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高原训练要素与利弊
(一)高原训练要素 1、适宜海拔高度 最佳高度为2000-2500米,也可有过度高度。 2、适宜训练强度 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高低来定,水平高的 强度可大些,反之则适当减少。 3、衔接
谢谢老师及同学观看! 谢谢老师及同学观看!
最佳比赛时间 4、训练持续时间 项目 下高原后 最适宜的持续时间 (天) 应为4-6周。 长跑和马 4-5 拉松 5、出现最佳训练效果的 时间 中长距离 10-14 高原训练的效果, 20-26 一般下山后可保持3-5周, 短距离 最长可保持45-50天。
国内外高原训练基地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国家 美国 埃塞俄比亚 阿尔及利亚 保加利亚 哥伦比亚 澳大利亚 哈萨克斯坦 意大利 瑞士 奥地利 法国 西班牙 数量 16 1 2 1 1 1 3 2 4 3 1 1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阿塞拜疆 格鲁吉亚 玻利维亚 墨西哥 肯尼亚 日本 罗马尼亚 厄瓜多尔 亚美尼亚 摩洛哥 吉尔吉斯 南非 中国 1 1 1 3 2 1 1 1 1 1 3 3 20
5、高原反应症 1)头痛 2)呼吸困难 3)低氧还抑制视网膜感光。 6、高原训Leabharlann Baidu“乳酸矛盾”现象
高原环境下:高原低氧、运动缺氧、无氧 酵解,肌乳酸、血乳酸应处于较高水平。但 是,研究发现,长达几周时间低氧环境中的 极量运动和亚极量运动后,血乳酸含量不但 没有升高,反而还有下降现象。 乳酸矛盾(lactate paradox)现象。在高 原服习后大肌肉群训练时最大血乳酸浓度减 少的现象,称为乳酸矛盾现象。
四、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1、肺通气的变化 呼吸频率加快、肺通气量加大,氧 分压下降引起肺通气过度。缺氧→颈动 脉体、主动脉体→呼吸加深加快。 2、最大摄氧量下降 有氧能力在海拔15OO米以上高度才 发生明显改变。每升高1000米,最大摄 氧量则以10%的比例下降。
3、红细胞的变化 肾脏、肝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Erythropoietin )增多,血红蛋白和 红细胞增加。 4、心血管反应剧烈 到达高原初期,心率 心率和心输出量增加, 心率 而每搏输出量没有变化。在高原期间,动 动 脉血压明显增加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加 脉血压明显增加 有关。
二.高原环境特点 高原环境特点
地理学上对海拔较高、 地理学上对海拔较高、起伏较小的大片完整高地叫 高原。 高原。 1、低氧 2、寒冷、湿度小、风沙大 3、昼夜温差大 4、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紫外线辐射量及宇宙 射线辐射量高。
三.高原训练法原理
中度高原空气密度只有海拔平面的77%,氧含 量只有平原地区的3/4左右,氧分压大于平原地区 的20—25%。当运动员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训练时, 由于“调节适应期”产生应激,呼吸频率和心率加 快、溶解在血管里的部分氧气受低气压的影响不易 被身体吸收、使血管体积增大、血管扩张,血管壁 增厚,血管变粗,通过的血量增多,从而更好地锻 炼了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提高了最大摄氧量和血 色素浓度,增强了耐受乳酸的能力,产生了高原驯 化(服习)。 机体对高原环境缺氧条件能产生适应,而通过运 动训练可获得的适应更佳, 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功能 增强,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运动成绩尤其是耐力性项 目成绩提高。
高原训练
一、高原训练法产生背景 二、高原环境特点 三、高原训练法原理 四、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五、高原训练要素与利弊
一.高原训练法产生背景 高原训练法产生背景
自1968年第19届奥运会赛址设在海拔高 度为2240米的墨西哥城之后。高原训练法引 起世界体育界的重视。一些国家在中度高原 (1500米—2400米)建立了高原训练基地,并 把高原训练作为大赛前的重要训练手段,取 得了显著的训练效果。 。
游泳 35-40
(二)高原训练的利弊 对高原训练效果的认识还不完全一致。 高原适应提高了血液运载氧的能力。 但长时间的高原应激对生理机能会出现一 些负面的影响,例如体重下降、最大心率减少 及每搏输出量减少,最大心输出量的减少将抵 消来自血液载氧能力增加的受益。 在高原时是不可能以平原上的大强度训 练,这就使得高原绝对训练的强度下降。 上述因素可能会使运动员在平原时的竞技 状态受到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