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

合集下载

面子理论

面子理论

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张燕--维普资谈中西礼貌原则On Chinese and Western Politeness Principles浅谈中西方“礼貌原则”对比研究论文关键词:中西方礼貌原则差异对比论文摘要:不同文化类型中的“礼貌原则”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在礼貌用语中有充分的体现。

礼貌是对比语言学中语用对比研究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在迥异的中西方文化中更是如此。

中西方两种文化的礼貌原则有着较大的差异,了解这种差异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的理论研究1.西方文化中的礼貌概念西方“礼貌”理论中较有影响的理论框架当属Brown&Levison的“面子论”及Leeeb的“礼貌原则”。

两种理论对礼貌的内涵及外延作了较为系统深刻的研究,对不同文化领域的礼貌研究都有一定影响和借鉴意义。

Borwn&Levison的“面子”概念建立在Gofman的定义基础上。

根据Gofman的理论,面子对每一个人来说是最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对每一个交际者来说是最基本的、不容忽视的J。

但Brown&Levison的面子概念更为具体,他们认为所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

他们根据个人需要把面子分为两类:消极面子(negativeface),即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积极面子(Positiveface),即个人的正面形象或“个性”包括希望这种自我形象受到赞许的愿望。

面子有双层性,而且构成面子的双方面是相互矛盾的。

在交往时,一方面我们需要与对方有所关联,或者关注对方,并且要向对方表示出我们的关注。

面子的“关联”方面就是积极面子,Levison把它称之为积极礼貌(Positivepoliteness)。

“积极面子”所常用的语篇方略是:恭听对方谈话,对其表示兴趣,表示与列方有共同之处,相互以名字称呼等。

如:“Agree,Ihaveal~waysbelievedthat,too.”另一方面,我们要维护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向对方表示我们也尊重他们的独立需求。

谈判中的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的运用分析

谈判中的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的运用分析

谈判中的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的运用分析谈判是指参与各方基于某种需要,彼此进行信息交流,磋商协议,旨在协调相互关系,赢得或维护各自利益的行为过程。

在谈判过程中,怎样恰当的运用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是至关重要的。

面子理论是由Brown 和Levinson( 1978) 提出来的。

继Brown 和Levinson之后,Leech(1983)提出了礼貌原则。

从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几个谈判例子来说明成功运用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对于谈判达到预期效果的至关重要性。

标签:谈判;礼貌原则;面子理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的日益扩大,我国企业单位参与世界分工,开展国际商务的格局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迅速发展。

不论是进行国际间的货物买卖,技术引进还是外资引进,都不可避免地需要经过一个中外双方就所拟进行的业务进行磋商,以求达成协议的过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谈判过程。

然而,究竟谈判的定义是什么呢?一.谈判理论概述所谓谈判,是指参与各方基于某种需要,彼此进行信息交流,磋商协议,旨在协调相互关系,赢得或维护各自利益的行为过程(刘园,2011)。

谈判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利益双方就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磋商,协调和调整各自的经济,政治或其他利益,谋求妥协,从而使双方都感到是在有利的条件下达成协议,促成均衡。

谈判的目的是协调利害冲突,实现共同利益。

在谈判过程中, 谈判双方各自抱着自己的目的,试图说服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最大化的扩充自己的利益。

由于双方在利益方面存在的必然冲突,要顺利达成协议就必须保持友好的,和谐的, 积极的谈判氛围。

谈判高手们深蕴此道理,所以他们在谈判中非常谨慎,有礼貌,通过自己恰当的语言充分表达对谈判对方的尊重,顾及对方的面子,从而使谈判顺利完成。

所以此时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谈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面子理论概述在所有的关于礼貌体系理论研究中, Brown 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

礼貌原则的特征及面子观

礼貌原则的特征及面子观

(2)依据不同的语言手段或语言表达式区分礼 貌级别:
礼貌级别是个连续统。从“直接一间接表达方
式的尺度”(direct—indirect scale)来看,用直接 方式表达的话语礼貌程度差,用间接方式表达的话 语更有礼貌(leech,1983:108)
①Lend me your bike. ②I want you to lend me your bike..(我希望) ③Can you lend me your bike?(能不能…… ④Could you possibly lend me your bike?(可不可 以……) 按照语言手段划分礼貌级别,实际上是研究如何 运用语言手段更有礼貌地表达各种言语行为。比如请 求、许诺、建议等。
(3)注意语言手段所表现的礼貌级别和惠损程度 表现的礼貌级别特征的关系。 从语言手段的礼貌级别来说,使用祈使句表现 的请求是不够礼貌的,但从惠损程度的级别性看来, 只要祈使句能使听话人或别人多受益,它就符合礼 貌原则,表明话语有礼貌。
2、冲突性(conflicts) “冲突性”指礼貌原则中的某些准则在同一话语 中可能发生冲突。这种冲突的发生多见于不同文 化背景的话语参与者。 (1)谦虚准则和一致(赞同)准则之间的冲突 英国女教师X:Oh ,What beautiful handwriting! (嗬,书法真棒!) 中国女学生Y:No,no,not at all .you are joking. (哪里,哪里,您是开玩笑。)
(2)依据不同的交际对象选用恰当的礼貌方式:要 注意听话人的身份、亲疏关系。 例如: Mind if I smoke? (如果我吸烟,你不介意吧?) 小李,认真读读这篇文章好吗? 适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关系或双方平等关系。
③Excuse me , sir,would it be all right if I smoke? (对不起,先生,我吸烟大概可以吧?) ④老师!给我这篇文章提提修改意见好吗?

分析在中国语境下的礼貌原则

分析在中国语境下的礼貌原则

分析在中国语境下的礼貌原则【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语用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钟情于礼貌原则的研究,为此,我们可把它看作是语用学的一个分支。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

本文分析了礼貌原则在中国语境下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语境礼貌原则面子理论礼貌是人际交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礼貌通常被定义为一种符合所在社会及文化要求的得体的行为;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一种为达到一定目标的手段;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Leech指出,人们为了不直截了当地触及对方的“面子”,只能拐弯抹角,含蓄间接的表达其真实的信息,而让听着自己去理解他的“言外之意”,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的信念减弱到最低的限度。

把一些对听话人或第三者来说不礼貌的话,或是略去不说的或是委婉间接的说出来。

概括地说,礼貌原则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的信念减弱到最低限度,不一些对听话人或第三者来说是不礼貌的话,或是略去不说,或是婉转,间接地说出来。

礼貌原则包含以下六条准则:1.策略准则(Tact Maxim)(1)使他人受损最小(Minimize benefit to self)。

(2)他人受惠最大(Maximize benefit to other)。

2.宽宏准则(Generosity Maxim)(1)使自身受惠最小(Minimize cost to other)。

(2)使自身受损最大(Maximize cost to self)。

3.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1)尽量缩小对他人贬损(Minimize dispraise of other)。

(2)尽量夸大对他人的赞扬(Maximize praise of other)。

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1)尽力缩小对自己的赞扬(Minimize praise of self)。

浅谈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与“面子”策略

浅谈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与“面子”策略

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约 意思,又能让听话者保全面子。这样的语言较好地遵循了赞
定俗成的。礼貌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文化素养。 同时,随着语言学的深入发展,礼貌成为了许多语言学家研 究的焦点。本文中所阐述的礼貌则属于言语交际中的礼貌。
许原则和同情原则。 三、真诚的礼貌——面子 Brown, Levinson, Leech 等人在 Grice 提出了会话的
使言语交际者更好地遵循礼貌原则,让言语交际可以更顺畅
例 2:
地进行。
A: Your child cheated in examination.
关键词 :Leech ;礼貌原则 ;“面子”
B: Your child depended on others to finish his work.
作者简介 :赵庶栋,山西吕梁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化长廊
浅谈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与“面子”策略
赵庶栋 辽宁大学
摘 要 :无论在母语文化还是在外国文化环境中,如何
d.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door?
进行成功的言语交际,是当前社会人际交流中一项很重要 的能力。会说话,说好话,以及交际能力的提高在人际交往 中越来越重要。一个成功言语交际主要在于是否以对方为中 心,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避免自己的主观判 断对听话者的伤害。本文结合 Leech 的礼貌原则和中国文化 中的“面子”论来对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现象进行探讨,从而
e.Could you possibly close the door? 句 a 直接使用祈使句,语言中暗含着命令的语气,语言 方式很直接,言外之力更强,这样的语言会让听话者自然而 然地处于一种被支配,被驱使的地位。发话人则显得高高在 上,认为有权命令听话者。如果使用这种语言,听话者会很 吃亏,受到很大的言语伤害和面子损失。

礼貌原则研究的评述

礼貌原则研究的评述
定义与概念
礼貌原则是指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尽量使自己的言语行为符合 社交期望,从而减少与他人的冲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起源的研究
学者们从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对礼貌原则的起源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礼貌原则的发展
早期研究
早期的礼貌原则研究主要集中 在西方文化中,但随着全球化 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 关注不同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学、开展线上互动交流等。
03
拓展至其他领域
礼貌原则不仅适用于语言教育领域,还可以拓展至其他领域,如商务
谈判、外交交往等。未来,礼貌原则的研究和应用将更加注重与其他
领域的结合,以发挥其更大的实用价值。
06
结论
主要贡献与不足之处
• 主要贡献 • 礼貌原则的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礼貌现象的认识,为跨文化交际和社交场合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 研究者们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的比较分析,揭示了礼貌现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礼貌原则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社交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的发展。 • 不足之处 • 当前礼貌原则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等方面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 • 部分研究过于关注特定文化或语境下的礼貌原则,缺乏普遍适用性和跨文化比较。 • 礼貌原则的界定和分类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统一。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拓展研究范围 • 进一步拓宽礼貌原则的研究领域,包括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 • 加强对比研究,深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礼貌原则的异同及其原因。 • 改进研究方法 •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以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 加强对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 深化理论研究 • 进一步深化对礼貌原则的理论构建,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功能。 • 加强对其与跨文化交际、社交语言学等领域相关性的研究,推动理论发展。

语用学中礼貌和面子观的中西方差异

语用学中礼貌和面子观的中西方差异
的 比较还不 完善。本文从 L e e c h的 “ 礼貌原则 ”和 B r o w n 及 L e v i n s o n的 “ 面子理论”入 手,指 出其不适 用于汉语 文化的

并进 一步分析其原 因,以加深对礼貌原则 的理解 ,减少 我们在跨 文化 交际 中的礼貌 策略使用 上的失误 。
四是谦逊原则要求尽量少赞誉 自己 ,尽
认为 ,发话入违反合作原 则 ,把话说得 这 里 的 “ y e s ” 是与 “ 赞 同准 则” 一致 貌 策略 分 为不威胁 面 子 的行 为、非公 开地 威胁 面子 、带补 偿行 为 地公 开地
面 子和 不 带任 伺补 偿行 为 地威胁 作铺垫 ,使人更容易接受。中国人一般 威 肋、 更不会直接表达出不同意 ,而 日本人 则 面 子 。第三 类礼 貌 策略 中又 区分 负面 更甚 ,他们表示不同意的方 式常常 非常 礼 貌 ( Ne g a i t v e P o l i t e n e s s )和正面礼貌
语用学中礼貌和面子观的中西方差异
李 慧
要 :长期 以来 ,礼貌 和面子观是语用 学研 究的重要课题。关 于面子观和礼貌 的探 讨体 现 出多层 面、 多角度 的特 点,但主
中在对面子观 与礼貌研 究的综述 和总结 ,或者 礼貌 和面子观在语 用策略上 的体现 等方面 ,在语用 学礼貌原则 的中西方差
面子的威胁 。布朗和列文森对于礼貌策 略 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减轻对听 话人 的面
的特 殊含意 。因此 ,合作原则需要某种
补充。
常的 ,但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示不同意却 子 威胁 上 。他 们按 照 对听 话 人面 子威 各不相同。如在英国 ,人们 表示否定 时 胁 的程 度 高低 ,即说 话人 采取 补 偿行 常常使用 “ Y e s ,b u t ……”这样的方式 。 的 ,表面上的统一是为后面 表示不同意

面子和礼貌理论视角下中美谈判者的谈判风格研究

面子和礼貌理论视角下中美谈判者的谈判风格研究

面子和礼貌理论视角下中美谈判者的谈判风格研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有其独特性。

而“面子”观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如何使跨文化商务谈判得以顺利进行并且取得圆满便成为中美谈判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此问题作过研究,但是有关面子问题对谈判的影响研究却甚少。

本文就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视角下中美谈判者谈判风格的不同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如萨莫瓦、霍夫斯泰德,布朗、斯考伦、贾文山,顾曰国,胡先缙等人有关文化、面子以及一些有关谈判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三个假设。

1.在商务谈判中,中美谈判者都注重维护集体面子。

2.和美国谈判者相比,中国谈判者更注重把脸面和地位紧密联系起来。

3.中国谈判者在维护利益和自己脸面时和美国谈判者一样直截了当。

为了验证假设,作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发给150位有谈判经验的谈判者,并收集了110份有效的问卷。

110份的问卷调查结果基本证实了提出的假设,说明了中美谈判者在对面子问题的认识及处理方式确实是不同的。

中国谈判者比美国谈判者更在乎维护面子,当集体面子和个人面子发生冲突时,中国谈判者更多的选择维护集体面子,而美国谈判者则过多的关注个人面子;中国谈判者习惯性地把面子与地位联系在一起,地位越高,面子越大,而美国谈判者则采用一种随意的态度,讲求人人平等;大多数的中国谈判者在谈判中表现得很谦虚只为维护双方的面子,美国谈判者则更为自信乐观。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作者也发现了一些新的观点。

第一,中国是一个讲求面子的国家,这在日常生活和交际中表现得极为明显,但是在商务谈判中,当经济利益与面子发生矛盾时,很多中国谈判者会将面子放在次要位置。

第二,在中国,谈判者的社会地位越高,在商务谈判中就越讲究维护面子。

第三,中国谈判者也有一小部分在谈判中采取直截了当,坚决的方法面对冲突和争辩,也有小部分的美国谈判者重视集体面子和致力于建立和维护双方关系,提倡友好合作精神。

“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作者:马欣建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33期摘要: 跨文化交际从广义上包括不同语言与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以及使用同一语言但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者在具体的语境中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的一门学科。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不可避免地要运用某一种特定的语言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交流,因此,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探讨了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确“礼貌原则” “面子理论”1.引言虽然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现象久已存在,但今天的跨文化交际与过去的不同。

今天的跨文化交际不仅较过去次数大为增加,而且由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变得更为重要。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文化的一种载体,自然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所以说只要我们研究语言,尤其研究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和理解,往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

[1]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即语言,语言即文化。

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时体现出来的具体的意义。

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围绕语用原则进行的跨文化研究使我们正确地认识这些语用规则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普遍性,以及这些语用规则在不同文化中的实际表现情况。

本文探讨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2.“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中的运用2.1“礼貌原则”礼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

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

有些语义学家认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切冲突和争斗,包括政治上的分歧和争端都是语言使用不当导致误解而引起的。

这种说法虽然过于偏激和极端,但并不全然无理。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语言使用不当而引起的误会、摩擦,甚至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例子时有发生。

这足以说明礼貌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性。

“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研究

“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研究

“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研究篇一:跨文化交际论文题目1. 英文原声电影赏析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3. 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探析4. 国内广告语言语用失误研究现状与分析5. 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际失误语用归因6.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对策研究7. 基于礼貌原则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8. 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负迁移9. 浅析化妆品广告中的语用预设 10.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 11. 中美时间观之对比12. 浅析汉英问候语中的文化差异 13.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探析 14. 英语身体语的交际功能研究15. 浅谈英汉身势语的表意功能之差异 16. 目标语文化的理解与跨文化交际17. 中西文化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学生的影响 18.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读19. 浅析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20. 英语禁忌语的文化内涵异同研究 21. 英语学习中的文化习得22. 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23. 外语学习者的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之成效 24. 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之策略 25. 英汉道歉语差异及原因 26. 中西跨文化礼貌语差异探析 27. 英汉语言中礼貌表达法之比较 28. 英汉习惯用语的文化内涵探源 29. 英语称赞语及其回应的异同研究30. 中美(西)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及其对孩子的影响 31. 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研究 32. 试析跨文化交际中角色互动的作用33. 本土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冲突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34. 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差异 35.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餐桌礼仪36. 关于提升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7. 涉外婚姻中的中西文化冲突38. 论跨文化广告传播中食品商标的翻译439. 多媒体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0. 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41. 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及其受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42. 中西传统休闲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对比分析 43. 简爱与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 44. 国际商务活动中礼貌原则的应用45.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46. 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的非语言交际 47. 浅析英汉汽车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 48. 英汉隐喻差异的文化阐释 49. 文化语境下的英汉植物词 50. 文化语境下的英汉动物词 51. 从体态语探析中西文化差异 52. 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53. 文化视野下英语谚语的比较 54. 从广告语言特色看中西文化异同 55. 从数字喜好看中西文化差异56. 中西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内涵探析57. 从中英文动物比喻的不同看中西文化差异 58. 英汉概念隐喻的文化认知对比分析 59. 英汉成语文化内涵比较研究 60. 从神话看中西文化异同61. 文化视角下英汉时间隐喻比较研究 62. 英汉情感隐喻文化内涵对比研究63. 从文化语境看英汉爱情隐喻 64. 英汉动物隐喻的文化内涵65. 论中英文中颜色隐喻的差异及其文化根源 66. 英汉习语中中西文化差异探源67. 从英汉委婉语中看中西文化心理差异 68. 文化视阈中的汉英典故69. 美国俚语的基本特征与社会功能 70. 从旅游广告看中西文化差异71. 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缺失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72. 正视中西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73.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负迁移反思英语教学 74. 情境教学法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应用75.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中西方礼貌准则和策略 76. 英汉委婉语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77. 跨文化中的归化和异化78. 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79.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80. 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看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差异 81. 中英礼貌用语之差异82. 过渡语僵化现象文化因素成因 83. 跨文化交际中的美国个人主义84. 英汉隐喻的文化背景差异研究 85. 中英礼貌用语研究综述 86. 颜色词的文化内涵87.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对比研究 88. 汉英称谓语中的文化差异89. 民俗风情游--中西“水”文化之比较 90.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文化适应91. 跨文化交际中的空间观 92.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分析93. 当代中美女性婚姻观的比较研究 94. 中美商务谈判礼仪之礼貌用语比较 95. 从《老友记》看现代英语词汇中的语言性别差异现象 96. 解析麦当劳文化在中国的流行 97. 时间观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98. 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 99. 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研究 100.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时间取向的差异分析 101. 中国与英美国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冲突案例研究 102. 从文化交际看动态对等翻译理论的指导性 103. 从中西人格差异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04. 文化认知理论观照下的民族差异与汉语教育 105. 跨文化交际中的归化和异化翻译 106. 对大学新生公共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 107. 跨文化交际中语篇信息度的等级及其等级调控策略 108. 大学校园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形式剖析 109.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110.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冲击 111. 文化认同协商视角下的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 112. 浅论文化习得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13. 论文化意象与跨文化交际 114. 论文化图式跨文化交际与文化主体意识 115. 论文化融合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翻译 116. 论文化间性翻译理念对文化交际与发展的意义117. 论文化和交际的多元性和能动性与跨文化交际学 118. 论文化负迁移与跨文化交际训练 119. 论文化定势与跨文化交际中认知能力和移情能力的培养120. 论文化定势及偏见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影响 121. 论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22. 论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123. 论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24. 跨文化交际论文写作对差生大学英语学习影响的研究125. 从中英问候习俗和见面礼节论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26. 中外文化中恭维语语用差异与语用失误 127.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用能力培养 128. 试析中西习俗文化“冲突6129.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30. 汉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思考131. 试析跨文化交际能力 132. 阅读理解中跨文化的意识 133.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134. 跨文化交际中的服饰文化差异 135. 肢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136. 试论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137. 从色彩词汇看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138. 从“礼貌原则”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139. 试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符号 140. 跨文化视野下的汉语词汇教学141. 跨文化视野下的汉语语用教学交际文化与跨文化语言交际 14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 14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导入144. 英语语言文化与汉语言文化之间对比分析(可选语音/词汇/语法/词汇/语用等某方面论述) 145. 不同语言颜色词的文化意义差异 146. 试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147.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 148. 汉英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149. 中英思维方式的比较 150. 汉英语言的对比论文题目1. 谈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 谈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3. 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英饮食文化差异4.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5. 茶与咖啡的文化差异6. 从跨文化角度对比分析中英礼貌用语7. 中西方文化中“面子”理论的差异8. 中国与西方国家婚俗对比研究9.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对比及其翻译10.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冲突11. 谈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12. 英汉谚语中动物词汇的对比研究13. 谈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文化因素14. 英汉习语的文化对比15. 中西文化中数字的文化内涵浅析16. 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17. 中西方委婉语中的文化差异分析18.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19.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析20. 跨文化交际下的英汉禁忌语文化内涵研究21. 沉默的跨文化对比分析22. 中西文化中恭维语的语用差异与失误分析23. 论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要求:4000字左右,立论正确,结构清楚,格式规范,论述过程清晰、合理,语言通顺流畅。

“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研究

“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研究

“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研究篇一:语用学中的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的应用摘要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来华外宾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菜铺上的菜名对人们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它传神的表达出菜本身的特点和美好寓意。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日益与国际接轨,中国菜越来越受外国友人的亲睐。

但由于中国饮食烹饪方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相关专业性强,因而容易导致中国菜名的英译错误。

同样的,英语广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两种不同文化形成的语用原则。

语用学在实际应用中涉及多方面的理论,包括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

关键词:中国菜名;面子理论;礼貌原则Abstractchinesedietculture,withalonghistory,isrichandprofound,whichhasbecomea nimportantwindowfortheforeigngueststogetacquaintedwithchineseculture. chinesedishnamesonthemenuhaveagoodindicationforpeople.Itvividlyexpr essesthecharacteristicsofthefoodandgoodmoral.Atthesametime,asourcount ryincreasinglyhasinterfacedwithinternational,chinesedishesarebecomingm oreandmorepopularamongforeigners.however,differentchinesefoodcookingways,richfoodcultureandprofessiona lstrongbringaboutdifficultiesfortranslation.Theapplicationsofpragmaticsin cludingfacetheoryandpolitenessprincipleintheareaofdiet.samely,advertise mentisancross-culturalactivity,soweshouldconsiderthepragmaticsprinciple bothinchineseandenglish.pragmaticsinvolvesvariousaspectsoftheroies,incl udingfacetheoryandpolitenessprinciple.Keywords:chinesedishnames;Facetheory;politenessprinciple Theapplicationofpragmaticsinadvertisement英语广告advertisement一词产生自拉丁语advertere,意为“唤起大众对某种事物的注意,并诱于一定的方向所使用的一种手段。

语言学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

语言学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

Positive face
Positive face: the positive consistent self-image that people have and want to be appreciated and approved of by at least some other people.
礼貌原则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释合作原则未能解 释的某些现象。合作原则认为,语言交际的进行需要交际
双方遵循合作原则下的四项准则,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 关联准则以及方式准则。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交际双方可 以故意违反准则,说一些不真实的话,说过多的话,说不 相关的话,说隐晦的话等等。合作原则只是说明了交际者 有意违反准则可以获得特殊会话含义,但却并未解释交际 双方为什么要这样说话。
消极礼貌策略
e.g. Can I have your comment on the particip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cal journalists in Hong Kong? 我们不难发现以上例句中使用了情态动词的问句
来维护嘉宾的消极面子。间接性策略在访谈节目 中的使用主要是主持人为了提出敏感性或是有争 议性的话题但也为了尽量避免伤害嘉宾面子的一 种面子策略,这种策略的使用能够让访谈更加深 入,更具有吸引力。
⒂甲:唱的挺不错嘛! 乙:那当然了! 丙:哪里哪里,过奖了.
⒄皇上,臣弟给您请安了
⒃甲:今天的妆真漂亮. 乙:这个我很擅长啦! 丙:不是吧,我折腾了好久,都
担心见不了人.
⒂和⒃中的乙的回答就显得不礼貌,因为它们违背了"尽量 少赞誉自己"的次则;话语⒄也显得很符合身份,很礼貌得 体,因为说话人遵守"尽量多贬低自己"的次则.

礼貌原则面子理论

礼貌原则面子理论

礼貌原则面子理论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伦理学呵文化学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7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首次从语用的角度来研究礼貌现象,提出了与合作原则相互补益的礼貌理论,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释语义和语力之间的关系,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

但是他无法解释清楚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故意违背合作原则的现象。

对此Leech认为,出于对礼貌的考虑,人们才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因此他提出了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六条准则:1. 策略准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2. 宽宏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3.赞扬准则(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5.赞同准则(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6.同情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礼貌原则无疑是对语用研究的一种贡献,但对于礼貌的得体性没有予以充分考虑,其礼貌准则的“最大”“最小”“尽量”等提法显得比较极端。

于是有了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 theory)。

他们认为,所有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1987:61)。

面子有以下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 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 对自身公开形象得到赞许的需求。

他们又认为,人们言谈中的言语行为都是一些所谓的“威胁面子的行为”。

也就是说,他们的话语总会不同程度地使对方或自己一方的积极和消极面子受损。

因此,在交际中,人们就会采取相应的正面礼貌策略,负面礼貌策略和间接礼貌策略来保全对方和自己的面子。

Brown和Levinson也认为“面子”具有普遍性,但在特定环境下他又应该受到该文化规则的制约。

对广告语中人称指示代词“您”的语用阐释

对广告语中人称指示代词“您”的语用阐释

对广告语中人称指示代词“您”的语用阐释摘要:本文试图从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的角度来阐释广告语中人称代词,同时在汉语中被称为礼貌用用语的“您”的使用,选取了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以及不同行业广告中的“您”的使用作为数据。

作者认为,“您”在广告中的使用除了体现中国传统的礼貌原则外,从面子理论的角度来看,既作为积极的也作为消极的礼貌策略对威胁消费者面子的行为进行弥补。

而现今广告中“您”的使用逐渐减少,“你”的使用逐渐普及的趋势也说明了社会对于“您”和“你”的接受度的变化,从标示差距的标记性称呼到平等性标记称呼之间的过渡也表明社会的逐步的开放化和平等化。

标签:广告语;您;面子;礼貌策略;社会差距一、引言根据Levinson(1983)[2]的定义,汉语中的“您”既属于人称指示代词又属于社会指示代词。

因为它既反映说话人之间的关系,也能反映出言语行为发生的社会语境。

汉语中“您”的使用及其广泛,在广告,标语,各种正式及非正式场合都可以看到。

然而它的用法却又是及其复杂的,它是第二人称单数代词,却不像你一样有复数“您们”,它也被称为礼貌用语,却和一般的礼貌用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征。

它的使用体现出各方面的因素,包括说话人之间的关系,会话发生的环境,以及说话人在礼貌方面的素养等。

不过“您”这个词在研究中似乎并没有得到足够关注。

20世纪60年代,Brown和Gilman[3]在他们的论文The Pronounsof Powerand Solidarity中讨论了印欧语系中一些欧洲语言中的第二人称称呼代词T形式和V 形式的使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提出制约T形式和V形式使用的两个因素,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绝对权利(power)和相对社会距离(solidarity)。

国内对于人称指示代词的研究比较有限。

陈辉和陈国华(2001)[6]提到人称指示点的选择及语用规则,指出人称指示点的选择受两条原则支配,亲疏原则和地位原则。

这当中第二人称代词在第三者只与听话者有关系或者第三者与说话者与听话者都有关系时使用,而且是以文学作品为数据,并没有指出“您”和“你”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The Agreement Maxim 赞同准则, 一致准则 (a) Minimize dis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缩小自身同他人之间的分歧 (b) maximize 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
中国的礼貌原则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在数千年中形成了 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原则。 我国语言学家顾曰国(1992)认为,汉语言文

化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尊重、谦逊、态度
热情、文雅、基于这四个特征,在回顾了礼貌
这个概念在汉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后, 提出了制约
汉语言语行为的五种礼貌准则:
1)称呼准则:
礼貌原则的特点
1.可以看出, 得体次则与慷慨次则是同一问题的两 个方面前者讲的是如何对待他人, 适用于请求或 命令他人做某事的言语行为;后者讲的是如何对 待自己, 适用于答应帮助他人做某事的言语行为。 根据这两条次则, eg. could you lend me your car this weekend?比lend me your car this month要客气得多. 2.赞扬次则与谦虚次则也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前 者规定的是如何看待他人, 后者规定的是如何看 待自己。由于有赞扬次则的约束, 当很容易表扬 对方而却没有表扬时, 就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批评。
Leech礼貌原则的六个次准则
1 2 3 4 5 得体准则 tact maxim 慷慨准则 Generosity maxim 赞誉准则 approbation maxim 谦虚准则 modest maxim 一致准则 agreement maxim
利益分配 评价
6
同情准则 sympathy maxim


而将语言学礼貌真正引入并成为持久的语言学学术 讨论的是英国人类学家——Brow & Levinson。 在1978 年出版的《礼貌: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 中,他们在Goffman 的理论基础上第一次“礼 貌”、“面子”这些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将 “面子”定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 得的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通过与他人的交 际,这种形象可以被损害、保持或增强。 他们还提出面子理论有跨越不同文化的特点,“具 有普遍性”。每个交际参与人都有两种面子:积极 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 喜爱、欣赏和尊重。消极面子是不希望被别人强加 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干涉、阻碍,有自己选择 的自由。根据Brown & Levinson 的理论,每一 次谈话说话双方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会面临威胁, 因此几乎所有言语行为都是面子威胁行为,而礼貌 的会话功能就在于保护面子,削弱面子威胁行为的 程度。
(vi) The Sympathy Maxim 同情准则 (a) Minimize anti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 (b) Maximize sym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

礼貌原则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释合作 原则未能解释的某些现象。合作原则认为,语 言交际的进行需要交际双方遵循合作原则下的 四项准则,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联准则 以及方式准则。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交际双方 可以故意违反准则,说一些不真实的话,说过 多的话,说不相关的话,说隐晦的话等等。合 作原则只是说明了交际者有意违反准则可以获 得特殊会话含义,但却并未解释交际双方为什 么要这样说话。
3.缺少对可能涉及的交际时在场的第三方的 足够重视。交际过程中存在有第三方情况, 此时交际时的话语应考虑到对在场的其他 人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如果只一味的尽量 多赞誉别人,而不顾别人之外的第三方, 那么赞誉其中一个人越多,对第三方的副 作用实际越大。礼貌语言作为调节交际各 方的杠杆,不能忽略掉交际中的哪一方, 否则就起不到恰当的调节作用
3)雅言准则:

出言高雅, 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 貌,“有教养”。文雅准则的重要内容仍 然是“先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 少用直言”。这一原则反映了说话者的语 言修养和自身的文化素养。
4)求同准则:

这与“脸”、“面子”有关。所谓求同, 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 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即交际双方尽量 减少不同之处,尽量和谐一致,满足对方 的要求,赞同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的 “尚同” 或“恭敬不如从命”的礼仪。
Leech礼貌原则的六个次准则
1 2 3 4 5 得体准则 tact maxim 慷慨准则 Generosity maxim 赞誉准则 approbation maxim 谦虚准则 modest maxim 一致准则 agreement maxim 使他人受损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 使自身受惠最小;使自身受损最大。 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 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 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 尽量增加双方 的一致。

即用适当的称呼问侯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中人 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是“上下有异, 贵贱有分, 长幼有序”等在现代文化中的积淀和反应。使用 恰当的称呼语被认为是最起码的礼貌原则。
2)贬己尊人准则: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 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 要“抬”,要“尊”。以及尊称他人或相关 的事物。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夫礼 者,自卑而尊人”,也体现了汉文化中的谦 虚品德。
不足
1.作为合作原则的补充,礼貌原则所概括的 是因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交际现 象,而对于其他一些常见的言语中的礼貌 现象却并未完全覆盖。例如对于日常生活 中不文明话语的现象,礼貌原则就未能涉 及。
2.六项次则中“尽量少、尽量多”的表述过于绝对 化。一方面“尽量少、尽量多”并不绝对符合人 们言语交际。例如在交际一方对另一方给予称赞 时,实际交际中往往会出现过于谦虚而否认对方 称赞的情况。这一情况符合尽量多贬低自己的准 则却是语用失误的典型例子。另一方面,六项次 则中尽量少与尽量多同时出现给人以必须同时遵 守的错觉。虽然Leech 也认为礼貌语言的运用同 交际双方所处的利害关系以及双方的社会地位、 疏密关系有关,但他在概括礼貌原则时却未能在 语言表达上有所体现,是原则的表述过于绝对化。
Brown
和Levinson 还将面子分
为正面子(positive face) 和负
(iii) The Approbation ( or flattery) maxim 赞扬准则 (a) Minimize dispraise of others; 尽量缩小对他人的贬损 (b) Maximize praise of others. 尽量夸大对他人的赞扬
(iv) The Modesty Maxim 谦虚准则 (a) Minimize praise of self; 尽量缩小对自身的赞扬 (b) Maximize dispraise of self. 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礼貌原则与面子理论
outline
1.礼貌原则产生的基础 2.礼貌原则的内容 3.礼貌原则的贡献及缺陷 4.中国的礼貌原则 5.面子理论
Politeness Principle
Geoffrey leech
Emeritus Professor of English Linguistics Lancaster University
面子理论的由来


早在1955 年,美国社会学家高夫曼 (Goffman) 就根据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 (1944)介绍到西方的面子观提出了 “脸面工程”这一概念。 Goffman 认为,面子就是“人们在交流 过程中,通过采取言语行为而为自己获取 正面的社会价值,是按照社会所赞许的属 性而创造的自我形象”。他还提出,“脸 面工程”是相互配合的,面子的维护和赋 予取决于他人要想不丢面子的最佳方案就 是不去伤害他人的面子。
礼貌原则的内容
(i) The Tact maxim (策略准则, 得体准 则) (a) Minimize the cost to others; 使他人受损最小 (b) maximize the benefit to others; 使他人受惠最大
(ii) The Generosity maxim(宽宏准则, 慷慨准则) (a) Minimize the benefit to self; 使自身受益最小 (b) maximize the cost to self; 使自身受损最大
正是基于Goffman
的面子概念和 P. Brown 与S. Levinson面子理 论,以及为解释合作原则所不能 解释的交际双方说话时间接性, Leech 提出了礼貌原则。
Politeness Principle
Geoffrey leech
礼貌原则的具体提出
Leech 从修辞的角度研究语用学。他 将语用学分为普通语用学和社会语用 学。前者研究制约言语交际过程的会 话原则,后者研究这些会话原则在不 同的社会和文化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他提出的普通语用学的修辞原则包括 两大修辞:人际修辞和语篇修辞。礼 貌原则就是组成人际修辞的重要语用 原则之一。
礼貌原则的特点

3.同样, 由于谦虚次则的约束, 自我吹虚是社会 所不能接受的(除非是反语或开玩笑), 而自我贬 低是无害的。由于赞同次则的约束, 直截了当地 发表不同看法是不礼貌的, 因此在表示不同意见 往先表示歉意(如I’m sorry to say…), 或先表 示在某种程度上的相同意见(如yes , in a way 或表示象征性的同意(如Yes , you are absolutely right, but… ), 然后再表示不同意。 同情次则可以解为什么“祝贺”和“ 吊唁”是有 礼貌的。虽然这两种行为绝然不同, 但有一点是 共同的, 即二者所表达的都是与听话人共有的感 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