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四川省宏能芙蓉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某某某工作面防灭火专项设计编制单位通防科编制审核批准编制日期工作面防灭火专项设计审签栏单位/职务签字意见通风瓦斯队抽采防突队采煤队运输队机电队救护队通防科机电科安全科调度室通防副总工机电副总工采掘副总工生产副总工安全副总工行政副总经理机电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安全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总经理为了有效防止某某某工作面火灾的发生,落实某某某防灭火责任,避免火灾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威胁矿井人身、生产的安全,特编制某某某工作面防灭火专项设计。
一、工作面概况(一)某某某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表1所示:表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水平名称+450m水平盘区名称中三盘区地面标高+500m~+580m 井下标高+415m~+436m地面相对位置位于高县境内两合岩~老鹰岩一带,属于山丘、干溪流地形。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工作面距地表垂深在75~165m,地表无民房。
井下位置与四邻关系某某某工作面开采B3+4#煤层,位于中三盘区西翼下部延伸段。
下段B3+4#煤层工作面暂未布置,上部53311工作面已回采;东邻中三延伸回风下山,西部为中四盘区未开采区域。
(二) 工作面参数及煤层情况工作面参数:某某某工作面设计走向长255m,倾斜长94m,可采储量103653t,煤层情况如表2所示:表2 煤层情况表煤层厚度(m)2.4~3.52.9煤层结构半暗半亮型无烟煤容重(吨/m3) 1.65煤层硬度f=1.5 煤种无烟煤炭WY倾角(°)7~15°11°稳定程度较稳定煤层情况描述某某某工作面为B3+4#煤层,以半暗半亮型无烟煤为主。
(三)瓦斯煤层情况1、瓦斯涌出量:根据以往芙蓉煤矿B3+4煤层瓦斯地质资料,瓦斯涌出量较大。
2、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3、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有自然发火倾向。
(四)工作面采煤方法1、采煤方法: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
2、采高的确定:根据某某某工作面地质情况和我矿现有设备性能决定:工作面采高为全煤厚,局部地段破底。
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2)

目录前言 (2)第一节自然发火危险性 (5)第二节防灭火方法 (6)(一)预防性黄泥灌浆防灭火 (6)(二)井下移动式阻化剂灭火系统 (15)第三节防灭火措施 (18)第四节火灾检测及防灭火管理 (23)第五节井下防火构筑物 (23)第六节职工消防培训 (26)前言矿井火灾是矿井的主要灾害之一,随着我国煤炭产量的不断增加,新建矿井的增多和开采强度、开采深度的增大,矿井防灭火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存在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已占到60%以上。
每一场火灾的发生,轻则破坏煤矿开采的部署,干扰矿井的正常生产;重则烧毁煤炭资源和井下材料、设备;更有甚者可能引燃瓦斯煤尘爆炸,酿成人员伤亡的重大恶性事故,导致矿井的提前报废。
重大恶性火灾事故造成政治、经济以及资源上的损失往往是难以估量的,对矿工情感上的伤害也非短期可以消除的。
此外,由于矿井火灾造成土壤、水资源、植被、大气层的严重污染,威胁到人类生存的环境。
在矿井火灾发生总数中,外因火灾所占比重较小,但其发生突然、发展迅猛,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往往造成重大事故;内因火灾(自燃火灾)是由处在特定环境下的煤吸附氧气产生热量,并在一定条件下热量得以积聚而形成的,90%以上的矿井火灾属于内因火灾范畴,其发生和发展往往伴有一个孕育的过程,根据其征兆能够在早期发现,常常发生在人们难以进入的采空区内,一旦形成火灾,面积较大、温度较高,且火源位置难以确定,灭火比较困难。
山西柳林碾焉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为资源兼并重组整合单独保留矿井,现为证照齐全的生产矿井,批准开采4-9号煤层,其中4、8、9煤层可采,现部署开采4、8号煤层,生产能力为0.9Mt/a。
2017年4月14日,由山西公信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综合测试中心对8#煤层自燃倾向性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煤吸氧量0.69cm³/g,8#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I级,属于自燃煤层。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条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矿防灭火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8]161号)的规定,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必须编制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的措施。
均压通风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2021新版)

均压通风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2021新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483均压通风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2021新版)一、作业项目概述1、作业地点:综采工作面2、作业内容:采用均压通风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防止采空区有毒有害气体涌出到工作面造成人员中毒或缺氧窒息。
3、计划作业时间:预定施工时间为年月日--年月日。
二、重点措施摘要1.现场管控重点:均压通风失败后工作面有害气体涌出,易造成工作面人员中毒、窒息或瓦斯事故。
2.重点管控措施:机电部门加强均压设备、供电系统检查,杜绝无计划停风。
通风队需每班检查1次均压通风设施,确保通风设施完好、可靠。
均压风门不得少于3道,并设专人看管,风门需安设风门开关传感器和语音报警装置,风门之间需安设直通矿调度室电话。
进入工作面人员必须会熟练使用自救器,当发生均压失败有害气体涌出时,佩戴自救器撤离。
完善工作面及上隅角监控系统,当出现气体积聚升高或氧气低于18%时,撤出人员、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为确保该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特成立工作面均压防灭火作业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一)组织机构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机电矿长组员: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掘进矿长通风副总技术副总地质副总生产办主任安管办主任调度室主任机电办主任综采*队队长通风组组长通风队队长机电队队长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处理均压防灭火有关事宜,以保证安全生产。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196采面防灭火设计生产科一、工作面概况1、本区位于主提升井北侧,上部为顶板岩石,下部为未回采煤层。
西部以坐标40405300为界,东部以40405500为界,北部以4538750为界,南部以4538650为界2、与地表关系:本区上部为小烈山北坡,地表的冲击层厚度在0---20.00米左右,其覆盖率在90%左右。
地面标高为640.00米水平,距工作面垂深447.00米。
二、煤层及煤层顶底板本区煤层为F13上盘B组煤,走向呈东西,倾向北,平均厚度20.00米,其直接底板为炭质页岩及火成岩,老底为灰色、灰黑色粉砂岩,层理明显,泥质结构,遇水膨胀,易风化,顶板为灰白色细砂岩,初次揭露较硬,遇水易变软。
煤质特征以黑色为主,局部为褐黑色,条痕褐黑色,沥青光泽。
亮煤和丝炭呈条带互层。
煤质较松散,细条带结构明显。
常具阶梯状或参差状断口,性脆,裂隙发育,为半暗—半亮型煤。
三、瓦斯情况本区由于受断层影响,无烟煤赋存及附近采空区瓦斯向本区渗透,从而增大该区瓦斯涌出量,本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8米3/吨。
四、煤尘和自燃发火情况1、本区所采煤层为烟煤和无烟煤,但煤质松软煤尘较大,打眼过程中易产生煤尘,且煤尘有爆炸性。
因此需加强消尘工作,必须使用好水炮泥,且做好炮前、炮后洒水降尘工作。
2、该煤层本身具有发火的倾向性,属自燃煤层,应注意加强防火工作。
3、顶板情况:本工作面属急倾斜特厚煤层,顶板为I级易冒落顶板。
4、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煤层节理发育,褐煤及油页岩易自燃发火。
矿井各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二类容易自然发火煤层。
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0天,一般为3-6月。
五、防灭火设计1、工作面回风顺槽沿煤层底板布置,工作面的运输顺槽沿煤层顶板布置,到边界后由切眼贯通,回采时采用后退式。
2、工作面两顺槽煤层破碎段建立防火观测点,每班瓦斯员不间断检查,并对检查的数据记录清楚。
3、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对于工作面两隅角没有完全充填的地段,利用移动注浆泵进行注浆处理。
工作面防灭火设计要点

工作面防灭火设计要点(一)工作面概况1、煤层赋存情况、可采煤量、开采期限、巷道布置、采煤方法、开采线、停采线位置等。
2、通风、防火情况。
开采煤层工业化验分析报告的有关参数,国家授权单位作出的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煤层自然发火期及矿井实际统计数据、煤层自然发火的标志气体等。
3、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等。
(二)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方案选择根据自然发火危险程度和开采技术条件选择下列一种或几种方法。
(三)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方案及技术要求1、灌浆防灭火。
灌浆管路的材质、管径选定,灌浆管路闸阀设置、灌浆管路长度、防火灌浆方式、灌浆地点、灌浆时间、灌浆浓度和灌浆量等。
2、注氮或注三相泡沫防灭火。
移动制氮机位置、注氮管路的材质、管径选定,注氮管路闸阀设置、注氮管路长度、防火注氮方式、注氮量、注氮浓度等。
3、均压技术防灭火。
4、阻化剂和凝胶防灭火。
阻化剂种类和数量、阻化效果等主要参数的选定;凝胶和促凝剂材料的选定,明确规定凝胶的配方、促凝时间和压注量等参数。
(四)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措施1、发现自然发火征兆必须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2、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及特殊的施工条件,说明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3、防火预防性灌浆后防止溃浆、透水的措施。
4、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标志气体选择。
5、选定自然发火观测站或观测点并建立监测系统。
6、根据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的参数,确定回采工作面月推进度。
7、采取预防性灌浆、喷洒阻化剂、注阻化泥浆、注凝胶、注惰性气体、均压等措施的注意事项及应遵守的规定。
8、其他安全注意事项等。
9、附图(防火灌浆、注氮、监测系统图、预筑防火门墙位置)等。
周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2021修订版)

XXXX矿井防灭火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第一章矿井概况一、矿井基本概况XXXX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崇信县新窑镇周寨村,矿井南边与崇(信)大(湾岭)公路相接,向东北87km到崇信县城,向西23km至大湾岭与宝(鸡)平(凉)公路相连,从大湾岭向北11km即到宝鸡-中卫铁路的安口窑火车站,向南124km至陇海线宝鸡车站。
日前生产的煤主要靠公路运输,矿区交通便利。
本区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多为黄土梁峁和沟谷,地势高低不平,地形较为复杂,总体是西北部较高,东南部相对较低,海拔在1190-1600m之间,相对高差一般为100-250m左右。
地貌类型属于构造剥蚀丘陵区。
本区为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干燥,夏秋温湿多雨,常年温差较大,太阳辐射充足。
冬季多西北风,春夏季多西南风。
年主导风向偏南。
年平均降水量607mm,集中在7-9月,占年总降水量一半以上;年平均气温为20.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36.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
年蒸发量1012-1666mm,平均蒸发量1435.2mm;平均无霜期168天,最大冻土深度72cm,一般每年11月开始封冻,次年3月解冻。
二、生产系统简况1.采煤系统本矿现有1个31502综采安装工作面,开采煤5层。
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
31502回采工作面采高为2.5m,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工作面采用730型刮板运输机运煤,运输巷采用皮带运输。
运至990中央煤仓,再通过主井箕斗提升至地面。
2.掘进系统现有1个煤321探巷掘进工作面,采用φ18×2200mm锚杆和φ18×7300mm锚索配合钢带联合支护。
落煤经过煤2-1石门的皮带机运至1050煤仓,再由皮带上山主运皮带运至中央煤仓,经主立井箕斗运出地面。
3.提升运输系统矿井主立井为箕斗提升,主要提升煤炭;付立井为罐笼提升,主要提升人员和物料;措施斜井作为主要运输大件设备。
井下主要运输巷道是990运输大巷,以皮带运输为主。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监督检查机构应建立详细的检查 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 改通知书,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
。
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建立完善的防灭火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防灭火设施完好率、火灾事故 发生率、火灾隐患整改率等指标。
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对防灭火工作成 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和处罚。
采用阻燃材料
在采煤工作面的设备、设施及支护材 料等应选用阻燃材料,降低火灾发生 的可能性。
配备消防设施
在采煤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设置消防 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以便在 火灾发生时及时扑救。
灭火方法及器材选择
灭火方法
根据火灾的性质和规模,选择合适的 灭火方法,如直接灭火、隔绝灭火、 综合灭火等。
灭火器材选择
2024-01-28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 施
汇报人:
目 录
• 引言 • 采煤工作面火灾危险性分析 • 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 现场管理要求 • 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价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02
防止火灾事故
采煤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威胁矿工生 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因此,制定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旨在预防 火灾事故的发生。
事故的发生。
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防 灭火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采 煤工作面防灭火工作的科技含量
和水平。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效果评估
提高了防灭火能力
01
通过本次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采煤工作面的防灭火能力
得到了显著提高,有效降低了火灾事故的发生率。
完善了安全管理体系
507工作面防灭火设计及措施

507工作面防灭火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通风区2019.4.15目录一、507工作面概况 (1)1、工作面煤层情况 (1)2、工作面通风概况 (1)二、507工作面自燃发火隐患分析 (2)三、507工作面防灭火方案及防灭火系统设计 (2)1、507工作面防灭火方案 (2)1.1初采期间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3)1.2正常回采期间防灭火方案 (3)1.3推进缓慢、过断层或停采收作时防灭火方案 (4)2、防灭火系统设计 (4)2.1 507工作面灌浆系统设计 (4)2.2 507工作面注氮系统设计 (5)2.3防灭火监测系统设计 (6)2.4防火门设计 (7)四、安全技术措施 (8)1、灌浆安全技术措施 (8)2、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8)3、外因防灭火措施 (10)4、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11)五、避火灾路线 (13)六、附图 (14)507工作面防灭火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一、507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煤层情况507工作面为5煤层东翼盘区设计首采工作面,周围均为未开采区。
工作面设计走向长3124米,倾向宽250米 ,回采上限为1080米,下限为1001米,地质储量1185.8万吨,可采储量948.6万吨。
5煤层:黑色,半暗~暗淡型,块状及碎块状为主,少许粉末状,层理清晰,干燥,平均总厚13.27m,含夹矸3~16层。
根据勘探报告提供的瓦斯资料,5煤层的最大瓦斯含量0.03m3/t。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煤田麻地梁井田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3.4),本井田各可采煤层的自燃煤样中煤的吸氧量介于0.59~0.76 cm3/g之间,煤的自燃倾向性类别为自燃和容易自燃,其中4煤、5煤为自燃发火煤层(Ⅱ级),煤层自燃发火期一般为40~60天。
2、工作面通风概况507综放工作面采用“一进一回”的通风方式,进风流沿507胶带机顺槽进入工作面,回风经507辅助运输顺槽进入回风斜井至地面。
二、507工作面自燃发火隐患分析1、工作面为II类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短。
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工作面防灭火设计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建筑火灾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防火措施,成为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由于工作面面积大、人员多、设备复杂,极易发生火灾事故,因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尤其重要。
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详细介绍工作面防灭火设计的相关要点。
一、建筑物结构设计正常情况下,施工现场主体建筑物不应该建筑于民用房屋上面,不得设置私装电子宣传牌,不得在建筑物外挑悬超过0.3米以上的物品,若需有楼道,宜采用钢桁架结构,并应在楼梯口处布置自动喷水系统、手提式灭火器等防火设施,防火间距应保证宽度在1.5米以上,采光和通风设施应合理配置。
二、防火材料的使用在施工现场材料需要严格把关,应使用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防火材料,包括隔墙、天花板、地面、人防门等构件,不得使用易燃材料。
此外,应按照防火防爆标准选购电线、电缆、开关等电器设备,并配备相应的隔爆或防爆设施,并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三、灭火设备配置在工作面防灭火设计中,应配备消防水枪、灭火器、消防水带等设备,设有固定消火栓、喷淋、自动喷水等自动灭火设备。
消防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选购,并严格按照规定的位置、型号、数量设施和维护管理。
消防设备应设置在易燃物、易爆物贮存、加工、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的必经区域。
四、疏散通道的设置在工作面防灭火设计中,应合理设置疏散通道,通道宽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在疏散通道处应设置紧急照明和安全标识,以便于疏散人员在火灾发生时快速安全地撤离。
五、员工应急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应急技能,防止火灾事故发生或减少火灾的损失,企业应对员工进行消防应急处理的技能教育和培训,使员工熟练掌握逃生、报警、灭火等应急技能。
六、定期检查及维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完成后,应根据规定进行定期的检查及维护,以保存其正常、有效的防火防灭火功能。
每月查看消防设备并进行灭火器、消防水带及防火门、通风口等部位是否完好。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背景随着“煤改电”政策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煤炭企业在转型升级中不仅需要关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需要关注煤矿安全工作,特别是要指出的是防灭火的问题。
煤矿通常存在着煤层自燃和人为火源两种情况,人为火源是导致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此,加强采煤工作面防灭火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作面防灭火设计工作面防灭火设施采煤工作面防火工作是依靠防火设施实现的。
工作面防火设施主要包括防煤尘、防煤层自然发火、防人为火源等方面。
常用的工作面防灭火设施有:1.消防水带和灭火器设置消防水带和灭火器是基本的防火手段。
消防水带应与工作面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相通,同时应设在煤眼、空壳、乱挂顶板等容易起火的地方;灭火器宜安装在容易引起人为火源的地方。
2.喷水冲孔设备喷水冲孔设备是应对地下煤层自然发火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可有效地防止煤尘燃爆和煤层大面积自然发火。
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向煤层深部喷射冷水从而防止煤层空气进入,使煤层内的温度降下来。
3.氨纤维堵漏板氨纤维堵漏板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新型堵漏材料,具有无毒、无味、耐高温、耐腐蚀等优良性能。
此外,它还能迅速反应并释放大量的氮,有效地控制了煤层内的氧气浓度,从而达到了防止煤层自燃的效果。
工作面防灭火管理要使防火设施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工作面防灭火管理也非常重要。
工作面防灭火管理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员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对从事工作面作业人员进行消防知识的教育,增强他们防火意识和消防应急能力,避免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火灾事故。
2.对工作面防火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测、维修和更换消防器材,确保防火器材设施完好,并且季节性地进行清理和检修。
3.对工作面各个环节的检查和监督设立工作面防火监督员,定期对工作面的防火设施、人员防火意识和防火措施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结论对于煤炭企业来说,科学、合理的防火措施和防火设施是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49201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49201综放工作面防灭火专项设计一、工作面概况1、49201工作面所采煤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9#煤层,煤层产状平缓,裂隙较发育,9#煤层厚6.9-11.7m,平均厚度8.9m,煤层结构为复杂结构,以弱玻璃光泽为主,条带状、均一状结构,以半亮型—半暗型煤为主,煤层节理发育,性脆,含大量的黄铁矿结核,含2-5层夹矸,厚度在0.15-0.4m左右,夹矸以黑色泥岩或粉砂岩为主,局部地方为灰褐色高岭质泥岩。
根据倾角工作面处于属近水平煤层,倾角为0°~5°。
稳定程度为稳定,变异指数为4%,可采指数为100%。
49201工作面采用盘区长壁综采放顶煤开采方法,采空区顶板处理为全部垮落法。
工作面煤厚8.9m,设计采高确定为3.2米,采放比为3.2:(8.9-3.2)=1:1.82、工作面通风方式选定一进一回,即辅运顺槽进风,主运顺槽回风的“U”型全负压通风,配风量1494m3/min。
通风路线:副斜井→西翼回风大巷→井东辅运大巷→49201辅运→49201工作面→49201主运巷→井东回风大巷→2#回风斜井→回风立井→地面。
3、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0.0131m3/t,绝对涌出量为0.3428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0.4158m3/t,绝对涌出量10.8732m3/min,属低瓦斯矿井。
49201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0111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3235m3/min。
4、9号煤层火焰长度为6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为45%,有煤尘爆炸性。
5、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煤的自然发火期最短为3-6个月。
二、工作面防止内因火灾专项内容采空区的封闭不及时或采空区漏风导致的煤层自燃;浮煤长时间堆积导致煤层的自燃。
由于我矿煤层有自燃倾向性,发火期短,为此特编制针对性防灭火设计。
(一)内因火灾预测预报采空区或井巷风流中出现CO,其发生量呈上升趋势;风流中出现C02,且其发生量呈上升趋势;煤炭、围岩及空气和水的温度上升,有时出现雾气,闻到有煤焦油味等;人处于发火地区时有头痛、闷热、四肢无力等现象;火源点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大,出现雾气,煤壁挂水珠,类似“出汗”现象;出水酸度增大。
2021年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2021年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2021年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为有效预防和遏制综采工作面因地质构造带火灾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矿井整体抗灾能力,结合本矿实际,特制定本矿防灭火安全措施:一、成立防灭火领导组:组长:赵宝宝副组长:李守富、朱凡杰成员:郭贵珍、郭建厅、董少勇、刁补钱二、矿井防灭火安全措施1.井上下分别设立消防材料仓库,仓库内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包括水管、灭火器、沙箱、沙袋、铁锨、木板等,并设专人管理。
由通防队负责管理。
2.严禁一切非生产火源下井,如生石灰及点火工具等;井口20米范围内严禁出现明火及火种。
3.井口房及其20米范围内禁止使用煤炉、电炉取暖,井下严禁用灯泡取暖。
4.主要绞车道,主要运输道及井下机电峒室,都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5.井下和井口房,严禁采用木板或其它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和休息间。
6.井下和井口房内,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工作,每次都必须制订专门安全措施,并报主管矿长批准,并指定专人在场检查和监督,且要求施工现场必须做到:(1)前后两端10m的井巷范围内,必须是不燃性支护,并有消防供水管。
(2)有两台以上灭火器。
(3)焊接地点下方,有不燃性材料隔离火星。
综采工作面防灭火设计

综采工作面防灭火设计综采工作面防灭火设计是煤矿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指在采煤过程中为防止火灾的发生而制定的计划和设计方案。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步骤来阐述综采工作面防灭火的设计过程。
第一步,制定综采工作面消防规章制度。
消防规章制度是综采工作面消防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对消防管理和应急措施的规范化、制度化。
制定综采工作面消防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制定应急预案、明确防火安全责任和防火义务、明确使用电器设施的注意事项等。
第二步,进行综采工作面防火检查、评估。
这是判断综采工作面是否存在火灾安全隐患的基本手段。
检查、评估应包括可燃物的储存、消防设施的齐全性、电器设施的使用安全等方面。
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应当及时采取相关的防火措施,确保煤矿消防安全。
第三步,制定合理的综采工作面防火措施。
通过检查、评估后,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综采工作面防火措施,对综采工作面进行有效的防火保护。
例如,站立支架压煤机和输送机的滚筒是否进行了防火覆盖等。
第四步,配备专业的防火队伍。
煤矿应当配备专业的煤矿消防队伍,负责煤矿生产现场的消防工作。
消防队伍应有一定的防火常识和技能,具备进行紧急处置的能力。
同时,每个矿工都应接受必要的防火培训,知晓防火安全措施。
第五步,备足防火设施和器材。
合理使用消防水泵、灭火器、灭火器壶、消防水、红外探测仪等防火设施和器材,对综采工作面进行全方位的灭火保护。
考虑到煤矿的特殊性和空间限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设施和器材配置。
综采工作面防灭火设计是煤矿生产安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预防煤矿火灾的有效手段,而且能够提升矿工的消防意识和素质,确保煤矿的生产安全。
因此,煤矿企业应把握设计防灭火措施的核心要点,实施科学的防灭火设计方案,落实行之有效的防灭火保障措施。
2021年矿井防灭火标准措施

矿井防灭火方法第一部分内因火灾防治(煤层自然发怒)平朔井工二矿开采4#、9#煤均属自然发怒煤层,煤层有自然发怒倾向,自然发怒等级为Ⅱ级。
所以防治煤层自然发怒,是我矿“一通三防”工作关键。
为了有效防治我矿在安全生产中火灾事故,特编制以下矿井防灭火方法。
一、总体方案本着“估计预报,以防为主,防灭结合、综合防治”标准,关键从两个方面综合预防煤炭自然发怒,一是在开采技术上,二是在通风管理上,形成“预、防、灭”一体化综合防灭火技术体系。
二、从开采技术上预防煤炭自然发怒(一)矿井设计和生产作业计划要求1、工作面设计时,要严禁废巷和无须要联络巷。
采区之间要留有有效隔离煤柱,预防采区之间漏风。
综放开采区段之间还要合适加大留设煤柱,以预防综放大面积采空区连成片,增加了综放采空区防灭火难度。
2、工作面设计部署要依据自然发怒期长短,充足考虑采空区漏风、工作面推进速度(不低于60m/月)所要采取防灭火方法等综合原因,合理设计工作面参数,以确保安全回采。
3、工作面要坚持正常开采次序,确保煤层完整性,有利于采空区封闭。
预防破碎煤体漏风自燃,提升矿井防、抗自然发怒能力。
4、采区、工作面设计时,严格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设计规范要求,充足征集相关职能部门意见,从井巷工程角度出发,认真进行通风系统设计,并指定生产过程中不一样时期(即掘进、安装、回采、收面、封面等)通风设施设置地点或区间位置,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并方便下一个区段部署;同时还要进行防灭火管路系统和工程设计。
5、专用回风巷设置。
各个采区回风巷应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最少部署一条贯穿全区专用回风巷,各个区段应经过回风联络巷和其连通,降低井下发生煤层自然灾变时灾难波及范围,提升矿井防抗煤层自然灾难能力。
(二)支护要求1、巷道支护应采取锚网、锚索和架棚等承压能力大、有利于应力重新合理分布主动型复合支护,以大幅减弱巷道周围煤柱支撑应力。
工作面停采线以外巷道及大巷采取不燃性材料支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工作面防灭火设计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2021年工作面防灭火设计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落实防灭火责任,避免火灾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影响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根据我矿自然倾向性鉴定报告、防灭火专项设计编制内容,结合实际特编制4304综采工作面防灭火专项措施。
一、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井下关系本工作面东邻东翼北运输巷,南邻东翼回风巷,西为4303工作面,北为杏园煤场边界。
2、地质说明书概况煤层名称4-1煤工作面名称4304工作面地面标高+1283~+1372工作面标高+1200~+1270地面位置位于主斜井工业广场东北约1000m空地处,开采对其无影响。
井下位置及相邻采掘关系工作面范围坐标X:19625469.506~19625624.266,Y:4372888.682~4373475.284。
位于井田中部,西部为未采动块段,东部为采区三条上山,南部为东翼三条大巷,北部邻近原杏园煤矿采空区。
走向长(m)580倾向长(m)150煤层情况煤层厚度(m)5.7—8.3m,平均7.26m煤层结构简单——极复杂,一般含夹矸0—9层,岩性多为高岭岩、炭质泥岩和砂质泥岩。
其顶板一般含砾粗砂岩,有时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多为粉砂岩煤层倾角2°~5°煤质情况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发热量Qgr,d全硫St,d胶质层煤种3.08%28.24%39.03%22.48MJ/kg0.42%Y值3mm主要为长焰煤,仅在井田南部101、102号钻孔附近为气煤4-1号煤作为炼焦配煤时属低灰—中灰、低硫分—中低硫、低热值——高热值煤4-1号煤作为动力用煤时属中灰—高灰、特低硫—低硫、低热值—高热值煤3、瓦斯煤层情况1、瓦斯涌出量:依据<2013年联合试运转期间瓦斯等级鉴定>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55m3/min,相对涌出量为1.13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65m3 /min,相对涌出量1.33m3/t2、煤尘:依据<2014年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有爆炸性危险,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并落实好各项综合防尘措施。
3、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依据<2014年煤层自然倾向性鉴定报告>本井田4号煤层自燃倾向性质为自燃等级Ⅱ级,在开采过程中应注意防范。
(四)工作面采煤方法1、采煤方法:走向长壁后退式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
2、采高的确定:根据工作面煤厚(平均7.78m)和地质条件以及现有设备的技术性能,确定工作面使用ZF9000/18/35型放顶煤液压支架,选用ZFG9000/20/37型过渡液压支架。
综合考虑煤厚、支架支护高度和采煤机的适应高度,工作面设计采高确定为煤机割煤高度为2.8m,放煤高度为4.98m。
采放比为2.8:4.98=1:1.773、回采工艺流程:割煤—装煤—运煤—支护(移架)—推移前部运输机—放煤—拉后部运输机—放顶4、割煤方式:工作面采用MG/400/930-WD型交流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沿工作面单向割煤,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
(五)工作面通风方式4301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风巷均布置在4#煤层底板,沿煤层走向布置,采用上行通风;进风巷和回风巷采用矩形断面,顶板锚网支护,开切眼沿煤层倾向布置。
二、组织措施1、成立防灭火领导小组组长:杨智(矿长)副组长:吴小明(总工)成员:崔继社展成新孙元成吴大胜苏举科郭步忠梁立臣段世文宋克申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通风科,由通风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领导小组职责(1)每月召开一次防灭火专题会,根据当前工作面推进进度及各项气体参数,研究、布置下一步防止煤层自燃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2)每周对各项工作落实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3)负责落实防止煤层自燃所需的人、财、物。
3、防灭火办公室职责(1)随时对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项工作按时进行,负责防止煤层自燃工作现场业务指导。
(2)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和报表,并进行认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措施。
(3)随时向领导小组汇报相关工作落实、实施及进展情况,当出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三、煤层发火原因及采取的技术措施矿井火灾按引火热源的不同,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一)外因火灾1、外因火灾的原因外因火灾是由于外部热源如:明火、瓦斯爆炸、爆破、机械冲击与摩擦、电流短路、静电、烧焊、吸烟等造成的火灾。
2、预防外因火灾采取的措施(1)检身考勤员严格按照要求检身,严禁明火、烟火、穿化纤衣服入井等。
(2)安全科监督任何单位不得在作业面烧焊。
(3)工作面必须使用水钻打眼,由安监员和瓦检员负责监督。
(4)乳化泵站由专人看管,必须配备足够的防灭火器材。
(5)皮带机头处应至少配备两个灭火器、沙箱和铁铲。
(6)每月对工作面消防管路系统、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检查1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内因火灾1、内因火灾的原因内因火灾是指煤炭接触空气后,因煤自身氧化产生热量,热量聚集使煤炭自燃发火而产生的火灾。
内因火灾有一个孕育的过程,火势发展缓慢,多发生在采空区、破裂的煤柱和煤壁以及集中堆积的浮煤等区域。
4301采煤工作面经鉴定自燃倾向等级鉴定为Ⅱ级自燃煤层。
2、预防内因火灾采取的措施(1)4301工作面的配风量严格按照《4301采煤作业规程》中要求配风。
(2)回采时,要随时调整工作面推进速度,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提高采煤率,浮煤要回收干净。
(3)采煤队要在4301综采工作面沿采空区侧进风及隅角挂风障,减少向采空区漏风。
(4)综采队在进、回风巷保安煤柱范围内各预留一道防火墙位置,且备足随时封闭的材料。
(5)注浆管路、注氮管路埋入采空区,监测到有自燃征兆时,采取注氮、注浆进行灭火。
(6)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敷设消防管路,定期冲洗煤壁、洒水,降低煤层温度,回风巷消防管路要求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7)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
四、安全监测监控系统1、说明:4301综采工作面安装监测监控系统,其中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分别安装一个甲烷传感器,回风巷安装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上隅角安装甲烷传感器、温度、一氧化碳传感器。
回风顺槽铺设三芯束管,对工作面气体抽至地面束管检测室进行分析。
2、安装措施⑴所有下井设备必须在井上检查其防爆性、完好性,甲烷传感器必须通电48h以上进行试验,确保传感器的稳定性、灵敏度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
⑵主要技术参数:工作面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1.2%,复电浓度<0.8%;回风巷上隅角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1.2%。
⑶断电范围:4301综放工作面及工作面回风巷道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⑷安装地点:工作面上隅角,甲烷传感器吊挂在距回风隅角切顶线向外200mm,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帮不小于200mm;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应垂直吊挂,距顶板(或顶梁)不大于300mm,距巷帮不小于200mm,距工作面10m范围内温度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吊挂在工作面回风巷甲烷传感器附近,井下分站安装在开关群附近。
⑸监测工作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工作地点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施工。
⑹井下分站的接线符合《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各插头应插接牢稳,旋紧压帽,安装在便于人员观察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中,电源必须接在被控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井下分站吊挂或上架距底板不小于300mm,电缆吊挂整齐、规范。
⑺井下施工,严格按照《规程》施工,施工完毕后,检查传感器工作性能及断电功能,正常工作后,清理好施工现场,与施工单位交接完毕后,方可离开现场。
停电搭火过程中,要安排专人进行监护。
⑻人员在行进途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滑倒。
⑼本措施未尽事宜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及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五、黄泥灌浆系统根据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白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说明书》、工作面风量、自然发火期、工作面推进度以及我矿实际情况等,确定4301回采工作面采用埋管灌浆、洒浆结合的灌浆方法。
每回采100m进行一次灌浆,待回采结束后再进行封闭灌浆。
推采进度减慢时每10天进行一次灌浆。
黄泥灌浆管路布置:地面灌浆站→井底车场→回风上山→回风大巷→集中回风上山→东翼回风大巷→4301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工作面灌浆管理:⑴灌浆区温度检测派专人定期检测灌浆灭火区、灌浆防火工作面及其采空区的气温、煤温和出水温度。
⑵灌浆区气体检测利用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和地面气体分析实验室定期对灌浆防火区域进行气体成分的监测。
气体分析成分主要有: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烯。
采集气体的地点为:4301回采工作面的采空区束管监测点、回风巷、上隅角;通向火区的密闭墙内侧或钻孔内;其他需要的地点。
采集气体的时间为:灌浆防火期间每天取一次样;回采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在发火期间(未封闭的情况下)每班取一次样;灭火封闭区域内每班取一次样。
灌浆安全技术措施1、沿线管路注入清水前,必须将各支管阀门关闭,确保管路内存有水,巡检人员能真实查出管路状况。
2、灌浆前,必须确保地面灌浆站设备运行及沿线管路完好。
3、注入清水及注入黄泥浆体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有变动按照指挥部命令进行。
4、灌浆期间,巡检人员与指挥部保持联系,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5、灌浆期间发现漏水、跑浆,巡检人员及时联系指挥部,确保灌浆工作正常开展。
6、灌浆完毕后,巡检人员方可撤离。
灌浆站注入适量清水将管路冲洗干净。
7、灌浆完毕后,将回风巷灌浆管断开并进行封堵。
8、灌浆完毕后,由地面指挥部组织召开总结会,对此次灌浆进行效果评价和安排,进一步完善灌浆系统。
六、注氮系统根据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白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说明书》注氮方式和注氮强度、氮气有效扩散半径、工作面风量、氮气泄漏量、自然发火期、工作面推荐度以及采空区冒落情况和我矿实际回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每回采50m进行一次注氮。
注氮管路布置:制氮硐室→东翼轨道大巷→4301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⑴注氮的氮气浓度不得低于97%,低于97%立即停止注氮。
⑵在采空区进行注氮防火或在火区进行注氮灭火时,必须编制相应安全技术措施,并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