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有害生物及其防治
常见油茶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溴 氰 菊 脂 、0 2 % 杀 灭 菊 脂 等
5 0 ~ 0 0倍 液 喷 施 。 0 0 60 4 油 茶 叶 蜂 。又 名 油 茶 青 虫 。幼 虫 .
液 ,每 1 0天 1次 ,连 喷 4次 ;或 用
1油茶毒 蛾。又叫茶毒蛾 、 . 茶毛虫 、
一
。
油茶具有耐 早, 土壤要 求不高 , 对 适 喷 1次 ) 2在 病 害 高 峰 前 ( 般 为 5月 。() 一
2油 茶 尺 蠖 、 银 尺 蠖 。 食 叶 片 , . 茶 取
于 荒 山 荒 坡 上 种 植 , 根 系 发 达 , 冠 下 旬 ) 洒 1 1 1 0波 尔 多 液 1 2次 。 造 成 落 果 , 续 危 害 2 3年 , 成 全 株 且 树 喷 : :0 ~ 连 ~ 造 大 , 干矮 , 树 大量 种 植 可 以生 产 茶 油 , 发 病 时 喷 洒 多 菌 灵 1 0 3 0倍 :退 菌 枯 死 。 防 治 方 法 : 龄 幼 虫 期 可 喷 洒 阿 也 O~0 幼 是 绿 化 和 防 火 林 带 的优 良树 种 。
特 可 湿 粉 3 0倍 液 , 6 9月 问 , 别 产于 树冠 中下层 1米 以下 的萌芽枝 条 法 :在 幼 虫 爬 出 牙 苞 后 到 4月上 旬 , 0 于 ~ 特 用 是 病 果 盛 发 期 前 1 — 5天 起 每 隔 1 4 或 叶 片 的反 面 。 01 ~ 天 1次 , 喷 3 4次 。() 种 苗 进 行 严 连 ~ 3对 45 绿 丹 微 乳 剂 1 0 ~ 0 0倍 液 , l% 50 20 或
一
特 8 0 10 0 ~ 0 0倍 , 洒 数 次 。3 喷施 磷 、 维 菌 素 、 百 虫 、 螟 橙 、 螟 腈 、 胺 喷 () 敌 杀 杀 亚 钾肥 , 高苗木抗病 力。 提 硫 磷 、 二 溴 磷 1 0 ~ 5 0倍 液 , .% 0 0 10 25 3油 茶 烟 煤 病 。烟 煤 病 属 于 真 菌 性 溴 氰 菊 酯 乳 油 2 0 ~ 0 0倍 液 、 敌 敌 . 50 3 0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主要病虫害种类油茶的主要病虫害有油茶炭疽病、煤污病(烟煤病)、软腐病、叶肿病、半边疯、油茶毒蛾、油茶尺蠖、油茶毛虫、象鼻虫、茶梢蛾等。
防治原则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营林技术为基础,生物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把握“治早、治小、治好”的原则。
1.油茶炭疽病危害特性:为害果实、花芽、花蕾、叶、梢、枝干等,每年4月10月都有危害, 7月~9月蔓延最快,是油茶严重而普遍的病害。
防治方法:冬春季清除病枝、病株、病叶、枯稍、病蕾、病果,并集中烧毁。
春季新梢生长时喷洒1%波尔多液,发病严重时每半个月喷洒一次1%波尔多液+0.2%茶枯水连续3次~4次。
另外,发病前期或初期,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800倍液喷洒,可防止病害蔓延。
水源缺乏的地方可用赛力散、消石灰粉(1:10)喷撒。
2.油茶烟煤病危害特性:主要危害油茶枝叶,在叶片和枝条上形成黑色圆形煤斑,妨碍光合作用,使油茶树枯萎防治方法:应用瓢虫、寄生蜂、食蚜蝇、蚧生真菌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用40%的乐果乳剂1000倍~2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500倍~1000倍液可杀灭传播害虫。
发病后,用50%的三硫磷1500倍~2000倍液防治。
3.油茶软腐病危害特性:主要危害叶片及果实,引起大量落叶落果,枝条枯死。
防治方法:冬春季及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果和病叶,减少侵染源。
适当整枝修剪,保持林内通风透光。
发病初期喷洒0.8%波尔多液和0.5%赛力散混合液,也可喷洒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600倍液。
4.油茶半边疯危害特性:油茶树干半边或全部枯死,树皮腐烂,木质变色干枯。
防治方法:加强抚育管理、避免机械损伤。
及时刮除病部,再涂抹波尔多液。
5.油茶叶肿病危害特性:主要危害嫩叶、嫩梢、花及子房。
防治方法:及早摘除病果病叶,减少侵染源。
在重病区,于每年新叶发生时喷洒0.5%波尔多液,或0.2%~0.5%硫酸铜液一次。
6.油茶毒蛾危害特性:主要取食幼叶、嫩梢、嫩树皮、幼果等,为害严重时,树叶被全部吃光。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浅析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浅析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在国内广泛栽培。
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和高产的关键。
本文将浅析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1.选用适宜的品种:油茶的品种选择是高产栽培的前提。
栽培油茶的主要品种有长沙油茶、吉林油茶等。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保证高产。
2.合理施肥:油茶喜欢酸性土壤,施肥应根据土壤质量进行合理施肥。
通常在每年3月份施一次基肥,使用油茶专用肥料,每亩用量为25公斤。
之后,在5月份和9月份分别进行追肥,施用速效钾肥和有机肥。
3.科学管理:油茶的整枝和修剪管理对于增加蓄密和促进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在油茶的生长初期,要及时进行造型和修剪,控制树冠形状,保持适当的稠密度,提高产量。
4.定期浇水:油茶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
在生长旺盛期,1-7月份每个月至少浇水3-4次。
特别是在干旱天气,要加大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提高产量。
5.合理病虫害防治:油茶栽培中常常会遇到病虫害问题,导致产量减少。
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是保障高产的重要环节。
二、油茶的病虫害防治措施:1.病害防治:油茶经常会面临一些病害,如油病、锈病、黑斑病等。
针对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
可以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病害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进行喷洒。
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利用土壤增效菌来减少病原菌的侵染。
2.虫害防治:油茶的常见虫害有油茶毛虫、油茶蛀果螟等。
在虫害防治中,可以利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保证油茶的健康生长。
同时,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来控制虫害的繁殖。
3.清理病虫源:及时清理油茶栽培区域的病虫源,如枯枝、落叶、成虫等,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4.加强监测:定期巡视油茶栽培区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保障油茶正常生长和高产的关键。
在栽培油茶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定期浇水。
油茶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建议
油茶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建议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病害的侵袭。
下面将介绍油茶主要的病害以及综合防治建议。
1. 焦枯病:主要发生在幼苗和嫩枝上,病叶逐渐枯萎、干枯,严重的话可能导致幼苗或枝条死亡。
防治建议:及早移栽,避免温度和湿度过高;保持适当的疏伐和通风,提高光照;使用对焦枯病有防治效果的药剂进行喷洒;及时清除枯死的叶片和枝条。
2. 灰斑病:主要侵袭茶树的嫩叶和嫩枝,留下灰色的小斑点,严重的话可能导致叶片黄化、落叶。
防治建议:提前修剪和疏伐,提高光照和通风条件;喷洒铜剂或其他防治药剂进行治疗;合理施肥,增强抗病能力。
4. 茶鳞蚧:这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吸食油茶的茶汁,导致叶片黄化、叶缘卷曲,严重的话可能导致树体衰弱。
防治建议:及时清除已感染的叶片和枝条;使用残杀虫剂进行喷洒;增加天敌的数量,如寄生性蜂类。
综合防治建议:
1. 种植选择抗病抗虫品种,提高油茶的抗病能力。
2. 在种植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疏伐和清除枯死的叶片和枝条,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
3. 严格控制施肥和灌溉,避免茶园土壤过湿,以减少病菌和虫害的滋生。
4.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定期巡视茶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5. 使用防治药剂时要注意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者频繁使用,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6. 加强病虫害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及时了解病虫害的防治经验和技术,做好茶园的病虫害预警和防范工作。
油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子
1、加强油茶林管理。2、5月下旬至6月下旬,人工捕杀成虫。3、油茶果采收后,水泥晒场晾晒时杀灭虫。4、用3%噻虫啉微胶囊剂500倍~800倍液在成虫期喷2次。5、9月~10月,幼虫下地后施用绿僵菌颗粒剂,1亿孢子~2亿孢子/克,每亩2.5 kg。
油茶金龟子Popilliaspp.
根颈部树皮和叶部
1、6月初至7月底,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诱杀。2、加强管理,使用腐熟的有机肥,中耕除草,捕杀幼虫。3、施用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杀灭土壤中的幼虫。4、如成虫大爆发,喷施3%噻虫啉微胶囊剂1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倍~3 000倍液毒杀成虫。
油茶织蛾Casmara patronaMeyrick
枝干
1、加强林地管理,杀灭幼虫。7月~9月剪除虫害枝,集中烧毁。及时疏伐与修剪过密油茶林,保证林内通风透光。2、诱杀成虫。成虫发生期,尤其是羽化盛期,在林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3、化学防治。于初孵幼虫期和幼虫潜居卷叶危害期,用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倍~3 000倍液喷雾。
黑跗眼天牛Chrenoma atritarsis (Pic.)
枝干
1、加强抚育管理,剪枝杀灭幼虫。抚育油茶林同时,将被害枝条齐环痕处剪去置于笼中,待天敌飞出后烧毁。2、人工捕捉成虫。4月~5月份成虫活动盛发期,在早晨进行人工捕杀。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黄翅黑兜姬蜂Dolichomitus mclanomcrus tinctipcnnis等幼虫期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4、化学防治。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原液浸涂产卵痕和早期为害槽,或在虫枝节结下部涂刷一圈,杀灭幼虫。
油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油茶主要病虫害防治
二、油茶炭疽病
1.病原菌 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 小丛壳菌属的围小丛壳菌, 学名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 d et Schrenk。无性世代 为半知菌亚门炭疽属的茶赤 叶枯刺盘孢菌,学名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des penz。 1、病菌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2、子囊壳、子囊和子囊孢子
四、油茶毒蛾
又名茶毒蛾、茶毛虫、茶辣子。属鳞翅目毒蛾科,学名Euproctis pseudocomspersa strand。 1.分布、寄主及为害 我国各省油茶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寄主植物主要为油茶及茶树,有时亦取 食乌桕、油桐、柑桔、樱桃、柿、枇杷、梨、玉米等。幼虫为害油茶时,先取食嫩梢、 后食叶片、嫩枝皮、果皮等,造成茶籽减产。连续多年为害,引起茶树枯死。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2㎜,前 翅中部有2条弯曲的黄白色横 带、翅顶角黄斑内有2个黑色 圆点。雌成虫黄褐色,雄成虫 深褐色。 卵:圆形、淡黄色、每卵块有 卵粒30-50粒,上覆有黄色绒 毛。 幼虫:从前胸至腹部第九 节,各节背部及侧面有8个黄 色(前期)或黑色毛瘤,上生 黄色毒毛。 蛹:短圆锥形,密生黄色 短毛,末端有钩状臀棘一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油茶尺蠖
俗称量步虫、拱拱虫、造桥虫。属鳞翅目尺 蛾科,学名Biston marginata shiraki。 1.分布、寄主及为害 我国各省油茶产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寄主植 物主要为害油茶,亦取食油桐、板栗、乌桕、檫 木、泡桐、女贞、松、杉等10余种林木。以幼虫 啃食油茶叶片,大发生时可将油茶老叶、嫩茎吃 光。 2.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灰褐色,杂生黄白色鳞毛;触 角丝状;前翅基部有2条黑褐色条纹,其后中横线、 外横线、亚外缘线均隐约可见,外缘具黑色小点7 个,后翅有2条横纹,外缘有5个小黑点。腹末有 黑褐色茸毛。雄虫体色较深,触角羽毛状,腹部 瘦小。 卵:近圆形,初产时淡绿色,渐变黄褐至黑 色,外披黑褐色茸毛。 幼虫:初孵幼虫黑色,老熟时黄色,杂生黑 褐色斑点。头部中央下陷,两侧呈角状突起,额 部具“八”字形黑斑两块。 蛹:圆锥形、棕褐色,头部顶端两侧有2个小 突起,腹部末端尖,有臂刺1根,先端分叉。
油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油茶烟煤病的发生规律
症状
油茶烟煤病主要危害油茶的叶片和枝条。受害后,叶片和 枝条上会形成黑色或褐色的煤状物,影响光合作用和树体 美观。
发生规律
油茶烟煤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湿度大、温度高 、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容易发病。此外,树势弱、管理不善 的油茶林也容易遭受病害侵袭。
防治方法
加强油茶林的经营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同时,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使用石 硫合剂、甲基托布津等。
化学防治方法
发病前预防
定期喷洒保护性杀菌剂, 预防病害的发生。
发病后治疗
针对不同的病害,选择合 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治 疗。
注意药剂轮换使用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 ,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生物防治方法
利用天敌和微生物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生蜂、瓢 虫等,以及使用微生物农药,如
苏云杆菌等。
增强树体抗病性
油茶蛀茎虫的发生规律
油茶蛀茎虫是一种钻蛀性害虫,以幼虫蛀食油茶枝干为生。
幼虫在树干内蛀食,形成隧道,使树木生长衰弱,甚至枯死。
油茶蛀茎虫的发生与环境湿度、温度和天敌数量有关,通常在春季和夏季大量发生 。
油茶蓝翅天牛的发生规律
油茶蓝翅天牛是一种钻蛀性害虫 ,以幼虫蛀食油茶树干为生。
成虫出现于6月至7月间,产卵于 树干或枝条上,孵化后的幼虫向
微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防治油茶病虫害。如 苏云杆菌等细菌可以感染和杀死 多种害虫;白僵菌等真菌可以寄 生在害虫身上,导致其死亡。
植物源农药
利用植物源农药防治油茶病虫害 。如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 药可以杀死多种害虫;藜芦碱、 苦皮藤素等植物源农药可以干扰 害虫的生殖和生长发育。
油茶病虫害防治现状和应对措施专家讲座
油茶病虫害防治现状和应对措施专家讲座
第2页
油茶病虫害防治现状和应对措施专家讲座
第3页
油茶病虫害发生防治现实状况
化学防治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茶抗病虫新品种选育 营林办法 植物检疫
油茶病虫害防治现状和应对措施专家讲座
第4页
①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当前采取最多防治油茶病虫害方法。化学 防治操作方便,效果快速、显著,所以,在生产中仍 大量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可依据害虫取食方式和特点 选取不一样防治方法.
油茶病虫害防治现状和应对措施专家讲座
第6页
③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产物控制农林病虫害发生危害防治方 法.如利用自然界或人工繁育瓢虫、草蛉、捕食蝽、蜘蛛、青蛙、 鸟类等捕食性天敌,寄生蜂、寄生蝇、线虫等寄生性天敌以及病 毒、细菌、真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害虫;利用抗生菌产生抗生素 等防治病害.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菌治病等通俗说法.利 用生物防治,资源丰富,选择性强,对人、畜及植物安全,不污 染环境,一旦被驯化而建立种群,对油茶病虫害有较长久控制作 用.
油茶病虫害防治现状和应对措施专家讲座
第15页
因控制技术开发与利用
生物技术发展,使油茶病虫害防治技术发生了重大变 革.利用基因工程方法防治病虫害,首先是从
病原生物和昆虫角度出发,对它们进行基因调控,使 病原物性状发生改变,使其不产生致病作用,对天敌 昆虫导人抗药性基因,提升天敌抗药性;另首先是从 寄主油茶角度出发,将相关抗性基因导入油茶中,使 油茶产生抗虫性和抗病性.所以,在今后科研中还应 不停地开展、加强这方面研究工作.
油茶病虫害防治现状和应对措施专家讲座
第14页
新型农药品种研制开发
研制开发广谱高效新型杀虫剂.杀虫剂仍是害虫大暴发时主要 “救火”应急伎俩,它研究开发是一项长久而艰巨任务.除了继 续从现有化学药剂、天敌生物中筛选杀虫效果好、选择性高、对 环境安全品种外,还应重视向植物性杀虫剂、新型高效杀菌剂、 微生物代谢产物、昆虫行为信息素、植物生长调整剂等方面发 展.在生物源农药方面,重点研究针对刺吸类害虫、食叶类害虫、 土传病害、病毒病害、真菌病害专用生物制剂;在农药新剂型和 新制剂方面,以水代油,降低有机溶剂使用量,降低对环境污染, 使农药沿着高效、低毒、安全和环境友好方向发展.
油茶主要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油茶主要虫害防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油茶主要虫害绿色防控的防控原则、主要虫害和绿色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油茶生产过程中主要虫害的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LY/T 2680 油茶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DB41/T 1931 油茶栽培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绿色防控采用监测与检疫、营林、人工、物理、生物等防控措施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等对环境友好的方法,达到有效控制植物病虫害,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4 防控原则以保护食用林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根据油茶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采取监测与检疫、营林、人工、物理、生物等措施,必要时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将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5 主要虫害油茶毒蛾(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ee))、柿广翅蜡蝉(Ricania sublimbata Jacobi)、茶梢尖蛾(Parametriotes theae Kuznetso.)、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山茶象(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油茶蓝翅天牛(Chreonoma atritarsis Pic.)等。
油茶栽培与有害生物防治
油茶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油茶又叫茶子树,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之一。
油茶具有耐干旱、耐贫膺的特点,对土壤要求不高,适于在荒山荒坡上种植,且根系发达、树冠大、树干矮,大量种植可以生产茶油,也是绿化和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
山茶油素有“东方橄榄油”之称,是目前国际市场紧销的绿色保健食用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因此,油茶的种植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1.选好植地。
油茶对种植地要求不高,凡生长有映山红、杉木、马尾松等植物的丘陵或山地,都可作为油茶种植地。
为了油茶种植高产、稳产和优质,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壤土或轻黏壤土为宜。
2.精心备耕。
在种植前一年的秋冬季节进行炼山、除杂备耕,带面开穴,带宽2米,植穴规格以40厘米×40厘米×40厘米为宜。
按2米×4米或2米×3米的规格挖穴,植穴风化1个月后,用铲填回表土,分层施足基肥,每穴施放土杂肥10公斤或磷肥0.25公斤+复合肥0.1公斤,然后起墩比原土面高20厘米以上,防止植后表土下陷造成积水伤根。
3.合理密植。
根据立地条件、品种特性,种植密度一般以每亩80~120株为宜,土壤肥沃的矮坡地或山脚可采用2米×4米规格(每亩约种85株),一般土壤或山腰可采用2米×3米规格(每亩约种110株)。
4.适时种植。
油茶种植有直播、嫁接苗种植、扦插等3种方法,目前以选用2年生芽砧嫁接苗种植较多。
(1)直播种植可冬播或春播。
冬播多在11~12月,春播在2~3月。
冬播具有发根早、出芽快、可省去种子贮藏等优点;春播的种子,要在活水中浸48小时,使种子吸水膨胀,促进发芽。
播种时每穴播2~3粒种子,播后覆土宜浅、盖土要细,冬播盖土4~5厘米,春播盖土3厘米左右。
(2)嫁接苗种植一般在2~3月,最好在雨后或阴天种植,要求穴土细碎、苗干栽正、适当深种,让根系自然舒展,再填土压实,淋足定根水。
(3)扦插苗种植应选择立地条件好的油茶园,从油茶优良单株上选取2~3年生小侧枝顶部主梢枝条,截成长50~60厘米的插条,进行扦插。
油茶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油茶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曾赣林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既是保障我国粮油安全的大事,又是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还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新亮点。
油茶病虫害是影响油茶生产的重要因子,只有结合我国2000多年栽培中积累的经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病虫害监测预报和防治技术推广,使广大林农了解和掌握防治技术,科学防治,才能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实现国家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战略部署。
据调查,油茶病虫害有160多种,但可造成危害的种类主要有20余种。
以下是油茶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要点,仅供参考。
一、病害1、油茶软腐病Agaricodochium camelliae Liu, Wei et Fan又名油茶落叶病,是油茶的主要病害之一。
症状特点:油茶软腐病主要危害油茶叶、芽和果实。
病害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也可在叶片任何部位发生。
病斑初呈半圆形或圆形,水渍状,在阴雨潮湿时,迅速扩展为黄色或黄褐色不规则的大斑。
病斑边缘不明显,叶肉腐烂,仅剩表皮,2-3天内病叶即可脱落。
后期病斑上散生土黄色粒状物,在放大镜下呈白色钮扣状,是此病的明显特征。
有时染病叶片也能悬挂在树梢上越冬。
芽或嫩叶感病后,即可枯黄腐烂而死。
果实发病后造成大量裂果和落果。
干旱高温时,病斑开裂,裂口不齐,有纵裂、横裂或纵横开裂,后脱落。
果实自发病到脱落,约经2-4周,一般自7月份开始落果,直至采收时仍有脱落。
图:油茶软腐病(1-3.病害的危害症状;4.病斑放大(子实体))影响发病的因素:油茶软腐病的流行与温湿度,立地条件,茶林的密度和郁闭度有密切关系。
茶林密度和郁闭度大的林区容易发病,山凹、阴坡或排水不良以及抚育管理粗放的油茶林或苗圃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密度过大的油茶林要及时整枝修剪或疏伐,使林内通风透光良好。
冬季清除病叶、病果,消灭越冬病原。
苗圃地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方,并加强管理。
发病时喷洒1:1:12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加水600-800倍液,或100-300倍多菌灵。
油茶炭疽病防治方法
油茶炭疽病防治方法油茶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容易发生在油茶的果实、枝干和叶片上。
当油茶遭受炭疽病侵染时,果实可能腐烂变黑,严重的话还会影响油茶产量和质量。
因此,炭疽病的防治对于油茶的生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油茶炭疽病防治方法:1.选择健康的苗木:在油茶苗木的种植过程中,应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苗木,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和侵染。
2.合理调整栽培措施:油茶炭疽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栽培措施密切相关。
在油茶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调整栽培措施,包括适量施肥、灌溉、修剪和病害防治等。
3.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定期检查油茶树上是否有病原菌侵染的迹象,如果实异样变黑、枝条溃烂等。
一旦发现炭疽病的病原菌,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4.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在炭疽病的防治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治疗,如:2%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的水溶性多菌灵等。
5.采用生物防治方法:除了化学农药,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和生物制剂进行生物防治。
比如可以使用甘蓝油菜籽粉、木薯淀粉和百菌清等,这些都是比较安全、环保的防治方法。
6.合理管理栽培环境:合理管理油茶的栽培环境也是炭疽病防治的重要方法。
栽培过程中要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减少湿度,增加阳光照射,以减少病菌的生长。
7.采取轮作和间作措施:轮作和间作是油茶炭疽病综合防治的有效方法。
轮作可以减少病菌的存活和繁殖,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间作可以增加土壤的生态平衡和抵抗力,减少病菌的传播和侵染。
总之,油茶炭疽病的防治需要综合施策,包括选择健康的苗木、调整栽培措施、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合理管理栽培环境、采取轮作和间作措施,以及合理清理病残体等。
只有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才能更好地控制油茶炭疽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油茶病虫害防治技术
• 2、金龟子为害时,用菊酯类药喷雾,让金 龟子和象鼻虫身体着药。
6、油茶相思拟木蠹蛾
以幼虫钻蛀枝干成坑 道,咬食枝干外部时, 常吐丝缀连虫粪和树皮 屑形成隧道,幼虫白天 匿居坑道中,夜间钻出, 沿隧道啃食隧道前端的 树皮。
1年1代,4月上旬至 5月下旬化蛹, 4月下 旬至6月中旬羽化。幼 虫5月中旬后出现 。
防治
• 发现出现根腐病症状时,使用30%恶霉灵 水剂,稀释500倍灌根。或使用75%敌克松 可湿性粉剂按1:10和土拌匀,撒在根部。
二、虫害种类
• 大约有50多种,其中主要有金龟子、 象鼻虫、油茶茶梢蛾、油茶织叶蛾、 油茶蓝翅天牛、油茶蜡蝉、油茶袋蛾、 白蚁等。
1、蓝翅天牛
• 每2-3年一代,每年4 月下旬羽化,5月中下 旬产卵于枝干中下部, 刻痕明显,有特点, 便于识别。幼虫孵化 后沿形成层啃食一周 或半周,时间2-3月, 然后深入木质部为害。
防治
• 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清理病叶; • 结合软腐病防治使用波尔多液。
4、油茶半边疯
• 又叫油茶烂脚瘟、白皮干枯病、油茶区均有发生。 属于真菌性病害, 病病原菌是碎纹伏革菌 (Corticium scutellare Brek. et Curt.)。
• 该病多在枝、干基部或中部倾斜面的下方发后,树 皮腐烂,木质部呈干枯状,灰褐色,呈膏似的膜状菌 丝体,最后病部下陷,形成溃疡,呈长条状。该病在 老林和萌芽林内发生较多,青壮油茶林发生较少; 阴坡和山窝发生较多,阳坡和山顶发病很少;密林 发病多,稀林发病少。荫蔽处病斑发展快,7-8月气 温高时病斑发展快,到9月病斑扩大到最大。
• 叶上病斑常沿叶缘发生,多呈半圆形, 黑褐色,边缘紫红色,后期病斑中心灰 白色,内轮生小黑点。
油茶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建议
油茶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建议
油茶是一种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但同时也常受到各种病害的侵害。
本文将介绍油茶
主要的病害以及综合防治的建议。
1. 茶油病(大斑病):茶油病是油茶上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大型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
严重感染的叶片会枯萎脱落,枝条上也会出现溃疡病斑。
防治
措施:选择抗病品种种植,及时修剪感染的枝叶并及时焚烧,清除茶园周边的病株和杂草,避免水分蓄积。
2. 炭疽病:炭疽病是油茶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表现为茶树枝干、叶片、果实等部
位出现疱状或轮状黑褐色小斑点,有时还会伴有溃疡和坏疽。
防治措施:及时修剪感染的
枝叶和果实,并将其焚烧,清除茶园周边的病株和杂草,用三硫磷或其他农药进行喷洒,
提高茶园通风透光条件。
5. 根瘤病:根瘤病是油茶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侵害油茶的根部,导致根部长出黑
褐色的瘤状物,严重时会导致油茶根系腐烂。
防治措施:加强茶园排水,保持土壤湿润但
不过湿,增施有机肥,定期消毒茶园和工具,用具有抗病能力的砧木进行嫁接。
综合防治建议:
1. 选择抗病优良品种种植,增加油茶的抗病能力。
2. 保持茶园的良好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病菌。
3. 定期对油茶进行修剪,及时移除感染的枝叶和果实,并将其焚烧。
4. 定期清除茶园周边的病株和杂草,减少病害传播。
5. 适时进行农药喷洒,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病害防治。
6. 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油茶的抗病能力。
通过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油茶的病害发生,保障油茶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油茶炭疽病及其防治方法
油茶炭疽病及其防治方法油茶炭疽病主要发生于我国陕西、河南及长江以南各大面积油茶栽培区,是油茶的主要病害。
常引起落果、落蕾、落叶和枯梢,严重影响油茶的生长和产量,晚期病果虽可采收,但种子含油量仅为健康种子的50%。
笔者经多年的试验观察,总结了油茶炭疽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1油茶炭疽病的危害症状1.1果实受害典型病斑为黑褐色或棕褐色圆斑。
初期果面上山现红褐色小点,后扩大,变为褐色至黑褐色,在果径迅速生长后期发生的部分病斑,有时颜色稍浅,是黄褐至浅褐色,其上轮生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雨后,露水浸润和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颗粒状、粘质的分生孢子堆。
1个果子可有1~10个病斑,病斑扩展后可联合。
病果有时沿病斑中部开裂。
未成熟种子病斑褐色或黑褐色;成熟种子病斑为褪色斑,种仁病斑黑褐色。
1.2叶芽和花芽受害病斑多在叶尖,叶缘,半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或黄褐色,常有不规则轮状细皱纹,边缘紫红色。
老叶病斑下陷,褐色有时黑褐色,亦常有不规则,较稀轮纹,病斑边缘有紫红色或淡黄褪色环,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上有轮生小黑色,每一轮纹在叶背呈褐色隆起。
花芽上病斑可深入子房柄。
花瓣基部病斑为黑褐色,半圆形。
春季嫩梢上病斑多在基部,呈舌状或椭圆形,褐色至黑褐色。
随之病梢弯曲,落叶。
夏、秋季以树基、树干,大枝上不定芽发梢的病斑占多数,症状同上,部位以中部居多。
在2~3年生枝条上病斑为梭形,下陷的溃疡斑。
大枝和树干上为轮状大型病斑,由外向内逐层下陷,木质部灰黑色。
2发生规律及为害顺序2.1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叶、病芽、病蕾、枯花、病果、果柄或病枝上越冬。
第2年春,当温度上升到15~19℃,持续10d时,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或昆虫传播,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潜育期5~17d。
一般每年4月初开始发病,5月中旬至6月病菌侵染果实。
2.2为害顺序一年中,先为害嫩梢、嫩叶,后果实,其次为花芽、叶芽,直至初冬的花。
由病蕾发育成的花,幼果和枝端的病蕾痕继续发病,形成一个年周期的侵染链,经冬季休眠后连接到翌年春天。
油茶树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油茶树常见的病虫害防治1.油茶树常见的三病害及其防治措施(1)油茶炭疽病易发生于湿度大、温度高的条件下,4~5月开始发病,7~9月蔓延最快,落果也最多,直到采收为止。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果、病叶组织越冬,翌年春天借风雨或象鼻虫等传播扩展危害。
(2)油茶软腐病又名油茶落叶病、叶枯病,危害油茶树和幼苗,引起大量落叶、落果、无花芽分化,造成减产。
在湿度大、生长衰弱的油茶林中发病较重,排水不良,杂草丛生的洼地发病较多。
(3)油茶烟煤病又名煤污病,3~6月和10~11月为发病盛期,以子囊壳或菌丝在病叶、病枝上越冬。
该病主要是蚧壳虫、粉虱类和蚜虫等危害诱发而引起的。
(4)防治方法应在选育抗病高产品种的基础上推行以下技术措施:a:冬垦夏锄:冬垦翻土,消灭病原菌。
垦复方法冬深挖,夏浅挖;荒地深挖,熟地浅挖;缓坡深挖,陡坡浅挖;老树深挖,幼树浅挖;冠外深挖,冠内浅挖;头年深挖,次年浅挖。
深挖深度为16~20厘米,浅挖深度为10~12厘米。
据建大、板溪等村民组调查,垦复前三年的茶油平均亩产3.67公斤,垦复后三年平均达到18.3公斤,最高年份达24公斤。
b:整枝修剪:清除病株、病枝、病叶、病果等,集中烧毁,防止蔓延扩展。
剪除萌芽条和徒长枝,保持油茶林通风透光,抑制病害的发展。
宜在采摘茶籽后或翌年3~4月修枝,以冬末春初为最佳季节。
通过整枝,炭疽病、软腐病和烟煤病平均发病率分别下降28%、66%和41%,产量可增加20%~30%。
c:老油茶林更新:更新产量极低、病虫害严重的老油茶林,人工补植优良抗病品种,或将老油茶树离地高15~20厘米锯掉,第二年冬保留2~3根健壮的萌芽条即可,同时结合冬垦、培土,4年后即可恢复结果。
d:砍除发病中心株:在不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前提下,砍除病株更新。
如果发病中心株比较多或出现严重块状区时,应先补植优良抗病品种,数年以后再砍除病株。
e:生物防治:凡生长山苍子的油茶林,油茶烟煤病的发病率极低主要是山苍子的果、叶挥发的芳香油有杀烟煤菌及其他霉菌的作用。
油茶有害生物及其防治
油茶有害生物及其防治作者:李华来源:《林业与生态》2016年第05期油茶在永州市种植历史悠久,是主要乡土树种之一,在丘陵区广为分布。
全市现有油茶林19. 44万公顷,面积居全省第二位。
2008年以来,市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油茶产业的扶持政策,群众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很高。
目前,全市新造油茶林近4万公顷,实施油茶林低改面积6. 67万公顷。
2013年,永州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油茶示范市称号,油茶产业已作为全市林业三个百亿产业之一列入“十三五”规划,成为了永州的支柱产业。
但全市油茶种植业仍存在投入不足、重种轻管等问题,油茶林管理粗放,特别是有害生物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生物灾害时有发生,导致部分油茶林长势不旺、产果量、出油率整体偏低,未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
据2011~2012年永州市油茶有害生物专项调查结果和永州市林业局森防站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数据显示,油茶有害生物发生种类有病源微生物7种,分别是: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叶枯病、油茶半边疯病、油茶煤污病、油茶茶苞病、油茶白绢病。
有害昆虫24种,分别是:茶天牛、黑跗眼天牛、油茶尺蛾、油茶堆沙蛀蛾、茶窠蓑蛾、油茶枯叶蛾、茶毒蛾、茶长卷叶蛾、油茶织蛾、茶梢尖蛾、乌龙墨蓑蛾、扁刺蛾、黑缘棕麦蛾、油茶象、广西灰象、柑桔斜脊象、油茶史氏叶蜂、黑刺粉虱、日本龟蜡蚧、八点广翅蜡蝉、大粉白金龟子、黑翅土白蚁、油茶宽盾蝽、茶蚜。
常见和危害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全市油茶林均有分布,果实、枝梢、叶片均可发病。
果实上的典型病斑为黑褐色或棕褐色圆斑。
后期的病斑上轮生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易发生于湿度大、温度高的条件下,通常发生时间是5~8月,高温高湿季节,7~8月是发病高峰期,成林在8~9月会见到大量落果落叶。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果、病叶组织越冬,翌年春天借风雨或象鼻虫等传播扩展危害。
油茶炭疽病发生严重的林分,油茶长势不良,大量果实脱落或开裂、病梢枯死,是该市油茶林茶果产量、出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油茶叶斑病及其防治法
油茶叶斑病及其防治法一、引言油茶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
然而,油茶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害,其中叶斑病是最常见的一种。
本文将介绍油茶叶斑病的特点、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二、油茶叶斑病的特点1.病原菌:油茶叶斑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真菌类,主要包括青霉菌、黑霉菌等。
2.发病特点:该病主要通过孢子传播,喜欢潮湿环境,温度适宜时易发生。
初期在叶片上形成小型水浸样斑点,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扩大并变成黑色或暗褐色圆形斑点。
3.症状表现:感染的油茶叶片出现黄化、枯萎、干枯等现象。
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三、油茶叶斑病的危害1.减产:油茶叶斑病会导致叶片凋落、光合作用减弱,从而影响植株的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进而导致产量下降。
2.品质下降:感染叶斑病的油茶叶片会出现斑点,严重影响外观和品质。
3.传播其他病害:油茶叶斑病易通过孢子传播,一旦感染植株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进一步传播其他病害。
四、油茶叶斑病的防治方法为了有效防治油茶叶斑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防止病原菌传播•清除感染源:及时清除感染了叶斑病的油茶植株和落叶等植物残体,以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和传播。
•消毒工具:对于剪刀、锄头等工具进行定期消毒,以防止病原菌通过工具传播。
2. 加强油茶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科学合理施肥,提高油茶的养分供应,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适度修剪:定期对油茶进行适度修剪,保持植株通风透光,减少病原菌生长的机会。
3. 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杀菌剂喷洒:在感病初期或预防性喷洒杀菌剂,如氧化锰、多菌灵等。
注意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杀菌剂,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轮作伴种:可以选择与油茶共享生态位且具有抑制叶斑病发生的作物进行轮作伴种。
如小麦、豆类等。
4. 生物防治方法•利用拮抗微生物:通过引入拮抗微生物来控制油茶叶斑病。
例如利用青霉素、百菌清等拮抗真菌进行喷洒。
•增强植物免疫力:通过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增强油茶植株的免疫力,提高其抵抗病害的能力。
油茶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油茶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一、油茶的主要病害1.茶褐斑病:茶褐斑病是油茶上发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病原菌是茶褐斑病菌。
病害初期植株叶片上出现小型黄褐色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形成边缘黑色,中央黄褐色的斑块,最终叶片干枯。
防治技术:及早发现病害,及时采取药物喷洒控制,如五氧化二硫拌水液。
定期清除病残体和叶片,加强通风和光照,保持干燥环境,有助于减少茶褐斑病的发生。
2.霉菌病:霉菌病主要由霉菌感染油茶的花朵、果实和叶片,导致花朵凋谢、果实腐烂和叶片霉菌感染。
霉菌病对油茶的影响较大,易造成大面积死亡和减产。
防治技术:定期检查花朵和果实,发现有霉菌感染的部分即时剪除。
喷洒有效的杀菌剂,如舒菌宁、二氧化硫溶液,可以有效降低霉菌病的发病率。
3.根腐病:根腐病是油茶常见的根部病害,主要由腐霉菌引起。
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湿度过高、通气不良有关,严重影响油茶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防治技术:保持油茶根部通风良好,避免土壤水分过高。
在种植时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并且进行不同树株间的间隔,以促进树根的通风。
发现有根腐病的树根及时剪除,并对树根和周围土壤进行彻底清理,喷洒合适的杀菌剂,如多菌灵。
1.油茶实蝇:油茶实蝇是油茶上最常见的虫害之一,主要危害油茶的果实。
虫害的主要表现是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果实出现蛀眼并腐烂。
防治技术:及时采集成虫,每公顷栽植1.5公斤左右的肥皂水水浇灌。
也可以使用有效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如乐果。
2.油茶瘿螨:油茶瘿螨主要危害油茶的嫩叶,使叶片出现矮小、变形、发育不良等症状,严重的可以导致叶片凋谢。
防治技术:喷洒高效低毒的抗螨农药,如乐果。
定期清除瘿螨受害的叶片,切断虫源的传播路径,降低瘿螨的发生。
3.油茶蛾:油茶蛾是油茶上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油茶的嫩叶和花朵,导致叶面失绿,凋谢,花朵脱落。
防治技术:定期喷洒颗粒剂,渗透处理。
每年进行两次喷雾,分别在春天和秋天。
可以设置性诱网捕获成虫,控制油茶蛾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茶有害生物及其防治
————————————————————————————————作者:————————————————————————————————日期:
油茶有害生物及其防治-农学论文
油茶有害生物及其防治
文/李华
油茶在永州市种植历史悠久,是主要乡土树种之一,在丘陵区广为分布。
全市现有油茶林19.44万公顷,面积居全省第二位。
2008 年以来,市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油茶产业的扶持政策,群众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很高。
目前,全市新造油茶林近4万公顷,实施油茶林低改面积6.67 万公顷。
2013 年,永州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油茶示范市称号,油茶产业已作为全市林业三个百亿产业之一列入“十三五”规划,成为了永州的支柱产业。
但全市油茶种植业仍存在投入不足、重种轻管等问题,油茶林管理粗放,特别是有害生物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生物灾害时有发生,导致部分油茶林长势不旺、产果量、出油率整体偏低,未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
据2011~2012年永州市油茶有害生物专项调查结果和永州市林业局森防站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数据显示,油茶有害生物发生种类有病源微生物7种,分别是: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叶枯病、油茶半边疯病、油茶煤污病、油茶茶苞病、油茶白绢病。
有害昆虫24 种,分别是:茶天牛、黑跗眼天牛、油茶尺蛾、油茶堆沙蛀蛾、茶窠蓑蛾、油茶枯叶蛾、茶毒蛾、茶长卷叶蛾、油茶织蛾、茶梢尖蛾、乌龙墨蓑蛾、扁刺蛾、黑缘棕麦蛾、油茶象、广西灰象、柑桔斜脊象、油茶史氏叶蜂、黑刺粉虱、日本龟蜡蚧、八点广翅蜡蝉、大粉白金龟子、黑翅土白蚁、油茶宽盾蝽、茶蚜。
常见和危害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油茶炭疽病。
全市油茶林均有分布,果实、枝梢、叶片均可发病。
果实上的典型病斑为黑褐色或棕褐色圆斑。
后期的病斑上轮生小黑点,为病菌的分
生孢子盘。
易发生于湿度大、温度高的条件下,通常发生时间是5~8 月,高温高湿季节,7~8月是发病高峰期,成林在8~9月会见到大量落果落叶。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果、病叶组织越冬,翌年春天借风雨或象鼻虫等传播扩展危害。
油茶炭疽病发生严重的林分,油茶长势不良,大量果实脱落或开裂、病梢枯死,是该市油茶林茶果产量、出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油茶软腐病。
在全市油茶林广泛分布,主要危害叶、芽、果实。
病斑初呈半圆形或圆形,水渍状,病斑边缘不明显,叶肉腐烂,仅剩表皮。
后期明显特症为:病斑上散生土黄色粒状物,呈白色钮扣状。
干旱高温季节,病斑开裂,裂口不齐。
该病由真菌引起,一般于4 月下旬开始发病,5 月下旬至6月下旬出现第一次发病高峰,7至8月上旬发病率降低,8月下旬至9月中旬,在温湿度适合时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油茶软腐病发生严重的林分,油茶大量落叶、落果,甚至叶子和果实落光、嫩梢枯萎。
苗木发病,则造成造林成活率低,严重时苗木叶片落光、整株枯死,造成造林失败。
油茶软腐病也是造成我市油茶林茶果产量、出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油茶叶枯病。
在全市油茶林均有分布,主要危害叶片。
叶片感病后,常提早脱落,新梢出现枯死现象。
病斑不规则,红褐色至灰褐色。
病斑边缘有一较病斑深的带,病健线界线明显。
7月初开始发病,8 月为发病高峰,9 月下降。
叶、芽和果实发病严重时导致油茶产量和品质大幅降低。
四、油茶尺蛾。
是本市历史性油茶害虫,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面积发生。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目前发生面积已显著下降。
油茶尺蛾大发生时,油茶叶被吃光,油茶林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五、油茶毒蛾。
以幼虫为害油茶树叶,一般1年2~3代,以卵越冬。
幼
虫常聚集为害,成虫有趋光性。
在全市油茶林内广泛分布,常在局部区域发生。
茶毒蛾发生严重时,油茶林树叶被吃光,形如火烧,大幅减产。
油茶树连续受害后会枯死。
六、油茶织蛾。
在油茶林内广泛分布,常在局部区域暴发成灾。
做好油茶病虫害的防控,一是选苗。
优质壮苗是基础。
选用优良无性系品种湘林系列(湘林27号、1号、16号、104号、XLC15号)、攸县166 及亚林系列。
造林时要选用经过严格检疫的壮苗,防止使用带病虫苗木造林。
二是大力推行低产油茶林改造。
从现状看,那些荒芜已久、年龄过老、残缺不全、疏密不匀、林相紊乱、品种混杂的油茶低产林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比新造林严重得多。
对低产林进行改造、加强营林管理,是当前控制油茶有害生物大面积发生的最有效措施。
三是加强监测预警。
认真做好常年监测,不断积累监测数据,逐步掌握本地主要油茶有害生物发生规律,是采取防治技术措施的基础。
不仅要掌握油茶有害生物与天敌的种类、分布数量、危害程度与周围环境因子的关系,而且要掌握有害生物的消长及其影响的主要原因,为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四是要科学防治。
根据不同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在认真监测的基础上,全程掌握其发生情况,选取最佳防治时机和防治方式,及时开展防治。
同时,在药物选择上,要尽量选用无公害农药,实施无公害防治,在确保油茶产品安全的同时,确保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