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2024年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
![2024年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c5091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8.png)
2024年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煤矿行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行业,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技术手段,能够及时监测和定位矿工的位置,从而有效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为了更好地使用和管理煤矿人员定位系统,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完善和规范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
以下是对2024年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供参考。
一、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范围和目的1.煤矿人员定位系统适用于所有煤矿生产单位和矿工,包括井下和地面人员。
2.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定位和监测矿工的位置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二、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和配置1.煤矿生产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
2.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准确定位和快速预警的功能。
3.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和配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其稳定可靠。
三、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管理1.煤矿生产单位应建立专门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部门,负责系统的日常使用和管理。
2.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技能。
3.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更改系统设置或关闭系统功能。
4.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应急预案1.煤矿生产单位应根据矿井的特点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应急预案,明确各类意外情况的处理步骤和责任人。
2.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应急预案应与煤矿其他安全管理制度相衔接,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五、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数据保护和隐私保密1.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数据是涉及矿工个人信息的敏感数据,煤矿生产单位应加强对系统数据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泄露和滥用。
2.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数据采集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侵犯矿工的个人隐私权。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05cb73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3.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高矿井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矿所有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单位及个人。
第三条人员定位系统是指利用无线通信、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实时定位、监控、救援和疏散的设备系统。
第二章人员定位系统管理职责第四条矿长为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人员定位系统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日常管理、维护、培训和考核。
第六条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技术支持、设备安装、调试和升级。
第七条工作面负责人负责本工作面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和管理。
第三章人员定位系统使用与管理第八条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实时定位、监控、救援和疏散等功能。
第九条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条人员定位系统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
第十一条作业人员进入井下作业前,必须佩戴定位卡,并确保定位卡正常工作。
第十二条作业人员进入井下作业时,必须按照规定路线行走,不得擅自改变行走路线。
第十三条作业人员离开作业区域时,必须关闭定位卡,确保定位卡处于关闭状态。
第十四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处理。
第十五条发生紧急情况时,安全管理部门应迅速启动救援预案,利用人员定位系统进行救援和疏散。
第四章人员定位系统培训与考核第十六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人员定位系统使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七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考核,确保作业人员熟练掌握人员定位系统操作。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九条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5篇)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6939a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3.png)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管理和使用人员定位系统,充分发挥其在矿井安全生产动态管理过程中可靠的安全保障功能,创建本质安全型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等行业标准,结合集团公司及煤矿有关文件要求和系统使用管理实际,特制定本使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煤矿。
第三条加强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明确分管领导和科室,充分保证系统运行使用、维护。
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确保系统安全、可靠、正常运行第二章____、使用与维护第四条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____)规定,煤矿装备的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下列基本功能:(一)考勤管理功能能够实时对煤矿各类人员出入井时间、下井班数、班次、迟到、早退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可进行分类分级汇总、统计查询、报表打印;(二)安全管理功能1、能显示井下巷道分布、设备____及运行状态、当前各区域人员分布,人员的滞留等信息,并当有人员滞留超时、区域超员或设备运行异常时报警及异常信息进行统计显示。
2、能对对任意指定编号或者姓名的携卡人员下井活动实时定位跟踪,活动轨迹显示、打印、查询等。
(三)人事及用户管理功能,有与标识卡相关的员工基本档案管理、工资辅助管理等简单人事管理功能及登录人员定位系统的用户管理功能。
(四)在人员出、入井口应设置主要基站,用于出入井人员考勤管理和检测出入井人员标识卡的完好性,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系统地面中心站主机数据保存半年以上,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丢失信息的时间长不大于____min。
(六)系统可通过客户端或网络对监控信息进行查询,分析。
通过授予权限,能够对系统进行查询、增加、删除、修改等功能。
第五条人员定位系统的____(一)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必须具有“ma”标志证书。
设备使用前,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试设备,并在地面通电运行24h合格后方可使用。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09c282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e.png)
煤矿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管理制度为加强公司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管理,根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关于强化矿山“技防”若干措施的通知》(矿安陕〔2023〕282号)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管理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及各生产单位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调度指挥中心,***兼任办公室主任,专项负责邵路宁。
职责:(一)调度指挥中心:1.调度指挥中心是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的管理部门,全权负责系统管理、维护等工作。
2.负责系统分站及接收器的安装、调整及撤除工作。
3.负责系统中心站维护及人员信息的录入工作。
4.按照实际需要,对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和补充。
5.负责系统数据正常向监管部门对接上传。
6.负责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客户终端进行监控,出现故障报警立即予以处理,并在陕西矿山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填报;7.会同人力资源部,建立定位人员的信息档案管理,确保实时性和准确性。
8.根据人力资源部出具的人员调动证明,负责本安信息灯的发放、调整、注销工作,并及时将系统数据进行更改,保证信息的即时性与准确性。
9.每月20日与人力资源部核对人员信息。
每月22日与灯房核对人员信息。
(二)使用单位:1.对各自管辖范围内或工作场所内的监测设备及线缆等负有保护和管理责任;2.负责管辖范围内或工作场所内监测设备的电源管理(提供电源),必须保障监测设备的正常供电;3.负责提供准确的员工信息,并在员工信息变动时,及时到人力资源部进行信息变更,变更后以书面形式通知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更改本安信息灯信息。
4.灯房管理人员负责本安信息灯的检查,根据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报警记录主动检查本安信息灯的完好性,对于不完好的本安信息灯及时通知使用者更换,并作好统计报调度指挥中心。
(三)本安信息灯使用者1.保持灯的清洁与完好,注意防护本安信息灯不得发生甩、碰、压、砸等,保证本安信息灯能够正常使用,卡号清晰可见;2.接到换灯通知后主动配合灯房及调度指挥中心更换信息灯。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57bba1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a.png)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优化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是指煤矿内安装的一种技术手段,用于实时跟踪和定位矿工的位置,以确保其安全。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的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与管理。
第四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人员包括矿厂管理人员、值班人员、分站操作员、巡检人员等。
第五条本制度的宗旨是保障矿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第六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内容包括:系统的管控、使用人员的责任、使用规范和使用程序等方面。
第二章系统的管控第七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由矿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统一进行安装、维护和管理。
第八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服务器、监控设备、传感器等硬件设施需保持正常工作状态,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九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需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如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数据需进行备份,避免因硬件故障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数据丢失。
第十一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网络需保持畅通,保证实时监控和信息传递的效果。
第三章使用人员的责任第十二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人员需进行相关培训,了解系统的原理、操作、使用要求等内容。
第十三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人员要严格遵守系统的使用规范,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人员需保守系统的相关信息和密码,不得泄露给他人。
第十五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人员发现系统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给矿山安全管理部门,配合处理。
第十六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人员需定期对设备和系统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四章使用规范第十七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十八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不得用于违法、违规活动,不得影响矿山正常的生产和管理秩序。
第十九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应保护矿工的隐私权,不得滥用或泄漏个人信息。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规章制度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63d142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5.png)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人员安全管理,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水平,依法保障煤矿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单位,包括煤矿生产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是指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对煤矿人员进行实时定位、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第四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管理、使用应遵循依法合规、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应保护煤矿人员的隐私权,不得将人员定位信息用于其他目的。
第二章系统建设第六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第七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报警处理、历史轨迹查询等功能。
第八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第九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应与煤矿生产管理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等相结合,形成整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第三章使用管理第十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应遵守相关规定,不得私自调整设置,造成系统故障或误报。
第十一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系统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系统。
第十二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在应急情况下,可以向相关部门提供实时位置信息,协助救援工作。
第十三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应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四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情况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煤矿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系统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第十六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日志记录应保存至少6个月,以备管理部门查阅。
第五章处罚规定第十七条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执行不力或造成安全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将被追究责任。
第十九条对于恶意破坏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行为,将进行严厉打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规章制度由煤矿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92c40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9.png)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范围1.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管理,确保煤矿人员的安全和安全生产。
2. 本制度适用于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维护和使用。
二、责任和权限1. 煤矿管理部门负责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设备采购、安装和维护,并指定专人管理和操作系统。
2.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包括用户权限设置、数据备份和系统故障排除等工作。
三、使用规则1. 所有在煤矿内工作的人员必须佩戴人员定位系统标签,并确保标签的有效使用。
2.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员负责对标签进行注册并绑定用户信息,确保标签与人员的一一对应关系。
3. 所有人员进入和离开煤矿要按照规定的通道刷卡,以记录进出时间和位置信息。
4. 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人员禁止私自调整或关闭系统,如需更改系统设定,必须经过系统管理员授权。
5. 煤矿管理部门和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员有权根据需要随时查询系统中的人员位置信息,并进行必要的调度和指挥。
6. 在紧急情况下,煤矿管理部门和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员有权向相关部门报警并提供必要的位置信息。
四、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1.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并记录系统运行情况。
2.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员负责定期备份系统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和系统异常。
3. 在发现系统故障时,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排除,并记录故障情况和处理过程。
4. 对于无法排除的系统故障,应立即上报煤矿管理部门,并协调维修和恢复系统运行。
五、违纪和处罚1. 未佩戴或私自调整人员定位系统标签的人员,将被视为违纪行为,应根据煤矿管理部门制定的制度进行处罚。
2. 对于故意篡改或破坏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数据的行为,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追责,并由煤矿管理部门给予相应处罚。
3. 对于未按规定使用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或无故关闭系统的行为,煤矿管理部门有权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制度汇编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757e414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4.png)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制度汇编摘要随着煤矿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步伐日益加快,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已经成为一款被广泛采用的工具。
本文主要介绍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定义和相关制度要求,包括定位系统的具体应用和安装标准等。
定义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控煤矿工作人员在煤矿工作区域以及井下的位置的设备和系统。
通过该系统,煤矿管理人员可以准确了解煤矿工作人员的位置,及时为工人提供必要的救援、安全保障和管理。
同时,也可以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
相关制度要求安装标准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24942-2010《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监控系统》的规定进行安装。
系统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1.系统应及时准确地定位煤矿工作人员的位置,保证煤矿管理人员获得最准确的数据。
2.系统应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数据的保密性。
3.系统应安装在煤矿所有重要设备和位置上,以便获取全面的煤矿工作人员位置信息。
4.系统应具有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出紧急警报,通知煤矿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需要马上采取的措施。
管理办法为了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煤矿应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具体如下:1.员工应按照行业规定要求经过专业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并严格遵守煤矿现场安全操作规程。
2.煤矿应每日检查定位系统的工作状态及安全性能,以保证及时响应任何可能发生的意外。
3.发生系统异常情况或故障时应立即通知系统维护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应用场景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场景如下:1.在煤矿工作区域,通过安装定位卡的方式,对煤矿工作人员的实时位置进行监控。
通过对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2.定位系统可与安全管理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等其他系统进行联接,共同构建一个安全性强、智能化的煤矿管理系统。
随着煤矿大力推进智能化管理的发展趋势,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作为一项重要的应用工具,会在煤矿安全保障、智能化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86203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d.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矿井人员定位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矿井内所有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单位、部门和个人。
第三条系统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第二章系统管理第四条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工作,由专门的系统管理人员负责。
第五条系统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矿井安全生产知识;2. 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和维护;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第六条系统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以下职责:1. 负责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工作;2. 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系统运行正常;3. 对系统进行升级、优化,提高系统性能;4. 对系统进行定期备份,防止数据丢失;5. 对系统进行安全检查,防止系统被非法侵入。
第七条人员定位系统的数据管理:1. 人员定位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2. 人员定位数据应保密,不得泄露;3. 人员定位数据应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4. 人员定位数据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八条矿井内所有下井人员必须佩戴人员定位卡,并确保定位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九条人员定位卡的管理:1. 人员定位卡由矿务局统一制作、发放和管理;2. 人员定位卡仅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转让;3. 人员定位卡损坏或丢失,应及时报告,由矿务局进行更换。
第十条人员定位卡的使用:1. 下井人员应将人员定位卡随身携带,不得随意丢弃;2. 下井人员应确保人员定位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 下井人员应遵守人员定位卡的使用规定,不得滥用。
第四章应急处置第十一条矿井发生紧急情况时,系统管理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系统管理人员应迅速定位被困人员的位置,并通过传输设备实时发送救援信息。
第十三条系统管理人员应配合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工作,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9328ed2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6.png)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汇编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定位技术,能够为企业提供精准和实时的员工定位信息,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安全并提高工作效率。
在使用人员定位系统时,需要遵守一定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内容包括:系统管理制度、使用人员管理制度、数据保密管理制度、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
一、系统管理制度1、系统维护管理制度为确保人员定位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定期维护调整系统。
系统管理员应定期检查系统硬件、软件、传输设备等,及时处理故障。
系统维护应有详细记录,以供参考。
2、系统数据备份管理制度为防止系统数据丢失或损坏,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同时定期进行数据还原测试,以确保备份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系统安全防范管理制度为防止系统被黑客攻击或病毒感染,应加强防火墙、杀毒等安全技术的应用,同时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测试和漏洞修复,加强对系统安全的管理控制。
二、使用人员管理制度1、系统使用权限管理制度为了保护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应根据不同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划分不同的系统使用权限,确保每位使用人员只能访问自己需要的信息。
2、系统使用规范管理制度为防止使用人员滥用人员定位系统,应制定系统使用规范,明确使用人员的注意事项和禁止事项,同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认识和技能。
三、数据保密管理制度1、数据保密责任制度数据保密是每位使用人员的责任,每位使用人员应有保密责任,保证不泄露任何与系统相关的信息,同时对于发现的保密事项及时上报。
2、数据安全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为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应建立数据安全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定期备份数据,同时制定数据恢复方案,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制度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应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维护,清除设备上的灰尘,检查电缆、接头等设备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使用规范管理制度为防止人员定位设备被不当使用,应制定设备使用规范,明确使用人员的注意事项和禁止事项,同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认识和技能。
某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某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3e65a5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c.png)
2023-11-04•引言•人员定位系统管理规定•人员定位系统人员职责与要求•人员定位系统安全保障措施•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目•附录:相关表格与示例录01引言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矿工的效率和安全意识规范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和管理,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目的和背景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以下简称定位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矿工进行实时监测和定位,以保障其安全和生产效率的系统。
要点一要点二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针对定位系统的运行、维护、使用等环节进行规定和管理的制度。
定义与概念适用范围煤矿内部及周边区域适用对象矿工、管理人员、维护人员等适用范围与对象02人员定位系统管理规定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规定员工不得擅自关闭或拆卸定位识别卡,如有特殊情况需及时向调度室报告。
员工调离或离职时,需将定位识别卡交回调度室,不得私自转借他人使用。
员工进入矿井必须携带定位识别卡,确保正常工作时间内人员位置实时监控。
调度室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日常监控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调度室需定期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完好。
调度室需对人员定位系统数据进行备份和存档,保留时间不少于1年。
人员定位系统的操作规定人员定位系统的维护规定调度室需定期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调度室需对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及时响应并处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调度室需对人员定位系统数据进行定期清理和优化,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03人员定位系统人员职责与要求管理人员职责与要求制定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规程和管理制度。
负责与生产厂家沟通,及时解决系统出现的问题。
负责监督使用人员和使用情况,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负责对使用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使用人员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
使用人员职责与要求严格遵守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规程和管理制度。
负责对本人所持有的定位设备进行妥善保管,不得私自拆卸、改装、损坏设备。
在规定的时间内佩戴定位设备,并保持设备电量充足,运行正常。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范本(2篇)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4112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b.png)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范本1. 引言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定位技术的管理工具,旨在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
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
同时,本制度的实施还将加强煤矿安全管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系统介绍2.1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原理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基于无线通信和定位技术,通过将定位设备安装在工作人员身上,可以实时获取人员的位置信息,并将其通过无线传输到监护中心。
监护中心可以对人员位置进行监控,实时掌握工作人员的安全情况。
2.2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功能2.2.1 实时定位功能:监护中心可以实时获取工作人员的位置信息。
2.2.2 报警功能: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规则进行报警,如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长时间静止等。
2.2.3 路线规划功能:系统可以根据工作任务,提供最佳的路径规划。
2.2.4 历史轨迹查询功能:可以查询工作人员的历史轨迹,进行事后分析和管理。
3. 使用管理制度3.1 安装和维护3.1.1 使用前,应对系统进行安装和测试,确保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
3.1.2 定位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性能。
3.2 使用注意事项3.2.1 工作人员应配戴定位设备,并且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3.2.2 定位设备的损坏或丢失,应立即报告并进行更换或补办。
3.2.3 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关闭或屏蔽定位设备,必须始终保持设备的正常使用状态。
3.3 数据管理3.3.1 定位数据应及时上传到监护中心,并且保留一定时间的数据备份。
3.3.2 数据应进行分类和整理,方便管理和查询。
3.3.3 数据的安全性要求高,应确保数据不被篡改、丢失或泄露。
4. 监护中心4.1 监护中心应定期进行系统和设备的检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2 监护中心应建立报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对报警信息的及时处理。
4.3 监护中心应定期对定位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管理制度汇编
![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管理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2a5cb7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d.png)
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管理制度汇编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管理制度1. 一般规定为了规范监测监控人员的工作行为、保证监测监控工作的公正性、及时性、准确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 实施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从事监测监控工作的职工,包括监测监控中心及其派驻单位、监测监控站点的职工。
3. 定位管理原则监测监控人员的定位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合规;(2) 保密安全;(3) 妥善使用;(4) 便于管理。
4. 管理方式本单位采用定位管理系统,对监测监控人员进行实时、动态、精准的定位管理。
定位系统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定位精度要求在10米内。
本单位建立定位数据库,保存监测监控人员的定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处理。
5. 定位管理流程(1) 员工签订同意使用定位管理系统协议;(2) 向员工分发定位设备;(3) 定位设备使用流程:1) 开机:按下设备的开关键,开机成功后,进入定位模式;2) 定位:设备在GPS信号覆盖范围内,自动开始定位;3) 上报:设备将当前位置信息上传到服务器;4) 控制:管理员可通过系统对设备进行控制,如查询、维护、追踪等;(4) 定位数据保存:本单位建立定位数据库,保存监测监控人员的定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处理;(5) 风险提示:对于存在风险的情况,系统将根据设定的规则自动发出风险提示,如设备掉电、进入风险区域等;(6) 报警处理:对于重要事件,系统自动报警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相关人员。
6. 保证监测监控人员权益本单位在进行定位管理时,应保障监测监控人员的合法权益,具体措施如下:(1) 在合同、协议等文件中明确规定使用定位管理系统的目的、范围、方式、时限和权利义务;(2) 依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监测监控人员的隐私权;(3) 定位数据应当实现保密存储,并允许监测监控人员对其进行查询、纠错等操作;(4) 在安全、规范的情况下,允许监测监控人员暂时关闭定位设备;(5) 建立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定位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或矛盾。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3ae6be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9.png)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占有重在要地位,能及时反映掘进情况,并能自动做出较多一些相应的处理。
为保障两系统运行正常,特编制以下管理制度。
1、根据井下采掘条件,必须配备相应的监控设备和人员定位系统珠海站,并按规定进行合理安装。
2、煤矿地面监控室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每天有专职人员下井检查两系统及电缆是否正常,并瓦斯检测仪器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比,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3、井下各类分站必须安设在机电梅山硐室内,并上台上架,狠抓日常维护等工作。
4、各种监控传感器、人员惯性导航分站按《规程》订明位置进行配备、安装。
5、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端部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6、拆除或改变监控拆掉设备有关联的电气设备的电源及控制线、检修与监控设备有关连性的电气设备,需要监控设备停止运行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后方可右侧执行。
7、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校、校正,每月至少一次,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8、监控系统维护人员必须每天下井进行两系统的设备、线路巡回检查工作,发现风险问题及时处理,并填写好相关机构记录。
9、两系统值班人员严肃认真三填写好系统运行日志、故障处理记录、瓦斯超限处理记录、交接班记录,以存档备查。
10、每一下井人员必须佩戴人员定位识别卡,未佩戴识别卡人员不得入井作业。
11、各类传感器的太尉、更换工作必须由监控员负责,到期必须更换,由专人送检校中心校验。
12、监控巡查系统及相应设备有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处理不能的必须及时与厂家售后服务人员取得联系,共同进行解决。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汇编[1]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汇编[1]](https://img.taocdn.com/s3/m/f85e34d9195f312b3169a557.png)
綦江区大实煤业有限责任矿安洋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二〇一四年七月签发人:目录1.定位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2)2.定位系统信息管理反馈制度 (3)3. 干部下井跟班督查制度 (4)4.井定位系统考勤管理办法 (5)5.定位监测系统管理办法 (7)6. 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工作制度 (12)7.通防科科长岗位责任制 (13)8.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维修工岗位责任制 (14)9. 调度室微机员岗位责任制 (15)10. 定位系统监控室管理制度 (16)11. 监控系统安装管理规定 (18)12. 定位监控系统设备、线路管理制度 (19)13. 监控室微机员操作规程 (21)14. KGE37B型无线编码发射器主要技术指标使用方法及日常维护 (30)15. CFC1信号测录仪主要技术指标使用方法及日常维护 (32)16. KDW16A型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不间断电源技术参数、安装方法及维护方法 (35)17. 本安型环网交换机KJJ31主要技术参数安装及维护方法 (42)18. 人员监测系统日常操作 (52)大实煤业安洋煤矿定位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为使我矿定位系统安全高效运转,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一、所有人员必须了解定位系统的功能、使用方法及其运用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二、所有人员入井时必须佩戴定位发射器并且按规定时间上下井。
三、所有人员必须爱护定位发射器(读卡器),不得随意拆卸敲打,违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四、所有人员必须熟悉作业地点的避灾路线,当发生事故时,听从指挥人员安排,撤到安全地区。
五、入井前检查发射器(读卡器)是否正常,发现异常与通防科及时联系。
六、井下作业人员一定要爱护定位系统的光缆及设备。
七、所有人员一定要正确看待定位系统。
大实煤业安洋煤矿定位系统信息管理反馈制度为了更好地检验我矿定位系统的成效,及时了解掌握井下职工出勤情况,并对其在井下工作期间进行跟踪管理,提高其在井下的安全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一、调度室建立通畅的反馈渠道,每天收集全矿干部职工入井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办公室、安全科。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4篇)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9c795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f.png)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煤矿人员的安全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根据《煤矿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单位及相关人员。
三、管理要求1.煤矿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2.煤矿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单位应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工作,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测。
3.煤矿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单位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煤矿使用人员定位系统应与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相互关联,及时获取煤矿人员的位置信息,并能对重大事故进行追溯分析。
5.煤矿使用人员定位系统应具备防止干扰和攻击的安全机制,确保系统的数据和信息安全。
6.煤矿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单位应定期开展系统的演练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准确地定位煤矿人员。
四、安全管理措施1.系统的安装和维护(1)系统的安装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系统的维护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数据的准确性,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数据异常。
(3)系统的维修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设备故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修复。
2.员工的培训和教育(1)对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系统使用和维护的培训,确保其具备系统操作的技能和知识。
(2)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员工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正确处理。
3.数据的安全保护(1)建立系统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
(2)系统中的数据应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3)建立权限管理制度,对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权限分配,并记录操作日志。
4.系统的演练和应急预案的制定(1)定期组织系统的演练,检验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应急处理能力。
(2)制定系统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处理程序,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准确地定位煤矿人员。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模版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8c96c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9.png)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管理,提高煤矿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使用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煤矿生产经营单位。
第三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原则:科学、公正、安全、便捷。
第四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目标:提高人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第五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任务:规范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加强人员定位系统的维护管理,提高人员定位系统的性能。
第六条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内容:系统安装与验收、操作规程、日常维护保养、事故处理、违规处理、设备更新维护。
第二章系统安装与验收第七条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第八条人员定位系统安装过程必须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九条验收内容包括系统硬件设备、软件安装、网络连接等项目。
第十条验收标准包括设备是否齐全、系统是否稳定、功能是否完善等。
第十一条验收人员应当制定验收报告,详细记录系统安装与验收情况。
第十二条完成验收的人员定位系统必须进行备案,备案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第三章操作规程第十三条人员定位系统的操作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后方可操作。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人员定位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流程,确保正确操作。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禁止擅自更改系统设置。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备份系统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必须及时报告系统故障和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修复。
第四章日常维护保养第十九条人员定位系统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能。
第二十条维护保养包括硬件设备的清洁、软件系统的更新、网络的检查等项目。
第二十一条维护保养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维护的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渠县通达琅琊煤业有限公司琅琊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治理制度修订日期:二零一七年六月修订单位:渠县通达琅琊煤业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XLY-ZD-JCJK-2016-9监测监控糸统人员定位糸统治理制度汇审表目录第一章监测监控治理机构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一节设置监测监控治理机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1第二节监测监控治理机构及机构人员设置____________ 1第三节监测监控治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______________ 2第四节监控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章监测监控治理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第一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参数超限、报警处置制度- 5 -第二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调试、校正制度 ____ - 6 -第三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测报表上报制度 ______ - 7 -第四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24小时值班制度_______ - 8 -第五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维护制度______________ - 8 -第六节系统安装、使用、维护注意事项__________ - 9 -第七节监控系统网络运行治理制度_____________ - 11 -第八节监控系统设施、设备治理制度___________ - 13 -第九节安全监控设备的验收与报废制度_________ - 15 -第十节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资料治理制度_________ - 15 -第十一节瓦斯监控异常情况处理及上报制度 _____ - 19 -第十二节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故障汇报制度_______ - 22 -第十三节监控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查检修制度- 24 -第三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员操作规程___________ - 26 -第四章人员单位系统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 -第一节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治理制度_________ - 32 -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技术资料治理制度_________ - 33 -第三节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定期检修制度_______ - 34 -第四节系统故障报告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 35 -第五节系统监测、监控异常上报制度___________ - 36 -第六节设备报废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7 -第七节人员定位系统治理制度_________________ - 38 -第八节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岗位责任制_________ - 38 -第九节系统安装、使用与维护制度_____________ - 39 -第十节中心站治理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0 -第十一节人员定位系统交接班制度_____________ - 41 -第十二节人员定位系统值班制度_______________ - 42 -第十三节人员识不卡领取治理制度_____________ - 43 -第十四节人员定位系统责任追究制度___________ - 45 -第十五节人员定位系统治理机构及机构人员设置 _ - 46 -第十六节安全监控瓦斯事故应急预案___________ - 47 -第十七节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应急预案_________ - 54 -第一章监测监控治理机构设置第一节设置监测监控治理机构目的新设备、新技术的介入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治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具有实时性、持续性、准确性、可控性等优点,简化了治理程序,优化了治理技术。
然而,任何先进的设备都离不开人为的操控和治理,没有持续性的治理措施,任何先进设备都不可能正常持续运转,终将变成废铜烂铁。
设置监测监控治理机构,是落实监测监控系统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依照系统的组成和系统各部件所处环境设置相应的治理维护人员,保证井下采掘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系统随条件变化不断更新,系统本身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得到人为的修复,从而始终保持最佳使用状态,持续性的、周而复始的保持正常运转,真正发挥测控功效,辨识、分析危险和风险因素,并及时的做出安全提示和隐患识不,采取干预措施,保证作业环境处于安全状态,遏制事故发生。
第二节监测监控治理机构及机构人员设置室煤矿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监测监控治理小组,副组长由矿机电副矿长邓礼强担任。
人员组织如下:组长:寇飞副组长:邓礼强组员:王萍蒋春梅张婷余茂飞第三节监测监控治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第1条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做好矿井监测监控治理工作。
第2条认真执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治理规范》(AQ1029 — 2008)相关规定,认真执行行业标准。
第3条负责系统日常检查、维护、升级、搬迁、调试等治理工作。
第4条负责系统报警处置和上报工作。
第5条负责系统技术资料编制、收集、治理工作。
第6条依照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实际编制切实可行的监测监控治理制度,并遵守执行。
第7条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中规定的其它责任。
第四节监控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第1条煤矿安全监控治理机构由煤矿要紧负责人领导,设立专用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控室配备足够值班人员。
第2条监控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资质,严格做到持证上岗。
第3条监控室必须保持24小时有专人值班,保证安全监控系统及数据上传运行正常。
第4条监控室只同意煤矿矿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员、通风工、电工、瓦斯检查员、安全员进入查看瓦斯、风压、风速、温度等情况,其它人员不得进入。
第5条认真执行要害岗位治理方法,外来检查、参观人员必须在本制度第四条规定同意进入的人员带领下才能够进入监控室。
进入监控室必须履行签字登记手续。
第6条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时刻不得看与工作无关的书、打毛衣、会客、打瞌睡,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得迟到或早退,不得带小孩进入值班室。
第7条值班室内不得摆放与工作无关的物件,监控员每班必须打扫值班室卫生,做到窗明地洁,各种设备、制度、记录摆放整齐有序。
第8条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显示屏上显示的各种数据和上传的各类信息,详细记录系统各部分运行状态。
执行领导下达的指令并及时处理,填写系统运行记录,掌握系统运行状况。
第9条次日8点之前必须将瓦斯监测报表打印完毕,报表整理齐全,按照时刻顺序整理成册,报表每天报煤矿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批阅。
第10条当井下传感器数量或设置地点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在主机或备用机上进行修改,保持监控主机显示和实际情况相符。
第11条当系统显示井下地点设置的传感器产生报警或数据超限时,应及时与相关的部门或治理人员取得联系,及时排除隐患。
并及时报告煤矿矿长或技术负责人。
第12条定期用光盘或移动硬盘做好数据库的备份工作,及时清理数据库。
第13条不得随意修改系统内容,不得下达恶意指令,监控资料未经批准不得外泄。
第14条监控值班人员严禁酒后值班,机房内严禁自己或其他人员抽烟,禁止值班人员随意出入监控室。
第15条按时参加煤矿召开的安全生产会议,积极完成领导布置的其它工作任务。
第二章监测监控治理制度第一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参数超限、报警处置制度第1条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故障等异常信息时,监控室值班人员必须及时通知与故障相关部门要紧领导,查明缘故,进行处理,并按照规定程序及时上报上一级网络中心,同时报告煤矿技术负责人或矿长,处理记录应记录备案。
第2条现场值班领导或治理人员在接到报警、断电、超限等报告后,按照规定指挥现场人员停止工作,断电撤出人员,制定措施进行处理,处理应记录备案。
第3条当系统显示井下某一地点或某一区域显示瓦斯超限并有可能波及其它区域时,矿井有关人员应按照瓦斯事故应急预案手动遥控切断可能波及区域的电源。
第4条每次瓦斯超限或其它参数超过规定,必须在系统运行日志中规范填写,存档备案。
第5条每次数据超限监控系统治理人员必须查明报警缘故,属参数超限报警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属系统故障或传感设备故障必须及时修复或改变系统设置。
第6条报警后相关的处理措施,处理结果全部列入档案治理,每月1日上报矿技术办公室存档。
第二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调试、校正制度第1条安全监控设备必须按照产品使用讲明书的要求定期调试。
第2条安全监控设备使用前和维修后,必须按照产品讲明书的要求进行测试、调试,测试、调试合格后应在地面试运行24~48小时后方能下井使用。
第3条本矿采纳载体催化原理的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检测设备,每隔15天必须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样按照产品讲明书的要求调试一次,每15天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一次测试。
第4条甲烷载体催化原理以外的其它气体监控设备应采纳空气样和标准气样按产品讲明书进行调校,风速传感器选用通过标定的风速计调校,温度传感器选用通过标定的温度计调校。
第5条安全监控设备的调校包括零点、显示值、报警值、断电点、复电点、操纵逻辑等。
报警、断电、复电值的设置要求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第6条每隔15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进行一次测试。
第7条安全监控系统的分站、传感器等装置在井下连续运行6~12个月后,必须升井检修。
第三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测报表上报制度第1条监控系统必须建立以下帐卡及报表:一、安全监控设备台帐;二、安全监控设备故障登记表;三、检修记录;四、巡查记录;五、传感器调试记录;六、中心站运行日志、值班记录、交接班记录;七、安全监控日报;八、报警断电记录月报;九、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测试记录;十、安全监控仪器使用情况月报表;第2条监测日报上报到本矿矿长、技术负责人、通风科长,上述领导必须签署意见,有其它问题必须有处理措施。
第3条监测日报上报时刻为每天下班之前。
第4条各类报表正规填写,格式、字体规范清晰,每月1日交技术办公室存档。
第5条未按时上报报表,每项每次处罚人民币100元。
第四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24小时值班制度第1条监控员值班为8小时制,早班6时至14时,中班14时至22时,夜班22时至次日8时。
第2条值班时刻必须遵守《监控员岗位责任制》相关规定,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得随意离开值班室。
第3条监控员有事必须向煤矿主管领导请假,安排同工种人员顶替。
未经请假擅自离开按照相关规定从重处罚。
第4条井下监测工24小时必须有人值班,处理监测监控系统日常问题,保证矿井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第五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维护制度第1条井下监测工每天必须检查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电缆的敷设情况,使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或光学瓦检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比,并将检查情况向地面监控员报告。
第2条下井治理人员发觉便携式甲烷报警仪或光学瓦检仪与甲烷传感器读数超过同意误差值,必须勒令相关人员在8小时内将两种设备调试处理完毕,现场治理中,以读数大的设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