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单板荷载试验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单板荷载试验分析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采用工厂批量预制生产,建筑高度低且成桥方法便捷、快速,与后张法相比,无需灌浆,施工质量容易保证,已成为我国中小跨径桥梁中应用最广泛的桥型之一,就辽宁省而言,50%的中小跨径桥梁均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作为上部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
目前,针对该类桥梁的设计的依据主要是理论计算、模型梁试验或成桥后的荷载试验。
然而,针对实际工程的单片空心板的试验研究较少。
结合某高速公路新建项目,对单片20m跨径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进行了单板的荷载试验,并对荷载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软件模拟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次试验结果可为同类型的新建桥梁空心板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既有空心板桥梁的维修加固设计提供数据积累和技术依据。
1 工程简介某桥建成于2009年。
全桥共15孔,单孔跨径为20m,桥梁全长为305.2m,交角为135°;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单幅共计8块板,单幅桥面净宽为11.25m。
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
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肋板式桥台,钢筋混凝土柱式桥墩,墩台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基础。
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
本次试验对象选择该桥的9-3号空心板。
试验时,9-3号空心板未浇筑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及沥青混凝土铺装,其施工图设计的截面尺寸见图1,经现场检测,该块空心板实际截面尺寸和施工图设计尺寸相符。
图1 9-3号空心板横断面图(单位:cm)2 有限元模型建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某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的实体单元有限元模型。
本模型在空心板的预应力钢筋的实际布置位置分割实体单元,通过连接分割实体单元后实际预应力钢筋位置的节点建立梁单元,最后采用将梁单元降温的方法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实现预应力的模拟[1]。
有限元实体单元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试验梁有限元模型3 静载试验研究本次静载试验采用内力等效原则,即用等代荷载在测试截面产生的内力与公路Ⅰ级车道荷载在测试截面产生的内力等效的方法对该桥9-3号空心板进行加载。
静载试验检测技术在桥梁单片预应力砼空心板梁质量检测中分析应用
静载试验检测技术在桥梁单片预应力砼空心板梁质量检测中的分析应用摘要:为了确定桥梁单片预应力砼空心板梁质量能否达到设计的要求,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桥梁工程中单片预应力砼空心板梁静载试验理论、加载方式、试验内容及结果分析,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关键词:单片预应力砼空心板梁;静载试验;加载方式;试验内容;结果分析。
0 引言近年来.随着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各种桥梁的建设也日渐增加.因造价、工期、施工难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桥梁是以预制、吊装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为主。
在架设前对单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做静载试验,以便捡测是否安全、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规范及设计要求,成为控制和确保桥梁质量的重要手段。
1 静载试验理论依据分析单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静载试验是通过对预制好的空心板梁直接加裁,并利用各种试验仪器来检测梁体的应变和挠度,从而确定梁体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和梁体的整体工作状态的试验方法。
首先,根据设计荷载标准,采用桥梁有限元软件得到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最不利的成桥后的单片空心板梁(简称运营空心板梁)控制截面的活载内力和二期恒载在单片静载试验空心板梁(简称静载空心板梁)控制截面的二期恒载内力。
然后采用梁底应变等效的原则,根据现场的加载方式确定加载工况、测点布置等,使检测人员对试验结果有初步的估计。
2 静载试验的加载方式为了保证试验质量,荷载试验选择在结构温度趋于稳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
为了获取静载试验荷载与变位的相关曲线以及防止结构意外损伤,试验中的加卸载均采取分级的办法进行,在每一加载试验工况中,加载方式为单次逐级加到最大荷载,然后逐级卸到零荷载,并随时观测每级荷载下各控制参数的变化在实际操作中,可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加载。
2.1均匀堆放沙袋加载具体布载方式见图1。
图1 堆放沙袋加载布置图2.2千斤顶反力方式加载具体布载方式见图2。
在静载空心板梁的跨中位置安放千斤顶,然后在千斤顶上设置反力梁,并采取在反力梁上堆放荷载的措施,防止反力梁的上缘出现拉应力。
桥梁空心板静载试验分析
2020年第14期(5月中)收稿日期:2019-10-21作者简介:门丰通(1982—),男,河北石家庄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
桥梁空心板静载试验分析门丰通(河北德鑫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对某桥梁工程空心板静载试验设计的目的、现场条件、试验参数、变形监测方法、测点布置及荷载试验时间安排等试验要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施工过程中的预加载试验、加载等级控制、加载过程、终止加载、试验资料整理等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桥面铺装前进行静载试验是一种有效的桥梁质量检测和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桥梁工程;静载试验;测点;裂缝中图分类号:U445.4文献标识码:B1工程概况某桥梁工程为三跨空心板式桥梁,桥面宽7.5m ,车行道宽6m ;桥梁全长65.2m ,主桥长38m ,两边跨为9.0m ,上部结构为6块普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中间跨度为20.0m ,上部结构为5块无黏结预应力空心板。
桥墩为钢筋混凝土双柱式墩,基础为桩基,置于船闸两侧闸墙顶部;桥台为混凝土U 型桥台,基础深入微风化岩层。
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
2静载试验设计2.1试验目的该桥梁工程在桥面铺装层施工前,为进一步确定预制空心板的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分别抽取20m 板3榀、9m 板2榀进行荷载(静载)试验。
2.2试验现场条件为使本试验加载简单、快速有效,结合本桥的具体情况,决定在空心板铺设至设计位置后且桥面铺装层未浇筑前进行荷载试验。
2.3试验参数本次荷载试验主要检查20m,9m 预制空心板在承受跨中设计最大正弯矩时的工况,主要包括挠度变形、裂缝开裂情况,相关设计参数由设计单位提供,具体见表1。
外部荷载参数计算时应充分考虑板简支中心、人群荷载及板自身重量等因素的影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各型号空心板跨中弯矩设计值计算出每块板需加载的均布荷载值及相应施载物资数量。
预应力空心板单梁静载试验分析
注: ( 1 ) 试验 荷 载 为 二 期 恒 载+ 汽 车 荷 载 。 ( 2 ) 二 期 恒 载 仅 包 括1 5 c m 桥面 铺 装 并未 考虑两侧防 撞墙, 如需考虑可将其效应计人
3 试 验 结果 及分 析
3 . 1 试验 梁跨 中断 面挠度 分析 从试验梁跨中实测挠度值 中扣除支座沉降值 , 即 为试验 梁跨 中断面 挠 度 的实 测 值 ; 试 验梁 跨 中断 面理 论挠 度值 按 照结 构 力学 的方 法求 得 , 各 主梁 的 挠度检验系数及相对残余变形见表 3 。
黑龙江交通科技
第 2期
( 2 ) 二期 恒 载 : 二期 恒 载集度 : 5 . 0 4 k N・ m ( 3 ) 活载内力效应 : 活载的跨 中弯矩见表 2 。
表 2 活载 的跨中弯矩 ( k N・ m)
续表 4
梁号 应变沿梁高曲线
= 一
3 . 4 0 4 y +1 0 9 . 8
收稿 日期 : 2 0 1 7一 O 1 —1 2
常使用极 限状 态荷载。本次试验为单片裸梁静载 试验 , 试 验 梁 桥 面 铺 装 尚未 进 行 施 工 。 因 而 , 单 梁 试 验 的荷 载 包 括 二 期 恒 载 ( 其 中, 主梁 自重 与预 应 力已作用 于梁上 , 其效应无法测试 ) 。活载需按结 构横 向和纵向影响线进行最不利布载确定。 经过 计算 , 在 公 路 一 Ⅱ级 级 汽 车 荷 载 作 用 下 , 边梁 的荷载横 向分布系数 m 6 : 0 . 4 0 3 , 中梁 的最大 荷 载横 向分布 系数 m = 0 . 3 3 0 。主 梁 的厂= 8 . 7 H z ,
2 0 1 7 年 第 2期 ( 总第 2 7 6期 )
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实施方案 精品
阳新县富池大桥预应力空心板静载检测实施方案1 引言1.1工程概况略。
1.2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2 试验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XX);(2)富池大桥施工设计图,黄冈交通规划设计院宜昌分院;(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XX),人民交通出版社;(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XX),人民交通出版社;(5)黄冈交通规划设计院宜昌分院,《关于富池大桥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的函》;3 试验检测项目根据相关规范及合同要求,测试项目包括如下内容:(1)各关键断面挠度观测;(2)跨中截面不同梁高正应力检测;(3)支座附近弯剪区剪应力检测;(4)开裂检测及裂缝观测(含裂缝出现的荷载、裂缝分布、裂缝宽度等);(5)承载力评价。
4 检测仪器及设备(1)挠度、变形检测挠度计TDS303数据采集系统(2)应力测定电阻应变片TDS303数据采集系统(3)开裂检测及裂缝观测裂缝观测仪(4)其它设备、配件①液压泵,液压千斤顶3台;②加载反力架及主梁、次梁;③各种规格垫板;5 试验加载方案5.1 加载方案利用反力梁加载,按规范利用跨中集中力分步加载。
根据黄冈交通规划设计院宜昌分院《关于阳新县富池大桥预制空心板静载检测的函》及相关规范要求,确定加载值大小。
根据现场条件,采用配重反力梁的方式通过液压千斤顶加载,并采用跨中集中荷载加载方式。
如图1、图2。
图1 反力梁加载平面布置图(单位:cm)图2 反力梁加载断面图(单位:cm)6 加载程序静载检测采用分级加载,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XX)规定,“当荷载小于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时,每级荷载不宜大于该荷载值的20%;当荷载大于该荷载值时,每级荷载不宜大于该荷载值的10%”。
1)正规试验前的预压:检查试验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及减小支座沉降和变形,正规试验前宜对构件进行预压。
空心板单梁试验报告
****新建工程****桥 简支空心板静载试验报告一、工程概况****新建工程****桥,主梁由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和现浇混凝土桥面板组合而成。
分左右两幅,单幅桥宽20m 。
主梁片数为12块板(半桥宽),单片梁预制长度为15.94m ,采用C50混凝土。
受****项目部委托,**中心于****年**月**日对甲方随机选定的左第左第2跨5#空心板梁空心板梁进行静力荷载试验,以校核该梁能否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
二、试验目的和依据1、试验目的通过荷载试验,判断单片空心板梁的正常使用状态,并根据荷载试验结果,结合结构计算分析,对梁体承载能力、工作状态和承载潜力进行综合评估,提出使用建议。
2 试验检测的依据(1)、《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大跨径混凝土桥梁静载试验方法》(1982)(4)、《公路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根据《大跨径混凝土桥梁静载试验方法》(1982)(以下简称《方法》)规定,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实测挠度、实测应变应满足下式要求:αβ<<dtw w 式中70.005.1==βα而t w 为实测值,d w 为相应的理论计算值。
同时,对于残余变形和应变,也应满足下式要求:γ<maxw w p 式中2.0=γ而p w 为残余值,max w 为试验实测最大值。
3 试验检测的内容跨中最大正弯矩工况,测试在试验荷载下跨中挠度与截面应力应变指标。
三、试验梁的选取及安装由委托方指定一片空心板梁进行荷载试验,试验时梁体按实际使用跨径置于两个支座上。
四、加载方案试验最大荷载由委托方会同设计单位提供。
按同类型最大的第2片中梁计算,横向荷载分布系数取0.523,得到跨中最大设计弯距为549.7kN.m(公路I 级+铺装)等效换算得出图1的加载方式,跨中最大试验弯距为526.7kN.m,实验荷载效率系数ηq 为0.977,满足《方法》的0.80<ηq≤1.0要求。
桥梁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单梁静载试验分析
桥梁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单梁静载试验分析1 工程概况某市**简支2×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位于的城际干道上,桥梁全长46.84m,桥梁宽度:2×(净10.75+2×0.5m栏杆+0.25m空隙),全宽24米,每幅横向由9块空心板组成,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在目前己预制完成的部分空心板梁腹板外表(特别是倒角位置)存在麻面及起鳞现象(见图1),经施工单位排查,初步判断为脱模油剂成酸性所致,另外业主发现个别梁体顶板厚度低于设计值。
为了判断上述缺陷是否会对结构整体抗弯性能产生影响,特选取比较严重的一片梁进行单梁静载试验。
图1 腹板混凝土麻面、起鳞2 试验方案2.1 试验荷载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按标准加载车辆轴重及轴距等参数进行布载,采用铰接板法按两车道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按04《桥规》设计荷载标准,在跨中截面的弯矩内力影响线(见图2)上按最不利位置布置集中力237kN,计入冲击系数1.26后考虑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及汽车荷载分项系数确定承载力极限时的设计弯矩效应;最后考虑《大跨径混凝土桥梁试验方法》中有关荷载效率定为:0.8≤η≤1.05的建议,确定配重的加载数量和位置。
本次试验加载采用混凝土块配重,混凝土块尺寸为1m×1m×1.5m,重3.75吨,试验共加载4个混凝土块,分3级加载到位,效率系数见表2-1。
跨中跨中最大正弯矩影响线图2 跨中最大正弯矩影响线表1 跨中最大正弯矩工况荷载效率系数表工况名称设计荷载效应kN.m等效荷载效应kN.m效率系数%跨中最大正弯矩769 686 89.22.2 测点布置及加载方法挠度测试:将试验梁、枕木及支座安装就位,在支点、四分点及跨中截面通过支架安装百分表,测量加载前后各测点挠度的变化量,研究梁体整体抗弯刚度。
应变测试:在四分跨截面上下缘及跨中截面沿梁高四等分点位置安装弦式应变计作传感元件,将弦式应变计通过强力胶固定在被测构件的测点位置,采用振弦检测仪进行应变测试,获得应变校验系数及截面中性轴高度。
桥梁单片梁静载试验检测数据的分析——一以汨罗江特大桥单梁项目为例
桥梁单片梁静载试验检测数据的分析——一以汨罗江特大桥单梁项目为例摘要:单梁静载试验是判定桥梁承载力和安全性重要试验方法。
近年来,我国路桥施工工程量不断增大,整体施工工艺日趋复杂,施工过程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桥梁施工进行动态监控,以此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及施工完成后的行驶舒适度。
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就桥梁单片梁静载试验检测数据情况进行阐述。
关键词:汨罗江特大桥;桥梁单片梁;静载试验;检测数据项目概况:湖南省岳阳至望城高速公路C2合同段,汨罗江特大桥(20m空心板)进行了静力荷载试验。
静载试验中梁及边梁跨中截面几何特性为,(1)中梁跨中截面几何特性:面积A(m2)—0.5551;抗弯惯性矩I(m4)—0.0620;抗扭惯性矩IT(m4)—0.1117;(+)Cy(m)—0.4841;(-)Cy(m)—0.4659。
(2)边梁跨中截面几何特性:面积A(m2)—0.6284;抗弯惯性矩I(m4)—0.0685;抗扭惯性矩IT(m4)—0.1260;(+)Cy(m)—0.4654;(-)Cy(m)—0.4846。
预制梁板钢绞线均采用先张法张拉工艺。
1检测的目的及依据1.1检测目的通过本次静力荷载试验预期达到如下几个目标:(1)检验空心板的施工质量,掌握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判断空心板的实际承载能力,从而判断空心板承载能力能否正常工作。
(2)通过静力荷载试验和理论分析,对空心板地使用承载力及工作状况做出综合评价,判断空心板的实际工作状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通过对空心板的静力荷载试验,可为发展桥梁设计理论和提高施工工艺水平,不断积累技术数据并提供科学依据。
(4)静载试验结果可作为今后桥梁维护及评估的原始数据。
1.2检测依据本次试验检测主要依据如下规范和标准:《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78);《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本桥荷载试验相关技术资料及文件。
25m单片梁静载试验方案
25m单片梁静载试验方案3.3 25m预制空心板(边板)3.3.1 试验加载试验主要测试跨中截面的最大正弯矩工况。
根据设计方提供的正常使用阶段的计算结果,计算出预制空心板跨中在活载和二期恒载作用下的控制弯矩,据此确定边板跨中最大控制正弯矩为1305kN·m。
试验加载采取在空心板中间分级布置均布荷载的加载方式,加载简图如图3-10所示。
试验荷载采用捆扎钢铰线均匀堆载在空心板中部15m的梁段内,最大试验荷载为300kN,计算得出中板跨中的最大试验弯矩值为1256kN·m,试验荷载效率为96.2%。
q=20kN/m图3-10 加载位布置示意图(单位:m)正式加载前需采用满载50%的重量进行预压。
试验加载分4级进行。
每级加载需持荷5到20分钟,待量测仪器读数稳定后方可进行量测,然后进入下一级加载,满载后需持荷30分钟以上,待仪器读数稳定后量测。
试验采用一次卸载,卸载后待量测仪器读数稳定后对残余变形进行量测。
试验加载分级见表3-4。
表3-3 试验加载分级表3.3.2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1)应变测试在空心板跨中截面的底部及腹板粘贴基康应变传感器,通过Datataker静态数据采集仪进行分析处理。
应变测点布置见图3-8。
Ⅰ图3-8 跨中I-I截面测点布置示意图(单位:m)(2)挠度测试分别在空心板跨中和四分点截面的底部两侧布置百分表,对试验荷载作用下的空心板挠度进行量测。
在空心板两端支座部位的底部两侧布设百分表,对支座的压缩变形进行量测,用以修正跨中及四分点的挠度。
挠度测点布置见图3-9。
图3-9 挠度测点布置示意图(单位:m)(3)裂缝观测试验前及试验过程中全面地检查板体是否出现裂缝,一旦发现裂缝,应立即停止加载。
3.4 25m预制空心板(中板)3.4.1 试验加载试验主要为跨中截面的最大正弯矩工况。
根据设计方提供的正常使用阶段的结果,计算出中板跨中在活载和二期恒载作用下的控制弯矩,据此确定中板跨中最大控制正弯矩为1571kN·m。
梁板静载试验方案
预应力空心板梁单梁静载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 (1)1.1 项目简介 (1)1.2 技术标准 (1)1.3 试验依据 (1)2桥梁荷载试验 (1)2.1 荷载试验的基本原则 (1)2.2 荷载试验与计算分析的联系 (2)3静载试验方案 (3)3.1 测试截面的选择及工况设置 (3)3.2 试验测点的布置 (3)3.3 试验加载与分级 (5)3.4 荷载试验控制 (6)3.4.1 试验准备阶段 (6)3.4.2 试验加载的控制与安全 (6)3.5 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 (7)3.5.1 试验资料修正 (7)3.5.2 试验曲线整理及分析 (8)3.5.3 桥梁承载能力评定 (9)1 工程概况1.1 项目简介检测1片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
进行的检测项目有:单梁静载试验。
1.2 技术标准预制梁采用C50混凝土。
1.3 试验依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试行)19882 桥梁荷载试验2.1 荷载试验的基本原则(1).选择关键部位,体现结构受力特点荷载试验的主要测试内容是应力(应变)和挠度等反映承载力的指标,而承载力体现了结构在最不利受力状况下,各主要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值。
结构整体的最不利受力状况必须是与结构承载力的主要部位相对应,因此,测试控制部位必须突出结构体系受力的特点,选择结构的关键部位,充分反映结构整体工作协调性。
(2).测试内容反映结构承载力指标承载力指标主要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动力响应、动力特性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承载力测试的指标侧重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确定试验方案时,应通过试验前分析,选择量测单元的量程,并按荷载效应的主方向布设量测单元。
使荷载试验测试内容充分反映结构承载力指标。
(3).通过试验观察梁体裂缝、下挠等病害的发展情况、查找原因荷载试验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试验分析结构破损、下挠及裂缝等病害表现的产生原因,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发展情况及对结构使用的影响。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目录一、桥梁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检测依据及技术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试验检测的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单梁静载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试验前准备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试验内容、要求及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测点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试验加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单片梁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人员配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费用报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梁(板)静载试验与分析
测点位置 实测应变( 8 ) 理论计算
校验 系数
0 . 7 2 6 0 . 7 7 9 0 . 7 5 2
0 .8 51
该桥在工程 建设单位组织 的质量大检查 中发现个别混凝 土试 块强 度虽然满足要求 , 但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 的混凝土 回弹值偏低 , 因此对预
2 . 1 试 验 目的
实测应 变值 由仪器 自动采集 , 将 每级荷载下混 凝土的应变 汇总成 表, 通过与理论应变值相 比较可 判断各截面是 否在各荷载 阶段处于 弹
性变形状态 。其 次, 将各荷载 阶段对 梁某一截 面上产生 的应 变绘制成 图, 分析该点混凝土应变是否 与荷载变化相对应 。各级试验荷 载作用 下各控 制截 面应变实测值 、 理论值及其校验 系数详见表 l , 梁板跨中截
文结合预应力空心板梁静载试 验 , 介绍 了 2 0 m 预应力 空心板 梁静载试验 方法及试验结果分析方法 , 并将试 验结果 与理论计 算进行 了对 比分析 , 以检验该桥梁板的结构性能和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 求。 关键词 : 空心板梁 静载试验 加载方案
下, 跨 中挠度实测值为 7 . 3 4 a r m , 结构位移校验系数在 0 5 9 1 — 0 . 7 2 7之 间。根据有关文献查得 预应力混 凝土梁 的结 构位移 校验 系数 一般在 0 . 6 0—1 . O 0之间, 可见 , 试验梁的荷载一变形特 性正常 , 梁 板结构整体
1 21
2 3
L /2 4
试验荷载按照均布荷载形式进 行布载 , 试 验 梁 施 加 的 均 布 荷 载 产 生 的效应应与二期恒载 +活载( 汽车 人群等 ) 在板 梁跨 中产生的弯矩
GFRP空心板静载试验研究及分析(精)
图1
FRP 空心板受力示意
2
试
验
本文试验中采用的 FRP 空心板为南京斯贝尔 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 7 孔空心 GFRP 板。 试验采用的 GFRP 空心 板, 截 面尺寸 如图 2 所示。 材料组成为不饱和聚酯树脂、 E - Glass 纤维 ( 4800T ex ) 和无碱玻璃纤维复合毡 , 纤维主要沿纵向铺设。材 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参数如表 1 所列。FRP 为各向异 性材料, 因此主要的力学指标分为纵横两个方向。
[ 1]
; 在工厂中生 产, 现场安
装, 由于重量轻 , 运输、 安装非常方便, 甚至可以不用 起重设备 ; 耐腐蚀、 维护方便且费用低。 FRP 空心板 可以直接应用在新建结构中 , 还可以在结构维修加 固中替换原有的混凝土板 , 从而减轻 结构的自重。 在美国, 在应用 GFRP(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空心 桥面板的近百座公路桥梁中, 大都为旧桥修复 , 获得 了很好的效果。在污水处理厂、 化工厂以及近海地 区等腐蚀性环境的建 筑中应用 FRP 空心板可以有 效抵御化学侵蚀。 FRP 空心板通常由 FRP 面层和 FRP 夹心层组 成, 通过上面层受压、 下面层受拉承受弯矩; 中间部
16
工业建筑
2004 年第 34 卷第 4 期
3
有限元分析 本文采用 SAP2000N 有限元程序对本次试验的
性模量相差不大, 可近似确定截面上受压、 受拉和受 弯各部分的受力位置时, 就可以采用这种加权平均 的方法计算构件的变形。 对于本次试验中的 GFRP 空心板 , 可以近似认 为上面板纵向主要受拉 , 下面板纵向主要受压, 中间 2 的隔 板 主 要 受 弯, 有 A T = A C = 2 100mm , A M = 2 741mm , E T 、 E C 和 E M 取表 1 中纵向的弹性模量,
开封16米空心板静载试验
开封16米空心板静载试验方案
一、施加的荷载和现场加载
空心板的截面性质:A =4826cm 2,Ixx =3931032cm 4,J =7944331cm 4,梁高H=80cm 。
中性轴高度Y 中=39cm 。
计算跨径15.6米。
L/2截面:设计短期作用效应减去板的自重恒载效应=500KN*m 。
考虑到结构服役期较长,设计安全储备较大,加载到设计值的1.234倍:加载最大弯矩:617 KN*m 。
加载图示:
第1级第3级第2级第4级
第5级现场加载图尺寸单位(cm )
二、测点布置
位移计
支点
支点截面测点布置
位移计应变计
L/2
L/2截面测点布置
位移计应变计
L/4位移计应变计
3L/4
L/4、3L/4截面测点布置
河南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
2010年12月3日。
梁板静载试验方案
预应力空心板梁单梁静载方案目录1 工程概况 (1)1.1 项目简介 (1)1.2 技术标准 (1)1.3 试验依据 (1)2 桥梁荷载试验 (1)2.1 荷载试验的基本原则 (1)2.2 荷载试验与计算分析的联系 (2)3 静载试验方案 (3)3.1 测试截面的选择及工况设置 (3)3.2 试验测点的布置 (3)3.3 试验加载与分级 (5)3.4 荷载试验控制 (6)3.4.1 试验准备阶段 (6)3.4.2 试验加载的控制与安全 (6)3.5 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 (7)3.5.1 试验资料修正 (7)3.5.2 试验曲线整理及分析 (8)3.5.3 桥梁承载能力评定 (9)1 工程概况1.1 项目简介检测1片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
进行的检测项目有:单梁静载试验。
1.2 技术标准预制梁采用C50混凝土。
1.3 试验依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试行)19882 桥梁荷载试验2.1 荷载试验的基本原则(1).选择关键部位,体现结构受力特点荷载试验的主要测试内容是应力(应变)和挠度等反映承载力的指标,而承载力体现了结构在最不利受力状况下,各主要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值。
结构整体的最不利受力状况必须是与结构承载力的主要部位相对应,因此,测试控制部位必须突出结构体系受力的特点,选择结构的关键部位,充分反映结构整体工作协调性。
(2).测试内容反映结构承载力指标承载力指标主要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动力响应、动力特性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承载力测试的指标侧重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确定试验方案时,应通过试验前分析,选择量测单元的量程,并按荷载效应的主方向布设量测单元。
使荷载试验测试内容充分反映结构承载力指标。
(3).通过试验观察梁体裂缝、下挠等病害的发展情况、查找原因荷载试验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试验分析结构破损、下挠及裂缝等病害表现的产生原因,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发展情况及对结构使用的影响。
某跨线桥单片梁静载试验方案的确定
力 ,这 项 试 验 可 为 同 行提 供 参 考 。
关 键 词 :静 力 荷 载 试验 ;确 定 原 则 ;挠 度 ;应 变 ;加 载 程 序 中 图 分 类 号 :U 4 .1 61 2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7 6 2 1 ) 5 0 3 - 2 0 2 4 8 (0 0 0 — 2 10
Do :1.8 9 .0 2 4 8 .0 00 .5 I 03 6  ̄10 — 7 6 1 . 0 4 2 5
S n l -be m St tc ige a a i Lo d a Te t s Sc m e f he 0
R0 d—c 0 sng a r s i Br dg i e
一
【]帕 尔 哈提 ・ 明 ,黄燕 . 1 莫 浅谈 公 路 预 防性 养护 的
必 要 性 l . 国 西 部 科 技 ,2 0 , ( ) 6 1 . J 中 ] 0 8 5 :1 — 7
【】冯 正霖 . 全 国公 路 养 护 管 理 T 作 会 议 上 的总 2 在 结 讲话 l . 路 ,2 0 ,7 7 :l 7 J 公 ] 07 () _.
Z o gh n od— os g r g i S iah a g i i i uae fr o fmig te er g a ai h n sa R a — rsi B i e n hj z u n Ct s m ltd o c n d i y s c n r n h b ai cp c y i n t
l 桥 梁 概 况
33 测 量 仪 器 与 方 法 .
石家庄 市二 环路快 速化 提升工 程 ,是 石 家庄二
331 挠 度 测 试 ..
环路基 础上 的扩 建工程 。本 文所述 工程 为二环 路三
单片梁静载试验方法
单片梁静载试验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单片梁静载试验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实话,这个单片梁静载试验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最开始就知道这得给梁片施加一定的荷载,可怎么施加就很麻烦。
我最早是用那种简单的千斤顶,想着直接往上顶,结果发现力的分布完全不均匀,这就像你想让桌子四个脚同时平稳落地,结果你只在一个角用力,肯定不行。
这是我犯的第一个错误,所以根据这个教训,我知道了荷载得均匀分布。
那怎么做到均匀分布呢?我又试了各种撑垫的材料,木头啊、橡胶啊之类的。
木头呢,有时候会断,橡胶有些太软了。
后来发现特制的钢板配合橡胶垫效果还不错。
就好像我们睡觉要软硬适中的床垫,这个组合起来的东西就是让梁片受力均衡更好的“床垫”。
然后就是测量数据了。
测量的精准度非常重要。
我在这上面也栽过跟头呢。
有一次我没有很好地固定测量仪器,结果在加载过程中稍微有点晃动,那数据就全乱了。
后来我就学乖了,用夹具把测量仪器紧紧地固定住,就像我们把手机用手机壳紧紧卡住一样,这样就不会乱晃了。
而且加载的速度也要控制好,不能太快,我曾经一下加载太快,感觉梁片都有点“抗议”了,数据很不正常,后来才慢慢摸索出来一个比较合适的加载速度。
还有就是梁片的放置和周围环境也要考虑。
梁片得稳稳地放在好的基础面上,要是放歪了那更是白搭。
周围环境呢,比如说不能有太大的震动干扰。
我做试验的时候旁边要是有那种重型卡车开过,都会影响读数。
我不确定是不是越安静的环境越好,但是尽可能减少震动干扰准没错。
就像我们要专心做事的时候,周围安静一点心情也会好些,梁片在比较稳定的环境下测试出来的数据应该也更准吧。
反正单片梁静载试验就是要多做,多总结经验,在错误中慢慢找到正确的路。
像我就是这样一点点改进自己的试验方法,到现在也还在不断摸索,希望能找到更完美的试验方法呢。
10m空心板试验方案
单梁试验方案(10m ,公路-II 级)1 标准横断面2 理论计算支点间距10m 单梁试验状态计算跨径:L=9.6m ;3 测试断面及测点布置A端支点B端支点L/4截面L/2截面3L/4截面a )试验梁测试断面示意图L/4截面L/2截面3L/4截面—表示应变片b )各测试断面应变片位置及编号示意图12345—表示机电百分表c )试验梁位移传感器布置示意图试验梁测试断面及测点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cm )根据事先确定的贴片方案,先用粉笔在贴片位置定位,然后用角磨机打磨、擦拭干净后逐个贴片;安装机电百分表时,用磁力表座将机电百分表固定在支架上,调整百分表的位置,使其测头在适当位置,最后用测试线将应变片和机电百分表与仪器逐一连接,并作详细记录。
安装工作就绪后,对所贴应变片、机电百分表、连线进行检查,有问题及时处理,并对测试仪器进行调试。
4控制荷载计算该桥的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I级;汽车荷载采用车道荷载,按公路-I 级车道荷载的0.75倍采用。
均布荷载标准值为q k=7.875 kN/m,20m跨径梁集中荷载标准值为P k=280kN,人群荷载标准值为3kN/m2。
(2)结构内力分析试验梁计算模型图(理论冲击系数μ=0.365)设计荷载作用下10m简支空心板跨中弯矩包络图工况荷载荷载效应中梁跨中正弯矩公路-II级99.8kN·m二期恒载143.4kN·m合计(设计活载+二期恒载)243.2kN·m 中梁跨中(L/2)弯矩为243.2kN·m;单梁试验状态时计算跨径:9.6m;加载方案:中梁跨中集中加载P=130.0kN。
根据计算结果,对中梁跨中需要施加130.0kN左右的集中荷载;试验加载效率表控制弯矩试验弯矩1+μ加载效率加载(kN)243.2 325.0 1.365 0.98 130试验荷载作用下10m简支空心板弯矩图试验梁静载试验荷载效率表梁号控制弯矩(kN·m)试验弯矩(kN·m)试验效率η实际加载力P(kN)中梁243.2 325.0 0.98 1305计算值挠度计算值(mm)(参考值按0.5校验系数计算)测点编号中梁理论计算参考值2 6.1 3.13 9.8 5.94 6.1 3.1主梁应变计算值(με)(参考值按0.4校验系数计算)测点编号中梁理论计算参考值1 -131.9 -52.82 -131.9 -52.83 128.7 51.54 128.7 51.55 -263.8 -105.56 -263.8 -105.57 257.4 103.08 257.4 103.09 -131.9 -52.810 -131.9 -52.811 128.7 51.56试验加载试验梁跨中加载如图所示:加载梁压式负荷传感器待测梁支撑枕木立面图注:图中L为计算跨径,现场测量为15.2m。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跨黔桂扩能铁路大桥、狮头河1号中桥、绿荫河中桥单梁静载试验方案1、工程概况跨黔桂扩能铁路大桥为跨黔桂扩能铁路和地方规划甘塘镇四号路而设,与路线成105度交角。
上部构造采用4-30m预应力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桩柱式桥台、桩基础;设计荷载公路—I级;桥面宽度15。
5m。
图1 跨黔桂扩能铁路大桥立面图绿荫河中桥跨越甘塘镇十六号规划路及绿荫河,路线与河沟基本正交,上部结构采用4—20m预制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桥台,柱式墩,基础采用扩大基础和桩基础;设计荷载公路-I级;桥面宽度15。
5m。
图2 绿荫河中桥立面图狮头河1号中桥跨越狮头河而设,路线与河沟与600交角,上部结构采用3-16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桩基础;设计荷载公路-I级;桥面宽度15。
5m.图3 狮头河1号中桥立面图为保证桥梁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需对这3座桥梁的预制单梁进行静载检测,以明确单梁的实际承载能力是否达到设计标准.2、检测目的通过单梁静力荷载试验,测定所检测的单梁在静力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的位移、应变试验数据,并与理论计算值及规范允许值进行对比,以判定单梁实际承载能力,评估其在试验荷载下的工作性能。
3、检测依据本次单梁静载试验主要依据以下规范进行: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3、《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4、《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5、跨黔桂扩能铁路大桥、绿荫河中桥、狮头河1号中桥施工图纸。
4、检测仪器设备本次桥梁检测的的主要仪器设备见下表:5、板梁静力荷载试验静力荷载试验是检验单梁承载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量单梁在静力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及应力,并与理论计算值及规范允许值相比较,以此来评估和鉴定单梁的实际承载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阴县信合路北段(汤河桥)简支预制空心板静载试验检测方案河南省杰翱地球物理工程检测有限公司2013年4月1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3)第二章静力加载试验 (8)附录:现场检测照片 (12)第一章概述一、简介汤河桥位于汤阴县信合路北段,大致走向为南-北方向,规划中为城市主干路。
该桥是汤阴县信合路往北跨汤河后与横一路相接的重要桥梁。
信合路桥是信合路跨越汤河的景观性桥,信合路K0+320,向北跨越汤河后至设计终点接规划横一路。
(一)跨径布置信合路桥跨径布置为: 3*25=75m。
(二)横断面布置桥梁结构横向分三幅,横断面宽度48m,布置为:3m(人行道)+ 6m(非机动车道)+ 0.5m(分隔带)+29米(机动车道)+ 0.5m(分隔带)+6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48米。
(三)桥面板在桥长75米范围内全宽设置简支预制空心板,板的跨度为5 m。
板宽1.25m,高度35厘米。
全幅横断面(宽48米)内共设空心板36块。
桥长范围内,与立柱盖梁及横墙相对应,共设空心板15跨。
板底支座处设置调平楔块,使支座表面水平。
板间横向设置铰缝将板连成一体。
在支座处的铰缝中设置抗震锚栓,将空心板和盖梁、横墙连接在一起,以防止落梁。
本次抽取2片空心板进行静力加载试验,以确定其承载能力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荷载的使用要求。
二、设计标准及设计规范(一)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2)设计车速: 40km/h;(3)设计荷载:公路Ⅰ级;(4)设计基准期:100年;(5)结构安全等级:一级;(6)桥面铺装:90mm沥青铺装+100mm混凝土铺装+防水层;(7)设计水位:72.50m(常水位)(8)地震基本裂度:为Ⅸ度地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9)高程系统:西安1980高程系统;(10)坐标系统:北京1954坐标系;(11)环境类别:Ⅱ类;(二)技术规范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文件》(建标[2002]92号)《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D62-200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三)、主要材料混凝土:拱圈;C50;立柱、盖梁、横墙:C40;桥墩、承台、桥台台帽及侧墙、挡块、桥面铺装:C30;承台下垫层混凝土:C15;C30水下混凝土:钻孔桩。
防水材料:路桥用沥青基防水涂料;普通钢筋:R235级、HRB335级;钢材(Q235C钢):侧面装饰骨架、装饰预埋件、栏杆预埋件等。
(四)几何尺寸预制空心板静载试验板(中板)长5.0m,板底宽1.24m,板高0.35m。
具体断面尺寸详见图。
三、检测目的通过单片梁静力加载试验,测试关键断面的应变及变形,并在整个静载荷试验加载过程中观察板体是否出现新的开裂,从而检验预制空心板的承载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四、检测依据1、施工单位提供的该桥设计图纸;2、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铁组”YC4-4/1978科研专题);6、交通运输部标准《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五、检测主要内容1、测试结构变形:测试各级静力荷载加载后粱体的挠度变形。
2、测试结构应力:测试各级静力荷载加载后粱体关键受力部位的应变。
3、观测结构抗裂性能:在各级加载工况下观察受力关键部位和施工接合面痕迹是否存在粱体开裂,如出现裂缝,需注意观察裂缝的开展程度。
4、评价结构承载力:通过测试各级加载下的挠度、应变,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从而评价粱体结构的承载力。
六、试验提前终止条件试验过程发生下列情况时,应立刻停止加载并查找原因,在确保结构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方可继续试验:1、控制测点实测应力、变位(或挠度)已达到或超过计算的控制应力值时;2、结构裂缝的长度或缝宽急剧增加,或新裂缝大量出现,或缝宽超过允许值的裂缝大量增加时;3、发生其他影响桥梁承载能力或正常使用的损坏时。
七、主要仪器设备根据本项目单梁静载试验的内容和目的,选配符合测试精度及要求的仪器设备,具体见表1-1所示。
主要投入仪器设备一览表表1-1八、试验结果评定根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第8.3.1条的规定,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判定桥梁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
1、主要测点静力荷载试验校验系数大于1。
2、主要测点相对残余变位或相对残余应变超过20%。
3、试验荷载作用下裂缝扩展宽度超过梁体纵向裂缝容许最大缝宽(0.20mm),且卸载后裂缝闭合宽度小于扩展宽度的2/3。
九、施工方配合工作1、施工方负责吊运梁体、加载配重。
梁体架设如下图所示:图2 板体架设图2、支撑点:材料选用枕木、钢板、橡胶支座等承载能力较高的材料。
3、地基基础:梁体堆载时基础基础要求沉降稳定、承载能力高,最好在预制梁台座上进行试验。
第二章静力加载试验静载试验是通过对试验荷载作用下桥板结构的内力与变形进行测量,从而对桥板工作状态和工作性能进行检验。
桥板结构不仅受到其本身重量即恒载的作用,同时还受到车辆荷载、人群荷载等活载的作用。
静力加载试验是对桥板结构或构件在活载作用下桥板结构或构件的工作状态与工作性能进行检验,从而确定桥板的承载能力。
静载试验时试验板的计算跨径采用板处于简支状态下进行,本次试验板为预制中跨中板,全长为34.3m,试验时两支座间的距离为L=33.3m。
由于本次试验板为简支板,经理论计算分析,箱板最大正弯矩控制断面为跨中位置,为了保证试验过程中箱板最大正弯矩断面能够尽量与成桥后使用过程中保持一致,因此本次单板静载试验以跨中位置作为最大正弯矩控制断面。
因此,本次试验拟对试验板的支点断面、1/4跨断面和跨中位置的挠度值以及1/4跨断面、跨中位置的应变值进行测试。
测试的内容包括:(1)通过实测L/4断面及跨中的应变值与理论值比较,分析该构件的正截面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实测支点断面的沉降,L/4断面及跨中的挠度值,并计算出L/4断面和跨中断面的挠度值。
通过实测挠度值与理论挠度值的比较,分析该构件的竖向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对实测各点的残余变位进行计算,通过残余变位的大小,分析该构件是否处于弹性受力状态并作出评价。
(4)观测试验过程中构件是否因荷载的增加而出现梁体开裂,以判断该构件的抗裂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一、试验荷载计算及试验方法1、试验内力计算本次静载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上述试验板的强度、刚度和抗裂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所以在进行荷载试验之前,先进行了结构理论计算,确定加载方案。
试验板最大正弯矩控制断面弯矩的大小是按成桥后使用状态计算。
荷载最不利布载位置,顺桥向是根据控制断面弯矩影响线确定的,横桥向是根据各片板的横向分布影响系数确定的。
该片板最大横向分布系数经桥板博士软件计算,确定为0.29。
该桥设计荷载下跨中最大弯矩为95kN•m。
2、试验荷载确定及加载方案本次考虑使用4块预制空心板作为压重荷载,每块36.7kN,总重量146.8 kN,板尺寸为5.00m×1.24m×0.35m。
在该试验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弯矩为95.4 kN•m。
本次试验的荷载效率系数为95.4/95.0=1.00,满足规范要求的0.95~1.05的范围要求。
具体堆载方式见下图:图2-1加载工况示意图3、加载过程加载之前全部测点处的挠度计均进行零级荷载读数,以后在每一级加载后全部测点立即读一次数,在结构变位稳定后进入下一级荷载加载前再读一次数。
跨中断面处的测点,每间隔5min读一次数,以便观测结构挠度是否达到稳定状态。
所谓稳定状态,是指同一级荷载内,结构在最后5min内的挠度增量小于前一个5min内挠度增量的15%或小于所用量测仪器的最小分辨值,则认为结构变位达到相对稳定。
静载试验工况见表2-2。
试验板静载试验工况表4、测量仪器与方法(1)挠度测试挠度测试所用的仪器为数显百分表。
为了绘出试验板在各级荷载下的挠度曲线,在支点、跨中及L/4断面垂直于空心板轴线的板底缘各布置一只百分表。
通过各个控制断面布置的测点,测出分级加载的实际挠度值。
(2)应变测试试验板体的及L/4跨、3L/4跨底缘两侧各布置1个传感器,跨中上缘及下缘各布置2个传感器。
共布置8个传感器。
应变测点布置图见下图2-2。
图2-2 挠度、应变测点纵向布置应变测量的传感器采用的是武汉岩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HY-65B3000B数码静态应变传感器。
该传感器用来测量结构体在静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微应变。
它是一种采用磁感位置编码技术研制而成新型应变传感器。
内致有霍尔芯片、钐钴合金材料、美国进口16位单片机等当今最前沿电子芯片。
HY-65B3000B数码表面应变传感器由两部分组成:HY-65B3000B数码表面应变传感器宝石测头+微动测头。
其微动测头采用磁性恒力吸附技术,任意姿势均不受重力影响,无蠕变。
它无需接二次仪表,直接以数码方式将测量值传送给专门配置的数显表或计算机显示。
工作原理:应变传感器的宝石测头与微动测头在接受到结构体表面变形时,其变形被传递到宝石测头,宝石测头带动内置钐钴合金材料移动,霍尔芯片在永久磁场中移动产生电压信号。
此电压信号通过内置16位单片机经过非线性编码调制成RS485标准数字信号输出。
A/D转换在传感器内部完成,从传感器出来的数字信号通过电脑中的采样分析软件自动记录、显示和存储。
(3)板体抗裂性能在各级加载工况下可采用肉眼或借助裂缝显微镜观察受力关键部位是否存在粱体开裂,如出现裂缝,需注意观察裂缝的开展程度、走向。
以往检测照片静力加载(吨袋堆载方式)应变测试挠度测试数据采集裂缝测宽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