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口腔硕士培养方案
![口腔硕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7b11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2.png)
口腔硕士培养方案专业介绍口腔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专门研究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目前,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口腔医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具备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仍然不足,而口腔硕士研究生正是培养这些高级人才的重要渠道。
培养目标口腔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在原有口腔医学专业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口腔医学相关扩展知识,及能够独立完成口腔医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以上是口腔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目标。
为了更具体展现培养之后的实现方案,研究生使用文献查法和网络调查法聚集了市场上的资讯,对口腔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背景、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运作流程分析。
培养规划口腔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
本课程旨在对口腔医学的主要诊断、治疗方案、以及病人和牙科领域的研究及治疗的某些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培养方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术基础阶段(1年)该阶段是基础学科和临床课程学习的阶段。
主要课程包括:口腔组织学与病理学、口腔生物学、口腔医学与显微学、口腔微生物学、口腔生态学和口腔医学病例讨论等等。
除此之外,口腔统计学、医学检验学和良好的学术研究方法也在这个阶段的教学计划中。
第二阶段:临床学习与科研训练阶段(1年)该阶段主要是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训练。
教育方案包括现代口腔学技术和先进的口腔手术技术,以及综合治疗和口腔正畸学。
本阶段对专业的诊断技能、专业技能和人际交流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第三阶段:科研阶段(1年)第三阶段贯彻“科研教学融合”的理念,放弃传统科研中的被动思维模式,大力鼓励学生成为独立学习者和科研推动者。
该阶段运用理论讲解、实践操作、阐述和合作传授等多种培养模式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注重口腔医学的创新,鼓励学生开展独立的科研项目。
培养内容通过上述措施,旨在使口腔专业毕业生的硕士研究生具备以下内容:。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流培养的暂行规定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流培养的暂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6eba1374b73f242336c5fb0.png)
-1-校研字〔2018〕21号南方医科大学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流培养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学校机关各部(处、室),各直属单位,各学院、附属医院,资产经营公司,顺德校区管委会:为促进我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机衔接,经学校第八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制定南方医科大学关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流培养的暂行规定》。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5月6日(联系人:胥超,联系电话:648375)南方医科大学关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流培养的暂行规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2015〕9号)精神,促进我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机衔接,特制定本规定。
对不适宜继续按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根据研究生本人意愿,由培养单位审核提出,做以下分流处理。
一、延长学习年限培养1.未完成研究生学位课程学习,不可申请毕业答辩,可适当延期补修相关课程,待课程合格后再申请毕业答辩,但不得超过最长学习年限5年。
2.未通过学位论文评阅或答辩,其他培养环节达到要求,可适当延期培养,在延期培养期间修改学位论文并申请答辩,但不得超过最长学习年限5年。
3.第2学年内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研究生本人不愿意转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并仍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但最迟须在第4学年内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在最长学习年限5年内,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可对其进行毕业考核和论文答辩,准予毕业。
-2-二、转入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第2学年内、最迟第3学年内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研究生本人愿意并申请退出专业学位的培养,转入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渠道;原则上在原培养单位内,相同三级学科范围内变更培养类型(如果原导师可以指导学术学位研究,导师不变更;如果原导师不能指导学术学位研究生,应在相同三级学科内调整导师)。
口腔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
![口腔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https://img.taocdn.com/s3/m/5295738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d.png)
口腔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有关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的理解,熟悉并了解相关学科的重要理论和技术。
3.具有从事临床科研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4.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二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5.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口腔医学下设各二级学科的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包括: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
三、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因培养需要延期培养者最长可延期2年。
四、课程培养要求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必修课和选修课。
公共必修课、必修课70分为及格,选修课60分为及格。
课程共计需修满6.0学分,至少选择4门课程,必修课学分可以替代选修课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3.0学分外语(英语):72学时,3.0学分2.必修课:至少2门,不低于2.0学分生命理论进展课程一门,1.0学分,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1.0学分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0学分神经科学研究进展:1.0学分医学免疫学研究进展:1.0学分专业基础课程或实验技术课程一门,1.0学分,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口腔内科专业新理论和新方法:1.0学分口腔颌面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新进展:1.5学分口腔修复学新进展:1.0学分当代口腔正畸学:2.0学分口腔生物力学:2.0学分医学实验数据处理方法:1.5学分实验动物学(理论):1.0学分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实验基本技术:1.0学分细胞学实验技术:1.5学分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2.0学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1.5学分细胞和分子免疫学:1.0学分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1.5学分医疗行为中的法律问题:1.0学分临床心理学:1.0学分生物力学实验方法学:1.5学分注:“当代口腔正畸学”为口腔正畸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课程类别请选择“必修”;如硕士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已完成此课程学习,可另选其他课程。
哈医大 口腔 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医大 口腔 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91634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c.png)
哈医大口腔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如下:
-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应用研究能力、具有良好学术资质和合格临床实践从业资质的高层次医学适用型人才。
- 培养对象:被哈尔滨医科大学录取的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培养要求者可以延期1年。
- 课程培养与考核:要求所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6.0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6.0学分,专业必修课9.0学分。
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评分,必修课70分及格,选修课60分及格。
- 临床实践培养与考核:按照《北京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的要求,在所学学科及相关学科范围内进行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的临床轮转培养。
临床能力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如需了解更多内容,你可以访问哈尔滨医科大学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74e635a3e518964bcf847cf7.png)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细那么〔修订稿〕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学位(1999)5 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方法?[学位(1998)6 号]文件的规定,为贯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下简称一委两部一局)?关于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 [学位办(1998)59 号]精神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学位(2021)49 号]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修订本细那么,现公布如下:总那么一、为确保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授予质量,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成立由主管校长负责,研究生处负责人和各附属医院分管教学和科研的院长组成的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以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二、为贯彻有关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文件精神,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由研究生处负责制定实施细那么、各科培养方案及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组织有关专家对我校各附属医院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的实施情况作定期检查评估,以确保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对象(一)统招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二)完成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并取得第一阶段合格证书的在职临床医师1、完成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取得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人员:在取得合格证书4年之内,须通过国家组织的外语考试和医学综合考试;修满学校规定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可申请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2、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通过国家组织的外语考试和医学综合考试;具有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年龄原那么上不超过40岁的我校各附属医院〔三级乙等及以上医院〕的在职临床医师,可在结束课程后申请按照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类型进行后续培养,并申请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北大口腔 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大口腔 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4b48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b.png)
北大口腔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摘要:一、引言二、培养目标三、学术学位类型及学制四、课程设置五、实践教学六、科研能力培养七、毕业要求八、学位授予九、附录正文:一、引言北大口腔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口腔医学人才。
本培养方案依据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发展规划,结合北大口腔医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口腔医学人才;2.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口腔医学人才;3.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口腔医学人才。
三、学术学位类型及学制1.学术学位类型:硕士、博士;2.学制:硕士3年,博士4年。
四、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政治、英语、医学伦理等;2.专业课程:口腔医学基础、口腔临床医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3.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发展方向自主选择。
五、实践教学1.临床实践:在北大口腔医院进行,包括门诊、急诊、住院等各个部门;2.实验实践:在北大口腔医学院实验室进行,包括实验课程和科研项目的开展;3.社会实践: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志愿者服务等。
六、科研能力培养1.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论文发表:引导学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3.科研培训:组织科研方法、实验技术等培训课程。
七、毕业要求1.完成课程学习,成绩合格;2.完成临床实践、实验实践和社会实践;3.达到一定的科研能力要求;4.提交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八、学位授予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将授予学术学位证书。
九、附录本培养方案的解释权归北大口腔医学院所有。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口腔硕士培养方案
![口腔硕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d8d1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2.png)
口腔硕士培养方案概述口腔硕士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掌握口腔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口腔领域内的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制定的。
本文档将介绍口腔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等相关内容。
培养目标1.掌握相关的基础、基本和临床医学知识;2.具备口腔领域内广泛的专业技能,能够开展口腔医疗、口腔疾病防治和口腔保健等方面的工作;3.具备深厚的口腔医疗基本功及手术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4.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口腔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
培养要求1.工作模式:全日制研究生形式,学制三年,最短学制两年半;2.学分要求:完成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6学分;3.实践要求:具有一定的临床实习经历,完成医疗服务、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任务。
4.学位论文撰写要求:要求学生提出研究方案并获得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开展研究工作,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符合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课程设置必修课程1.口腔发育及牙列畸形矫治学2.口腔颌面部疾病学3.口腔修复学4.口腔颌面部影像学5.口腔种植学6.口腔医学综合实践(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颌面部疾病诊断学)选修课程1.口腔修复的临床技术2.牙周病学进展3.数字化口腔医学应用前沿4.口腔医学新技术与新方法5.口腔医学前沿培养流程1.第一学年:必修课程学习2.第二学年:必修课程学习和选修课程学习3.第三学年:选修课程学习、临床实习、学位论文写作结语本文档简要介绍了口腔硕士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和培养流程等。
通过这样的培养方案,可以培养出口腔领域内知识和技能丰富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e38623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f.png)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5.05.29
•【文号】学位[2015]9号
•【施行日期】2015.05.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
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
学位[2015]9号有关学位授予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精神,不断完善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适应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机衔接,更好地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发展,特制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现将三个培养方案印发给你们,同时废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8〕6号)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9〕36号)中的相关内容。
请有关学位授予单位按照通知精神,制定本单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
伍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附件:1.《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2.《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3.《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2015年5月29日。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https://img.taocdn.com/s3/m/16117614763231126edb11fe.png)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2010年12月修订)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学位(1999)5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8)6号]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9)36号]文件的规定,为贯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下简称一委两部一局)《关于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学位办(1998)59号]精神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学位(2010)49号]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修订本细则,现公布如下:一、为确保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授予质量,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成立由主管校长负责,研究生处负责人和各附属医院分管教学和科研的院长组成的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以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二、为贯彻有关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文件精神,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由研究生处负责制定实施细则、各科培养方案及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组织有关专家对我校各附属医院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的实施情况作定期检查评估,以确保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一、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一)1、获相应临床(口腔)专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获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2年以上;3、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4、已获本专业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5、原则上,一般应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第一阶段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6、通过卫生部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符合以上条件者,可申请进入研究生学位课程学习。
(二)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第二阶段合格证书的在职临床医师;在取得合格证书3年之内,须通过卫生部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修满学校规定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可申请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09866484254b35eefd34b8.png)
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第一条:培养目标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必须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培养口腔医学高层次人才为目的。
具体要求是:一、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人文素养和优秀的专业素质,能独立承担本专业常见疾病诊治工作的临床医师。
二、掌握坚实的口腔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口腔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
三、掌握从事口腔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口腔临床教学工作能力。
四、掌握1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进行一般学术交流的能力及一定的写作能力。
五、身心健康。
第二条:培养年限、时间分配、培养模式及分流一、培养年限:3年研究生应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允许提前毕业。
如因各种原因未达到培养要求,可申请延期一年毕业,延期期间经费自理。
二、时间分配:学位课程学习利用业余时间,临床训练时间不少于33个月。
三、培养模式: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转为主。
培养过程中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临床实践培养。
研究生在培养年限内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获得《医师资格证书》。
完成临床实践培养的内容并达到要求的研究生,在毕业当年参加相关省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合格者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
四、分流:1、延期毕业(1)在规定培养期限内未完成学位课程学习,不可进入学位论文答辩,可延期培养一年补修相关学位课程。
延期一年修满学位课程学分、成绩合格、达到其他培养要求者,可准予毕业并申请学位。
(2)研究生在学第五学期仍未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可申请转为学术学位型研究生并延期培养。
(3)在规定培养期限内未完成临床实践培养与阶段考核要求,不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可延期培养一年。
延期培养一年后完成临床实践培养和过程考核要求者,可申请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延期培养一年仍未达到要求者,可申请结业。
基于“双导师制”的口腔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为例
![基于“双导师制”的口腔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ace5b1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49.png)
基于“双导师制”的口腔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为例*方颖1,郭雪琪1,赵世勇1,魏永祥1,宿玉成2,王丽萍1*,葛林虎1*(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口腔疾病研究所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140;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种植中心,北京100032)随着社会对全面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不仅包括理论知识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口腔医学对临床操作技术的要求极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硕士培养并轨共行虽然能有效加强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为把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成合格的临床医生提供制度保障,但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仍然有所欠缺[1]。
2015年,国务院学位办发布的《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下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2015]9号)中指出,专硕研究生培养目标为“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良好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与此同时国家卫计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摘要: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的重大课题。
导师在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专业教学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行的新时代,也是培养合格、同质化住院医师的重要保障。
我院在口腔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探索性引入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结合学生需求给予相关专业临床方面及科研方面的有力指导,为学生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文章以我院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为例,分析临床科研对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阐述“双导师制”的内涵和实施方式,为全日制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提供可行的思路和对策。
关于口腔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与科研并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口腔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与科研并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b8b3254fab069dc51220196.png)
关于口腔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与科研并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199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了11个专业学位,并在199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由此,这项在全国开展的工作揭开了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新篇章[1]。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的发展虽然比大临床医学起步晚,但由于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践性,社会需求大,近年来,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与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专硕)教育是顺应社会时代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应用型高等教育,口腔医学专硕教育更是我国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2]。
随着中国口腔医疗队伍的逐渐庞大,医疗水平出现参差不齐,高层次且较强综合能力的口腔专业人才缺口很大[3]。
同时,口腔医学包含和涉及的学科及亚专业繁多、专业性极强,对口腔医学教育是一个巨大挑战。
1我国口腔医学专硕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养目标和内容上高度一致[4-5],因此有必要建立全面系统而有效的培养模式及考核机制,以规范医学专硕的培养工作。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5年颁布《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下培养方案的通知》,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医学专硕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取衔接并统一内容的培养方式[6]。
专硕经过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合格,可获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专业学位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即“四证合一”[7]。
这一转变对于医学专硕的培养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
与此同时,“四证合一”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1)部分院校对专硕临床技能培训管理不严,研究生在临床轮转时不按要求轮转或直接没有某些科室的轮转安排,致使研究生临床技能不扎实。
(2)临床考核制度不完善,流于形式,考核评审组成不严肃。
(3)口腔专硕对科研重视程度不如临床。
大多数口腔医学专硕只注重临床知识的积累与临床技能的训练,往往忽略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才是硕士教育的主要目的。
上海交大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海交大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5adf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a.png)
上海交大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导语】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其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在业界享有盛誉。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上海交大口腔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学术发展与职业规划。
一、培养目标上海交大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理论基础、创新研究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口腔医学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口腔医学领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为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方向1.口腔基础医学:包括口腔生物学、口腔病理学、口腔解剖学等研究方向。
2.口腔临床医学: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研究方向。
3.口腔医学技术:包括口腔材料学、口腔生物力学、口腔数字化技术等研究方向。
三、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政治理论、英语、高等数学、医学统计学等。
2.专业基础课程:口腔生物学、口腔病理学、口腔解剖学、口腔生理学等。
3.专业核心课程: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
4.选修课程:口腔医学新技术、口腔医学研究方法、口腔医学进展等。
四、实践能力培养1.临床实践:研究生需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定的临床操作,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2.科研实践: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学会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撰写论文。
3.学术交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拓宽视野,提高学术交流能力。
五、学位论文与答辩1.学位论文:研究生需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篇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学位论文。
2.答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展示研究成果和学术能力。
六、就业方向1.医疗机构:口腔科医生、口腔医学研究员等。
2.教育机构:口腔医学专业教师、科研人员等。
3.政府部门:口腔卫生管理人员、政策制定人员等。
4.企业单位:口腔医学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
总结:上海交大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高层次口腔医学人才。
口腔硕士培养方案
![口腔硕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c1d4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e.png)
口腔硕士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口腔硕士旨在培养具有牙科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口腔医学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够胜任口腔医疗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高级口腔医学人才。
培养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具备扎实的口腔学科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常见口腔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2.具备一定的基础临床技能,能够开展常见口腔诊疗技术和手术操作;3.具备一定的口腔医学科研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口腔医学研究,具有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验方法的掌握;4.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承担口腔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和讲解;培养模式口腔硕士的培养模式主要分为学术型和临床型两种。
学术型主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临床实践的训练;临床型则主要注重临床工作经验及相关技术的掌握。
具体的培养模式将根据学生不同的个人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和调整,以实现灵活度的最大化。
培养方案学制口腔硕士学位课程学制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5年,培训实习时间为1.5年。
学习内容1.口腔基础理论课程:口腔生物学、口腔医学分子生物学、口腔病理学、口腔医学微生物学、口腔医学免疫学、口腔医学遗传学、口腔医学影像学等;2.临床诊疗课程: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修复学、口腔颌面正畸学、口腔颌面内科学、口腔颌面病原学等;3.科研课程:口腔医学综合研究、口腔新技术应用研究等。
培训实习培训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临床实习,主要是在口腔医院、口腔诊所等机构进行临床工作实践,时间为1年;第二阶段为科研实习,主要是在科研机构、实验室中进行口腔医学研究,时间为半年。
学术交流与实践口腔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如参加学术研讨会、国际学术交流、学术期刊论文发表、学术报告会等,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各种口腔医疗实践活动,如义诊、授诊、教授病例等。
培养效果学生在完成口腔硕士课程学习和实践培训后,应具备以下能力:1.熟练掌握口腔医学相关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口腔医学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2.具备处理口腔医学中常见疾病的临床技巧和手术操作技能;3.能够独立进行口腔医学研究,应用科学实验方法和手段分析、解决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4.能够承担一定的口腔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5.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口腔医疗服务。
北大口腔 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大口腔 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3d86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6.png)
北大口腔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北大口腔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口腔医学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实验室技术和临床技能,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开展独立的口腔医学科研和临床工作的高水平人才。
二、招生对象
本培养方案招收具有口腔医学学士学位或相关专业学位的研究生。
三、培养要求
1. 课程学习:研究生在培养期间将完成一定的学术课程学习,包括口腔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科研方法论及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等,以建立扎实的学科基础。
2. 科研训练:研究生需要参与口腔医学科研项目,进行实验室或临床诊疗实践,以提升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
3. 学术交流:研究生需要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学术报告和学术会议,提高自己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学位论文:研究生需要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定的学术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具备撰写出版学术论文的能力。
5. 学术道德:研究生需要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诚信学习和研究,不得有学术不端行为。
四、培养方式
1. 导师制培养:指导教师将对研究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定期指导学习和研究进展,帮助学生解决学术和生活中的问题。
2. 学科交叉培养:充分利用学校和院内外资源,组织交叉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多元化的学术视野和发展平台。
3. 学术活动培养:学校将举办各类学术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增强学术交流和实践能力。
五、学位授予
符合培养方案要求的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后,由学校授予口腔医学硕士/博士学位。
北大口腔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学术和实践培养,培养高水平的口腔医学人才,为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做出积极贡献。
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规定
![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a1e79c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7d.png)
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学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二条研究生院负责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关政策;组织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组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考核评估;组织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督导。
第三条各培养单位负责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按照省卫生计生委要求制定通科轮转安排,指导和督查科室培养计划落实情况,检查出科考核和相关临床技能考核工作。
第四条各规培科室主任负责确定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指导教师,统筹专业学位研究生轮转期间的管理、培养和日常考评工作,负责督查临床实践指导教师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落实各项培养任务;专业学位研究生轮转到导师所在科室时原则上由导师负责指导临床实践。
第五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集体指导的方式。
导师为第一责任人,临床通科轮转期间实行导师和临床实践指导教师负责制,临床实践指导教师一般应为我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个别规培科室因导师不足的可由具有副主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
第六条临床实践指导教师要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施训。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实践指导教师指导下管理病人,并及时将受训情况填写在培养手册上。
第七条导师除了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选课和学位论文外,还须督导研究生严格执行临床轮转计划、按时完成临床相关科室的轮转任务。
每个月至少安排一次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联络,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情况;并与轮转所在科室临床实践指导教师保持沟通联系,了解研究生轮转情况。
第三章培养过程管理第八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容涵盖政治思想、专业理论、临床技能、专业外语、医疗文件书写、科研和教学能力等。
培养过程管理主要涉及课程学习、临床轮转学习、中期考核及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
第九条研究生课程学习按照我校培养方案要求完成;选课程序及要求按照《xx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与成绩管理规定》进行。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1e2dce804d2b160b4ec0cd.png)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
2.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3.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合格的临床工作水平。
4. 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5.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口腔内科学:1)龋病学:包括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免疫防龋、生物制剂防龋、天然药物防龋等研究。
2)牙髓病学:包括牙髓病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新技术等研究。
3) 牙周病学和粘膜病学:包括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
4)牙齿美容及牙色材料学。
2.口腔颌面外科学1)口腔颌面肿瘤的防治研究。
2)口腔种植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
3)颅颌面部组织缺损重建和组织再生技术及材料研究。
4)牙颌面畸形的外科治疗及相关技术研究。
5)齿槽外科。
3.口腔修复学1)固定义齿修复及相关材料研究。
2)固定、粘接技术研究。
3)义齿生物力学分析及CAD/CAM制作。
4)临床咬合学和咬合重建。
4.口腔正畸学1)正畸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2)正畸临床诊断与矫治技术。
5.口腔基础医学1)牙合学。
2)颞下颌关节疾病研究。
三、招生对象1. 口腔医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者。
2. 已获口腔职业医师资格者。
四、学习年限经由硕士生入学考试录取的攻读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临床型研究生),学制为三年。
五、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4学分。
课程设置学时数学分小计公共必修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36112自然辩证法(natural dialectics)603英语(English)643统计学(statistics)815选修课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search of medical information)331.515.5免疫学进展(immnochemisry)241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211医学实验动物学(technique of surgery in animal)503生物技术概论(biological technique)121细胞培养技术(technique of cell culture)453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experi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401.5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401.5医学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121计算机基础1讲座基础部科研、实验讲座,答辩等专业基础课(根据不同专业进行选择)口腔解剖生理学(oral anatomical physiology)10033口腔组织病理学(oral histopathology)1003牙合学(gnathology)1003专业课(根据不同专业进行选择)龋病学(cariology)20055牙髓生物学(dental pulp biology)2005牙齿发育再生学(tooth developmental biology)2005牙髓病学(endodontics)2005牙周病学(periodontology)2005口腔粘膜病学(diseases of oral mucosa)2005儿童口腔科学(children stomatology)2005口腔修复学(prosthodontics)2005口腔正畸学(orthodontics)2005口腔颌面外科学(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2005口腔生物力学(oral biomechanics)2005口腔材料学(oral materials)2005六、培养方式研究生的培养为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培养模式探索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培养模式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ebaf3f4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e.png)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培养模式探索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培养模式探索摘要: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口腔医学专业优秀人才的主要途径。
但是,这两种培养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学制和培养目标也各不相同。
为了满足未来口腔医学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培养模式,旨在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培养质量和效果。
本文通过对战略规划、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探讨,说明了这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并轨培养,多元化人才一、引言口腔医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具有高度专业化的学科。
其学科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是未来口腔医学人才的重要来源,但是两种培养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学制和培养目标也各不相同。
因此,为了实现口腔医学多元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和培养模式探索。
本文通过对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培养模式的探讨,旨在促进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果,提高未来口腔医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问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自各自成立以来,由于学制、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不同,在培养模式上存在一些问题。
1.学制不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学制为三年,学习阶段包括理论学习、临床教学、科研论文撰写等,并以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作为毕业要求。
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制则是三年以上,包括内科、外科、急诊等临床实习,临床技能培训和理论课程学习等。
2.培养目标不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掌握口腔医学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则是培养掌握临床医疗技能,熟悉疾病诊治流程,具有较高临床实践能力的医学应用型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1加强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及创新力训练的必要性
在国内医学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科研能力的培养一直是研究生培养阶段的重点环节,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以及独立承担专门技术的能力。
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够很好的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发展的突破口,在完善理论的同时带动技术的进步。
同时,科研训练又可以帮助研究生接受更多的前沿观念,深化对自我和现实的认知,从而推动生命科学的前进和发展。
科学研究中为了保证课题的新颖性,研究者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追踪学术前沿,归纳并总结出本学科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
对研究生群体进行调查发现,接受过科研训练的同学对于前沿理论的敏感性、思考问题的逻辑性、系统性以及处理问题的条理性与创新性都明显强于未接受过科研训练的学生。
前者在临床中也将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具备基本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将会展现出更强的病历分析能力、严谨的治疗理念以及保持前沿技术的追踪力,时刻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来面对临床工作,一方面将文献中的理论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在实践中发现理论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也在提升和完善临床诊疗体系,推动着临床实践的进步。
“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为培养出具有较强临床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实践性医学人才,而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只能通过系统的科研训练来完成,单一的临床技能培训是达不到这一培养目标的。
因此,提高在读研究生科研能力既符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要求,也顺应了培养较强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养来增强他们在未来临床实践中的发展潜力,
培养出能够引领口腔医学发展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2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模式
自设立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以来,针对医学毕业生临床操作能力参差不齐,避免就业后出现“高学历低能力”,我国于19XX年颁发《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建立了输送临床技能型医师的人才培训制度。
20XX年卫生部继续颁发了专科医师培训实施的相关规定,口腔专科医师即指取得高等学校医学口腔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获得口腔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在经过认可的培训基地完成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培训作为我国培养高等医学人才的一个实训基地,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实用性医学人才,并以开放式的动手训练以及专业型的技能指导和诊疗培训,在毕业和就业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随着培训效果逐渐为大众认可,国务院七部委于20XX年初联合公布《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将于20XX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规划到20XX年基本建立全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全面普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确定,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也得到逐步发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培训普及的大趋势下,如何将技能培训与研究生培养计划成功对接成为另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各大医学院校中,由于研究生毕业范文要求较低,专业型研究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培训有着明显重叠,培养内容和模式过于单一,浪费了大量的培养时间,同时也错过了科研素养训练的黄金时期。
而学术型研究生经过2或3年科学素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配合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培训,个人综合
素养上显著优于专业型研究生,能完成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及专业培训的成功对接,符合集科研素养、创新力及临床技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
基于此,最近提出了双轨制教育模式,也称为“5+3”模式,5年本科学习后到医院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年。
通过双轨模式,口腔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将获得4证:研究生毕业证、学位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及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该培养模式将有效解决研究生的临床技能训练,充分对接住院医师规范化及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口腔医学人才。
然而如何加强该模式培养过程中的临床科研训练值得探讨。
3如何培养双轨制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训练能力
①理论上完善和引导临床科研的意义及重要性。
在5年制本科教材中增设临床科研课程并作为必修课来完成。
通过理论学习让学生基本掌握循证医学、临床科研方法、统计学软件应用及范文检索方法等。
了解临床科研的意义及对促进临床诊疗技术发展的作用。
②尝试建立临床、科研双导师指导制。
临床导师指导临床诊疗技术学习的同时加强基础研究导师的科研思路及训练的辅导作用。
双导师制可有效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训练。
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毕业答辩时须完成一篇临床研究范文,且具备独立临床科学研究的课题设计的能力。
其次加强对训练基地及导师的考核,考核优秀的进行表扬和推广,对于不达标的要限期整改。
导师的临床科研业绩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指标实行考核制度,不合格的导师要取消其招生资格。
综上所述,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及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逐步建立,我们建议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做必要的调整。
双轨制(5+3)培养模式将是一个有益的改革模式,
该模式可有效解决目前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及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对接的问题。
然而如何加强双轨制培养模式中的临床科研训练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