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蜀道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把握诵读要领,背诵全诗,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感受诗人热情
奔放的感情、了解诗人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
1. 诵读法
2. 研读法: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
3. 赏析法: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找到自己最佳的赏析点,从李白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李白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人的浪漫激情,增强对祖国壮丽河的热爱。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了解李白诗风
教学难点:诗歌的寓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式的诵读,引领学生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感受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初步了解诗人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1 、通过预习或课上学生的自学,解题、疏通文句、理清文章思路,扫清阅读障碍,为诵读和赏析诗歌打好基础。
2 、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诗意,熟读称诵。结合练习第一、三题,体味这首诗的韵律美。
导入要创造情境,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的境界。或由余光中《寻李白》诗句引出诗人及称号来历;或让学生回忆以往学过的李白的诗歌,温故知新,带领学生进入李白的诗歌世界;或用蜀地的神话传说引入该课,并可随机展示相关图片等。
诵读是赏析诗歌时必不可少的感性认识阶段。 2007 年河北的一节优质课以响读(自由地大声地读,疏通文字,纠正错音)、味读(教师和学生一起理解性地读,如集体复式跟读)和啸读(配乐的个性化的诵读)引领学生走近诗歌,值得借鉴。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了解李白诗风。
教学难点:诗歌的寓意。
一、课后练习二:与李白同时代的诗家殷璠称本诗‘奇之又奇‘',说说诗人展开了哪些艺术想象,奇在何处?”
或‘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的如此动人?举例说明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表现在哪里?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夸张大胆:
师:有人以“ 咯血” 打比方,借以说明李白、杜甫和李商隐的诗风。杜甫咯血吐出的是血痂(因为杜甫心中承载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李商隐咯血,应该用白色的绢接着,洇开的是意象(借以说明李商隐的朦胧),而李白咯血,逆风也会腥膻十万里。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而夸张与想象又是他诗歌的最重要的元素,请同学们细读细品。
①与青天比高:“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②与岁月比长:“ 尔来四万八千岁” ;
③有鸟道,无人道:“ 西当太白有鸟道” ;
④手可摘星:“ 扪参历井仰胁息” ;
⑤惨烈蛮荒:“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
⑥神秘瑰丽:“ 蚕丛”“ 鱼凫”“ 子规”“ 壮士”“ 六龙” ;
⑦蜀道高危:“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夸张与想象,使得《蜀道难》直通《离骚》,又完成了鲜明的有个性的超越。
2、想象奇特:借助神话传说
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
师:神话其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深沉最瑰丽的童年大梦,《蜀道难》的灵魂飘渺、靓丽,来自永远的神话,请同学们找出并鉴赏。
答案提示:杜宇化鹃:在古蜀国,在巍巍而危危的蜀道,杜宇化成的子规声,凄美迷转;蜀道的艰险,色彩的绚烂,跃然纸上。
六龙回日:太阳神的六龙车给蜀道增添了几多瑰丽与神奇,蓝蓝的天,金色的太阳,使
蜀道有了大的背景,而象征光明、自由、希望的太阳神骄傲的六龙车更成了蜀道最靓丽的风景。
五丁开山:“ 地崩山摧壮士死” ,五壮士开山而死的神话使蜀道在瑰丽的神奇的色彩中又多了一分凝重、庄严、悲壮、浑厚。
……
3、感情强烈奔放:主旋律句一唱三叹。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句在文中反复出现,激荡心弦。)
我们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绝非简单地重复,那么连续出现三次,是何作用?
反复出现,给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感。
①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
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
A. 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张本。
B. 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C. 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
一叹蜀道之难——高险
二叹蜀道之难——惊险
三叹蜀道之难——凶险
4、手法多样
对比衬托: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细节描写(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
情紧张,艰难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 (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 ——使人闻声失色,
渲染了旅人的悲凉孤独和蜀道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5、语言多变、章法灵活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而后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也对于表现他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啸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都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二、用一句话评价李白。
1、你们能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李白诗歌风格的认识吗?
学生:气象恢宏、气势磅礴、豪放飘逸……
2、示范展示名家评价(多媒体展示)
子,谪仙人也!——贺知章
神气高朗,轩轩然若举。——唐玄宗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
三、程度好一些的班级和学校可以探讨诗歌的寓意、主旨,进行个性化解读。
1、教师展示本诗寓意的各种说法:
根据相关记载,这首诗应该是在天宝元年李白初到长安时的作品,写作时间不迟于天宝三年 ( 公元744年 ) 。关于这首诗的政治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忧杜说。剑南节度使严武加害房琯、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
二说:刺琼说。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按:章仇兼琼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739 )至天宝五载( 746 )期间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人,李白写此诗是用来警戒朝廷防范章仇兼琼有反叛之心。
三说:讽喻说。“ 问君西游何时还” 句,认为文中的“ 君” 是指唐玄宗,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逃难到蜀地,李白写此诗地目的是劝谏唐玄宗不要久留蜀地,而应心怀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