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线性分组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4)
(8-15) 当 当生成矩阵给定时,线性分组码有如下性质: (1)零向量;
(2)任意两码字的和仍是一个码字; (3)任意码字 G 是 的行向量 的线性组合; g 0 , g1 ,, g k 1 (4)线性分组码的最小距离等于最小非零码字重量。
混合纠错 HEC
检错和纠错码 发端 判决信号 收端
在设计差错控制系统时,选择何种实现方式,应综合考 虑各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⑴满足用户对误码率的要求; ⑵有尽可能高的信息传输速率;
⑶有尽可能简单的编译码算法且易于实现; (4)可接受的成本。
8.1.3 纠错码的分类 常用的纠错码按其码字结构形式和对信息序列处理方式 的不同可分成两大类:分组码和卷积码。 分组码是把信息序列以每k个码元分组,编码器将每个信息组 按一定规律产生r个多余的码元(称为校验元),形成一个长 为n = k + r 的码字。
第八章 线性分组码
第八章 线性分组码
Baidu Nhomakorabea
内容提要 目前,几乎所有得到实际应用的纠错码都是线 性的。本章首先介绍有关纠错码的基本概念, 然后重点论述线性分组码的定义及其编译码理 论。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典型的线性分组 码:汉明码。
8.1
纠错码的基本概念
8.1.1 信道纠错编码
香农第二定理指出,当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容量时, 通过某种编译码方法,就能使错误概率为任意小。目 前已有了许多有效的编译码方法,并形成了一门新的 技术——纠错编码技术。 纠错编码即信道编码,与信源编码一样都是一种 编码,但两者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l信源编码的目的是压缩冗余度,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 l信道编码的目的是提高信息传输时的抗干扰能力以增 加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图8.2
二进制对称信道
l有记忆信道中,各种干扰所造成的错误往往不是单个地,而是成 群、成串地出现,表现出错误之间有相关性。图8.3就是这种信道的 一个模型。
1 p1
p1
p1 p2
1 p2
p2
图8.3
有记忆信道模型
就实际信道而言,由于其干扰的复杂性,往往是两种错误 并存。随机错误与突发错误并存的信道,称为组合信道或复 合信道。
8.1.2 差错控制系统模型及分类 信息传输系统模型简化成图8.1所示的简化模型
图8.1
简化的信息传输系统模型
模型突出了以控制差错为目的的纠错码编码器和译码器, 因此也称为差错控制系统。
在差错控制系统中使用的码按其纠错能力的不同可分为两 种:检错码和纠错码。
能发现错误但不能纠 正错误的码称为检错码 ;
系统码的校验矩阵H具有以下形式:即 一个系统码的校验矩阵H,其右边r行r列应是一个r
阶单位方阵Ir, 而PT是一个 (n k ) k 阶矩阵:
H [P
Ir ]
T
PQ
8.2.3 编码的实现 设码的G矩阵为
p1,n k 1 p 2, n k 1 G Ik p k ,n k 1 p1, n k 2 p 2, n k 2 p k ,n k 2 p1,0 p 2, 0 p k ,0
前向纠错 FEC 发端 纠错码 收端
检错重发 ARQ
检错码 l缺点是译码设 发端 备较复杂;编码 判决信号 效率较低。 检错和纠错码
收端
混合纠错
(2)重传反馈(ARQ)方式: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方式是:发端发出 能够发现错误的码(检错码),收端译码器收到后,判断 在传输中有无错误产生,并通过反馈信道把捡测结果告诉 发端。发端把收端认为有错的消息再次传送,直到收端认 纠错码 前向纠错 为正确接收为止。 发端 收端
上式写成矩阵形式得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1 0 1 0 0 0 1 1 1 0 0 0
c6 c 5 0 0 c4 0 0 c3 0 0 c 2 1 0 c1 c 0
为了深化对线性分组码的理论分析,与线性空间联系起 来。 将(n,k)线性分组码的定义如下:
定义8.1 2k个n重的集合C称为线性分组码,当且仅当它是 n维线性空间Vn中的一个k维子空间。 (n,k)线性分组码的2k个码字组成了n维线性空间Vn的一 个 k 维子空间,因此这 2 k 个码字完全可由 k 个线性无关的矢 量所组成的基底所张成。 设此k个矢量为c1,c2,…,ck: c1=(g1,n-1,g1,n-2,…,g1,0) c2=(g2,n-1,g2,n-2,…,g2.0)
图8.5
(7, 3)线性分组码编码电路
8.3 伴随式与译码
8.3.1 码的距离和重量
定义8.3 两个码字 之间,对应位取值 不同的个数,称为 它们之间的汉明距 离,简称距离,用 d(c1,c 2)表示。 定义8.5
定义8.4 码字中 非零码元的个数, 称为该码字的汉明 重量,简称重量, 用w(c)表示。
一个码的最小距离dmin定义为
d min min d (c i , c j ), i j, c i , c j (n, k )
13)


(8-
定理8.1 线性分组码的最小距离等于其非零码字的最小重 量。 根据定理,要得到码的最小距离,只要检查2k-1个非零 码字的重量即可。 码的距离和重量满足以下不等 d(c 1,c 2) d(c 1,c 3)+d(c 3,c 2) w(c 1+c 2) w(c 1)+w(c 2)
(3)混合纠错(HEC)方式: HEC (Hybrid Error Control) 方式是上述两种方式的 纠错码 前向纠错 发端 收端 结合。发端发送的码既能检错、又有一定的纠错能力。收 FEC 端译码时若发现错误个数在码的纠错能力以内,则自动进 行纠错;若错误个数超过了码的纠错能力,但能检测出来, 则通过反馈信道告知发方重发。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 检错码 免了 FEC 方式译码设备复杂和 ARQ方式信息连贯性差的 检错重发 发端 收端 缺点。 ARQ 判决信号
不仅能发 现错误而且还 能纠正错误的 码称为纠错码。
差错控制系统大致可分为前向纠错、重传反馈和混合纠错 等三种方式。
(1)前向纠错(FEC)方式 : FEC (Forward Error Control) 方式是发端发送有纠错 能力的码(纠错码),接收端收到这些码后,通过纠错译 码器自动地纠正传输中的错误。 l优点:是不需要反馈 信道;能进行一个用 户对多个用户的同时 通信,特别适合于移 动通信;译码实时性 较好,控制电路也比 较简单。
(8-4)
(n,k)码中的任一码字ci,均可由这组基底的线性组合生成:
c i m i G mn 1 mn 2
g1,n 1 g 2, n 1 mn k g k ,n 1 g1,n 2 g1,0 g 2, n 2 g 2, 0 g k ,n 2 g k ,0
说明:常见系统码有两种形式: (1)、信息组排在码字的最左边k位;(本教材采用) (2)、信息组排在码字的最右边k位; 一个系统码的生成矩阵G,其左边k行k列应是一个 k阶单位方阵Ik 因此生产矩阵G表示为:
G [I k
Q]
其中,P是一个 k (n k ) 阶矩阵。
Q为k×r阶矩阵,Ik为k阶单位阵,称为典型生成矩阵。
(8-5)
信息组
000 001


0000000 00111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0100111 0111010 1001110 1010011 1101001
1110100
表8.1 (7,3)线性分组码 定义8.2 若信息组以不变的形式,在码字的任意k位中出现 的码,称为系统码;否则,称为非系统码。
当信息组m=(mn- 1mn-2 … mn-k)时,相应的码字c是 c= m· G=(cn-1 cn-2… c1 c0)
cj=mj
其中
n-k j n-1
cj= mn-1 p1,j+mn-2 p2,j+…+mn-k pk,j
0 j n-k
图8.4 (n,k)线性分组码编码电路
编码实现电路如图8.4所示。电路由移位寄存器、模二加法器和模 二乘法器组成根据图8.4的电路,可画出(7,3)线性分组码的编码 器电路,如图8.5。
这组方程称为校验方程。
( 8-3)
信息组
000 001


0000000 00111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0100111 0111010 1001110 1010011 1101001
1110100
表8.1 (7,3)线性分组码 (7,3)线性分组码有23=8个许用码字或合法码字,另有 27-23个禁用码字。发方发送的是许用码字,若收方收到的 是禁用码字,则说明传输中发生了错误。
讨论码字序列c通过离散信道时发生的情况,信道分为无记忆信 道和有记忆信道。 l在无记忆信道中,噪声对传输码元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即每一 个差错的出现与其前后是否有错无关,如图8.2。在无记忆信道中, 错误是随机产生的,因此被称作随机错误,无记忆信道也被称为随 机信道(random channel)。
an - 1 an - 2 … ar ar- 1 … r个 监 督 位 码 长 n=k+r a0 时 间
k个 信 息 位
卷积码是把信息序列以每k个分组,通过编码器输出长为n(n k) 的一个子码。但是该子码的n-k个校验元不仅与本子码的信息元 有关,而且也与其前m个子码的信息元有关。
8.1.4 差错类型
这里的四行七列矩阵称为(7,3)码的一致校验矩阵,简称 校验矩阵,用H表示:
1 1 H 1 0 0 1 1 1 1 1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由 H 矩阵得到的( n,k)线性分组码的每一码字 ci, (i=1,2,…,2k),都必须满足由 H矩阵各行所确定的线 性方程组,即 ci· H T =0 (8-8) 或 H· ci T =0T (8-9) 又,(n,k)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G中的每一行及其线性组 合都是(n,k)码的码字,所以有 G·H T=0 (8-10) 或 H·G T=0T (8-11)
8.2.2 校验矩阵 表8.1所示(7,3)线性分组码的四个校验元是由(8-3)式所示的线 性方程组决定的。把(8-3)式移项:
c 4 c3 0 c6 c c c c2 0 6 5 4 c1 0 c6 c5 c5 c 4 c0 0

ck=(gk,n-1,gk,n-2,…,gk,0)
写成矩阵形式:
c 1 g1,n 1 c g 2, n 1 2 G c k g k ,n 1
g1,n 2 g 2, n 2 g k ,n2
g1,0 g 2, 0 g k ,0
FEC
l优点是译码设备简单, 在多余度一定的情况 检错重发 下,码的检错能力比 ARQ 纠错能力要高得多, 因而整个系统能获得 极低的误码率。
混合纠错 HEC
检错码 发端 判决信号 检错和纠错码 发端 收端 收端
l应用ARQ方式必须有一条从收端至发端的反馈信道。并要求信 判决信号 源产生信息的速率可以进行控制,收、发两端必须互相配合,其 控制电路比较复杂,传输信息的连贯性和实时性也较差。
8.2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
8.2.1 生成矩阵 表 8.1给出了一个(7,3)线性分组码的例子。该例 子中,信息组为(c6 c5 c4),码字为(c6 c5 c4 c3 c2 c1 c0)。当已知信息组时,按以下规则得到四个校验元:
c3 c 6 c 4 c c c c 2 6 5 4 c1 c 6 c5 c 0 c5 c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