降温、增焓、加湿过程 等温、增焓、加湿过程 升温、增焓、加湿过程 降温与升温的分界线
在水量无限大、接触时间无限长的理想状态下,流 经喷水室的全部空气都能达到100%饱和状态,并具有喷 淋水的温度。事实上,空气的最终相对湿度只能达到 90~95%,习惯上称这一空气状态为“机器露点”。
时;
减湿冷却过程:表冷器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 时。 表冷器与空气加热器一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按 气流流动方向并联或串联:
并联:当处理空气量大时,应采用并联;
串联:要求空气温升(或温降)大时,应采用串联
注意:并联的表冷器,冷水管路也应并联;串联的表冷 器,冷水管路也应串联。
每台表冷器的下面都应设置集水盘和泄水管。
特制的金属套管中,中间填充结晶氧化镁做绝缘材
二、空气冷却器
1.表面式空气冷却器
表面式空气冷却器简称表冷器,其结构与表面式空
气加热器一样,只是传热管中流通的不是热水或蒸汽, 而是由制冷机提供的低温冷媒水。
根据冷媒水的温度不同, 表面式空气冷却器可以实现 对空气的2种处理过程: 等湿冷却过程:表冷器表面温度高于空气的露点温度
根据喷水温度的不同,可以实现对空气的7种处理过:
《空气冷却器》PPT课件
![《空气冷却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d15a3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d.png)
空冷器的分类
按空冷器风量控制方式分类: • 百叶窗调节式空冷器 • 可变角调节式空冷器 • 电机调速式空冷器
空冷器的基本类型
• 水平式的结构型式
水平引风式
水平鼓风式
结构特点及使用场合
结构形式
适用场合及特点
优缺点
水平鼓风式 水平引风式
适用于任何场合。管束水平 放置,为了防止冷凝液停留在管 中,管子应有3°或1%的倾斜。
对于冷却效果差这类故障主要采取将空冷器切除进 行吹扫或清洗(化学清洗或物理清洗)、修复损坏 的翅片等方法来解决。
2、空冷器换热管泄漏的原因及处理
空冷器换热管泄漏的主要原因:
腐蚀
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对设备产生腐蚀的物质主要有:硫的化合物、无机盐类、环烷酸、氮的化合物 等。这些杂质虽然含量很少,但危害却极大。此外在原油加工过程中加入的溶剂及酸碱化学剂也会 形成腐蚀介质,加速设备的腐蚀。对于空冷器来说最典型的腐蚀类型就是常减压装置初、常顶冷凝 冷却系统及加氢装置分馏塔顶系统的低温(t<120℃)HCl-H2S-H2O形腐蚀。 空冷器管束腐蚀(翅片管均匀腐蚀除外)可能发生的部位有:翅片管介质入口处、翅片管向下弯曲 变形部位的内壁、湿式空冷器翅片管靠近管箱部位无翅片的外壁、带衬管的翅片管在衬管末端的内 壁、有可能产生介质涡流的部位等。干式空冷、联合空冷的管束内壁;湿式空冷翅片管外无翅片部 位等
4、风机叶片损坏的原因及处理
空冷器风机的叶片制造材料主要有两种: 1.铸铝叶片
强度及耐温性均好,但总量因素使其只能用于薄翼型叶片,空气效率较低。 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叶片
强度好,耐温性差,一般为空腔薄壁结构或泡沫塑料填充,适用于各种叶型截面,制造精度 高,空气效率亦高。
飞机发动机空气系统
![飞机发动机空气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11d75262f60ddccda38a054.png)
6
1.3 空气系统冷却功用
降低部件温度, 降低部件温度,使之可以在超过其材料限制的温 度下工作; 度下工作; 控制温度分布均匀,避免温度梯度, 控制温度分布均匀,避免温度梯度,防止出现因 温度不匀产生的热应力; 温度不匀产生的热应力; 控制热膨胀,改善发动机效率。 控制热膨胀,改善发动机效率。
发动机需要冷却的主要区域:燃烧室、涡轮、 发动机需要冷却的主要区域:燃烧室、涡轮、 轴承。 轴承。
8
高压涡轮导向器和叶片冷却: 高压涡轮导向器和叶片冷却: 有单通道、多通道内部对流冷却、冲击冷却、 有单通道、多通道内部对流冷却、冲击冷却、外 部气膜冷却等方法。 部气膜冷却等方法。 涡轮盘和轴承冷却: 涡轮盘和轴承冷却: 采用双层壁结构轴承座,引入压气机空气, 采用双层壁结构轴承座,引入压气机空气,进入 其中的空腔进行循环冷却。 其中的空腔进行循环冷却。冷却空气还提供轴承 滑油腔的封严和增压, 滑油腔的封严和增压,阻止内部滑油腔的滑油向 外泄漏。 外泄漏。 附件冷却: 附件冷却: 发电机、点火导线; 发电机、点火导线;
20
21
HPTACC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高压涡轮间隙控制活门混合空气控制高压涡轮护罩 高压涡轮间隙控制活门混合空气控制高压涡轮护罩 支架的热力膨胀。通常HPTACC 系统保持在 系统保持在HPT 支架的热力膨胀。通常 叶尖与机匣支架之间的间隙至最小。 叶尖与机匣支架之间的间隙至最小。但当发动机内 部温度不稳定时或在大功率时, 部温度不稳定时或在大功率时,HPTACC系统增加 系统增加 涡轮间隙。 涡轮间隙。HPTACC系统增大间隙以确保高压涡轮 系统增大间隙以确保高压涡轮 叶尖与护罩不接触。 叶尖与护罩不接触。
压力平衡
内部冷却
3
1.1 外部空气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பைடு நூலகம்
H
G回)
W
i
显热平衡:
(G
H
G回) C
P
( t
B
t
)
n
Q
x
2019/11/12
12
二、冷却后的一次混合(先冷却再混合)
各点的确定: n点、C2点的确定
5
热平衡
(H
B
H
C
)( G
2
H
G回)
Q i i1
湿平衡 (d B dC2)( GH G回) W i
t t t t 1 ( )
bx
0
sx
sb
结论: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冷却器各管壁面温度随空气的湿球温度
的下降而下降。
2019/11/12
6
三、空气经过表面式空冷器后的状态变化规律
1-2-3-4实际为一条曲线,简化如下图:
tb为平均壁面温度,称为机器露点。
分析:(1)管排数多 接近机器露点, 但传热效率越来越低。
角系数ε的变化 Q / W
Q Q Q Q Q Q
1
2
3
4
5
式中Q1、Q2——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传入车内的热量; Q3——车内旅客散发的显热量;(kJ/h) Q4——车内旅客散发的潜热量;(kJ/h) Q5——用电设备散发的热量。 (kJ/h)
余湿
W n g
一般地,车内tB=20-30℃
(2)tb的温度
1
ki
或ki
tb 接近于t0
方法:减小壁厚,或(材质系数) —选材:铝、铜管
(3)曲线状态
①曲线的弯曲程度取决于 值;
②曲线的倾斜程度则取决于蒸发温度t0, t0越低,曲线倾斜度越小,去湿越强。
2019/11/12
7
第二节 空气冷却器的特性参数
Q
G(H
1
H
)
2
极限值
10
第四节 再循环空气的混合方式
首先看看没有回风空气的处理过程:
n B 必须满足下列方程
全热平衡
Q全
(H
B
H
G )
n
H
湿平衡
W
GH(d
B
d
)
n
显热平衡
Q x
G
H
C
p( t
B
t
)
n
式中 Q全 ——车内多余的余热;
GH ——新风量。
经过空气处理过程为:H
n
G( H
H
H
)
n
Q
结论:车内空气的变化范围:在曲边三角形B-1-2-B范围内;送风状态
点n一定在该三角形内;送风状态点 空气冷却器的出口处空气状态。
H-n的连线为室外空气经过冷却器后的状态变化直线,沿直线的延长
线与100%湿度线相交点就为空冷器的机器露点tb。
蒸发温度:t0 tb (ts tb)/
2019/11/12
5
5
t 湿球温度表示焓值,则 H 2.93 s
ts——湿球温度。
2.93
t t b
0
w
t t k C s
sb
i
p
令 1/ 2.93
k C /( )
w
i
p
∴
tb t0 1/
t t
s
sb
t t t t 1 ( )
b 0
s sb
假如进入管壁表面的空气湿球温度为tsx
Q H H G( )
max
1
b
一、接触系数(冷却效率)
实际值
H H CF 极限值
Q
1
2
Q H H max
1
b
二、旁通系数
BF
1 CF
H
2
Hb
H1 Hb
三、结论
CF BF 热交换越完善,冷却效率越高。
2019/11/12
8
第三节 蒸发温度的确定
一、车内空气状态变化范围
2
潜热平衡: 空气失去潜热 G dx G d d
1000
空气把该部分热量传给冷表面(传质)
x
dF(d
d
)
b
dF(x
xb)
Gdx (x
)dF
b
x 积分
dx (x
)dF
b
ln x1 xb F x xb G
Q Q n 419 式中 n——旅客定员数。
3
4
2019/11/12
9
Q Q
1
2
Q 5
419
ng
g
式中g=78g/h.人 (每名旅客每小时散发的水汽量)
W 0, (无定员) MAX
419/ g 5372 min
∴
min
max ,即
5372<ε<+∞
变化: H H 2 H 1 0
d d2 d1 0
(3)过程辐射线
(H2 H1)/(d2 d1) 0
2019/11/12
4
二、空气经过空气冷却器时,空冷器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
热平衡:
空气放出热量
t dQ (t )dF
w
b
dQ
(H
H
)dF
被空气冷却器吸收。
回风:意味着节能。
2019/11/12
11
一、冷却前一次混合(先混合再冷却)
混合点C 能量守恒
GH(H
H
H
)
C
G回(H
C
H
)
B
GH(d
H
d
)
C
G回(d
C
d
)
B
n点的确定
5
Q i
/
W
i
i 1
5
(
H
B
H
n)( G
H
G回)
Q i
i 1
(d
B
d
G )(
b
C
w
(
p
制冷剂吸收壁面的热量
H
H
)dF
b
dQ
k
i
(t
b
t
)dF
0
式中 ki ——经水层、金属壁、制冷剂层的传热系数;
——肋化系数。
H
H
b
kiC
p
t t
b0
w
即
tb t0 H H
b
w
k
i
C
p
2019/11/12 式中Hb——湿表面温度为tb时的饱和空气含热量。
) dF
b
Gdt
w
Cp
(t
t
)
b
dF
(1)
式中 w ——空气侧干工况放热系数; tb——潮湿表面温 度; G——空气质量流量; Cp ——湿空气比热; t——空气中干球温度。
积分
t t ln 1 b t t C b
F
w
G
p
(2)
式中F——传热面积。
2019/11/12
式中x——空气含湿量;
——传质系数。
(3) (4)
由路易士关系式
C
/
w
p
可得到:
t1 tb x1 xb t tb x xb
(5)
——两点式直线公式。
2019/11/12
3
结论: (1)变化过程为直线变化,空气在表面式冷却器中的状态变化规
律为直线变化; (2)冷却越完全2点越靠近b点。(b点为完全冷却状态)
蒸发式表面冷却器
热量传递
空气侧 空气饱和层 水膜层 管壁 冷剂侧。
空气状态的变化:失去热量 H1d1
H2d2
第一节 空气在表面式空气冷却器中的状态变化
一、当表面温度为tb时,空气的状态变化 显热平衡——空气1 2。
空气失去湿热: GCpdt (为空气传给了冷表面的热量)
t
(t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