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饮茶PPT课件
合集下载
茶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PPT课件
![茶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6cb5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1.png)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病、抗虫、高产的茶树新品种,提高茶 叶产量和质量。
生态种植技术
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茶叶的安全性和 品质。
茶叶加工技术
研发新的茶叶加工技术,如冷泡、发酵、制茶工艺等,满足消费者 多样化的需求。
茶与其他健康领域的结合
茶与中医
01
结合中医理论,研究茶叶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开发出具有
避免误区
总结词
避免一些常见的饮茶误区有助于科学饮茶。
详细描述
一些常见的饮茶误区包括用沸水冲泡茶叶、 长期喝浓茶、喝隔夜茶等。这些做法不仅不 能发挥茶叶的保健作用,还可能对健康造成 不良影响。避免这些误区,遵循科学的饮茶 方法,才能更好地享受茶叶带来的健康益处
。
05
茶的未来发展
新品种与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
提神醒脑
提神醒脑
茶叶中的咖啡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注 意力和警觉性,使人感到精神焕发。
缓解疲劳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 反应,缓解疲劳和困倦。
提高工作效率
茶叶中的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提高注意力和警觉性, 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
04
如何科学饮茶
适量饮茶
总结词
适量饮茶有益健康,过量则可能引起不适。
正确泡茶方法
总结词
掌握正确的泡茶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茶叶的 保健功效。
详细描述
泡茶时需要注意茶叶用量、水温、浸泡时间 等因素。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泡法,如绿 茶需要用80度左右的水温快速冲泡,而红 茶则需要用90度以上的水温长时间浸泡。 掌握正确的泡茶方法能够使茶叶中的营养成 分更好地释放出来,提高保健效果。
加强与国际茶叶组织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茶叶产业的发 展和创新。
生态种植技术
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茶叶的安全性和 品质。
茶叶加工技术
研发新的茶叶加工技术,如冷泡、发酵、制茶工艺等,满足消费者 多样化的需求。
茶与其他健康领域的结合
茶与中医
01
结合中医理论,研究茶叶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开发出具有
避免误区
总结词
避免一些常见的饮茶误区有助于科学饮茶。
详细描述
一些常见的饮茶误区包括用沸水冲泡茶叶、 长期喝浓茶、喝隔夜茶等。这些做法不仅不 能发挥茶叶的保健作用,还可能对健康造成 不良影响。避免这些误区,遵循科学的饮茶 方法,才能更好地享受茶叶带来的健康益处
。
05
茶的未来发展
新品种与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
提神醒脑
提神醒脑
茶叶中的咖啡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注 意力和警觉性,使人感到精神焕发。
缓解疲劳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 反应,缓解疲劳和困倦。
提高工作效率
茶叶中的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提高注意力和警觉性, 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
04
如何科学饮茶
适量饮茶
总结词
适量饮茶有益健康,过量则可能引起不适。
正确泡茶方法
总结词
掌握正确的泡茶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茶叶的 保健功效。
详细描述
泡茶时需要注意茶叶用量、水温、浸泡时间 等因素。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泡法,如绿 茶需要用80度左右的水温快速冲泡,而红 茶则需要用90度以上的水温长时间浸泡。 掌握正确的泡茶方法能够使茶叶中的营养成 分更好地释放出来,提高保健效果。
加强与国际茶叶组织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茶叶产业的发 展和创新。
茶与科学饮茶PPT课件
![茶与科学饮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5c3cf8e45c3b3567ec8be3.png)
3. 汤色:从色度、亮度、混浊度三方面评价。 色度主要看有否陈化和劣变,亮度以明亮为 好,混浊度以纯净透明为好。
4. 滋味:纯正无异味。浓淡、强弱、鲜爽、醇 和。
5. 叶底:从嫩度、色泽和匀度三方面评价。
2020年9月28日
3
二、真茶与假茶的鉴别
• 做假茶的植物:毛榉、山楂、茶梅、柳树、 冬青、女贞、金银花等的芽叶。
2020年9月28日
14
一、正确选择适合的茶叶
• 3、根据气候和季节选择: 热带地区(夏季)—绿茶;寒冷地区 (冬季)—红茶、乌龙茶;“夏饮龙 井,冬饮乌龙”;江南雨水多,湿度 大,饮花茶可去寒解郁,促进人体阳 气回升…
2020年9月28日
15
二、茶具的选择
• 从风俗习惯上看,东北、华北多用较 大的瓷器茶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 用;江南习惯用带盖瓷杯直接泡饮; 福建、台湾、广东等地饮乌龙茶多, 多用紫砂茶具;
• 湿看:春茶用沸水冲泡后,茶叶下沉较快, 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 透黄,红茶汤色红艳,叶底柔软厚实,正 常芽叶多者;夏茶冲泡后下沉较慢,香气 较低,绿茶滋味苦涩,红茶滋味强但欠爽, 叶底薄而较硬。秋茶则冲泡后香气不高, 滋味平淡,叶底大小不一,对夹叶多者。
2020年9月28日
6
四、新茶与陈茶的鉴别
• 2、要有鉴别能力:
两个误区:茶叶越细嫩,品质就越好。
茶价越高茶叶品质就越好。
• 3、综合考虑茶叶品质和经济合算。
2020年9月28日
9
六、茶叶贮藏过程品质劣变的主要 原因
• 茶叶水分含量及空气湿度影响:
茶叶水量在6%以内,空气相对湿度50%以 下…
• 环境温度影响:
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绿茶色变速度增加 3-5倍。一般0-5度冷藏
科学饮茶课件
![科学饮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8c15c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e.png)
补充Vc含量------绿茶+维生素C饮料 降血压----------γ氨基丁酸茶饮料 降血脂----------普洱茶饮料 预防癌症--------高EGCG茶饮料 抗过敏----------高3’-甲基EGCG,4’ -甲基EGCG茶饮料 降血糖----------普洱茶+茶多糖饮 提高免疫性------高茶氨酸茶饮料 预防老年性疾病---高儿茶素茶饮料
但是,适当浓度的茶确有解酒作用,若配合某些中草药物制成茶饮 于酒前酒后饮用,有很好的解酒作用。
四、茶与保健 7.哪些人应注意节制饮茶?
(1)老体弱者:应少饮茶。 (2)某些病症患者:应慎饮茶。医学专家指出,严重 的动脉硬化者、溃疡病患者、发热病人在饮茶上应慎重为宜。 (3)孕妇要少饮茶:因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碱,咖 啡碱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刺激,影响生长发育。
但浓茶也并非一概不可饮,一定浓度的浓茶有清热 解毒、润肺化痰、强心利尿、醒酒消食等功效。因此, 遇有湿热症和吸烟、饮酒过多的人,浓茶可使其清热解 毒、帮助醒酒。油腻过重的食物,浓茶有助消食去腻。 对口腔发炎、咽喉肿痛的人而言,饮浓茶有消炎杀菌作 用。
四、茶与保健 3、隔夜茶能喝吗?
过去曾有一种说法,认为隔夜茶喝不得,喝了容易得癌症,理由是认 为隔夜茶含有二级胺,可以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 科学依据的,因为二级胺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尤以腌腊制品中含量最 多,就拿面包来看,通常含有2毫克/千克的二级胺。以面包为例,每天从 面包中食进的二级胺就有1—1.5毫克。而人们通过饮茶,从茶叶中食进的 二级胺只有主食面包的1/40,可见是微不足道的。况且,二级胺本身并不 是致癌物,必须有硝酸盐存在才能形成亚硝胺并达到一定数量级才有致癌 作用。饮茶可以从茶叶中获得较多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它们都能有效地阻 止人体内亚硝胺的合成,是亚硝胺的天然抑制剂。因此,饮茶或隔夜茶是 不会致癌的。
但是,适当浓度的茶确有解酒作用,若配合某些中草药物制成茶饮 于酒前酒后饮用,有很好的解酒作用。
四、茶与保健 7.哪些人应注意节制饮茶?
(1)老体弱者:应少饮茶。 (2)某些病症患者:应慎饮茶。医学专家指出,严重 的动脉硬化者、溃疡病患者、发热病人在饮茶上应慎重为宜。 (3)孕妇要少饮茶:因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碱,咖 啡碱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刺激,影响生长发育。
但浓茶也并非一概不可饮,一定浓度的浓茶有清热 解毒、润肺化痰、强心利尿、醒酒消食等功效。因此, 遇有湿热症和吸烟、饮酒过多的人,浓茶可使其清热解 毒、帮助醒酒。油腻过重的食物,浓茶有助消食去腻。 对口腔发炎、咽喉肿痛的人而言,饮浓茶有消炎杀菌作 用。
四、茶与保健 3、隔夜茶能喝吗?
过去曾有一种说法,认为隔夜茶喝不得,喝了容易得癌症,理由是认 为隔夜茶含有二级胺,可以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 科学依据的,因为二级胺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尤以腌腊制品中含量最 多,就拿面包来看,通常含有2毫克/千克的二级胺。以面包为例,每天从 面包中食进的二级胺就有1—1.5毫克。而人们通过饮茶,从茶叶中食进的 二级胺只有主食面包的1/40,可见是微不足道的。况且,二级胺本身并不 是致癌物,必须有硝酸盐存在才能形成亚硝胺并达到一定数量级才有致癌 作用。饮茶可以从茶叶中获得较多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它们都能有效地阻 止人体内亚硝胺的合成,是亚硝胺的天然抑制剂。因此,饮茶或隔夜茶是 不会致癌的。
将饮茶ppt课件
![将饮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b41d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3.png)
白茶
总结词
微发酵的茶叶,色泽银白,口感清爽鲜美。
详细描述
白茶是一种微发酵的茶叶,其制作工艺主要包括萎凋和干燥 。白茶色泽银白,香气清新淡雅,口感清爽鲜美,具有清热 解毒、提神醒脑等功效。中国著名的白茶品种有白毫银针、 白牡丹等。
03
泡茶的方法与技巧
泡茶的工具与用水
泡茶工具
茶壶、茶杯、茶盘、茶叶罐、茶 匙、滤网等。
用水选择
纯净水、矿泉水、山泉水等,不 同水源对茶的口感和品质有影响 。
泡茶的步骤与技巧
01
02
03
温壶温杯
在泡茶前,先将茶壶和茶 杯用热水烫一遍,以提高 其温度,有助于茶叶的香 气释放。
投茶量
根据茶具大小和人数,适 量投放茶叶,一般为茶壶 容量的1/3至1/2。
泡茶水温
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不同 的泡茶水温,如绿茶需要 70-80℃,红茶需要90100℃。
红茶
总结词
全发酵的茶叶,色泽红润,口感醇厚甘甜。
详细描述
红茶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茶叶品种。其制作工艺主要包括萎凋、揉捻和发酵。经过发酵,红茶色泽红润,香甜 浓郁,口感醇厚甘甜,具有暖胃、提神、助消化等功效。中国著名的红茶品种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
乌龙茶
总结词
半发酵的茶叶,色泽青黄,口感醇和回甘。
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各种茶道,如中国茶 道、日本茶道、英国茶道等。
பைடு நூலகம்
茶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茶文化是一种以茶为载体的文化 和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 谐相处,追求清净、淡泊、朴素
、内敛的品质。
茶文化注重礼仪和规范,强调主 客之间的互敬互让,体现了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
科学饮茶
![科学饮茶](https://img.taocdn.com/s3/m/cff2a6befad6195f312ba6a2.png)
27
冬季
冬季,北风凛凛冽,寒气袭人,人体阳 气易损。以选用味甘性温的红茶为好,红 茶红叶红汤,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以温育 人体的阳气,尤其适用于妇女。红茶可加 奶或糖,故有生热暖胃之功,同时红茶有 助消化去油腻之功,于冬季进补肥腻时有 利。
28
29
饮茶因人而宜,应注意忌禁
1、忌空腹大量饮茶,以免伤胃,导致消化不 良
7
8
此外,茶多酚还有护肝养胃、清 咽润喉、清除异味、减缓香烟毒害 作用
9
茶叶咖啡碱
兴奋作用
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提高思 维效率
10
11
利尿作用
咖啡碱的这种作用是通过肾促进尿液中 水的滤出来实现的。另外,咖啡碱的刺激 膀胱作用也助于利尿。茶咖啡碱的利尿作 用也有助于醒酒,解除酒精毒害。
14
15
茶氨基酸
作用:
(1)抑制咖啡因引起的兴奋 (2)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3)降血压 (4)预防血管性老年痴呆症
16
17
什么时候不宜饮茶?
临睡前、服药后、饭前饭后、酒后不宜饮茶。 茶叶里含有一种叫鞣酸的物质,它可以与药物中 的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等物质起化学反应 而产生沉淀,这不但影响药物的疗效,还会产生 一些副作用。这些药物有胃蛋白酶、胰酶片、多 酶片、硫酸亚铁、富马酸铁等。茶叶里还含有咖 啡因、茶碱等成分,它们具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 用,故在服用安神、镇静、催眠等药物,如鲁米 那、安定、眠尔通、利眠宁等中枢神经抑制药物 时,因两者作用针锋相对,不宜喝茶,更不宜用 茶水送服这些药物。
19
儿童饮茶利与弊
茶叶中含有酚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 元素磷、钙、锌、钾、氟等,都对儿童生长发育 有利。且能消食、清火;性苦寒,有消炎、清火 的功能。儿童饮茶须注意的是饮量不宜多,多则 使孩子体内水分增多,而加重心脏、肾脏的负担; 不宜浓;浓则使孩子高度兴奋、心跳加快而引起 失眠,导致消耗过多的养分而影响生长发育,也 影响对铁质的吸收;不宜陈,儿童宜现泡现饮, 不宜饮泡之过久的陈茶。
科学饮茶PPT课件
![科学饮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00838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0.png)
(3)强调水味要“甘”:如宋代蔡襄《茶录》 中认为:“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明代 罗廪《茶解》中的“梅雨如膏,万物赖以 滋养,其味独甘,梅后便不堪饮”,说的 是宜茶水品重在于“甘”。只有水“甘”, 才能出“味”。
(4)强调水质需“清”:宋代大兴斗茶之风, 强调茶汤以白为贵,这样对水质的要求, 更以清净为重,择水重在“山泉之清者”。 明代熊明遇说:“养水须置石子于瓮,不 惟益水,而白石清泉,会心亦不在远。” 这就是说:宜茶用水需以“清”为上。
(1)选配茶具要因地制宜
(2)选配茶具要因人制宜
地位与身份。文人墨客,强调茶具的“雅”。 苏东坡自己设计的提梁式紫砂壶,“松风竹炉, 提壶相呼”,独自烹茶品赏。
职业有别,年龄不一,性别不同,对茶具的要 求也不一样。如老年人讲求茶的韵味,要求茶 叶香高、味浓,重在物质享受,因此,多用茶 壶泡茶;年轻人以茶会友,要求茶叶香清味醇, 重于精神品赏,因此,多用茶杯沏茶。
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 约半 壶 )的情况下,第一泡 1 分钟,第二泡1 分15 秒, 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 分15 秒。即从第二泡开始 逐渐增加冲泡时间。
四、冲泡程序 “品茶”:十分讲究—艺术化 “评茶”:程序严格—科学化 “喝茶” :简单实用—实用化
第三节:茶的饮用方法
第一节 饮 茶 习 俗
1、清饮--讲求清雅怡和的饮茶风习
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 有之味,重在意境。
2、调饮--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风习
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牛奶红茶、柠檬红茶、多 味茶、香料茶、酥油茶、盐巴茶、打油茶、擂茶。
汉族的清饮; 维族的奶茶与香茶; 藏族的酥油茶; 蒙古族的咸奶茶; 傣族竹筒香茶; 白族的三道茶和响雷茶; 土家族的擂茶; 苗族和侗族的打油茶; 回族的罐罐茶; 纳西族的盐巴茶与龙虎斗
茶与健康最新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茶与健康最新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e15f2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c.png)
现代科学证实的药物及保健功效
? 醒脑提神 有助于醒脑提神 茶叶中的咖啡碱
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 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
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现代科学证实的药物及保健功效
? 利尿解乏 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
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 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 间。
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 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现代科学证实的药物及保健功效
? 抵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 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
我国有不少医疗单位应用茶叶制 剂治疗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流感,治愈率达90%左右 。
现代科学证实的药物及保健功效
? 茶美容护肤
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 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 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 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喝茶与体质
? 绿茶和轻发酵乌龙茶属于凉性茶; ? 重发酵乌龙茶如大红袍属于中性茶, ? 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
专家建议
1.有抽烟喝酒习惯,容易上火、热气及体形较 胖的人(即燥热体质者)喝凉性茶;
2.肠胃虚寒,平时吃点苦瓜、西瓜就感觉腹胀 不舒服的人 或体质较虚弱者(即虚寒体质 者), 应喝中性茶或温性茶。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小学生中进行“饮 后茶疗漱口”试验,龋齿率可降低80%。
现代科学证实的药物及保健功效
? 明目
据有关医疗单位调查,在白内障患者中 有饮茶习惯的占28.6%;无饮茶习惯的则占 71.4%。
这是因为茶叶中的维生素C等成份,能 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 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
饮茶小常识精品PPT课件
![饮茶小常识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f78f893186bceb19e8bb94.png)
▪ 发烧的病人,最好不要喝茶。因为茶中 的茶碱和鞣酸对病人不利。茶碱有兴奋中枢 神经、加强血液循环及加速心跳的作用,相 对地也会使血压升高。发烧病人本身的心跳 及血压已比平时高了,如果饮茶,由于茶碱 的作用,会使体温更快上升。另外,鞣酸有 收敛的作用,会直接影响汗液的排出。体内 的热量得不到应有的渲泄,体温自然就会更 高了。
▪ 茶能解酒吗?
▪ 许多人以为酒后饮用浓茶可以起到解酒作用﹐ 其实这是不科学的﹐这样做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浓茶解醉酒两者合在一起大大加重了心脏的负
荷﹐可引起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因此心脏有疾 患者切忌用浓茶解酒。酒精被吸收后﹐90%以上被 肝脏的醇脱氢脢氧化为乙醛﹐再被醛脱氢脢氧化为 乙酸﹐最后被肾脏排出。此过程一般需4~6小时。 饮酒后饮茶﹐可促使尚未氧化的乙醛过早进入肾脏 ﹐而乙醛对肾脏有损害作用。
▪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虚寒之别, 而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 之分,所以体质各异饮茶也有讲究。燥热体 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 性茶。
▪ 常见的茶叶主要分为绿茶、清茶(包括 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红茶、黑茶 (普洱茶)等几大类。这基本上是根据茶叶 发酵程度由低至高划分的。一般而言,绿茶 和清茶中的铁观音由于发酵程度较低,属于 凉性的茶;清茶中的乌龙茶、大红袍属于中 性茶,而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
▪ 不过,现代都市人的体质却不能以燥热、 虚寒简单划分,有的人从表现看两种体质兼 而有之:体形较胖容易上火,但是吃点生冷 的东西就拉肚子;还有的人体形偏瘦明显脾 胃虚弱,但又十分热气。这主要是现代都市 人,有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从而导致体质的多样化,但是每个人的体质 都会表现出主要症状,饮茶时应以主症状作 为依据。
▪ 专家建议,有抽烟喝酒习惯,容易上火、 热气及体形较胖的人(即燥热体质者)喝凉 性茶;肠胃虚寒,平时吃点苦瓜、西瓜就感 觉腹胀不舒服的人或体质较虚弱者(即虚寒 体质者),应喝中性茶或温性茶,老年人适 合饮用红茶及普洱茶。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 苦丁茶凉性偏重,清热解毒、软化血管、降 血脂的功能较其他茶叶更好,最适合体质燥 热者饮用,但虚汗体质的人绝对不适宜饮用 此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第二节 科学饮茶常识
科学饮茶
一、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
科学饮茶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用正确的冲泡方法泡茶。我们通过对冲泡技艺 的学习,知道要品饮到一杯好茶,水质及其温度、器皿、泡茶程序是除茶叶外 的几个基本要素。“茶性必发于水”,而水又是决定茶汤滋味最重要的条件。 泡茶用水的温度不可一概而论,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老、嫩程度选择相适宜的 温度。如果温度过高,茶汤颜色会变黄且暗,茶的芽叶被“烫熟”,维生素大 量破坏,营养价值降低,咖啡碱、茶多酚浸出很多,使茶汤产生苦涩味。而水 由于沸腾过久,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的鲜爽味也大为逊色。反之, 如过水温过低,则渗透性较低,茶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浸出,茶味淡薄,同样 会降低饮茶的功效。因此,要根据茶叶品种,尽量选择清冽的活水或卫生的净 水以适宜的温度进行冲泡。除水质和水温外,还应对冲泡的时间、泡饮的器皿 有所选择,以达到和茶叶相得益彰的效果。
据研究表明,从茶叶中提取出的多糖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抗辐射 损伤,升高血液白细胞数方面都有明显作用,同时还有降低血糖的功效,因而 认为,茶叶多糖可望成为糖尿病的防治药物。目前,已经将茶叶多糖制品加工 成“降糖茶”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
5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2、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含量约为20%左右,主要包括儿茶 素、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类等。现代医药学对儿茶素、黄酮类研究最多, 已经发现和证实的功效主要有抗氧化、防龋齿、防癌抗突变、杀菌抗病毒、 消臭、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抑制口腔溃疡、抑制脂肪吸收、防治肾 炎等。目前,利用茶多酚为原料,已制成“心脑健胶囊”等药物和保健食品。 这种“心脑健胶囊”,由于对心血管伴高纤维蛋白原症及动脉粥样硬化、肿 瘤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有防治作用,已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在吃牛羊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缺少新鲜蔬菜的情况下,茶叶就是补 充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饮茶是生活的必须,“不 可一日无茶”。
9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6、无机成分
茶叶中的无机成分已发现27种元素,包括钾、磷、镁、钙、铁、 氮、硒、锌等。这些元素在茶叶中多数以有机结合态存在,饮茶后经过 消化系统的分解能被人体吸收,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器官机能的正常发 挥都非常重要。
6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3、咖啡碱
咖啡碱是茶叶中生物碱的一种,含量为2%——4%,它 的作用主要是兴奋中枢神经。除此,咖啡碱还具有利尿、 强心的功效。酒后饮茶能使酒精迅速从尿液中排出。咖啡 碱还能促进脂肪分解,有利于肥胖者消解脂肪,这也就是 饮茶减肥的机理之一。
7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3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Βιβλιοθήκη 分碳水化合物 茶多酚 咖啡碱 氨基酸 维生素
无机成分
4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在茶叶中的含量约为25%——30%,包括各种单糖、双糖和 多糖等,这些糖能被沸水冲泡浸出的比例很小,大部分是水不溶性糖类,因此 茶叶是一种低热量的饮料。茶叶中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含量只有0.3%— —1.0%,双糖如蔗糖、乳糖等含量也只有0.5%——3%,这些单糖和双糖大 部分能溶于水,是茶汤中甜味的主要物质。茶叶中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 半纤维素、木质素、脂多糖等,含量达20%左右。茶叶中的多糖大部分不溶 于水,其中有一部分能溶于水的多糖,对人体的保健作用较大。
夏天天热,出汗较多的情况下,饮茶能补充钾元素,维持体液平衡, 喝茶能生津,因此夏日饮茶是最好的解渴、消除疲劳、恢复体能的办法。
10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由于茶叶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了茶叶保健功效的 物质基础。茶叶大致有以下养生保健功效:提神益思;生津 止渴;消炎解毒;消腻减肥;修身养性;延缓衰老;防治心 血管病;预防癌症;抗辐射等。
科学饮茶
主讲:王月杉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第二节 科学饮茶常识
2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600多中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对 茶叶的色、香、味以及营养、保健起着重要的作用。茶鲜 叶中含有75%—78%的水分,干物质含量约为22%—25%, 因此,从茶园中下4千克芽梢只能加工成1千克左右的成茶。 在这些干物质中,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 类,其中以有机化合物为主,约占干物质的93%—96.5%。 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茶 多酚、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脂质、色素、维生素、 香气成分等。
综上所述,茶叶不仅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饮料,且医学上已 经证明,饮茶有助于防止发生一些癌症、心脏病等疾病。
11
科学饮茶
第二节 科学饮茶常识
一、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 二、根据体质选茶 三、根据季节饮茶 四、茶与保健
12
第二节 科学饮茶常识
科学饮茶
一、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
要做到科学饮茶,首先要能够正确地选择茶叶。要根据季节、气候及个人 体质来选择相应的茶叶,在选购时还应注意尽量选择品质优良同时又安全卫 生的茶叶产品,如绿色食品或天然有机茶。什么是绿色食品茶和天然有机茶 呢?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绿色食品茶中的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不得高 于15mg/kg。生产绿色食品茶的生产单位,必须经申报,获得国家绿色食品 管理机构批准,在生产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环境控制,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 按标准进行生产和控制,保证最终的上市产品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并在产 品包装上标出“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天然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茶 叶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储运 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茶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4、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近20种游离氨基酸,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必需的, 泡茶时能溶于茶汤中。氨基酸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成 分。
茶叶中特有的茶氨酸,对人体有重要的保健功效,已引进国 内外医药研究者的重视。
8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5、维生素
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种类很多,有维生素A、B、C、D、E、P、U等, 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丰富,100克优质绿茶中的含量可达到100毫克—300 毫克。
第二节 科学饮茶常识
科学饮茶
一、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
科学饮茶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用正确的冲泡方法泡茶。我们通过对冲泡技艺 的学习,知道要品饮到一杯好茶,水质及其温度、器皿、泡茶程序是除茶叶外 的几个基本要素。“茶性必发于水”,而水又是决定茶汤滋味最重要的条件。 泡茶用水的温度不可一概而论,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老、嫩程度选择相适宜的 温度。如果温度过高,茶汤颜色会变黄且暗,茶的芽叶被“烫熟”,维生素大 量破坏,营养价值降低,咖啡碱、茶多酚浸出很多,使茶汤产生苦涩味。而水 由于沸腾过久,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的鲜爽味也大为逊色。反之, 如过水温过低,则渗透性较低,茶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浸出,茶味淡薄,同样 会降低饮茶的功效。因此,要根据茶叶品种,尽量选择清冽的活水或卫生的净 水以适宜的温度进行冲泡。除水质和水温外,还应对冲泡的时间、泡饮的器皿 有所选择,以达到和茶叶相得益彰的效果。
据研究表明,从茶叶中提取出的多糖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抗辐射 损伤,升高血液白细胞数方面都有明显作用,同时还有降低血糖的功效,因而 认为,茶叶多糖可望成为糖尿病的防治药物。目前,已经将茶叶多糖制品加工 成“降糖茶”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
5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2、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含量约为20%左右,主要包括儿茶 素、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类等。现代医药学对儿茶素、黄酮类研究最多, 已经发现和证实的功效主要有抗氧化、防龋齿、防癌抗突变、杀菌抗病毒、 消臭、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抑制口腔溃疡、抑制脂肪吸收、防治肾 炎等。目前,利用茶多酚为原料,已制成“心脑健胶囊”等药物和保健食品。 这种“心脑健胶囊”,由于对心血管伴高纤维蛋白原症及动脉粥样硬化、肿 瘤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有防治作用,已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在吃牛羊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缺少新鲜蔬菜的情况下,茶叶就是补 充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饮茶是生活的必须,“不 可一日无茶”。
9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6、无机成分
茶叶中的无机成分已发现27种元素,包括钾、磷、镁、钙、铁、 氮、硒、锌等。这些元素在茶叶中多数以有机结合态存在,饮茶后经过 消化系统的分解能被人体吸收,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器官机能的正常发 挥都非常重要。
6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3、咖啡碱
咖啡碱是茶叶中生物碱的一种,含量为2%——4%,它 的作用主要是兴奋中枢神经。除此,咖啡碱还具有利尿、 强心的功效。酒后饮茶能使酒精迅速从尿液中排出。咖啡 碱还能促进脂肪分解,有利于肥胖者消解脂肪,这也就是 饮茶减肥的机理之一。
7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3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Βιβλιοθήκη 分碳水化合物 茶多酚 咖啡碱 氨基酸 维生素
无机成分
4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在茶叶中的含量约为25%——30%,包括各种单糖、双糖和 多糖等,这些糖能被沸水冲泡浸出的比例很小,大部分是水不溶性糖类,因此 茶叶是一种低热量的饮料。茶叶中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含量只有0.3%— —1.0%,双糖如蔗糖、乳糖等含量也只有0.5%——3%,这些单糖和双糖大 部分能溶于水,是茶汤中甜味的主要物质。茶叶中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 半纤维素、木质素、脂多糖等,含量达20%左右。茶叶中的多糖大部分不溶 于水,其中有一部分能溶于水的多糖,对人体的保健作用较大。
夏天天热,出汗较多的情况下,饮茶能补充钾元素,维持体液平衡, 喝茶能生津,因此夏日饮茶是最好的解渴、消除疲劳、恢复体能的办法。
10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由于茶叶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了茶叶保健功效的 物质基础。茶叶大致有以下养生保健功效:提神益思;生津 止渴;消炎解毒;消腻减肥;修身养性;延缓衰老;防治心 血管病;预防癌症;抗辐射等。
科学饮茶
主讲:王月杉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第二节 科学饮茶常识
2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600多中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对 茶叶的色、香、味以及营养、保健起着重要的作用。茶鲜 叶中含有75%—78%的水分,干物质含量约为22%—25%, 因此,从茶园中下4千克芽梢只能加工成1千克左右的成茶。 在这些干物质中,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 类,其中以有机化合物为主,约占干物质的93%—96.5%。 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茶 多酚、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脂质、色素、维生素、 香气成分等。
综上所述,茶叶不仅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饮料,且医学上已 经证明,饮茶有助于防止发生一些癌症、心脏病等疾病。
11
科学饮茶
第二节 科学饮茶常识
一、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 二、根据体质选茶 三、根据季节饮茶 四、茶与保健
12
第二节 科学饮茶常识
科学饮茶
一、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
要做到科学饮茶,首先要能够正确地选择茶叶。要根据季节、气候及个人 体质来选择相应的茶叶,在选购时还应注意尽量选择品质优良同时又安全卫 生的茶叶产品,如绿色食品或天然有机茶。什么是绿色食品茶和天然有机茶 呢?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绿色食品茶中的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不得高 于15mg/kg。生产绿色食品茶的生产单位,必须经申报,获得国家绿色食品 管理机构批准,在生产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环境控制,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 按标准进行生产和控制,保证最终的上市产品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并在产 品包装上标出“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天然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茶 叶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储运 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茶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4、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近20种游离氨基酸,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必需的, 泡茶时能溶于茶汤中。氨基酸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成 分。
茶叶中特有的茶氨酸,对人体有重要的保健功效,已引进国 内外医药研究者的重视。
8
科学饮茶
第一节 茶叶主要成分
5、维生素
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种类很多,有维生素A、B、C、D、E、P、U等, 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丰富,100克优质绿茶中的含量可达到100毫克—300 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