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演示文稿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学课件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d96d7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9.png)
美国的“开端计划”(“先行计划”)
• 1965年秋开始,对美国贫困缺乏文化 条件的家庭的4-5岁儿童展开,目的 是改善儿童身体健康,增进儿童情感 和智力,改善认知能力等。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学前教育与社会
学前教育
政治
促进 制约
社会
经济制度 文化
科技 人口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等方面的关系
学前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一是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构 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学前教育是 这个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 前教育和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存 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学前教育的发展要受到政治、经 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学前教育又服务于社会,促进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2、影响教育内容 如民间游戏
•3、影响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方法 •传统文化———尊卑 教师高高在上 •现代文化———平等 理解、尊重
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 (一)文化对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
• 学前教育的目标既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又受到文化 的影响。一定的文化传统, 具有自己独特的伦理道德、风俗 习惯、精神品格等, 对该文化之下学前教育的目标的定位会 产生直接影响。
• 其次, 影响文化的创造、更新。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 不断促 进为幼儿开发的课程、教材、玩具、图书等用品的更新、变化, 这本身就是文化的创新。
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1.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cf0aa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1.png)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 人才培养
学前教育是社会人才培养的起点,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适应能力的未来人才。
2 教育发展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3 社会稳定
通过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增加社会的稳定性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减少不平等 提还可以通过家庭的积极参与,为儿 童提供更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支持。
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
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在身体、智力、社交和情感方面的全面发展。
2
培养好奇心
学前教育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和创造力。
3
培养社交技能
学前教育要教导儿童学会与他人交往,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技能。
3 社交技能
学前教育提供了与同龄 人互动的机会,培养了 儿童的社交技能和团队 合作能力。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减少犯罪
学前教育的普及可以降低未来犯罪率,培养 出更加有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公民。
提高就业率
通过良好的学前教育,年轻人更有可能顺利 进入职业生涯,增加社会的劳动力素质。
促进社会平等
学前教育可以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接受教 育的机会,减少因贫困而产生的社会不平等。
社区合作
学前教育需要社区的支持和合 作,才能提供更全面、优质的 教育服务。
教育改革
社会资源的互动还需要教育改 革,提高学前教育的科学性和 有效性。
学前教育的挑战和未来展望
1
社会认知
学前教育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和重要性尚需进一步提高和普及。
2
师资短缺
学前教育师资不足和对教育者的培训支持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PPT幻灯片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1db7b85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6.png)
速度影响教育规模。
13
2、我国人口现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人口增长快 2)人口分布不均 3)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 4)特殊人口群体形成且壮大
14
3、人的社会化
1)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 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 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 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学期教育
促进 社会
制约
环境 经济 政治 文化 人口 社会群体
1
一、环境与学前教育
物质环境: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例如:天气、温度等自然因素和建筑、城乡等人为 环境。
——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精神环境: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
例如:家庭生活氛围、幼儿园园风等。
2
二、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
现代教育
基
促
4
3 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最初基础。学前 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方面的作用,在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 重视。
5
补充知识:
1、一个国家的文盲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普及的 程度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社会对 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还决定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手段的 变革。学前教育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如下变 化:
负面:造就了一批“电视儿童”
主要是大脑活动和小肌肉操作
17
2、高度工业化与学前教育
负面影响:铅中毒(智能和心理两个方面) (1)工业生产 (2)含铅汽油的废气污染 (3)室内污染 (4)含铅的衣服、食品等。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ppt课件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6a6c1d3968011ca300918f.png)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学前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一是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PPT课件
28
一、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
(一)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 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制约
经济最终决定、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而必然地决定、制 约着教育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相适应
PPT课件
29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统计表
年份 1949 1951 1957 1958 1960 1964 1975 幼儿园数(万所) 入园幼儿数(万人) 0.13 0.48 1.64 69.53 78.5 1.77 17.17 13.0 14.0 108.8 2950.1 2933.1 158.9 620.0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等方面的关系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2、理解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 其他各 方面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PPT课件
1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学前教育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和发展。 当人类从猿进化成人的时候,原始社会产生了。 为了使人类社会能够生存延续,人类必须实现自身 的生产、再生产。因此,抚养后代、保证学前儿童 存活与生长的教育就随之产生了,这就是最初的学 前教育。
PPT课件
4
二、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私有财产出现, 人类社会进入了有阶级的社会——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教育也就出现了与原始社会不同的 情况。 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利用手中的权力让自己的子女接受专人教育, 以便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未来的统治者和官吏。 同时他们毫不容情地剥夺平民的子女受教育的 权利,只允许他们跟随父母学习各种劳动知识 5 和技能。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出现了。
《学前教育学》主题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学前教育学》主题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6724b150912a21614792944.png)
艺术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相应的团体、社会设施等。 (4)人的心理、行为形态。如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观、
思维方式、精神风貌、习俗、传统和社会生活方式等。
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 1.文化对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制约 2.文化对学前教育内容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对学前教育方法、手段的影响和制约
作业布置
3.有人认为,学前教育与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没 有多大关系,请阐述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教育理念
政府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提高学前教育质 量的关键。 【案例】驻马店教育发展思路
(二)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提问】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什么时候? (2)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案例】2009-2014年以来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
主题2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目录
CONTENT
一、影响和制约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二、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政治
经济
文化
目的、性质、方向 速度、规模、质量
产生、发展 任务、需求 内容、手段
目标、内容 方法、手段
(一)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政治对学前教育性质和目的的影响和制约
02 政治——学前教育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
政府重视
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 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先决条件。
【自主学习】2010年-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 统计公报相关内容,并总结我国2010年-2015年幼 儿园、在园幼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增长的原因。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b634e662b160b4e767fcf6d.png)
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变 迁是永恒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变迁的动因在于社会经 济的发展和自身的规律性。
五、人口与学前教育
1、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中的教育战略 重点。
发展危机——是指儿童的发展所需要的种 种环境条件的丧失、变异,而给儿童的发展 带来的障碍和问题。
案例分析:
明明的爷爷和奶奶非常疼爱他,每天都担心幼儿园的食物营 养不够,在明明回家后,把大量的水果、蛋糕、肉类放到他面 前,看着明明把一大堆的食物都吃光才开心。
------思考:吃得好,长得好是否是家长对幼儿园的唯一要求? 在今天社会形势下家长选择幼儿园有了哪些新的要求?你认为 幼儿园应当怎样作才能适应这种要求?
2)人口对教育纵向结构的影响表现为接受各层 次教育的学生人数要随着人口的变化而调整。
3)人口对教育区域布局也有影响,如人口增长 速度影响教育规模。
2、我国人口现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人口增长快 2)人口分布不均 3)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 4)特殊人口群体形成且壮大
3、人的社会化
1)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 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 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 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3 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最初基础。学前 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方面的作用,在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 重视。
补充知识:
1、一个国家的文盲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普及的 程度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学前教育中幼儿园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
![学前教育中幼儿园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cbc4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6.png)
学前教育中幼儿园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学前教育中幼儿园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是幼儿在正式进入小学前的阶段,起到了培养、教育和发展幼儿潜能的重要作用。
而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幼儿园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对幼儿园教育理念的影响学前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而教育理念则是指导教育活动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社会发展对幼儿园教育理念的制定和调整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幼儿园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调整和发展。
比如,现代社会对于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需求推动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朝着激发创造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方向发展。
因此,社会发展对幼儿园教育理念的演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对教育内容的影响幼儿园教育内容是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来制定的。
社会发展对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需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幼儿园教育内容需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儿童。
2. 价值观念的变迁。
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也影响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制定。
在当代社会中,尊重多元文化、弘扬环保理念等价值观被广泛提倡,这也需要反映在幼儿园教育内容中。
3. 科技创新对教育内容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也需要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例如培养儿童对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等。
三、对教育方法的影响教育方法是指导教育活动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社会发展对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幼儿园教育方法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具、互联网资源等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2. 合作学习和社会交往的重视。
社会发展促进了幼儿园教育方法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合作学习和社会交往发展。
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2325bb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f.png)
促进社会公平: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 提高社会素质: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社交能力提高社会整体素质 促进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增强社会凝聚力: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
提高劳动力素质:学 前教育有助于提高劳 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从 而促进经济发展。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学前教育是社会 进步的基础
学前教育对儿童智 力、情感、社会性 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学前教育是提高 国民素质的重要 途径
学前教育对家庭、 社会、国家的发 展具有深远影响
学前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学前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学前教育可以减少社会不平等促进社会稳定 学前教育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促进创新:学前教育 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 力和想象力为经济发 展提供创新动力。
提高就业率:学前 教育可以增加就业 机会提高就业率从 而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学前 教育可以缩小贫富差 距促进社会公平从而 促进经济发展。
财政投入: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 师资培训:政府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育设施: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设施的投入提高学前教育的硬件水平 教育监管:政府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保障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安全
政府投入:增加学前教育经费 提高教师待遇
社会组织:提供学前教育服务 如社区幼儿园、公益组织等
企业支持:企业赞助学前教育 项目提供教育设施和资源
家庭参与:家长参与学前教育 提供家庭教育和资源Leabharlann 社区资源:提 供场地、设施、
师资等资源
社区活动:组 织亲子活动、
学前教育学(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学前教育学(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7d57b12a300a6c30c229fc9.png)
Page
11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三)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最初基础。学前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方面的作用,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学前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和工作,减轻家长养育幼小子女 的负担,使他们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和学习,直接保护和解放劳动 力,从而为发展经济服务。
Page
10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与手段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的变化: 1、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2、工业社会--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 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 3、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4、现代社会--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 全面性发展
Page
19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群体。 家庭,特别是母亲对幼小儿童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是儿童以后 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中亲密的人际关系,父母对儿 童的爱抚、教养,对儿童个性的发展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家 长参与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及学前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极为重要 的一环。 家庭结构对学前教育也有一定影响。(大家庭、核心家庭和单 亲家庭)
学前教育学
主讲人: 张罗斌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美国一个教育研究基金会1962年在密歇根州发起了一项历时30 年的学前教育跟踪研究。研究对象是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差但接受过学 前教育的儿童。追踪他们一直到二十七八岁,发现与没受过学前教育 的同类人相比,有三个明显的差别:一是明显提高了学习成绩,学业 完成率高,特殊教育需求小;二是明显提高了社会稳定性和社会责任 感。这部分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年轻人的成婚率高,属于双亲家庭的子 女多,就业率和有酬率(有报酬的就业)高,占有资产率高,犯罪率 低;三是明显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根据研究报告的测算,对这组儿 童投资1美元保育教育费,可以减轻纳税人7.16美元的负担,投资回 报率为1:7。最后的结论是,早期教育的投资收益大大高于投资的花 费。
学前教育学ch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学前教育学ch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9fa80e1fab069dc502201aa.png)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教学目的:1、了解学前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
2、理解学前教育的功能。
二、本章重点在于学前教育的功能第一节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要了解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必须了解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发展首先要了解学前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现以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为线索,对学前社会教育的发展描绘一个简单的轮廓。
(一)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学前社会教育产生于十八世纪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学前儿童是完全由抚育、培养。
随着人类的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资本主义大工业粉起后,母亲参加社会的生产劳动,幼小儿童无人照管,提出了在家庭以外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社会需要;同时,由于文化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儿童教养问题也逐渐重视起来,因而推动了学前社会教育的建立和发展。
当时在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简易的学前儿童的教养机构。
其中最早的是法国牧师奥贝尔林于1767年在他的教区建立的一所托儿所,聘请青年妇女照顾在田间劳动的父母的小孩,教小孩游戏,还常带儿童在田间散步,收集植物标本,大一些儿童就教他们纺纱、缝纫。
奥林贝尔的革新引起地方上的反对,但是法国政府还给了他一笔资金,以后法国的一些托儿所也受到政府的支持,德国政府在1802年也仿效法国在柏林等地建立了托儿所。
当时英国空想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所创立的托儿所很为著名。
1816年欧文在他的模范区新拉克建立了"性格形成新学园",其中包括收托两至五岁儿童的学前教育界机构,最高时有三百名儿童。
他在历史上为工人阶级创办了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
与此同时,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1837年在勃兰根堡创设了收托一至七岁儿童的教育机构,实验他的教育设想,并于1840年首次命名为幼儿园。
以后这一名称在国际上一直沿用至今。
我国学前社会教育的早期发展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幼儿的教育。
人们相信"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非常注意从小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向他们灌输做人处事的道理。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ppt课件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2d565283d049649a665816.png)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1)教育制度必须保持与政治制度的一致与相适应,教
育制度往往都随政治发展而变革。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改革起着定向和支持作用。 3.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1)政治决定教育经费份额的多少。 2)政治决定教育经费的筹措
4.政治对受教育权的影响 任何一个社会的受教育机会都是由统治阶级分配的。 ---阶级社会存在等级制,吩咐差距悬殊,贫民阶层没有受教育
人口是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的人的群体,组成 人口整体不单纯以数量显示,还包括性别、文化程度、 婚姻状况、民族从属、劳动种类、年龄区分与趋向。
(一)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对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的影响 ---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教育全局发展的目标,即预期要达到的未
1.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组成 ---噪音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生理组织的影响
1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20分贝以下的声音,一般来说, 我们认为它是安静的,当然,一般来说15分贝以下的我们就可以认 为它属于"死寂"的了。20-40分贝大约是情侣耳边的喃喃细语。4060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 70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90分 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而呆在100-120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 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致聋)。其中汽车噪音介乎80-100分 贝,以一辆汽车发出90分贝的噪音为例,在一百米处,仍然可以听 到81分贝的噪音
3)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环境污染与“三致作用” 环境污染往往具有使人或哺乳动物致癌、致突变和
致畸的作用,统称“三致作用”。“三致作用”的危害,一般 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显露出来,有些危害甚至影响到后代。 ---致癌:早在1775年,英国医生波特就发现清扫烟囱的工人易 患阴囊癌,他认为患阴囊癌与经常接触煤烟灰有关。1915年, 日本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煤焦油可以诱发皮肤癌。
《学前教育学》主题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学前教育学》主题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6724b150912a21614792944.png)
财政投入
政府财政投入的增长,是学前教育规模 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案例】丹麦2004-2007年学前教育状况
教育理念
政府教育理念的创新,是提高学前教育质 量的关键。 【案例】驻马店教育发展思路
3.学前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教师讲解】 (1)影响文化的保存、传递、传播。 (2)影响文化的创造、更新。
总结
01 学前教育 02 学前教育 03 学前教育
政治 经济 文化
【重点】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学前教育发 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业布置
1.试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说明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与学前教育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举例】新中国建立以学前教育公职人员的选拔、任 用以及他们的行为导向
经济杠杆
通过经济杠杆控制学前教育的方向, 对办学权限进行严格控制,如民间 办学均需申请审批等。
02 政治——学前教育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
政府重视
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 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先决条件。
(二)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提问】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什么时候? (2)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案例】2009-2014年以来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
2.学前教育的任务受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作业布置
3.有人认为,学前教育与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没 有多大关系,请阐述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PPT课件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94e1cbc850ad02de8041b2.png)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 一、 学前教育机构的历史
▪ (一)托儿所
▪ 1、第一个托儿所是由麦克米伦姐妹于1911年在英国建立的。
▪ 2、1913年,普若特创办了美国的第一所游戏学校。
▪ 3、1933年10月,联邦政府紧急救济署批准建立托儿所为失业人员提 供就业机会。
▪
可编辑
1
学前教育学 pre-school pedagogy
一、 学前教育机构的历史
▪ (二)日托中心 ▪ 1、1844年,第一所日托中心在巴黎4年,纽约市的保育室与儿童医院开办了美国第一 所日托站。
▪ 3、托儿所与日托中心的异同。 ▪ (三)幼儿园 ▪ 1、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第一所幼儿园。 ▪ 2、1856年,舒尔茨在自己家里开设了美国第一所幼儿园。 ▪ 3、1896年,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一所实验幼儿园。
可编辑
2
学前教育学 pre-school pedagogy
二、影响幼儿教育方案的三种理论
▪ (一)弗洛伊德的贡献
▪ 弗洛伊德创始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第 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
▪ 1、其理论强调个体早期经验的重要性。弗洛伊德确信 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的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
7
学前教育学 pre-school pedagogy
三、早期儿童教育基本理论的原则
▪ (一)儿童各自有不同的本性和特征 ▪ (二)基因结构与环境共同决定每个人的发展过程 ▪ (三)身体、心理、情感、智力和社会性发展是相互关
联的
▪ (四)儿童的发展成长有一定的顺序性与阶段性 ▪ (五)态度与情感在学习与个性发展中是最重要的 ▪ (六)了解与可信赖的指导对儿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教育措施
2-5岁儿童设立游戏场,请爱孩子的青年女子 作老师,发展好品格;
5-10岁儿童提供免费入小学学习的条件; 为10岁以上的童工、青年设业余学习班; 为成人举办实用讲座。
1816年,他将所设的的各个文化教育机构 (其中包括幼儿学校)集中起来,建成“性 格形成新学院”。
1816年,在新拉纳克创办了“幼儿学校”。 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创办的幼儿社 会教育机构,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游戏场。 目的:女工们在工作时不惦念孩子
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与学前教育
1776年,法国牧师奥柏尔林在他教区建立一个托 儿所
(一)欧文创办了“性格形成新学园”中的 “幼儿学校”
欧文(Robert Owen , 1771—1858)是英 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在“教育万能”思想的影响下,认为 教育可以使人形成良好的性格,从而改 变社会的面貌,并坚信必须尽量从儿童 最小的时候开始培养,才会收到真正的 效果。
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新中国第 一个学制,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为幼儿园。
1. 蒙养院的意义、对象 2. 蒙养院的设置 3. 蒙养院保教要旨 4. 蒙养院课程 5. 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 6. 蒙养家教合一
四、现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 1934年《托儿所组织条例》 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
(三)我国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1903年在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办园方针和方式均采用日本模式,特聘 请3名日本女师范生任教。
教育保育任务包括发展身体、开发智能、 培养行为习惯
招收对象为5---6岁儿童,学期一年,收 托时间为每日3小时。
开设的科目有行仪、训话、幼稚园语、 日语、手技、唱歌、游戏7项。
《奏定学堂章程》中包含《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 育法章程》,是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第一次用国家学制的形式把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 蒙养院,癸卯学制所定位的蒙养院,是我国幼儿教育 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里程碑。
蒙养院 幼儿园
1904年,蒙养院
1922年,《学校系统改革令》即壬戌学制,将 蒙养院改称幼稚园,规定收受6岁以下儿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 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 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 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 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 遇。
2003年《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指导意见》
今后5年(2003-2007年)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 是: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 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 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
今后5年,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学 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55%,学前一年儿童受 教育率达到80%;大中城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全面提高0一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 能力。
欧文的幼儿学校
教育手段 :游戏、跳舞和体操 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要善良和正派。 欧文重视家庭教育
“幼儿学校”点评
极为成功,恩格斯曾经给予高度的评价 目的主要是保育 学校中教育的成分很少 具有福利性质
(二)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1837年福禄倍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创办了幼儿 教育机构, 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 福禄倍尔——“幼儿园之父” 其学习玩具叫做“恩物设好学堂,培养幼稚园“保 姆”,招收15---35岁女子专门学习保育学科。
湖北幼稚园后改称为蒙养院,原址现为 湖北武昌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湖北幼稚园后改称为蒙养院
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癸(guǐ)卯(mǎo] )学制:1904年,清政府由张之 洞、张百熙、容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 (guǐ)卯(mǎo] )学制。
原始社会初期:氏族内部的公共教育 原始社会末期 :家庭教育 目的:保证儿童生存,并向他们传授维持生存 所必需的基本的知识经验。
教育者:妇女和年老体弱的成人
二、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出现了学校 教育:阶级性、等级性 幼儿教育仍然在家庭中分散地进行
为什么幼儿公共教育在奴隶社会和封 建社会不能实现?
三、近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演示文稿
优选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 关系
• 学前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 一是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 为什么学前教育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和发 展的?
•
一、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教育特点:和生活、劳动结合在一起,没有分 离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能。教育没有阶级性, 每个幼儿受到的教育是平等的。
六)明确政府职责。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 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 予补助。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 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
五、当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952年《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 1989年《幼儿园规程(试行)》和《幼儿园管
理条例》 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3年《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