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8 下】学案:25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诗词曲五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诗词曲五首》学习目标:1.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哲理。
2. 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学习重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学习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基础达标1.作者介绍(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有“_________”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我们曾学过他的古文_______ 。
(2)《赤壁》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诗人,他与李商隐被称为“______”。
(3)《过零丁洋》作者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朝______家、诗人。
(4)苏轼,字_______,号“__________”,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和他的父亲________,弟_______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______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5)张养浩(1269~1329年),字_______,号______,___代著名散曲家,(“山坡羊”是______)兼长诗文。
初为山东东平学正,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政等职。
直言敢谏,曾因上书议论时政遭贬黜。
至治元年(1321年)弃官还乡,以词曲诗文自适,朝廷数召而不就。
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应召任陕西行台中丞,致力救灾,劳瘁而死。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课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5《诗词曲五首》课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读诵,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学习过程】一、导入从我们民族的经典文化唐诗、宋词、元曲谈起。
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这五首诗词曲的诵读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三、学习这五首诗词(一)学习《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1. 作者:2.诗意:3.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5.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6. 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7.试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二)学习《赤壁》1.介绍赤壁:2. 杜牧:3.试概括1、2句和3、4句的意思,并作简要分析。
4. 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5.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5.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三)学习《过零丁洋》1. 作者简介2. 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3.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4.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个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 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6.试概括诗意:(四)学习《明月几时有》1.作者介绍:2.词牌及背景介绍:3. 宋词简介4.如何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透露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愿?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7.如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9.试归纳上下阙的内容。
(五)学习《山坡羊潼关怀古》1.元曲简介:2.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3.“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4.“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描写了怎样的情景?5.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四、拓展延伸另外找几首你喜欢的诗、词或曲,并简单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师用导学案(已处理)

25、诗词曲五首【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五首诗词曲,掌握生字词。
2.了解背景常识,理解诗歌内容,品味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自主预习案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怀旧空呤闻笛赋,到乡翻是烂柯人。
2、你会读吗?给加粗字注音烂柯()人侧畔()长()精神折戟() ?寥()落惶()恐宫阙()绮()户婵()娟?踌躇()()3、你记住了吗?理解下面字词的意思。
销:将:磨洗:折戟:戟,经行:寥落:宫阙: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
零丁:把酒:婵娟:绮户:何似:4、你了解了吗?文学常识积累。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字,人,代诗人。
“歌一曲”指的是_ ?的《》。
(2)《赤壁》作者,字朝诗人,他与李商隐被称为“”。
(3)《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字,号,人,代散曲作家。
“山坡羊”是。
(1)《过零丁洋》选自《 ?》,作者,字,又字,自号,人,(朝代)诗人。
(2)《水调歌头》作者,字,自号,人,代文学家,?“水调歌头”,是。
5、你会填吗?理解诗歌内容。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5)《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6、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节奏感情。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

25.《诗词曲五首》【课文助读厅】◆走进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有《刘梦得文集》。
杜牧(803-852),字牧之。
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
南宋政治家和诗人。
有《文山先生全集》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他的词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世称豪放派。
有《苏东坡集》。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元代散曲作家。
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相关背景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径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任淮南节度使的王播在扬州设宴招待两位诗人。
白居易在酒席上把著击盘,吟诗一首,题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
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赤壁》是诗人任黄州刺史时所作。
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是作者借题发挥,借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
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
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首曲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链接一角关于诗、词、曲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练测【字词综合运用】(1)注音闻笛赋(fù)烂柯人(kē)折戟(jǐ)销(xiāo)干戈(gē)絮(xù)寥落(liáo)惶恐(huáng)宫阙(què)绮(qǐ)婵娟(chán)踌躇(chóu chú)(2)多音字辨析(3)形似字区别(4)解词暂凭杯酒长精神(增长,振作)折戟沉沙铁未销(销蚀)自将磨洗认前朝(拿起)辛苦遭逢起一经(遭遇)干戈寥落四周星(文中代指战争)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代指史册。
)把酒问青天(端起)高处不胜寒(经受不住)何似在人间(哪里比得上)千里共婵娟(指月亮)伤心秦汉经行处(经过)【重点句子分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乃千古名句,总说人生终有一死,一定要把一片火红的忠心永留史册,表明了文天祥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对人世间最美好的祝愿。
【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市)人,唐代诗人、哲学家。
有《刘宾客集》。
杜牧(802~852),字牧之,京兆万年(现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诗人。
后人称之为“小杜”。
著有《樊川集》。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体道人,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宋末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师用导学案

25、诗词曲五首【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五首诗词曲,掌握生字词。
2.了解背景常识,理解诗歌内容,品味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1.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自主预习案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怀旧空呤闻笛赋,到乡翻是烂柯人。
2、你会读吗?给加粗字注音烂柯()人侧畔()长()精神折戟()寥()落惶()恐宫阙()绮()户婵()娟踌躇(())3、你记住了吗?理解下面字词的意思。
销:将:磨洗:折戟:戟,经行:寥落:宫阙: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
零丁:把酒:婵娟:绮户:何似:4、你了解了吗?文学常识积累。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字,人,代诗人。
“歌一曲”指的是_的《。
》(2)《赤壁》作者,字朝诗人,他与李商隐被称为“ 。
”(3)《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字,号,人,代散曲作家。
“山坡羊”是。
《过零丁洋》选自《(1),作》者,字,又字,自号,人,(朝代)诗人。
《水调歌头》(2)作者,字,号自,人,代文学家, “水调歌头” ,是。
5、你会填吗?理解诗歌内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1)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山坡羊(5)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6、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下列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分别说说你的理解。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我们来学习《诗词曲五首》,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柯.(kē) 畔.(pàn) 暂.(zàn) 折.(zhé)戟.(jǐ)戈.(ɡē) 寥.(liáo) 絮.(xù) 惶.(huánɡ)2.作者名片刘禹锡(772~841),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
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其诗集有《刘宾客集》。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

《诗词曲五首》学案自主预习一目标导入1.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识记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重点)3.能从情感、写法、炼字、修辞等角度赏析名句,并学会运用。
(难点)4.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5.培养健康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培养旷达、乐观、爱国等精神品质。
二走近作者1.X禹锡:X禹锡,字梦得,某某人,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其诗结有《X宾客集》。
2.杜牧:晚唐杰出的诗人。
字牧之,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
尤长于七绝,与并称“小李杜”。
有《樊川文集》。
3.文天祥:爱国诗人。
字履善,号某某,某某人。
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
作品有《某某先生全集》4.苏轼: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文有《东坡文集》等。
5.X养浩:字希孟,号云庄,代著名散曲家,兼长诗文。
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应召任某某行台中丞,致力救灾,劳瘁而死。
三写作背景《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某某,途经某某,与罢某某刺史的白居易相遇。
白居易在席上吟诗《醉赠X二十八使君》,对X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X禹锡因写此诗回赠。
《赤壁》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某某赤壁市长江南岸。
但诗人所咏的赤壁是某某黄冈的赤鼻矶,诗人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过零丁洋》是一首咏志诗。
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
第二年元月,元军统帅X弘X一再强迫文天祥招降海上坚持抵抗的南宋将领X世杰,文天祥便将此诗出示给X弘X看,X自知无望,作罢。
后文天祥被押解燕京,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3年初)英勇就义。
《水调歌头》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某某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25 诗词曲五首

25 诗词曲五首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赏析名句.2.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3.背诵并默写五首诗.重点难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赏析名句.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第一课时课时要点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赤壁》自主学习1.读准字音烂柯kē人侧畔pàn 长zhǎng精神折戟jǐ 寥liáo落惶huáng恐宫阙què婵chán娟juān绮qǐ户踌chóu躇chú2.了解作者及背景(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原是匈奴后裔,后改汉姓.自幼好学,博览百家.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科进士,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后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推行改革,他与柳宗元同为革新派核心人物,因革新失败,一贬再贬,居外23年.后奉召回洛阳,官终检校礼部尚书.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与白居易于扬州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2)《赤壁》: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人谓之小杜,以别于少陵,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外,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3.熟读这两首诗,感知内容及主题.合作探究一、品读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概述诗意: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2.赏析诗句.①“巴山……置身.”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②“怀旧……柯人.”此处作者借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③“沉舟……木春.”这两句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诗人身世之感.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④“今日……精神.”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3.归纳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二、品读赏析《赤壁》1.概述诗意一支古老的断戳沉落在江底,岁月流逝也未使它消蚀;磨出铮铮亮光,认出它是三国时代的兵器.如果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美丽的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2.赏析诗句.①“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诗人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这两句话一方面是议论历史,另一方面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有才华而不得意的感慨.②“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3.归纳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熟读背诵这两首诗.第二课时学习《过零丁洋》和《山坡羊·潼关怀古》1.解释词语 课时要点自主学习课后反思 巩固提升销干戈磨洗折戟将寥落零丁长精神2.了解作者及背景(1)《过零丁洋》:文天祥(1236~1283),是我国南宋大臣、文学家.公元1275年,元军进逼南宋,文天祥在江西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帮助朝廷抗敌.第二年担任右丞相,奉命去元营谈判时被扣留.后来脱险,冒着九死一生到达福州,继续抗元.最后兵败被俘,被送往燕京(今北京市),囚禁了三年.元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利诱威胁,要他投降,但他坚贞不屈,从容就义.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2)《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这首曲是作者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3.熟读这两首诗,感知内容及主题.合作探究一、品读赏析《过零丁洋》1.概述诗意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2.赏析诗句①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首联两句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②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③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④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3.归纳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二、品读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1.概述诗意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2.赏析诗句①“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就描写的感觉角度看,“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兼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②“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写作者在远望长安,曾几何时,是那样辉煌,如今却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③点明本曲中心的句子是哪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即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3.归纳主旨:这首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熟读背诵这两首诗.第三课时学习《水调歌头》1.了解作者及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其文章政事为天下所景仰,盖过欧阳修为文坛领袖.《水调歌头》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此词作于作者在密州太守任上,政治失意,妻子亡故,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2.熟读这首诗,感知内容及主题.品读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概述诗意 我举起酒杯问青天:天上的明月是什么時候开始有的呢?而天上神仙住的地方,今夜又是课时要点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课后反思巩固提升怎樣?望著美丽的天空,我真希望能够乘着风儿飞上去,但又害怕神仙们居住的地方太高了,会让人冷得受不了.于是我只好和我的影子,在晶莹的月光下翩翩起舞.那种快乐,就像是到了天上一样.夜深了,我回到了屋子里,静静地看着月光缓缓地转过朱紅色的楼阁,滑进精致的小窗,并且照在我这个沒有睡意的人身上.月儿啊!你本不该对人有恨的,但为什么老是在人们別离的時候,才这么的圆满,让人们看了心里难受呢?唉!我还是不要胡思乱想了.人有悲欢、有离合,就像月儿有圆满、有缺憾,是自古以來就不能两全其美的.但是只要我们都能够健健康康、活得长久,虽然隔得很远,却能够共赏天上的明月,那也就沒有什么遗憾了.2.赏析诗句①词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交代写这首诗的原因.②分别概括词的上阙和下阙的内容.上阙:对月饮酒,在天上与人间之间徘徊.下阙: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③表达词人豁达胸襟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④请你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愿人人长久而健康地活着,身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3.归纳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一、填空.巩固提升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二、学生演唱或学唱《水调歌头》课后反思。
【语文8 下】导学案:25诗词曲五首

25、《诗词曲五首》学案教师寄语:徜徉于诗的海洋,感悟诗的意境。
学习目标:1.背诵默写五首诗歌。
2.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重难点:1. 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流程:一、基础知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字﹏﹏﹏﹏,﹏﹏﹏﹏诗人。
2.《赤壁》作者﹏﹏﹏﹏,字﹏﹏﹏﹏,﹏﹏﹏﹏朝诗人,他与李商隐被称为“﹏﹏﹏﹏”。
3.《过零丁洋》作者﹏﹏﹏﹏,号﹏﹏﹏﹏,﹏﹏﹏﹏朝)文学家。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赤壁》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2.“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1.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2.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3.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水调歌头》1.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什么含义?3、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山坡羊潼关怀古》1.“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2.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3.这首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什么含义?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四、拓展延伸1、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联系全诗任选下面一句,加以赏析。
其一: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其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2、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诗词曲五首》
【晨读课】15分钟
目标与学法:小声诵读文本后查字典校准字音,再大声诵读文本至少两遍,做到流畅朗读,体会语气、语调、节奏,达到感情饱满。
【展示课导学】
·学习主题:1、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第一课时
的感情基调来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
为什么?并说明理
①抽签:大组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
胡仔
疏通各句诗歌的含义?
谈判时被扣留。
后来脱险,冒着九死
至礼部尚书,又
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
他隐居济南。
八年级语文下册《5.25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25、诗词曲五首学习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课前准备1、熟悉这五首诗词曲的作者2、熟读背诵这五首诗词曲。
重难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注音或写字绮()闻笛fǜ()折jí()干gē()婵()娟风piāo ()xù()宫quâ()寥()落惶()恐qióng()楼峰峦()踌()躇()二、文学常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_________,字___ ,_______诗人。
2.《赤壁》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朝诗人,与李商隐被称为“_______”。
3.《过零丁洋》作者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朝)文学家。
4.《水调歌头》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人,___代文学家,“水调歌头”四字,是__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___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_,____人,__代散曲作家。
“山坡羊”是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词语长精神:铁未销:自将磨洗:寥:落:零丁:丹心:汗:青:把酒:不胜:何:似:何事:长向:婵:娟:聚:踌躇:经行:四、(1)按原文填空:1、沉舟__________________,病树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今夕是何年。
4、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事古难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吉林省通化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吉林省通化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吉林省通化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导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重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步骤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环节步骤复习独立复习组内互助组间交流1、导入新课教师适当点评,补充。
提出复习问题。
巡视情况,指定报告人,评价学生的发言,明确结论。
独立思考。
组内交流互助。
结对探讨,补充或评价同学的发言,总结归纳.文体介绍教师应结合趣闻、实例进行通俗的讲解。
出示学习目标预习依案自学组内互助组间交流1、查资料,积累文学常识.2、多种形式朗读诗文。
3。
背诵默写诗文。
巡视自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教师应该确定诵读的感情基调;示范精彩片用双色笔做好积累笔记.学会不懂的字、词、句子。
诵读课文,整体有的学生诵读缺乏自信,教师要给予鼓励和信心。
段.督促学生做好积累笔记。
感知,把握主要内容研习明确任务个人探究组内互助组间展现4、把握诗文内容,理清诗文写作思路 5、品味佳词妙句,在朗读中感悟诗文语言的生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诗词曲五首教师寄语:徜徉于诗的海洋,感悟诗的意境。
目的要求: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
3、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重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1 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二、检查预习:(1)、你会读吗?烂柯人侧畔长精神折戟寥落惶恐宫阙绮户婵娟踌躇(2)、请你记住:销:。
将:。
磨洗:。
折戟:。
戟,。
干戈:。
寥落:。
零丁:。
宫阙:。
把酒:。
不胜:。
何似:。
何事:。
婵娟:。
绮户:。
经行: .长精神:。
遭逢起一经:(3)填空。
1.《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1、作者简介《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作者____,字____,____人,__代诗人。
“歌一曲”指的是____的《》。
2、介绍写作背景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某某,途经某某,与罢某某刺史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X二十八使君》相赠。
在诗中,白居易对X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X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3、学生齐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要求学生概述诗意)4、再读本诗,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置身。
” X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而是通过“”和“”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领会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了解每首诗词的写作背景,掌握每首诗的作家作品,把握每首诗的朗读节奏,然后理解品析,感悟诗情,并熟读成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文学常识1.作者(了解:名、时、地、评、作)2.背景:二、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流畅)三、感知诗意(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重点词语的解释在文中做出批注。
)我的疑问:探究案:合作探究、理解品析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3.颈联颈联表达了怎样的哲理?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赤壁》一、文学常识1.作者(了解:名、时、地、评、作)2.背景:这是一首咏史诗。
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二、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流畅)三、感知诗意(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重点词语的解释在文中做出批注。
)我的疑问:探究案:合作探究、理解品析1.首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诗中写“二乔”有什么意义?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一、文学常识1.作者(了解:名、时、地、评、作)2.背景:这是一首咏志诗。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
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出此诗以明心志。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山坡羊潼关怀古》
19.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0.这首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
【达标 测试】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 句是: 。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
【问题研讨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者怎样的心情?
9、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什么哲理?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赤壁》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话有何作用?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过零丁洋》
13.颔联“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喻什么?
14.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水调歌头》
16.作者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见作者具有怎样的胸襟?
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和人生态度?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
学法指 导
第8题学法指导:
表现手法包括: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运用典故、以小见大……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古诗五首》导学案(3)(新版)新人教版

古诗五首第一部分学习要求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词的内容,熟读成诵。
②学会在品读重要词句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在想象与拓展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配乐朗读,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学会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活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学习重点:反复朗读,感受词的内容,诵读成诵。
学习难点:品读重要词句,体会作者感情,感受词的意境美。
学法指导:朗读法、启发法、讲授法第二部分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有《东坡乐府》。
2、字词字音:宫阙(què)琼楼玉宇(qióng)低绮户(qǐ)二、课堂学习研讨1、补充注释:(1) 把酒:端起酒杯。
(2) 宫阙:宫殿。
(3)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
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 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
(5) 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6) 不胜(shēng):忍受不住。
(7)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彷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着有心事睡不着的人。
(11)婵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
2、这首词的上片、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本词上片望月写景,在“天上”“人间”徘徊矛盾。
云南省临沧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明确诗歌意象,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我国古代诗、词、曲的特点。
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3、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简要了解作者及有关写作背景。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
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
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
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酬,答诗。
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2、《赤壁》作者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有经邦济世之才,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处在晚唐那样一个无可作为的环境中,使他常常有一种抑郁的情怀;他有绝世才华,而且性格豪俊,这使他的抑郁情怀不至于走向消沉凄恻。
这些,都影响他的诗风。
他的诗,往往立意高远,感慨深沉而又俊爽清丽。
咏史诗成就最为突出,深刻的哲理思索与形象的高度概括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3、《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是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
他的诗作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名句。
这首诗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4、《水调歌头》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诗词曲五首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赏析名句。
2.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3.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赏析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第一课时
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赤壁》
1.读准字音
课时要点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烂柯kē人侧畔pàn 长zhǎng精神折戟jǐ寥liáo落
惶huáng恐宫阙què婵chán娟juān绮qǐ户踌chóu躇chú
2.了解作者及背景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文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原是匈奴后裔,后改汉姓。
自幼好学,博览百家。
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科进士,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
后任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推行改革,他与柳宗元同为革新派核心人物,因革新失败,一贬再贬,居外23年。
后奉召回洛阳,官终检校礼部尚书。
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与白居易于扬州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
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2)《赤壁》: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
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
人谓之小杜,以别于少陵,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
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外,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熟读这两首诗,感知内容及主题。
合作探究
一、品读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概述诗意: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2.赏析诗句。
①“巴山……置身。
”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②“怀旧……柯人。
”此处作者借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③“沉舟……木春。
”这两句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诗人身世之感。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④“今日……精神。
”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3.归纳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二、品读赏析《赤壁》
1.概述诗意
一支古老的断戳沉落在江底,岁月流逝也未使它消蚀;磨出铮铮亮光,认出它是三国时代的兵器。
如果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美丽的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2.赏析诗句。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什么含义?
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诗人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
这两句话一方面是议论历史,另一方面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有才华而不得意的感慨。
②“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3.归纳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