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潜水位线图判读的常见问题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趋势
D.有荒漠化趋势
A 3.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4~5月
B.6~7月
C.7~8月
D.12~1月
55 52
甲海拔:55米 47米<甲潜水位<52米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简图,比例尺是1:2000000,据此回答
4~5题。
B 4.图中A区地形类型为( )
5.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C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应用3
思考感悟 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
补给关系如何?
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 是一种单一补给关系
6.下列四幅图中,可表示黄河下游的是(实线为河流,
A
B、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
C、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D、a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图河流自北向南流
应用1
二、读疏密状况,判断潜水的流速
★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 潜水流速越快;
★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缓, 潜水流速越慢。
丁
乙 丙
甲
3.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 D
等潜水位线的判读和应用
等潜水位线判读 ●基本概念
潜水位:是指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高程 。 等潜水位线:是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位。
二.深入探究,总结规律
一、读数值大小,判断 潜水埋藏深度、地势高低、 河水流向
题型一:
读数值,求潜水 的埋藏深度
高考二轮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课件

03 等潜水位线图水位线图是表示潜水位高程的等值线图,通过观察等值线的走向、 弯曲和闭合特征,可以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水系分布和水流方向。
等值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地形坡度较陡,水流速度较快;等值线稀疏的地 方则相反。
等值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反映水流的方向,如果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出, 则表示水流由两侧向中心汇聚;如果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凸出,则表示水 流由中心向两侧分散。
02 等潜水位线图的应用
判断地形地貌
总结词
通过等潜水位线图可以判断地形地貌特征,了解地势起伏变 化。
详细描述
等潜水位线图上,潜水位的高低起伏可以反映地表地形的高 低起伏,一般地形较高处潜水位也较高,反之亦然。因此, 通过观察等潜水位线图,可以大致判断出该区域的地形地貌 特征。
判断地下水流向
总结词
等潜水位线图中的潜水位高低变化可 以推断地下水流向。
详细描述
在等潜水位线图上,潜水位由高到底 的连线方向即为地下水流向。通过观 察等潜水位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可 以推断出地下水的流向。
计算地下水埋深
总结词
根据等潜水位线图可以计算出某一点的地下水埋深。
详细描述
在等潜水位线图上,某点的地下水埋深可以通过该点所在等值线的数值和地形 高程计算得出。具体计算方法为:地下水埋深=等值线数值-地形高程。
总结词
掌握等潜水位线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场景和作用。
VS
详细描述
等潜水位线图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如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农业灌溉 用水量计算、地下水资源评估与管理、地 质灾害预警与防治等方面。通过等潜水位 线图,可以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 规律,为相关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 持。
真题三:等潜水位线图判读技巧
等潜水位线判读专题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 一、定义: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二、数值:表示潜水面的海拔高度。
展示图片,据图设问:潜水位与地势有何关系(学生分析得出: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应用1:读数值,判断地势起伏和河流流向1、上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正确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是: ( A )A 、a 图河流和b 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 、a 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 图河流自南向北流小结:潜水位线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学生看图:①了解潜水位数值的含义;②并推断出潜水埋藏深度的公式=H —h 应用2:读数值,求潜水的埋藏深度 Q 处的海拔高度:H Q 处潜水位的海拔高度:h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
2、钻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 ( B )A 、10米B 、5米C 、2.5米D 、0米2、井乙的潜水埋藏深度可能为:CA 、3米B 、4.5米C 、8.5米D 、15米小结: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海拔高度回顾等压线疏密与风速的关系,得出等潜水位线疏密与流速的关系。
三、疏密:应用3:读疏密,判断流速3、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 ( D )A.甲B.乙C.丙 D.丁小结:潜水位线间距大的地方流速慢,间距小的地方流速快回顾风向,引出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指向低处四、走向和弯曲: 应用4: 看走向和弯曲,判断潜水流向及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地势高——潜水位高 地势低——潜水位低潜水是沿着潜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的,因此,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如图中箭头所指的方上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C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小结: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指向低处5、在6月份,下列关于等潜水位线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B )A.河流两侧的等潜水位线都向南弯曲B.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将向北弯曲C.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西岸向南弯曲D.河流两侧的等潜水线不会发生变化小结:潜水位受降水影响:雨季,潜水位上升;旱季,潜水位下降考点三: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潜水等水位线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潜水面H h L 海平面Q方向凸出,说明河流水位低于潜水水位,则潜水补给河流水;相反,河流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流水补给潜水。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一、基本知识潜水等水位线图即地下水的等值线图。
要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首先必须搞清潜水的几个基本要素。
如图1,潜水面即潜水的自由表面(B);潜水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的距离(h);潜水位即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H);潜水含水层厚度即潜水面至隔水底板的垂直距离(m)。
图1二、判读方法1. 潜水的流向:潜水是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高处向低处作下降运动的,所以潜水的流向就是与潜水等水位线垂直且由潜水位数值大的指向潜水位数值小的短线,如图2中的箭头指向。
图22. 潜水的埋藏深度:埋藏深度=某点地面标高-潜水位,即某点对应的等高线的数值(地表高度)与其潜水水位数值的差。
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潜水的埋藏越深,如图2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5米,Q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
3. 潜水与地表水(如河水)的补排关系:对照图示观察,若潜水等水位线图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潜水补给河水;相反,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水补给潜水。
我们也可以通过确定地表水附近潜水的流向来确定彼此的补排关系,方法是在图上按潜水位数值从大到小方向作潜水等水位线的垂线,若垂线指向河流,说明潜水补给河水;若作出的垂线偏离河流,则说明河水补给潜水,如图3所示,①是潜水补给河水,②是河水补给潜水。
图34. 水井位置的选择:井是开采地下水的管状垂向集水工程的设施。
为增加开采补给量,保证水源地的长期均衡开采,水源地应尽可能选择在可以最大限度拦截区域地下径流的地段,接近补给水源和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的地段,如水源地尽量靠近补给地下水的河流岸边、区域地下径流的排泄区附近等。
如图2中,要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图示地区打井的最佳地点应是②处。
根据等值线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可知,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该地的数值小,即该地是集水区。
四个地点中,②处的曲率最大,说明此处变化大,且③④等处的潜水流向②处,所以四个地点相比,②处的地下水资源最为充足。
等潜水位线图判读的常见问题

等潜水位线图判读的常见问题等潜水位线图是与等高线图相似的等值线图,在高考考题及诸多复习练习中屡见不鲜。
但不少学生对地下水及等值线的有关问题掌握不清,教材及相关教辅材料中对此类问题也较少涉及,以致答题情况不理想。
故本文欲就等潜水位线图判读的一般问题作初步讨论及总结。
一、根本知识1、根本概念: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埋藏较浅,易受外界影响,有一个自由水面。
这个自由水面一般随地势上下起伏而变化。
因此,在含水层上将潜水位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曲线称等潜水位线,亦称潜水面等高线。
2、等潜水位线也是一种等值线,所以也适用等值线的一般判读规律。
等潜水位线往往与等高线结合在一起综合考察。
3、潜水位是地下水的高度,数值单位是米。
一般地面地势高处的潜水位亦高些,潜水位随地形起伏而变化,但变化的幅度往往较地形变化和缓。
4、潜水面是自由水面,潜水有从高水位区向低水位区垂直流动的趋势。
5、河流与地下水之间往往有互相补给关系。
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那么是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不过这只是针对河床低于地平面的河流而言。
对地上河〔如黄河的下游〕,其河床高于地平面,那么只有河流补给地下水的现象了。
二、常见的判读问题1、根据等潜水位线数值的排列方向及疏密程度推断潜水流向和流速。
在等潜水位线图上,潜水流向应与等潜水位线垂直,且从高处流向低处。
等潜水位线越密,潜水流速越快;反之那么慢。
如图1,甲图中潜水从南北向中间补给,乙图从中间向南北两侧补给〔箭头表示潜水流动方向〕。
2、根据等潜水位线值或等高线值的排列方向判断河流流向。
例如2004年江苏地理卷中的一道题目:地下水 是一种珍贵的水资源。
据此答复⑴-⑵题 ⑴〔多项选择题〕以下图为某为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a 图河流和b 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 、a 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 图河流自南向北流C 、a 图潜水补给河流,b 图河流补给潜水D 、a 图河流补给潜水,b 图潜水补给河流⑵〔多项选择题〕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主要是〔 〕A 、减缓地面沉降B 、保护地下水资源C 、地下水开采本钱高D 、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答案:〔1〕C 〔2〕AB解析:图中虽只给出潜水位等值线,但根据数值排列方向可知,两图的潜水位都是北高南低,大体反映地势也是北高南低,故河流均从北流向南。
高中地理:等潜水位线的分析与判读(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等潜水位线的分析与判读(附答案解析)一、潜水的特点二、等潜水位线的绘制等潜水位线是指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结成的线;等潜水位线的绘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绘制等潜水位线图时,必须利用同一时期的水位资料,因为潜水面是随时间变化的。
2.在绘制潜水等水位线图时,等潜水位线只能与地形起伏保持一致,在一般情况下绝不能与地形等高线垂直。
3.在沼泽地区,若地下水出露地表,则等潜水位线应与地形等高线重合。
4.等潜水位线不应直接穿过河床,只能连到两岸为止。
三、等潜水位线的应用1.判断某点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与地表的垂直距离。
它等于该点地表的海拔高度减去该点潜水面的海拔高度,因此任一地点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是当地等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
2.潜水位与地势的关系等潜水位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等潜水位数值大,表明地势较高;等潜水位线数值小,表明地势较低。
3.判断潜水流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向都垂直于等值线,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地下水从潜水位高处向低处渗流,若在等值线的转折点,流向与其切线垂直,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4.潜水面的坡度确定潜水的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的实地距离,即得潜水面的坡度。
5.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根据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
当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时,则河水补给潜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时,则潜水补给河水。
或者是先判断出河流两岸潜水的流向,若潜水流向指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水;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水补给潜水。
如下图所示。
A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两侧潜水补给河流水。
在B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两侧潜水,因此河流水补给两侧的潜水。
6.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合理布置水井和排水沟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一般应沿等潜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等潜水位线解读

地下水
承压水
潜水的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的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高度称为潜水位;潜水面距地 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
等潜水位线判读(潜水面的等高线) 1、判断地势的高低
6、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
方法1:首先,作出河流两岸的潜水流向;然 后,依据潜水的流向进行判断。 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汇合,则潜水补给河水; 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分开,则河水补给潜水
50m 45m 40m
潜水流向 40m 45m 50m 河流(河Leabharlann 补给潜水)河流潜水流向
(潜水补给河流)
方法2:依据等潜水位线的凹凸关系判断 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高处凸向低处, 则河水补给潜水 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低处凸向高处, 则潜水补给河水 方法3: 做垂直于河流的辅助线与等潜水线相交, 比较同一水平 线上地下水和河 水水位的高低来 确定补给关系 若潜水位高则潜 水补给河水,反之 则河水补给潜水.
等潜水位线有关问题
特 征 数 值 应 用 判断地势分布和河流流向:地势高处潜水位高 地势低处潜水位低 潜水埋藏深度= 地面海拔—潜水海拔 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密—流速快;疏—流 速慢
疏 密
走向和弯 曲 闭 合
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 处 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 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
.拓展. 地下水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例3.读下面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P地地下水 P地地下水位异常低 ---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有何异常?
P 25米
30米
解决措施
25米
MY判读d等潜水位线图

807080 70 8070甲图二、如何判读等潜水位线图 1.潜水位线的概念:潜水的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的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称为潜水位; 2.等潜水位线的判读(1)潜水的流向。
潜水是沿着潜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
因此,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就是潜水的流向。
甲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潜水等水位线, 图中箭头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所以图中箭头都正确表示了潜水的流向。
一般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潜水位高,地势低—潜水位低。
所以可以根据潜水位大小来判断河流流向(2)潜水埋藏深度。
潜水面距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
等潜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之点,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乙图中①井埋藏深度约为10米; ②井埋藏深度为5米; ③井埋藏深度超过5米,介于5-10米之间;④井埋藏深度超过10米,介于10-15米之间。
(3)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
但实际上潜水和地表水特别是河水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主要是根据两者的水位高低对比。
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看潜水的流向,通过作垂线来确定。
3.读疏密状况,判断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越快; 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4.读闭合状况,判断人类对潜水的影响 (1)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
(2)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
5.水井和排水沟位置的选择(1)水井位置应选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
(2)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集区。
(3)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
(4)一般沿等潜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5)建设排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地下多余的潜水尽快排出,在潜水等水位线图上,一般布局在数值较小的一侧。
在排水沟走向的选择上,为增加排水面积,排水沟一般沿与等潜水位线平行的方向伸展。
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合理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等潜水位线图判读的常见问题

等潜水位线图判读的常见问题等潜水位线图是与等高线图相似的等值线图,在高考考题及诸多复习练习中屡见不鲜。
但不少学生对地下水及等值线的有关问题掌握不清,教材及相关教辅材料中对此类问题也较少涉及,以致答题情况不理想。
故本文欲就等潜水位线图判读的一般问题作初步探讨及总结。
一、基本知识1、基本概念: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埋藏较浅,易受外界影响,有一个自由水面。
这个自由水面一般随地势高低起伏而变化。
因此,在含水层上将潜水位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曲线称等潜水位线,亦称潜水面等高线。
2、等潜水位线也是一种等值线,所以也适用等值线的一般判读规律。
等潜水位线往往与等高线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
3、潜水位是地下水的高度,数值单位是米。
一般地面地势高处的潜水位亦高些,潜水位随地形起伏而变化,但变化的幅度往往较地形变化和缓。
4、潜水面是自由水面,潜水有从高水位区向低水位区垂直流动的趋势。
5、河流与地下水之间往往有相互补给关系。
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则是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不过这只是针对河床低于地平面的河流而言。
对地上河(如黄河的下游),其河床高于地平面,则只有河流补给地下水的现象了。
二、常见的判读问题1、根据等潜水位线数值的排列方向及疏密程度推断潜水流向和流速。
在等潜水位线图上,潜水流向应与等潜水位线垂直,且从高处流向低处。
等潜水位线越密,潜水流速越快;反之则慢。
如图1,甲图中潜水从南北向中间补给,乙图从中间向南北两侧补给(箭头表示潜水流动方向)。
2、根据等潜水位线值或等高线值的排列方向判断河流流向。
例如2004年江苏地理卷中的一道题目:地下水 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
据此回答⑴-⑵题 ⑴(多选题)下图为某为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图河流和b 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 、a 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 图河流自南向北流C 、a 图潜水补给河流,b 图河流补给潜水D 、a 图河流补给潜水,b 图潜水补给河流⑵(多选题)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主要是( )A 、减缓地面沉降B 、保护地下水资源C 、地下水开采成本高D 、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答案:(1)C (2)AB解析:图中虽只给出潜水位等值线,但根据数值排列方向可知,两图的潜水位都是北高南低,大体反映地势也是北高南低,故河流均从北流向南。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应用技巧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应用技巧枣阳市第二中学赵菡等值线图是历年高考中的重点内容,经常考查的内容有等高线、等温线和等压线等。
高中学生初次接触潜水等水位线图这个等值线内容时,判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及应用,更应引起重视和关注。
一、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方法和技巧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
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的,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
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
这类等值线图中,通常有两组等值线,一组是地形等高线,另一组是潜水等水位线。
常见题型和判断方法如下:1、求某点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埋藏深度其实就是潜水面与地表的垂直距离,它等于该点地表的海拔高度减去该点潜水面的海拔高度。
因此,在这类等值线图中只要分别找出经过该点的等高线数值和潜水的等水位数值,然后求它们的差,所得的结果就是潜水的埋藏深度。
2 、求某点潜水的流动方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向都是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流动;若在等值线的转折点,流向与其切线垂直,由高处往低处流动。
3、求潜水与河流补给关系:当河水水位高于潜水,则河水补给潜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潜水则潜水补给地下水。
在这类等值线图中,求补给关系,其实有一个最为简单的方法。
只要依据上述第二点的方法做出河流两岸的流向,若潜水流向指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流;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流补给潜水。
4、确定地下水的水力坡度,进而确定地下水流速。
沿水流方向取任意两点的水位差,除以两点间投影在平面上的直线距离,即可得出水力坡度。
水力坡度大,单位距离间水位差大,流速快;反之,流速慢。
二、例题分析如下图为某坝址左岸枯水期潜水等水位线图,地形等高线的数值表示该点的海拔高度(米),潜水等水位线的数值是指潜水面上该点的海拔高度(米)。
A B C86 87 929085 88 84 86 8384 8282 828492 87 86 90 85 88 86 84 83 84 841. 地形等高线2. 潜水等水位线3.潜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埋藏深度相同的各点按一定间隔的连线) 4. 小溪沟 5.潜水流向某坝址左岸枯水期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等水位线图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它可以用来研究和解决以下问题:1. 确定潜水流向。
专题6等潜水位线图的常见考点

☆专题6 等潜水位线图的常见考点潜水等水位线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
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
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
这类等值线图中,通常有两组等值线,一组是地形等高线,另一组是潜水等水位线。
常见的考点如下:1.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地面到潜水面的垂直距离。
因为等高线的数值代表该线上各点对应的地面海拔高度,等潜水位线的数值代表该线上各点对应的地下潜水面的海拔高度,因此,任一地点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是当地等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
2.潜水流向和流速的判断潜水是一种重力水,它的流动性主要是因受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其在流动时总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且沿最大坡度方向流动。
因此,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因为潜水是一种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其自由水面称潜水面,所以潜水的流速取决于潜水面坡度的陡缓。
在同一幅等潜水位线图中,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3.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对于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有下图三种基本关系。
根据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
在A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两侧的潜水补给河水;在B 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潜水,因此河水补给两侧的潜水;在C 图中,河流右岸潜水面高于河面,左岸潜水面低于河面,因此河流右岸潜水补给河水,左岸河水补给潜水。
4.取水点(即水井)位置的选择选择水井位置时,要依据以下三条:①水井位置应选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②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集区;③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
在解决此问题时,首先要判断潜水的埋藏深度,其次标出潜水的流向,以确定潜水的汇集区和各地点汇水面积的大小,最终确定取水点(即水井)的最佳位置。
5.人类活动对潜水的影响潜水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内即可恢复更新,属于可再生资源。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等潜水位线图的常见考点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等潜水位线图的常见考点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等潜水位线图的常见考点一、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地面到潜水面的垂直距离。
因为等高线的数值代表该线上各点对应的地面海拔高度,等潜水位线的数值代表该线上各点对应的地下潜水面的海拔高度,因此,任一地点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是当地等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
二、潜水的流向潜水是一种重力水,它的流淌性要紧是因受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其在流淌时总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且沿最大坡度方向流淌。
因此有: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三、潜水的流速因为潜水是一种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其自由水面称潜水面,因此潜水的流速取决于潜水面坡度的陡缓。
在同一幅等潜水位线图中,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点,潜水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四、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关于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有如图三种差不多关系。
依照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特点能够判定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
在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两侧的潜水补给河水;在河床两侧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潜水,因此河水补给两侧的潜水;在河流右岸潜水面高于河面,左岸潜水面低于河面,因此河流右岸潜水补给河水,左岸河水补给潜水。
五、取水点(即水井)位置的选择选择水井位置时,要依据以下三条:①水井位置应选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
②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聚拢区。
③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
在解决此问题时,第一要判定潜水的埋藏深度,其次标出潜水的流向,以确定潜水的聚拢区和各地点汇水面积的大小,最终确定取水点(即水井)的最佳位置。
六、人类活动对潜水的阻碍潜水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内即可复原更新,属于可再生资源。
人们只要合理开采就可保证永续利用。
但假如人类不合理地开采,则会引发一些环境问题,如过度开采地下潜水、开采速度超过潜水的自然补给和复原速度,就会引起潜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2020高中地理:等潜水位线的分析与判读(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等潜水位线的分析与判读(附答案解析)一、潜水的特点概念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特点补给来源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排泄方式垂直排泄:蒸发水平排泄:出露为地表水或泉水运动状况有自由水面,且因重力作用,随地形起伏,由高处向低处渗流水质、流量受气候影响大,水量不稳定,易污染二、等潜水位线的绘制等潜水位线是指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结成的线;等潜水位线的绘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绘制等潜水位线图时,必须利用同一时期的水位资料,因为潜水面是随时间变化的。
2.在绘制潜水等水位线图时,等潜水位线只能与地形起伏保持一致,在一般情况下绝不能与地形等高线垂直。
3.在沼泽地区,若地下水出露地表,则等潜水位线应与地形等高线重合。
4.等潜水位线不应直接穿过河床,只能连到两岸为止。
三、等潜水位线的应用1.判断某点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与地表的垂直距离。
它等于该点地表的海拔高度减去该点潜水面的海拔高度,因此任一地点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是当地等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
2.潜水位与地势的关系等潜水位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等潜水位数值大,表明地势较高;等潜水位线数值小,表明地势较低。
3.判断潜水流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向都垂直于等值线,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地下水从潜水位高处向低处渗流,若在等值线的转折点,流向与其切线垂直,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4.潜水面的坡度确定潜水的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的实地距离,即得潜水面的坡度。
5.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根据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
当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时,则河水补给潜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时,则潜水补给河水。
或者是先判断出河流两岸潜水的流向,若潜水流向指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水;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水补给潜水。
如下图所示。
A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两侧潜水补给河流水。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山 谷
N
山谷
应用1、潜水的埋藏深度
例一:
1、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 (单位:米),读图回答。 钻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 ) A、10米 B、5米 C、2.5米 D、0米
1、潜水的埋藏深度= H-h
M处海拔高度: H M处潜水位的海拔高度: h
M
H h 海平面
训练案
5-7题
训练案
1-2题
图3
训练案 3-4题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下水的类型
等值线判读的一般方法:
1.读数值 2.看疏密状况 间距密—变化大,间距疏—变化小 3.看走向和弯曲状况
凸低为高、凸高为低规律:
高的向低值的方向弯(山脊、高压脊等) 低的向高值的方向弯(山谷、低压槽等)
同线等值 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全图一致
山脊
A
M
4.局部闭合状况
55 60 65
65 60 55
图1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 皆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回答10~12题。
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 11.从图1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 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趋势 D.有荒漠化趋势 12.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4~5月 B.6~7月 C.7~8月 D.12~1月
应用5. 取水点(即水井)位置的选择
(1)水井位置应选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 (2)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集区。 (3)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 (4)一般沿等潜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潜水位等值线的判读

读数值,判 断地势起伏 和河流流向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 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
1.上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潜
水位(单位:米),可正确反映河流流向的是:
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A
B、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
C、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A
成的,其在流动时总
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
位且沿最大坡度方向
流动。
考点三:潜水的流速
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 潜水流速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 的地方,潜水面 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潜水是一种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其自由水面称潜水面,所以潜水的流速 取决于潜水面坡度的陡缓。
读疏密,
丁
12.在A. C.D. E. 四点中可能 发育河流的是 :
A.A点 B.E点 C.C 点 D.D点
13.如果在BCDE 四点打井,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仅考
虑地下水水位离地面的距离,最容易打到水是:
A.E 点
B.B点 C.C 点 D.D点
A.① B.② C.③
B D.④
读下图,回答 6—7题(在地形图上,将某一含水层中承 压水位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曲线称等水压线)
6、图中能正确 表示承压水流向 的箭头是
A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中a、b、c、d四口井中,水能自动流
出的是 A、a B、b C、c D、d
C
读图一回答 8-10题
判断流速
乙 丙
甲
2. 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
D
A. 甲
B. 乙
C.丙
D. 丁
高中地理知识点:《等潜水位线》例题

高中地理:《等潜水位线》例题例1、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简图(单位:米),回答(1)~(2)题。
(1)图中A区地形类型为A. 山峰B. 洼地C. 丘陵D. 山谷(2)关于图中甲处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主要是潜水补给河水B. 主要是河水补给潜水C. 潜水、河水之间相互补给D. 可能有较多支流汇入解析:第(1)题,A区等高线与一侧等高线的低值相等,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该地应为盆地(或洼地)。
第(2)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及弯曲状况判断出甲处河流为地上河,河流水位总是高于两侧潜水水位,应是河水补给潜水。
地上河段不可能有支流汇入。
答案:(1)B (2)B例2、下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
读图回答(1)~(6)题。
(1)乙处的潜水深度为A. 17米B. 1米C. 3米D. 5米(2)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A. 1.5米B. 2.5米C. 7.5米D. 8.5米(3)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 地下水开采过度B. 地下水污染严重C. 有盐碱化倾向D. 有荒漠化倾向(4)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A. 4~5月B. 6~7月C. 7~8月D. 12~次年1月(5)图中河流与潜水的关系是A. 河流水补给潜水B. 潜水补给河流水C. 互不补给D. 不能判定(6)图中潜水的流动方向是A. a箭头方向D. b箭头方向C. c箭头方向D. d箭头方向解析:第(1)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河流的分布区是山谷,山谷处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判断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
第(2)题,甲处等高线数值为55米,乙处等高线数值为60米,而乙处潜水面等高线为57米,所以乙处的潜水深度为3米。
根据等潜水位线的特点,即地势高的地方潜水水位高,地势低的地方潜水水位低,可判断出南边的等潜水位线为52米,甲处的等潜水位取值范围为47~52米,因而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3~8米。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技巧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技巧JGSLJZ【知识梳理】1. 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2. 河流流向判读:潜水水位往往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值线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 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往低处流。
4. 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水位线平行。
5. 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
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6. 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于潜水的坡度。
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
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
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7. 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判读:作一垂直于河流的辅助线与等潜水线相交,比较同一水平线上,地下水和河水水位的高低,从而确定补给关系。
潜水位高则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则相反。
如上图所示:a. 潜水补给河水;b. 河水补给潜水;c. 左岸河水补给潜水,右岸潜水补给河水。
8. 闭合等潜水位线: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中心潜水位高:降水过多或大水漫灌。
【典例精析】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1~3题。
1. 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 )A. 10米B. 5米C. 2.5米D. 0米2. 地下水流速(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3. 收集潜水的理想水沟位置选择合理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解析】甲位于15米等高线和10米等水位线相交点,潜水埋藏深度为二者的差值;①处比③处坡度大,故地下水的流速更大;③处地势较低,位于谷地,水沟与等水位线平行,且位于等潜水线由密变疏之处,因此是收集潜水的理想水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潜水位线图判读的常见问题
等潜水位线图是与等高线图相似的等值线图,在高考考题及诸多复习练习中屡见不鲜。
但不少学生对地下水及等值线的有关问题掌握不清,教材及相关教辅材料中对此类问题也较少涉及,以致答题情况不理想。
故本文欲就等潜水位线图判读的一般问题作初步探讨及总结。
一、基本知识
1、基本概念: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埋藏较浅,易受外界影响,有一个自由水面。
这个自由水面一般随地势高低起伏而变化。
因此,在含水层上将潜水位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曲线称等潜水位线,亦称潜水面等高线。
2、等潜水位线也是一种等值线,所以也适用等值线的一般判读规律。
等潜水位线往往与等高线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
3、潜水位是地下水的高度,数值单位是米。
一般地面地势高处的潜水位亦高些,潜水位随地形起伏而变化,但变化的幅度往往较地形变化和缓。
4、潜水面是自由水面,潜水有从高水位区向低水位区垂直流动的趋势。
5、河流与地下水之间往往有相互补给关系。
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则是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不过这只是针对河床低于地平面的河流而言。
对地上河(如黄河的下游),其河床高于地平面,则只有河流补给地下水的现象了。
二、常见的判读问题
1、根据等潜水位线数值的排列方向及疏密程度推断潜水流向和流速。
在等潜水位线图上,潜水流向应与等潜水位线垂直,且从高处流向低处。
等潜水位线越密,潜水流速越快;反之则慢。
如图1,甲图中潜水从南北向中间补给,
乙图从中间向南北两侧补给(箭头表示潜水流动方
向)。
2、根据等潜水位线值或等高线值的排列方向判断
河流流向。
例如2004年江苏地理卷中的一道题目:
地下水 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
据此回答⑴-⑵题 ⑴(多选题)下图为某为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 图河流和b 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B 、a 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 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C 、a 图潜水补给河流,b 图河流补给潜水
D 、a 图河流补给潜水,b 图潜水补给河流
⑵(多选题)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
井,其原因主要是( )
A 、减缓地面沉降
B 、保护地下水资源
C 、地下水开采成本高
D 、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
答案:(1)C (2)AB
解析:图中虽只给出潜水位等值线,但根据数值排列方向可知,两图的潜水位都是北高南低,大体反映地势也是北高南低,故河流均从北流向南。
3、根据等潜水位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河流与潜水的补给关系。
如上题中,a 图等潜水位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等值线判读规律,说明本处潜水位较他处低。
潜水位低的原因正是潜水补给河流导致。
而b 图恰相反,是河流补给地下水。
4、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河流是地上河还是低于地平面的河流。
图1
图2
如图3中A 、B 、C 三条河流均向东流,且同一条河流的平面图和剖面图上下对应。
A 、
B 河等高线向上游方向弯曲,均为低于地平面的河流。
A 河等潜水位线凸向高值,即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一致,说明两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河流水位低于两岸的潜水位。
B 河等潜水位线凸向低值,说明两岸地下水受河流补给,河流水位高于两岸的潜水位水位。
C 河为地上河,等高线向下游方向弯曲,等潜水位线凸向低值。
其河流水位永远高于潜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
典型河流如黄河下游。
5、计算潜水埋藏深度、相对高度等,选择引水工程位置,分析有关地下水的环境问题。
地下水的埋深等于此地等高线数值与等潜水位线数值之差。
如图4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
米)。
读图回答①-③题。
①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 )
A 、10米
B 、5米
C 、2.5米
D 、0米
②地下水流速(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③排水沟位置选择合理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①B ②C ③C
解析: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应是地表的高度15米减去潜水位的高度10米;地下水流速大的应是落差大的地方,潜水面等高线越密则流速越大;排水沟位置设在山谷比较合理, 因为山谷是集水处。
又如图5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单位:米),甲处有一口水井。
读图回答④-⑥题。
④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
A 、1.5米
B 、2.5米
C 、7.5米
D 、8.5米
⑤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地下水开采过度
B 、地下水污染严重
C 、有盐碱化倾向
D 、有荒漠化倾向
⑥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
A 、4月
B 、5月
C 、10月
D 、12月
答案:④C ⑤A ⑥B 解析:河流流向应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是从西北流向东南,故 甲处等高线高度为50+5=55米。
而其潜水位应在52—47米之间,因此第4题水井水 面距地面在3—8米之间,选择 C 项正确。
第
4题其实就是算潜水埋深的问题。
第5题中甲处潜水位很低,出现地下图3
图4 图5
水开采过度的环境问题。
这里应让学生明确潜水位很低,也正是地下水很深。
图中所示为我国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大量开采地下水,故第6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