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1
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0e29f1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9.png)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人”指的是革命者。
“狗”指的是叛徒。
“一个声音”指的是国民 党反动派的声音。
我渴望着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文章结构严谨,表现了作者对 敌人强烈的憎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遇害 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 追思之情。
表达 的情 感更 强烈
囚歌
叶挺(1896——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 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1941年1月,作叶挺被国民党 非法逮捕,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 苦刑,仍坚贞不屈。
课文中除了李大钊,还写了哪些人?你从周围人物的 言行举止中体会到了什么?
星儿
“什么?爹!”我瞪 着眼睛问父亲。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了 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 瞅父 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 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 紧跟在他身后,走出 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 里。
李星华的恐惧、慌张和李大钊的沉 着、镇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了哪 些事情?
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
被捕前(2-7) 工友阎振三被抓
父亲不顾亲友的劝说坚持留在北京
时
间
被捕时(8-18)
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面对 危险处变不惊
顺
序
被审时(19-29) 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
被害后(30-33) 全家知道父亲遇难的消息,悲痛欲绝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为什么?
侧面 描写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精选13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c92f7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e.png)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精选13篇)《十六年前的回忆》篇1教学目标:1、针对课文的特点,了解李大钊被捕前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在读书感悟中,感受李大钊不仅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更是一个伟大的人,并从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李大钊言行的重点语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在读中加深对人物的了解,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1、创设情境,挑起学生的读书欲望,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
2、搭建平台,拉近时空距离,以文本为载体,让学生、教师、作者之间情感交融。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师生谈话,单元整体导入。
2、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师生交流资料。
5、学生默读课文,围绕自己感受很深的地方作批注。
6、集体交流“被捕前”、“被捕时”这两部分的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集体交流“被捕后”这一部分。
2、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感受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对表达感情所起的作用。
3、读写结合。
课前准备:1、、黑板条。
2、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单元整组导入。
师: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三组课文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将一起感受那一幅幅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
二、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1、学生读题,教师在关键词下面做上记号:十六年前的回忆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质疑。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书反馈。
(1)读词。
(黑板条出示本课生字中容易读错的词语、多音字)书籍抽屉严峻瞅了瞅披散散步勉强待了一会儿(2)读题,说说自己对课题都有了哪些了解。
(3)整体感知。
师:女儿李星华在文中主要回忆了父亲李大钊的哪些事?同学们可以迅速地再浏览一下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
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及答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6cd04710a6f524ccbf85e3.png)
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及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LGG08】《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练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
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
”他指着母亲说。
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
”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
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会意了,接着说:“似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
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
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
”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1、请给这个文段加上一个小标题:在法庭上2、用“”找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答:体会到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和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3、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伟大的力量”是指: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4、这段话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通过这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在法庭上见面的情景。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之情。
5、读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然后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体会划线句子的内涵。
问题: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答: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还有一点就是,父亲为了让母亲,我和妹妹安心,不要担心他为他操心。
6、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aefa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2.png)
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
十六年前,我还是一个小学生,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学校的校园里开满了鲜花,空气中弥漫着花香。
那天,我们的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父亲的作文。
我回到家里,坐在书桌前,想着如何下笔。
我想起了父亲每天早出晚归的忙碌身影,想起了他有时候在家里整理书籍和文件的专注神情,想起了他慈祥的笑容和耐心的教导。
我开始动笔,将这些记忆一一记录下来。
然而,当我写到父亲烧书和有字纸片的情节时,我感到很困惑。
我问父亲为什么要烧掉这些书和纸片,他含糊地回答我说小孩子不需要知道这些。
我感到很纳闷,为什么父亲不能告诉我呢?
这篇作文写完后,我并没有得到很高的分数,因为老师觉得我的描写不够生动,情感表达也不够深刻。
然而,我并不气馁,因为我深知这篇作文是我用心写出来的,它记录了我对父亲的回忆和思念。
赏析:
这篇作文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小学生对父亲的回忆和思念。
文中通过描述父亲的忙碌身影、专注神情、慈祥笑容和耐心教导,勾勒出了一个慈爱而勤劳的父亲形象。
同时,小作者也通过写父亲烧书和有字纸片的情节,表现了对父亲行为的困惑和不解,进一步加深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整篇作文情感真挚,虽然文笔稍显稚嫩,但却能够打动人心。
通过这篇作文,我们可以感受到小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和无尽感激,也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独立思考。
人教版小学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631d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b.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那是1927年4月的一个夜晚,我正在北京寓所的院子里玩耍。
突然,爸爸从书房走出来,脸色苍白,他看着我说:“孩子,明天早上你可能见不到我了。
”我惊讶地问:“为什么?”爸爸低声说:“我要去干一件大事,也许会被敌人抓住。
”我当时并不明白他的意思,只是觉得有点害怕。
第二天早晨,我一觉醒来,爸爸已经不见了。
后来,我才从妈妈那里知道,爸爸是去参加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
十六年前的事情,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浮现。
爸爸那坚定的眼神,那毅然决然的步伐,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他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每当我想起爸爸,我就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敬仰。
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赏析:《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回忆了她父亲在十六年前为了革命事业被捕的事情。
这篇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父亲的英勇和无私。
作者通过“爸爸从书房走出来,脸色苍白”、“爸爸低声说:‘我要去干一件大事,也许会被敌人抓住。
’”等描绘,刻画出父亲明知危险却毅然前行的形象,体现了他的坚定和勇敢。
同时,课文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每当我想起爸爸,我就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敬仰。
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引导学生们理解并尊重那些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人。
总的来说,《十六年前的回忆》以其深情的叙述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教育学生要珍惜和平生活,铭记历史,向革命先烈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部编新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
![部编新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e8adf8453610661fd9f4a4.png)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 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沉着镇定 临危不惧(课后第3题)
被捕时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 听接见 着啪 是,一啪阵纷…乱…的几喊声叫尖。锐的枪声,敌人:虚张声势
对比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父亲:不慌不忙
在人们眼里,李大钊是一位忠诚的 革命者;在他女儿的眼里,他又是一 个怎样的父亲呢?找出相关的句子。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 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 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耐心 对比
➢ 齐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说说 这是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首尾呼应
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 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 深深的怀念。
➢ 齐读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
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 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 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 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 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
“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
勉强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
28日。”
照应开头
这种首尾呼应、中心突出的写法,使 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
初读课文 扫清障碍 课文中的生词,你能读准字音吗?
军阀 避免 僻静 严峻 魔鬼 苦刑 执行 袍子 皮靴 含糊
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理解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9f634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b.png)
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理解题(含答案)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理解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总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
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阅读链接李大钊被捕后,敌人为了逼迫李大钊招供,对他施用了多种酷刑,百般折磨:电椅、老虎凳、用竹签插手指。
…最后竞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渺小——( )____________ 灰心——( )2.选文中表示“看”的意思的字是__________,请再写一个表示“看”的字:__________。
3.借助相关资料,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文中的父亲是指____________(填人名),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描写。
借助“阅读链接”,你知道了父亲“没戴眼镜”“头发蓬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脸很“平静”,可看出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阅读选文第④自然段,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选择:A.转换话题B.解释说明C.意思递进),“伟大的力量”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感受到父亲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阅读。
铁人王进喜①身穿皮袄,手握刹把,目光刚毅,巍然挺立——这是王进喜留给世界的一幅“铁汉写真”。
部编版小学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9197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a.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那是1927年4月6日的早晨,我正在家中做功课,突然听见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开门一看,是父亲的秘书宋先生。
他脸色苍白,神情紧张,低声对我说:“李大钊同志被捕了!”我惊呆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但事实就是如此残酷,父亲被敌人带走了。
从那天起,我们全家的生活陷入了混乱和恐惧之中。
母亲强忍着泪水,默默地承受着一切;我和弟弟妹妹们虽然年纪小,但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不安。
几天后,我们被允许去狱中探望父亲。
他看起来瘦了许多,但眼神依然坚定。
他告诉我们,他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因为他坚信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是正确的。
然而,敌人的残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1927年4月28日,父亲和其他20位革命同志一起被押赴刑场。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高昂着头,坚定地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十六年前的那一天,我失去了父亲,但他的精神和信念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他用生命捍卫了真理和正义,他是我们永远的骄傲和榜样。
《十六年前的回忆》赏析:《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作者对父亲李大钊被捕、受审、牺牲过程的回忆,展现了革命先烈为理想和信仰奋斗不息的精神风貌。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时代,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作者通过对父亲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面对生死考验时的从容和勇敢。
父亲的眼神、话语和行动,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此外,文章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也有对敌人的愤怒和控诉。
尤其是对父亲最后时刻的描写,那种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对理想的坚守,令人震撼。
总的来说,《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具有强烈历史感和教育意义的文章,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同时也激励我们要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c7f4c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6.png)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所作,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笔记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7d492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4.png)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笔记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文章通过记叙李大钊同志被捕、被害的经过,表现了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以下是《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课文笔记:
1. 文章开头强调了1927年4月28日这一天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点明了李大钊被害的具体日子。
2. 文章通过父亲早出晚归、行踪可疑、母亲含糊其辞的表现,暗示了当时局势的严重性。
3. 李大钊在局势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泰然自若地工作,展现了他的坚定信念和革命精神。
4. 李大钊在法庭上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让敌人无可奈何。
5. 李大钊被害后,他的遗言是“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
6. 文章中通过描述家人和李大钊同志的相处,展现了李大钊同志对家人的关怀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7. 文章最后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以上是《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课文笔记,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pptx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pptx](https://img.taocdn.com/s3/m/be2f74a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0d.png)
阅读本文时,我们会被李大钊这样的伟大革命者深深感动,但学生由于阅历较少,这样的历史知识掌握也有限 ,那么如何让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这些呢?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等,让学生展 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李大钊的内心世界,于是在教学中抓住“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 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 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等句段引领学生体会李大钊的高尚品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一篇回忆录,文章篇幅较长,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我努力做到以 下几点:
一、做到长文短教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于是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两个 方面入手:第一方面,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出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并以此为线索,抓重点词句探究; 第二方面,抓住文章表现的情感,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李大钊的品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
2.升华情感: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的写法及作用,只有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领悟才是最深刻的。
四、小结方法,学后有思
这节课通过关注父亲的言行体会到父亲对革命无限的忠诚,这是学习文章、感悟人物形象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试着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思考在“被捕时”及“被审时”,父亲的言行让你感受到了他的哪些品质 ?请在感受最深的地方进行批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学习李大钊被捕前部分,初步掌握作者抓住人物言行,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体会李大钊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学习李大钊被捕前部分,初步掌握作者抓住人物言行,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体会李大钊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法学法】 引导法小组交流讨论法点拨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十六年前的回忆》(第1课时)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十六年前的回忆》(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3ba67c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0.png)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
“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
又勉强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
4月28日。”
首尾呼应 前后照应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使得文章结构严谨,更加突出了作者 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悲痛心情。
课文小结 首尾呼应 前后照应
bì
读音区分: 避免
hu
易错字音: 含糊
pì
僻静
字词学习
我会读
埋头 幼稚 含糊 避免 局势
严峻 轻易 尖锐 僻静 魔鬼
苦刑 冷笑 残暴 匪徒 法庭
安定 占据 会意 执行 过度
军阀 被难 严峻 占据
连一连
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 文中指李大钊被杀害。
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 自成派系的人。如张作霖。
用强力取得或保持(地域、场所 等)。
严厉、严肃。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
序写的?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时
被捕前
间 顺
被
序
害
后
被 捕 时
法庭上
时间顺序
十
被捕前:焚烧文件,拒绝离京
六 年
被捕时:面对敌人,从容不迫
前
的 法庭上:平静慈祥,安定沉着
回
忆
被害后: 伤心欲绝,牢记日子
十
倒 叙
六 年 前
的
回
忆
被捕前:焚烧文件,拒绝离京
时
被捕时:面对敌人,从容不迫 间
法庭上:平静慈祥,安定沉着
顺 序
被害后:伤心欲绝,牢记日子
我会写
稚避峻啪 僻 瞅靴魔刑哼 绑 啃 袍 押执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515cdee48d7c1c708a145fc.png)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
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
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
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
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
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娱乐场去散步了。
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
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声。
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7张PPT)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125161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6.png)
前后照应
突出了作者对父 亲深切怀念的悲痛 心情。
板书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 被捕时
沉稳严峻
法庭上
视死如归
被害后
敬仰、怀念父亲
从1921到2021,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艰难走过100年。翻开历史记忆的 书签,像李大钊这样为了民族和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还有 很多,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视死如归的狼牙山五壮士……让我们永远 铭记他们的动人故事,用行动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向他们致敬。敬 礼!
地对妻子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
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
朋友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北京的 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局势这么紧张,你趁现在赶紧逃走吧,父亲
坚决地说……
妻子对他说,孩子们还小,你是咱们家的顶 梁柱,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可怎么过 呀,可是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谢
谢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前诵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文中对于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 描写,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 神,和对家人深沉的爱。 3.感悟课文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的行文特 点。
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 命者?
有感情地朗读8—18自然段,抓重 点词研读李大钊被捕时的神态描写。
被捕时
神态、动作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危险已经降临,但李大钊依然镇定从容, 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地应对。
《十六年前的回忆》优秀ppt课件
![《十六年前的回忆》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78823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1.png)
标题文本预设
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课题中的“老师”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这些“老师”究竟是谁呢?
标题文本预设 骄傲 傲慢 谦虚 懦弱 理会 荒凉 惊讶 捧起 兴奋 陶罐 羞耻 流逝
神气 恼怒 相提并论 光洁 朴素 价值 住嘴 宫殿 掘开 接受 感到
标题文本预设
小知识:氧化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气合 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就是我们平 常看到的铁生锈后呈现出来的红褐色粉 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 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 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 无踪无影的原因。
“芝麻开门。”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 “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阿拉丁的神灯》
“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作对。” 《渔夫的故事》
标题文本预设
人物形象:鲜明 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渔夫和魔鬼的 性格特点。 渔夫从容、镇定、勇敢、机智、聪明的性格。 魔鬼凶恶、狡猾、愚蠢的性格。 从哪些语句中看出魔鬼的狡猾和凶恶? 渔夫的智慧表现在哪些地方?
标题文本预设
蓝懒披划威武拣颜 形状渔料辈
词语:23个
•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 深蓝 • 杏黄 交错 高低不平 各种各样
懒洋洋 披甲 威武 成群结队 飘飘摇摇 颜色 形状 千奇百怪 渔业工人 • 四脚朝天 茂密 肥料 祖祖辈辈 • 补充:划来划去 挑三拣四
标题文本预设
毛毡 寂静 顽皮 平稳
下课啦!
01 课前导读
主
02 字词分析
目
03 课文解析
录
04 课文总结
第 一
课前导读
章
标题文本预设
创作背景: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 当时距李大钊遇难16周年。作者写此文是为记述中国共产党 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在残酷的白色 恐怖下坚持工作、不幸被捕,在敌人法庭上英勇斗争,最后壮 烈牺牲的经过。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a63ae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6d.png)
文章里还有几处地方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找出来,读一读。
如:“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与前文中的“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相照应。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与前文中的“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 相照应。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与前文中的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相照应。
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被捕时(8~18)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言 行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形有势险的恶严、处峻境危态险度,没有向他们讲任
、 何道理。
神
态
想一想,你能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李大钊的什么
品质,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2)关注描写人物神态、外貌的语句。通过人物的外貌和神态, 也能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本文第20自然段的外貌描写“乱蓬蓬的 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能够看出李大钊面对敌人的酷刑坚 贞不屈的内心世界和对亲人深沉的爱。
阅读方法
(3)关注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人物的动作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具 体体现。如本文第11自然段中,“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表 现了李大钊临危不乱,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找出一两处,说说这种写法 的好处。
第6自然段写“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与第2自然段“看他把书 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是前后照应的关系。这样写,使事情的来龙去脉 更加清楚,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更加突出当时社会局势的险峻。
第5自然段写“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 与第20自然段写的“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前一句的“慈祥”表现的是一位父亲对子女的关爱,后一句的“慈祥”则表现 的是一位父亲在子女面前,面对敌人所表现出的一位革命者的坚定与平静,前 后内容的呼应,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十六年前的回忆主要表现了什么
![十六年前的回忆主要表现了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17be0f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d.png)
十六年前的回忆主要表现了什么
1927年的春天,父亲有些反常,原来是军阀张作霖要来检查。
一天,“我”和父亲在家中,突然,闯进一伙人,把“我们”带走了,在女拘留所里,“我”见了母亲和妹妹。
十几天后的法庭上,和父亲匆匆见了一面,庭后,“我”、母亲还有妹妹被释放了。
第二天的报纸上却写着“李大钊等昨日已执行绞刑”,“我”和母亲昏倒了,因为我们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昨天还好好的一个人,就已经执行绞刑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主要讲述了1927年的春天,父亲有些反常,原来是军阀张作霖要来检查。
一天,“我”和父亲在家中,突然,闯进一伙人,把“我们”带走了,在女拘留所里,“我”见了母亲和妹妹。
十几天后的法庭上,和父亲匆匆见了一面,庭后,“我”、母亲还有妹妹被释放了。
第二天的报纸上却写着“李大钊等昨日已执行绞刑”,“我”和母亲昏倒了,因为我们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昨天还好好的一个人,就已经执行绞刑了。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记叙了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后和敌人作斗争的感人事迹,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
此文是回忆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也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2020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知识点、课后练习题、同步练习题
![2020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知识点、课后练习题、同步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d8537b5727a5e9856a61dd.png)
教材解析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
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本文是回忆录。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课后练习题: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本文按时间顺序,先写了父亲被捕前烧掉文件和书籍,以及工友阎振三被抓;然后写了父亲被捕时的情景,主要表现了敌人的残暴,父亲的处变不惊;接着写了法庭上父亲与敌人斗争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镇定沉着;最后写了父亲遇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情形。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虽然遭受了严刑拷打,但是他毫不动摇,依旧坚定;面对家人的时候,他用“安定”“沉着”感染着亲人,使亲人化悲痛为力量。
3.下面的句子分别写了李大钊的动作、外貌和语言,读一读,再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他的品格。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类似的句子:“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不但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悲伤。
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4.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
李 大 钊
顾全大局 勇 敢
被捕时 法庭上 被害后
伟 大 坚贞不屈 处变不惊
……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 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 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顾全大局、 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 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处变不惊) 2、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 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 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沉着冷静
3、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 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 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书籍 含糊 抽屉 恐怖 魔鬼 肥胖 残暴 匪徒 乱蓬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尖锐 僻静 粗暴 宪兵 酷刑 严峻 拘留 窝头
学习要求: 1. 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想一想: 按时间顺序,“我”回忆了父亲的 哪些事情? 2.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 默读三部分课文,划出描写父亲语言、行 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 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 籍和文件烧掉。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 三。
4.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 枪,就向外走。 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
好处: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的更加清 楚,得到的影响也更加深刻。
李大钊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 慈祥 。 坚贞不屈
0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 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 使他们化 悲痛为力量。 他的心中充满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 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 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主 要创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 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之一,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 央执委。
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派军警突袭搜查苏联大使馆,发 现大量军火及策划进行颠覆的活动证据,李大钊全家同时 在俄国兵营被捕,李大钊接受军法审判。4月28日,李大 钊同另外19人被以“和苏俄里通外国”为罪名绞刑处决, 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刑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野 80多年后的今天 那一片崭新的赤旗世界,已经成长为华夏的大 地
面对革命先 驱李大钊, 此时此刻, 你想对他说 些什么? 请拿起笔, 写下来吧!
作业: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1.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 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2.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 投到火炉里去。
5.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 了那一天。 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 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前后照应 首尾连贯
好处:整篇文章显得十分紧凑
三十八年 血雨腥风,你用铁肩和道义担示 二十二个日夜 铁链下,你用学者身躯撑起了民族的豪气 四十分钟 西交民巷,绞痛的历史字字清晰 十九个青年 注目、跟随、没有语言,那是静默的对峙 千万民众的呼吸 在高墙外,在青山中,在赤水畔,在山村,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