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亲戚称呼大全
常用称呼一览(完整版)
![常用称呼一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ac6bb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1.png)
常用称呼一览(完整版)称祖父:爷爷。
称祖母:奶奶。
称外祖父:外公。
称外祖母:外婆。
称父亲:爸爸。
称母亲:妈妈。
称夫之父:公公。
称夫之母:婆婆。
称妻之父:岳父。
称妻之母:岳母。
称父之兄:伯伯/伯父。
称伯之妻:伯娘/伯母。
称父之弟:叔叔/叔父。
称叔之妻:婶婶/婶娘/婶子。
称父之姐、妹:姑姑/姑妈/姑母。
称姑之夫:姑爷/姑父/姑爹。
称母之兄、弟:舅舅/舅爷/舅父。
称舅之妻:舅妈/舅娘/舅母。
称母之姐、妹:姨妈/姨娘/阿姨。
称姨之夫:姨父/姨爹。
称夫:老公。
称妻:老婆。
称同一血亲下年长于自己的男性:哥哥。
称兄之妻:嫂嫂/嫂子。
称同一血亲下年幼于自己的男性:弟弟。
称弟之妻:弟媳/弟妹。
称同一血亲下年长于自己的女性:姐姐。
称姐之夫:姐夫。
称同一血亲下年幼于自己的女性:妹妹。
称妹之夫:妹夫。
称己所出之男性:儿子。
称子之妻:媳妇。
称己所出之女性:女儿。
称女之夫:女婿。
称兄、弟之子:侄儿。
称侄之妻:侄媳。
称兄、弟之女:姪女。
称侄女之夫:姪女婿。
称姐、妹之子:外甥。
称外甥之妻:外甥媳。
称姐、妹之女:外甥女。
称外甥女之夫:外甥女婿。
称子之子:孙子。
称孙之妻:孙媳。
称子之女:孙女。
称孙女之夫:孙女婿。
称女之子:外孙。
称外孙之妻:外孙媳。
称女之女:外孙女。
称外孙女之夫:外孙女婿。
前身:爸爸的前身是:阿爸。
妈妈的前身是:姆妈。
公公的前身是:阿公。
婆婆的前身是:阿婆。
姐姐的前身是:阿姊。
弟媳的前身是:弟妇。
老公的前身是:汉子。
老婆的前身是:婆娘。
儿子的前身是:息子。
女儿的前身是:息女。
媳妇的前身是:子妇。
释疑:1.中华民族传统称谓体系三大基本原则:①.简称不得更改全称的含义!简称之义来源于全称。
因而简称之义必须与全称之义保持绝对的一致性!否则,简称将失去存在的合法性!②.借义称不得替代本义称!由本义称所借出的借义称,不得替代该本义称自己!③.依附称的含义本身不具有可改动性!依附称之义源出于它所依附的原生称。
若要改动依附称的含义,必须先行修改它所依附的原生称的含义!而当它所依附的原生称的含义发生改变时,其义随之改变!2.外公、外婆与姥爷、姥姥的区别。
亲戚称呼大全
![亲戚称呼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d7569f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2.png)
亲戚称呼大全
爸爸的爷爷叫:太爷爷妈妈的爷爷叫:太姥爷
爸爸的奶奶叫:太奶奶妈妈的奶奶叫:太姥姥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妈妈的爸爸叫:姥爷/外公爸爸的妈妈叫:奶奶妈妈的妈妈叫:姥姥/外婆爸爸的哥哥叫:伯伯妈妈的兄弟叫:舅舅
爸爸的弟弟叫:叔叔妈妈的姑姑叫:姑姥
爸爸的姑姑叫:姑奶妈妈的姐妹叫:姨姨
爸爸的姐妹叫:姑姑妈妈的舅舅叫:舅姥爷
爸爸的舅舅叫:舅爷妈妈的舅妈叫:舅姥姥
爸爸的舅妈叫:舅奶舅舅的妻子叫:舅妈
伯伯的妻子叫:伯母舅舅的儿子叫:表哥/弟伯伯的儿子叫:堂哥/弟舅舅的女儿叫:表姐/妹
叔叔的妻子叫:婶婶姨姨的丈夫叫:姨夫
叔叔的儿子叫:堂哥/弟姨姨的儿子叫:表哥/弟
叔/伯的女儿叫:堂姐/妹姨姨的女儿叫:表姐/妹姑姑的丈夫叫:姑父表哥的妻子叫:表嫂
姑姑的儿子叫:表哥/弟表哥的儿子叫:表侄子
姑姑的女儿叫:表姐//妹表哥的女儿叫:表侄女
姑奶的丈夫叫:姑爷爷表姐的丈夫叫:表姐夫
姑奶的儿子叫:表叔表姐的儿子叫:表侄子
姑奶的女儿叫:表姑表姐的女儿叫:表侄女
姑姥的儿子叫:表舅姑姥的女儿叫:表姨。
亲属称呼大全
![亲属称呼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13dda0ce53a580216fcfeab.png)
中国亲戚关系称呼大全
父亲的父亲:爷爷、公公
母亲的母亲:奶奶、婆婆
父亲的哥哥:大爷(轻读)、伯伯(bǒbo)、伯伯(báibai)、伯父
嫂子:大娘、大妈、姆姆、伯母
父亲的弟弟:叔叔
弟媳:婶婶、阿姨
父亲的哥弟的子女:堂哥、堂弟、堂姐、堂妹
父亲的姐妹:姑姑、姑妈
姐夫、妹夫:姑父、姑爹、姑丈
父亲的姐妹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父亲的祖父:太爷、老太、太公、老爷爷
祖母:太奶、老太、太婆、老奶奶
父亲的伯父:大爷、大公
伯母:大奶、大婆
父亲的叔叔:三爷、三公
婶婶:三奶、三婆
父亲的伯父、叔叔的子女:堂大爷、堂伯父、堂伯、堂叔、堂姑
父亲的姑姑:姑奶、姑婆
姑父:姑爷(不轻读)、姑公
父亲的姑姑的子女:表伯、表叔、表姑
父亲的外祖父:太姥爷、太外公、老外公
外祖母:太姥、太外婆、老外婆
父亲的舅舅:舅爷、舅公
妗子:妗奶、舅奶、舅婆
父亲的姨姨:姨奶、姨婆
姨父:姨爷、姨公
父亲的舅舅、姨姨的子女:表大爷、表伯父、表伯、表叔、表姑母
母亲的父亲:姥爷、外公、外爷
母亲:姥姥、外婆、外奶、婆婆
母亲的哥弟:舅舅
嫂子、弟媳:妗子、舅妈、舅娘
母亲的哥弟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母亲的姐妹:姨姨、姨妈、阿姨
姐夫、妹夫:姨父、姨爹、姨丈
母亲的姐妹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母亲的祖父:太姥爷、老太、太外公、老外公、老外爷
祖母:太姥、老太、太外婆、老外婆、老外奶
母亲的伯父:大姥爷、大外公、大外爷
伯母:大姥、大外婆、大外奶。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8a23ad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e.png)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根据网络资料收集整理家族:家族是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 亲戚:亲戚是指与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中国古代唐朝学者孔颖达对亲戚的注解为:亲指族内;戚言族外..一、直系血亲直系父系:曾曾祖父老太爷--曾祖父太爷--祖父爷爷--父亲爸爸曾曾祖母老太太--曾祖母太太--祖母奶奶--父亲爸爸母系:曾曾外祖父老太爷--曾外祖父太爷--外祖父姥爷--母亲妈妈曾曾外祖母老太太--曾外祖母太太--外祖母姥姥--母亲妈妈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有时孙子是不分性别的称呼..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二、旁系血亲旁系父系: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大妈:大爷的妻子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婶:叔叔的妻子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父亲的兄弟:伯父叔父叔伯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等叔叔侄、侄女伯父叔父的妻子:伯母叔母大妈婶娘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现呼二妈、三妈等侄、侄女伯父叔父的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弟、哥、妹、姐父亲的姐父之妹姑母姑娘: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现呼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侄、侄女兄弟的妻子: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旧称叔伯、今称弟、兄夫之兄弟伯叔:叔伯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丈夫兄弟的配偶:妯娌;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女婿、儿媳的父母:亲家、亲家公姆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为弟媳、嫂、妹、姐姑之丈夫:姑父姑丈姑夫旧呼大爹、二爹、大伯;现呼大爸爸、二爸爸内侄、内侄女姑之子女:姑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三、母系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妈:舅舅的妻子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夫:姨的丈夫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母亲的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外孙、外孙女母亲的兄弟及其配偶:舅父、舅舅、舅姆、舅妈;今呼阿舅、舅姆妈外甥、外甥女舅父的子女:舅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母亲的姐妹及其配偶:姨父姨母姨娘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阿姨外甥、外甥女姨之子女: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妻子的父母:岳父、岳母、丈人、丈母;面称随妻阿爹、姆妈女婿妻子兄弟及其配偶: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阿舅、舅嫂;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姐夫、妹夫妻子姐妹:内姐内妹姨娘面称随妻姐、妹妻子姐妹的丈夫:连襟;连襟以哥、弟相称或呼其名哥、弟四、姻亲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祖父的哥哥:伯祖父伯公祖父的嫂嫂:伯祖母姆婆祖父的弟弟:叔祖父叔公祖父的弟妇:叔祖母婶婆祖父的姐夫、妹夫:姑祖父姑公祖父的姐姐、妹妹:姑祖母姑婆祖母的哥哥、弟弟:舅祖父舅公祖母的嫂嫂、弟妇:舅祖母妗婆祖母的姐夫、妹夫:姨祖父姨公祖母的姐姐、妹妹:姨祖母姨婆附:一、家族长辈称谓前为称谓:后为自称下同曾祖父、母:曾孙、孙女太公翁丈夫的曾祖父:曾孙媳太奶亲丈夫的曾祖母:曾孙媳曾伯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哥哥、嫂嫂:曾侄孙、曾侄孙女太伯翁、太姆婆丈夫的曾伯父、母:曾侄孙媳曾叔祖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弟弟、弟媳:曾侄孙、曾侄孙媳太叔翁、太婶婆丈夫的曾叔祖父、母:曾侄孙媳祖父、祖母父亲的父母:孙、孙女祖翁、婆丈夫的祖父、祖母:孙媳妇伯祖父、母父亲的伯父、母:侄孙、侄孙女伯祖翁、婆丈夫的伯祖父、母:曾孙媳叔祖父、母父亲的叔父、母:侄孙、侄孙女叔祖翁丈夫的叔祖父:侄孙媳婶婆丈夫的叔祖母:侄孙媳翁亲、姑亲丈夫的父亲、母亲:儿媳伯父、母父亲的哥哥、嫂嫂:侄儿、侄女伯翁、母丈夫的伯父、母:侄媳叔父、母父亲的弟弟、弟媳:侄、侄女堂伯、叔同族与父同辈者:堂侄、堂侄女宗伯、叔同姓与父同辈者:宗侄、宗侄女叔翁、婶亲丈夫的叔父、叔母:侄媳二、亲戚长辈称谓曾祖姑丈曾祖父的姐妹父——内曾侄孙、内曾侄孙女曾祖姑母曾祖父的姐妹——曾侄孙、曾侄孙女祖姑丈祖父的姐妹父——内侄孙、内侄孙女祖姑母祖父的姐妹——侄孙、侄孙女舅祖父祖母的兄弟——外甥孙、外甥孙女舅祖母祖母的兄弟的妻子——外甥孙、外甥孙女祖姨夫祖母的姐妹父——姨甥孙、姨甥孙女祖姨母祖母的姐妹——姨外甥、姨外甥女姑丈父亲的姐妹父——内侄、内侄女姑母父亲的姐妹——侄、侄女表伯、姆父亲的表兄、嫂——表侄、表侄女太外祖父、母母亲的祖父、母——外曾孙、外曾孙女外祖父、母母亲的父母——外孙、外孙女外伯祖、外姆婆母亲的伯父、母——外侄孙、外侄孙女外叔祖、外婶婆母亲的叔父、叔母——外侄孙、外侄孙女舅父母亲的兄弟——外甥、外甥女舅母母亲的兄嫂、弟媳——外甥、外甥女姨丈母亲的姐妹父——姨甥、姨甥女姨母母亲的姐妹——襟侄、襟侄女太岳父、母妻的祖父、母——孙婿、孙女婿太伯岳、母妻的伯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太叔岳、母妻的叔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岳父、母妻的父母——女婿伯岳、母妻的伯父、母——侄女婿叔岳、母妻的叔父、母——侄女婿姻伯丈、姆妻的从伯父、母——姻家侄婿姻叔丈、姻婶妻的从叔父、母——姻家侄婿姻伯、姆妻的堂伯父、母——姻家侄姻叔、姻婶妻的堂叔父、母——姻家侄三、家族平辈称谓胞哥本人的哥哥——弟、妹兄嫂哥哥的爱人——夫弟、夫妹弟妇胞弟的爱人——夫兄、夫姐胞姐、妹本人的姐、妹——弟、妹、兄、姐夫兄丈夫的哥哥——弟妇兄嫂丈夫的嫂嫂——弟妇夫弟丈夫的弟弟——嫂弟妇丈夫的弟媳——嫂爱妻本人的妻子——夫良人、夫君本人的丈夫——拙荆、妻夫姐丈夫的胞姐——弟媳夫妹丈夫的胞妹——兄嫂从兄、姐伯、叔的女儿——从弟、妹从弟、妹伯、叔的女儿——从兄、姐夫从兄丈夫的从兄——从弟妇从兄嫂丈夫的从嫂——从弟妇从弟丈夫的从弟——从兄嫂从弟妇丈夫的从弟媳——从兄嫂堂兄丈夫的堂兄——堂弟妇堂嫂丈夫的堂嫂——堂弟妇堂弟丈夫的堂弟——堂兄嫂堂小弟丈夫的堂弟媳——堂兄嫂堂兄、堂姐、堂弟、堂妹同族平辈者——堂弟、堂妹、堂兄、堂姐宗兄、宗姐、宗弟、宗妹同姓平辈者——宗弟、宗妹、宗兄、宗姐姐丈本人的胞姐夫——内弟、内弟妇妹丈本人的胞妹夫——内兄、内兄嫂表兄、表姐姑、姨、妗的子、女——表弟、表妹表弟、表妹姑、姨、妗的子、女——表兄、表姐表姐丈姑母的女婿——表内弟、表妹内兄、嫂妻子的哥、嫂——内兄、嫂内弟、媳妻子的弟、媳——姐夫襟兄妻的姐、妹夫——襟弟姻兄、弟妻的从兄、弟——姻兄、弟姻家兄、弟妻的堂兄、弟——姻家兄、弟四、亲戚互称老太姻翁、姆亲家的祖父、母——姻再侄、姻再侄妇太姻翁亲家的父亲——姻侄、姻侄妇太姻姆亲家的母亲——姻侄、姻侄妇姻伯翁、叔翁亲家的伯、叔父——姻家侄、姻家侄室姻伯姆、叔母亲家的伯、叔母——夫姻家侄姻翁亲家——姻弟姻姆亲家姆——姻室姻兄亲家的兄弟——姻家弟姻仁兄亲家姆的兄弟——姻家室姻家兄亲家的从、堂兄弟——姻家弟姻侄亲家的堂、侄儿——姻家伯、姻愚叔姻伯祖兄弟妻的祖父——姻家再侄1.祖辈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称古今通用..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2.曾祖辈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3.高祖辈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4.父母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本生母”..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5.与父亲相关的亲属1诸父、诸母:是对父亲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统称..2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现在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或简称“伯”、“叔”..古人偶尔将几个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别称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3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4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别称为“从伯”、“从叔”..5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同的是偶尔也称“姑娘”..6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7表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8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6.与母亲相关的亲属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3舅: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还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古人统称为“诸表”..7.考妣“考”和“妣”在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妣;但生前不再称考妣;考妣只用来对死去的父母之称..而且;考妣不仅用来称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辈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辈均可用考妣相称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8.夫妻1夫:或作“丈夫”;本是对成年男子的美称;但又用作夫妻之夫..“夫”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表示丈夫意的相关称谓很多;如:“夫子”、“夫君”、“夫主”、“夫婿”等..除此;还可以用“良人”、“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汉子”等称呼丈夫..2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对妻的最主要的称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种附加成分;还有“贤妻”、“良妻”、“仁妻”、“令妻”、“娇妻”等..除此;还可用“妇”、“室”、“君”、“夫人”、“娘子”、“浑家”、“内”、“老婆”、“婆娘”、“太太”等来称呼..9.与丈夫相关亲属1公:也称公公;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这些称呼正是今天称丈夫之父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2婆:也称婆婆;对丈夫之母;古称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严姑”、“慈姑”、“阿姑”等..后又称“婆”、“婆婆”..3舅姑、姑舅:是早期对丈夫父母的合称..近者称“公婆”..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称呼是“姑章”;或作“姑嫜”..4伯叔:对丈夫的兄弟的称谓;与近代所称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5小姑:对丈夫妹妹的称谓..10.与妻子相关亲属1岳丈:是对于妻子之父的称呼;古代还有“泰山”、“冰翁”外舅”“外父”、“妻父”等代称..2岳母:对妻子之母的称谓;或称为“丈母”..3姑、外姑:早期用来对妻子之母的称呼..4舅舅:对妻子兄弟的称呼;或称为“舅”、“舅爷”、“舅子”等;还称为“内兄”、“内弟”、“妻兄”、“妻弟”等..5姨:对妻子的姊妹的称呼;或称“大姨”、“小姨”;也称为“妻妹”、“内妹”..11.兄弟及与其相关亲属1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2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4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5侄:对兄弟的子女最常见的称呼;也可直接称之为“兄子”、“兄女”;或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12.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1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2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3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13.子女及与其相关亲属1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2女:对女儿的主要称呼..对别人的女儿往往称为“爱”或“嫒”;也称为“令嫒”、“闺嫒”..3义子、义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子女;又称“养子”、“养女”、“假子”..同时还有一个常见的代称“螟蛉”..4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5婿:对女儿丈夫的称呼;或称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儿之夫还可以被称为“女夫”、“半子”、“东床”“令坦”..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称“贤婿”之类;岳家一般人都尊称其为“姑爷”、“姑老爷”..6孙:对儿子的子女的称呼;或称“孙息”、“孙枝”..“孙”又分为“孙儿”、“孙女”;“孙女”又称为“女孙”..7外孙:对女儿的子女的称呼..女姓还可称为“外孙女”..中国人对丈夫的称呼大全良人古时管丈夫“良人”;这称呼好听啊;估计那时的丈夫都不泡妞;家里一杆旗帜永远飘扬;所以叫“良人”..在当时;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但丈夫管老婆也叫“良人”;相比必当时男女比较平等的..郎在“良”字旁边加个“阝”;就是“郎””;在“良”字左边加“女”;就成“娘”..“郎”为夫君..李白就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郎”多亲切的称呼阿郎君但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大约除了个别那时的“小甜甜”;如郑袖;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于是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上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上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官人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延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门大官人..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啊..官当然是管人嘛;那家里的官人当然就是管家里的老婆了哦..老爷老爷; 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外人;外子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的除了“娘子”外;还称“内人”..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家内”;这都是那时的小资和伪小资们最喜欢喜欢的叫法了..潘金莲称西门庆一定是甜甜的一声“官人”:但李易安称赵明诚则一定是“外子”..相公如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的话;无论青衣;还是花旦在台上;拉长了音儿一声“相——公——”;就是这俩字儿..这比“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到后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地位也是每况愈下;从对丈夫的称呼中也可明显看出..先生在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的;这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就其本意而言;古代“父兄”、“道士”这两重意思已不多用..而其最基本的含义似乎还是“老师”..《辞海》“先生”目下载:“《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也引申为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有时;也泛用为对人的敬称..”由此而可见;这一称谓;除指某些特定的身份;如丈夫等对象之外;是隐含着职业、年龄方面的因素的..换言之;所谓的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从中尤可见男性的尊严..至今在海外华人中和港台地区还在广泛地使用..爱人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解放区一些受新文化运动熏陶的知识分子开始用“爱人”这一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里的”、“做饭的”等有歧视色彩的称谓;而在旧中国国统区使用的“先生”、“太太”、“小姐”;又显出“资产阶级”的色彩..于是“爱人”便被广泛地使用起来..男人男人;这是最有归属感的叫法..通常必须加上定语;谓之“我男人”..可惜仅见于通常极具团队精神的乡下女人口中..我们家那口子带有一种隐秘的亲热味道但其中已无尊敬的意思..孩子他爸最隐蔽;委婉的叫法..但在目前这么个纷繁复杂的时代;这个称呼太缺乏准确性了;极不严谨..要知道她孩子的爸极可能并不是她老公的哦..老板现在中国到处都叫老板;连有的研究生叫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就是这么烂的称呼;丈夫们享用的机会都不多;更多的时候倒是称自己的老婆做老板和领导的..老公老公这词最初却就是太监..这宦官吧;古代官名称为寺人、黄门、貂珰..尊称内官、内臣、中官、中贵;卑称内竖、阉宦、太监、阉人..民间则俗称老公;李自成进北京后;即有“打老公”一说《枣林杂俎》..如是看来;老公最早的身份;原是太监..现在的女人在呼叫老公时;是否骨子里潜意识就想过;这眼前的男人;就真还有些太监的味道所以;以后请各位“老婆们”改改口才好..否则;似乎是在说华夏的男性;正呈现被阉割的趋势..对老婆的称呼皇帝称老婆叫锌童;宰相称老婆叫夫人..文人称拙荆;雅士叫执帚..商贾称贱内;士人叫妻子..酸秀才称娘子;庄稼汉叫婆姨..有修养的人称太太;没文化的叫老婆..年轻人称媳妇;老头子叫老伴..不结婚时称女朋友;结婚后叫对鼻子.. 北方人称孩他娘;南方人叫伢他娘..大陆上称爱人;□□□叫内子..喝过洋墨水的称达令;土生土长的叫那口子..舍不得老婆的人称心肝;阔别老婆的人叫宝贝..对老婆亲热时称亲爱的;对老婆厌恶时叫那娘们..河北人称老婆为家里的;河南人称老婆为屋里头的;四川人称老婆则叫堂客上海人叫老布东北人叫老婆子天津人叫孩儿他玛玛家族所有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的称呼大全1.直系亲属称呼2.旁系亲属称呼。
亲戚关系称呼定义
![亲戚关系称呼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c8c4c6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2.png)
亲戚关系称呼定义1、伯伯:爸爸的哥哥。
2、伯母:爸爸的哥哥的妻子。
3、叔叔:爸爸的弟弟。
4、婶婶:爸爸的弟弟的妻子。
5、姑姑:爸爸的姐姐或妹妹。
6、姑父:爸爸的姐姐或妹妹的丈夫7、舅舅:妈妈的兄弟。
8、舅妈:妈妈的兄弟的妻子。
9、姨:妈妈的姐妹。
10、姨夫:妈妈的姐妹的丈夫。
11、堂兄、堂弟:叔叔、伯伯的儿子。
12、堂姐、堂妹:叔叔、伯伯的女儿。
13、表哥、表弟:姑姑、舅舅、姨的儿子。
14、表姐、表妹:姑姑、舅舅、姨的女儿。
15、嫂子:哥哥的妻子。
16、弟妹:弟弟的妻子。
17、姐夫:姐姐的丈夫。
18、爷爷:爸爸的爸爸。
19、奶奶:爸爸的妈妈。
20、姥爷:妈妈的爸爸。
(外公)21、姥姥:妈妈的妈妈。
(外婆)22、太太:爷爷的妈妈,奶奶的妈妈。
23、太爷:爷爷的爸爸,奶奶的爸爸。
24、太姥姥:姥姥的妈妈,姥爷的妈妈。
25、太姥爷:姥姥的爸爸,姥爷的爸爸。
26、姑奶奶:爷爷的姐妹。
27、姑爷:姑奶奶的丈夫。
28、姨奶奶:奶奶的姐妹。
29、姨爷:奶奶的姐妹的丈夫。
30、舅爷:奶奶的兄弟。
31、舅奶奶:奶奶的兄弟的妻子。
32、姑姥姥:姥爷的姐妹。
33、姑姥爷:姥爷的姐妹的丈夫。
34、姨姥姥:姥姥的姐妹。
35、姨姥爷:姥姥的姐妹的丈夫。
36、舅姥爷:姥姥的兄弟。
37、舅姥姥:姥姥的兄弟的妻子。
祖宗十八代称呼大全一、上九代第一代:父亲、母亲生我们的父母。
第二代:祖父、祖母。
父亲的父亲和母亲。
第三代:曾祖父、曾祖母(太爷、太奶奶)。
祖父的父亲为和母亲。
第四代:高祖父、高祖母(高太爷、高太奶)。
曾祖父的父亲和母亲。
第五代:天祖父、天祖母(天太爷、天太奶)。
高祖父的父亲和母亲。
第六代:烈祖父、烈祖母(烈太爷、烈太奶)。
天祖父的父亲和母亲。
第七代:太祖父、太祖母(超老太爷、超老太奶)。
烈祖父的父亲和母亲。
第八代:远祖父、远祖母(远太爷、远太奶)。
太祖父的父亲和母亲。
第九代:鼻祖(始祖)(鼻太爷、鼻太奶、始太爷、始太奶)远祖父的父亲和母亲。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图解)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5b54190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6.png)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亲戚是指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中国古代唐朝学者孔颖达对亲戚的注解为:亲指族内;戚言族外..直系血亲父系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母系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旁系血亲父系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大妈:大爷的妻子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婶:叔叔的妻子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母系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妈:舅舅的妻子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夫:姨的丈夫姻亲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祖父的哥哥伯祖父伯公祖父的嫂嫂伯祖母姆婆祖父的弟弟叔祖父叔公祖父的弟妇叔祖母婶婆祖父的姐夫、妹夫姑祖父姑公祖父的姐姐、妹妹姑祖母姑婆祖母的哥哥、弟弟舅祖父舅公祖母的嫂嫂、弟妇舅祖母妗婆祖母的姐夫、妹夫姨祖父姨公祖母的姐姐、妹妹姨祖母姨婆1、祖辈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称古今通用..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2、曾祖辈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3、高祖辈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4、父母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5、与父亲相关的亲属1诸父、诸母:是对父亲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统称..2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现在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或简称“伯”、“叔”..古人偶尔将几个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别称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3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4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别称为“从伯”、“从叔”.. 5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同的是偶尔也称“姑娘”.. 6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7表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8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6、与母亲相关的亲属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3舅: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还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古人统称为“诸表”..7、考妣“考”和“妣”在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妣;但生前不再称考妣;考妣只用来对死去的父母之称..而且;考妣不仅用来称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辈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辈均可用考妣相称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8、夫妻1夫:或作“丈夫”;本是对成年男子的美称;但又用作夫妻之夫..“夫”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表示丈夫意的相关称谓很多;如:“夫子”、“夫君”、“夫主”、“夫婿”等..除此;还可以用“良人”、“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汉子”等称呼丈夫..2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对妻的最主要的称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种附加成分;还有“贤妻”、“良妻”、“仁妻”、“令妻”、“娇妻”等..除此;还可用“妇”、“室”、“君”、“夫人”、“娘子”、“浑家”、“内”、“老婆”、“婆娘”、“太太”等来称呼..9、与丈夫相关亲属1公:也称公公;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这些称呼正是今天称丈夫之父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2婆:也称婆婆;对丈夫之母;古称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严姑”、“慈姑”、“阿姑”等..后又称“婆”、“婆婆”..3舅姑、姑舅:是早期对丈夫父母的合称..近者称“公婆”..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称呼是“姑章”;或作“姑嫜”..4伯叔:对丈夫的兄弟的称谓;与近代所称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5小姑:对丈夫妹妹的称谓..10、与妻子相关亲属1岳丈:是对于妻子之父的称呼;古代还有“泰山”、“冰翁”外舅”“外父”、“妻父”等代称..2岳母:对妻子之母的称谓;或称为“丈母”..3姑、外姑:早期用来对妻子之母的称呼..4舅舅:对妻子兄弟的称呼;或称为“舅”、“舅爷”、“舅子”等;还称为“内兄”、“内弟”、“妻兄”、“妻弟”等..5姨:对妻子的姊妹的称呼;或称“大姨”、“小姨”;也称为“妻妹”、“内妹”..11、兄弟及与其相关亲属1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2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4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5侄:对兄弟的子女最常见的称呼;也可直接称之为“兄子”、“兄女”;或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12、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1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2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3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13、子女及与其相关亲属1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2女:对女儿的主要称呼..对别人的女儿往往称为“爱”或“嫒”;也称为“令嫒”、“闺嫒”..3义子、义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子女;又称“养子”、“养女”、“假子”..同时还有一个常见的代称“螟蛉”..4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5婿:对女儿丈夫的称呼;或称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儿之夫还可以被称为“女夫”、“半子”、“东床”“令坦”..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称“贤婿”之类;岳家一般人都尊称其为“姑爷”、“姑老爷”..6孙:对儿子的子女的称呼;或称“孙息”、“孙枝”..“孙”又分为“孙儿”、“孙女”;“孙女”又称为“女孙”..7外孙:对女儿的子女的称呼..女姓还可称为“外孙女”..。
中国关系称谓大全(亲属关系与血统关系),中国关系称谓大全(亲属关系与血统关系)
![中国关系称谓大全(亲属关系与血统关系),中国关系称谓大全(亲属关系与血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f5214f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7.png)
中国关系称谓大全(亲属关系与血统关系),中国关系称谓大全(亲属关系与血统关系)中国血统关系称谓大全血统关系称谓俗称当面称呼自称一、直系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生父父亲爸爸、爹、爹爹阿爹儿、女生母母亲妈妈、娘妈妈、姆嬷儿、女后父继父晚爹阿伯、阿爹儿、女后母继母晚娘嗯娘、姆妈儿、女父之父父之母祖父祖母公公婆婆爷爷、阿爷娘娘、阿娘孙、孙女父之祖父父之祖母曾祖父曾祖母太公太婆太爷爷、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曾孙、曾孙女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哥、弟姐、妹长者称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弟、哥、妹、姐夫丈夫老倌某人(女儿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称其名者妻妻夫人老人(读如宁) 某人(女儿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称其名者夫夫之父公阿公旧时随子女称爷爷、娘娘,现随夫称爸、爹、妈、姆妈媳妇夫之母婆阿婆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
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二、旁系父之兄父之弟伯父叔父叔伯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侄、侄女伯父之妻叔父之妻伯母叔母大妈婶娘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现呼二妈、三妈等侄、侄女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弟、哥、妹、姐父之姐父之妹姑母姑娘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现呼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侄、侄女兄之妻弟之妻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旧称叔伯、今称弟、兄夫之兄弟伯叔叔伯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夫之兄弟配偶妯娌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婿、媳之父母亲家亲家公(姆) 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弟媳、嫂、妹、姐姑之丈夫姑父姑丈姑夫旧呼大爹、二爹、大伯,现呼大爸爸、二爸爸内侄、内侄女姑之子女姑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大妈:大爷的妻子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婶:叔叔的妻子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三、母系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母之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外公、外婆外孙、外孙女母之兄弟及其配偶舅父舅母娘舅舅姆舅父、舅舅、舅姆、舅妈今呼阿舅、舅姆妈外甥、外甥女舅父之子女舅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母之姐妹及其配偶姨父姨母姨丈姨娘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大爸爸、大妈妈、阿姨外甥、外甥女姨之子女姨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妻系妻之父母岳父岳母丈人丈母面称随妻阿爹、姆妈女婿妻之兄弟及其配偶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阿舅舅嫂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呼其名姐夫、妹夫妻之姐妹内姐内妹姨娘面称随妻姐、妹妻之姐妹的丈夫连襟连襟以哥、弟相称或呼其名哥、弟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妈:舅舅的妻子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夫:姨的丈夫四、姻亲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附:一、家族长辈称谓(前为称谓————后为自称)下同曾祖父、母——曾孙、孙女太公翁(丈夫的曾祖父)——曾孙媳太奶亲(丈夫的曾祖母)——曾孙媳曾伯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哥哥、嫂嫂)——曾侄孙、曾侄孙女太伯翁、太姆婆(丈夫的曾伯父、母)——曾侄孙媳曾叔祖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弟弟、弟媳)——曾侄孙、曾侄孙媳太叔翁、太婶婆(丈夫的曾叔祖父、母)——曾侄孙媳祖父、祖母(父亲的父母)——孙、孙女祖翁、婆(丈夫的祖父、祖母)——孙媳妇伯祖父、母(父亲的伯父、母)——侄孙、侄孙女伯祖翁、婆(丈夫的伯祖父、母)——曾孙媳叔祖父、母(父亲的叔父、母)——侄孙、侄孙女叔祖翁(丈夫的叔祖父)——侄孙媳婶婆(丈夫的叔祖母)——侄孙媳翁亲、姑亲(丈夫的父亲、母亲)——儿媳伯父、母(父亲的哥哥、嫂嫂)——侄儿、侄女伯翁、母(丈夫的伯父、母)——侄媳叔父、母(父亲的弟弟、弟媳)——侄、侄女堂伯、叔(同族与父同辈者)——堂侄、堂侄女宗伯、叔(同姓与父同辈者)——宗侄、宗侄女叔翁、婶亲(丈夫的叔父、叔母)——侄媳。
亲戚称呼表大全
![亲戚称呼表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126538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a.png)
亲戚称呼表大全亲戚称呼表大全如下:一、直系血亲【父系】曾曾祖父:老太爷曾祖父:太爷祖父:爷爷父亲:爸爸【母系】曾曾外祖父:老太爷曾外祖父:太爷外祖父:姥爷母亲:妈妈二、旁系血亲【父系】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父、伯伯、大爷。
伯母:伯父的妻子,也称大妈、大娘。
叔:父亲的弟,也称叔父、叔叔。
婶:叔叔的妻子,也称叔母。
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妈。
姑父:姑姑的丈夫。
【母系】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舅母:舅舅的妻子,也称舅妈、妗母、妗子。
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母。
姨父:阿姨的丈夫。
三、晚辈侄儿:兄弟的儿子。
侄女:兄弟的女儿。
外甥:男性称姊妹的儿子。
外甥女:男性称姊妹的女儿。
姨甥:女性称姊妹的儿子。
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四、其他亲戚: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这是从高到低的直系血亲称呼。
祖父的弟弟:叔祖父(叔公)。
祖父的弟妇:叔祖母(婶婆)。
祖父的妹夫:姑祖父(姑公)。
祖父的姐姐、妹妹:姑祖母(姑婆)。
祖母的哥哥、弟弟:舅祖父(舅公)。
祖母的嫂嫂、弟妇:舅祖母(妗婆)。
祖母的姐夫、妹夫:姨祖父(姨公)。
祖母的姐姐、妹妹:姨祖母(姨婆)。
以上是一份较为完整的亲戚称呼表,涵盖了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的称呼。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因地域、文化和家庭习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供参考。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a64b2b676c66137ef061955.png)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根据网络资料收集整理)家族:家族是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亲戚:亲戚是指与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
中国古代唐朝学者孔颖达对亲戚的注解为:亲指族内,戚言族外。
一、直系血亲(直系)父系:曾曾祖父(老太爷)——曾祖父(太爷)-—祖父(爷爷)--父亲(爸爸)曾曾祖母(老太太)—-曾祖母(太太)-—祖母(奶奶)——父亲(爸爸)母系:曾曾外祖父(老太爷)—-曾外祖父(太爷)-—外祖父(姥爷)——母亲(妈妈)曾曾外祖母(老太太)--曾外祖母(太太)——外祖母(姥姥)--母亲(妈妈)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有时孙子是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二、旁系血亲(旁系)父系: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大妈:大爷的妻子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婶:叔叔的妻子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父亲的兄弟:伯父叔父叔伯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等(叔叔侄、侄女)伯父叔父的妻子:伯母叔母大妈婶娘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现呼二妈、三妈等(侄、侄女)伯父叔父的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弟、哥、妹、姐父亲的姐父之妹姑母姑娘: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现呼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侄、侄女)兄弟的妻子: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旧称叔伯、今称弟、兄夫之兄弟伯叔:叔伯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丈夫兄弟的配偶:妯娌,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女婿、儿媳的父母:亲家、亲家公(姆)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为弟媳、嫂、妹、姐姑之丈夫:姑父姑丈姑夫旧呼大爹、二爹、大伯,现呼大爸爸、二爸爸内侄、内侄女姑之子女:姑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三、母系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妈:舅舅的妻子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夫:姨的丈夫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母亲的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外孙、外孙女)母亲的兄弟及其配偶:舅父、舅舅、舅姆、舅妈;今呼阿舅、舅姆妈(外甥、外甥女)舅父的子女:舅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母亲的姐妹及其配偶:姨父姨母姨娘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阿姨(外甥、外甥女)姨之子女: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妻子的父母:岳父、岳母、丈人、丈母,面称随妻阿爹、姆妈(女婿)妻子兄弟及其配偶: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阿舅、舅嫂,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姐夫、妹夫妻子姐妹:内姐内妹姨娘面称随妻姐、妹妻子姐妹的丈夫:连襟,连襟以哥、弟相称或呼其名哥、弟四、姻亲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祖父的哥哥:伯祖父(伯公)祖父的嫂嫂:伯祖母(姆婆)祖父的弟弟:叔祖父(叔公)祖父的弟妇:叔祖母(婶婆)祖父的姐夫、妹夫:姑祖父(姑公)祖父的姐姐、妹妹:姑祖母(姑婆)祖母的哥哥、弟弟:舅祖父(舅公)祖母的嫂嫂、弟妇:舅祖母(妗婆)祖母的姐夫、妹夫:姨祖父(姨公)祖母的姐姐、妹妹:姨祖母(姨婆)附:一、家族长辈称谓(前为称谓:后为自称)下同曾祖父、母:曾孙、孙女太公翁(丈夫的曾祖父):曾孙媳太奶亲(丈夫的曾祖母):曾孙媳曾伯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哥哥、嫂嫂):曾侄孙、曾侄孙女太伯翁、太姆婆(丈夫的曾伯父、母):曾侄孙媳曾叔祖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弟弟、弟媳):曾侄孙、曾侄孙媳太叔翁、太婶婆(丈夫的曾叔祖父、母):曾侄孙媳祖父、祖母(父亲的父母):孙、孙女祖翁、婆(丈夫的祖父、祖母):孙媳妇伯祖父、母(父亲的伯父、母):侄孙、侄孙女伯祖翁、婆(丈夫的伯祖父、母):曾孙媳叔祖父、母(父亲的叔父、母):侄孙、侄孙女叔祖翁(丈夫的叔祖父):侄孙媳婶婆(丈夫的叔祖母):侄孙媳翁亲、姑亲(丈夫的父亲、母亲):儿媳伯父、母(父亲的哥哥、嫂嫂):侄儿、侄女伯翁、母(丈夫的伯父、母):侄媳叔父、母(父亲的弟弟、弟媳):侄、侄女堂伯、叔(同族与父同辈者):堂侄、堂侄女宗伯、叔(同姓与父同辈者):宗侄、宗侄女叔翁、婶亲(丈夫的叔父、叔母):侄媳二、亲戚长辈称谓曾祖姑丈(曾祖父的姐妹父)—-内曾侄孙、内曾侄孙女曾祖姑母(曾祖父的姐妹)-—曾侄孙、曾侄孙女祖姑丈(祖父的姐妹父)-—内侄孙、内侄孙女祖姑母(祖父的姐妹)——侄孙、侄孙女舅祖父(祖母的兄弟)——外甥孙、外甥孙女舅祖母(祖母的兄弟的妻子)—-外甥孙、外甥孙女祖姨夫(祖母的姐妹父)——姨甥孙、姨甥孙女祖姨母(祖母的姐妹)—-姨外甥、姨外甥女姑丈(父亲的姐妹父)——内侄、内侄女姑母(父亲的姐妹)-—侄、侄女表伯、姆(父亲的表兄、嫂)-—表侄、表侄女太外祖父、母(母亲的祖父、母)—-外曾孙、外曾孙女外祖父、母(母亲的父母)——外孙、外孙女外伯祖、外姆婆(母亲的伯父、母)-—外侄孙、外侄孙女外叔祖、外婶婆(母亲的叔父、叔母)——外侄孙、外侄孙女舅父(母亲的兄弟)--外甥、外甥女舅母(母亲的兄嫂、弟媳)—-外甥、外甥女姨丈(母亲的姐妹父)-—姨甥、姨甥女姨母(母亲的姐妹)—-襟侄、襟侄女太岳父、母(妻的祖父、母)-—孙婿、孙女婿太伯岳、母(妻的伯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太叔岳、母(妻的叔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岳父、母(妻的父母)—-女婿伯岳、母(妻的伯父、母)—-侄女婿叔岳、母(妻的叔父、母)——侄女婿姻伯丈、姆(妻的从伯父、母)-—姻家侄婿姻叔丈、姻婶(妻的从叔父、母)-—姻家侄婿姻伯、姆(妻的堂伯父、母)-—姻家侄姻叔、姻婶(妻的堂叔父、母)-—姻家侄三、家族平辈称谓胞哥(本人的哥哥)—-弟、妹兄嫂(哥哥的爱人)——夫弟、夫妹弟妇(胞弟的爱人)——夫兄、夫姐胞姐、妹(本人的姐、妹)-—弟、妹、兄、姐夫兄(丈夫的哥哥)——弟妇兄嫂(丈夫的嫂嫂)——弟妇夫弟(丈夫的弟弟)——嫂弟妇(丈夫的弟媳)-—嫂爱妻(本人的妻子)—-夫良人、夫君(本人的丈夫)—-拙荆、妻夫姐(丈夫的胞姐)——弟媳夫妹(丈夫的胞妹)—-兄嫂从兄、姐(伯、叔的女儿)——从弟、妹从弟、妹(伯、叔的女儿)-—从兄、姐夫从兄(丈夫的从兄)——从弟妇从兄嫂(丈夫的从嫂)—-从弟妇从弟(丈夫的从弟)—-从兄嫂从弟妇(丈夫的从弟媳)——从兄嫂堂兄(丈夫的堂兄)——堂弟妇堂嫂(丈夫的堂嫂)——堂弟妇堂弟(丈夫的堂弟)-—堂兄嫂堂小弟(丈夫的堂弟媳)-—堂兄嫂堂兄、堂姐、堂弟、堂妹(同族平辈者)——堂弟、堂妹、堂兄、堂姐宗兄、宗姐、宗弟、宗妹(同姓平辈者)——宗弟、宗妹、宗兄、宗姐姐丈(本人的胞姐夫)——内弟、内弟妇妹丈(本人的胞妹夫)-—内兄、内兄嫂表兄、表姐(姑、姨、妗的子、女)—-表弟、表妹表弟、表妹(姑、姨、妗的子、女)—-表兄、表姐表姐丈(姑母的女婿)——表内弟、表妹内兄、嫂(妻子的哥、嫂)-—内兄、嫂内弟、媳(妻子的弟、媳)--姐夫襟兄(妻的姐、妹夫)-—襟弟姻兄、弟(妻的从兄、弟)——姻兄、弟姻家兄、弟(妻的堂兄、弟)-—姻家兄、弟四、亲戚互称老太姻翁、姆(亲家的祖父、母)-—姻再侄、姻再侄妇太姻翁(亲家的父亲)——姻侄、姻侄妇太姻姆(亲家的母亲)——姻侄、姻侄妇姻伯翁、叔翁(亲家的伯、叔父)——姻家侄、姻家侄室姻伯姆、叔母(亲家的伯、叔母)—-夫姻家侄姻翁(亲家)——姻弟姻姆(亲家姆)-—姻室姻兄(亲家的兄弟)—-姻家弟姻仁兄(亲家姆的兄弟)——姻家室姻家兄(亲家的从、堂兄弟)——姻家弟姻侄(亲家的堂、侄儿)——姻家伯、姻愚叔姻伯祖(兄弟妻的祖父)——姻家再侄1。
亲戚称呼大全
![亲戚称呼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d030d6e1ed9ad51f01df23b.png)
叔、伯、姑
堂侄、堂侄女
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 对人介绍冠“堂”字
长者称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
舅公、舅婆
舅公,老舅(潮汕),舅婆,老妗(潮汕) 甥孙、甥孙女
姨婆、姨公
姨婆、姨公,老姨(潮汕)、老丈(潮汕) 甥孙、甥孙女
表伯、表叔、表姑
表伯、表叔、表姑
表甥、表甥女
母系
外公、外婆
外公、外婆
外孙、外孙女
娘舅、舅姆、小妗子
舅父、舅舅、舅姆、舅妈、妗(潮汕),今呼阿舅 、舅姆妈
外甥、外甥女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 、妹
姨丈、姨娘
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大爸爸、大妈 妈、阿姨、阿丈
外甥、外甥女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 、妹
外伯公、外叔公
血统关系
称谓
俗称
当面称呼
自称
直系
生父
父亲
爸爸、爹
爸爸、爹爹、阿爹
儿、女
生母
母亲
妈妈、娘
妈妈、姆嬷
儿、女
后父
继父
晚爹
阿伯、阿爹
儿、女
后母
继母
晚娘
嗯娘、姆妈
儿、女
父之父/母
祖父、祖母
公公、婆婆
爷爷、阿爷、阿公、娘娘、阿娘、阿嫲
孙、孙女
父之祖父/祖母
曾祖父、曾祖母
太公、太婆
太爷爷、太公、祖公、太娘娘、太婆、阿太、祖嫲 曾孙、曾孙女
介绍冠“堂”字
、舅姆妈
侄甥、侄甥女
堂叔伯之子女
外祖母之兄弟及其配偶
祖母之姐妹及其配偶 母之表兄弟姐妹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图解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76fa515fa6c30c2258019e43.png)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图解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中国亲戚称呼大全亲戚是指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
中国古代唐朝学者孔颖达对亲戚的注解为:亲指族内,戚言族外。
直系血亲?父系?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母系?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
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旁系血亲?父系?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大妈:大爷的妻子?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婶:叔叔的妻子?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母系?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妈:舅舅的妻子?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夫:姨的丈夫姻亲?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祖父的哥哥伯祖父(伯公)?祖父的嫂嫂伯祖母(姆婆)?祖父的弟弟叔祖父(叔公)?祖父的弟妇叔祖母(婶婆)?祖父的姐夫、妹夫姑祖父(姑公)?祖父的姐姐、妹妹姑祖母(姑婆)?祖母的哥哥、弟弟舅祖父(舅公)?祖母的嫂嫂、弟妇舅祖母(妗婆)?祖母的姐夫、妹夫姨祖父(姨公)?祖母的姐姐、妹妹姨祖母(姨婆)?1、祖辈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图解)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0a5d163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61.png)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1 】亲戚是指和本身有血亲和姻亲的人.中国古代唐朝学者孔颖达对亲戚的注解为:亲指族内,戚言族外.直系血亲父系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母系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此外称呼.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旁系血亲父系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大妈:大爷的老婆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婶:叔叔的老婆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母系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妈:舅舅的老婆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阿姨姨夫:姨的丈夫姻亲丈夫:娶亲的女人对本身伴侣的称呼媳妇:娶亲的汉子对本身伴侣的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丈人.岳父:老婆的父亲,也直称爸爸丈母娘.岳母:老婆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儿媳:对儿子的老婆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嫂子:对兄长老婆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老婆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妯娌:兄弟的老婆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老婆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老婆弟弟的称呼祖父的哥哥伯祖父(伯公)祖父的嫂嫂伯祖母(姆婆)祖父的弟弟叔祖父(叔公)祖父的弟妇叔祖母(婶婆)祖父的姐夫.妹夫姑祖父(姑公)祖父的姐姐.妹妹姑祖母(姑婆)祖母的哥哥.弟弟舅祖父(舅公)祖母的嫂嫂.弟妇舅祖母(妗婆)祖母的姐夫.妹夫姨祖父(姨公)祖母的姐姐.妹妹姨祖母(姨婆)1.祖辈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规模,是从高祖开端.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祖先.开山祖师(鼻,始的意思).(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前辈,狭义则是指祖父.(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罕有的称呼是“爷爷”.(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前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广泛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广泛称呼,古代的应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今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老婆的称谓.2.曾祖辈(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别的是称“曾门”.(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个中较罕有的为“太婆3.高祖辈(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但需留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4.怙恃(1)怙恃:怙恃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怙恃”.“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怙恃的代称.(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3)尊:古代罕有的敬称用语,称本身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4)爷:古代对成年须眉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端用尴尬刁难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尴尬刁难父亲之称,或写作“耶”.(5)母:是对母亲最罕有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类似,又用尴尬刁难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个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6)继母:假如本身的母亲逝世.仳离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7)出母:假如本身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本身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本生母”.(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假如本身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代对母亲的两种特别称呼.(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本身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12 )寄父:指是在本身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或工资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13 )义母:指是在本身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或工资母.5.与父亲相干的亲属(1)诸父.诸母:是对父亲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统称.(2)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如今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或简称“伯”.“叔”.前人偶然将几个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离称为“伯父”.“季父”.“叔父”.“季父”.(3)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4)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离称为“从伯”.“从叔”.(5)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合的是偶然也称“姑娘”.(6)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7)表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8)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6.与母亲相干的亲属(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3)舅: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合场合,可加上一些润饰或填补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阿姨”等.(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后代也称“表兄弟”.“表姊妹”.(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照样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当,前人统称为“诸表”.)7.考妣“考”和“妣”在先秦时是对怙恃的异称,无论逝世活均可用.秦汉以来,怙恃逝世后仍可称为考妣,但生前不再称考妣,考妣只用来对逝世去的怙恃之称.并且,考妣不但用来称逝世去的怙恃,逝世去的祖辈甚至更早的直系前辈均可用考妣相当(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8.夫妻(1)夫:或作“丈夫”,本是对成年须眉的美称,但又用作夫妻之夫.“夫”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暗示丈夫意的相干称谓许多,如:“夫子”.“外子”.“夫主”.“夫婿”等.除此,还可以用“夫君” .“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汉子”等称呼丈夫.(2)妻.老婆:是由古至今对妻的最重要的称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类附加成分,还有“贤妻”.“良妻”.“仁妻”.“令妻”.“娇妻”等.除此,还可用“妇”.“室”.“君”.“夫人”.“娘子”.“浑家”.“内”.“老婆”.“婆娘”.“太太”等来称呼.9.与丈夫相干亲属(1)公:也称公公,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这些称呼恰是今天称丈夫之父为“公”.“公公”.“白叟公”的前身.(2)婆:也称婆婆,对丈夫之母,古称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严姑”.“慈姑”.“阿姑”等.后又称“婆”.“婆婆”.(3)舅姑.姑舅:是早期对丈夫怙恃的合称.近者称“公婆”.此外还有一个罕有的称呼是“姑章”,或作“姑嫜”.(4)伯叔:对丈夫的兄弟的称谓,与近代所称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 (5)小姑:对丈夫妹妹的称谓.10.与老婆相干亲属(1)岳丈:是对于老婆之父的称呼,古代还有“泰山”.“冰翁” 外舅”“外父”.“妻父”等代称.(2)岳母:对老婆之母的称谓,或称为“丈母”.(3)姑.外姑:早期用来对老婆之母的称呼.(4)舅舅:对老婆兄弟的称呼,或称为“舅”.“舅爷”.“舅子”等,还称为“内兄”.“内弟”.“妻兄”.“妻弟”等.(5)姨:对老婆的姊妹的称呼,或称“大姨”.“小姨”,也称为“妻妹”.“内妹”.11.兄弟及与其相干亲属(1)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有兄弟数人的情形下,称呼中必须暗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经常应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2)嫂:对兄的老婆的称谓,或称“嫂嫂”.(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4)弟媳:对弟的老婆的称谓,或称“弟妹”.(5)侄:对兄弟的后代最罕有的称呼,也可直接称之为“兄子”.“兄女”,或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12.姊妹及与其相干亲属(1)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2)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3)甥:对姊妹之子最广泛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13.后代及与其相干亲属(1)子:在古代是一个应用规模较广的称呼,秦汉今后重要用作儿子之称.本身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他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后世昆裔”.“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如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季子”等称呼.(2)女:对女儿的重要称呼.对他人的女儿往往称为“爱”或“嫒”,也称为“令嫒”.“闺嫒”.(3)义子.义女:指不是本身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后代,又称“养子”.“养女”.“假子”.同时还有一个罕有的代称“螟蛉”.(4)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5)婿:对女儿丈夫的称呼,或称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儿之夫还可以被称为“女夫”.“半子”.“半子”“令婿”.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称“贤婿”之类,岳家一般人都尊称其为“姑爷”.“姑老爷”.(6)孙:对儿子的后代的称呼,或称“孙息”.“孙枝”.“孙”又分为“孙儿”.“孙女”,“孙女”又称为“女孙”.(7)外孙:对女儿的后代的称呼.女姓还可称为“外孙女”.第11页,共10页。
亲戚亲属称谓大全
![亲戚亲属称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739b1b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5.png)
亲戚亲属称谓大全亲戚亲属称谓大全父族: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大妈:大爷的妻子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婶:叔叔的妻子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或按长幼称其为“大姑”、“二姑”、“三姑”等等。
姑夫:姑姑的丈夫,也称“姑父”。
姑母、姑夫的子女,称为“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即以“兄、弟、姐、妹”相称,对人则以“姑舅兄弟”、“姑舅姊妹”相称。
母族: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叫“大舅”、“二舅”等。
舅妈:舅舅的妻子”,被称作“妗子”。
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夫:姨的丈夫母亲的父亲,口头称为“姥爷”,书面则称之为“外祖父”、“外公”。
母亲的母亲,口头称为“姥姥”、“姥娘”,书面称为“外婆”、“外祖母”。
外祖父的父亲,称之为“老姥爷”外祖母的母亲,称之为“老姥娘”。
外祖母的兄弟,称之为“老舅”,而“老舅”的配偶,则被称作“老舅母”。
外祖母的姐妹,被称作“姨姥娘”、“姨奶”,而祖母的姐、妹,也都被称作为“姨奶”。
姨奶的配偶,则被称为“老姨夫”。
舅舅的子女,叫“表兄”、“表妹”、“表姐”、“表弟”,当面称为“兄、弟、姐、妹”,对外人称为“姑舅兄弟”、“姑舅姊妹”。
姨姨的子女,叫“表兄”、“表妹”、“表姐”、“表弟”,当面称为“兄、弟、姐、妹”,对外人称为“姨表兄弟”、“姨表姊妹”、或“两姨兄弟”、“两姨姊妹”。
女儿的子女,称为“外孙”、“外孙女”、“外孙闺女”;舅父母,叫舅父姊妹之女为“外甥”、“外甥女”、“外甥闺女”。
姨姨与姨夫,称姨姊妹的儿子女儿为“外甥”、“外甥闺女”。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a64b2b676c66137ef061955.png)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根据网络资料收集整理)家族:家族是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亲戚:亲戚是指与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
中国古代唐朝学者孔颖达对亲戚的注解为:亲指族内,戚言族外。
一、直系血亲(直系)父系:曾曾祖父(老太爷)——曾祖父(太爷)-—祖父(爷爷)--父亲(爸爸)曾曾祖母(老太太)—-曾祖母(太太)-—祖母(奶奶)——父亲(爸爸)母系:曾曾外祖父(老太爷)—-曾外祖父(太爷)-—外祖父(姥爷)——母亲(妈妈)曾曾外祖母(老太太)--曾外祖母(太太)——外祖母(姥姥)--母亲(妈妈)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有时孙子是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二、旁系血亲(旁系)父系: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大妈:大爷的妻子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婶:叔叔的妻子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父亲的兄弟:伯父叔父叔伯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等(叔叔侄、侄女)伯父叔父的妻子:伯母叔母大妈婶娘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现呼二妈、三妈等(侄、侄女)伯父叔父的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弟、哥、妹、姐父亲的姐父之妹姑母姑娘: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现呼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侄、侄女)兄弟的妻子: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旧称叔伯、今称弟、兄夫之兄弟伯叔:叔伯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丈夫兄弟的配偶:妯娌,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女婿、儿媳的父母:亲家、亲家公(姆)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为弟媳、嫂、妹、姐姑之丈夫:姑父姑丈姑夫旧呼大爹、二爹、大伯,现呼大爸爸、二爸爸内侄、内侄女姑之子女:姑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三、母系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妈:舅舅的妻子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夫:姨的丈夫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母亲的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外孙、外孙女)母亲的兄弟及其配偶:舅父、舅舅、舅姆、舅妈;今呼阿舅、舅姆妈(外甥、外甥女)舅父的子女:舅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母亲的姐妹及其配偶:姨父姨母姨娘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阿姨(外甥、外甥女)姨之子女: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妻子的父母:岳父、岳母、丈人、丈母,面称随妻阿爹、姆妈(女婿)妻子兄弟及其配偶: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阿舅、舅嫂,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姐夫、妹夫妻子姐妹:内姐内妹姨娘面称随妻姐、妹妻子姐妹的丈夫:连襟,连襟以哥、弟相称或呼其名哥、弟四、姻亲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祖父的哥哥:伯祖父(伯公)祖父的嫂嫂:伯祖母(姆婆)祖父的弟弟:叔祖父(叔公)祖父的弟妇:叔祖母(婶婆)祖父的姐夫、妹夫:姑祖父(姑公)祖父的姐姐、妹妹:姑祖母(姑婆)祖母的哥哥、弟弟:舅祖父(舅公)祖母的嫂嫂、弟妇:舅祖母(妗婆)祖母的姐夫、妹夫:姨祖父(姨公)祖母的姐姐、妹妹:姨祖母(姨婆)附:一、家族长辈称谓(前为称谓:后为自称)下同曾祖父、母:曾孙、孙女太公翁(丈夫的曾祖父):曾孙媳太奶亲(丈夫的曾祖母):曾孙媳曾伯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哥哥、嫂嫂):曾侄孙、曾侄孙女太伯翁、太姆婆(丈夫的曾伯父、母):曾侄孙媳曾叔祖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弟弟、弟媳):曾侄孙、曾侄孙媳太叔翁、太婶婆(丈夫的曾叔祖父、母):曾侄孙媳祖父、祖母(父亲的父母):孙、孙女祖翁、婆(丈夫的祖父、祖母):孙媳妇伯祖父、母(父亲的伯父、母):侄孙、侄孙女伯祖翁、婆(丈夫的伯祖父、母):曾孙媳叔祖父、母(父亲的叔父、母):侄孙、侄孙女叔祖翁(丈夫的叔祖父):侄孙媳婶婆(丈夫的叔祖母):侄孙媳翁亲、姑亲(丈夫的父亲、母亲):儿媳伯父、母(父亲的哥哥、嫂嫂):侄儿、侄女伯翁、母(丈夫的伯父、母):侄媳叔父、母(父亲的弟弟、弟媳):侄、侄女堂伯、叔(同族与父同辈者):堂侄、堂侄女宗伯、叔(同姓与父同辈者):宗侄、宗侄女叔翁、婶亲(丈夫的叔父、叔母):侄媳二、亲戚长辈称谓曾祖姑丈(曾祖父的姐妹父)—-内曾侄孙、内曾侄孙女曾祖姑母(曾祖父的姐妹)-—曾侄孙、曾侄孙女祖姑丈(祖父的姐妹父)-—内侄孙、内侄孙女祖姑母(祖父的姐妹)——侄孙、侄孙女舅祖父(祖母的兄弟)——外甥孙、外甥孙女舅祖母(祖母的兄弟的妻子)—-外甥孙、外甥孙女祖姨夫(祖母的姐妹父)——姨甥孙、姨甥孙女祖姨母(祖母的姐妹)—-姨外甥、姨外甥女姑丈(父亲的姐妹父)——内侄、内侄女姑母(父亲的姐妹)-—侄、侄女表伯、姆(父亲的表兄、嫂)-—表侄、表侄女太外祖父、母(母亲的祖父、母)—-外曾孙、外曾孙女外祖父、母(母亲的父母)——外孙、外孙女外伯祖、外姆婆(母亲的伯父、母)-—外侄孙、外侄孙女外叔祖、外婶婆(母亲的叔父、叔母)——外侄孙、外侄孙女舅父(母亲的兄弟)--外甥、外甥女舅母(母亲的兄嫂、弟媳)—-外甥、外甥女姨丈(母亲的姐妹父)-—姨甥、姨甥女姨母(母亲的姐妹)—-襟侄、襟侄女太岳父、母(妻的祖父、母)-—孙婿、孙女婿太伯岳、母(妻的伯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太叔岳、母(妻的叔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岳父、母(妻的父母)—-女婿伯岳、母(妻的伯父、母)—-侄女婿叔岳、母(妻的叔父、母)——侄女婿姻伯丈、姆(妻的从伯父、母)-—姻家侄婿姻叔丈、姻婶(妻的从叔父、母)-—姻家侄婿姻伯、姆(妻的堂伯父、母)-—姻家侄姻叔、姻婶(妻的堂叔父、母)-—姻家侄三、家族平辈称谓胞哥(本人的哥哥)—-弟、妹兄嫂(哥哥的爱人)——夫弟、夫妹弟妇(胞弟的爱人)——夫兄、夫姐胞姐、妹(本人的姐、妹)-—弟、妹、兄、姐夫兄(丈夫的哥哥)——弟妇兄嫂(丈夫的嫂嫂)——弟妇夫弟(丈夫的弟弟)——嫂弟妇(丈夫的弟媳)-—嫂爱妻(本人的妻子)—-夫良人、夫君(本人的丈夫)—-拙荆、妻夫姐(丈夫的胞姐)——弟媳夫妹(丈夫的胞妹)—-兄嫂从兄、姐(伯、叔的女儿)——从弟、妹从弟、妹(伯、叔的女儿)-—从兄、姐夫从兄(丈夫的从兄)——从弟妇从兄嫂(丈夫的从嫂)—-从弟妇从弟(丈夫的从弟)—-从兄嫂从弟妇(丈夫的从弟媳)——从兄嫂堂兄(丈夫的堂兄)——堂弟妇堂嫂(丈夫的堂嫂)——堂弟妇堂弟(丈夫的堂弟)-—堂兄嫂堂小弟(丈夫的堂弟媳)-—堂兄嫂堂兄、堂姐、堂弟、堂妹(同族平辈者)——堂弟、堂妹、堂兄、堂姐宗兄、宗姐、宗弟、宗妹(同姓平辈者)——宗弟、宗妹、宗兄、宗姐姐丈(本人的胞姐夫)——内弟、内弟妇妹丈(本人的胞妹夫)-—内兄、内兄嫂表兄、表姐(姑、姨、妗的子、女)—-表弟、表妹表弟、表妹(姑、姨、妗的子、女)—-表兄、表姐表姐丈(姑母的女婿)——表内弟、表妹内兄、嫂(妻子的哥、嫂)-—内兄、嫂内弟、媳(妻子的弟、媳)--姐夫襟兄(妻的姐、妹夫)-—襟弟姻兄、弟(妻的从兄、弟)——姻兄、弟姻家兄、弟(妻的堂兄、弟)-—姻家兄、弟四、亲戚互称老太姻翁、姆(亲家的祖父、母)-—姻再侄、姻再侄妇太姻翁(亲家的父亲)——姻侄、姻侄妇太姻姆(亲家的母亲)——姻侄、姻侄妇姻伯翁、叔翁(亲家的伯、叔父)——姻家侄、姻家侄室姻伯姆、叔母(亲家的伯、叔母)—-夫姻家侄姻翁(亲家)——姻弟姻姆(亲家姆)-—姻室姻兄(亲家的兄弟)—-姻家弟姻仁兄(亲家姆的兄弟)——姻家室姻家兄(亲家的从、堂兄弟)——姻家弟姻侄(亲家的堂、侄儿)——姻家伯、姻愚叔姻伯祖(兄弟妻的祖父)——姻家再侄1。
亲戚关系称呼大全
![亲戚关系称呼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45c93c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0.png)
亲戚关系称呼大全亲戚关系,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戚关系称呼更是讲究讲究,不同的称呼代表着不同的亲密程度和尊重程度。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亲戚关系称呼的大全。
1. 父母辈。
父亲,爸爸、爹、老爸、老爷子、老爹、老头子、阿爸。
母亲,妈妈、娘、老妈、老娘、老妈妈、老妈子、阿妈。
2. 兄弟姐妹辈。
哥哥,哥、大哥、老大、老哥、大佬、老哥哥。
姐姐,姐、大姐、老大、老姐、大嫂、老姐姐。
3. 子女辈。
儿子,儿子、儿、仔、儿啊、孩子。
女儿,女儿、闺女、妞、女孩子、孩子。
4. 祖父母辈。
爷爷,爷爷、爷、老爷、老爷爷、老爷子、阿爷。
奶奶,奶奶、奶、老奶、老奶奶、老奶子、阿奶。
5. 外祖父母辈。
外公,外公、姥爷、外爷爷、老外公、老外爷。
外婆,外婆、姥姥、外奶奶、老外婆、老外婆。
外甥,外甥、甥子、甥、外甥儿、外甥子。
外甥女,外甥女、甥女、外甥儿女、外甥女儿。
7. 姑姊妹辈。
姑姑,姑姑、姑妈、姑娘、老姑、老姑姑、阿姑。
表姐,表姐、姐姐、表嫂、姐姐、老姐、老姐姐。
8. 姑丈辈。
姑丈,姑丈、姑父、老丈人、老丈人、老丈爷、老丈。
9. 姨姊妹辈。
姨妈,姨妈、姨母、姨娘、老姨、老姨妈、阿姨。
表妹,表妹、妹妹、表妹妹、妹子、小妹、小妹妹。
10. 姨丈辈。
姨丈,姨丈、姨父、老丈人、老丈人、老丈爷、老丈。
11. 侄儿辈。
侄子,侄子、侄儿、侄、侄儿子、侄男。
侄女,侄女、侄儿女、侄女儿、侄女子。
12. 堂兄弟姐妹辈。
堂兄,堂兄、堂哥、堂弟、堂大、堂兄弟。
堂姐,堂姐、堂姊、堂妹、堂大、堂姐妹。
外甥孙,外甥孙、甥孙、外甥孙子、外甥孙女。
外甥孙女,外甥孙女、甥孙女、外甥孙女儿、外甥孙女子。
14. 外甥辈。
外甥孙,外甥孙、甥孙、外甥孙子、外甥孙女。
外甥孙女,外甥孙女、甥孙女、外甥孙女儿、外甥孙女子。
15. 外甥辈。
外甥孙,外甥孙、甥孙、外甥孙子、外甥孙女。
外甥孙女,外甥孙女、甥孙女、外甥孙女儿、外甥孙女子。
以上就是亲戚关系称呼的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亲戚关系称呼大全
![中国亲戚关系称呼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d46a5b410661ed9ad51f3ee.png)
中国亲戚关系称呼大全父父亲的父亲:爷爷、公公母亲:奶奶、婆婆父亲的哥哥:大爷(轻读)、伯伯(bǒbo)、伯伯(bái bai)、伯父嫂子:大娘、大妈、姆姆、伯母父亲的弟弟:叔叔弟媳:婶婶、阿姨父亲的哥弟的子女:堂哥、堂弟、堂姐、堂妹父亲的姐妹:姑姑、姑妈姐夫、妹夫:姑父、姑爹、姑丈父亲的姐妹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父亲的祖父:太爷、老太、太公、老爷爷祖母:太奶、老太、太婆、老奶奶父亲的伯父:大爷、大公伯母:大奶、大婆父亲的叔叔:三爷、三公婶婶:三奶、三婆父亲的伯父、叔叔的子女:堂大爷、堂伯父、堂伯、堂叔、堂姑父亲的姑姑:姑奶、姑婆姑父:姑爷(不轻读)、姑公父亲的姑姑的子女:表伯、表叔、表姑父亲的外祖父:太姥爷、太外公、老外公外祖母:太姥、太外婆、老外婆父亲的舅舅:舅爷、舅公妗子:妗奶、舅奶、舅婆父亲的姨姨:姨奶、姨婆姨父:姨爷、姨公父亲的舅舅、姨姨的子女:表大爷、表伯父、表伯、表叔、表姑母母亲的父亲:姥爷、外公、外爷母亲:姥姥、外婆、外奶、婆婆母亲的哥弟:舅舅嫂子、弟媳:妗子、舅妈、舅娘母亲的哥弟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母亲的姐妹:姨姨、姨妈、阿姨姐夫、妹夫:姨父、姨爹、姨丈母亲的姐妹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母亲的祖父:太姥爷、老太、太外公、老外公、老外爷祖母:太姥、老太、太外婆、老外婆、老外奶母亲的伯父:大姥爷、大外公、大外爷伯母:大姥、大外婆、大外奶母亲的叔叔:三姥爷、三外公、三外爷婶婶:三姥、三外婆、三外奶母亲的伯父、叔叔的子女:堂舅、堂姨、堂姨妈、堂阿姨母亲的姑姑:姑姥、姑外婆、姑外奶姑父:姑姥爷、姑外公、姑外爷母亲的姑姑的子女:表舅、表姨、表姨妈、表阿姨母亲的外祖父:太姥爷、太外公、老外公、老外爷外祖母:太姥、老太、太外婆、老外婆、老外奶母亲的舅舅:舅姥爷、舅外公、舅外爷妗子:妗姥、舅姥、舅外婆、舅外奶母亲的姨姨:姨姥、姨外婆、姨外奶姨父:姨姥爷、姨外公、姨外爷母亲的舅舅、姨姨的子女:表舅、表姨、表姨妈、表阿姨其他什么是舅表、姨表、姑表?你管表姐的爸爸叫舅舅,她就是你的舅表。
亲戚的称呼大全详细
![亲戚的称呼大全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cda7091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b.png)
亲戚的称呼大全详细1、父系◢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高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注:祖父一辈人的称呼:祖父的哥哥伯祖父(伯公)祖父的嫂嫂伯祖母(姆婆)祖父的弟弟叔祖父(叔公)祖父的弟妇叔祖母(婶婆)祖父的、妹夫姑祖父(姑公)祖父的姐姐、妹妹姑祖母(姑婆)祖母的哥哥、弟弟舅祖父(舅公)祖母的嫂嫂、弟妇舅祖母(妗婆)祖母的姐夫、妹夫姨祖父(姨公)祖母的姐姐、妹妹姨祖母(姨婆)2、母系◢高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高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子孙◢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
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3、旁系血亲●父系◢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父、伯伯、大爷◢伯母:伯父的妻子,也称大妈、大娘◢叔:父亲的弟,也称叔父、叔叔◢婶:叔叔的妻子,也称叔母◢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妈◢姑父:姑姑的丈夫●母系◢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母:舅舅的妻子也称舅妈、妗母、妗子◢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母◢姨父:阿姨的丈夫●晚辈◢侄儿:兄弟的儿子◢侄女:兄弟的女儿◢外甥:男性称姊妹的儿子◢外甥女:男性称姊妹的女儿◢姨甥:女性称姊妹的儿子◢姨甥女:女性称姊妹的女儿4、姻亲◢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妻:或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岳父:丈人,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岳母:丈母娘,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嫂: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大姨子:对妻子姐姐的称呼◢小姨子:对妻子妹妹的称呼图片家族亲戚关系称呼表【粤语版】曾祖父(太爷)曾祖母(太婆)祖父(阿爷、爷爷)祖母(阿嫲、嫲嫲)外祖父(阿公、公公)外祖母(阿婆、婆婆)伯父(大伯)伯母(伯娘)叔父(叔叔、阿叔)婶母(婶婶、阿婶、家婶)姑父(姑丈)姑母(姑妈、姑仔(仅指小姑子))姨父(姨丈)姨母(姨妈、阿姨、姨仔(仅指小姨))舅父(舅父、舅仔、舅父仔(仅指小舅))舅母(舅母、妗母、阿妗)父亲(爸爸、阿爸、老窦、爹啲)妈妈(母亲、阿妈、老母、妈咪、老妈子、妈子)岳父(岳父、外父、阿爸)岳母(岳母、外母、阿妈)丈夫的父亲(家公(仅背称)、阿爸)家婆(丈夫的母亲(仅背称)、阿妈、奶奶)妻子(老婆、老婆仔、爱人(仅背称)、内人(仅背称)、女人(仅背称)、黄面婆(表鄙视的背称)、财政大臣(含戏谑意味的背称)、米饭班主(和财政大臣同理)、人哋个老母(别人的妈妈即孩子他妈))丈夫(老公、老公仔、爱人、人哋个老窦(别人的爸爸,即孩子他爹))哥哥(哥哥、阿哥、哥、大佬)嫂子(阿嫂、大嫂)姐姐(姐姐、家姐)姐夫(姐夫)弟弟(弟弟细佬)弟妇(弟妇)妹妹(妹妹阿妹妹细妹)妹夫(妹夫)儿子(仔、阿仔、仔仔)女儿(女、阿女、女女)侄儿(侄、侄仔)儿媳(心抱(“新妇”的变音)、家嫂(仅面称))女婿(姑爷)孙子(孙)曾孙(曾孙、塞(这里指找了个同音字))曾祖父(太爷)曾祖母(太婆)祖父(阿爷、爷爷)祖母(阿嫲、嫲嫲)外祖父(阿公、公公)外祖母(阿婆、婆婆)伯父(大伯)伯母(伯娘)叔父(叔叔、阿叔)婶母(婶婶、阿婶、家婶)姑父(姑丈)姑母(姑妈、姑仔(仅指小姑子))姨父(姨丈)姨母(姨妈、阿姨、姨仔(仅指小姨))舅父(舅父、舅仔、舅父仔(仅指小舅))舅母(舅母、妗母、阿妗)父亲(爸爸、阿爸、老窦、爹啲)妈妈(母亲、阿妈、老母、妈咪、老妈子、妈子)岳父(岳父、外父、阿爸)岳母(岳母、外母、阿妈)丈夫的父亲(家公(仅背称)、阿爸)家婆(丈夫的母亲(仅背称)、阿妈、奶奶)妻子(老婆、老婆仔、爱人(仅背称)、内人(仅背称)、女人(仅背称)、黄面婆(表鄙视的背称)、财政大臣(含戏谑意味的背称)、米饭班主(和财政大臣同理)、人哋个老母(别人的妈妈即孩子他妈))丈夫(老公、老公仔、爱人、人哋个老窦(别人的爸爸,即孩子他爹))哥哥(哥哥、阿哥、哥、大佬)嫂子(阿嫂、大嫂)姐姐(姐姐、家姐)姐夫(姐夫)弟弟(弟弟细佬)弟妇(弟妇)妹妹(妹妹阿妹妹细妹)妹夫(妹夫)儿子(仔、阿仔、仔仔)女儿(女、阿女、女女)侄儿(侄、侄仔)儿媳(心抱(“新妇”的变音)、家嫂(仅面称))女婿(姑爷)孙子(孙)曾孙(曾孙、塞(这里指找了个同音字))。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a64b2b676c66137ef061955.png)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根据网络资料收集整理)家族:家族是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亲戚:亲戚是指与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
中国古代唐朝学者孔颖达对亲戚的注解为:亲指族内,戚言族外。
一、直系血亲(直系)父系:曾曾祖父(老太爷)——曾祖父(太爷)-—祖父(爷爷)--父亲(爸爸)曾曾祖母(老太太)—-曾祖母(太太)-—祖母(奶奶)——父亲(爸爸)母系:曾曾外祖父(老太爷)—-曾外祖父(太爷)-—外祖父(姥爷)——母亲(妈妈)曾曾外祖母(老太太)--曾外祖母(太太)——外祖母(姥姥)--母亲(妈妈)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有时孙子是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二、旁系血亲(旁系)父系: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大妈:大爷的妻子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婶:叔叔的妻子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父亲的兄弟:伯父叔父叔伯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等(叔叔侄、侄女)伯父叔父的妻子:伯母叔母大妈婶娘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现呼二妈、三妈等(侄、侄女)伯父叔父的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弟、哥、妹、姐父亲的姐父之妹姑母姑娘: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现呼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侄、侄女)兄弟的妻子: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旧称叔伯、今称弟、兄夫之兄弟伯叔:叔伯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丈夫兄弟的配偶:妯娌,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女婿、儿媳的父母:亲家、亲家公(姆)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为弟媳、嫂、妹、姐姑之丈夫:姑父姑丈姑夫旧呼大爹、二爹、大伯,现呼大爸爸、二爸爸内侄、内侄女姑之子女:姑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三、母系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妈:舅舅的妻子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夫:姨的丈夫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母亲的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外孙、外孙女)母亲的兄弟及其配偶:舅父、舅舅、舅姆、舅妈;今呼阿舅、舅姆妈(外甥、外甥女)舅父的子女:舅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母亲的姐妹及其配偶:姨父姨母姨娘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阿姨(外甥、外甥女)姨之子女: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妻子的父母:岳父、岳母、丈人、丈母,面称随妻阿爹、姆妈(女婿)妻子兄弟及其配偶: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阿舅、舅嫂,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姐夫、妹夫妻子姐妹:内姐内妹姨娘面称随妻姐、妹妻子姐妹的丈夫:连襟,连襟以哥、弟相称或呼其名哥、弟四、姻亲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祖父的哥哥:伯祖父(伯公)祖父的嫂嫂:伯祖母(姆婆)祖父的弟弟:叔祖父(叔公)祖父的弟妇:叔祖母(婶婆)祖父的姐夫、妹夫:姑祖父(姑公)祖父的姐姐、妹妹:姑祖母(姑婆)祖母的哥哥、弟弟:舅祖父(舅公)祖母的嫂嫂、弟妇:舅祖母(妗婆)祖母的姐夫、妹夫:姨祖父(姨公)祖母的姐姐、妹妹:姨祖母(姨婆)附:一、家族长辈称谓(前为称谓:后为自称)下同曾祖父、母:曾孙、孙女太公翁(丈夫的曾祖父):曾孙媳太奶亲(丈夫的曾祖母):曾孙媳曾伯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哥哥、嫂嫂):曾侄孙、曾侄孙女太伯翁、太姆婆(丈夫的曾伯父、母):曾侄孙媳曾叔祖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弟弟、弟媳):曾侄孙、曾侄孙媳太叔翁、太婶婆(丈夫的曾叔祖父、母):曾侄孙媳祖父、祖母(父亲的父母):孙、孙女祖翁、婆(丈夫的祖父、祖母):孙媳妇伯祖父、母(父亲的伯父、母):侄孙、侄孙女伯祖翁、婆(丈夫的伯祖父、母):曾孙媳叔祖父、母(父亲的叔父、母):侄孙、侄孙女叔祖翁(丈夫的叔祖父):侄孙媳婶婆(丈夫的叔祖母):侄孙媳翁亲、姑亲(丈夫的父亲、母亲):儿媳伯父、母(父亲的哥哥、嫂嫂):侄儿、侄女伯翁、母(丈夫的伯父、母):侄媳叔父、母(父亲的弟弟、弟媳):侄、侄女堂伯、叔(同族与父同辈者):堂侄、堂侄女宗伯、叔(同姓与父同辈者):宗侄、宗侄女叔翁、婶亲(丈夫的叔父、叔母):侄媳二、亲戚长辈称谓曾祖姑丈(曾祖父的姐妹父)—-内曾侄孙、内曾侄孙女曾祖姑母(曾祖父的姐妹)-—曾侄孙、曾侄孙女祖姑丈(祖父的姐妹父)-—内侄孙、内侄孙女祖姑母(祖父的姐妹)——侄孙、侄孙女舅祖父(祖母的兄弟)——外甥孙、外甥孙女舅祖母(祖母的兄弟的妻子)—-外甥孙、外甥孙女祖姨夫(祖母的姐妹父)——姨甥孙、姨甥孙女祖姨母(祖母的姐妹)—-姨外甥、姨外甥女姑丈(父亲的姐妹父)——内侄、内侄女姑母(父亲的姐妹)-—侄、侄女表伯、姆(父亲的表兄、嫂)-—表侄、表侄女太外祖父、母(母亲的祖父、母)—-外曾孙、外曾孙女外祖父、母(母亲的父母)——外孙、外孙女外伯祖、外姆婆(母亲的伯父、母)-—外侄孙、外侄孙女外叔祖、外婶婆(母亲的叔父、叔母)——外侄孙、外侄孙女舅父(母亲的兄弟)--外甥、外甥女舅母(母亲的兄嫂、弟媳)—-外甥、外甥女姨丈(母亲的姐妹父)-—姨甥、姨甥女姨母(母亲的姐妹)—-襟侄、襟侄女太岳父、母(妻的祖父、母)-—孙婿、孙女婿太伯岳、母(妻的伯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太叔岳、母(妻的叔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岳父、母(妻的父母)—-女婿伯岳、母(妻的伯父、母)—-侄女婿叔岳、母(妻的叔父、母)——侄女婿姻伯丈、姆(妻的从伯父、母)-—姻家侄婿姻叔丈、姻婶(妻的从叔父、母)-—姻家侄婿姻伯、姆(妻的堂伯父、母)-—姻家侄姻叔、姻婶(妻的堂叔父、母)-—姻家侄三、家族平辈称谓胞哥(本人的哥哥)—-弟、妹兄嫂(哥哥的爱人)——夫弟、夫妹弟妇(胞弟的爱人)——夫兄、夫姐胞姐、妹(本人的姐、妹)-—弟、妹、兄、姐夫兄(丈夫的哥哥)——弟妇兄嫂(丈夫的嫂嫂)——弟妇夫弟(丈夫的弟弟)——嫂弟妇(丈夫的弟媳)-—嫂爱妻(本人的妻子)—-夫良人、夫君(本人的丈夫)—-拙荆、妻夫姐(丈夫的胞姐)——弟媳夫妹(丈夫的胞妹)—-兄嫂从兄、姐(伯、叔的女儿)——从弟、妹从弟、妹(伯、叔的女儿)-—从兄、姐夫从兄(丈夫的从兄)——从弟妇从兄嫂(丈夫的从嫂)—-从弟妇从弟(丈夫的从弟)—-从兄嫂从弟妇(丈夫的从弟媳)——从兄嫂堂兄(丈夫的堂兄)——堂弟妇堂嫂(丈夫的堂嫂)——堂弟妇堂弟(丈夫的堂弟)-—堂兄嫂堂小弟(丈夫的堂弟媳)-—堂兄嫂堂兄、堂姐、堂弟、堂妹(同族平辈者)——堂弟、堂妹、堂兄、堂姐宗兄、宗姐、宗弟、宗妹(同姓平辈者)——宗弟、宗妹、宗兄、宗姐姐丈(本人的胞姐夫)——内弟、内弟妇妹丈(本人的胞妹夫)-—内兄、内兄嫂表兄、表姐(姑、姨、妗的子、女)—-表弟、表妹表弟、表妹(姑、姨、妗的子、女)—-表兄、表姐表姐丈(姑母的女婿)——表内弟、表妹内兄、嫂(妻子的哥、嫂)-—内兄、嫂内弟、媳(妻子的弟、媳)--姐夫襟兄(妻的姐、妹夫)-—襟弟姻兄、弟(妻的从兄、弟)——姻兄、弟姻家兄、弟(妻的堂兄、弟)-—姻家兄、弟四、亲戚互称老太姻翁、姆(亲家的祖父、母)-—姻再侄、姻再侄妇太姻翁(亲家的父亲)——姻侄、姻侄妇太姻姆(亲家的母亲)——姻侄、姻侄妇姻伯翁、叔翁(亲家的伯、叔父)——姻家侄、姻家侄室姻伯姆、叔母(亲家的伯、叔母)—-夫姻家侄姻翁(亲家)——姻弟姻姆(亲家姆)-—姻室姻兄(亲家的兄弟)—-姻家弟姻仁兄(亲家姆的兄弟)——姻家室姻家兄(亲家的从、堂兄弟)——姻家弟姻侄(亲家的堂、侄儿)——姻家伯、姻愚叔姻伯祖(兄弟妻的祖父)——姻家再侄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亲戚称呼大全(根据网络资料收集整理)家族:家族是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亲戚:亲戚是指与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
中国古代唐朝学者孔颖达对亲戚的注解为:亲指族内,戚言族外。
一、直系血亲(直系)父系:曾曾祖父(老太爷)——曾祖父(太爷)-—祖父(爷爷)--父亲(爸爸)曾曾祖母(老太太)—-曾祖母(太太)-—祖母(奶奶)——父亲(爸爸)母系:曾曾外祖父(老太爷)—-曾外祖父(太爷)-—外祖父(姥爷)——母亲(妈妈)曾曾外祖母(老太太)--曾外祖母(太太)——外祖母(姥姥)--母亲(妈妈)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有时孙子是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二、旁系血亲(旁系)父系: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大妈:大爷的妻子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婶:叔叔的妻子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父亲的兄弟:伯父叔父叔伯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等(叔叔侄、侄女)伯父叔父的妻子:伯母叔母大妈婶娘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现呼二妈、三妈等(侄、侄女)伯父叔父的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弟、哥、妹、姐父亲的姐父之妹姑母姑娘: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现呼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侄、侄女)兄弟的妻子: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旧称叔伯、今称弟、兄夫之兄弟伯叔:叔伯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丈夫兄弟的配偶:妯娌,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女婿、儿媳的父母:亲家、亲家公(姆)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为弟媳、嫂、妹、姐姑之丈夫:姑父姑丈姑夫旧呼大爹、二爹、大伯,现呼大爸爸、二爸爸内侄、内侄女姑之子女:姑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三、母系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妈:舅舅的妻子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夫:姨的丈夫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母亲的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外孙、外孙女)母亲的兄弟及其配偶:舅父、舅舅、舅姆、舅妈;今呼阿舅、舅姆妈(外甥、外甥女)舅父的子女:舅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母亲的姐妹及其配偶:姨父姨母姨娘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阿姨(外甥、外甥女)姨之子女: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妻子的父母:岳父、岳母、丈人、丈母,面称随妻阿爹、姆妈(女婿)妻子兄弟及其配偶: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阿舅、舅嫂,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姐夫、妹夫妻子姐妹:内姐内妹姨娘面称随妻姐、妹妻子姐妹的丈夫:连襟,连襟以哥、弟相称或呼其名哥、弟四、姻亲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祖父的哥哥:伯祖父(伯公)祖父的嫂嫂:伯祖母(姆婆)祖父的弟弟:叔祖父(叔公)祖父的弟妇:叔祖母(婶婆)祖父的姐夫、妹夫:姑祖父(姑公)祖父的姐姐、妹妹:姑祖母(姑婆)祖母的哥哥、弟弟:舅祖父(舅公)祖母的嫂嫂、弟妇:舅祖母(妗婆)祖母的姐夫、妹夫:姨祖父(姨公)祖母的姐姐、妹妹:姨祖母(姨婆)附:一、家族长辈称谓(前为称谓:后为自称)下同曾祖父、母:曾孙、孙女太公翁(丈夫的曾祖父):曾孙媳太奶亲(丈夫的曾祖母):曾孙媳曾伯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哥哥、嫂嫂):曾侄孙、曾侄孙女太伯翁、太姆婆(丈夫的曾伯父、母):曾侄孙媳曾叔祖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弟弟、弟媳):曾侄孙、曾侄孙媳太叔翁、太婶婆(丈夫的曾叔祖父、母):曾侄孙媳祖父、祖母(父亲的父母):孙、孙女祖翁、婆(丈夫的祖父、祖母):孙媳妇伯祖父、母(父亲的伯父、母):侄孙、侄孙女伯祖翁、婆(丈夫的伯祖父、母):曾孙媳叔祖父、母(父亲的叔父、母):侄孙、侄孙女叔祖翁(丈夫的叔祖父):侄孙媳婶婆(丈夫的叔祖母):侄孙媳翁亲、姑亲(丈夫的父亲、母亲):儿媳伯父、母(父亲的哥哥、嫂嫂):侄儿、侄女伯翁、母(丈夫的伯父、母):侄媳叔父、母(父亲的弟弟、弟媳):侄、侄女堂伯、叔(同族与父同辈者):堂侄、堂侄女宗伯、叔(同姓与父同辈者):宗侄、宗侄女叔翁、婶亲(丈夫的叔父、叔母):侄媳二、亲戚长辈称谓曾祖姑丈(曾祖父的姐妹父)—-内曾侄孙、内曾侄孙女曾祖姑母(曾祖父的姐妹)-—曾侄孙、曾侄孙女祖姑丈(祖父的姐妹父)-—内侄孙、内侄孙女祖姑母(祖父的姐妹)——侄孙、侄孙女舅祖父(祖母的兄弟)——外甥孙、外甥孙女舅祖母(祖母的兄弟的妻子)—-外甥孙、外甥孙女祖姨夫(祖母的姐妹父)——姨甥孙、姨甥孙女祖姨母(祖母的姐妹)—-姨外甥、姨外甥女姑丈(父亲的姐妹父)——内侄、内侄女姑母(父亲的姐妹)-—侄、侄女表伯、姆(父亲的表兄、嫂)-—表侄、表侄女太外祖父、母(母亲的祖父、母)—-外曾孙、外曾孙女外祖父、母(母亲的父母)——外孙、外孙女外伯祖、外姆婆(母亲的伯父、母)-—外侄孙、外侄孙女外叔祖、外婶婆(母亲的叔父、叔母)——外侄孙、外侄孙女舅父(母亲的兄弟)--外甥、外甥女舅母(母亲的兄嫂、弟媳)—-外甥、外甥女姨丈(母亲的姐妹父)-—姨甥、姨甥女姨母(母亲的姐妹)—-襟侄、襟侄女太岳父、母(妻的祖父、母)-—孙婿、孙女婿太伯岳、母(妻的伯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太叔岳、母(妻的叔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岳父、母(妻的父母)—-女婿伯岳、母(妻的伯父、母)—-侄女婿叔岳、母(妻的叔父、母)——侄女婿姻伯丈、姆(妻的从伯父、母)-—姻家侄婿姻叔丈、姻婶(妻的从叔父、母)-—姻家侄婿姻伯、姆(妻的堂伯父、母)-—姻家侄姻叔、姻婶(妻的堂叔父、母)-—姻家侄三、家族平辈称谓胞哥(本人的哥哥)—-弟、妹兄嫂(哥哥的爱人)——夫弟、夫妹弟妇(胞弟的爱人)——夫兄、夫姐胞姐、妹(本人的姐、妹)-—弟、妹、兄、姐夫兄(丈夫的哥哥)——弟妇兄嫂(丈夫的嫂嫂)——弟妇夫弟(丈夫的弟弟)——嫂弟妇(丈夫的弟媳)-—嫂爱妻(本人的妻子)—-夫良人、夫君(本人的丈夫)—-拙荆、妻夫姐(丈夫的胞姐)——弟媳夫妹(丈夫的胞妹)—-兄嫂从兄、姐(伯、叔的女儿)——从弟、妹从弟、妹(伯、叔的女儿)-—从兄、姐夫从兄(丈夫的从兄)——从弟妇从兄嫂(丈夫的从嫂)—-从弟妇从弟(丈夫的从弟)—-从兄嫂从弟妇(丈夫的从弟媳)——从兄嫂堂兄(丈夫的堂兄)——堂弟妇堂嫂(丈夫的堂嫂)——堂弟妇堂弟(丈夫的堂弟)-—堂兄嫂堂小弟(丈夫的堂弟媳)-—堂兄嫂堂兄、堂姐、堂弟、堂妹(同族平辈者)——堂弟、堂妹、堂兄、堂姐宗兄、宗姐、宗弟、宗妹(同姓平辈者)——宗弟、宗妹、宗兄、宗姐姐丈(本人的胞姐夫)——内弟、内弟妇妹丈(本人的胞妹夫)-—内兄、内兄嫂表兄、表姐(姑、姨、妗的子、女)—-表弟、表妹表弟、表妹(姑、姨、妗的子、女)—-表兄、表姐表姐丈(姑母的女婿)——表内弟、表妹内兄、嫂(妻子的哥、嫂)-—内兄、嫂内弟、媳(妻子的弟、媳)--姐夫襟兄(妻的姐、妹夫)-—襟弟姻兄、弟(妻的从兄、弟)——姻兄、弟姻家兄、弟(妻的堂兄、弟)-—姻家兄、弟四、亲戚互称老太姻翁、姆(亲家的祖父、母)-—姻再侄、姻再侄妇太姻翁(亲家的父亲)——姻侄、姻侄妇太姻姆(亲家的母亲)——姻侄、姻侄妇姻伯翁、叔翁(亲家的伯、叔父)——姻家侄、姻家侄室姻伯姆、叔母(亲家的伯、叔母)—-夫姻家侄姻翁(亲家)——姻弟姻姆(亲家姆)-—姻室姻兄(亲家的兄弟)—-姻家弟姻仁兄(亲家姆的兄弟)——姻家室姻家兄(亲家的从、堂兄弟)——姻家弟姻侄(亲家的堂、侄儿)——姻家伯、姻愚叔姻伯祖(兄弟妻的祖父)——姻家再侄1。
祖辈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
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
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重慈"。
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
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
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2。
曾祖辈(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3。
高祖辈(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
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4。
父母(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