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部病损大全

合集下载

唇病危害及预防PPT

唇病危害及预防PPT
唇病的危害不容忽视,会影响 口腔健康和外貌形象 通过注意口腔卫生、健康饮食 和保护唇部,可以预防唇病的 发生
总结
若发现唇部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避免病情恶化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染污物
预防唇病的方法
均衡膳食 - 饮食要健康多样,摄入足
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预防唇病的方法
避免刺激性食物 - 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会加重唇部炎
症,尽量避免食用
预防唇病的方法
保持口唇湿润 - 使用润唇膏或保湿产品保
持唇部湿润
预防唇病的方法
避免损伤唇部 - 尽量避免用力咀嚼硬物,防止唇部
受损
总结
总结
免感染源、加强免疫力
常见唇病
唇角炎 - 症状:唇角干裂、红肿、疼痛、糜
烂等 - 预防:保持口唇湿润、避免用力咀
嚼硬物、均衡饮食
常见唇病
口角炎 - 症状:口角发红、疼痛、
糜烂等 - 预防:避免口腔刺激、保
持口腔清洁、及时治疗感染
预防唇清洁 - 使用温和的口腔清洁产品、避免沾
唇病危害及预 防PPT
目录 引言 常见唇病 预防唇病的方法 总结
引言
引言
唇病的定义:唇部出现异常症 状或疾病 唇病的危害:影响口腔健康、 影响外貌形象、引起疼痛不适
引言
本PPT旨在介绍唇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常见唇病
常见唇病
唇疱疹 - 症状:唇上出现红疱、疼
痛、痒痛等 - 预防:保持口唇清洁、避

唇炎中医推荐治疗方案

唇炎中医推荐治疗方案

唇炎,中医称之为“唇风”,是一种常见的唇部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唇部干燥、皲裂、脱皮、瘙痒、疼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唇炎的发生与体内阴阳失衡、气血不畅、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一篇关于唇炎中医推荐治疗方案的详细阐述。

一、中医理论分析1. 阴阳失衡: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唇炎患者多因阴阳失衡,导致唇部肌肤失养,从而出现干燥、皲裂等症状。

2. 气血不畅:唇部肌肤得不到气血的滋养,导致唇部出现干燥、皲裂、瘙痒等症状。

3. 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导致唇部肌肤失养。

4. 肝火旺盛:肝火旺盛,热邪内生,熏蒸口唇,导致唇炎。

二、中医治疗方案1. 内治法(1)中药内服① 养阴润燥方: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唇炎。

方药组成:生地黄、玄参、麦冬、当归、白芍、枸杞子、菊花、甘草。

煎服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② 活血化瘀方:适用于血瘀型唇炎。

方药组成:丹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白芷、甘草。

煎服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③ 调理脾胃方:适用于脾胃虚弱型唇炎。

方药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生姜。

煎服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④ 清肝泻火方:适用于肝火旺盛型唇炎。

方药组成: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白芍、甘草。

煎服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2)针灸治疗① 针刺穴位: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内庭。

操作方法:每次选取2-3个穴位,采用针刺法,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② 灸法: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等穴位,采用艾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1次。

2. 外治法(1)唇部护理① 保持唇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唇部,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漱用品。

② 保湿滋润:选用具有保湿、滋润功效的唇膏,每日多次涂抹。

③ 避免摩擦:避免用手或其他物品摩擦唇部,以免加重病情。

(2)中药外敷① 芦荟汁:将新鲜芦荟叶洗净,捣碎取汁,用棉签蘸取涂抹于唇部,每日2-3次。

下嘴唇医学术语

下嘴唇医学术语

下嘴唇医学术语
下嘴唇医学术语包括:
1. 下唇:口腔中的嘴唇的下部分,也称为下唇。

2. 下唇溃疡:下唇上出现的溃疡,可能由各种原因引起,如伤口或口腔炎症。

3. 下唇瘤:下唇上出现的肿块,可能是良性的(如脂肪瘤)或恶性的(如口腔癌)。

4. 下唇痤疮:下唇上出现的痤疮病变,常见于青春期。

5. 下唇疱疹:下唇上出现的疱疹病变,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

6. 下唇湿疹:下唇上出现的湿疹,可能由于皮肤过敏或皮肤干燥引起。

7. 下唇出血:下唇出现的出血症状,可能是创伤、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引起的。

8. 下唇痛:下唇出现的疼痛感,可能与口腔炎症、牙齿问题或口腔损伤有关。

9. 下唇发育异常:下唇的异常发育,可能与先天畸形、遗传因素或外伤等有关。

10. 下唇手术:对下唇进行的外科手术,如唇形成术或唇癌切除术。

唇诊病歌诀大全集

唇诊病歌诀大全集

唇诊病歌诀大全集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

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

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

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

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

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

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

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

额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

口舌生疮咽肿痛。

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

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

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

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

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

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虚症: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

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5、实证: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

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6、上实下虚: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浦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08唇舌疾病

08唇舌疾病
治疗:去除发病因素,补充维生素,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治疗全身疾病。
感染性口角炎
病因:病原微生物
临床表现:湿白糜烂
真菌性口角炎
多见于颌间距明显缩短的老人;病程多较长,部分病人诉有使用抗菌素后病情加重;双侧口角区的湿、白、糜烂。;可伴有真菌性口炎和/或唇炎
细菌性口角炎
儿童多见;常先单侧发生;口角区潮红、糜烂,有较多的淡黄色渗出物
有名淋巴滤泡性唇炎
病因:不明,可能与原始淋巴组织增生有关好发于头面部
病理:上皮下结缔组织中有特征性的淋巴滤泡样结构
临床表现:
性别:青壮年女性多见
部位:多见于下唇唇红,尤其是唇正中
病损特点:淡黄色痂皮,伴少量灰白色鳞屑,周围炎症反应不明显,基底柔软。
自觉症状:阵发性剧烈瘙痒
诊断临床表现(剧烈瘙痒、淡黄色黏液流出、结痂、日晒加重),病理切片
病因:不明(长期刺激+变态反应)
病理:非特异性炎症表现
临床表现:好发冬季+好发下唇
部位:多见于下唇唇红
病损特点:1.干燥脱屑,发红皲裂---慢性脱屑性(多见)2.渗出糜烂-------------慢性糜烂性
症状:发痒,灼热,疼痛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慢性脱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眼干、合并结缔组织等SS典型症状)、糖尿病、慢性光化性唇炎(与曝晒程度有关)、念珠菌感染性唇炎(无假膜红斑糜烂,常伴念珠菌口炎、口角炎)
症状:无,继发感染则有疼痛(进食疼)
诊断临床特征
治疗
1.无症状者作好解释
2.预防感染
3.伴贫血或维生素缺乏者可服用复合B和铁剂
4.必要时手术
3、舌乳头炎(lingualpapillitis)
舌乳头炎包括丝状乳头炎、菌状乳头炎、轮廓乳头炎及叶状乳头炎。

唇部问题分析报告

唇部问题分析报告

唇部问题分析报告1. 引言唇部问题是指出现在嘴唇上的各种异常情况,例如干燥、脱皮、疼痛、溃疡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因此了解唇部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对于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为读者提供对唇部问题的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唇部问题的常见症状和成因2.1 干燥和脱皮干燥和脱皮是唇部问题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导致唇部干燥和脱皮的原因可以有多种,包括:•外界环境因素:寒冷的天气、低湿度的环境以及阳光的照射都可能导致唇部失去水分而变得干燥。

•缺乏水分摄入:不喝足够的水会导致身体缺水,进而影响到唇部的水分供应。

•缺乏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和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可能会导致唇部干燥和脱皮。

2.2 疼痛和溃疡唇部的疼痛和溃疡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外伤:唇部受到碰撞、划伤或咬伤等外力作用。

•感染:唇部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疼痛和溃疡的出现。

•免疫系统问题: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的溃疡和疼痛。

3. 解决唇部问题的方法3.1 唇部保湿对于唇部干燥和脱皮的问题,保湿是关键。

以下是一些保湿的方法:•使用润唇膏:选择质地滋润、成分温和的润唇膏,经常涂抹在唇部,特别是在外出或寒冷天气时。

•多喝水:保持身体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唇部的水分供应。

•避免舔唇:舔唇会导致唇部更加干燥,应尽量避免这个习惯。

3.2 处理疼痛和溃疡对于唇部的疼痛和溃疡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漱口:用温盐水或漱口水进行漱口,有助于清洁口腔,并缓解疼痛和溃疡的不适感。

•避免辛辣食物: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会加重疼痛感,应避免食用。

•就医咨询:如果疼痛和溃疡问题持续存在或恶化,建议咨询口腔医生或专业医生的意见。

4. 预防唇部问题的措施除了解决唇部问题的方法外,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饮食均衡:摄入充足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有助于预防唇部干燥和脱皮。

•避免外伤:注意避免可能导致唇部外伤的行为,如咬唇、咬手指等。

(p142-168)唇舌疾病

(p142-168)唇舌疾病

5.肉芽肿性唇炎 6.梅-罗综合征 7.光化性唇炎 8.超敏反应性唇炎
1.Chronic cheilitis 慢性非特异性唇炎
又称:慢性唇炎 不能归入其他各种有特殊病理变化或病因的唇炎
NEXT
Cause
• 病因不明 • 长期、持续性刺激
(温度、化学、机械)
• 精神因素
(抑郁、烦躁、焦虑)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过敏反应 血管舒缩紊乱 遗传 感染病灶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 青壮年,慢性 • 上下唇,上唇较多 • 唇反复肿胀、从唇的一侧向另一侧进展,不能恢
复正常、形成巨唇 • 肿胀区黏膜颜色正常,无凹陷性水肿 • 无痛无痒,垫褥感
肉芽肿性唇炎
NEXT
Diagnosis
典型临床表现 组织病理--非干酪化类上皮细胞肉芽肿
光化性唇炎
BACK
光化性唇炎
Diagnosis
光照史 临床表现
Differential diagnosis
• 湿疹糜烂-DLE、OLP、唇疱疹 • 干燥脱屑-慢性非特异性唇炎
Treatment principles
• 去除病因 • 局部治疗 • 全身治疗
药物、激光、冷冻、光动力
• 手术
二.Tongue Diseases 舌疾病
红肿,有明显的刺痛感
NEXT
菌状乳头炎
丝状乳头炎
诊断--临床表现 治疗--去除病因
局部全身用药 活检
BACK
4.Hairy Tongue 毛舌
Cause
• 口腔环境状况不佳 • 吸烟 • 全身慢性疾病:糖尿病 贫血 放疗后等 • 药物
NEXT

从嘴唇的形态看疾病

从嘴唇的形态看疾病

从嘴唇的形态看疾病唇有上下两片,离则口开,合则口闭,唇的形态与口的形态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这里所讲的唇的形态,绝大部分是讲口的形态。

1.唇燥裂。

口唇干燥裂开,表面粘着一些零碎的小皮膜,甚至裂口较深而渗出一点血来,是燥热津亏所致,患热病之后往往有这种情况,有些人不耐秋冬的干燥天气,也会这样。

2.唇红肿。

口唇的大部分或局部红肿,肿起最高的地方生了个小疮,初起似豆,其后大如蚕茧,坚硬而疼痛,甚至发热恶寒,一般叫做唇疽。

如果肿处在口角,形如粟米,色紫坚硬,又痛又痒,叫锁口疔。

这些病都是邪毒壅结所致,要赶快治疗,不然就可能发生全身的严重病症。

3.唇生疱疹。

唇的某些部位生个小疮,如米粒或高粱米大小,聚集在一起,这叫唇部疱疹。

疱疹的每个小疱里面,有一点黄色透明或浑浊而带血的液体,数天后结痂。

疱疹周围的皮肤并不红肿,稍痒而不适,疼痛不明显,一般自行痊愈。

在疱疹出现的同时可考虑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及麻疹。

4.唇裂。

唇部裂开一个大缺口,系先天畸形,这叫唇裂,大都在口唇,有单侧,有双侧,轻的裂到唇四面,重的甚至裂到鼻孔。

5.下唇内面有颗粒下唇内面粘膜上有细小颗粒,呈半透明突起,这是蛔虫病的象征。

6.唇翻上唇向上翻,人中已满,那是脾阳已绝的征象。

7.下唇有肿块下唇红,唇外缘有凹凸不平的肿块,基底坚实,容易出血,其后表面破溃糜烂,有臭味,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唇癌。

8.口唇歪斜口唇歪斜,张口时特别明显,或与舌歪并见,也常见口角流涎不能自禁,这是面瘫或中风的征象。

9.口张不闭口张不闭合,两目瞪圆,双手舒展,呈惊恐的形象,那是大惊卒恐所致。

张口呼吸,气之出入既短又频,即所谓短气,那是肺气衰和肺痿的征象。

如果开口不闭,只见气呼出不见气吸入,出气多入气少,那是肺绝险恶征象。

另外,口中生疮、癫痫、中风脱症、痉病也有口开不闭的现象。

如果神志不清,口开作圆形,即所谓口如鱼,气出多而返少,也是非常险恶的,以前认为是死症。

10.口闭不开口闭不开就是口噤,“噤”读音同禁。

从嘴唇看脏腑和疾病

从嘴唇看脏腑和疾病

从嘴唇看脏腑和疾病从嘴唇看脏腑和疾病【全】将口微闭,自两口角画一横线,再自鼻中沟经上、下唇中央画一垂直于两口角的竖线,将口唇分成四等份,再划两条过直角中点的斜线,将口唇分成了八等份,每份为一个八卦方位,每个脏或腑分配在一个方位上,然后根据每个方位上的形态、色泽等来判断生理、病理变化,见图:1.乾1——属肺、大肠。

肺热发烧病人,多在口唇下方起疱疹。

2.坎2——属肾、膀胱。

急性肾炎的病人此处红紫,慢性肾炎的病人此处暗黑。

3.艮3——属上焦、膈以上,胸背部、胸腔内脏器、颈项、头颅、五官。

凡是上焦火旺的病人此处易起疱疹、口角溃烂。

2.唇红肿口唇的大部分或局部红肿,肿起最高的地方生了个小疮,初起似豆,其后大如蚕茧,坚硬而疼痛,甚至发热恶寒,一般叫做唇疽。

如果肿处在口角,形如粟米,色紫坚硬,又痛又痒,叫锁口疔。

这些病都是邪毒壅结所致,要赶快治疗,不然就可能发生全身的严重病症。

3.唇生疱疹唇的某些部位生个小疮,如米粒或高粱米大小,聚集在一起,这叫唇部疱疹。

疱疹的每个小疱里面,有一点黄色透明或浑浊而带血的液体,数天后结痂。

疱疹周围的皮肤并不红肿,稍痒而不适,疼痛不明显,一般自行痊愈。

在疱疹出现的同时可考虑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及麻疹。

4.唇裂唇部裂开一个大缺口,系先天畸形,这叫唇裂,大都在口唇,有单侧,有双侧,轻的裂到唇四面,重的甚至裂到鼻孔。

5.下唇内面有颗粒下唇内面粘膜上有细小颗粒,呈半透明突起,这是蛔虫病的象征。

6.唇翻上唇向上翻,人中已满,那是脾阳已绝的征象。

7.下唇有肿块下唇红,唇外缘有凹凸不平的肿块,基底坚实,容易出血,其后表面破溃糜烂,有臭味,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唇癌。

8.口唇歪斜口唇歪斜,张口时特别明显,或与舌歪并见,也常见口角流涎不能自禁,这是面瘫或中风的征象。

9.口张不闭口张不闭合,两目瞪圆,双手舒展,呈惊恐的形象,那是大惊卒恐所致。

张口呼吸,气之出入既短又频,即所谓短气,那是肺气衰和肺痿的征象。

系统性疾病唇部损害的诊断及临床处理

系统性疾病唇部损害的诊断及临床处理
CD首 先 由德 国外科 医 生Wilhelm Fabry于 1623 年 发现 ,后来 由美 国 内科 医生 Burril命 名 。根 据 组 织病 理 学 上发 现 的 肉芽 肿病 变 与 否 ,CD可 以分 为 特异 性 和非 特 异性 。特异 性 CD少 于非 特 异性 ,且 常伴 发 或早 发 于肠 道 病变 。唇部 是 CD最 常 累积 的 部位 ,其 唇 部 病 损 包 括 唇部 皲 裂 、 口角 炎 、 口周
【收 稿 日期j 2017—12~03; 回 日期】2018一Oil:wangzhi0506@ 126.tom 【通 信作 者】王 智 ,教授 ,博 士 ,Email:wangzhi0506@ 126.corn
肠 道 表 现 之 外 ,肠 外 表 现 也 较 突 出 ,各 系统 均 可 受 累 ,包 括 骨 头 、关 节 、皮 肤 、眼 、 口腔 、肝 胆 管 系统 等 [”。 口腔黏 膜 病变 是 IBD患 者 常见 的肠 外 表 现 ,包 括 阿 弗他 溃疡 、牙 龈 炎 、唇 炎 、 口面 部 肉芽 肿 病 、肉 芽 肿性 腮 腺 炎 等 。据 有 关 报 道 【 , IBD中 口腔 病 变 的发 生率 从 5%到50%,其 中CD患 者 的 口腔 病 损发 生 率 高于UC患者 ,儿 童患 者 口腔 病 损 发 生 率 高 于成 人 患 者 。此 外 ,有 学 者指 出 口 腔 可 能是 引起 肠 病 的一 个 细 菌储 备 库 ,某 些 口腔 细 菌能 加 剧IBD。有研 究 _3]发 现 ,当肠 道 菌群 受 到 损 害 时 ,克 雷伯 氏杆 菌 (这 种 细 菌 在人 类 口腔 中 常 见 )会 定殖 于肠 道 ,因而 会 在 易感 性 遗 传 体 质 的宿 主 中引 发严 重 炎 症 ,并 最 终促 成肠 道 疾 病 。 可 见 , 口腔 环境 与肠 道 疾 病 息 息 相关 ,牵 一 发 而 动全 身 ,这也 可 为肠 道疾 病 的治疗 提供 新思 路 。

系统性疾病唇部损害的诊断及临床处理

系统性疾病唇部损害的诊断及临床处理

系统性疾病唇部损害的诊断及临床处理王智【期刊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45)2【摘要】口腔黏膜病变是多种系统性疾病的常见表征,其中部分疾病可主要或者特异性地累及唇黏膜及唇周皮肤,因此本文对此类主要累及唇和唇周的疾病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并完善相关检查,准确判断唇部病损产生的病因,从而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Oral mucosa lesions are the common manifestations of a variety of systemic diseases, some of these diseases can be major or specific skin involvement lip and around the lips, so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main systemic diseases affected lip and around the lips, in order to guide the clinical doctor get a thorough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n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etiology of lip lesion, and receive better treatment effect.【总页数】7页(P125-131)【作者】王智【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黏膜科;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5+6【相关文献】1.肌电图结合临床诊断新生儿臂丛神经损害严重程度的临床观察 [J], 孙瑞迪2.唇部粘膜病继发感染期的临床诊断及处理 [J], 徐爱凤;沈胜利;孙正3.双解通圣散加减配合润肌膏治疗唇部慢性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亓卫东;孙庆顺4.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诊断思维——临床征象缺乏特异性,诊断需重视“排他性” [J], 葛建国;程书权5.头痛专题笔谈(下) 常见系统性疾病所致头痛的诊断与处理 [J], 吴保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唇部病损大全嘴唇是人脸部重要的一部分。

口腔的美观,直接由嘴唇来体现。

嘴唇的功能太多了,保护口腔,吃东西,微笑,接吻等。

然而,唇红部又是皮肤和黏膜疾病最易出现的部位,其临床表现又多种多样。

下面,就由我针对日常生活中唇部可能出现的非正常改变进行一下总结,并为大家提供一些保护嘴唇的方法。

一、颜色改变。

唇红的构造与口腔黏膜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由于富含毛细血管,因而外观呈红色。

唇部颜色的改变,往往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唇色苍白——若指甲、眼睑也苍白,可能有贫血。

唇色青紫---若非因为气温过於寒冷,有可能是有贫血、心脏方面问题。

唇色淡黄——若脸色、眼白一样呈黄色,可能是肝功能不好。

唇色红紫——若非发烧或一氧化碳中毒,就可能有心脏病、肺病、心脏衰弱等问题。

嘴唇发黑——消化系统异常:食欲不佳、便秘、腹泻、腹胀等。

其他如重金属中毒造成嘴唇外源性色素沉着,内源性色素沉着异常导致嘴唇颜色改变等,都需要结合其他临床症状与体征进行诊断。

由此可见,一个小小的颜色改变,还是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的。

经常留意自己嘴唇的颜色,有问题及时就医,才能尽早预防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

二、唇红干燥、脱屑、起皮、开裂。

这几个症状不一定会同时发生,但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出现过其中的一个或全部。

比较常见的病因包括气候变化、天气干燥、身体缺水、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2缺乏)等等。

其他还有咬唇舔唇坏习惯的恶性循环,使用劣质唇膏,过多使用唇红,嘴唇上残留牙膏等。

这些情况原因比较清楚,治疗起来针对性强,不多说明。

今天就着重说说可能导致这些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1、干燥综合症:干燥综合症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

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口腔干燥症或伴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它风湿性疾病,它可累及其他系统如呼吸系、消化系、泌尿系、血液系、神经系以及肌肉、关节等造成多系统、多器官受损。

该病诊断起来并不困难,但由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治疗起来可能有些麻烦。

2、糖尿病引起的唇炎:部分糖尿病患者可发生口燥、唇红干燥、开裂、脱屑等症状,主要是由于血糖浓度高,组织缺水引起。

该种患者有血糖升高和“三多一少”等糖尿病典型症状,诊断不困难,控制血糖后唇部病变可逐渐改善。

不过这时间要避免局部感染,因为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底下,局部糖分含量高又是细菌良好培养基,很容易造成糜烂、溃疡,甚至波及全身,造成菌血症、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3、光化性唇炎:对日光中紫外线过敏造成的。

症状的轻重与患者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光线的强弱、照射时间的长短、照射范围有关。

对于日光敏感者,经过日光照射后,除有黑色素生成外,出现细胞内外水肿、胶原纤维变性等。

该病季节性明显,夏季较重,多见于户外工作者。

好发于下唇。

根据起病的快慢以及症状的轻重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可引起前面所述症状的主要是慢性光化性唇炎。

它可由急性转变而来,或者隐匿发病。

下唇干燥脱屑为主,不断出现白色细小秕糠样鳞屑。

病程迁延,可使唇部失去弹性。

患者一般瘙痒感不明显,可有舔唇的不良习惯。

此病损属于癌前状态,易发生癌变。

所以应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4、唇部扁平苔藓:扁平苔藓是发生于口腔黏膜或皮肤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原因不明。

其在唇部表现多为网状或环状白色条纹,伴有秕糠状鳞屑。

该病单发于唇部者少见,一般同时有口腔、皮肤、指(趾)甲病损。

所以诊断时需结合其他系统表现。

由于该病为癌前状态,因此必要时可进行组织活检确诊。

5、慢性非特异性唇炎:又称慢性唇炎。

最后说这个病,并不代表它最不常见,而是因为这个病的诊断是排它性诊断。

具有典型临床特征,又不能归入前面所述各种有特殊病理变化或病因,才可以做出该病的诊断。

日常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慢性脱屑性唇炎,多见于30岁以前的女性,常累及上下唇红部,但以下唇为重。

唇红部干燥、开裂,有黄白色或褐色脱屑、脱皮或细鳞屑。

轻者有单层散在性脱屑,重者鳞屑重重叠叠、密集成片,可无痛地轻易撕下屑皮,暴露鳞屑下方鲜红的“无皮”样组织。

该病病程反复,时轻时重,寒冷干燥季节好发,唇红反复干燥、脱屑、肿胀痒。

治疗起来最主要的是避免刺激因素,例如改变咬唇、舔唇等不良习惯,戒除烟酒,忌食辛辣食物,避免风吹、寒冷刺激,保持唇部湿润等等。

再局部用药改善。

三、唇部糜烂、渗出、结痂。

概括地说,这几个症状并没有什么特异性,几乎所有唇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引发感染,迁延不愈,或者刺激因素持续存在,不良习惯等等,都有可能会发展到这个阶段。

如前面提到的糖尿病引起的唇炎。

也有可能是某种唇炎的另外一种表现,如光化性唇炎的急性型,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唇炎后期,慢性非特异性唇炎的糜烂型,念珠菌性唇炎等等。

还有些疾病唇部的主要症状就在这几个里面,如浆细胞性唇炎,药物变态反应性口炎,多形性红斑等等。

今天就针对这几个疾病,简单介绍一下。

1、念珠菌性唇炎:本病为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唇炎,多发生于高龄(50岁以上)患者。

一般发生于下唇,可同时有念珠菌口炎或口角炎。

本病的糜烂型下唇中份长期存在鲜红色的糜烂面,周围有过角化现象,表面脱屑。

经临床表现加上镜检真菌并培养证明为白色念珠菌才能确诊。

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发生念珠菌感染一般表示患者防御功能降低。

所以在治疗时,除局部控制外,增强机体免疫力也是很必要的。

2、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唇炎:是多见于下唇的良性黏膜淋巴组织增生病。

以淡黄色痂皮覆盖的局限性损害伴阵发性剧烈瘙痒为特征。

多见于下唇唇红部,尤以下唇正中部为好发区,多局限于1cm以内。

唇部损害初为干燥、脱屑或无皮,继之产生糜烂,以淡黄色痂皮覆盖,局限性肿胀,周围无明显充血现象,局部有阵发性剧烈瘙痒感。

病人常用手揉搓或用牙咬唇部患处,随即有淡黄色渗出性分泌物自痂皮下溢出。

约经数分钟后,瘙痒暂缓,液体停止流出,复结黄痂,如此反复,长期发作。

本病依临床表现可做出诊断,病理切片确诊。

病因不明,对放射性敏感,主要是对症治疗,局部放射疗效较好。

3、光化性唇炎(急性):此型起病急,发病前常有暴晒史。

表现为唇红区广泛水肿、充血、糜烂,表面覆以黄棕色血痂或形成溃疡,灼热感明显,伴有剧烈的瘙痒。

如有继发感染则可出现脓性分泌物,结成脓痂,疼痛加重,较深的病损愈后留有瘢痕。

一般全身症状较轻,2~4周内可能自愈,也可转成亚急性或慢性。

4、慢性糜烂性唇炎:属于慢性非特异性唇炎的一种。

上下唇红部反复糜烂,渗出明显,结痂剥脱。

痂可为黄色薄痂、血痂或脓痂。

痂皮脱落后形成出血性创面,灼热疼痛,或发胀发痒。

患者常不自觉咬唇、舔唇或用手揉擦,以致病损部位皲裂、疼痛加重,渗出愈加明显,继之又结痂,造成痂上叠痂,唇部肿胀或慢性轻浮增生,颌下淋巴结肿大。

患者可有暂时愈合,但常复发。

5、浆细胞性唇炎:是发生在唇部的以浆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以侵犯下唇为主,亦可累及上唇。

多见于中老年人。

开始在唇粘膜出现小水疱,很快破溃。

粘膜潮红,糜烂肿胀,可见细小的出血点,部分唇粘膜表面形成明显的痂皮。

若表面不糜烂,则可见境界清楚的局限性暗红色水肿性斑块,表面有涂漆样光泽。

后期可能有粘膜的萎缩性改变。

病程缓慢,有时可自然缓解,但易反复发作。

该病病因不明,治疗同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唇炎相似。

6、药物变态反应性口炎与多形性红斑:虽然是两个不同疾病,但轻型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所以放到一块儿来说。

发病比较急,先是黏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红斑及水泡。

但疱很快破溃,故最常见的病变为大面积糜烂。

唇部糜烂表面有大量渗出物加上出血形成较厚的黑紫色血痂。

患者张口受限,疼痛明显,影响进食。

两种疾病均属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轻型患者很难依据临床表现进行区分。

前者有明确用药史,后者往往找不到明确的发病诱因或变态原。

都有自限性和复发性。

如果出现重型表现,则不难诊断。

四、唇部肿胀。

其实这个症状特异也不是很强。

一些疾病,如慢性唇炎或光化性唇炎,继发感染时都有可能造成唇部水肿。

还有些病发病比较急,也可有水肿的表现。

今天则主要说说以这个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1、腺性唇炎:是以唇腺增生肥大、下唇肿胀或偶见上下唇同时肿胀为特征的唇炎。

好发于中年人,临床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最常见的是单纯型腺性唇炎,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唇部肥厚,可比正常人增厚数倍,有明显的肿胀感,可触及大小不等的小结节。

唇内侧黏膜面可见针头大小如筛孔样排列的小唾液腺导管口,中央凹陷,中心扩张,有透明的黏液自导管口排出,挤压唇部可见更多黏液排出,如露珠一样。

睡眠时因唾液分泌减少、黏稠度增加可导致早晨起床时上下唇红粘连,张口困难。

清醒时可因唇部干燥而形成浅白色薄痂。

如果继发感染,则可能发展为浅表化脓型腺性唇炎或深部化脓型腺性唇炎。

2、肉芽肿性唇炎:是以唇部肥厚肿胀为主要特点的唇炎。

病因不明,好发于20~40岁的人,患者也可是儿童和老人,性别上没有差异。

发病进程比较缓慢,一般没有唇部感染病史或者外伤史。

多见于上唇,也可上下唇同时发病。

唇反复性持续性弥漫性肿胀,一般从一侧开始,逐渐向另一侧延伸。

肿胀区黏膜颜色正常,局部柔软,无痛,无瘙痒,有垫褥感,压之无凹陷性水肿。

多次发作后消退不完全或不消退,形成巨唇,出现左右对称的瓦楞状纵行裂沟。

周围皮肤可无改变,有部分患者皮肤呈紫红色,有肿胀感。

肉芽肿性唇炎合并面瘫、舌裂时称为梅-罗综合征。

3、唇血管神经性水肿:为一种急性局部反应型的黏膜皮肤水肿,又称巨型荨麻疹,亦称奎英克水肿。

特点是突然发作局限性水肿,但消退亦较迅速。

唇部损害可单独累及上唇或下唇,也可同时累及双唇。

开始患处皮肤或黏膜有瘙痒、灼热痛、随之发生肿胀。

肿胀区界限不明显,按之较韧而有弹性。

水肿可在十几分钟内形成,呈淡红色或无色泽改变。

若浅层毛细血管扩张时,水肿区黏膜皮肤色不正常或泛红发亮。

由于神经末梢受水肿的影响,故灼热、瘙痒感明显。

深部水肿,肿胀范围不等,组织微硬而有弹性,但无压痛。

水肿以口唇最为多见,可表现为上唇肥厚翘突,严重时可波及鼻翼和颧部。

一般在数小时或1~2日内逐渐消退,但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

4、牙源性感染引起的唇部肿胀:常见于急性颌骨骨髓炎,发病急剧,全身症状明显。

局部先感病源牙疼痛,迅速延及邻牙,导致整个患侧疼痛并放散至颞部。

面部相应部位肿胀,牙龈及前庭沟红肿,患区多个牙齿松动。

常有脓液自牙周溢出。

5、双唇综合征(Laffer-Aschers syndrome):又称甲状腺肿和双唇综合征、眼睑松弛综合征、Laffer-Ascher综合征,Ascher综合征。

本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为唇肿、眼睑松垂和甲状腺肿大。

其中唇部病变多见上唇肿大或上下唇同时受累,初起可为间断发作,后转为持续性肿胀,因上唇黏膜移行部肿大并下垂,尤以讲话时为著,状似双唇故称之双唇综合征。

以上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唇部病损以及可能引起该病损的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