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配置中心流程
静配中心PIVAS静脉药物配置的工作流程

置于操作台内区(如发现漏气,须废弃并重新取用)
4
打开安瓿
再次核对药品信息
左手持安瓿于操作台侧壁打开安瓿,应当避免朝向高效过滤器方向打 开,以防药液喷溅到高效过滤器上;右手食指放于安瓿帽下端,拇指
放于靠近蓝点位置,快速用力折断安瓿,保证开口圆润;
安瓿类药品配置 三
5
抽取药液
用左手食指、中指夹取安瓿上端(不超过1/3)
PIVAS静脉药物配置的工作流程
静配中心
目录
一
准备工作
二
进入调配间流程
三
调配工作流程
四
安瓿瓶类药品配置
五
西林瓶药品配置
六
配置结束后一次性消耗品的处置
七
调配间内清场工作
八
注意事项
一
准备工作
设备准备
1.提前30分钟按操作规程启动调配间、水平层流洁净工作台与生物安全柜净化系统 2.确认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调配间温度在18~26℃,湿度在40%~65% 3.室内外压差符合规定 4.操作人员记录并签名
1.抬起液体瓶口 2.45°进针(不超过2/3) 3.根据药品溶解难易程度抽取输液(不超过注射器容量3/4) 4.左手拇指、中指夹取西林瓶,食指固定底部 5.45°进针(不超过2/3)将液体注入西林瓶
1.容易产生泡沫的: 沿瓶壁缓慢注入、 轻轻摇匀、抽吸时
缓慢注入空气
2.溶解产生气体的 药物:注入输液后 将西林瓶正置,适 当回抽空气,抽吸 时不得注入空气
3
纱布、手套、注射器外包:丢弃于垃圾筐 内
4
注射器针筒
丢弃于垃圾筐内
配置工作结束后丢弃于利器盒
配置工作结束后丢弃于黑色垃圾 袋
配置工作结束后丢弃于黄色垃圾袋
静脉配置中心ppt课件

03
静脉配置中心的质 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对静脉配置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 的策划和设计,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组织结构、资源管理、工作流程等。
根据策划和设计的结果,编制质量管理体 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 指导书等。
质量管理体系的试运行
药品储存与运输的质量控制
药品储存的控制
对药品储存进行控制,包括温 度、湿度、光照等,确保药品 储存条件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要求。
药品分类与标识
对药品进行分类和标识,避免 药品混淆和错用。
药品运输的控制
对药品运输过程进行控制,包 括温度、湿度、振动等,确保 药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药品交接与验收
对药品的交接和验收进行控制 ,确保药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
配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对药品配置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包括核对配置记录、检查剩余药 品、检查配伍禁忌等,确保配置 过程的质量。
配置人员的培训 对药品配置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能够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配 置。
配置环境的控制 对药品配置环境进行控制,包括 温度、湿度、尘埃粒子数等,确 保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包括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安全 培训、质量管理培训等,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同 时,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绩效考核、晋升机制 等,激励员工积极进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人员构成与职责分工
药师
负责处方审核、药物配置、药品 管理等。
护士
负责配药、核对、注射等护理工作 。
技师
静配中心工作制度流程

静配中心工作制度为本院各病区肠外营养药物及静脉化疗药物进行加药配置操作,思想应集中,工作认真负责,避免差错。
调配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均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二.操作人员应身体健康,对有疾病或割伤,尤其是患有消化系统或呼吸五.帽、设备定期检查净化级别,必要时更新。
九.下班前关闭水、电、门窗,并检查无误方可离开,防止事故,保证安全。
十.每天要进行洁净室内温湿度登记。
十一.每天下班前应填写好当天的各项设备(包括生物安全柜,洁净层流台,紫外灯,三氧消毒机等)的使用登记本。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洁净区管理制度?一、静配中心洁净区域的人员管理?1.静配中心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患有传染病者需要调离该工作岗位。
2.抗菌药物配置间与普配药物配置间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一个季度或半年调换一次,选任2位工作人员分别协助抗菌药物配置间、细胞毒药物配置解决,1.?关门。
门。
三、洁净区域的环境管理?1.洁净区域的清洁、消毒洁净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全程采用湿式清扫,每天调配操作结束后,按常规进行辅助用具、房间、地面的清洁、消毒处理。
严格按清洁、消毒程序,即首先用常规的清水纱布擦拭,再用干燥的清洁纱布擦干水分,最后用75%酒精喷湿清洁的纱布进行生物安全柜和层流操作台的消毒。
清洁与消毒的顺序是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各操作室不得存放与该室工作性质无关的物品。
每日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清场,各种废弃物必须每天及时处理。
墙壁、顶棚每月进行一次清洁、消毒。
2.清洁、消毒注意事项:?⑴.消毒剂应当定期轮换使用;?⑵.⑶.⑷.⑸.3.~65%差。
??1.2?进2.宜摆放过多物品,柜内尽量避免使用振动仪器,以免造成操作室内部洁净度降低。
避免药液喷入高效过滤器。
3.紫外线灯应当定期检测,如达不到灭菌效果时,应当及时更换灯管。
静脉配液中心的操作工作流程药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静脉配液中心概述 03 静脉配液中心的操作流程 04 静脉配液中心的注意事项 05 静脉配液中心的改进与发展
06 静脉配液中心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静脉配液中心概述
第二章
静脉配液中心的定义
静脉配液中心是医院内集中配置、供应静脉用药的场所 静脉配液中心采用先进的配置技术和设备,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静脉配液中心通过集中配置,减少药品浪费和污染 静脉配液中心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静脉用药服务
规范操作流程:按照规定的 操作流程进行配液,避免操
作不当导致的问题。
及时记录:对配液过程中的 重要信息及时记录,方便后
续追溯和核对。
核对与记录规范
核对:配液前核对医嘱、核对药品、 核对配液单
规范:遵循静脉配液中心的规范操 作流程,确保配液准确无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记录:配液过程中的详细记录,包 括配液时间、配液人、核对人等信 息
配液操作
配置药物:根据医嘱,准备 药品和器具
审核医嘱:核对医嘱信息, 确保无误
配液操作:按照规定步骤进 行配液,确保准确无误
核对与记录:对配好的液体 进行核对,并记录相关信息
核对与记录
核对医嘱:确保医嘱与患者信息一致 核对药品:确保药品名称、剂量与医嘱相符 核对配液单:确保配液单与医嘱一致 核对成品:确保成品无误差,符合规定
配液中心管理制度:包括药品管理、 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等
静脉配液中心的操作流程
第三章
药品准备
药品接收:核对 药品名称、规格、 数量等信息,确 保准确无误
静配中心工作流程管理

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
(一)核对输液标签。(二)输液标签由电脑系统自动生成编号。(三)打印输液标签。(四)输液标签内容还应当注明需要特别提示的下列事项:1.按规定应当做过敏性试验或者某些特殊性质药品的输液标签,应当有明显标识;2.药师在摆药准备或者调配时需特别注意的事项及提示性注解,如用药浓度换算、非整瓶(支)使用药品的实际用量等;3.临床用药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事项,如特殊滴速、避光滴注、特殊用药监护等。
护理注意事项
特殊保存的药品(冷藏药、避光药等不予退药)
打包送往病区的药物,如果病区未使用,可将原药退回我科室,只要停相应时间的医嘱,我们会及时处理,不必填写退药申请单(药+液体缺一不可)
如果科室有特殊情况,患者不需调配的,请科室及时告知静配中心,我们将进行打包处理。
感谢观赏
感谢临床科室的协作!欢迎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形式审查:处方或用药医嘱内容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病例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书写正确、完整、清晰,无遗漏信息。
01
分析鉴别临床诊断与所选用药品的相符性。
02
确认遴选药品品种、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的正确性与适宜性,防止重复给药。
03
确认静脉药物配伍的适宜性,分析药物的相容性与稳定性。
04
贴签摆药与核对
摆药注意事项:
摆药准备室补充药品:
(一)调配操作前准备:1.在调配操作前30分钟,按操作规程启动洁净间和层流工作台净化系统,并确认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操作间室温控制于18℃~26℃、湿度40%~65%、室内外压差符合规定,操作人员记录并签名;2.接班工作人员应当先阅读交接班记录,对有关问题应当及时处理;3.按更衣操作规程,进入洁净区操作间,首先用蘸有75%乙醇的无纺布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擦拭层流洁净台内部的各个部位。(二)将摆好药品容器的药车推至层流洁净操作台附近相应的位置。(三)调配前的校对:调配药学技术人员应当按输液标签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等的准确性和药品完好性,确认无误后,进入加药混合调配操作程序。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制度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制度一、引言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是医疗机构用于准备和配制静脉注射药物的专门部门。
它在提供高质量患者护理的同时,确保注射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制度是指对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管理、运作和质量控制进行规范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基本流程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基本流程包括药品采购、接受药品、储存药品、配置药品、质量控制和监测等环节。
具体流程如下:1.药品采购: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和使用情况,制定药品采购计划。
采购药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药品来源可通过正规渠道,如合法药品经销商或生产企业进行采购;同时,采购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确保购买的药品安全有效。
2.接受药品:药品送达后,应进行验收。
接收人员应核对送货单和商品清单,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保质期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相关信息。
3.储存药品:储存药品的环境应符合相关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
根据药品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分类储存,并确保药品容器的完整性和标签的清晰可读。
4.配置药品:根据医嘱要求和患者的需求,从储存的药品中提取所需药物,并按照剂量和配伍要求进行精确配置。
配置时应注意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和材料,保证配置过程的无菌。
5.质量控制:配置完成后,对配置的药品进行质量控制。
包括外观检查、标签核对、药物标示和包装等方面的检查。
如果药品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做好记录。
6.监测: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应建立药品质量监测机制,对配置的药品进行定期抽样检验,确保药品的质量。
并应对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的标准化。
三、质量控制要求为了保证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患者用药的安全性,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
具体要求如下:1.设备设施要求: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应具备适用于配置药物的场所和设备,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静配中心培训之静脉药物配置工作流程

静脉药物配置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患者 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通过规范的静脉药物配置,可以确 保药物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 良反应的发生。
静脉药物配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状
目前,我国静脉药物配置工作已经得到 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各级医疗机构纷 纷建立了静配中心或药房,配备了专业 的药师和技术人员,制定了相应的管理 制度和操作规程,以确保静脉药物配置 的质量和安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防措施建议
建立完善的静脉药物配置管理制度
包括药物采购、储存、配置、核对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整个 流程的可追溯性。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
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确保药物配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
对静配中心的工作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
强化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协作
药品质量和疗效。
静脉药物配置后检
04
查工作
核对配置后药品名称、剂量等信息
药品名称核对
仔细核对药品标签上的名称与医嘱中的药品名称 是否一致,确保用药准确性。
剂量核对
检查配置后的药品剂量是否与医嘱要求的剂量相 符,避免剂量错误导致的风险。
给药途径核对
确认药品的给药途径(如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 )与医嘱要求一致,保证用药安全。
3
建立考核机制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工作的考核机制,对工作人员 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等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工 作质量。
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自动化程度
引进自动化设备
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如自动配药机、智能药品存储系统等 ,提高静脉药物配置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环节。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药物集中调配核对工作流程及操作实施细则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药物集中调配核对工作流程及操作实施细则核对,顾名思义,即审核、查对,并不是将处方标签粘贴到相应液体上这么简单。
核对也是审核的过程,核对工作是整个工作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核对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药理知识,并要求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才能确保配置质量和用药安全。
一、人员及用物准备1人员准备核对人员必须取得专业执业证书,具有丰富的药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及严谨认真的态度。
核对人员数量根据工作任务及工作量而定。
2.用物准备液体筐、核对车、核对桌、纸屑桶、漏液桶。
为了方便核对后的装筐及配置工作,所用的液体筐根据不同的用药批次,有不同的颜色:①第一批用药一一篮筐;②第二批用药一一粉筐(主要为二联抗生素、二联化疗药);③第三批用药一一黄筐;④第四批用药一一红筐;⑤第五批用药一一绿筐(主要为现用现配药品)。
二、班次及任务可根据临床科室下达医嘱的特点,分时段进行人员分配和工作安排。
例如,可分为16:30〜17:30与18:00-20:00两个时间段。
116:30〜17:30安排2〜3名核对人员,先核对16:00后修改医嘱相对较少的病区(约10个病区)所有单品种和可配伍的药品,再核对所有科室的抗肿瘤药、TPN和果糖二磷酸钠等特殊药品。
2.18:00-20:00核对人员核对所有病区的成品药及剩余科室的单品种、可配伍营养药品。
三、实施细则流程为:分配处方标签单品种药品品种一核对一入配置间一清场。
(一)分配处方标签单品种药品的品种核对人员首先分配处方标签单品种药品的品种,即“粗分细核”,如将质子泵抑制剂十祛痰剂处方标签放在一起;保肝剂+冷藏类药品处方标签放在一起;免疫增强剂+中成药处方标签放在一起;用量相对较少药品标签放在一起。
(二)核对根据分配的品种,核对人员分别站于相应核对区域,包括抗生素类、质子泵抑制剂+祛痰剂、保肝剂十冷藏类药品、免疫增强剂+中成药、用量相对较少药品、可配伍营养药(按科室)、成品药7个核对区域。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静脉用药配置中心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配中心各环节工作流程

文档序号:XXYY-JPZX-001
文档编号:JPZX -20XX-001
XX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各环节工作流程
编制科室: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日期:年月日
静配中心各环节工作流程
一、排药工作流程
拿已按颜色分好批次的标签框→按照总标签摆放好大输液→按总签排小药→核对(大输液按不同种类摆好、与总签对数,小药与总签对数,注意四查十对)→无误签字贴签→将同一品种已贴好标签的输液和主药放在批次对应的框中→将标签总单放入相对应的批次药筐中→清场
二、分标签工作流程
早上成复及分框→退药处理→分当天第三批标签→打印及分好第二天第一批标签→生成下午领药单→打印及分好第二天第二批及下午生成的第一批标签
三、核对工作流程
将每瓶输液核对标签与药品是否一致→揭去大输液瓶的瓶盖→按批次将药品传入配置间→清场
四、分捡工作流程
分框→按科室分框→扫描(分批次和时间顺序)→对扫描好的成品放入相对应的药框→打印交接单→放入相应的科室药框中→清场
五、成品复核操作流程
检查输液(药品颜色及澄明度、输液有无裂缝或者漏液)→成品复核:大输液与标签是否一致;小药(药名厂家、规格、用量是否相符;非整支药品和特殊药品是否有明显标识;输
液标签是否有配置人员盖章→复核签字知丁。
静脉输液配置中心工作流程

中心配置
急诊配置中心 住院部配置中心
抗肿瘤化疗药物配置 全肠道外营养输液配置
静
脉
输
液பைடு நூலகம்
人员配置
配
及任务
置
中
心
药师 护师(士)
配送护工
收方、审方、发药、审核、药品请领、药品保管等 核对药品、无菌加药、工作间卫生清洁等辅助工作 按时护送药品、打扫环境卫生
工作流程
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处方
护士将处方送至静配中心
药师审核医嘱检查处方药物 的相容、稳定及合理性
不合格处方
合格处方
打印药品标签、排列输液顺序
粘贴标签并仔细核对 护士严格按照各项要求配置药物
配置完毕认真做好操作记录
按照规范进行无菌操作 ,注意个人卫生处理, 手上不得戴首饰,不得 化妆,遇到质量问题立 即请药师处理
清场处理,擦拭操作台面上残留药液 清场消毒,填写清场记录
药师核对包装
配送护工将配置好的药品运送到病区
病区护士核对签收
给病人用药
医院静配中心制度

医院静配中心制度一、引言医院静配中心(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医院药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供应。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静配中心组织与管理1. 静配中心设立:根据医院规模和临床需求,设立相应的静配中心。
2. 静配中心管理:静配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药学专家担任。
3. 静配中心人员: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药学技术人员,负责药物配置、质量控制等工作。
三、药物配置与质量管理1. 药物选择:遵循临床路径和药物指南,合理选择静脉药物。
2. 药物配制:按照药物配制规范,进行无菌操作,确保药物安全、有效。
3. 质量控制:建立药物质量控制体系,定期检查药物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四、静配中心服务与流程1. 服务范围:为全院提供静脉药物配置服务,包括门诊、住院患者。
2. 服务流程:建立完善的服务流程,包括药物请领、配置、配送、使用等环节。
五、静配中心安全管理1. 安全意识:提高静配中心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
2. 事故处理:建立事故处理机制,对药物配置、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六、静配中心持续改进1. 定期评估:对静配中心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 技术培训:加强静配中心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七、总结医院静配中心制度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
通过建立健全的静配中心管理制度,规范药物配置和质量管理,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
医院静配中心应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静脉配液中心操作工作流程

设置配液中心的目的和优越性
4.加强了职业防护。洁净间、洁净操作台的使用,使职业暴防 护好,保证了配置人员的安全。比如一些抗癌、激素类药物的配 置,防护不利,会对操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5.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队伍的素质,推动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第一 线,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彻底把好药物使用的各个环节,保证药 学服务质量。 6.改变医院的管理结构,加强院内人员、药品的质量。将各个病 区分散的配置操作集中起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有限人力资 源的优化组合。同时、解放了护士,把护士们还给患者,有利于 护理功能的改善。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原来分散在病区治疗室开放环境下进 行配置的静脉用液体,集中由专职的技术人员在万级洁净 、密闭环境下,局部百级洁净的操作台上进行配置。
设置配液中心的目的和优越性
1.规范操作环节,控制每一道工序,从而保证了病人静脉输药 品的质量。包括:保证输液的无菌性、相容性、稳定性、防止微 粒污染、并提供统一的标签等。降低了获得性感染,尤其是儿童 和老人。根据医院使用配置中心后,输液反应降低到0。 2.药师参与静脉药物配置,能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临床药师在 配置过程中的审核作用,可有效减少医疗错误。包括错误的选药 、错误的计量、错误的给药途径、错误的配置方法、错误的溶媒 选择等,更能保障特殊患者群特殊计量的掌握。从而,输液差错 率降低到0,并且利用临床药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监督和评价 医生的合理用药,这种形式的监督容易被临床所接受。 3.药品的集中管理,集中配置,减少了药品的流失。置间的空气洁净度
一更、二更:十万级 配置间:万级 局部:百级
总则
▲进入控制区 1.配置中心工作人员首先在更衣室内换上工作衣和工作鞋方可
进入控制区。 2.来访者和维修人员进入控制区前,需得到同意。 ▲进入洁净区 1.进入洁净区的任何人,都应遵从相关的更衣程序进入相关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药物集中调配配置工作流程及操作实施细则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药物集中调配配置工作流程及操作实施细则PIVAS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开展是保证患者安全用药的最佳途径。
配置工作是重点,其岗位要求必须做到严谨、严格、认真并且具有扎实、丰富的药理知识和熟练的无菌操作技术,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慎独修养,还要具有一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人员及用物准备1人员准备配置人员的数量可根据工作量而定。
2.用物准备配置前30min安排专人开风机。
配置前检查配置用物是否齐全到位,有缺失反馈早班人员及时补充,保证配置工作有序进行。
二、班次及任务1早班6:30-9:00,配置第一〜第三批次用药。
2.中午班12:00-14:00,配置第四批次,即16:00用药。
三、实施细则(1)配置前准备:6:30配置人员进入配置间前,更换专用拖鞋,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借助手烘干设备烘干手,戴帽子、口罩(如为配置抗肿瘤药物需佩戴双层口罩),穿洁净服,备适合型号无菌手套2副/人(如为配置抗肿瘤药物需准备3~4副/人),入配置间。
(2)找退药:由于患者病情变化、出院、转科等原因医嘱信息会有所变动,产生退药,配置前应按配置任务将退药找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药品浪费。
(3)按科室一对一双人复核配置。
按规范戴无菌手套(如为配置抗肿瘤药物需佩戴双层无菌手套),根据配置任务及药品特点准备适合的注射器,开启前严格检查注射器的有效期和密封性,无误后从开口处撕开,固定针头,取出后检查有无漏气,针简和针栓之间有无松动,随时固定针栓,防针栓脱落,造成药品浪费。
(4)辅助人员按科室和药品品种排药,按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顺序逐一配置,同一操作台只能摆放同一批次药品,所有配置范围内的科室同一批次药品配置完成后配置下一批次。
(5)辅助人员按处方信息逐一核对药品信息、用药时间、科室、药品摆放是否正确,注意用药合理性。
核对无误后,将核对好的药品及液体按规定摆到操作台指定位置,药品摆置在液体前端。
(6)辅助人员消毒、掰安就:1)药品为玻璃类安就需掰开,将安甑尖端药液弹至体部,用复合碘棉签消毒安能颈部及砂轮,用砂轮在颈部划一划痕,再次消毒划痕处,掰断安甄。
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工作规程

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工作规程一、目的:确保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有序进行。
二、范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各项工作管理。
三、责任者: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
四、操作规程(一)临床告知1.对新开临床科室进行操作告知(附临床告知书)。
2.通知信息科开通新开科室的相关电脑程序。
(二)接收医嘱1.本中心接收“长期、静脉滴注”医嘱。
3.医师根据患者诊断或治疗需要,开具用药医嘱。
4.护士复核后,将长期静脉滴注医嘱传送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三)医嘱审核1.形式审查: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嘱内容正确、完整、清晰,无遗漏信息。
2,确认药品品种、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的合理性与适宜性,防止重复给药。
3.确认单一或多种静脉药物配伍的适宜性,分析药物的相容性与稳定性。
4,确认选用溶媒的适宜性。
5.确认药物与包装材料的适宜性。
6,存在问题的用药医嘱,应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请其调整。
审方药师不得擅自修改处方。
7.因病情需要的超剂量等特殊用药,医师应当填写《药品特殊用法用量临床确认单》并签名确认。
(四)瓶贴打印1.医嘱审核后,自动生成带有条码编号的瓶贴,内容包括:病区、批次、床号、姓名、住院号、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打印时间、审核人等。
2.瓶贴内容注明需要特别提示的事项:(1)高危类药物(2)化疗类药物(3)不是整支或整瓶用量的在用量下方加注下划线。
(五)贴签1.检查瓶贴内容是否准确完整,如有错误或内容不全,应告知审方药师。
2,将瓶贴贴在输液袋正面,尽量露出输液名称及挂钩孔,批号,效期不遮挡。
3,贴签完成的输液按科室、批次摆放药篮中。
(药篮颜色:营养第1批一一小黄、营养第2批一一大绿、抗生素第1批一一小蓝、抗生素第2批一一小红、抗生素第3批一一小红、化疗一一大红、三生袋一一大蓝、空包一一大大蓝)4.贴签人员在负责科室”瓶贴汇总单”上签章(用于“信息追溯”)。
(六)摆药核对1.摆药(1)根据瓶贴信息逐一摆药。
(2)摆药过程中应留意瓶贴品名、数量等是否有误,如有错误,应及时告知审方药师;确认药品外观无破损。
静配中心操作规程

审核处方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医嘱审核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调配质量。
2.X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3.责任人:全体审方人员。
4.程序:负责处方或用药医嘱审核的药师逐一审核患者静脉输液处方或医嘱,确认其正确性、合理性与完整性。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4.1形式审查:处方或用药医嘱内容应当符合?处方管理方法?、?病例书写根本规X?的有关规定,书写正确、完整、清晰,无遗漏信息。
4.2分析鉴别临床诊断与所选用药品的相符性。
4.3确认遴选药品品种、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的正确性与适宜性,防止重复给药。
4.4确认静脉药物配伍的适宜性,分析药物的相容性与稳定性。
4.5确认选用溶媒的适宜性。
4.6确认静脉用药与包装材料的适宜性。
4.7确认药物皮试结果和药物严重或者特殊不良反响等重要信息。
4.8需与医师进一步核实的任何疑点或未确定的内容。
对处方或用药医嘱存在错误的,应当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请其调整并签名。
因病情需要的超剂量等特殊用药,医师应当再次签名确认。
对用药错误或者不能保证成品输液质量的处方或医嘱应当拒绝调配。
标签打印与标签管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医嘱审核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医嘱审核质量。
2.X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3.责任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体人员。
4.程序:4.1经药师适宜性审核的处方或用药医嘱,汇总数据后以病区为单位,将医师用药医嘱打印成输液处方标签〔简称:输液标签〕。
核对输液标签上患者XX、病区、床号、病历号、日期,调配日期、时间、有效期,将输液标签按处方性质和用药时间顺序排列后,放置于不同颜色〔区分批次〕的容器内,以方便调配操作。
4.2输液标签由电脑系统自动生成编号,编号由打印日期和序号组成。
4.3打印输液标签,应当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X?有关规定采用电子处方系统运作或者采用同时打印备份输液标签方式。
输液标签贴于输液袋〔瓶〕上,备份输液标签应当随调配流程,并由各岗位操作人员签名或盖签章后,保存1年备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配置中心流程
静脉配制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是指医院药剂科提供静脉输注混合药物的配制服务,定义为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到过培训的药护技术人员严格执行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制。
静脉输注是医院治疗的重要手段,而药物配制则是它的第一步程序,但这一常规操作在我国尚未完全规范化管理,由于微粒、热源、活性微生物等广泛存在于空气中,使得冲药配药环境的清净度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极易造成药物污染,输入人体后可引起热原反应、毛细血管栓塞等严重后果,据文献报道,美国约有200万人发生医院内感染,30万人由此丧生,死亡率15%,国内报道最高死亡病人医院感染率为63.1%,最高医院感染直接死亡为9.3%[1],因此,洁净环境条件下进行静脉输注配制已成为必然趋势。
我院于2004年建立静脉输注药物配制中心,该中心运行4年多来受到我院临床科室的普遍欢迎,现将科室与静脉配制中心配液流程设计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护士配液与PIVAS配液的区别
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输液用具及输药方法上均有很大改进(如输注用具由开放、半开放致封闭输液器,由反复使用的橡胶管改进为一次性输液器,输液针头由钢针到留置针……),但在药物配制方面却没有很大进展,至今90%以上医疗单位仍沿用传统的配制方法[2],静脉药物配制是由临床护士根据医嘱在病区开放的治疗室内完成操作,无空气净化装置,药物容易受到空气中的粉尘、微粒、细菌甚至耐药菌的污染,这些药液随着输液管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容易引起静脉炎、血栓、热原反应及过敏反应等,增加病人的痛苦,降低疗效,延长住院天数[3]。
在PIVAS内空气采用层流式,由配制间排出的气体经过净化装置过滤后,不会污染大气。
工作区内人员流动、物品传送有专门通道,布局合理、规范,在PIVAS护理人员均经过严格的培训,配制前净化配制间空气,配制后操作台局部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护理人员进入配制间前需要在缓冲区洗手,更换拖鞋,穿特制的防尘、防静电工作服,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口罩、帽子,调查我院各病区,实行配制中心4年来,尚无一例因药液污染引起的输液反应,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 使用全新工作流程,确保了输液质量与安全
PIVAS建立前,药物配制是在病区由1名或2名护士操作,配药后不再有第二者核对,只有本人复核,然后由该护士或另一名护士直接给病人输注,不难看出,此流程存在着极大给药错误的风险,一个人执行医嘱,即使配错药也不容易发现,另外,护士对每一组液体凭经验和药物配伍禁忌表进行配药,缺乏严谨性,不能保证药物的相溶性和稳定性。
PIVAS建立后,开展全新集中配制流程:医师开医嘱→护士处理医嘱→双人核对→录入医嘱→传递至PIVAS→药师审查处方(未通过审查返回医师处)→打印标签→药师摆药
→再次核对→护士进行药物配制→药师再核对→包装→成品配送→护士接收→核对→给药
从上述两个流程可以判断:在PIVAS建立之后在保障用药安全方面具有较好的优越性:①药师从选药的针对性及用药量的大小、配伍、溶媒等方面对处方进行审查,药师对病人治疗的参与,有利于安全用药。
②由于严格执行每一道流程工序,确保药物的相溶性、稳定性和静脉输注药品高质量性,同时多次交叉核对,各环节紧密衔接,并使用统一的标签,使配制失误降到最低,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同时避免了护理纠纷,开展PIVAS以来因药物配制引起的护理投诉为零。
③PIVAS开展以来,使药师参与病人用药审核,开展科学的监管药品质量,促进药师与临床医师、护士的联系和合作,拓展了药学服务内涵,从而利于提高医疗质量。
3 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
我国住院病人70%~80%曾接受输液治疗,85%左右的护士用于输液工作的时间超过75%,输液配药、加药已成为临床护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占据了护士大量的时间,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在建立PIVAS之前每科室有2名或3名护士投入到配制工作中,而现在科室只需1名护士在很短的时间内接收、查对已配制好的液体,然后继续从事其他护理工作,由于配液方面工作量减少,极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轻了他们的体力负荷,使其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临床护理,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使病人得到更多、更有效的人性化护理。
从2004年开展配制工作以来,我院已开展集中配制的有26个科室。
在科室与配制中心的密切合作下,各个环节衔接紧密,工作有条不紊,配制中心12名护理人员每日为临床科室集中配制液体1 500步~2 500步,打包运送900步~1 000步,使护士从繁忙的配药中解脱,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病人的直接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4 防止环境污染,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静脉输注集中配制避免了药物对环境的污染,包括细菌耐药突变与致癌因素污染,增加了对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身体保护,尤其是开放式加药配制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细胞毒性药物,不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损害,化疗药物属细胞毒药物,它的气体、药液或注射空瓶、空针管都会使病区空气和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威胁医护人员、病人和陪护家属的健康,启用PIVAS对肿瘤化疗药物采取封闭式的加药配制操作,在相对的负压条件下,彻底解决了细胞毒性药物等的职业防护难题,有效地防止了环境污染,保护了周围人群,也全面加强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建立PIVAS 4年来,护理质量、满意度逐年提高,并规范抗生素用药,减少了护士领药、摆药、配药等工作量,避免了输液反应等。
总之,PIVAS工作在医院受到临床科室欢迎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