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B已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师范大学省考课考试

《报告文学研究》课程试卷B

(课程代码:07562)

本试卷共3页,3个大题,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报告文学

一、名词解释

1、报告文: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的总称。

2、报告文学的写作要点

(1)发现典型,捕捉形象:抓住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题材,提炼富有时代精神的主题,构成富有概括力的形象。(2)真实再现,合理想象:报告文学是新闻真实与艺术再现的统一,反对虚构,但允许想象。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并能生动再现时过境迁后无法实际接触的生活材料。(3)不拘一格,手法多样:可以兼用各种表现方式,善

于吸取其他文学样式的艺术特长。

(4)即事生议,情理相彰:善于把生动形象的描述与富有抒情或哲理色彩的议论结合起来。在形象描述的基础上议论有深化主题与生发形象的作用。

二、简答题

1、分析报告文学的特点

报告文学,应当正名为“文学报告”或者“文学新闻”,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作为一种介于通讯和小说之间的文体,它的特点是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

(1)新闻性:是最基本的特点,其核心是科学的真实准确,而不能象文学作品那样追求作者心理表现的艺术真实。报告文学反映和推动现实的功能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读者阅读的目的是扩大认识。真实的事件和人物对读者产生的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是重视虚构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这是报告文学经常产生轰动效应,社会作用比较直捷的根源。新闻性还讲究时效,即满足广大读者心理上的近切需要。(2)文学性:是显著但不是本质的特点。报告文学多种表达方式共用,叙述和描写并重,在既不虚构又不夸张的前提下,对大量材料进行巧妙的概括和提炼,运用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也可以适当运用曲折的情

节,并采用各种文学艺术手法反映社会上的人物和事件。文学性首先体现在形象性上,报告文学既需要直接诉诸读者,就是说寓报告于文学,又吸收了不少文艺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为了更好地刻划人物形像,报告文学吸取小说的表现手法最为明显,诸如性格刻划、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细节铺陈等。然而,由于思想与哲理表露的强度,由于外在观察更多和写作发表更快,报告文学仍不是文学作品,在个体生命的内在体验及艺术表现的执着追求上还需提高,以赢得独立的艺术生命和品格。

(3)政论性:这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是水平和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报告文学实际上是一种强有力的特殊宣传工具,以明显的社会作用为目的。作为时代产物的报告文学,应当强烈地体现时代精神,把具体事实放在全中国全世界的大局中衡量,反映当代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以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为代表的一批科技报告文学理直气壮地为长期受歧视、受迫害的研究自然科学的知识分子歌功颂德,揭露了“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创伤。在以真理标准讨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中,反思历次政治运动的报告文学还探寻到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闪耀着现代思想的锋芒,启迪了民族的心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一大批为改革鼓与呼的报告文学相继问世,闪耀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光彩。如张锲的《热流》,李延国的《中

国农民大趋势》等,对改革事业作了多侧面的观照和带有历史纵深感的概括。还有一大批报告文学,揭开了长期被封闭的政治经济所掩盖的社会矛盾,反映了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充满了浓烈的参与意识、批判意识、忧患意识和改革意识。政论性可以说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政论性具体表现为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性语言。这种议论,是在形象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在强烈感情支配下的论断。

2、简述议论在报告文学中的作用

议论在报告文学写作中的作用,说得简括一些,主要有两点:一是深化主题,二是生动形象。

所谓深化主题,就是用作者的议论对具体人物、事件的本质、意义进行开掘,提高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

所谓生动形象的作用,一种情况是:

素材本身的具体性或是形象性先天不足,难以进行直接刻划,作者也无权或无法杜撰,只能借助于抒情、议论的推动作用,铺架想象的桥梁,引导读者顺利地接近或进入作品。

另一种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直抒胸臆有所不便,作者便结情于景,由感慨而生联想,由联想而生形象,让那些一吐为快的肺腑之言托寓其中,对读者起到引而不发

的作用。

3、简述报告文学写作要“发现典型,捕捉形象”的问题

报告文学作者要善于抓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题材,反映时代精神,并能从中精心选择典型的情节、细节,构成富有概括力的形象。

阅读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透过它所描述的那个具体的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往往能同时感受到某处更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或时代精神。

4、简述新时期报告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歌颂与呼唤改革

(二)、第二阶段:对改革进行全方位的反映和审视

在这一阶段中,文学对改革的表现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由表现农村的生产方式改革转向主要表现人们道德观念、思想感情在经济改革的冲击下,所发生的深刻嬗变。第二个流向是从歌唱改革的巨大效益转向表现改革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三)、第三阶段:文化意识使改革文学从政治反思进入文化反思,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而呼唤文化观念和统治心理的改革。

三、论述题

1、如何认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

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既体现了一般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也包含着与新闻性相结合的特殊要求。

文学作品反映生活,应该做到形象化和典型化的统一。这也是报告文学的取材、构思和艺术表现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那种“嘴在浙江,脸在北京”,杂取众人,合成一个的艺术概括手法,则是和新闻性的“真实”要求相抵触的。因此,报告文学作者笔下的艺术形象,不能是虚构与真实的统一,而只应是生活原型与艺术典型的统一。

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是报告文学的又一特征。举凡诗歌的联想,散文的意境,戏剧和情节波澜,小说的细节描写,电影的“蒙太奇”手法等等,报告文学都可以自由借鉴,或是兼收并蓄。

报告文学的文学性,还应该在作者、作品的语言的功力和语言风格上体现出来。与一般的消息、通讯相比,报告文学的语言不仅需要追求更多样化的修辞效果,还应更加鲜明地打上作者自己的艺术个性的烙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