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化工仿真操作开车步骤

计算机化工仿真操作开车步骤
计算机化工仿真操作开车步骤

计算机化工仿真操作开车步骤

一、离心泵冷态开车

①检查各开关、手动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②将液位调节器LIC置手动,调节器输出为零。

③将液位调节器FIC置手动,调节器输出为零。

④进行离心泵充水和排气操作。开离心泵入口阀V2,开离心泵排气阀V5,直至排气口出现蓝色点,

表示排气完成,关阀门V5。

⑤为了防止离心泵开动后贮水槽液位下降至零,手动操作LIC的输出使液位上升到50%时投自动。或

先将LIC投自动,待离心泵启动后再将LIC给定值提升至50%。

⑥在泵出口阀V3关闭的前提下,开离心泵电机开关PK1,低负荷起动电动机。

⑦开离心泵出口阀V3,由于FIC的输出为零,离心泵输出流量为零。

⑧手动调整FIC的输出,使流量逐渐上升至6 kg/s且稳定不变时投自动。

⑨当贮水槽入口流量FI与离心泵出口流量FIC达到动态平衡时,离心泵开车达到正常工况。此时各

检测点指示值如下:

FIC 6.0 kg/s FI 6.0 kg/s

PI1 0.15 MPa PI2 0.44 MPa

LIC 50.0 % H 29.4 m

M 62.6 % N 2.76 kW

二、换热器开车操作法

1.正常开车操作法

①开车前设备检验。冷却器试压,特别要检验壳程和管程是否有内漏现象,各阀门、管路、泵是否好

用,大检修后盲板是否拆除,法兰连接处是否耐压不漏,是否完成吹扫等项工作(本项内容不包括在仿真软件中)。

②检查各开关、手动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各调节器应处于手动且输出为零。

③开冷却水泵P2A开关。

④开泵P2A的出口阀V5。

⑤调节器TIC-1置手动状态,逐渐开启冷却水调节阀至50%开度。

⑥开磷酸钾溶液泵P1A开关。

⑦开泵P1A的出口阀V1。

⑧调节器FIC-1置手动状态,逐渐开启磷酸钾溶液调节阀至10%。

⑨壳程高点排气。开阀V4,直到V4阀出口显示蓝色色点,指示排气完成,关V4阀。

⑩手动调整冷却水量。当壳程出口温度手动调节至32 0.5℃且稳定不变后打自动。

⑾缓慢提升负荷。逐渐手动将磷酸钾溶液的流量增加至8800 kg/h左右投自动。开车达正常工况的设计值见工艺说明。

2.停车操作法

①将调节器FIC-1打手动,关闭调节阀。

②关泵P1A及出口阀V1。

③将调节器TIC-1打手动,关闭调节阀。

④关泵P2A及出口阀V5。

⑤开低点排液阀V3及V7,等待蓝色色点消失。排液完成。停车完成。

三、透平与往复压缩操作说明

1.冷态开车步骤

(1)开复水系统

①全开表面冷凝器E1的冷却水阀V5。

②全开冷凝器E2冷却水阀V6。

③全开喷射式真空泵主蒸汽阀V1。

④开蒸汽管路排水阀V2至冷凝水排完后(待蓝色点消失)关闭。

⑤全开一级真空泵蒸汽阀V3。

⑥全开二级真空泵蒸汽阀V4。

⑦开表面冷凝器E1的循环排水泵开关P01。

等待系统的真空度PI-2达到 -600mmHg以下可进行开车操作。由于系统真空度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这一段等待时间可以同时进行其他有关开车前的操作,如排水、排气、开润滑油系统、盘车等。

(2)开润滑油系统及透平密封蒸汽系统

①开润滑油冷却水阀V23。

②将冷却器E3的旁路阀V22开度至50%左右。当油温较高时,可适当关小V22,油温将有所下降。

③开齿轮油泵P02,使油压PI-1达到0.25 MPa 以上为正常。

④开密封蒸汽阀V7,开度约60%。

⑤全开密封蒸汽管路排水阀V8,等冷凝水排放完了(待蓝色点消失),将V8关至5%-10%的开度。

⑥调整V7,使密封蒸汽压力PI-4维持0.01 MPa 左右。

(3)开透平机及往复压缩机系统

①检查输出负荷余隙阀L1、L2、L3、L4是否都处于全开状态。

②开盘车开关PAN。

③全开压缩机吸入阀V16和考克V15。

④开凝液排放阀V13,当管路中残余的液体排放完成后(蓝色点消失),关闭V13。

⑤全开V14支路阀,检查旁路阀V17是否关闭。

⑥检查放火炬阀V18是否关闭。

⑦全开压缩机排气管线阀V19和考克V20。

⑧开压缩机排气管线排凝液阀V21,直到排放完了(蓝色点消失),全关V21。再次

确认压缩机吸入、排出各管线的每一个阀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⑨将跳闸栓挂好,即开跳闸栓TZA继电器联锁按钮(当透平机超速时会自动跳闸,切断主蒸汽)。

⑩全开主蒸汽阀V9,全开排水阀V10,等管线中的冷凝水排完后(蓝色点消失),关V10。

⑾全开透平乏汽出口阀V12。

⑿缓慢打开透平机高压蒸汽入口阀V11,压缩机启动。观察透平机转速升到1000r/min以上。关盘车开关PAN。

⒀调整调速系统RIC,注意调速过程有一定的惯性,使透平机转速逐渐上升到

3500 r/min 左右,并稳定在此转速下。

⒁逐渐全关负荷余隙阀L1、L2,使排出流量(打气量)上升至300 Nm3/h 以上。

⒂逐渐全关负荷余隙阀L3、L4,微调转速及阀V19,使排出流量达到600 Nm3/h 左右。同时使排气压力达到0.48 MPa 以上。

待以上工况稳定后,开车操作即告完成。此时应该注意油温、油压及透平机轴瓦温度是否有异常现象。

2. 停车步骤

①全关透平机主蒸汽阀V9、V11,使转速降至零。

②全关透平乏汽出口阀V12。

③全开负荷余隙阀L1、L2、L3、L4。

④将跳闸栓TZA解列。

⑤关闭吸入阀V16、V15、V14。

⑥关阀V19、V20。

⑦关密封蒸汽阀V7和排水阀V8。

⑧关油泵开关P02。

⑨关E3冷却水阀V23。

⑩关复水系统真空泵蒸汽阀V4、V3,然后关V1。

⑾关E2冷却水阀V6。

⑿关E1冷却水阀V5。

⒀停E1循环排水泵开关P01。

3.紧急停车

当出现润滑油压下降至0.2 MPa 以下、或透平机某个轴瓦超温或超速等紧急故障时,应使压缩机紧急停车。步骤如下:

①迅速“打闸”,即将跳闸栓 TZA 迅速解列,切断透平主蒸汽;

②关闭透平机主蒸汽阀V9、V11;

③关闭透平机乏汽出口阀V12。

然后进行正常停车的各项操作。

四、间歇操作说明

1.准备工作

检查各开关、手动阀门是否关闭。

2.多硫化钠制备

①打开硫化碱阀HV-1,向多硫化钠制备反应器R1注入硫化碱,使液位H-1升至0.4m,关闭阀HV-1.

②打开熔融硫阀HV-2,向多硫化钠制备反应器R1注入硫磺,液位H-1升至0.8m,关闭HV-2。

③打开水阀HV-3,使多硫化钠制备反应器R1液位H-1升至1.2m,关闭HV-3。

④开启多硫化钠制备反应器搅拌电机M1开关M01。

⑤打开多硫化钠制备反应器R1蒸汽加热阀HV-4,使温度T1上升至81~84℃(升温需要一定时间,

可利用此时间差完成其他操作)。保持搅拌5分钟(实际为3小时)。注意当反应温度T1超过85℃时将使副反应加强,此种情况会报警扣分。

⑥开启多硫化钠输送泵M3的电机开关M03,将多硫化钠料液全部打入沉淀槽F1,静置5分钟(实

际为4小时)备用。

3.邻硝基氯苯计量备料

①检查并确认通大气泄压阀V6是否关闭。

②检查并确认邻硝基氯苯计量槽F4下料阀V12是否关闭。

③打开上料阀HV-7。

④开启并调整压缩空气进气阀HV-5。观察邻硝基氯苯计量槽F4液位H-5逐渐上升,且邻硝基氯苯

储罐液位H-4略有下降,直至计量槽液位H-5达到1.2m。由于计量槽装有溢流管,液位一旦达到此高度将不再上升。但如果不及时关闭HV-7,则储罐液位H-4会继续下降。注意储罐液位下降过多,将被认为操作失误而扣分。

⑤压料完毕,关闭HV-7及HV-5。打开泄压阀V6。如果忘记打开V6,会被认为操作失误而扣分。4.二硫化碳计量备料

①检查并确认通水池的泄压阀V8是否关闭。

②检查并确认二硫化碳计量槽F5下料阀V14是否关闭。

③打开上料阀HV-10。

④开启并调整自来水阀HV-9,使二硫化碳计量槽F5液位H-7上升。此时二硫化碳储罐液位H-6略有

下降。直至计量槽液位H-7达到1.4m。由于计量槽装有溢流管,液位将不再上升。但若不及时关闭HV-10,则储罐液位H-6会继续下降,此种情况会被认为操作失误而扣分。

⑤压料完毕,关闭阀门HV-10及HV-9。打开泄压阀V8。如果忘记打开V8会被认为操作失误而扣分。5.向缩合反应釜加入三种物料

①检查并确认反应釜R2放空阀HV-21是否开启,否则会引起计量槽下料不畅。

②检查并确认反应釜R2进料阀V15是否打开。

③打开管道冷却水阀V13约5秒,使下料管冷却后关闭V13。

④打开二硫化碳计量槽F5下料阀V14,观察计量槽液位因高位势差下降,直至液位下降至0.0m,

即关闭V14。

⑤再次开启冷却水阀V13约5秒,将管道中残余的二硫化碳冲洗入反应釜,关V13。

⑥开启管路蒸汽加热阀V11约5秒,使下料管预热,关闭V11。

⑦打开邻硝基氯苯计量槽F4下料阀V12,观察液位指示仪,当液位H-5下降至0.0m,即关V12。

⑧再次开启管路蒸汽加热阀V11约5秒。将管道中残余的邻硝基氯苯冲洗干净,即关闭V11。关闭

阀V15,全关反应釜R2放空阀HV-21。

⑨检查并确认反应釜R2进料阀V16是否开启。

⑩启动多硫化钠输送泵M4电机开关M04,将沉淀槽F1静置后的料液打入反应釜R2。注意反应釜的最终液位H-3大于2.41 m 时,必须及时关泵,否则反应釜液位H-3会继续上升,当大于2.7 m 时,将引起液位超限报警扣分。

⑾当反应釜的最终液位H-3小于2.4 m 时,必须补加多硫化钠,直至合格。否则软件

设定不反应。

6.缩合反应操作

本部分难度较大,能够训练学员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需通过多次反应操作,并根据亲身体验到的间歇反应过程动力学特性,总结出最佳操作方法。

①认真且迅速检查并确认:放空阀HV-21,进料阀V15、V16,出料阀V20是否关闭。

②开启反应釜R2搅拌电机M02,观察釜内温度T已经略有上升。

③适当打开夹套蒸汽加热阀HV-17,观察反应釜内温度T逐渐上升。注意加热量的调节应使温度上

升速度适中。加热速率过猛会使反应后续的剧烈阶段失控而产生超压事故。加热速率过慢会使反应停留在低温压,副反应会加强,影响主产物产率。反应釜温度和压力是确保反应安全的关键参数,所以必须根据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来控制反应的速率。

④当温度T上升至45℃左右应停止加热,关闭夹套蒸汽加热阀HV-17。反应此时已被深度诱发,并

逐渐靠自身反应的放热效应不断加快反应速度。

⑤操作学员应根据具体情况,主要是根据反应釜温度T上升的速率,在0.10 ~ 0.20 ℃/s 以内,

当反应釜温度T上升至65℃左右(釜压0.18MPa左右),间断小量开启夹套冷却水阀门HV-18及蛇管冷却水阀门HV-19,控制反应釜的温度和压力上升速度,提前预防系统超压。在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开启HV-18和HV-19的同时,应当观察夹套冷却水出口温度T2和蛇管冷却水出口温度T3不得低于60℃。如果低于60℃,反应物产物中的硫磺(副产物之一)将会在夹套内壁和蛇管传热面上结晶,增大热阻,影响传热,因而大大减低冷却控制作用。特别是当反应釜温度还不足够高时更易发生此种现象。反应釜温度大约在90℃(釜压0.34MPa左右)以下副反应速率大于主反应速率, 反应釜温度大约在90℃以上主反应速率大于副反应速率。

⑥反应预计在95~110℃(或釜压0.41~0.55 MPa)进入剧烈难控的阶段。学员应充分集中精力并

加强对HV-18和HV-19的调节。这一阶段学员既要大胆升压,又要谨慎小心防止超压。为使主反应充分进行,并尽量减弱副反应,应使反应温度维持在121℃(或压力维持在0.69 MPa左右)。

但压力维持过高,一旦超过0.8 MPa(反应温度超过128℃),将会报警扣分。

⑦如果反应釜压力P上升过快,已将HV-18和HV-19开到最大,仍压制不住压力的上升,可迅速打

开高压水阀门V25及高压水泵电机开关M05,进行强制冷却。

⑧如果开启高压水泵后仍无法压制反应,当压力继续上升至0.83 MPa(反应温度超过130℃)以上

时,应立刻关闭反应釜R2搅拌电机M2。此时物料会因密度不同而分层,反应速度会减缓,如果强制冷却及停止搅拌奏效,一旦压力出现下降趋势,应关闭V25及高压水泵开关M05,同时开启反应釜搅拌电机开关M02。

⑨如果操作不按规程进行,特别是前期加热速率过猛,加热时间过长,冷却又不及时,反应可能

进入无法控制的状态。即使采取了第⑦、第⑧项措施还控制不住反应压力,当压力超过1.20 MPa 已属危险超压状态,将会再次报警扣分。此时应迅速打开放空阀HV-21,强行泄放反应釜压力。

由于打开放空阀会使部分二硫化碳蒸汽散失(当然也污染大气),所以压力一旦有所下降,应立刻关闭HV-21,若关闭阀HV-21压力仍上升,可反复数次。需要指出,二硫化碳的散失会直接影响主产物产率。

⑩如果第⑦、⑧、⑨三种应急措施都不能见效,反应器压力超过1.60 MPa,将被认定为反应器爆炸事故。此时紧急事故报警闪光,仿真软件处于冻结状态。成绩为零分。

7、反应保温阶段

如果控制合适,反应历经剧烈阶段之后,压力P、温度T会迅速下降。此时应逐步关小冷却水阀HV-18和HV-19,使反应釜温度保持在120℃(压力保持在0.68~0.70 MPa左右),不断调整直至全部关闭掉HV-18和HV-19。当关闭HV-18和HV-19后出现压力下降时,可适当打开夹套蒸汽加热阀HV-17,仔细调整,使反应釜温度始终保持在120℃(压力保持在0.68~0.70 MPa )5~10分钟(实际为2~3小时)。保温之目的在于使反应尽可能充分地进行,以便达到尽可能高的主产物产率。此刻是观看开车成绩的最佳时刻。教师可参考记录曲线综合评价学员开车水平。

8、出料及清洗反应器

①完成保温后,即可进入出料及反应釜清洗阶段。首先打开放空阀HV-21约10秒(实际为2~5分

钟),放掉釜内残存的可燃气体及硫化氢。

②关闭放空阀HV-21。打开出料增压蒸汽阀V23,使釜内压力升至0.79 MPa以上。

③打开出料管预热阀V22及V24约10秒(实际为2~5分钟)。关闭V22及V24。

④立即打开出料阀V20,观察反应釜液位H-3逐渐下降,但釜内压力不变。当液位H-3下降至0.09m

时,压力开始迅速下降到0.44 MPa左右,保持10秒充分吹洗反应釜及出料管。

⑤关闭出料管V20及蒸汽增压阀V23。

⑥打开蒸汽阀V24及放空阀HV-21吹洗反应釜10秒(实际为2~5分钟)。关闭阀门V24。至此全部

反应岗位操作完毕,可进入操作下一批反应的准备工作。

五、连续工艺操作说明

1.冷态开车参考步骤

①检查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各泵、搅拌和压缩机处于停机状态。

②开己烷进口阀V6,开度50%,向第一釜D-201充己烷。当液位达50%时,将调节器LIC-03

投自动。

③开己烷进口阀V7,开度50%,向第二釜D-202充己烷。当液位达50%时,将调节器LIC-04

投自动。

④开丙烯进料阀V1,向储罐D-207充丙烯。当液位达50%时,开泵P-201,将调节器LIC-02

投自动。

⑤开鼓风机C-201A,即开C01。全开手操阀门V3,使丙烯气走旁路而暂不进入反应釜。手

动打开TIC-03输出约30%,使冷却器E-201预先工作。

⑥开釜D-201搅拌M01。开催化剂阀V8和V9,开度各50%。调整夹套热水阀V4,使釜温

上升至45~55℃左右诱发反应。关热水阀后,只要釜温继续上升,说明第一釜的反应已被诱发。此时反应放热逐渐加强,必须通过夹套冷却水系统,即手动开TIC-04输出向夹套送冷却水。逐渐关旁路阀V3加大气体循环冷却流量,控制釜温,防止超温、超压及“暴

聚”事故。将温度调节器TIC-04设定为70 1℃,投自动。

如果加热诱发反应过度,开大冷却量仍无法控制温度,应超前于温度不大于90℃时暂停搅拌,或适当减小催化剂量等方法及早处理。一旦釜温大于等于100℃,软件认定

为“暴聚”事故,只能重新开车。

如果加热诱发反应不足,只要一关热水阀V4,釜温TIC-04就下降。应继续开V4 强制升温。若强制升温还不能奏效,应检查是否在升温的同时错开了气体循环冷却系

统或TIC-04有手动输出冷却水流量。必须全关所有冷却系统,甚至开大催化剂流量直

到反应诱发成功。

⑦开釜D-202搅拌M02。开汽相丙烯补料阀V10,开度为50%。在釜D-201反应的同时必须

随时关注第二釜的釜温。因为第一釜的反应热会通过物料带到第二釜。有可能在第二釜

即使没有用热水加热诱发反应,也能使反应发生。正常情况需调整夹套热水阀V5使釜

温上升至40~50℃左右诱发反应。如前所述,由于首釜的浆液进入第二釜带来热量会导

致釜温上升,因此要防止过量加热。关热水阀后只要釜温继续上升,说明第二釜的反应

已被诱发。同时反应放热逐渐加强,必须通过夹套冷却水系统,即开夹套冷却水阀V15

和浆液循环冷却系统,即开泵P-206电机开关P06,手动开TIC-06输出控制釜温,防止

超温、超压及“暴聚”事故。将温度调节器TIC-06设定在60 1℃,投自动。

与第一釜相同,如果加热诱发反应过度,开大冷却量仍无法控制温度,应超前于温度不大于90℃时暂停搅拌,或适当减小催化剂流量等方法及早处理。一旦釜温大于等于 100℃,软件认定为“暴聚”事故。只能重新开车。

如果加热诱发反应不足,只要一关热水阀V5釜温TIC-06就下降。应继续开V5 强制升温。若强制升温还不能奏效,应检查是否在升温的同时错开了浆液循环冷却系统或V15有手动输出冷却水流量。必须全关所有冷却系统,甚至开大催化剂流量直到反应诱发成功。

⑧等两釜温度控制稳定后,手动调整AIC-01向首釜加入氢气,使熔融指数达6.5左右,

投自动。

⑨在调整AIC-01的同时,手动调整AIC-02向第二釜加入氢气,使熔融指数达6.5左右,

投自动。

⑩开循环液相丙烯阀V2(25%),适当关小阀V1(25%),应使丙烯进料总量保持不变。⑾微调各手动阀门及调节器,使本反应系统达到如下正常设计工况。

PI-01 储罐D-207压力 0.95 MPa

PI-02 釜D-201压力 1.0 MPa

PI-03 釜D-202压力 0.5 MPa

AI-01 釜D-201丙烯浓度 15 %

AI-02 釜D-202丙烯浓度 10 %

AI-03 釜D-201己烷浓度 45 %

AI-04 釜D-202己烷浓度 50 %

AI-05 釜D-201聚丙烯浓度 40 %

AI-06 釜D-202聚丙烯浓度 40 %

AI-07 储罐D-207丙烯浓度 70 %

AI-08 储罐D-207己烷浓度 30 %

AIC-01 釜D-201熔融指数 6.5

AIC-02 釜D-202熔融指数 6.5

TI-01 储罐D-207温度 35 ℃

TIC-03 冷却器E-201出口温度 45℃

TIC-04 釜D-201温度 70℃

TIC-06 釜D-202温度 60℃

LIC-02 储罐D-207液位 50 %

LIC-03 釜D-201液位 50 %

LIC-04 釜D-202液位 50 %

2.停车参考步骤

①关D-202汽相丙烯加料阀V10。

②关A、B催化剂阀V8、V9。

③关丙烯进料阀V1。

④关循环液相丙烯阀V2。

⑤关D-201加己烷阀V6。

⑥关D-202加己烷阀V7。

⑦开D-201放空阀V11。

⑧开D-202放空阀V12。

⑨开D-201泄液阀V13。

⑩开D-202泄液阀V14。

⑾将调节器TIC-04置手动全开。

⑿将调节器TIC-06置手动全开。

⒀将调节器TIC-03置手动全开。

⒁将调节器LIC-02置手动全开。

⒂将调节器LIC-03置手动全开。

⒃将调节器LIC-04置手动全关。

⒄将调节器AIC-01置手动全关。

⒅将调节器AIC-02置手动全关。

⒆关泵P-201。

⒇关泵P-206。

(21) 关D-201搅拌。

(22) 关D-202搅拌。

(23)将D-201、D-202和D-207的液位降至零。

(24)关气体循环阀V3。

(25)关压缩机C-201。

六、精馏操作步骤

1.单塔冷态开车

单塔冷态开车和多塔串联冷态开车在方法上的主要区别是:单塔开车时允许在进料达到一定的塔釜液位时暂停进料,以便有充分的时间调整塔的运行状态。而多塔串联冷态开车时,各塔的进料往往是前塔的塔釜或塔顶的出料。因此进料量仅允许适当减小,但不能停止,否则会干扰相关的塔,导致停车。

精馏塔开车前应当完成如下主要准备工作:管线及设备试压;拆除盲板;管线及设备氮气吹扫和氮气置换;检测及控制仪表检验与校零;公用工程投用;系统排放和脱水等。本软件简化为以下①至④步操作。

①开车前的准备工作:将各阀门关闭。各调节器置手动,且输出为零。

②开“N2”开关,表示氮气置换合格。

③开“G.Y.”开关,表示公用工程具备。

④开“Y.B.”开关,表示仪表投用。

⑤开C4充压阀VC4,待塔压PRC-2达0.31MPa 以上, 关VC4,防止进料闪蒸,使塔设备局

部过冷(此步不完成,后续评分为零)。

⑥开冷凝器EA-406的冷却水出口阀V23。

⑦开差压阀V6和V7。

⑧开进料前阀V1。手动操作FIC-1的输出约20%(进料量应大于100kmol/h),进料经过

一段时间在提馏段各塔板流动和建立持液量的时间迟后,塔釜液位LIC-1上升。由于进

料压力达0.78 MPa,温度为65℃,所以进塔后部分闪蒸使塔压上升。

⑨通过手动PRC-2输出(即冷却水量),控制塔顶压力在0.35MPa 左右,投自动。

⑩当塔釜液位上升达60%左右,暂停进料。开再沸器EA-405A的加热蒸汽入口阀V3和出口阀V4。

⑾手动开加热蒸汽量FIC-3的输出约20%,使塔釜物料温度上升直到沸腾。塔釜温度低于约108℃的阶段为潜热段,此时塔顶温度上升较慢,回流罐液位也无明显上升。

⑿注意当塔釜温度高于108℃后,塔顶温度及回流罐液位明显上升。说明塔釜物料开始沸腾。为了防止回流罐抽空,当回流罐液位上升至10%左右,开GA405A泵的入口阀V13,

启动泵G5A(GA405A),然后开泵出口阀V12。手动FIC-2的输出大于50%,进行全回流。

回流量应大于300 kmol/h。

⒀调整塔温进行分离质量控制。此时塔灵敏板温度TIC-3大约为69~72℃左右。缓慢调整塔釜加热量FIC-3,以每分钟0.5℃提升TIC-3直到78℃(实际需数小时)。缓慢

提升温度的目的是使物料在各塔板上充分进行汽液平衡,将轻组分向塔顶升华,将重组

分向塔釜沉降。当TIC-3的给定值升至78℃时,将灵敏板温度控制TIC-3投自动(主调

节器),将FIC-3投自动(副调节器),然后两调节器投串级。同时观察塔顶C5含量

AI-1和塔底C4含量AI-2,应当趋于合格。同时注意确保塔釜液位LIC-1和回流罐液位

LIC-2不超限(当塔顶AI-1不合格且LIC-2大于80%,应及时开阀门V25排放。同理,当塔釜AI-2不合格且LIC-1大于80%,应及时开阀门V24排放)。

⒁此刻塔顶及塔釜液位通常尚未达到50%,重开进料前阀V1,手动操作FIC-1的输出。可逐渐提升进料量,由于塔压及塔温都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塔釜加热量和塔顶冷却量会随

进料增加而自动跟踪提升。最终进料流量达到370 kmol/h时将 FIC-1投自动。

⒂手动FIC-2的输出将回流量提升至350 kmol/h左右,投自动。

⒃塔顶采出:提升进料量的同时,应监视回流罐液位。当塔顶C5含量AI-1低于0.5% 且

LIC-2达到50%左右时,先开V16阀,开泵G6A(GA406A),再开泵出口阀V17。手动调节LIC-2的输出,当液位调至50%时投自动。

⒄塔底采出:提升进料量的同时,应监视塔釜液位。当塔底C4含量AI-2低于1.5% 且

LIC-2达到50%左右时,手动调节LIC-1的输出,当液位调至50%时投自动。

⒅将塔顶压力调节器PRC-2和PIC-1投超驰(用投串级代替)。

⒆微调各调节器给定值,使精馏塔达到设计工况:

FIC-1 370 kmol/h

FIC-2 350 kmol/h

LIC-1 50 %

LIC-2 50 %

TIC-3 78 ℃

PRC-2 0.35 MPa

AI-1 <0.5 %

AI-2 <1.5 %

2.多塔串联冷态开车

精馏塔开车前应当完成如下主要准备工作:管线及设备试压;拆除盲板;管线及设备氮气吹扫和

氮气置换;检测及控制仪表检验与校零;公用工程投用;系统排放和脱水等。本软件简化为以下①至④步操作。

①开车前的准备工作:将各阀门关闭,各调节器置手动,且输出为零。

②开“N2”开关,表示氮气置换合格。

③开“G.Y.”开关,表示公用工程具备。

④开“Y.B.”开关,表示仪表投用。

⑤开C4充压阀VC4,待塔压PRC-2达0.31MPa 以上, 关VC4。防止进料闪蒸使塔设备局部

过冷(此步不完成,后续评分为零)。

⑥开冷凝器EA-406的冷却水出口阀V23。

⑦开差压阀V6和V7。

⑧开进料前阀V1。手动操作FIC-1的输出约20%(进料量应大于100kmol/h),进料经过

一段时间在提馏段各塔板流动和建立持液量的迟后,塔釜液位LIC-1上升。由于进料压

力达0.76 MPa,温度为65℃,所以进塔后部分闪蒸使塔压上升。

⑨通过手动PRC-2输出(即冷却水量),控制塔顶压力在0.35MPa 左右,投自动。

⑩当塔釜液位上升达15%左右,开再沸器EA-405A的加热蒸汽入口阀V3和出口阀V4。

⑾手动开加热蒸汽量FIC-3的输出约20%,使塔釜物料温度上升直到沸腾。塔釜温度低于约108℃的阶段为潜热段,此时塔顶温度上升较慢,回流罐液位也无明显上升。

⑿注意当塔釜温度高于108℃后,塔顶温度及回流罐液位明显上升,说明塔釜物料开始沸腾。为了防止回流罐抽空,当回流罐液位上升至10%左右,开GA405A泵的入口阀V13,

启动泵G5A(GA405A),然后开泵出口阀V12。手动FIC-2的输出大于50%,进行全回流。

回流量应大于300 kmol/h。

⒀调整塔温进行分离质量控制。此时塔灵敏板温度TIC-3大约为69~72℃左右。缓慢调整塔釜加热量FIC-3,以每分钟0.5℃提升TIC-3直到78℃(实际需数小时)。缓慢

提升温度的目的是使物料在各塔板上充分进行汽液平衡,将轻组分向塔顶升华,将重组

分向塔釜沉降。当TIC-3的给定值升至78℃时,将灵敏板温度控制TIC-3投自动(主调

节器),将FIC-3投自动(副调节器),然后两调节器投串级。同时观察塔顶C5 含量

AI-1和塔底C4含量AI-2,应当趋于合格。同时注意确保塔釜液位LIC-1和回流罐液位

LIC-2不超限(当塔顶AI-1不合格且LIC-2大于80%,应及时开阀门V25排放。同理,当塔釜AI-2不合格且LIC-1大于80%,应及时开阀门V24排放)。

⒁手动FIC-2的输出将回流量提升至350 kmol/h 左右,投自动。

⒂塔顶采出:提升进料量的同时,应监视回流罐液位。当塔顶C5含量AI-1低于0.5% 且

LIC-2达到50%左右时,先开V16阀,开泵G6A(GA406A),再开泵出口阀V17。手动调节LIC-2的输出,当液位调至50%时投自动。

⒃塔底采出:提升进料量的同时,应监视塔釜液位。当塔底C4含量AI-2低于1.5% 且

LIC-2达到50%左右时,手动调节LIC-1的输出,当液位调至50%时投自动。

⒄逐渐提升进料量,由于塔压及塔温都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塔釜加热量和塔顶冷却量会随进料增加而自动跟踪提升。最终进料流量达到370 kmol/h时将 FIC-1投自动。

⒅将塔顶压力调节器PRC-2和PIC-1投超驰(用投串级代替)。

⒆微调各调节器给定值,使精馏塔达到设计工况:

FIC-1 370 kmol/h

FIC-2 350 kmol/h

LIC-1 50 %

LIC-2 50 %

TIC-3 78 ℃

PRC-2 0.35 MPa

AI-1 <0.5 %

AI-2 <1.5 %

冷态开车完毕。

3. 正常停车

停车前状态及准备同正常工况。

①将塔压控制在0.35MPa,并保持自动。

②手动FIC-1,关进料前阀V1。

③将TIC-3与FIC-3串级解列。手动减小FIC-3的输出(约关至25%), 同时加大塔顶和塔

釜采出。

④当釜液降至5%,停止塔采出。

⑤当回流罐液位降至20%时, 停回流, 停再沸器加热, 停塔顶采出。

⑥关GA-405A出口阀, 停GA-405A,关入口阀; 关GA-406A出口阀, 停GA-406,关入口

阀。

⑦将回流罐液体从底部泄出, 将釜液泄出。

⑧手动开大PIC-1输出泄压, 手动关PRC-2。

⑨关再沸器入、出口阀,关冷却水出口阀,关压差阀。

⑩待压力泄压至0.0, 停车完毕。

4. 紧急停车

停前状态及准备同正常工况。

①关FIC-1,关进料前阀。

②立即手动开大FIC-2, 使回流量增至415 kmol/h左右。

③立即手动减小FIC-3, 使蒸气流量减至约222 kmol/h。

④如果两个液位不超上限, 立即关闭塔顶、塔釜采出。

⑤用蒸气量(FIC-3) 和回流量(FIC-2) 维持全回流操作, 并维持两个液位不超限。

⑥完毕。

七、吸收操作系统说明

1.冷态开车

(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①将各调节器置手动,且输出为零。

②将各手操器和开关关闭。

③开“GYG”,表示公用工程具备。

④开“YBT”,表示仪表投用。

⑤开“N2S”,表示系统氮气吹扫完成。

⑥开“N2H”,表示氮气置换合格。

(2)建立吸收塔和解吸塔系统C6油冷循环和热循环

①开阀门V6,向FA-311引入贫油,LI-311上升。

②当LI-311上升至50%之前,先全开V7、V8,启动泵G2A,然后开V9、V12、V13。当LI-311上升至55%左右,手动开FRC-311的输出约20%,当塔内持液量建立后,吸收塔液位LIC-310上升。注意调整V6阀,保证LI-311不超限。

③当LIC-310达到50%之前,全开V14、V15、V16和V17。当LIC-310 接近50%时,手动开FIC-310,C6油进入解吸塔,LIC-312上升。当LIC-310 达到50%时将LIC-310和FIC-310同时投入自动和串级。

④当LIC-312达50%之前,全开V18、V19、V20、V21、V24和V25。当LIC-312 达50%时投自动。此时已建立C6油的冷循环。由于设备及管线的持液量也基本建立,若继续进C6油会导致LI-311迅速上涨。应注意关小V6,防止LI-311超限。建立C6油循环时,稳定工况的关键是控制FRC-311不宜过大,否则难于控制各液位。冷循环一旦建立,解吸塔会立即升温(本软件仅仿真吸收塔部分,解吸塔的相关现象由软件自动生成。操作从略)。可观察到系统各测量点温度上升,说明系统已进入热循环阶段。

(3)氮气升压:为了稳定富气进塔的流量, 提高开车阶段的吸收效率,在接收富气前将吸收塔用氮气升压有好处。开氮气充压阀VN2,将DA-302压力提到1.0 MPa 以上, 关VN2。

(4)接收富气(C4混合气):确认热循环已建立,氮充压完成,可开始进富气。

①逐渐开V1,同时开V2约10%~20%左右。注意各检测点压力逐渐上升。

②开V4、V5,当PIC-308压力升至1.2 MPa左右时投自动。

③随压力上升,逐渐开大V1和V2,使FI-308达到2000 kg/h 左右。

④进富气达到一定负荷后,开V26和V27,调整两阀使TI-308在5℃以下,以便在

FA-304中分离C6油。

(5)手动开TIC-312的输出,使温度降低至5℃左右,投自动。

(6)设“AKB”为53.5%左右,将FRC-311投自动和比值调节(以串级表示)。

(7)提升进富气负荷。逐渐开大V1和V2,待吸收塔顶温TI-309下降至7.0℃左右, 使进气流量缓慢提高到5000 kg/h 左右。注意当LI-309高于60%时,可适当开V22阀。

由于C6油在吸收解吸过程中有一定损耗,当LI-311下降时应适当开大V6补充C6油。

(8)将系统调整到正常工况。设计值范围如下。

FI-308 5000 kg/h FRC-311 13300 kg/h

PIC-308 1.20 MPa TI-308 <5.0 ℃

TIC-312 5.0 ℃ LIC-310 50 %

LIC-312 50 % LI-309 50 %

LI-311 50 % AI-301 <0.6 %

AI-302 <0.6 %

2.正常停车

(1)停前状态及准备。同正常运行。

(2)正常停车

①开V22,使LI-309低于5%,关V22。

②断开FRC-311的比值调节,将PIC-308置手动。

③关V1,同时尽快关PIC-308输出。

④关V26、V27

⑤待塔顶C4组成降至0.1%时,断开FIC-310的串级,手动关FRC-311,再关V9,

停G2A泵,关V8,关V7。

⑥待LIC-310降至0.0% 时,开V22,使LI-309降至0.0%。

⑦关FIC-310输出,关V14、V17。

⑧将LIC-312置手动(约50%)

⑨当LIC-312降至0.0%时,关LIC-312输出,关V20、V21,再关V24、V25和TIC-312

输出。

⑩开V23,降LI-311液位。

⑾开PIC-308输出降压。

⑿待LI-311降至0.0%,关V23,待压力降至0.0MPa,关PIC-308。

⒀氮吹扫。

⒁待塔温升至24℃以上时,关闭所有阀门,停车完毕。

3.紧急停车

(1)停前状态及准备。同正常运行。

(2)紧急停车

①断开FRC-311的比值调节。

②关闭V1,同时尽快手动关闭PIC-308。

③开V22,降LI-309至0.0%,关V22。

④关V26、V27。

⑤在此基础上维持C6油循环状态。

⑥完毕。

化工单元操作

化工单元操作 作者:易卫国页数:324 出版: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0232 上一个:化工制图习题集(第3版) 下一个:现代制造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 《化工单元操作》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和教学实际,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打破本科教材的常规,不再以传统的“三传”为主线来安排教学次序,而是将化工原理、化工装备、电器与仪表等课程的相关知识有机融合,以典型化工生产单元操作及其设备为纽带,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模块化内容设计,且精简理论,删除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和纯理论型计算,放弃对过程原理及理论计算“过深、过细、过全、过难”的描述。 全书共分“流体流动及输送技术、传热技术(传热、冷冻)、分离技术(非均相物系的分离——沉降和过滤、蒸发、干燥、蒸馏、吸收、萃取、结晶、新型分离方法——膜分离和吸附)”三大模块,十一个子模块,各子模块均涵盖“技术应用”、“设备或流程认知”、“相关知识获取”、“操作方法”、“故障处理”、“安全生产”及“节

能”等内容,突出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化工技术类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供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绪论 任务一了解化工生产过程及单元操作 一、化工生产过程与单元操作 二、单元操作的分类 任务二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课程目标 一、本课程的性质、内容 二、课程目标 任务三了解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任务四正确使用单位 一、单位和单位制 二、单位换算 习题 模块一流体流动及输送 任务一认知流体输送设备及管路 一、贮罐 二、化工管路 三、输送设备 任务二获取流体输送知识 一、流体的基本物理量 二、静力学方程式及其应用 三、连续性方程式及其应用 四、柏努利方程式及其应用 五、流体流动阻力及降低措施 六、流体的基本物理量的检测 任务三熟悉流体输送机械 一、液体输送机械 二、气体输送机械 任务四离心泵的操作 一、操作方法 二、故障分析及处理

数控仿真操作步骤

数控仿真操作步骤 一、基本操作部分 1、选择机床:机床→选择机床→控制系统(FANUC)→(FANUC 0I)→机床类型(车 床) 2、开机:按启动按钮→(相关指示灯亮)→大红按钮→注意屏幕显示 3、回参考点:按(回原点)→按Z→按+→Z轴回参考点;按X→按+→X轴回参 考点;注意屏幕显示 4、程序输入:按(编辑)→(PROG)键→屏幕进入编程状态→输入程序;输入 O1111(文件名)→按(INSERT)键→按(;)按(INSERT)键→依次输入每一个程序段→按(;)按(INSERT)键→ 删除输入域中的数据按(Backspace)键 删除字符按(DELETE)键 5、图形显示: 选中所需程序,将光标移至程序头→按(自动运行)→按(CUSTCM GRAPH)→按→选择合适的显示平面→选择合适的放大和缩小比例→选择移动标 二、选择刀具(根据图纸选择所需刀具) 刀具类型刀片 刀尖角 度 刃长 刀尖半 径 刀柄主偏角 加工深 度 最小直 径 T0101 外圆车 刀 35°35160.8 外圆右 向横柄 93── T0202 内孔镗 刀 55°55110.4内孔柄 93、60、19 (编号121) 槽刀槽刀第二行倒数第二把 宽度 刀尖半 径 切槽深 度 加工深 度 最小直 径 外槽刀 根据图 纸上槽 的尺寸 定槽刀 宽度 0 应大于 图纸上 计算得 到的槽 深 ── 内槽刀 0 20 成型 槽刀 第二行倒数第一把 外槽刀 2 螺纹刀 第一行 最后一 刀尖角 度 刃长 刀尖半 径 刀柄 加工深 度 最小直 径

把 外圆螺纹刀60110 外螺纹 柄 内孔螺纹刀6070 内螺纹 柄 20 三、编写程序 1、零件的每一边写在一个程序内,一共两个程序(O0001、O0002) 2、编程顺序:每一边都是从外到内编写,先轮廓、再槽、再螺纹 3、程序中的刀号要与上述所选刀具号一至 4、程序中除了G73 U10. R10中的R不加点外,X、Y、Z、R、U、W字母后面都要加点 5、一般情况中编制加工轨迹时直径方向用X表示,其值为正。轴线方向用Z 表示,其值为负。 四、检查程序 1、通过查看轨迹检查程序是否正确 2、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学会查找,并修改 3、修改完成后,按‘RESET’复位键,再从新轨迹检查 4、一定要检查清楚,要保证轨迹正确才能做下一步的工作。 5、有时在单段方式下查看轨迹,有利于快速查找编程错误 6、在程序输入过程中要边做边保存,(在指定盘符路径建立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名为考生准考证号,数控加工仿真结果保存至该文件夹。文件名:考生准考证号_FZ) 五、装工件 1、要按图纸要求定义零件的类型、各部分尺寸 2、装零件时一定要全部伸出,为以后解决问题作准备 3、要看清楚内孔的方位(把零件设定为全剖或透明) 4、完成后要保存 六、对刀 1、先对外轮廓刀: 切端面(少切点,不要把总长变短了)→刀具不动→设置(输入Z0→测量) 切外圆→刀具不动→主轴停止→测量外圆直径→设置(输入X (直径值)→测量)同时设置刀具补偿:T3 R0.8 2、对其余刀: 换刀:返参,按(MDI)→PROG→输入;T0202;(或;T0*0*;)→按循环启动 对刀:切外圆→刀具不动→主轴停止→测量切削处(读取Z值、X值→设置(在相应刀位输入X (直径值)→测量、Z0→测量) 如是内轮廓刀同时设置刀具补偿:T2 R0.4 3、螺纹刀Z方向对刀例外(。。。。。) 4、同一边加工的刀一起对刀完成

高速公路安全驾驶技巧(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5379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高速公路安全驾驶技巧 (正式版)

高速公路安全驾驶技巧(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高速公路由于其封闭性,理论上说,行驶在上面 的车辆就像在一条传送带,互不干扰,大家只要遵守 相应的规则,其安全系数相比市政道路是要高出不少 的,下面就分享几个非常简单实用的高速行驶技巧, 希望能够帮助新手司机朋友们。 切忌连续变道 很多驾驶员进入高速公路后,发现左后方无车, 便开始连续变道,这样做其实是很危险的。一是观察

时容易产生死角,二是后车对连续变道一般没有心理准备,三是如果出现高速行驶车辆,对方极易由于刹车不及,产生追尾。 其实高速公路每条车道都有最低和最高车速限制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降车速提升到所需变更车道的车速后,打左转向灯示意,确保安全后变换车道,经过多次操作后,到达所需要的车道。 选择合适的车道行驶 平时我们驾驶私家车高速行驶时,最好选择靠左的两条车道行驶。最左侧车道为超车车道,车速相对

化工原理——其他化工单元操作过程

第八章其他化工单元操作过程 【例8-1】在中央循环管蒸发器内将NaOH水溶液由10%浓缩至20%,试求:(1)利用图8-2求50kPa时溶液的沸点。 (2)利用经验公式计算50kPa时溶液的沸点。 解:由于中央循环管蒸发器内溶液不断地循环,故操作时器内溶液浓度始终接近完成液的浓度。 从附录中查出压强为101.33kPa及50kPa时水的饱和温度分别为100℃及81.2℃,压强为50kPa时的汽化热为2304.5kJ/kg。 (1)利用图8-2求50kPa压强下的沸点50kPa压强下水的沸点为81.2℃,在图8-2的横标上找出温度为81.2℃的点,根据此点查出20%NaOH水溶液在50kPa压强下的沸点为88℃。 (2)利用经验公式求50kPa压强下的沸点用式8-5求20%NaOH水溶液的杜林线的斜率,即 k=1+0.142x=1+0.142×0.2=1.028 再求该线的截距,即 y m=150.75x2-2.71x=150.75×0.22-2.71×0.2=5.488 又由式8-4知该线的截距为 y m=t A′-kt w′=5.488 将已知值代入上式,得 t A′-1.028×81.2=5.488 解得t A′=88.96℃ 即在50kPa压强下溶液沸点为88.96℃。 由于查图8-2时引入误差,以及式8-5及式8-6均为经验公式,也有一定的误差,故二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略有差异。 【例8-2】在单效蒸发器中每小时将5400kg、20%NaOH水溶液浓缩至50%。原料液温度为60℃,比热容为3.4kJ/(kg·℃),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的绝对压强分别为400kPa及50kPa。操作条件下溶液的沸点为126℃,总传热系数K o为1560W/(m2·℃)。加热蒸汽的冷凝水在饱和温度下排除。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试求: (1)考虑浓缩热时:①加热蒸汽消耗量及单位蒸汽耗量;②传热面积。 (2)忽略浓缩热时:①加热蒸汽消耗量及单位蒸汽耗量;②若原料液的温度改为30℃及126℃,分别求①项。 表8-1 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K值 蒸发器的型式 总传热系数W/(m2·℃) 水平沉浸加热式600~2300 标准式(自然循环)600~3000

高速公路驾驶技巧及注意事项

高速公路驾驶技巧及注意事项 高速公路是全封闭、多车道,具有中央分隔离带、立体交叉,集中管理,控制出入,限制上路车种,安全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专供机动车高速行驶的公路,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完全不同于一般道路的驾驶,由于高速公路具有车速高、车道区分明确,车辆流向单一,而且流星大的特点,驾驶员应当学会并掌握高速公路的正确驾驶方法。 (一)驶入高速公路从一般道路驶入高速公路,必须按照以下三步安全行驶。 1、匝道行驶首先应根据指路标志,确定目的地的行驶方向,一旦驶错方向就不会再有退路,入口预告标志,表示要向两个方向的入口,表示通向一个方向的入口,注意观察路标,它会告诉您要去的地方,是向左还是向右行驶,即是进入左匝道,还是进入右侧匝道,严禁在匝道上超车、停车、调头、倒车,这些做法都有可能酿成车祸。 2、加速车道行驶要充分利用加速车道尽量提高并接近主干道上行进车辆的车速,以防后续车与本车发生追尾碰撞,入口标志牌表示进入高速公路,设在加速车道起点,起点标志牌表示高速公路起点,设在高速公路起点,在进入合流三角地带之前,打开左转向灯,沿加速车道提速行驶,应当尽快将车速提高到60km/h 以上,如果跟随前车行驶,还要注意观察前车的行驶速度和加速情况,并保持一个能够在加速车道上,充分提速的安全距离,在充分利用加速车道约1/2 以上路程,注意并掌握前后情况,估计在不致妨碍行车道车辆行进的有利条件下,选择驶入行车道的时机,果断驶入高速公路行车道。 3、驶入行车道从加速车道驶入高速公路行车道重要的是应集中精力,观察左侧行车道上行驶车辆的车速和车流情况,在不妨碍行车道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安全平顺地汇入车流。 (1)汇入行车道时,转向盘的操作不要过急、过猛。 (2)密切注视高速公路行车道的行车情况,并通过后视镜观察行车道后面驶来的车辆动态。(3)应正确估计行车道上车流速度,以调整和控制好行驶速度。 (4)主车道车辆稀少时,也应尽量避免抢在正常行驶车辆前驶入主车道。 (5)主车道车流密度大时,如果主车道上的车辆相距较或以车队状态行车时,欲驶入车辆的驾驶员应考虑本车的加速性能和首车的速度,首车速度较低, 本车加速性良好, 在不影响首车的正常行驶条件下,应从容加速从首车前方驶入,首车开得较快,其他尾随车与其有近有远时, 可以选择一辆车速较低的车辆空当驶入,但一定不能影响其正常行驶。首车开得较快,尾随车辆一辆跟一辆,相距很近时,本车应控制好车速,在所有车辆通过后再驶入。 4、正确驶入高速公路的操作过程 (1)在合流三角地带之前打开左转向灯。 (2)通过内外后视镜或直接目视观察主车道上的车流动动态。 (3)车辆充分加速,达到主车道规定车速。 (4)再次观察主车道上车流动态,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平稳地转入主车道行驶。 (5)关闭转向灯;因为转各盘转角不大,前轮自动回正能力较小,应养成手动回正的习惯。 (二)驶离高速公路驶离高速公路基本上也是分三步进行,驶离行车道、在减速车道上行驶和匝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分 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251-72 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分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化工单元操作是指各种化工生产中以物理过程为主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加热、冷却、加压操作、负压操作、冷冻、物料输送、熔融、干燥、蒸发与蒸馏等。 1 加热 加热是促进化学反应和物料蒸发、蒸馏等操作的必要手段。加热的方法一般有直接火加热(烟道气加热)、蒸汽或热水加热、载体加热以及电加热等。 (1)温度过高会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若是放热反应,则放热量增加,一旦散热不及时,温度失控,发生冲料,甚至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2)升温速度过快不仅容易使反应超温,而且还会损坏设备,例如,升温过快会使带有衬里的设备及各种加热炉、反应炉等设备损坏。

(3)当加热温度接近或超过物料的自燃点时,应采用惰性气体保护;若加热温度接近物料分解温度,此生产工艺称为危险工艺,必须设法改进工艺条件,如负压或加压操作。 2 冷却 在化工生产中,把物料冷却在大气温度以上时,可以用空气或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冷却温度在15℃以上,可以用地下水;冷却温度在0~15℃之间,可以用冷冻盐水。 还可以借某种沸点较低的介质的蒸发从需冷却的物料中取得热量来实现冷却,常用的介质有氟里昂、氨等。此时,物料被冷却的温度可达-15℃左右。 (1)冷却操作时,冷却介质不能中断,否则会造成积热,系统温度、压力骤增,引起爆炸。开车时,应先通冷却介质;停车时,应先停物料,后停冷却系统。 (2)有些凝固点较高的物料,遇冷易变得黏稠或凝固,在冷却时要注意控制温度,防止物料卡住搅拌器或堵塞设备及管道。

宇龙数控车床仿真软件的操作

第18章宇龙数控车床仿真软件的操作 本章将主要介绍上海宇龙数控仿真软件车床的基本操作,在这一章节中主要以FANUC 0I和SIEMENS 802S数控系统为例来说明车床操控面板按钮功能、MDA键盘使用和数控加工操作区的设置。通过本章的学习将使大家熟悉在宇龙仿真软件中以上两个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机床操作的基本原理,具备宇龙仿真软件中其它数控车床的自学能力。 就机床操作本身而言,数控车床和铣床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如果大家真正搞清楚编程和机床操作的的一些基本理论,就完全可以将机床操作和编程统一起来,而不必过分区分是什么数控系统、什么类型的机床。 在编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就是在编程时采用工件坐标值进行编程,而不会采用机床坐标系编程,原因有二:其一机床原点虽然客观存在,但编程如果采用机床坐标值编程,刀位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无法计算;其二即使能得到刀位点在机床坐标系的坐标,进而采用机床坐标值进行编程,程序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因为如果工件装夹的位置和上次的位置不同,程序就失效了。实际的做法是为了编程方便计算刀位点的坐标,在工件上选择一个已知点,将这个点作为计算刀位点的坐标基准,称为工件坐标系原点。但数控机床最终控制加工位置是通过机床坐标位置来实现的,因为机床原点是固定不变的,编程原点的位置是可变的。如果告诉一个坐标,而且这个是机床坐标,那么这个坐标表示的空间位置永远是同一个点,与编程原点的位置、操作机床的人都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如果这个坐标是工件坐标值,那么它的位置与编程原点位置有关,要确定该点的位置就必须先确定编程原点的位置,没有编程原点,工件坐标值没有任何意义。编程原点变化,这个坐标值所表示的空间位置也变化了,这在机床位置控制中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在数控机床中是通过机床坐标值来控制位置。为了编程方便程序中采用了工件坐标值,为了加工位置的控制需要机床坐标值,因此需要将程序中的工件坐标转换成对应点的机床坐标值,而前提条件就是知道编程原点在机床中的位置,有了编程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就可以将工件坐标值转换成机床坐标值完成加工位置的控制,解决的方法就是通过对刀计算出编程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程序执行时实际上做了一个后台的工作,就是根据编程原点的机床坐标和刀位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计算出对应的机床坐标,然后才加工到对应的机床位置。 这是关于编程的最基本理论,所有轮廓加工的数控机床在编程时都采用这样的理论,无论铣床、车床、加工中心等类型的机床,还是FANUC、SIEMENS、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等数控系统,数控机床都必须要对刀,原理都是完全相同的,而对刀设置工件坐标系或刀补则是机床操作中的核心内容,如果大家搞清楚这些理论对机床操作将十分具有指导意义。 18.1 实训目的 本章主要使大家了解宇龙仿真软件车床的基本操作,熟悉并掌握FANUC 0I数控车床的操作界面,在此基础上过渡并熟悉SIEMENS 802S数控车床的界面和操作。 18.2 FANUC 0i数控车床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安全技术.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安全技术 第一部分流体输送单元操作过程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各种原材料、中间体、产品以及副产品和废弃物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这些输送过程就是物料输送。在现代化工业企业中,物料输送是借助于各种输送机械设备实现的。由于所输进的物料形态不同(块状、粉态、液态、气态等),所采取的输送设备也各异。 一、屏护(用于电机外壳、泵的转动部分保护外壳) 屏护就是使用屏障、遮栏、护罩、箱盒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如果不便于包以绝缘或者单靠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的场合,可采用屏护保护。 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为了防止屏护装置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必须将屏护装置接地或接零。 屏护装置一般不宜随便打开、拆卸或挪移,有时其上还应装有连锁装置(只有断开电源才能打开)。 @ 屏护装置还应与以下安全措施配合使用。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并应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被屏护的带电部分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明规定的符号或涂上规定的颜色,遮栏、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根据被屏护对象挂上“止步!”、“禁止攀登,高压危险!”、“当心触电”等警告牌;配合屏护采用信号装置和连锁装置。 前者一般用灯光或仪表指示有电,后者采用专门装置,当人体越过装置可能接近带电体时,所屏护的装置自动断电。 —

图1—1 警告牌 二、电机的安全知识(接地或接零) 1.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如外壳等)用导线与大地做电气连接。 2. 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是指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外壳),用导线与低压电网的零线(中性线)连接起来。 【 3. 保护接零的原理 保护接零一般与熔断器、自动开关等保护装置配合,当发生碰壳短路时,短路电流就由相线流经外壳到零线(中性线),再回到中性点。由于故障回路的电阻、电抗都很小,所以有足够大的故障电流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熔断器等)迅速动作,从而将故障的设备断开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三、流体输送中的安全知识(消除流体流动中在管路中产生的静电) 1.工艺控制法 工艺控制法就是从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静电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达不到危险的程度。 (1)限制输送速度 降低物料移动中的摩擦速度或液体物料在管道中的流速等工作参数,可限制静电的产生。例如,油品在管道中流动所产生的流动电流或电荷密度的饱和值近似与油品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所以对液体物料来说,控制流速是减少静电电荷产生的有效办法。为了不影响生产率,将最大允许流速定为安全流速,使物料在输送中不超过安全流速的规定。 … (2)加速静电电荷的逸散 在产生静电的任何工艺过程中,总是包括着产生和逸散两个区域。在静电产生的

数控机床的操作及编程实训报告范本

数控机床的操作及编程实训报告

数控机床的操作及编程实训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数控102

实训一、数控车床认识及基本操作实训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1)、了解数控车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程; 3)、掌握数控车床的手动操作; 4)、掌握数控车床的刀具补偿输入、程序自动运行。 2、要求:在规定的课程周期内: 1)、熟悉车床本体、CNC、伺服单元、PLC、面板等 部件的结构、原理、作用。 2)、掌握手动编程各种指令的意义功能、根据加工工艺,编写指定零件的加工程序。 3)、能够熟练操作数控车床。 4)、独立完成数控车床的对刀,程序编制、录入, 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5)、按课程要求编写相应的实训报告。 二、内容: 1、熟悉数控车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在掌握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能够熟练使用 华中数控系统编制加工程序。 3、能够正确操作SKA6136/V数控车床,并利用机床完成给

定零件的加工; 三、实训设备:数控车床一台 四、实训思考题 1.简述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时请穿好工作服,安全鞋,戴好工作帽及防护镜,注意:不允许戴手套操作机床。 (2)注意不要移动或损坏安装在机床上的警告标牌。 (3)注意不要在机床周围放置障碍物,工作空间应足够大。 (4)某一项工作需要俩人或多人共同完成时,应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一致。 2.机床回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数控装置上电时并不知道机床零点,为了正确地在机床工作时建立机床坐标系,一般在每个坐标轴的移动范围内设置一个机床参考点(测量起点),机床起动时,一般要进行机动或手动回参考点,以建立机床坐标系。机床参考点能够与机床零点重合,也能够不重合,经过参数指定机床参考点到机床零点的距离。机床回到了参考点位置,也就知道了该坐标轴的零点位置,找到所有坐标轴的参考点,CNC 就建立起了机床坐标系。。 3.机床的开启、运行、停止有那些注意事项? 首先安全第一,关机前要先按急停按钮再切断系统电源开关、

高速公路安全驾驶常识

高速公路安全驾驶常识 高速公路因车速高、全封闭等特性,使一些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很不适应,那么该如何正确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呢? 一、进入高速公路前检查车辆 在高速公路上,汽车必须保持足够高的速度行驶,所以在上路前机动车都要进行安全检查,如果不提前预防,车辆在高速行驶中突然发生故障,极易追尾相撞,造成恶性交通事故,所以出车前必须对车辆进行以下10项内容的检查: 1.散热器有无足够的冷却水; 2.风扇皮带松紧度及有无损伤; 3.机油量和清洁情况; 4.轮胎气压是否达到轮胎的充气标准,轮胎有无损伤; 5.确认燃料是否充足; 6.各部分电器工作是否正常; 7.传动部分紧固件是否松动; 8.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9.信号灯系统是否工作正常;10.照明装置的工作是否正常。另外,高速行驶容易造成驾驶员疲劳,出车前要注意休息,以保持长时间行驶时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二、驶至收费站提前准备 经过充分准备后,认为完全可以出车了,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启动发动机,驾驶车辆向亮着绿灯或没有禁行标志的收费口靠近,注意要有秩序排队,严禁强行加队,在交费口处领取高速公路通行券,支付车辆通行费。出车时要注意尽量提前准备好零钱,以免收费员找兑时耽误自己的时间。 三、怎么正确进入主干道

进入收费站后,认真观察指路板,迅速辨认自己所去方向的上道路口。车辆驶入高速公路后,从匝道口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必须在加速车道上提高车速,尽快将车速提高到50公里/小时以上,用眼睛或从反光镜中观察主车道上的车辆行驶情况,抓住时机安全快速进入主车道,驶入主车道时不能妨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 四、途中行驶注意哪些事项 1.掌握好速度概念 高速公路的车道一般划分为行车道、超车道和紧急停车道。驾车正常行驶时应走行车道,尽量将视线放远,以适合高速行驶的需要。注意速度表,一般应掌握最低时速不低于50公里,最高时速不高于110公里。 2.防止疲劳 随着高速行驶时间的增长,尤其是车辆很少时,驾驶员信息刺激量减少会造成人的意识下降,产生高速催眠现象,这在行驶时是相当危险的。驾驶员要防止打瞌睡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服务区休息或驶出高速公路休息,以消除疲劳。 3.正确使用方向盘及制动器 当车速为40公里/小时的时候,要使车辆绕过障碍物需要驾驶员的两臂使出一定的力量转动方向盘,而当车速为100公里/小时的时候,只要稍微用力打方向盘就能使车辆的方向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在高速行驶时,方向盘要稳握轻打,以免车辆失控。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题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天津得大气压强分别为101、33kPa,苯乙烯真空精馏塔得塔顶要求维持5、3kPa得绝站压强、则真空表上读数为( )。 A.96.03kPa B.一96.03kPa C.106.63kPa D. 98.03kPa 2.流体流动中能量损失得根本原因在于流体存在着( )。 A.密度 B.湍流 C.黏性 D.动能 3.密度为1000kg/m3得流体,在Φ108×4得管内流动,流速为2m/s,流体得粘度为1cp,其只Re为( )。 A. 105 B.2×107 C. 2×106 D. 2×105 4.计量泵得工作原理就是( )。 A.利用离心力得作用输送流体 B.依靠重力作用输送流体 C.依靠另外一种流体得能量输送流体 D.利用工作室容积得变化输送流体 5.对离心泵错误得安装或操作方法就是( )。 A.吸入管直径大于泵得吸入口直径 B.启动前先向泵内灌满液体 C.启动时先将出口阀关闭 D.停车时先停电机,再关闭出口阀 6.微粒在降尘室内能除去得条件为:停留时间( )它得降尘时间。 A.不等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 D.大于或小于 7.导热系数得单位为( )。 A.W/m·℃ B.W/m2·℃ C.W/kg·℃ D.W/S·℃ 8.物质导热系数得顺序就是( )。 A.金属>一般固体>液体>气体 B.金属>液体>一般固体>气体 C.金属>气体>液体>一般固体 D.金属>液体>气体>一般固体 9.两组分物系得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采用精馏方法分离该物系越( ). A.容易 B.困难 C.完全 D.无法判断 10.某精馏塔得馏出液量就是50kmol/h,进料量为120kmol/h,则釜残液得流量就是( ). A.100kmol/h 13.50kmol/h C. 70kmol/h D.125kmol/h 11.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得第n-1、n、n+l层塔板,其气相组成关系为( )。 A. y n+1>y n>y n-1 B. y n+1=y n=y n-1 C. y n+1<y n<y n-1 D. y n+1≤y n≤y n-1 12.吸收操作得目得就是分离( )。 A.气体混合物 B.液体均相混合物 C.气液混合物 D.部分互溶得均相混合物

高速公路上的安全行车技巧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高速公路上的安全行车技巧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高速公路上的安全行车技巧 夏日炎炎,很多车友喜欢自驾去外地避暑,在高速公路上行车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与此同时,国内高速路网的日渐密集,高速路上驾车的机会越来越多,可伴随而来的是交通事故也层出不穷。运通博裕4S店负责受理车辆事故的服务顾问表示,高速路行车车速快、道路特性与普通公路不同,因此驾驶时除了常规的不能够超速超载之外,还需要格外注意一些驾驶技巧。 技巧1 服务区外不停车 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在服务区以外的地方停车。当发生故障确实需要临时停车检修时,必须提前开启右转向灯驶离行车道,停在紧急停车带内或者右侧路肩上。返回行车道时,应当先在紧急停车带或者路肩上提高车速,并开启左转向灯。如果因为故障和事故必须在行车道上停车时,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行驶方向的后方100米处设置故障车警告标志,夜间还须同时开启示宽灯和尾灯,车内乘员应该下车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紧急停车带内。 技巧2 两轮同时通过水坑 如果在高速公路上遇到水坑应尽量躲开,或者是尾随一辆车过去,观察水坑的深度。如果躲不开、前面又没有车辆,就应该让车辆的两个前轮同时通过水坑。因为高速行车时,如果只是单边车轮通过水坑,可能会因为轮胎瞬时失去抓地力而发生侧滑,甚至翻车。技巧3定速巡航时右脚时刻准备目前,部分车辆配备了定速巡航设备,可以长时间维持车辆保持在同一个车速上,而不需要司机时刻踩油门踏板。这时应该把 第 2 页共 5 页

右脚放在制动踏板边上,以便随时对路上出现的情况作出发应。 技巧4 并排车辆突然减速勿超车 在前方或与自己并排的车辆突然减速时,要注意松开油门踏板,准备随时制动。这很可能是因为它们发现了前方的一些意外情况,比如行人或者路障出现在道路上。千万不要趁这个机会试图超车。技巧5视线模糊时开灯如果从自己的后视镜里看后面的车辆有些模糊时,就应该打开车灯了。因为这时尽管自己前方的视线还很好,但前车如果看不清自己驾驶的车辆,就会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技巧5 并线超车鸣笛 高速超车或变换车道时最好能够通过按喇叭或变换远近光灯的方法来提醒前车。因为市区很多路段禁鸣喇叭,因此很多司机已经不习惯按喇叭,但在高速行车时,按喇叭还是一个提醒前车注意的好办法,也不会让前车反感。 技巧6 交费不要紧跟前车 排队过收费站时,要注意不要距离前车太近。这样在前车突然抛锚时,可以留出一个位置让自己从两边过去。尤其是不要和大货车和大巴车跟得太近,因为它们起步时往往会向后倒退一点。 技巧7 进隧道前减速开灯 高速公路上车的速度很快,因此开车时尤其要聚精会神,不能接听手机或者侧头看路边的风景。但是应该注意看路上的指示牌,比如在遇 第 3 页共 5 页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标准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0520205、00520209 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学时:196 学分:11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 第一部分前言 1.课程性质与地位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能力课程,主要讲解化工生产中通用的物理操作过程,涉及化工生产中的流体输送、精馏、传热、吸收和干燥等单元操作,首次把学生带入化工生产领域真实和复杂的问题中,它的前续课程有《基础化学》、《化工制图与AutoCAD》等,后续课程有《化工生产技术》、《离子膜法制碱工艺》、《聚氯乙烯生产技术》、《炼焦工艺》等,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具备化工操作工和化工中控工工作岗位的能力,可取得“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因而该课程的学习是化工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支撑。 2.课程的设计思路 课程本着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原则,依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企业调研,在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融入化工总控工职业标准,从当前学情分析结合教学对象,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序化课程内容,整合原来分散在《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化工仿真》、《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等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由易到难设计贴近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寻找企业真实项目载体、并以完成项目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来设计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对于每步工作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提炼教学方案;最终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理论突出应用,实践为重”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职业化。 针对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课程重难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在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仿真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的基础上,采用微课资源,引进角色转换轮岗操作法、以赛促教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分组讨论式、案例教学法、生活举例法、头脑风暴法、分类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本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原则,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探索构建时间灵活化、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以能力为本位的评价考核体系,完成从知识、能力、职业素质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方式相结合评价,制定“量化评价”指标,构建合理的“评价”分值结构的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性,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树立自信心。

数控机床的操作及编程实训报告资料

数控床的操作及编程训报告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 班级:数控102

实训一、数控车床认识及基本操作实训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1)、了解数控车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程; 3)、掌握数控车床的手动操作; 4)、掌握数控车床的刀具补偿输入、程序自动运行。 2、要求:在规定的课程周期内: 1)、熟悉车床本体、CNC伺服单元、PLG面板等部件的结 构、原理、作用。 2)、掌握手动编程各种指令的意义功能、根据加工工艺,编写指定零件的加工程序。 3)、能够熟练操作数控车床。 4)、独立完成数控车床的对刀,程序编制、录入,加工出合 格的零件。 5)、按课程要求编写相应的实训报告。 二、内容: 1、熟悉数控车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在掌握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能够熟练使用华中数控系统编制加工 程序。 3、能够正确操作SKA6136/V数控车床,并利用机床完成给定零件的加 工; 三、实训设备:数控车床一台 四、实训思考题 1.简述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时请穿好工作服,安全鞋,戴好工作帽及防护镜,注意:不允许戴手套操作机床。 (2)注意不要移动或损坏安装在机床上的警告标牌。 (3)注意不要在机床周围放置障碍物,工作空间应足够大。 (4)某一项工作需要俩人或多人共同完成时,应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一致。 2.机床回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数控装置上电时并不知道机床零点,为了正确地在机床工作时建立机床坐 标系,通常在每个坐标轴的移动范围内设置一个机床参考点(测量起点),机床起动时,通常要进行机动或手动回参考点,以建立机床坐标系。机床参考点可以与机床零点重合,也可以不重合,通过参数指定机床参考点 到机床零点的距离。机床回到了参考点位置,也就知道了该坐标轴的零点位置,找到所有坐标轴的参考点,GNG就建立起了机床坐标系。。 3.机床的开启、运行、停止有那些注意事项? 首先安全第一,关机前要先按急停按钮再切断系统电源开关、最后切断电源开关,开机时顺序相反,开机后刀架要进行回零,主轴要低速热运转几分钟才能进行正常加工,如果停机时间过长要多运转一会,而且刀架也要空运行几下再加工。一般中途停机超过半小时也要进行回零操作。按循环启动按钮前为了安全起见要思索几秒钟,数控机床装夹刀具和工件时不能 用蛮力冲击力野蛮操作。工件一定要装夹牢固才能启动主轴。机床正常运 转前应该注意产品装夹是否牢固可靠,刀具是否有干涉,运行时手时刻放在复位键

(整理)高速公路行车大全

高速公路行車大全 还没有买车的时候,有人对我说:“别买奥拓之类的小车啊,否则跑高速的时候,大车从你旁边一过,大车的气流吹得你的小车晃晃悠悠的” 也有人看见SPARK之类的小车,就连连摇头,说:“这车,不能上高速,上高速只能跑80!, 否则发动机受不了……” 呵呵,现在事实证明了:“基本上纯属谣言!这些人,看来都没有自己开小车走过高速……”也有人开过高速,但说:“以后买车不能买便宜车,起码上高速得能跑个170、180,不然慢 悠悠的,不得急死?!” 呵呵,这个说法也是不对的,先不说安全问题,现在超速50%就被吊销驾照了,那以后还 开什么开?驾照都没有了怎么开? 高速公路行车,以下是我的个人之见,欢迎大家拍砖! 一、行车篇 1. 速度 经常听见有人叮嘱司机:“开慢点!”,其实,高速公路行车的速度,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 快了超速,容易出事自不必说;慢了,堵住后面来车,也是很容易出事的…… 先说快的问题:大家都知道,NCAP的碰撞速度也就50、60km/h,还从来没有听说哪个碰撞测试是70km/h以上的。速度一过80km/h,基本上啥车的外壳的功能都只是挡风遮雨,车内的人相当于骑在发动机上狂奔,在这个速度下一旦发生硬碰撞,车壳体的强度,基本上和易拉罐或者铁皮桶差不多,戴安娜王妃坐的奔驰质量够好吧,撞上水泥柱子也都全车死光,所以一定不能超速,太快了,失控了,啥车结果也差不多…… 当然,高速公路上不会出现水泥柱子电线杆之类的“硬目标”,有的也是大客、大货之类的“较硬目标”,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的高速公路的120km/h的速度,不是随随便便定的~ 一般看单位里面的老司机开车,除了偶尔的超车或赶时间等紧急情况,随便什么好车,基本 上也就110km/h,为什么?安全。 开得太慢的问题:首先是违章,现在高速上限定了最低速度,60km/h,慢于这个速度是要挨罚的;此外,你的速度其实得和别的车差不多或者稍快于别的车,这样一定时间内你的前后左右都没有车,比较清净,否则开得慢,后面的车一会儿来一辆,纷纷绕着你走,万一后面的司机一分神……,把安全驾驶的责任交给别人的后果,不多分析了(这个在最后的 主动防御性驾驶中再总结)。 2. 车道; 正常行车,当然能走正常的行车道,超车时才到超车道;有的人仗着车好,或者嫌正常的行车道被大货车压得有点凸凹不平,或者由于连续超车的需要,喜欢到超车道上或者在紧急停 车带上行驶,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比较危险! 为什么?我说两个可能发生的情况:一是如果你在超车道上行驶,突然从中间隔离带窜出一条狗,或者对面车道上翻车,一辆车压翻了中间隔离带迎面冲过来?或者你在紧急停车带上行驶,突然发现前面有辆大货车靠边停着正在换轮胎或者某轿车司机正在靠边嘘嘘?如果距离较近或者再你车旁车道有车靠着,没法变道,此时绝对是避无可避躲无可躲 有人可能会说这种情况几乎不会遇到,可是就算你十年甚至一辈子遇上一次?一旦遇上这些情况,最终付出的惨重代价,绝对是和在中间车道行车的所带来的些许麻烦不可比拟的 当然,如果下雨路边积水或者路中间实在不平,那特殊情况,另当别论,得加倍小心了 3. 前后车距 首先在市区的行车6不跟:“大货、公交大客、出租、好车、外地车、新手新车”,在高速上也是适用的,理由我不多说了,这些车不是撞不过,就是有可能会急停急刹的,或者刹车比你好的,我见过出租突然靠边拉客的;见过外地车在路口突然停下来看路牌的;看过新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化工单元操作 适用专业:应用化工、石油化工的等化工类相关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修课方式:必修 课程时数:256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定位 \ 《化工单元操作》是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主要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是一门强调工程观念、定量运算、设计、操作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用知识的综合技能课程,是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数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工制图和计算技术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专业课,目的使学生获得今后从事化工生产过程与化工生产工艺操作、管理等必备的技能。课程内容是以化工生产企业工段长以上岗位职工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依据进行设置,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和反应过程的相关原理及相应设备操作及维护技能,会进行化工单元过程方案的选择、设备的选用及部分设备的简单设计,为今后学习《化工工艺》、《反应过程与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石油加工生产技术》等核心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化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课程体系。 该门课程以培养化工单元过程方案选择能力、设备选用与简单设计能力、装置的操作运行能力为基本目标,打破传统的学科完整体系,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过程,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习者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习者的自学能力与就业能力。

化工单元操作吸收与解析

吸收与解吸 一.原理及典型流程 1. 原理 吸收解吸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较常用的重要单元操作过程。吸收过程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个组分在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分离气体混合物。被溶解的组分称为溶质或吸收质,含有溶质的气体称为富气,不被溶解的气体称为贫气或惰性气体。 溶解在吸收剂中的溶质和在气相中的溶质存在溶解平衡,当溶质在吸收剂中达到溶解平衡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称为该组分在该吸收剂中的饱和蒸汽压。当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大于该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时,溶质就从气相溶入溶质中,称为吸收过程。当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小于该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时,溶质就从液相逸出到气相中,称为解吸过程。 2. 典型流程图 氧气吸收解吸装置流程图 1、氧气钢瓶 2、氧减压阀 3、氧压力表 4、氧缓冲罐 5、氧压力表 6、安全阀 7、氧气流量调节阀 8、氧转子流量计 9、吸收塔 10、水流量调节阀11、水转子流量计12、富氧水取样阀 13、风机14、空气缓冲罐 15、温度计16、空气流量调节阀 17、空气转子流量计 18、解吸塔 19、液位平衡罐 20、贫氧水取样阀21、温度计 22、压差计23、流量计前表压计24、防水倒灌阀

二.操作方法 1.吸收塔开停车 (1)开车操作规程 装置的开工状态为吸收塔解吸塔系统均处于常温常压下,各调节阀处于手动关闭状态,各手操阀处于关闭状态,氮气置换已完毕,公用工程已具备条件,可以直接进行氮气充压。 1.1、氮气充压 (1)确认所有手阀处于关状态。 (2)氮气充压 ①打开氮气充压阀,给吸收塔系统充压。 ②当吸收塔系统压力升至1.0Mpa(g)左右时,关闭N2充压阀。 ③打开氮气充压阀,给解吸塔系统充压。 ④当吸收塔系统压力升至0.5Mpa(g)左右时,关闭N2充压阀。 1.2、进吸收油 (1)确认 ①系统充压已结束。 ②所有手阀处于关状态。 (2)吸收塔系统进吸收油 ①打开引油阀V9至开度50%左右,给C6油贮罐D-101充C6 油至液位70%。 ②打开C6油泵P-101A(或B)的入口阀,启动P-101A(或 B)。 ③打开P-101A(或B)出口阀,手动打开FV103阀至30%左右给吸收塔T-101充液至50%。充油过程中注意观察D-101液位,必要时给D-101补充新油。 (3)解吸塔系统进吸收油 ①手动打开调节阀FV104开度至50%左右,给解吸塔T-102进吸收油至液位50%。 ②给T-102进油时注意给T-101和D-101补充新油,以保证D-101和T-101的液位均不低于50%。 1.3、C6油冷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