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系统算法总结及性能比较
常用调度算法总结
⽬录1.2.3.1.2.4.1.2.5. 常⽤调度算法总结分类: 2013-08-10 17:59 71⼈阅读 (0)调度算法是指:根据系统的资源分配策略所规定的资源分配算法,如任务A在执⾏完后,选择哪个任务来执⾏,使得某个因素(如进程总执⾏时间,或者磁盘寻道时间等)最⼩。
对于不同的系统⽬标,通常采⽤不同的调度算法。
⼏个常⽤的操作系统进程调度算法。
1 先来先服务(队列)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是⼀种最简单的调度算法,该算法既可⽤于作业调度,也可⽤于进程调度。
当在作业调度中采⽤该算法时,每次调度都是从后备作业队列中选择⼀个或多个最先进⼊该队列的作业,将它们调⼊内存,为它们分配资源、创建进程,然后放⼊就绪队列。
在进程调度中采⽤FCFS算法时,则每次调度是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个最先进⼊该队列的进程,为之分配处理机,使之投⼊运⾏。
该进程⼀直运⾏到完成或发⽣某事件⽽阻塞后才放弃处理机。
缺点:⽐较有利于长作业,⽽不利于短作业。
有利于CPU繁忙的作业,⽽不利于I/O 繁忙的作业。
2 最短优先(优先队列)最短优先调度算法是指对短作业或短进程优先调度的算法。
它们可以分别⽤于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
短作业优先(SJF)的调度算法是从后备队列中选择⼀个或若⼲个估计运⾏时间最短的作业,将它们调⼊内存运⾏。
⽽短进程优先(SPF)调度算法则是从就绪队列中选出⼀个估计运⾏时间最短的进程,将处理机分配给它,使它⽴即执⾏并⼀直执⾏到完成,或发⽣某事件⽽被阻塞放弃处理机时再重新调度。
缺点:长作业的运⾏得不到保证。
2 ⾼优先权优先调度算法2.1 优先权调度算法的类型为了照顾紧迫型作业,使之在进⼊系统后便获得优先处理,引⼊了最⾼优先权优先(FPF)调度算法。
此算法常被⽤于批处理系统中,作为作业调度算法,也作为多种操作系统中的进程调度算法,还可⽤于实时系统中。
当把该算法⽤于作业调度时,系统将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个优先权最⾼的作业装⼊内存。
计算机操作系统调度算法基础知识
计算机操作系统调度算法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其中,进程调度是操作系统最核心的功能之一,它决定了进程如何被分配处理器时间,以实现高效的任务执行和资源利用。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调度算法的基础知识。
一、调度算法的概念和作用调度算法是操作系统用来决定进程执行顺序的一种策略或方法。
它的主要作用是合理安排进程的运行次序,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调度算法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策略,例如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调度、最短作业优先调度等。
二、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CFS)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是最简单的调度算法之一,即按照进程到达的顺序依次调度执行。
它不考虑进程的优先级或时间片大小,适用于批处理环境下的简单任务。
然而,FCFS调度算法容易导致“饥饿”问题,即长作业占用处理器时间,导致其他短作业无法得到及时处理。
三、最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SJF)最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是根据进程的执行时间来进行调度的。
它选择执行时间最短的进程先执行,以保证平均等待时间最小化。
然而,SJF调度算法容易出现“饥饿”问题,即长作业的到达时间与短作业的差距过大,导致短作业无法及时获得处理器时间。
四、优先级调度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是根据进程的优先级来进行调度的。
每个进程都赋予一个优先级,优先级越高,被执行的机会越大。
它可以是静态优先级,即在进程创建时确定;也可以是动态优先级,即根据进程的行为和状态实时调整。
优先级调度算法可以保证高优先级进程的及时响应,但可能导致低优先级进程的“饥饿”,所以需要合理设置优先级范围。
五、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RR)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将所有进程按照到达顺序排列成一个队列,每个进程被分配一个时间片进行执行。
当时间片用完之后,进程被移至队尾,等待下一次调度。
这种算法可以保证每个进程都能获得公平的处理器时间,并且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任务比较适用。
六、多级队列调度算法多级队列调度算法将进程划分为多个队列,每个队列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和调度算法。
系统性能指标总结
系统性能指标总结1. 系统性能指标包括哪些?业务指标、资源指标、中间件指标、数据库指标、前端指标、稳定性指标、批量处理指标、可扩展性指标、可靠性指标。
1)业务指标:主要包括并发⽤户数、响应时间、处理能⼒。
指标定义简称标准交易响应时间指⽤户从客户端发起⼀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束,整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
Response Time: RT对于在线实时交易:互联⽹企业:500毫秒以下,例如淘宝业务10毫秒左右。
⾦融企业:1秒以下为佳,部分复杂业务3秒以下。
保险企业:3秒以下为佳。
制造业:5秒以下为佳。
对于批量交易:不同数据量结果是不⼀样的,⼤数据量的情况下,2⼩时内完成。
系统处理能⼒指系统在利⽤系统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进⾏信息处理的能⼒。
系统处理能⼒通过系统每秒钟能够处理的交易数量来评价,交易有两种理解:⼀是业务⼈员⾓度的⼀笔业务过程;⼆是系统⾓度的⼀次交易申请和响应过程。
前者称为业务交易过程,后者称为事务。
两种交易指标都可以评价应⽤系统的处理能⼒。
⼀般建议与系统交易⽇志保持⼀致,以便于统计业务量或者交易量。
HPS(Hits PerSecond):每秒点击次数,单位是次/秒。
TPS(Transactionper Second):系统每秒处理交易数,单位是笔/秒。
QPS(Query perSecond):系统每秒处理查询次数,单位是次/秒。
对于互联⽹业务中,如果某些业务有且仅有⼀个请求连接,那么TPS=QPS=HPS。
⼀般情况下,⽤TPS来衡量整个业务流程,⽤QPS来衡量接⼝查询次数,⽤HPS来表⽰对服务器点击请求。
⽆论TPS、QPS、HPS,此指标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常重要的指标,越⼤越好。
并发⽤户数指在同⼀时刻内,登录系统并进⾏业务操作的⽤户数量。
在测试中,采⽤虚拟⽤户来模拟现实中⽤户进⾏业务操作。
Virtual User: VU⼀般情况下,性能测试是将系统处理能⼒容量测出来,⽽不是测试并发⽤户数,除了服务器长连接可能影响并发⽤户数外,系统处理能⼒不受并发⽤户数影响,可以⽤最⼩的⽤户数将系统处理能⼒容量测试出来,也可以⽤更多的⽤户将系统处理能⼒容量测试出来。
评分模型常用的算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评分模型常用的算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评分模型是在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算法,用于对不同对象或事件进行评分或打分。
通过评分模型,我们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转化为数字形式,从而更方便地进行比较和分析。
评分模型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多个领域,如电商平台中的商品评价、社交媒体中的用户评级以及电影评分等。
评分模型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量化和衡量各个对象的优劣程度。
通过建立合理的算法和评分体系,我们可以对不同对象进行客观、准确且可靠的评估。
这不仅对消费者和用户提供了更好的参考和决策依据,也对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提供了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评分模型的广泛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各个领域中的对象和事件,并对它们进行全面的比较和分析。
常用的评分模型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平均分算法、加权平均算法、协同过滤算法等。
平均分算法是一种简单且常见的评分算法,它将所有评分相加再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评分。
加权平均算法在平均分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权重因素,根据不同评分的重要性进行加权计算。
协同过滤算法则是基于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偏好进行评分预测,通过发现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来推荐适合的评分。
这些评分模型算法在不同的领域和场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电商平台中,评分模型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高质量和受欢迎的商品,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
在社交媒体中,评分模型可以帮助用户发现和关注高质量的内容创作者,并建立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在电影和音乐领域,评分模型可以帮助用户找到符合个人口味和喜好的作品,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建议。
总之,评分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算法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客观、准确和可靠的评估和比较。
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评分模型算法,我们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预测的精确性,为用户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扩大,评分模型算法有望进一步提升并发展出更多的变种和应用形式。
对于评分模型的应用前景,我们可以期待它在各个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为不同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机遇。
计算机算法设计五大常用算法的分析及实例
计算机算法设计五⼤常⽤算法的分析及实例摘要算法(Algorithm)是指解题⽅案的准确⽽完整的描述,是⼀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系统的⽅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
也就是说,能够对⼀定规范的输⼊,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所要求的输出。
如果⼀个算法有缺陷,或不适合于某个问题,执⾏这个算法将不会解决这个问题。
不同的算法可能⽤不同的时间、空间或效率来完成同样的任务。
其中最常见的五中基本算法是递归与分治法、动态规划、贪⼼算法、回溯法、分⽀限界法。
本⽂通过这种算法的分析以及实例的讲解,让读者对算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这五种算法有更清楚认识关键词:算法,递归与分治法、动态规划、贪⼼算法、回溯法、分⽀限界法AbstractAlgorithm is the description to the problem solving scheme ,a set of clear instruc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represents the describe the strategy to solve the problem using the method of system mechanism . That is to say, given some confirm import,the Algorithm will find result In a limited time。
If an algorithm is defective or is not suitable for a certain job, it is invalid to execute it. Different algorithms have different need of time or space, and it's efficiency are different.There are most common algorithms: the recursive and divide and conquer、dynamic programming method、greedy algorithm、backtracking、branch and bound method.According to analyze the five algorithms and explain examples, make readers know more about algorithm , and understand the five algorithms more deeply.Keywords: Algorithm, the recursive and divide and conquer, dynamic programming method, greedy algorithm、backtracking, branch and bound method⽬录1. 前⾔ (4)1.1 论⽂背景 (4)2. 算法详解 (5)2.1 算法与程序 (5)2.2 表达算法的抽象机制 (5)2.3 算法复杂性分析 (5)3.五中常⽤算法的详解及实例 (6)3.1 递归与分治策略 (6)3.1.1 递归与分治策略基本思想 (6)3.1.2 实例——棋盘覆盖 (7)3.2 动态规划 (8)3.2.1 动态规划基本思想 (8)3.2.2 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步骤 (9)3.2.3 实例——矩阵连乘 (9)3.3 贪⼼算法 (11)3.3.1 贪⼼算法基本思想 (11)3.3.2 贪⼼算法和动态规划的区别 (12)3.3.3 ⽤贪⼼算法解背包问题的基本步骤: (12)3.4 回溯发 (13)3.4.1 回溯法基本思想 (13)3.3.2 回溯发解题基本步骤 (13)3.3.3 实例——0-1背包问题 (14)3.5 分⽀限界法 (15)3.5.1 分⽀限界法思想 (15)3.5.2 实例——装载问题 (16)总结 (18)参考⽂献 (18)1. 前⾔1.1 论⽂背景算法(Algorithm)是指解题⽅案的准确⽽完整的描述,是⼀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系统的⽅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
决策树C4.5算法总结
数据集准备
数据清洗
去除异常值、缺失值,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其满足算法要 求。
数据分割
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于训练和评估决策树模型 。
特征选择与划分
特征重要性评估
计算每个特征对目标变量的影响程度,选择最重要的特征作为划分标准。
特征划分
根据特征的重要性和信息增益率,将数据集划分为不同的子集,形成决策树的 节点。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二:医疗诊断分类
数据集
医疗诊断数据集包含了1452 条样本,每个样本有11个特 征,目标变量为是否患有某
种疾病。
算法应用
使用C4.5算法构建决策树模 型,对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 ,评估模型的准确率、召回
率和F1分数等指标。
结果分析
通过决策树模型,可以辅助 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处理连续属性和缺失值的方法优化
• C4.5算法在处理连续属性和缺失值时采用了一些简单的策略,如将连续属性离散化或忽略缺失值。这些策略可 能导致决策树无法充分利用数据中的信息。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更复杂的方法来处理连续属性和缺失值, 如使用插值或回归方法来处理连续属性,以及使用特殊标记或填充值来处理缺失值。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决策树 对连续属性和缺失值的处理能力,从而提高模型的分类准确率。
2
C4.5算法采用了信息增益率、增益率、多变量增 益率等更加复杂的启发式函数,提高了决策树的 构建精度和泛化能力。
3
C4.5算法还引入了剪枝策略,通过去除部分分支 来避免过拟合,提高了决策树的泛化性能。
决策树C4.5算法的应用场景
数据挖掘
C4.5算法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 领域,用于分类、回归和聚类
常用加密算法介绍
常用加密算法介绍加密算法是现代信息安全的基础,它们用于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加密算法及其特点。
1.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采用相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3DES(Triple DES)、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等。
这些算法在加密和解密的过程中速度快且效率高,但密钥的管理和分发比较困难。
2.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一对密钥,即公钥和私钥。
公钥用于加密数据,私钥用于解密数据。
公钥可以公开给任何人使用,而私钥必须保密。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Rivest-Shamir-Adleman)、ElGamal等。
非对称加密算法能够解决对称加密算法中密钥安全分发的问题,但加密和解密的速度较慢。
3.散列函数:散列函数(Hash Function)将输入映射为固定长度的输出,通常是一个固定长度的字符串。
散列函数具有以下特点:输入的微小变化会导致输出的巨大变化;同样的输入会产生同样的输出;给定输出,很难从中推断出输入。
常见的散列函数有MD5、SHA-1、SHA-256等。
散列函数常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生成密码的摘要。
4.消息认证码(MAC):MAC是一种带有密钥的散列函数,用于验证消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它使用一个密钥来对消息进行加密,并生成一个固定长度的摘要。
常见的MAC算法有HMAC(Hash-bas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CMAC (Cipher-bas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等。
5.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在数字通信中验证消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技术。
它使用发送者的私钥对消息进行加密生成签名,接收者使用发送者的公钥进行解密和验证签名。
常见的数字签名算法有RSA、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ECDSA(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等。
Linux操作系统磁盘调度算法分析
Linux操作系统磁盘调度算法分析磁盘调度算法是指操作系统中用于处理磁盘上的请求的一套算法。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磁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存储设备,因此如何高效地处理磁盘请求对于提高系统性能至关重要。
Linux操作系统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开源操作系统,也采用了多种磁盘调度算法来提高磁盘访问效率。
本文将对Linux操作系统中常用的磁盘调度算法进行详细分析。
1.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是最基本的磁盘调度算法之一。
它按照磁盘请求的提交顺序进行处理。
当一个请求被完成后,下一个请求将按照提交的顺序进行处理。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简单易实现,但并不考虑磁盘访问位置和移动时间。
由于磁盘的读写时间和移动时间往往不同,因此FCFS算法可能会导致一些请求等待时间过长,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
2.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调度算法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是根据当前磁头位置选择离磁头最近的下一个请求进行处理。
该算法考虑了磁头的移动距离,因此能够减少磁头的寻道时间。
但是由于该算法总是选择最近的请求处理,可能导致一些远离磁头的请求等待时间过长,造成一些请求的饥饿现象。
3. 扫描(SCAN)调度算法扫描算法是磁盘调度算法中常用的一种。
它模拟磁头在磁盘上进行的一次扫描操作,沿着一定方向进行磁道的访问。
当磁头到达磁盘的一端时,会改变方向进行下一次扫描。
该算法比较公平,能够较均匀地处理所有磁盘请求,但是由于需要扫描整个磁道,可能导致一些请求等待时间较长。
4. 循环扫描(C-SCAN)调度算法循环扫描算法是对扫描算法的一种改进。
该算法在到达磁盘的一端后不会改变方向,而是直接返回到磁道的另一端进行下一次扫描。
这意味着所有请求都会等待直到磁头回到磁道的起始位置,这样能够减少等待时间,但是也可能导致一些请求的响应时间较长。
5. 最不常用(LFU)调度算法最不常用算法是根据请求的使用频率进行处理的一种算法。
它将优先处理那些使用频率较低的请求,这样能够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智能导航系统中的路径规划算法与效率评估研究
智能导航系统中的路径规划算法与效率评估研究智能导航系统在现代交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路径规划算法作为智能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负责寻找最优路径来引导用户到达目的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智能导航系统中的路径规划算法以及对其效率的评估研究。
一、路径规划算法概述路径规划算法是指在多个节点之间选择最佳路径的计算方法。
目前,常见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Dijkstra算法、A*算法、快速搜素算法等。
这些算法都是根据道路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节点间的距离、权值等因素进行路径选择。
1. Dijkstra算法Dijkstra算法是一种基于图的路径规划算法。
它通过在图中的节点之间进行迭代搜索,从起点开始,逐步扩展搜索范围,直到找到终点或搜索范围耗尽。
Dijkstra算法基于节点间的距离进行路径选择,通常适用于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2. A*算法A*算法是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常用于路径规划问题。
它综合考虑了节点之间的距离以及估计到达目标节点的代价,通过启发函数对节点进行评估和排序。
A*算法具有较高的搜索效率和较好的路径质量。
3. 快速搜索算法快速搜索算法是一种基于经验法则的路径规划算法。
它采用启发式搜索策略,通过事先设置的启发式规则来指导路径选择。
快速搜索算法通常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满足搜索要求的路径。
二、路径规划算法的效率评估路径规划算法的效率评估是对算法性能的度量和比较。
其中,常见的效率评估指标包括算法执行时间、路径长度、搜索节点数等。
研究者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评估不同算法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特点。
1. 算法执行时间算法执行时间是评估算法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常,研究者会在相同的硬件环境下运行不同的路径规划算法,并统计其执行时间。
通过比较不同算法的执行时间,可以评估它们在搜索性能方面的差异。
2. 路径长度路径长度是指从起点到达目标节点所经过的节点数或距离。
通常,较短的路径长度代表更高的效率和更优的路径选择。
研究者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在相同起终点条件下,比较不同算法生成的路径长度,从而评估它们的效率。
电力系统中的风电功率预测算法及性能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风电功率预测算法及性能分析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应用。
然而,由于风能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风电预测成为实现可靠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中的风电功率预测算法,并进行性能分析。
一、风电功率预测算法1. 天气预测模型天气状况对风力发电的影响非常显著。
天气预测模型通过分析气象数据、风速、风向、温度等参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力状况。
根据预测结果,可以对未来风电功率进行估计。
2. 基于统计学的方法统计学方法通过对历史风速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概率模型来预测未来的风速和风电功率。
这些方法通常采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技术,其中常见的算法有ARIMA、GARCH等。
3. 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算法,特别是机器学习方法,在风电功率预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算法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学习和训练,建立模型来预测未来风电功率。
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等。
二、风电功率预测算法性能分析1. 精度评估预测模型的精度是评估算法性能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
通过与实际风电功率数据进行比较,可以评估预测算法的精度。
2. 实时性分析风电功率预测需要在实时性要求下进行,因此实时性分析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实时性分析要考虑算法的计算速度和处理能力,以确保预测模型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测任务。
3. 鲁棒性测试风力发电场的环境和运行条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预测模型的鲁棒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通过引入不同的干扰和扰动,可以测试算法在不同条件下的预测能力。
4. 长期性能评估风力发电的长期性能评估是衡量风电功率预测算法可靠性的重要标准。
通过对预测结果的长期跟踪和分析,可以评估算法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根据以上算法和性能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风电功率预测算法在精度、实时性、鲁棒性和长期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LM和BFGS算法的性能分析与比较-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数值优化是机器学习的重要部分,不断研究和改进已有的优化算法,使其更快更高效,是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作为数值优化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二阶算法,LM和BFGS算法各有优缺点,对它们的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给二阶数值算法的改进及更广泛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本论文从LM和BFGS算法的数学基础开始阐述,通过对比两个算法求解多个函数极小值的问题,我们发现LM算法和BFGS算法的差异并不大。
大多数情况下LM算法能够达到更小的误差,但是迭代次数比BFGS算法稍多。
对于等高线为椭圆的函数,LM算法的收敛速度通常比BFGS算法快,但是后期运算的迭代次数比BFGS 算法多;而其他情况下LM算法和BFGS算法的收敛速度差别不大。
由于LM算法在大部分情况下的极值求解效率稍高,我们实现了基于LM算法在前向神经网络中的学习,并用于解决模式分类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M算法的前向神经网络在垃圾邮件分类应用中能取得90%以上的分类正确率。
关键词:数值优化,LM算法,BFGS算法,前向神经网络AbstractNumerical optim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chine learning. The analysis study of exist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to make them faster and more efficient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ield of machine learning. As two popular second-order algorithms, the LM and BFGS algorithm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ir performance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econd-order numerical algorithms and their wider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areas.This thesis starts from introducing the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of LM and BFGS algorithms. By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algorithms for finding the minima of different functions, we find that the LM and BFGS algorithms have similar performance for numer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 most cases of our experiments, the LM algorithm can achieve smaller error, but the number of iterations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FGS algorithm. For the functions with elliptical contours, the convergence speed of the LM algorithm is usually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BFGS algorithm, but the iterations of later computation are much more than those of the BFGS algorithm. while in other cases,their convergence speed is almost the same. Because of the higher efficiency of the LM algorithm in most cases, the LM algorithm is employed to train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 which are applied to deal with some pattern classification probl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trained by the LM algorithm can reach more than 90%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n the applications of classify spam and none spam email.Keywords:Numerical optimization,LM algorithm,BFGS algorithm,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优化算法是用来求解问题的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的[15]。
OFDM系统时间同步方法性能比较
Ke r s O D ;t n y c r nz t n c ci rf ;u e i p c rii e u n e p f m m e c n 'o y wo d : F M i g s h o a i ;y l pe x s p r o x t n n sq e c ; o  ̄ c o gmi n mi n i o c i m s t a g e s
Ab ta t T mig sn h o zt n ag r h or anyu e pc l F M s ms r l s e n ur ar e . sr c : i n y c rn a o oi ms r o l sd i t ia D s t e c si d a d sr ai d i i l t c m ny O y e a a f i  ̄ z h d a a e i v a s o r st n c r n ai g r h aed su e T ep r r n eo tp - T ea v tg sa d ds d a t e f aiu mig sn ho zt n a o tm r ic sd. h e oma c f y i n n a n g v o i y i o l i s s f
第 5卷 第 7 l 期
2 1 年 7月 01
电 讯 技 术
T lc mmu iain E gn e ig ee o nct nier o n
Vo . No. 1 51 7
J1 01 u .2 1
文章 编 号 :0 1 83 21 )7—00 —0 10 — 9X{010 23 6
O D 系统 时 问 同 步 方 法 性 2易 丹2 ,
(. 1重庆 邮电大学 光纤通 信重点实验室光互联 网研究所 , 重庆 4 06 ; . 0 052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 600 ) 150
三种启发式算法在钢铁排产系统中的对比
三种启发式算法在钢铁排产系统中的对比摘要:钢铁的生产工序繁多复杂,合理安排好生产过程将会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排产系统在其中就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一个高效合理的排产系统的构建离不开合适算法的使用。
本文将会对目前应用于排产系统的一些算法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排产系统;启发式算法;逆推算法;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一、引言全球范围对智能制造技术不断创新和扩大应用,对制造业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内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的要求,国内制造业目前的发展趋势,旨在降低库存水平,以减少成本,同时仍然能够做回应,以更短的交货时间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要求企业优化生产操作,减少或消除非增值性的作业,如设置或等待时间,这也正是排产系统要解决的问题。
就钢铁制造业而言,钢铁生产过程涉及多台转炉、多种精炼工序、多台连铸机以及天车,这些生产工序之间的协作就会影响到不同钢种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这是一个多工序、多平台、离散和连续相结合的生产过程,对生产的安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
一个高效合理的排产系统将会极大地提高钢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而算法作为排产系统的核心内容,也影响着整个排产系统的功能。
二、排产系统排产系统是计划安排生产的系统,而计划排产属于车间调度问题,车间调度问题通常定义如下: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把有限的资源在时间上按照一定的顺序分配给若干个任务,以满足或优化一个或多个性能指标[2]。
钢铁企业信息系统主要分为四个等级:L1基础自动化级、L2过程控制级、L3制造执行系统(MES)、L4公司管理级(ERP)。
排产系统是制造执行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钢铁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统领信息化系统的稳定运行,使生产产能最大化和各工序负载实现均衡,其运行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炼钢过程的生产效率。
基于不锈钢的调度主要涉及AOD冶炼、LF/VOD以及连铸的生产作业计划,其主要目标就是在尽可能满足当前生产并保证连铸机连浇的条件下,在接收上级的浇次计划之后,利用算法计算出合理的生产流程,通过下达生产指令,安排各炉次在各工序上的加工设备、加工时间和加工顺序,以获得生产作业计划的总流程时间或生产成本最优化。
常用运动控制算法的技术分析
常用运动控制算法的技术分析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运动控制领域也迅速发展,从简单的PID控制算法到运动规划算法,不断涌现出更加先进的算法。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运动控制算法有很多,本文将对几种常用运动控制算法进行分析,对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介绍,为读者提供帮助。
二、PID控制算法PID控制算法是运动控制中最常用的一种算法。
其名称来源于其三个基本的控制参数:比例(P)、积分(I)、微分(D)。
它通过不断修改输出信号与反馈信号之间的误差,对运动设备进行控制。
1. 特点PID控制算法的优点包括控制精度高、实现简单容易、使用灵活、常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但相应地,当误差在小范围内时,它的响应速度较慢,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扰动和噪声信号的影响,造成误差增大或不稳定的现象。
2. 适用范围PID控制算法适用于许多控制系统,包括动力学系统、机械系统、化学过程等等。
在机器人领域,它常被用来实现基本的关节控制。
三、运动规划算法运动规划算法是指在一定的限制约束下,确定运动轨迹以及路径的生成算法。
其包含多种算法,如最短时间轨迹规划、最优轨迹规划、力学优化轨迹规划等等。
1. 特点运动规划算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克服PID控制算法在缺少稳定性和准确度方面的不足,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
此外,它还可以考虑到多个变量相互作用的影响,提供更好的运动性能。
2. 适用范围运动规划算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机器人领域中的路径规划、轨迹跟踪、目标追踪等,也广泛用于物流自动化、加工中心、3D打印等领域。
四、反向运动学算法反向运动学算法是指根据末端执行器的期望运动状态,推导出各个关节的角度或位移,以达到期望运动目标的一种算法。
在机器人控制中,由于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信息比较容易得到,因此反向运动学计算常被用于实现机器人的高级控制。
1. 特点反向运动学算法对实现高级机器人控制非常关键,它的主要优点是计算简单,可快速实现。
但它相对应的劣势是精确度不如运动规划算法,且容易受到机械系统误差的影响,影响系统性能。
人工智能中的模拟退火与遗传算法
人工智能中的模拟退火与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是两种常用的优化算法,它们在人工智能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种算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并比较它们的优劣之处。
一、模拟退火算法1. 原理模拟退火算法的灵感来源于固体物质的退火过程。
在退火过程中,物质经过加热和冷却,逐渐达到一个稳定的最低能量状态。
模拟退火算法通过在一个初始解的附近搜索解空间,随机选择新的解,并根据一定的准则来接受或拒绝新的解,以逐渐趋向于全局最优解。
2. 特点模拟退火算法具有以下特点:(1) 随机性:模拟退火算法通过随机选择新的解来遍历解空间,增加了算法的多样性,有助于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
(2) 自适应性:模拟退火算法通过控制参数温度来控制随机性和搜索的程度,可以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进行自适应调整。
(3) 全局搜索能力:模拟退火算法通过一定准则来接受新的解,可以在初期阶段接受一些劣解,以遍历解空间,并逐渐趋向于全局最优解。
3. 应用模拟退火算法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智能调度等。
在图像处理中,可以通过模拟退火算法来优化图像的压缩算法,提高图像的压缩质量。
在机器学习中,可以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来优化神经网络的权重和偏置,提高神经网络的性能。
在智能调度中,可以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来解决复杂的资源分配和任务调度问题,提高调度效率。
二、遗传算法1. 原理遗传算法的灵感来源于生物学中的进化理论。
遗传算法通过模拟生物进化的过程,以染色体编码方式表示解空间中的候选解,并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来搜索全局最优解。
2. 特点遗传算法具有以下特点:(1) 自适应性:遗传算法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操作来更新种群中的个体,通过适应性评价函数来评估个体的适应度,能够自适应地调整参数,适应问题的难度和复杂度。
(2) 并行性:遗传算法的种群中个体的适应度评价和遗传操作是并行进行的,能够充分利用计算资源,加快搜索速度。
pid总结报告
pid总结报告篇一:PID 总结1.PID常用口诀:参数整定找最正确,从小到大顺序查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动差大来波动慢。
微分时间应加长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积分时间如上所述.比例增益P 越大,调节灵敏度越高,但由于传动系统和控制电路都有惯性,调节结果到达最正确值时不能立即结束,导致“超调”,然后反过来调整,再次超调,形成振荡。
为此引入积分环节I ,其效果是,使经过比例增益P 放大后的差值信号在积分时间内逐渐增大( 或减小) ,从而减缓其变化速度,防止振荡。
但积分时间I 太长,又会当反应信号急剧变化时,被控物理量难以迅速恢复。
因此,I 的取值与拖动系统的时间常数有关:拖动系统的时间常数较小时,积分时间应短些;拖动系统的时间常数较大时,积分时间应长些。
微分时间微分时间D 是根据差值信号变化的速率,提前给出一个相应的调节动作,从而缩短了调节时间,克服因积分时间过长而使恢复滞后的缺陷。
D 的取值也与拖动系统的时间常数有关:拖动系统的时间常数较小时,微分时间应短些;反之,拖动系统的时间常数较大时,微分时间应长些。
调整原则PID 参数的预置是相辅相成的,运行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如下细调:被控物理量在目标值附近振荡,首先加大积分时间I ,如仍有振荡,可适当减小比例增益P。
被控物理量在发生变化后难以恢复,首先加大比例增益P ,如果恢复仍较缓慢,可适当减小积分时间I ,还可加大微分时间D。
PIDPID参数的设定:是靠经验及工艺的熟悉,参考测量值跟踪与设定值曲线,从而调整PID的大小比例I/微分D=2,具体值可根据仪表定,再调整比例带P,P过头,到达稳定的时间长,P太短,会震荡,永远也打不到设定要求。
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各种调节系统中P.I.D参数经验数据以下可参照:温度T: P=20~60%,T=180~600s,D=3-180s压力P: P=30~70%,T=24~180s,液位L: P=20~80%,T=60~300s,流量L: P=40~100%,T=6~60s。
哈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哈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哈希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它通过将输入数据转化为指定长度的哈希值,实现了数据的快速查找和存储。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哈希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密码学、数据校验、散列函数等方面。
本文将讨论哈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
一、哈希算法概述哈希算法是一种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的数据的方法。
它最重要的特点是,对于相同的输入数据,无论重复运行多少次哈希算法,得到的哈希值都是相同的。
哈希算法常用于快速查找和存储数据,比如在散列表中存储键值对数据。
二、哈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1. 哈希函数计算的时间复杂度哈希算法的核心是哈希函数,它将输入数据映射为哈希值。
哈希函数的计算过程通常较为简单,时间复杂度为O(1)。
这是因为哈希函数仅对输入数据进行有限的操作,如位运算、求余运算等。
因此,哈希函数的时间复杂度不会随输入数据的规模增长而变化。
2. 哈希表查找的时间复杂度在使用哈希算法进行查找时,我们首先需要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出待查找数据的哈希值,然后在哈希表中进行查找。
哈希表通常是通过数组和链表来实现的。
在哈希表中,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主要取决于解决哈希冲突的方法。
常见的解决冲突的方法有开放定址法、链地址法和再哈希法等。
- 开放定址法:当发生哈希冲突时,继续往下一个位置进行查找,直到找到空闲位置或者找遍整个哈希表。
平均情况下,开放定址法的查找时间复杂度为O(1)。
- 链地址法:将相同哈希值的数据存储在同一个链表中,发生哈希冲突时,将数据添加到链表的末尾。
链地址法的查找时间复杂度主要取决于链表的长度,平均情况下为O(1+k),其中k为链表的平均长度。
- 再哈希法:使用不同的哈希函数解决哈希冲突,直到找到空闲位置为止。
再哈希法的查找时间复杂度不确定,取决于选择的不同哈希函数。
三、哈希算法的性能分析哈希算法的性能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 哈希函数的质量:好的哈希函数应该满足均匀分布、低冲突率等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哈希算法的性能。
Java不同压缩算法的性能比较
Java不同压缩算法的性能⽐较本⽂将会对常⽤的⼏个压缩算法的性能作⼀下⽐较。
结果表明,某些算法在极端苛刻的CPU限制下仍能正常⼯作。
⽂中进⾏⽐较的算有:JDK GZIP ——这是⼀个压缩⽐⾼的慢速算法,压缩后的数据适合长期使⽤。
JDK中的java.util.zip.GZIPInputStream /GZIPOutputStream便是这个算法的实现。
JDK deflate ——这是JDK中的⼜⼀个算法(zip⽂件⽤的就是这⼀算法)。
它与gzip的不同之处在于,你可以指定算法的压缩级别,这样你可以在压缩时间和输出⽂件⼤⼩上进⾏平衡。
可选的级别有0(不压缩),以及1(快速压缩)到9(慢速压缩)。
它的实现是java.util.zip.DeflaterOutputStream / InflaterInputStream。
的——这是本⽂介绍的算法中压缩速度最快的⼀个,与最快速的deflate相⽐,它的压缩的结果要略微差⼀点。
如果想搞清楚它的⼯作原理,我建议你读⼀下。
它是基于友好的Apache 2.0许可证发布的。
——这是Google开发的⼀个⾮常流⾏的压缩算法,它旨在提供速度与压缩⽐都相对较优的压缩算法。
我⽤来测试的是。
它也是遵循Apache 2.0许可证发布的。
压缩测试要找出哪些既适合进⾏数据压缩测试⼜存在于⼤多数Java开发⼈员的电脑中(我可不希望你为了运⾏这个测试还得个⼏百兆的⽂件)的⽂件也着实费了我不少⼯夫。
最后我想到,⼤多数⼈应该都会在本地安装有JDK的⽂档。
因此我决定将javadoc的⽬录整个合并成⼀个⽂件——拼接所有⽂件。
这个通过tar命令可以很容易完成,但并⾮所有⼈都是Linux⽤户,因此我写了个程序来⽣成这个⽂件:public class InputGenerator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JAVADOC_PATH = "your_path_to_JDK/docs";public static final File FILE_PATH = new File( "your_output_file_path" );static{try {if ( !FILE_PATH.exists() )makeJavadocFile();}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private static void makeJavadocFile() throws IOException {try( OutputStream os = new BufferedOutputStream( new FileOutputStream( FILE_PATH ), 65536 ) ){appendDir(os, new File( JAVADOC_PATH ));}System.out.println( "Javadoc file created" );}private static void appendDir( final OutputStream os, final File root ) throws IOException {for ( File f : root.listFiles() ){if ( f.isDirectory() )appendDir( os, f );elseFiles.copy(f.toPath(), os);}}}在我的机器上整个⽂件的⼤⼩是354,509,602字节(338MB)。
PID算法及改进
微分系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总结词
微分系数用于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它决定了系统对误差变化的响应速度。
详细描述
微分系数越大,系统对误差变化的响应越快,但过大的微分系数可能导致系统对噪声的敏感性增加。
PID参数的整定方法
总结词
PID参数的整定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试凑法、临界比例法、经验法等。
详细描述
试凑法是通过不断尝试不同的参数组合,观察系统的响应特性,从而找到最佳的参数组合。临界比例法是通过调 整比例系数,观察系统的响应特性,找到使系统稳定的临界点。经验法是根据经验设定参数,然后根据实际运行 情况进行调整。
总结词
比例系数是PID控制算法中最重要的 参数,它决定了系统对设定值和实际 值之间误差的响应速度。
详细描述
比例系数越大,系统对误差的响应越 快,但过大的比例系数可能导致系统 在设定值附近震荡。
积分系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总结词
积分系数主要用于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它决定了系统误差的积分时间。
详细描述
增加积分系数可以加快系统消除误差的速度,但过大的积分系数可能导致系统 超调量增大。
PID算法根据系统当前的误差 信号和过去的误差信号来调 整系统的输出。
积分系数用于调整系统误差 的积分量,影响系统消除静 态误差的能力。
比例系数用于调整系统输出 的增益,影响系统对误差的 敏感度。
微分系数用于调整系统误差 的变化率,影响系统对误差 变化的响应速度。
02
PID算法的参数整定
比例系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03
PID算法的改进
积分分离PID算法
总结词
积分分离PID算法是一种改进的PID控制算法,通过动态调整积分项的权重,以避免积 分饱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常用推荐系统算法总结1、Itemcf (基于商品的协同过滤)
这个算法是cf中的一种,也是当今很多大型网站都在采用的核心算法之一。
对于商城网站(以Amazon为代表,当然也包括京东那种具有搞笑特色的推荐系统在内),影视类推荐,图书类推荐,音乐类推荐系统来说,item的增长速度远不如user的增长速度,而且item之间的相似性远不如user之间的相似性那么敏感,所以可以在离线系统中将item的相似度矩阵计算好,以供线上可以近乎即时地进行推荐。
因为这种方法靠的是item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推荐,所以推荐的item一般都和喜欢的item 内容或者特性高度相似,很难推荐出用户潜在喜欢的item,多样性也比较差。
2、Usercf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
这个是cf中的另外一种,它的主要特色是可以发现和用户具有同样taste的人,有句俗话叫做观其友知其人,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吧。
找到用户的相似用户,通过相似用户喜欢的item推荐给该用户。
因为用户的相似用户群还是比较敏感的,所以要频繁地计算出用户的相似用户矩阵,这样的话运算量会非常大。
而且这个算法往往推荐出来的item很多都是大家都喜欢的比较hot的item,有的时候它提供的结果并不是个性化,反而成了大众化的推荐了。
用这种算法的web应用一般都是item更新频繁,比如提供资讯类服务的应用(以“指阅”为代表的),或者笑话类推荐(以“冷笑话精选”为代表的)。
当然这种算法的一个中间产物-----用户相似度矩阵是一个很有用的东西,社交类的网站可以利用这个中间产物来为用户提供相同品位的好友推荐。
3、Content_based(基于内容的推荐)
基于内容的推荐,很大程度上是在进行文本挖掘。
web应用提供的内容或者爬取的内容在推给用户之前可以做一些挖掘,比如资讯类的应用,将抓取到的资讯,通过文本分析那一套算法提取出每篇资讯的关键词,以及统计频次和逆向文档频率来聚类或者笨一点地话计算出资讯的相似度矩阵,即共同的key words越多,两篇资讯的相似度越高。
当你的用户很少很少,你的显式反馈数据非常非常少的时候,你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或者搜索等等各种行为,来给用户进行推荐。
再猥琐一点的话,你可以在用户刚刚注册好你的应用的时候,给他一些提问,比如让他输入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啊,或者对以前看过的电影打分什么的。
(当然这些电影都是你从各个簇中随机选取的,要足够多样性)这个算法它好就好在,不需要拿到用户--项目的评分矩阵,只需要知道用户喜欢什么,就可以很快速地推荐给用户十分相关的item。
这个算法需要每天都要根据你抓取的资讯,不断地计算item之间的相似性。
这个算法有个好处在于可以从容应对上面的两个算法其实都很难应对的问题,就是如果你想推出一个新的item,因为没有一个人有对这个new item的评分,所以上述的两个算法不可能推荐新的东西给你,但你可以用基于内容的算法将新的item计算出它属于哪个类,然后时不时地推出你的新item,这点对于商城尤其重要。
4、Knn(邻近算法)
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分类算法,是一个理论上比较成熟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之一。
该方法的思路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 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
KNN算法中,所选择的邻居都是已经正确分类的对象。
该方法在定类决策上只依据最邻近的一个或者几个样本的类别来决定待分样本所属的类别。
KNN方法
虽然从原理上也依赖于极限定理,但在类别决策时,只与极少量的相邻样本有关。
由于KNN方法主要靠周围有限的邻近的样本,而不是靠判别类域的方法来确定所属类别的,因此对于类域的交叉或重叠较多的待分样本集来说,KNN方法较其他方法更为适合。
5、Slope One
推荐系统的最最本质的事情就是把user-item rating矩阵中的空白填好,看穿这个本质以后,你可能会觉得问题一下子简单多了,填格子啊填格子谁不会啊。
因此很多高效加搞笑的算法就出来了。
slope one就是其中,说实话,这个算法我自己没有写过,但是看到这个算法怎么实现的,我就觉得应该很好做,而且算起来会很快,但结果肯定不会特别理想。
Slope One的基本概念很简单, 例子1, 用户X, Y和A都对Item1打了分. 同时用户X,Y还对Item2打了分, 用户A对Item2可能会打多少分呢
User Rating to Item 1 R ating to Item 2
X 5 3
Y 4 3
A 4
根据SlopeOne算法, 应该是:4 - ((5-3) + (4-3))/2 = .
当然这个只是个算例简单地说明下原理,当user和item都很多的时候,你可以用加权的办法来做。
为什么我会感觉这个算法的效果会不理想呢因为,这个算法总是把你的口味和大众的平均口味作对等,推荐出来的东西很难是非常个性化的。
很容易让很多用户的推荐结果趋向一致,也就是大数的平均值,也即大众的平均口味。
6、Svd(奇异值分解)
svd的全称是: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翻译过来是奇异值分解,是一种矩阵分解的方法。
其实,这个方法是提取一般实矩阵“特征值”的算法,(这里特征值加引号是因为,特征值是针对方阵来定义的,而一般的m*n的实矩阵是没有特征值的。
)其实,矩阵就是一个线性变换的表示方法,因为一个向量乘一个矩阵的结果是一个向量,第一个向量通过线性变换来变成第二个向量。
线性变换有许多变换方向,比如你可以对一个图像矩阵做伸缩同时也做平移。
那么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又是什么一个特征向量就是表示其中的一个变换方向,而对应的特征值则表示这个变换方向对于整个线性变换有多么重要。
书归正传,那么奇异值又是什么我觉得奇异值就是特征值从方阵往一般实矩阵的一个推广。
你将一个m*n的实矩阵和它的转置相乘,就会得到一个方阵,然后对这个方阵做特征值分解,得到的特征值就是所谓的奇异值的平方。
我的意思是说,某种意义上,可以讲奇异值和特征值理解为一回事。
那么拿到奇异值又会有什么用呢拿到奇异值后,我们就可以抓到主要的成分,丢掉次要和非常次要的成分进行分析。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对原来的庞大的常常又非常稀疏的矩阵进行降维和分解,而分解后得到的矩阵都是稠密矩阵。
最终我们会得到一个表示user特性的矩阵和一个表示item特性的矩阵。
拿到这些数据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推荐了,而且也可以很容易地进行聚类分析。
这个算法的好处在于,可以解决rating矩阵的稀疏性问题,同时可以降低矩阵的维度,提高运算速度。
但它的缺点是付出的空间代价太大。
在做svd分解时,你需要先把一个大的rating矩阵分解成三个大的矩阵,这三个矩阵需要存在计算机内存中,然后才能进行降维。
其实,svd这个方法的思路和PCA(主成分分析法)很像,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
分解降维后的矩阵非常约等于原来的矩阵。
7、聚类算法
这里用到的聚类算法,是用来降低维度以及为并行计算作准备的。
拿到rating 矩阵之后,可以通过这些评分将用户自然地聚成几簇,然后用上述的算法对各个簇做推荐算法并行计算,充分地利用好所有计算资源。
当然你也可以在svd分解之后,拿到user和item矩阵之后,对这两个矩阵分别作聚类分析,你可以得到user的簇以及item的簇。
这样的结果会非常有意义,你可以作好友推荐,相似item推荐等等。
在基于内容的算法中,因为很多资讯之间并不是那么的相关,把他们都相互计算相似度,会得到很多的0,所以没有必要。
因此可以在计算之前,对整个item做个聚类,然后分别对各簇来做相似度计算。
聚类算法中,我用过性能最好的也是最简单的就是k-means。
8、组合算法
任何一个算法都有它独特的优势和固有的缺陷,因此单用一个算法的web应用很少,往往是将各种算法组合起来用。
一种方式是:将多种算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加权之后排序推荐给用户。
一种方式是:将多种算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各取前几个推荐给用户,这样做的好处是结果很丰富多彩。
一种方式是:用svd算法填充后的矩阵作为输入,用普通cf做计算来输出,然后排序推荐。
这种叫做层次推荐,可以得到两种方法的好处。
一种方式是:对新用户做基于内容的推荐,因为新用户没有任何评分数据,对老用户用cf来做。
……
二,性能评价
绘制成直方图,如下图:
由此可知,SVD和Slope One算法的推荐结果最为精确,UserCF最差。
这个数据和推荐系统相关着作中的结论是吻合的。
此外,在内存方面,Slope One最占内存,1G内存下最多只能处理6%左右的用户。
而其他算法均能轻松地处理30%以上的用户量。
在速度方面,SVD速度最快,处理每个用户的平均时间约为4ms,Slope One的平均时间约为30ms,ItemCF和UserCF的平均处理时间都在10ms左右。
KNN的速度是最慢的,平均处理时间约为1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