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让预设与生成精彩相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课堂让预设与生成精彩相会
摘要:课堂教学有预设和生成两个要素,课堂教学过程是由预设和生成这一矛盾统一体运动推进的过程,是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体现,是落实教学常规和打造生本课堂不可回避和必须研究的问题。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本文着眼科学课堂教学,阐述了科学课堂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关系,使预设与生成这对冤家精彩相约,和谐相处,携手共进,预设促生成,生成挺预设。本文从课前预设、课中引导、课后反思等角度探索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让预设和生成和着生命的节拍精彩共舞,让课堂教学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交汇生成的过程,成为师生心灵的碰撞,生命的交响,实现“课在学生中,学生在课中”的美好境界!
关键词科学课堂预设生成相互促进
课堂是由预设和生成这两类具有矛盾特性的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共同体。一方面:课堂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具有明显的预设性;另一方面: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具有生命力和主动性的人,教学总是充满各种变化因素,因此教学又必然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生成性。叶澜教授曾经对“课堂”做过这样精辟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好的预设与生成,犹如一次美丽的邂逅,教师则是幕后策划者.
一、教学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关系理解
教学预设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教学需要精心预设,但不能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序,而要开放时空,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以教育机智泰然迎接和处理课堂生成,从而与预设精彩相约于课堂。
动态生成是指师生之间在课堂互动中超出预设的意外情况,是指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师生在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新的问题、观点为契机,机智地调整或改变教学预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朝着拓展教学目标的方向不断动态生成,使教学获得成功。
由于学习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动态有不确定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主宰课堂,不再完全按照预定的教案往下教,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理清学生的思路脉络,看准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使学生始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实现学习动态生成的主人。另外,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图形式,要追求真实自然,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应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地思考,不断地探索。这样师生的思想情感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使科学课堂变成了一幅真实、自然、生动的画卷。
二、预设与生成精心预约
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它的运行需要一定的程序,即上课前必须对未来发生的教学行为有所准备和预设,否则课堂活动就成为无的之矢,课堂教学需要预设,有了精心的预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但预设由不能太死,要有伸缩性和冗余设计,并且有意识的为生成留下期待,作出铺垫,使课堂教学目标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不断达成的,从而以预设促生成,使生成与预设精彩相约。
(一)精心备课,让预设更充分。
新课程注重教学的生成性,实际是提高了对课前预设的要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美的预设应更多地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只有在充分预设学生和预设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游仞有余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预设和生成并不矛盾,充分的预设准备正是很好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前提。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再加上一定的教学机智,这是处理好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关系的保证。
1、备学生。
备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我们知道,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皆不相同,再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课前准备,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并思考其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
科学新概念的掌握与其他学科的新概念的掌握过程不同,它更多地与学习者的已有概念相关,这造成了科学教育的特殊困难性。所以,在备课前,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世界中,去体验学生的想法,设法让学生的原有经验或思想在课堂中能充分地表露出来。在教学中,每当建立假设时,我们并没有表面化地走过场,而是喜欢问学生一些问题,如你的假设是什么,是哪些现象或事实让你产生了这个想法,你将进一步用什么办法去证实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尤其是第二个问题,可以从学生的交流中让教师充分了解他们的已有体验。
2、备教材。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不同于教学内容。备教材要注意贯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不要迷信专家,不要把教材看成是死的教条、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把教材看作是“活”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组合的教学材料。备教材时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通览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找出难点。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所以说,科学而充分的预设是课堂生命的本源,也是教学生成的土壤和催化剂。科学而全面的预设能使教学自然流畅、真实和谐,整个教学也就成为预设中的生成、预想中
的必然。
新课程初中科学教材中,涉及面很广,往往一个知识点可能拓展出很多个相关的知识点,如: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应有尽有,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就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充分的实验准备。一些新的尖端技术也要做到及时的了解,以便让学生得到应有的教育。一些教师在放手让学生探究时,对学生提问或涉及到的许多问题不置可否,不知该如何应对,这与课前知识的储备不够有极大的关系。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物质导电性》一课,学生们在用实验的方法对身边的物体进行检测,看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对于铅笔芯是不是导体却引起了争论,因为有的小组把它连接到电路里会发光,而有的却不会发光,而这位教师却对学生的疑问不加理会,仍然得出了石墨是导体的结论。假如这位老师课前做过实验,或查阅过资必定能发现上述问题。其实我们常用的铅笔芯是用石墨和黏土按一定比例制成,因为铅笔芯的成分并非全是石墨,笔心越软,粘土的成分越大,导电性能也随之下降。学生手中的铅笔芯软硬程度不同,因此得出结论当然不同了,如果这位教师预设充分一点说不定还能引导学生一起探究影响铅笔芯的导电能力的因素呢?
(二)巧为预设,让生成更丰富
课堂教学既有预设又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而再好的课前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一切精心的预设,是为了动态生成,让动态生成更有成效性和目的性,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又如何处理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富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机智地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呢?
1.构建知识结构,为动态生成搭建平台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构建起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将教材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这一过程的实现取决于教师能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并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加深对原有知识经验理解的同时动态生成新的知识,实现认知迁移,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不新,学会用旧知识去同化新知识,从而轻松学习。
在学习《科学》八年级下空气时,由于空气在实际生活中看不到,摸不着,学生了解不多,要求学生从科学的视角去思考,以探究的方法去学习是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应建一座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可预设以下活动:
看不见模不着的空气,你能“捕捉”到它吗?学生实验:
“捕捉”空气
交流讨论:怎样
证明你“捕捉”
到了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