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学》课程作业评讲(1)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专业实践能力讲义-临床药物治疗学—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专业实践能力讲义-临床药物治疗学—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be58572fe4733687f21aa3d.png)
临床药物治疗学——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要点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 肺炎3 支气管哮喘4 慢性阻塞性肺病5 肺结核要点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原则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休息、戒烟、多饮水、补充适当的维生素。
2.用药目的与原则抗病毒药物、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
(二)治疗药物选择及合理应用1.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C组或G组β溶血性链球菌。
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发生非化脓性并发症——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因此抗菌治疗以清除病灶中细菌为目的,疗程需10天。
药物选择与合理应用:(1)青霉素为首选,疗程均为10天。
(2)青霉素过敏患者可口服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疗程10天。
(3)其他可选药有口服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疗程10天。
2.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最为常见,疗程7~10天,以减少复发。
(1)初治宜口服阿莫西林。
(2)其他可选药物有复方磺胺甲噁唑和第一代、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
3.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最为常见。
疗程10~14天,以减少复发。
抗菌药物的选用与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相同。
初治宜口服阿莫西林的是A.急性细菌性咽炎B.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C.急性细菌性中耳炎D.支气管哮喘E.医院获得性肺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急性细菌性中耳炎初治宜口服阿莫西林,疗程7~10天,以减少复发。
要点二、肺炎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其症状:发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
(一)肺炎的分类1.病理形态学的分类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
2.根据病原体种类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等。
3.根据病程分类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1~3个月)及慢性肺炎(超过3个月)。
4.按获病方式分类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入院48小时之后)。
《药物治疗学》练习册参考答案.doc
![《药物治疗学》练习册参考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fa8e322168884868662d608.png)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药物治疗学》课程练习册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药物(P1)2.药物治疗学(P1)3.合理用药(P2)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D2. 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E2. ABCDE3. ABC四、简答题1.临床药物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的关系。
(P4)2.临床药物治疗学和内科学的关注点差异。
(P4)第二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一、名词解释1.药物过度治疗(P7)2.药物治疗的依从性(P9)3.药物治疗的经济性(P1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A2. B3. D4. D5. D6.B7. 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2. ABCD3. ABCD4. AB5. BCD6. ABD7. ABC8. ABCD9. BCD10. ABCD 11. ABCD四、简答题1.药物治疗产生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P8)2.影响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因素。
(P9)3.药物治疗不依从性的定义以及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9-10)4.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o (P12)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一、名词解释1.治疗窗(P20)2.处方(P26)3.TDM (P24)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A2. B3. A4. A5. D6.C7.B8.B9. D 10. D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2. ABCDE3. ABD4. ABCDE5. ABCDE6. ABCDE7. BDE8. ABCDE9.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P14-16)2.试述药物处方的书写规则和注意事项。
(P27-28)3.什么情况下适用TDM? (P24)4.患者不依从性的主要类型和常见原因(P28)5.IE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P29)第四章药物不良反应一、名词解释1.药物不良反应(P32)2.药物不良事件(P32)3.非预期不良反应(P33)4.药源性疾病(P32)5.药物警戒(P4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A2. C3. A4. D5.C6. B7. D8. B9. B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 CD2. AB3. ABCDE4. ABC5. ABCDE6. ABCDE7.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21春南开大学《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1【答案】
![21春南开大学《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fde2c0bd64783e08122b4c.png)
对于已解离的混合物或液相合成的混合物,可选用什么方法来确定目标混合物是否存在?()A.红外光谱B.紫外光谱C.质谱D.核磁共振氢谱E.圆二色谱该题正确选项是C哪种信号分子的受体属于核受体?()A.EGFB.乙酰胆碱C.5-羟色胺D.肾上腺素E.甾体激素该题正确选项是D广义来讲,任何带有()的原子,如氮、氧、氟、硫等,都可以作为氢键受体。
A.正离子B.自由基C.孤对电子该题正确选项是C从药物化学角度,新药设计不包括()。
A.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设计B.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C.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D.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E.极性与剂量的设计该题正确选项是E不属于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的是()。
A.DNA拓扑异构酶B.微管蛋白C.胸腺嘧啶合成酶D.乙酰胆碱酯酶E.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该题正确选项是D下列药物中,哪种药物在临床上哟关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A.拉米夫定B.吉西他滨C.阿昔洛韦D.去羟肌苷E.阿巴卡韦该题正确选项是C世界药物索引(WDI)是有关上市药物和开发中药物的权威性索引,它是由哪家著名公司开发的?()A.默克B.辉瑞C.德温特D.杜邦E.拜尔该题正确选项是C全反式维甲酸是哪类核受体的拮抗剂?()A.PRB.ARC.RXRD.PPAR(gamma)E.VDR该题正确选项是C分子膜的基本结构理论是()。
A.液晶体的脂质双层B.分子镶嵌学说C.流动镶嵌学说D.微管镶嵌学说该题正确选项是C药物作用的靶标可以是()。
A.酶、受体、核酸和离子通道B.细胞膜和线粒体C.溶酶体和核酸D.染色体和染色质该题正确选项是A下列哪种氨基酸衍生物是苯丙氨酸的类似物?() A.四氢异喹啉-3-羧酸B.2-哌啶酸C.二苯丙氨酸D.焦谷氨酸E.1-氮杂环丁烷-2-羧酸该题正确选项是A下列哪种氨基酸衍生物是脯氨酸类似物?()A.二氢吲哚-2-羧酸B.2-哌啶羧酸C.二苯基甲酸D.二丙基甘氨酸E.alpha-氨基异丁酸该题正确选项是B哪种信号分子的受体属于细胞膜离子通道受体?()A.趋化因子B.乙酰胆碱C.5-羟色胺D.胰岛素该题正确选项是B哪个药物是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A.arofyllineB.cGMPC.茶碱D.西地那非E.维拉帕米该题正确选项是C哪种信号分子的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A.gamma-氨基丁酸B.乙酰胆碱C.5-羟色胺D.甲状腺素该题正确选项是CPPAR(gamma)的天然配基为()。
21春学期南开大学《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答案
![21春学期南开大学《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1d4ad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f.png)
21春学期南开大学《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答案21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2103)《药物设计学》在线作业1:PPAR(alpha)的天然配基为:A、噻唑烷二酮B、全反式维甲酸C、8-花生四烯酸D、十六烷基壬二酸基卵磷脂E、雌二醇答案:C2:通常前药设计不用于:A、提高稳定性,延长作用时间B、促进药物吸收C、改变药物的作用靶点D、提高药物在作用部位的特异性E、增加水溶性,改善药物吸收或给药途径答案:C3:全反式维甲酸是哪类核受体的拮抗剂?A、PRB、ARC、RXRD、PPAR(gamma)E、VDR答案:C4:下面哪个选项不适假造筛选中所用的三维布局数据库称号?A、NCIB、剑桥晶体数据库C、ACDD、Aldrich答案:D5:在酶与抑制剂之间形成共价键的反应不包括:A、烷基化B、形成XXXC、金属络合D、氢键缔合E、酰化反应答案:D6:通过下列哪个库可以从大量可能具有药物活性的分子结构中找到能够被预测到具有所需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结构?A、天然组合化学库B、合成组合化学库C、定向库D、初始库E、假造组合化学库答案:E7:应用Hansch办法研究定量构效干系时,首先要设计合成##,划分测出它们的生物活性。
A、一个化合物B、几个化合物C、一定数量的化合物谜底:CB、4类C、4类D、6类E、2类答案:B9:快速可逆抑制剂中既与酶结合,由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的抑制剂被称为:A、反竞争抑制剂B、竞争性抑制剂C、非竞争性抑制剂D、多靶点抑制剂E、多底物类似物抑制剂答案:C10:最常有的钙拮抗剂的结构类型是:A、茶碱类B、二氢吡啶类C、胆碱类D、嘧啶类E、甾体类谜底:B11:以下哪一结构特点是siRNA所具备的?A、5'-端磷酸B、3'-端磷酸C、5'-端羟基D、一个未配对核苷酸E、单链核酸答案:A12:亲和标记抑制剂通常也是底物或产物相似物,具有两个布局特性,一是辨认基团,二是##。
药物化学形考册答案
![药物化学形考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dbe221f78a6529647d534f.png)
《药物化学》课程作业评讲(1)1、什么是药物的杂质?药物的杂质限度制订的依据是什么?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一章绪论:化学药物的质量与杂质的控制。
答:药物的杂质是指在生产贮存过程中引进或产生的药物以外的其它化学物质,包括由于分子手性的存在而产生的非治疗活性的光学异构体。
杂质的存在,有的能产生副作用,影响药物疗效。
药物中杂质限度制订的依据是在不影响疗效,不产生毒副作用的下,便于制造、贮存和生产,允许某些杂质的存在有一定的限量。
同学们回答问题时应明确指出是生产贮存过程中引进或产生的药物以外的其它化学物质;在药物中允许存在有一定限量的杂质。
2、试从药物的不稳定角度解释为什么苯巴比妥钠要做成粉针剂,以反应式表示。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三章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巴比妥类药物。
同学们回答问题时应了解,由于苯巴比妥类药物可互变异构为烯醇式而弱酸性。
苯巴比妥类药物的酸性比碳酸弱,其钠盐与酸性药物或吸收空气中的CO2,可析出药物沉淀,钠盐水溶液放置还会发生水解,主要是易开环脱羧,受热逐步分解生成双取代乙酸钠和氨。
3、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地西泮和奥沙西泮?说明其原理。
C 2H 5C 6H 5CO O NH N ONa C 2H 5C 6H 5CHCONHCONH 22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三章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地西泮和奥沙西泮化学结构上的差异。
答:加稀盐酸加热,再加入酸性亚硝酸钠,然后加入碱性β-萘酚,出现橙红色的沉淀的是奥沙西泮,无橙红色沉淀出现的是地西泮。
原理:酸性加热条件下,水解后,奥沙西泮含芳伯氨基,地西泮则无。
注意:地西泮和奥沙西泮同属于苯二氮卓药物,都具有酰胺及烯胺结构。
但奥沙西泮在酸、碱中加热水解后的产物具有芳伯氨基,经重氮化后和β-萘酚偶合,生成橙色的偶氮化合物,可供鉴别。
4、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有哪些结构类型?各举一例药物?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三章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抗精神失常药的结构类型及分类。
药事管理与法规答案
![药事管理与法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c3620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c.png)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作业评讲(1)简答题:一、请列举出药品的几种分类方式,并简述各种分类内容是什么。
药品的分类方法很多,从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意义上讲,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①从药学的发展历史角度分类,分为现代药和传统药。
②从药品使用途径与安全管理角度分类,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③从国家对药品注册管理的角度分类,分为新药、仿制药和医疗机构制剂。
④从药品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分类,分为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储备药物、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和特殊管理的药品.二、请列出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主要职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是我国负责药品监管的最高机构,它负责对药品的研究、生产、流通、使用进行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其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药品、医疗器械等安全监督管理的政策、规划并监督实施,参与起草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
(2)负责药品、医疗器械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负责制定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的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
(3)负责药品、医疗器械注册和监督管理,拟定国家药品、医疗器械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再评价和淘汰,参与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组织实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4)负责制定中药、民族药监管规范并组织实施,拟定中药、民族药质量标准,组织制定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中药品种保护制度。
(5)监督管理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及精神药品,发布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信息。
(6)组织查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的违法行为。
(7)指导地方药品有关方面的监督管理、应急、稽查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8)拟定并完善执业药师资格准入制度,指导监督执业药师注册工作.(9)开展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有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讲-治疗药物评价原则-(含药物经济学概述)
![第二讲-治疗药物评价原则-(含药物经济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4a736e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f.png)
(含药物经济学概述)
1.治疗药物的有效性评价
1.1药效学评价
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如何作用于人体,即药 物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生化过程的影响,以药 物的药理效应、治疗作用、不良反应为主要研 究内容。
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 是指符合用 药目的、有利于防治疾病的药物作用 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新的制药技术和新药的出现,为人类的健
康提供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 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2.人口因素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对医 疗的总需求也在逐步增加,而人口老龄化 问题的出现则加重了政府承受力与医疗总 需求的矛盾。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产生的 疾病在增加,治疗费用当然也要增加。
3、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和世界范围的卫生预 算紧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 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高,但,有限的 卫生资源和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产生 了矛盾,同时各国政府由于各种原因在不 断紧缩卫生预算,使供需之间矛盾更加突 出。
设立对照 随机分组 盲法评定
临床疗效评价的内容
(1)病例选择和分组:
临床上同一疾病其严重程度不一,病人性别、年龄 各异,对个别特殊对象的临床试验,其结果不一定 能代表患病人群总体。因此,在做试验前应考虑好 对象的代表性,并作出规定。
分组应考虑年龄、性别、疾病的程度等,使其具有 可比性。
(2)疗效观察的试验设计(随机、盲法对照) 设立对照组的重要性:
(2)是否存在影响药物代谢方式、消除过程的因素。 生理因素:年龄、性别、妊娠、运动; 病理因素:肝脏、肾脏功能,胃肠道疾患、心血管功能、 甲状腺及内分泌功能等影响药物的药动学过程; 环境因素:昼夜时辰、大气压、季节、职业接触; 其他因素:吸烟、饮酒、饮食、应激状态。
《药物治疗学》PPT课件
![《药物治疗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d7ac7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9.png)
案例四: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
总结词
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药物 治疗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详细描述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抑郁药、抗 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和情绪稳定剂等。这些 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荷尔蒙等机制来改 善症状,如情绪低落、焦虑、幻觉和妄想等 。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
多的不良反应。
个体化原则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疗 效与安全性平衡。
动态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应和 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以 保持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
05
药物治疗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总结词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药物治疗是 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之一。
受体
指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一种或一类分子,能识别、结合专一的生物活性物质, 称为配体。
药物作用的时间-浓度依赖性
时间依赖性
指药物的疗效与其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疗效逐渐增强。
浓度依赖性
指药物的疗效与其在体内的浓度呈正相关,即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疗效逐渐增 强。
03
药物治疗策略与方案
疗程
指药物治疗的时间安排,包括治疗周期、每日用药次数等。疗程的制定需要考虑疾病的性质、药物的 代谢特点以及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
方案优化
指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的过程。方案优化需要考虑药物的疗 效、副作用、相互作用等方面,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药物治疗的联合用药与配伍禁忌
药物分布
指药物在体内的扩散和分布,主要受 药物与组织亲和力、血流灌注等因素 影响。
《药理学》说课稿
![《药理学》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d84980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1d.png)
《药理学》说课稿《药理学》说课稿11 说课程设置1. 1 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学科。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
其目的是通过药理学的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训,使学生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相互作用,能让学生有根据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和防治不良反应的能力,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开展用药咨询服务,并能正确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1. 2 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衔接药理学是利用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等基础医学知识来理解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
通过《药理学》的学习,为以后学习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及药学岗位知识和执业药师考试以及加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1. 3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各类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了解一般药物的作用特点、用途、主要不良反应。
2)能力目标:具备对个人、家庭、社区的药学服务对象开展用药咨询的药理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药店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使用,具備“问病卖药”和分析处方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药品营销、药房调剂配发、药学服务等岗位的工作。
3)素质目标:有药学岗位应有的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具备认真、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
2 说课程设计2. 1 教学内容本课程建议学时108学时,其中理论课60学时,实验、实训课48学时,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开设。
课程内容分为八个模块,即总论模块、外周神经系统药物模块、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模块、心血管系统药物模块、血液系统与内脏器官系统药物模块、内分泌系统药物模块、化学治疗药物模块、其他药物模块。
实验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技能性实训三个模块。
高中生物一、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高中生物一、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b30124b4bceb19e8b9f6ba0c.png)
《药物治疗学》课程作业评讲(4)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理工导学部雷琪一、阐述抗生素临床应用及预防的基本原则。
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你的工作,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并提出改进措施。
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16章抗生素。
2、常见错误:没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回答。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注意: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对抗生素的有关应用进行作答,本题没固定的答案,同学们可以自行阐述。
二、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17章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常见错误:没回答完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临床应用1、诊断隐性糖尿病2、对肌肉痛有舒缓作用3、提高食欲和消化功能4、治疗浮肿、缓解蛋白尿5、治疗紫癫6、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少用)7、中毒、创伤性及感染性休克、改善缺氧并减少插管和死亡的危险8、减轻炎症反应和毒血症等9、对胶原疾病(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药物过敏、输液反应、器官移植等10、治疗再障、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不良反应1、糖耐量降低、诱发或引起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剂量增加2、生长迟缓、肌无力或萎缩、皮肤变薄有紫纹、创伤愈合不良3、向心性肥胖、脂肪肝、高胆固醇血症4、诱发胃溃疡和胰腺炎、食道炎5、降低机体抵抗力、导致感染扩散或掩盖感染6、抑制皮肤试验反应7、骨质疏松、骨坏死8、精神症状、诱发精神病、癫痛、失眠、欣快感等,颅内压升高9、高血压、体液储留、低血钾性碱中毒注意: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一共有10点,不良反应一共有9点,可以根据它的每个生理作用来回答相对应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注意一定要回答完整。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药物治疗学》课程导学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药物治疗学》课程导学](https://img.taocdn.com/s3/m/7d43cf1b941ea76e59fa0498.png)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药物治疗学课程说导学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药物治疗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药学专业一门必修课程。
药物治疗学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药的结合点,对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治疗学是一门较新的跨学科课程,内容涉及广泛。
新的药物治疗学教材,将药物治疗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常见病的药物治疗有机的联系起来,系统阐述药物治疗的概念和方法,并对现代药物的临床应用动态及最新药物有所介绍。
本课程的教学,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及基本技能的培养。
通过学习,使学员在掌握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及病因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依据病人的病理、生理、心理及遗传特征,正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了解病人的个体化治疗,为参与临床药学实践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全书共有十八章。
第一至六章,为总论部分,介绍药物治疗学概论、处方的调配与管理、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个体化给药的理论与方法;第七至十八章为各论部分。
其中第七至第八章,介绍特殊人群和特殊病理状态下的药物治疗、药学信息、第九章至十四章,介绍各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第十五至十八章,介绍疼痛的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中毒解救。
二、开设学期、所占学分和课内学时本课程课内学时126,7学分。
三、教材名称和版本本课程的主教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药物治疗学》,主编翟所迪,2005年8月第1版。
四、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强调药物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及基本技能的培养。
通过学习,使学员在掌握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及病因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依据病人的病理、生理、心理及遗传特征,正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了解病人的个体化治疗,为参与临床药学实践打下基础。
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教学要求如下:第一章药物治疗学概论(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药物治疗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第二节合理用药的概念第三节标准治疗指南第四节循证医学的概念与合理用药第五节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教学要求:一、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医考蓝宝书: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复习讲义(1)
![医考蓝宝书: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复习讲义(1)](https://img.taocdn.com/s3/m/bb3934b2960590c69ec37621.png)
/zt/lanbaoshu/
医考蓝宝书: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复习讲义(1)
一、总论
1.药效学
(1)预防作用:在疾病的症状或体征出现前用药以防止疾病发生的作用
(2)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到治疗效果的作用,据治疗目的不同分为对因与对症治疗
(3)副作用:即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产生原因与药物的作用较广泛选择性较低有关。
(4)毒性反应:用药后造成机体病理性损害,多因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用药方法不当所致,有时也可因为敏感性过高,毒性反应大多能预知,并可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避免或减轻
(5)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是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发生条件是过敏体质的人使用了具有致敏性药物,该反应与用药剂量无关不易预知,且反应的症状各异
(6)继发反应:是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一种对机体不利的反应又称治疗矛盾。
生物转化后的生成物普遍具有性质:极性升高
2.药动学
(1)首关消除:某些药物在经胃肠吸收时,因胃肠及肝细胞代谢酶的作用,部分药物发生转化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2)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被机体利用的程度和速度能反映机体对药物吸收的程度,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并可间接判断药物的临床疗效
(3)血脑屏障:包括血-脑、血-脑脊液、脑脊液-脑三种类型
/zt/lanbaoshu/
(4)胎盘屏障: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由此将母体与胎儿血液隔开.。
国家开放大学《药物治疗学》本章实践2023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药物治疗学》本章实践2023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a4513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4.png)
国家开放大学《药物治疗学》本章实践参考答案第一章实践处方分析和用药咨询1.患者,男,65岁,因车祸导致肝破裂,卧床数月,现恢复良好,复查发现骨质疏松,无其他基础疾病,服用维生素D和碳酸钙,咨询是否需要服用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
面对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参考答案:(1)将患者的用药咨询问题转化为临床问题,即PICOS问题。
P:老年患者,骨质疏松。
I:服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
C:不服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
O:干预后是否能改善骨密度检查结果,降低骨折发生率。
S:依次检索临床诊疗指南、系统评价、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
(2)根据以上临床问题,建立相应文献检索策略,依次检索相关文献。
首先以骨质疏松为检索词,检索医脉通指南数据库,获得《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该指南推荐,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或老年低骨量,伴有骨折高风险的人群,建议补充钙剂和(或)维生素D作为基础措施之一,与抗老年骨质疏松症药物联合应用。
患者无基础疾病,考虑为骨折低风险,可在饮食调节、日照、锻炼、补充维生素D和碳酸钙的基础上,给予双膦酸盐类治疗。
待骨密度恢复正常后,可考虑停药。
第二章实践处方分析和用药咨询1.患者,女,39 岁。
妊娠24 周,因发现血压升高1 个月,加重1 d 来医院就诊。
患者妊娠期间无有害物质接触史,无病毒感染史,无用药史,无腹痛、阴道流血流水史。
停经12 周始建围生期保健卡进行产前检查,共检查 6 次,未发现其他异常。
1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查血压145/90 mmHg;1 d 前出现头昏不适,测血压160/100 mmHg,无胸闷、心慌、气喘等症。
无其他疾病病史。
诊断:高血压。
处方: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qd,po。
患者来药房咨询:家中有多余的降压药福辛普利,能否使用?参考答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较为安全,可以使用。
而福辛普利属于ACEI类,患者目前为妊娠中期,服用ACEI可致胎儿发育迟缓、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标准
![《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647f3e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d.png)
《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307 适用专业:药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48总学分数:3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临床药物治疗学》是一门强调实践应用的课程,围绕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等社区常见疾病及特殊人群,将药学专业基础课中的部分内容与药学服务岗位任务归纳重构,从疾病概述、常用药物、用药注意事项、健康教育等四个层面进行合理用药介绍,主要面向高职高专药学及药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医药类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学服务工作必需的常见病用药咨询与合理用药指导的基本知识,能对病推介药品,能指导病人合理用药。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临床药物治疗学》是药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是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药理学、病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概论、及中医药概论等。
4.课程作用:本课程主要服务于医药产业,为医药行业培养岗位技能型人才,强化药学专业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更好地培养“懂医精药”的高素质药学人才。
为医药生产、药品营销企业以及医院中药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设计思路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常见病用药指导能力为基本目标,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学习内容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课程所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
药理学课程评价
![药理学课程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d41813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2.png)
药理学课程评价药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药物的发现、开发和合理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药理学课程对于医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药理学课程进行评价,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和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内容药理学课程内容全面、系统,涉及到药物的生理效应、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内容的设置符合医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药物作用的基本概念和框架。
此外,课程内容还注重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药物应用的实际情况。
二、教学方法药理学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实验、案例分析等。
这些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药理学的知识,提高其实验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同时,课程还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布置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师素质药理学课程的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教师们注重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们还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四、学习效果通过药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机制,了解药物的研发和应用过程。
同时,学生还能够提高实验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医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通过考试、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评估,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综上所述,药理学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和学习效果等方面都表现出色。
它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药理学知识,培养其实验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医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药理学课程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2024版《药理学》课程说课稿锦集1
![2024版《药理学》课程说课稿锦集1](https://img.taocdn.com/s3/m/6cfec3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0.png)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使用明火、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危险操作。如遇紧急 情况,应立即报告教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学生应正确使用实验仪器,避免损坏仪器或造成实验误差。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仪器说明 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和评价标准
实验报告内容要求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以及结论与讨论等部分。要求内容完 整、数据准确、分析合理。
实验操作技能培养
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 操作技能,包括药物配制、给药
方法、数据采集与处理等。
03
重点难点解析及拓展知识
重点概念梳理与辨析
药物与药品的定义及区别 明确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而药品则 是指经过国家审批、具有合法身份的药物制剂。
药效学与药动学的基本概念 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学科,药动 学则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 程的学科。
培养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如药物配制、动物实验 技术、生物样本处理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和解决,培 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安排及步骤指导
实验一
药物的体外筛选实验
步骤一
3
个体差异与用药剂量调整
探讨不同个体在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方面的差异,以及如何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 量。
拓展知识:新药研发流程简介
01
新药研发的基本流程
包括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上市审批等阶段,简要介绍每
《药物治疗学》课程作业评讲(3)
![《药物治疗学》课程作业评讲(3)](https://img.taocdn.com/s3/m/06ecfbdf71fe910ef12df8e7.png)
《药物治疗学》课程作业评讲(3)责任教师雷琪作业(3)包括了教材第十一章章到第十四章的内容,下面我为同学们讲解一些主要的作业题,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以下内容黑色的是问题和答案,红色的是说明。
一、名词解释:1.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悲伤、沮丧、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和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表现的情感障碍性疾病。
考核知识点:抑郁症的定义。
注意:清楚抑郁症有哪些主要表现,关键是情感障碍性疾病。
2.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节段性结肠炎,是一组主要影响大小肠以不明病因的慢性炎症为特点的疾病。
考核知识点:炎症性肠病的定义。
注意:关键是不明病因,慢性。
二、简答题:1.简述常用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考核知识点:常用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答:MAO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内的微粒体酶,它降解单胺类递质,NA、5-HT、多巴胺并使它们失括。
MAOI抑制MAO的活性,使单胺类递质降解减少,突触间隙内有效递质水平增高而发摔治疗作用的。
MAOI能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显效迅速,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
大剂量时有中枢兴奋作用,此效应可能由于受体部位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加所致。
注意:同学们回答这道题时要注意审题,它是问的抗抑郁药当中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本题的关键就在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一定要把题意搞清楚了再回答。
它的作用机制在教材上又详细的讲解,请同学们自己参考。
2.简述消化性溃疡的一般治疗原则。
考核知识点:消化性溃疡的一般治疗原则。
答: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防治并发症。
针对性治疗如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可能彻底治愈溃疡病,是近年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一大进展。
一般治疗原则包括生活要有规律,工作宜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注意饮食、戒烟、酒。
服用NSALD者尽可能停用,即使未用亦要告诫患者今后慎用。
注意:提醒同学们一点这里考查的是消化性溃疡,因为很多疾病都有一般治疗原则,所以要搞清楚是考查的什么,而且要注意是一般治疗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治疗学》课程作业评讲(1)
责任教师雷琪
《药物治疗学》是医科类药学专业的一门限选课,一共有四次平时作业。
作业(1)包括了教材第一章到第六章的内容,这部分为总论部分,介绍药物治疗学概论、处方的调配与管理、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经济学知识、个体化给药的理论与方法。
同学们在学习完各章节后,通过对平时作业的练习,有侧重地去重点掌握有关知识,下面我为同学们讲解一些主要地作业题,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以下内容黑色的是问题和答案,红色的是解释和说明。
一、名词解释:
1、药物相互作用:可定义为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其中一种药物作用的大小、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因为受到另一种药物的影响而发生明显改变的现象。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三章第一节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含义。
药物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发生机制分可以分为药剂学相互作用,药动学相互作用,药效学相互作用,同学们不要把药物相互作用的含义回答为上面其中之一的含义,药把它们的概念加以区分。
2、酶诱导剂:能够诱导药酶活性增强(酶促作用)、使其他药物或本身代谢加速、导致药效减弱或增强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三章第二节的药酶诱导剂的含义。
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对药酶诱导剂和药酶抑制剂的概念的区分,两者是相反的,不要弄调了。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酶抑制剂所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结果。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三章第二节当中的影响药物代谢的相互作用中的对酶的抑制作用。
(1)环孢素与酶抑制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氮唑类抗真菌药和红霉素相互作用后会增强对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
(2)特非那丁与酶抑制剂酮康唑、伊曲康唑、红霉素、西咪替丁相互作用后QTC延长,引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而致死。
(3)华法林、双香豆素类与酶抑制剂氯霉素相互作用后代谢受阻,可引起出血。
(4)茶碱与酶抑制剂环丙沙星、红霉素相互作用后血浓度升高,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可致死。
要回答酶抑制剂所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大家首先要清楚的是药酶抑制剂就是能够抑制活减弱药酶活性、减慢其他药物代谢、导致药效增强或不良反应增多的药物,它的作用就是能够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酶产生抑制作用,而使药物代谢减慢、药物作用时间延长、作用增强,同时也增加了引起毒性反应的危险,在清楚了这两点之后,同学们再来回答这道题就比较容易了,大家要先知道它最基本的知识点,不能和药酶诱导剂所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实例相混淆。
同学们要分别把酶抑制剂和酶诱导剂的药物搞清楚。
2、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主要内容。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四章第四节当中的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表的填写。
(1)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民族、体重、职业等。
(2)药品不良反应的的表现、临床检查、不良反应的处理和结果。
(3)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及并用药品。
(4)关联性评价(即因果评定)。
这里考查的实际上就是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应填些什么内容,大家应该知道填写的注意事项,教材60页上有个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同学们可以参考。
3、B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四章第二节当中的B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药物的因素:包括有效成分的分解产物、添加剂、增溶剂、稳定剂、着色剂、赋型剂、化学合成中产生的杂质等。
(2)患者的因素:①特异质因素,由于患者本身原因而引起的B型不良反应,主要与患者的特异性遗传素质有关。
②免疫学因素。
这里考查的知识点是B型药物不良反应,同学们要知道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分为A型和B型,把两种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搞清楚,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过度作用、以及继发反应、首剂效应、停药综合征和后遗作用是属于A型不良反应;药物的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三致作用和某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不良反应均属于B型不良反应。
在清楚了这两点之后,再根据反应来理解它发生的原因就比较容易了。
提醒大家别把A型和B型的发生原因搞混淆了。
4、有哪些患者尤其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六章第二节当中的治疗药物监测的适用范围。
(1)有肝、肾损害的患者
(2)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3)心功能代偿不全的患者
(4)严重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5)糖尿病患者
(6)老年患者
(7)儿科患者尤其是新生儿
(8)肥胖患者
(9)发热患者
(10)囊性纤维化患者
同学们在回答这道题的时候就审清题意,它问的是尤其需要,注意尤其两个字,不要把有必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回答上去了。
5、四种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特点比较。
要比较四种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特点,就要分别清楚它们各自的概念、特点,还要知道应该从从哪些方面来比较,建议同学们用表格的形式来比较,这样就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