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

,遵义五年中考命题规律分析

1

,遵义中考考点突破

【例1】(2016遵义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应知故乡事”中的“应知”一词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对诗词中重点词语的赏析。“应知”,应该知道。皆有主观臆测之意。诗人为什么要主观臆测呢?从“寒梅着花未”可看出诗人是急于了解故乡之事。为什么要了解故乡之事呢?是因为对故乡殷切的思念之情。

2.本诗语言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问的是诗歌的语言风格。而诗歌的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就需要从诗中字里行间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如话家常,非常质朴平淡,没有丝毫比喻、夸张、用典、描写等修饰。“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虽然如话家常,但“绮窗”“寒梅”却蕴含着诗人对故乡的记忆,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却又韵味无穷。

【答案】1.“应知”一词近乎口语,又略带主观臆测,生动地表现了“我”急于了解故乡风土人情的殷切思乡之情。

2.本诗语言质朴、平淡,却又韵味无穷。,

品味语言

2

(1)品字词。首先理解字词本义和语境义,其次赏析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等几方面的妙处,最后点出表达了什么感情,烘托了什么意境,传达了什么思想。

(2)品句子。古诗词是古典文学的瑰宝,名句则是这瑰宝中的精华。一般要求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以下特点:①巧用修辞,意蕴深刻。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②情景交融,情思悠悠。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③蕴含哲理,发人深省。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④情感积极向上,具有警示励志的功能。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⑤用词精练传神,有声有色。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⑥描述画面。描述画面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境界;⑦体会意境。结合诗句的意象,领悟诗人所绘之景与所抒之情融合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概括诗词意境的常见词有:清新明丽、萧瑟凄冷、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丽等。

掌握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

(1)①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运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诗四句毫无难解之处。代表人物:陶渊明。

②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写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③清新雅致。如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优美的愉悦之感。

④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生动形象而又感人至深。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呈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⑤绚丽飘逸。如李白的诗大多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具有绚丽飘逸之美。

⑥粗犷豪放。其特点是气势恢宏,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情感激荡,格调昂扬。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浩荡,一泻千里。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⑦缠绵哀怨。其特点是通过写景着意渲染忧伤的情感,如泣如诉,如歌如怨,委婉哀绝,缠绵悱恻,迂回跌宕,顿挫舒卷。如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表现了词人孤独寂寞的愁怀、无聊愁苦的内心,营造了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堪称哀怨词中的经典。

⑧慷慨悲壮。此类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作。

⑨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如杜甫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是此类风格的力作。

3

【例2】(2015遵义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第1题属于画面描绘题。这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改写,它的意义在于将阅读理解、想象联想跟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在考查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描绘之前,先要充分地理解诗意,然后通过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出画面。第2题第一问考查对抒情方式的辨别。古诗词的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指不借助任何事物,而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指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通过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的描述来表情达意。第二问考查对诗歌情感的体会。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边塞诗;从题目中的“送”字来看,不难发现这又是一首送别诗,“白雪”二字表明了送别的时令;从内容上看,诗人着力描绘了边塞天气的奇寒,借此烘托朋友归途的艰险,再结合这两句诗来看,诗人伫立在冰天雪地里,久久不愿离去,对朋友无限牵挂。

【答案】1.浩瀚的沙漠处处纵横百丈巨冰,惨淡的愁云凝滞,仿佛压低了天空,诗人描绘出一幅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意近即可)

2.借景抒情。通过对山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意近即可),

描述诗歌展示的画面

(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并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注意要能准确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必须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知诗词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看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如:送别诗、咏怀古诗多写如何叮咛对方、歌颂对方;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或描写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等。(2)抓题目。诗词的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3)析词义。因为诗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必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逐步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扫清诗词中的阅读障碍,断不能一知半解。(4)联背景。有些诗词,仅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还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

理解作品的写作方法

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写作方法包括: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