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 教学设计
《金蛇狂舞》教案(精选范文)

《金蛇狂舞》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蛇狂舞》这首歌曲的背景、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金蛇狂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金蛇狂舞》的背景介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渊源。
2. 歌曲结构分析: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和节奏形式。
3. 音乐表现手法探讨:探讨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和情感表达。
4. 实践教学:分组练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演奏、合唱等形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蛇狂舞》歌曲的旋律、节奏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和情感表达,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特点和表现手法。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演奏等。
3. 实践法:分组练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演奏、合唱等形式。
4.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增强课堂活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金蛇狂舞》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表现手法,分析歌曲的民族特色。
3. 示范: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演奏等,展示歌曲的艺术魅力。
4.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奏、合唱等实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
2. 分组练习评估:评价学生在分组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演奏技巧、团队协作和创意表达。
3.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歌曲的理解、练习情况以及总结反思。
七、教学资源1. 音频资料:《金蛇狂舞》歌曲的音频文件,以便学生课后复习。
2. 乐谱资料:提供《金蛇狂舞》的乐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奏。
3. 教学视频:收集相关的教学视频,展示歌曲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
2023最新-《金蛇狂舞》教案优秀5篇

《金蛇狂舞》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要怎么写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如下是壶知道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找到的《金蛇狂舞》教案优秀5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蛇狂舞篇一活动名称:金蛇狂舞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热闹欢快的特点,喜欢中国民乐。
2.初步理解乐曲中的“对话”结构,感知aba结构。
活动过程一、完整欣赏乐曲,充分表达感受。
1、欣赏民乐《金蛇狂舞》——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为什么?2、随音乐表现。
二、欣赏故事,感知乐曲aba结构。
1、再次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结构。
——这段音乐有几段?每一段旋律一样吗?2.分段倾听,理解乐曲中的“对话”。
(重点欣赏b段)——它们像在干什么?3、请幼儿分组用小乐器模仿“对话”表演。
三、玩游戏,感受乐曲的欢腾、热烈。
1、教师和幼儿一起扮演龙随音乐游戏。
——你们喜欢这首乐曲吗?它是我们中国伟大的音乐家聂耳创作的一首民族乐曲。
这首好听的乐曲名字叫《金蛇狂舞》。
《金蛇狂舞》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倾听《金蛇狂舞》,感受乐曲ABA的结构,并尝试用舞龙游戏的形式表现乐曲热烈欢腾的气氛。
2、在配乐儿歌朗诵的帮助下,学习用两种不同的乐器进行表演。
体验B段乐曲的对话应答结构和逐步缩短的乐句结构。
3、在乐队表演时,既要注意与本组同伴的配合,又要注意与其他组同伴的协调。
重难点:体验B段乐曲的对话应答结构和逐步缩短的乐句结构。
活动准备:1、观看舞龙的录像以及幼儿用书《金蛇狂舞》,丰富幼儿的有关经验。
2、事先学习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正月里来闹新春,龙灯耍得快又急。
一二三四五,来跳狮子舞。
一二三,来敲锣。
三二一,来打鼓。
咚咚咚锵咚锵咚锵,咚锵咚锵咚;锵锵乙锵乙咚锵,乙锵乙咚锵。
3、碰铃和圆舞板(数量均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4、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欣赏乐曲《金蛇狂舞》,感受乐曲ABA的结构。
民乐《金蛇狂舞》的教案及反思

民乐《金蛇狂舞》的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学音乐》教材第七章《民族音乐欣赏》第三节,详细内容为民族器乐合奏《金蛇狂舞》的欣赏与分析。
通过对该作品的聆听、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演奏形式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民族器乐的基本演奏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及音乐特点的分析。
2. 教学重点:《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演奏形式及音乐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黑板、乐器(如笛子、二胡、琵琶等)。
2. 学具:笔记本、笔、乐器(如笛子、二胡、琵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金蛇狂舞》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问学生:“你们听过这样的音乐吗?它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2. 背景介绍:讲解《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演奏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
3. 作品分析: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分析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音色等特点。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民族器乐演奏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音乐的演奏技巧。
5. 例题讲解:结合乐曲特点,讲解民族器乐的基本演奏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民族器乐演奏实践。
六、板书设计1. 《金蛇狂舞》2. 内容:①创作背景②演奏形式③音乐特点④民族器乐演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金蛇狂舞》的欣赏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金蛇狂舞》的音乐魅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查阅其他民族音乐作品,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特点,拓宽音乐视野。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民族音乐的美妙,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 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欣赏民族音乐《金蛇狂舞》。
2. 学习简单的民族舞蹈动作。
3. 了解《金蛇狂舞》的背景及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欣赏并感受《金蛇狂舞》的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金蛇狂舞》的背景及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金蛇狂舞》的音乐、视频及图片。
2. 舞蹈道具:蛇形道具。
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方便幼儿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热身运动,引导幼儿进入音乐状态。
2. 欣赏《金蛇狂舞》: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聆听并感受音乐的特点。
3. 讲解与互动:教师讲解《金蛇狂舞》的背景及意义,与幼儿进行互动提问。
4. 学习民族舞蹈动作:教师示范简单的民族舞蹈动作,引导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舞蹈。
5.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使用蛇形道具进行舞蹈表演。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欣赏音乐时的表情和反应,了解他们对《金蛇狂舞》的喜爱程度。
2. 评估幼儿在舞蹈表演中的表现,包括节奏感、协调性和创意。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以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
七、教学延伸:1. 邀请民族音乐家或舞蹈家来园进行专题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民族音乐和舞蹈。
2. 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或文化中心,让他们亲身体验民族艺术的魅力。
3.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有关民族音乐和舞蹈的资料,增进亲子互动。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避免让他们感到厌烦或压力。
2. 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应简化舞蹈动作,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
3. 在使用道具时,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九、教学反馈: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态度。
《金蛇狂舞》教案(范文)

《金蛇狂舞》教案-(精选范文)第一章: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金蛇狂舞》这首经典乐曲,使学生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以及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水平。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对《金蛇狂舞》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乐曲背景《金蛇狂舞》是由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郑律成创作于1955年的一首民族管弦乐作品。
乐曲以中国传统民间舞蹈“金蛇舞”为题材,描绘了蛇年春节期间民间欢庆节日的热烈场景。
本章将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及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乐曲结构《金蛇狂舞》采用了ABA型三部曲式结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本章将详细解析乐曲的结构,包括各个乐章的主题、节奏、旋律等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构成和风格。
第四章:音乐特点《金蛇狂舞》以其独特的音乐特点著称,本章将从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分析乐曲的音乐特点,并探讨其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乐曲的艺术魅力。
第五章:表演技巧为了能够更好地演绎《金蛇狂舞》,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
本章将介绍一些基本的表演技巧,如演奏姿势、气息控制、音色变化等,并通过对乐曲的逐句解析,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表达乐曲的情感和意境。
第六章: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金蛇狂舞》,学生能够:1. 了解乐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分析并欣赏乐曲的结构和音乐特点。
3. 掌握基本的表演技巧,能够合奏或独奏《金蛇狂舞》。
4. 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第七章: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乐曲《金蛇狂舞》的背景知识。
2. 乐曲的结构和音乐特点。
3. 表演技巧的实践应用。
教学难点:1. 对乐曲深层次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2. 演奏技巧的熟练掌握,如音准、节奏、音色等。
第八章: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乐曲背景、结构、音乐特点等理论知识。
2. 示范法:演奏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乐曲风格和表演技巧。
2023年《金蛇狂舞》教案

2023年《金蛇狂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3年音乐教材第七章《民族器乐欣赏》第四节,详细内容为民族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的欣赏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演奏形式及音乐特点,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对《金蛇狂舞》的欣赏与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的感知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金蛇狂舞》中复杂节奏、音色的辨识与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演奏形式及音乐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音乐教材、乐器模型。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金蛇狂舞》片段,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这首乐曲的初步感受。
2. 新课内容展示:(1)介绍《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演奏形式。
(2)分析乐曲的旋律、节奏、音色等特点。
(3)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仿乐器演奏,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3. 例题讲解:(1)教师选取乐曲中的典型片段,分析其旋律、节奏、音色等特点。
(2)指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拍手、跺脚等动作,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4.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模仿《金蛇狂舞》中的节奏、旋律进行演奏。
(2)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民族器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六、板书设计1. 《金蛇狂舞》2. 内容:(1)创作背景(2)演奏形式(3)音乐特点(4)旋律、节奏、音色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金蛇狂舞》中的节奏、旋律、音色特点。
2. 答案:(1)节奏特点:复杂多变,充满活力。
(2)旋律特点:优美动听,富有民族特色。
(3)音色特点:丰富多样,表现力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对《金蛇狂舞》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了民族音乐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民乐《金蛇狂舞》的教案及反思

民乐《金蛇狂舞》的教案及反思教学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民族音乐》教材第六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金蛇狂舞》的鉴赏与分析。
通过对该作品的聆听、赏析,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掌握乐曲的基本结构、旋律特点以及所运用的民族乐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认识民族乐器及其在乐曲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对乐曲的剖析,使学生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激发创作灵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乐曲的结构分析,音乐创作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民族乐器的识别,旋律特点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钢琴、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金蛇狂舞》片段,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旋律和节奏,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1)介绍作曲家聂耳及其创作背景。
(2)分析乐曲的结构,讲解旋律特点。
(3)识别乐曲中所运用的民族乐器,了解其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分析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2)邀请学生上台演示,用钢琴或其它乐器演奏乐曲片段。
4. 例题讲解:(1)分析乐曲中的主题旋律,讲解创作技巧。
(2)举例说明乐曲中民族乐器的运用。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跟随音乐,用手指敲击桌面,感受乐曲的节奏。
(2)分组讨论,分析乐曲中民族乐器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金蛇狂舞》2. 内容:(1)作曲家:聂耳(2)乐曲结构:ABAC(3)民族乐器:笛子、二胡、琵琶等(4)旋律特点:欢快、激昂、富有节奏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金蛇狂舞》的旋律特点,用文字描述其创作风格。
2. 答案示例:《金蛇狂舞》的旋律欢快、激昂,富有节奏感,充分体现了民族音乐的特色。
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民族乐器,使乐曲更具表现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乐曲的鉴赏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但在民族乐器的识别方面还需加强。
《金蛇狂舞》教学设计

《金蛇狂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金蛇狂舞》热烈欢腾的音乐情绪,了解其音乐风格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模仿、律动等方式,感知音乐中的节奏、旋律等要素。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感受《金蛇狂舞》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
(2)掌握乐曲中的节奏型,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2、教学难点(1)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并准确表现乐曲中的复杂节奏。
(2)引导学生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聆听法:通过多次聆听,让学生熟悉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或演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3、律动法:让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特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欢快的节日庆典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其中的热闹氛围。
(2)提问学生在视频中听到了哪些声音,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2、初听乐曲(1)播放《金蛇狂舞》,让学生安静聆听,初步感受乐曲的整体风格和情绪。
(2)提问学生对乐曲的第一印象,如欢快、热烈等。
3、介绍乐曲背景(1)简单介绍《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聂耳。
(2)讲解乐曲与端午节赛龙舟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境。
4、分段聆听与分析(1)再次播放乐曲,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的段落变化。
(2)分段聆听并分析每一段的旋律、节奏特点。
第一段:节奏紧密,旋律欢快,表现出人们兴奋的心情。
第二段:节奏稍缓,旋律优美,仿佛是人们在欣赏龙舟比赛的场景。
第三段:节奏加快,旋律激昂,将比赛推向高潮。
5、节奏教学(1)出示乐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2)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让学生练习节奏型,感受其特点。
6、旋律教学(1)教师哼唱乐曲的主旋律,让学生跟唱。
(2)引导学生注意旋律的起伏和变化,感受其音乐表现力。
7、乐器体验(1)介绍乐曲中常用的民族乐器,如二胡、锣鼓等。
《金蛇狂舞》音乐教案(精选16篇)

《金蛇狂舞》音乐教案(精选16篇)《金蛇狂舞》篇1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描述的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体会乐曲的情绪。
指导学生感受民族打击乐,简易乐器参与表现乐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通过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的欣赏,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对民族器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简介。
教学难点:体会音乐情境,表现音乐场景,能运用打击乐器随乐演奏。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听《卖报歌》进教室,引出聂耳的生平介绍。
(出示)聂耳是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他自幼喜爱民间音乐,从小就学会了许多的民间乐器,如:笛子,二胡等,他一生创作了四十一件作品,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卖报歌》等。
接下来我们将要欣赏的民乐合奏《金蛇狂舞》就是其中一首。
新课教学:导入新课:(出示课件)简介作品。
整体初听:要求学生带着几个问题初听全曲。
(1)你觉得全曲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A 优美抒情B 欢快热烈C 悲伤沉痛(2)聆听这首乐曲之后,你认为乐曲的速度是:中速快速慢速(3)通过欣赏,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音乐场景?A 锣鼓喧天,人们竞相观看的热闹场面B 活泼欢快的`歌舞场面C 祖国山河的美丽景色学生边聆听边思考(欣赏后,解决问题)出示课件分段赏析第一乐段: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进行欣赏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锣鼓敲打声音请思考,你认为,这段锣鼓齐奏,在你头脑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它衬托在这段音乐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师归纳:乐曲一开始就传出时远时近的锣鼓声,然后欢快的音乐接踵而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锣鼓喧天,人们争先恐后,兴高采烈的赶来观看的情景。
乐曲中出现的锣鼓声运用的是什么节奏呢?我们再来听一听第一乐段(欣赏后出示课件——节奏型)师用筷子示范,然后要求学生拿出筷子来敲节奏。
(出示课件)要求学生随钢琴演唱第一乐段主旋律。
《金蛇狂舞》教案(优秀3篇)

《金蛇狂舞》教案(优秀3篇)《金蛇狂舞》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练习快速传球,掌握头上、胯下传球的技巧。
2.能够与团队协调一致地进行头上、胯下混合传球。
3.增强团队协作和竟争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活动准备】篮球4个、小蛇玩具1个、适宜放松活动的音乐。
【活动建议】1.请幼儿模仿小蛇的动作,进行准备活动。
教师出示小蛇玩具,引导幼儿观察蛇摆动的样子,做模仿动作活动手臂、脖颈腰、藤盖等部位。
2.指导幼儿学习头上、腑下传球的技巧,探索头上、胯下混合传球的方法。
(1)教师与一幼儿示范头上传球方法,讲解动作要领。
头上传球动作要领:从头上依次向后传球,前面幼儿不能回头,不能转体;后面的幼儿专心看前面,迅速接球并向后传。
(2)将幼儿分成4队尝试传球。
(3)鼓励幼儿自主尝试胯下传球,探索最科学、最快的传球方法,引导幼儿学会调整前后队员间的位置。
(4)引导幼儿探索头上、胯下混合传球的方法。
例如:单数幼儿从头上传球,双数幼儿从胯下传球:;或两个幼儿用同一种传球方式,锻炼幼儿反应能力及合作意识。
4.玩“金蛇狂舞”游戏,练习团队协调一致传球。
(1)引导幼儿分组练习,熟悉游戏玩法。
玩法:两队排头的幼儿各拿一个球,教师喊“开始”后,快速把球传给下个幼儿(头上传,胯下传,或者混合传),以此类推,最先传完的队获胜。
(2)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比赛,鼓励幼儿加快速度、争取胜利,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5.教师扮演“要蛇人”,引领“小蛇”听音乐一起游动,做放松活动。
幼儿园大班安全《消防安全教育》优秀PPT课件下载《金蛇狂舞》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知道乐曲《金蛇狂舞》的表演形式是民乐合奏,以及乐曲表现了端午节时人们兴高采烈地赛龙舟的情景。
2、能够记忆A主题旋律。
3、感受乐曲中的打击乐及“一领众和”的形式所塑造的热闹气氛,并对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与活动,学生能区分乐曲的三个乐段。
三、教学难点通过音乐活动,学生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的三个乐段。
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蛇狂舞》这首歌曲的背景及特点,感受其欢快的节奏和热烈的气氛。
2. 通过欣赏和学唱《金蛇狂舞》,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发展幼儿的听觉、动作协调和创造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欣赏《金蛇狂舞》歌曲,了解歌曲背景及特点。
2. 学唱《金蛇狂舞》,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通过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欣赏《金蛇狂舞》,学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难点:动作与歌曲的节奏相协调,表现出歌曲的热烈气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金蛇狂舞》歌曲音频、视频,动作示范视频。
2. 教学用具:音响设备、投影仪、动作示范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金蛇狂舞》的歌曲视频,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热烈气氛。
2. 歌曲欣赏:多次播放《金蛇狂舞》歌曲,让幼儿充分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唱《金蛇狂舞》,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 动作表现:教师示范《金蛇狂舞》的动作,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动作表演。
5. 创意表现:鼓励幼儿自创动作,将《金蛇狂舞》的欢快气氛表现出来。
6. 总结与反思: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音乐活动的收获,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索更多关于《金蛇狂舞》的信息,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2. 社区活动:邀请家长参与《金蛇狂舞》的亲子音乐会,共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七、教学评价1. 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习态度和表现。
2. 幼儿在动作表演、歌曲演唱方面的进步。
3. 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作业和社区活动中的表现反馈。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在动作表演方面,针对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适当降低要求,给予鼓励和肯定。
3.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幼儿,给予个别辅导和关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
金蛇狂舞(教案)

4.提升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集体学习民族乐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5.激发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乐曲的独特见解,激发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乐曲欣赏:《金蛇狂舞》的整体聆听与分段赏析,感受乐曲的旋律美和节奏感。
首先,关于乐曲结构的讲解,尽管我通过图示和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难以把握ABAC三部曲式的特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直观、生动的方法来讲解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其次,在民族乐器识别环节,学生们对乐器特点的记忆不够牢固。这可能是因为我展示的乐器实物和演奏视频不够丰富,导致学生们的认知停留在表面。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更多实物展示和演奏示范,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民族乐器。
5.学会基本的民族乐器知识,如二胡、笛子、琵琶等。
6.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金蛇狂舞》教案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音乐感知能力:通过欣赏《金蛇狂舞》,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旋律、节奏、音色的敏感度,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分析乐曲结构,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提升音乐鉴赏水平。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金蛇狂舞》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播民族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金蛇狂舞》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他们在聆听乐曲时,能积极参与,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金蛇狂舞》这首音乐的节奏感和热情奔放的气氛。
2. 能跟随音乐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3. 了解《金蛇狂舞》的背景和特点,对中国传统音乐产生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热情奔放,能跟随音乐节奏做舞蹈动作。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金蛇狂舞》的背景和特点,对中国传统音乐产生兴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金蛇狂舞》音乐、《金蛇狂舞》视频、舞蹈动作图示。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金蛇狂舞》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氛围。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金蛇狂舞》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传统音乐。
3. 示范:教师展示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模仿。
4. 练习: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舞蹈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
5. 展示:幼儿分组展示所学舞蹈动作,共同感受音乐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金蛇狂舞》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舞蹈动作的准确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收集幼儿对《金蛇狂舞》的反馈意见,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延伸1. 开展《金蛇狂舞》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金蛇。
2. 组织《金蛇狂舞》故事会,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金蛇的文化意义。
3. 举办《金蛇狂舞》音乐会,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教师要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不断学习,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学内容。
八、教学评价1. 幼儿对《金蛇狂舞》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舞蹈动作的准确性。
3. 幼儿在教学延伸活动中的表现。
九、教学计划1. 下一节音乐欣赏课程计划教授《茉莉花》,提前让幼儿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金蛇狂舞》教案

《金蛇狂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音乐鉴赏》第六章第二节《民族器乐欣赏》,详细内容为民族器乐合奏《金蛇狂舞》的欣赏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感受民族器乐的魅力。
2. 通过对《金蛇狂舞》的欣赏与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族器乐的识别与分析。
教学重点:《金蛇狂舞》的欣赏与分析,音乐情感的表达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投影仪、钢琴。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金蛇狂舞》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氛围,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吗?它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2. 讲解:介绍《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分析曲目的结构、旋律特点及所用民族乐器。
3. 欣赏:完整播放《金蛇狂舞》,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分析《金蛇狂舞》中的主题旋律,讲解旋律的构成及民族乐器的表现手法。
5.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识别曲目中所用的民族乐器,并分析其音乐特点。
6.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所学的民族乐器演奏技巧,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金蛇狂舞》2. 内容:创作背景曲目结构旋律特点民族乐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金蛇狂舞》中主题旋律的构成。
识别并简要介绍曲目中所用的民族乐器。
2. 答案:主题旋律分析:以五声音阶为基础,采用重复、变化、对比等手法,表现出欢快、活泼的音乐氛围。
民族乐器识别:笛子、二胡、琵琶、扬琴、锣鼓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民族器乐作品,如《春江花月夜》、《黄河大合唱》等,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鼓励学生参加民族音乐社团,亲身体验民族乐器的魅力。
《金蛇狂舞》教案教学设计(1)

《金蛇狂舞》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第四章《民族器乐欣赏》第三节,主要内容为民族器乐合奏《金蛇狂舞》的欣赏与分析。
通过对该曲目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器乐的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演奏形式和乐器配置。
2. 培养学生对民族器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族器乐的演奏形式和乐器配置。
教学重点:《金蛇狂舞》的欣赏与分析,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金蛇狂舞》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器乐的魅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介绍《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和演奏形式。
(2)分析乐曲结构,讲解乐器配置。
(3)分段欣赏,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旋律、节奏、音色等要素。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民族器乐的特点。
(2)每组选一种民族乐器,模仿演奏动作,感受乐器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金蛇狂舞》中的旋律、节奏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金蛇狂舞》创作背景演奏形式乐器配置乐曲结构2. 民族器乐特点旋律节奏音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金蛇狂舞》中的乐器配置,并写出至少三种民族乐器的特点。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民族器乐的兴趣较高,但在分析乐曲结构方面仍有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了解更多民族器乐,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金蛇狂舞》作为民族器乐的代表作,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充分体现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金蛇狂舞》教学设计(精选15篇)

《金蛇狂舞》教学设计(精选15篇)《金蛇狂舞》教学设计篇1音乐观赏《金蛇狂舞》活动目标:1、能在与同伴的沟通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欢乐。
2、能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心情,了解乐曲三段体曲式结构。
3、能通过多种形式(语言描述、动作等)大胆的表现对乐曲的感知。
活动预备:录象、录音磁带、录音机、道具。
活动建议:1、观赏第一遍音乐:“你听时有什么感觉?听时您好像发现了什么?”2、进一步理解音乐:这首《金蛇狂舞》是我们中国的音乐还是外国的音乐?为什么?”引导幼儿听辨乐曲中的乐器特点。
小结:这首音乐是我国明间一首很出名的乐曲,流传了好多年,这首乐曲表现们热闹、庆祝节日、舞龙、耍狮子的场面。
3、分段观赏:引导幼儿感受其次段的音乐表现的内容。
如:两只狮子对话(通过节奏、音乐速度、乐句长短对比)越来越热闹的对话语气和越来越短的乐句结构。
4、引导幼儿依据自己的对音乐的感知,各乐段特点进行表演。
5、引导幼儿依据已有阅历,运用多种步伐、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知。
《金蛇狂舞》教学设计篇2活动目标:1、能在与同伴的沟通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欢乐。
2、能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心情,了解乐曲三段体曲式结构。
3、能通过多种形式(语言描述、动作等)大胆的表现对乐曲的感知。
4、熟识、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预备:录象、录音磁带、录音机、道具。
活动建议:1、观赏第一遍音乐:“你听时有什么感觉?听时您好像发现了什么?”2、进一步理解音乐:这首《金蛇狂舞》是我们中国的音乐还是外国的音乐?为什么?”;本文引导幼儿听辨乐曲中的乐器特点。
小结:这首音乐是我国明间一首很出名的乐曲,流传了好多年,这首乐曲表现们热闹、庆祝节日、舞龙、耍狮子的场面。
3、分段观赏:引导幼儿感受其次段的音乐表现的内容。
如:两只狮子对话(通过节奏、音乐速度、乐句长短对比)越来越热闹的对话语气和越来越短的乐句结构。
4、引导幼儿依据自己的对音乐的感知,各乐段特点进行表演。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金蛇狂舞》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金蛇狂舞》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民族音乐《金蛇狂舞》,感受其独特的节奏和风格。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音乐欣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音乐作品:《金蛇狂舞》2.教学辅助材料:音乐CD、视频、图片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金蛇狂舞》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风格和节奏。
2.提问:你们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这首音乐和你们平时听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二、欣赏与分析1.教师再次播放《金蛇狂舞》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2.分析音乐的结构:引子、主题、发展、高潮、尾声。
3.讨论音乐中的形象:引导学生想象音乐中的画面,如蛇舞、火焰等。
4.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形象和情感。
三、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金蛇狂舞》音乐中的节奏、旋律、情感等,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2.创作表演:鼓励学生根据《金蛇狂舞》的音乐,创作自己的舞蹈动作,并进行表演。
3.音乐游戏:教师设计一些与《金蛇狂舞》相关的音乐游戏,如“音乐接龙”、“节奏模仿”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学生分享自己在欣赏《金蛇狂舞》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金蛇狂舞》音乐的欣赏程度。
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3.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1.导入部分:教师播放《金蛇狂舞》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风格和节奏。
提问:你们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这首音乐和你们平时听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欣赏与分析部分:教师再次播放《金蛇狂舞》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分析音乐的结构:引子、主题、发展、高潮、尾声。
讨论音乐中的形象:引导学生想象音乐中的画面,如蛇舞、火焰等。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形象和情感。
《金蛇狂舞》教案

《金蛇狂舞》教案第一篇:《金蛇狂舞》教案《金蛇狂舞》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金蛇狂舞》,感受、体验其热闹、活泼的音乐情绪,体会江南人民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过程与方法】在感受、体验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认识聂耳及其创作特点,掌握这位革命音乐家的伟大贡献。
【知识与技能】带感情哼唱作品,认识作品的创作手法,体会作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复听赏音乐作品,体会作者表达的音乐情感,认识了解聂耳及其音乐创作。
【难点】理解并掌握螺蛳结顶的传统作曲技法。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教师为学生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剪辑视频,并请同学们仔细留意:“视频中出现的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在哪里听过?” 学生自由回答。
(《金蛇狂舞》)2.教师总结并追问:“这样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给现场营造了什么样的效果呢?”由此,顺势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知1.初听乐曲,乐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听此乐曲可以想象一幅什么样的场景?(欢腾的情绪;营造了节日氛围,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2.请同学们通过以往的历史常识结合课前的预习,简单介绍聂耳生平,教师做适当总结。
(聂耳,是我国30年代著名的作曲家,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创作之中,也被称为是“人民音乐家”。
它的创作领域包括群众歌曲、抒情歌曲、若干电影音乐作品以及民间器乐合奏曲,代表作品《码头工人》、《铁蹄下的歌女》、《翠湖春晓》等等。
)3.乐曲的体裁形式是什么?(民乐合奏曲)(三)探究学习1.再次聆听《金蛇狂舞》,通过欣赏和观察乐谱,学生划分乐段,教师做总结。
(乐曲分为几个部分?乐曲演奏主要由哪些乐器组成?全曲由三部分反复交替组成循环结构,乐谱上已经标注了分段记号。
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也使乐曲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2.分段听赏音乐作品。
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蛇狂舞》这首歌曲的背景,感受乐曲的特点和魅力。
2. 能够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感受《金蛇狂舞》的音乐特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乐曲所表现的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金蛇狂舞》歌曲2. 图片:蛇、舞动蛇身的图案等3. 教具:沙锤、铃鼓等打击乐器4.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场地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摇头晃脑、摆动手臂等,让幼儿放松身心,进入音乐欣赏的状态。
2. 初步感受:教师播放《金蛇狂舞》歌曲,让幼儿初步聆听,感受乐曲的氛围。
3.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与乐曲相关的图片,如蛇、舞动蛇身的图案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4. 音乐欣赏:教师播放《金蛇狂舞》歌曲,让幼儿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感受乐曲中的节奏和情感。
5. 动作表现: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乐曲的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蛇的舞动,如扭动身体、摆动手臂等。
6. 打击乐器:教师将沙锤、铃鼓等打击乐器分发给幼儿,引导幼儿在乐曲中合适的位置击打乐器,增强节奏感。
7. 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音乐活动的收获,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金蛇狂舞》的感受。
五、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播放《金蛇狂舞》等民族音乐,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欣赏和感受。
2. 创作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创作音乐作品,如用简单的节奏和旋律表现其他动物的特点。
3. 表演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表演,让幼儿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乐曲的反应和表现。
2. 评估幼儿在节奏感和音乐欣赏方面的进步。
3. 搜集家长和幼儿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反馈,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民乐《金蛇狂舞》的教案及反思

民乐《金蛇狂舞》的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民乐欣赏》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民族器乐合奏《金蛇狂舞》的欣赏与分析。
通过对该作品的聆听、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感受民族器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金蛇狂舞》的背景知识、乐曲结构及演奏乐器。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乐曲结构的分析。
2. 教学重点:《金蛇狂舞》的音乐特点、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金蛇狂舞》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介绍《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演奏乐器。
(2)讲解乐曲的结构,分析各个乐段的旋律特点。
(3)引导学生聆听乐曲,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 实践活动:(1)分小组讨论,分析乐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特点。
(2)每组选取一种民族乐器,模仿演奏,体验民族音乐的韵味。
4. 例题讲解:以《金蛇狂舞》中的一段旋律为例,分析其音乐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另一段民族音乐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金蛇狂舞》2. 内容:(1)背景知识(2)演奏乐器(3)乐曲结构(4)音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金蛇狂舞》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特点。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对乐曲结构分析较为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欣赏更多民族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2)组织学生参观民族乐团演出,近距离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开展民族音乐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乐曲结构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蛇狂舞
授课内容:欣赏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
教材分析:《金蛇狂舞》,1934年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聂耳根据民间乐曲整理改编的,旋律始终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
该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情绪欢腾激烈,表现出我国传统节日中火热欢腾的情景,也象征了中国人民
对未来的信心与期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民乐合奏《金蛇狂舞》所表现的基本情境。
2、认识鼓、钹,会使用其为歌曲伴奏,创编歌词表现歌曲的热闹情绪,在共同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欣赏本课乐曲,使学生了解中国的民乐,知道“螺丝结顶”与“对答呼应”等名族音乐表现手法。
4、通过欣赏乐曲,感受音乐中的速度、力度、节奏和情绪,以及不同音乐元素所表达的不同音乐情境;能用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气氛,积极参与乐曲的表现活动并从中体验到快乐。
2、通过欣赏《金蛇狂舞》,使学生感受到民族乐器的表现力,培养学生听辨,对比乐句和乐段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听过乐曲欣赏是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通过音乐欣赏及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听赏乐曲《金蛇狂舞》,让学生初步了解民族打击乐器
鼓和锣,带来的热烈气氛的表现力,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气氛。
难点:“螺丝结顶”、“对答呼应”的民族音乐表现手法,能用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
课件、大鼓、锣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中秋节假期过得愉快吗?
生:愉快!
师:我也一样,在这样的传统节日里,咱们家人团聚,秒趣横生。
说道传统节日,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好几个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
视频,看看他们在过咱们的哪一个传统节日。
知道答案的同学不要说出来,仔
细看完,老师还有其他问题哦。
(播放视频《赛龙舟》)
师:同学们知道视频中的人们在过什么节日吗?
生:知道,端午节。
师:对,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端午节,人民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纪
念爱国诗人屈原。
看到刚刚激烈的龙舟赛,如果让我们用一段音乐来表现的话,用些什么乐器才能表现出这样欢腾激烈的场面呢?
生:……
师:同学们到底说得对不对呢?请同学们仔细对比接下来的两段音乐,看看哪
一段更适合用来表现赛龙舟这样激烈欢腾的场面?
(播放音乐《金蛇狂舞》琵琶独奏和民乐合奏版)
生:……
师:你们觉得那段音乐更适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两段音乐有何相
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生:……
师:对了,其实刚刚这两段音乐都聂耳先生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改编而成
的乐曲《金蛇狂舞》。
第一段是琵琶独奏,给人清脆悦耳,掷地有声的感觉,
而第二段加入了民间锣鼓和其他民间乐器,顿时就让赛龙舟的场面更加热闹、
激烈、有气势了。
(乐器介绍图片)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感受一下这段音乐与赛龙舟结合在一起是什么
感觉。
(视频民乐合奏与赛龙舟)
看了这段视频过后,同学们是不是对《金蛇狂舞》这个曲名有一定的理解了呢?生:金蛇就是指江面上的龙舟,狂舞指的就是龙舟争先恐后、奋力向前的情境。
师:加上了这样的音乐,龙舟比赛顿时就气势大增,更加振奋人心了。
师:我看到同学们已经激动得摩拳擦掌了,想不想一起来体会一下赛龙舟的感觉?
节奏:XX XX / XX X //
教师敲鼓,学生拍手,提醒学生休止符号的地方用握拳表示。
(三)、乐曲赏析
1、整体感知音乐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音乐,看看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你更喜欢哪一段音乐?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