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阅读训练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 ',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言未尽而王生去,盖欲拒人于千里之外。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

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

②李生说之曰

③不应而还

④迨年事蹉跎

⑤王生不说

⑥王生益愠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见

2.在上文横线上填入一个字。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译句:

②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译句:

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 C.故为之说 D.桓侯故使人问之

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答: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乃:

③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④元方入门不顾顾: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元方入门不顾。

4.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小时了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孔文举:东汉的孔融。清称:有名誉。中表:指的是亲戚。伯阳:老子的号。

奕世:世世代代。了了:聪明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②既通,前坐

③元礼及宾客莫不奇

之④人以其语语之2.翻译系列句子。

①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②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3.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里,孔融只是说了个前提,省略了结论。请你把它补写出来。

4.从上文看,孔融是个怎样的人?你还知道有关他的其他故事吗?请你写出一个。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③蒙乃始就

学④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2.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请找出并释义。

①通,释

义。②通,释

义。

3.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不同含义。

①辞以军中多

②以丛草为林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④子以我为不信4.根据下列句子,写出成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成语:

②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成语: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 .本文通过记述孙权劝勉吕蒙努力致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清旦衣冠而之市(2)适鬻金者之所(3)因攫其金而去(4)不见人,徒见金

2.翻译句子。

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翻译:

3.用成语来评价这位“攫金者”是比较恰当的。

4.现实生活中,类似于“攫金者”这样的人也是不少的。“攫金”的形式可能不同,但结果往往相同。你能举出两个典型的例子吗?

名落孙山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

1.翻译句子。

(1)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2)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2.上文的大意可用成语来概括,比

喻。

3.从上文看,孙山是个怎样的人?

州官放火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注解:田登,人名。上元:元宵节)

1.解释加点词:

(1)田登作郡,自讳其名(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2.翻译下列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