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室内空气品质

合集下载

09级:《建筑环境学》(第三版)教学大纲与复习要点

09级:《建筑环境学》(第三版)教学大纲与复习要点

《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建筑环境学课程英文名称:Built Environment课程代码:081101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36 讲课学时:34 实验学时: 2 课程学分:2分授课对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前导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和生产过程需要的室内物理环境;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如何影响建筑环境;改变或控制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及原理。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学习各门专业课程以及研究生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另外,由于这是一门非常前沿的课程,因此在课程中除了采用了国内外公认的成熟的定论以外,还大量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有关研究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掌握有关建筑物理环境的基本概念,掌握构建、分析、评价建筑环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建筑环境学科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

三、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1.了解建筑环境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了解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本章无难点。

复习要点:1建筑环境学的概念,面临的两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2建筑环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基本要求:1.了解太阳与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熟悉室外气候的基本特性。

2.掌握太阳辐射的规律(包括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电磁波谱、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臭氧层与太阳辐射的关系影响、日照的作用与效果)。

3.了解室外气候(温湿度的年和日变动,风、雨、雪等)。

4.了解城市微气候的特点。

5.掌握我国气候分区的方法与各气候区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太阳辐射的规律与我国气候分区。

本章无难点。

复习要点:1太阳辐射: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日照的作用。

2室外气候:1)室外气温的定义,变化规律,有效天空温度。

通风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3篇)

通风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3篇)

通风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维护员工的健康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制定本通风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办公区域、生产车间及其他用于员工工作的室内空间。

第三条本制度的具体实施单位为本单位负责通风设备维护管理的部门。

第二章通风质量标准第四条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的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及行业标准规定的限量。

(二)通风系统应保持空气中的氧含量不小于20.8%。

(三)通风系统应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0%到70%之间。

(四)通风系统应能够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异味和烟雾。

第五条室内通风工程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一)通风设备的安装位置、数量和能力应根据室内空间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二)通风设备的布局应保证空气流通的均匀性,避免死角。

(三)通风设备应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章通风管理第六条通风设备管理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专业背景,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通风设备。

第七条通风设备管理负责人应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八条通风设备管理负责人应定期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第九条室内通风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工作应定期进行,确保通风设备的性能和运行效果。

第十条在进行通风设备维修和清洗时,应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污染。

第四章通风操作第十一条在办公区域和生产车间内工作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避免因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问题。

第十二条使用通风设备时,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调整,避免浪费和能源的不必要消耗。

第五章通风培训和宣传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定期对员工进行通风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通风意识和技能。

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定期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良好通风的重要性的认识。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本单位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室内空气品质》课件

《室内空气品质》课件
04
一家创业公司在办公室放置了绿植和空气净化器,既美化了办公环境 ,又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家庭室内空气品质改善案例
01 02 03 04
总结词:家庭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来自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对家庭成 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一位家庭主妇通过定期开窗通风和摆放绿植,有效改善了室内空气质 量,减少了家人患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清洁剂、杀虫剂等化学品
使用清洁剂、杀虫剂等化学品产生的气体和 微粒。
香烟烟雾
吸烟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
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滋生和传 播。
室内家具和装修材料释放的污染物
甲醛

家具、地板、门窗等装修材料中使用的粘 胶剂释放的甲醛气体。
油漆、家具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释放 的苯气体。
氨气
一户人家在装修时选择环保材料,安装空气净化器和新风系统,显著 提高了室内空气品质,保障了家人的健康。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结果还可以用 于室内环境质量的监测和预警, 及时发现和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
题。
05
室内空气品质改善案例
学校室内空气品质改善案例
总结词: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室内空气品质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健康和学习效率。
北京某小学安装新风系统,有效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工作效率。
02
室内空气污染源
室外污染源
01
02
03
04
工业排放
工厂、发电厂等工业设施排放 的废气和烟尘。
交通排放
汽车、公共交通工具等排放的 尾气和烟尘。

《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建筑环境学Built Environment课程代码:02410010学分:2学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28实验学时:4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传热学》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教材:朱颖心.建筑环境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由单纯的机械设备系统向综合的建筑环境系统转化的产物。

本课程是研究建筑的基本规律、建筑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建筑环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讲求经济效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管理能力。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

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和生产过程需要的室内物理环境;课程目标2: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如何影响建筑环境;课程目标3: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改变或控制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及原理;课程目标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学习各门专业课程以及研究生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必修课程填写)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m-n1.毕业要求1-1:2.毕业要求……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

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1.建筑与环境的关系(1)建筑的演变历史(2)营造法式(适合自己需要),图式理论(追求艺术),建筑空间理论(功能),建筑环境学(舒适性)(3)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如何协调室内环境舒适性要求与节能、环保之间的矛盾(5)空调系统的使用使得在室内空气品质方面比较差,易造成病态建筑综合症SBS2.建筑环境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1)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通风与气流组织,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3)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二)教学要求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建筑环境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建筑环境学整理复习

建筑环境学整理复习

第一章绪论1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是树居和岩洞居.....,......,随着历史的发展,后来二者发展成为巢居和穴居成为人类建筑的雏形。

2人类的发展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扩展的。

3建筑物能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4通过学习建筑环境学,我们要完成这样的任务:1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室内外环境;2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工微环境的;3掌握改变或控制人工微环境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5建筑环境学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气流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七个部分组成。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太阳方位角是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的夹角。

2影响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的因素:赤纬,时角,地理纬度。

3太阳辐射波长范围:0.1um的X射线到100m的无线电波。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0.38---0.76um.波长0.38um以下的事紫外线。

4大气透明度:以透过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的比值表示。

大气层质量:5室外空气温度:室外气温一般指距地面1.5米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6影响地面气温的主要因素:1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热量(决定性)2地面的覆盖面及地形对气温的影响;3大气的对流作用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

7什么是空气湿度?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湿度的表示;1绝对湿度;单位体积湿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量。

2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湿度的比值;3含湿量:湿空气中包含的水蒸气的质量与干空气质量之比。

8城市微气候的特点:1城市风场与远郊不同。

除风向改变外,平均风速低于远郊来的风速。

2气温较高,形成惹到现象;3城市中的云量比郊区多,大气透明度低,太阳总辐射照度也比郊区弱。

9城市热岛:由于城市覆盖物多,发热体多,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市内各区的温度分布也不一样,这称为城市惹到现象。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建设部令[2002]第110号)《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已于2002年2月26日经第53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汪光焘二○○二年三月五日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保证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和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城市从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实施对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是指住宅竣工验收合格后,业主或者住宅使用人(以下简称装修人)对住宅室内进行装饰装修的建筑活动。

第三条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应当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的管理工作。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五条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禁止下列行为:(一)未经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二)将没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或者阳台改为卫生间、厨房间;(三)扩大承重墙上原有的门窗尺寸,拆除连接阳台的砖、混凝土墙体;(四)损坏房屋原有节能设施,降低节能效果;(五)其他影响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建筑主体,是指建筑实体的结构构造,包括屋盖、楼盖、梁、柱、支撑、墙体、连接接点和基础等。

本办法所称承重结构,是指直接将本身自重与各种外加作用力系统地传递给基础地基的主要结构构件和其连接接点,包括承重墙体、立杆、柱、框架柱、支墩、楼板、梁、屋架、悬索等。

第六条装修人从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未经批准,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搭建建筑物、构筑物;(二)改变住宅外立面,在非承重外墙上开门、窗;(三)拆改供暖管道和设施;(四)拆改燃气管道和设施。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完整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南朝北的原则,而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住宅并不严格遵守此原则答:我国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暖和地区,居住建筑一般总是希望夏季避免日晒,而冬季又能获得较多光照,我国北方多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暖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北部地区坐北朝南能够达到充分利用阳光日照采暖,能够减少建筑的采暖负荷,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所以,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晒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暖,所以南方住宅可以不遵守原则。

2.是空气温度的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答:互相影响的,主要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对空气温度变化起主要作用,空气温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地面温度改变,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时是有选择的,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上升的直接原因。

3.晴朗的夏夜,气温25℃,有效天空温度能达到多少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是多少根据书中有效天空温度估算式(2-23)有效天空温度与近地面气温和空气的发射率有关,空气发射率又与露点温度有关,露点温度又与气温和相对湿度(或含湿量)有关,假定在晴朗的夏夜,气温为25℃,相对湿度在30%-70%之间,则tdp=6℃-19℃,有效天空温度tsky=7℃-14℃。

在某些极端条件下,tsky可以达到0℃以下。

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为0 K。

4.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书页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答:晴朗天空的凌晨,温度较低,云层较薄,尘埃,微小水珠,气体分子较大,太阳辐射较小,树叶主要向天空辐射长波辐射,树叶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5.采用低反射率的下垫面对城市热岛有不好的影响。

建筑环境学要点

建筑环境学要点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对建筑密切有关的气候要素有: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等等。

关于四季:因地球公转而形成1.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定义:I1/I0 = P = exp (-kL),P=1 最透明。

变化范围:0.65~0.75,在一个月份的晴天中可近似认为是常数我国将大气透明度作了6个等级的分区,1级最透明2.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品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与太阳通过的路径长度密切相关,从而影响日射强度。

太阳高度角低则日射强度小冬季太阳高度角低,夏季太阳高度角高清晨和傍晚太阳高度角低,中午太阳高度角高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高图:太阳辐射能与太阳高度角图:太阳辐射博普3.风玫瑰图:为了直观地反映一个地方的风速、风向,通常用当地的风玫瑰图表示。

风玫瑰图包括“风向玫瑰图”和“风速玫瑰图”,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

风玫瑰图按照逐时实测的各个方向风出现的次数,分别计算出现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并在图上按各方位线标出,最后连接各点而形成。

分为年风向频率图与月风向频率图。

在风向玫瑰图中,频率最大的方位,表示该风向出现次数最多。

最常见的风玫瑰图是一个圆,圆上引出16条放射线,它们代表16个不同的方向,每条直线的长度与这个方向的风的频度成正比。

静风的频度放在中间。

有些风玫瑰图上还指示出了各风向的风速范围。

(baidu)4.室外气温:指距地1.5面米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5.“霜洞”气温:在某个范围内,温度变化出现局地倒置现象,其极端形式称为“霜洞”霜洞效应:洼地冷空气聚集造成气温低于地面上的空气温度6.湿度: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7. 城市气候小区风场城市热岛建筑布局与日照小区风场:风场:风向、风速(风向量)的空间分布状况。

形成机理:a 建筑物对来流风的阻碍和聚集作用b 小区内太阳辐射导致各表面存在温差而形成的自然对流不当风场的危害:a 冬季造成热负荷增加b高风速影响人员行动c夏季自然通风不良*研究城市和建筑群风场的方法有利用风洞的物理实验模型方法和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数值模拟法。

建筑环境学第五章

建筑环境学第五章

8
三、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
两种思路 机械论
强调室内空气成分与浓度,采用一系列污染物浓度指 标来进行评价 。IAQ问题成为单纯的物理化学问题。 但低浓度条件下,仪器无法测定时就无能为力。
人是标准的提供者,只影响被评价区域受关注的权重。 人数和位臵一定,IAQ的评价就与人无关。 强调人的感觉 提出“感知的空气品质”(Perceived Air Quality)
30
感知空气品质PAQ (Perceived Air Quality):
表示在一定的通风量情况下人对室内污染源的感觉,其 单位为pol。 定义:在一个空间内,1olf的感观负荷的源,在通风 量1L/s下的感知空气品质,即 1 pol=1 olf/ (L/s)。 dp比pol小的常用单位是dp,1 dp=0.1pol。
3.设计或管理不良的HVAC系统
4. 化学品污染 建材、装修材料、日用化学产品
家具和办公用品
14
家居活动污染
15
建材、装修材料、日化产品
16
空调设备与管道污染
过滤器
风道
表冷器
风机
17
室内污染物的来源
18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三:人体生物污染
污染物类型
CO2与其他有害气体:新陈代谢 气味:汗液蒸发、呼吸、有机物排泄、微生物分解、氨 气等 悬浮颗粒物 人体呼吸道排气污染 149种:CO2、氨、苯、甲苯、苯乙烯、氯仿等
32
水果工厂、精练厂、化工厂
气味的评价指标
气味浓度 C:阈值稀释倍数 (D/T)
可感阈
可识别阈(比可感阈的污染物浓度高2~5 倍)
以大部分人(50%)受试者能够识别出的 稀释倍数作为气味浓度的识别阈值

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方法与指标PPT(70张)

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方法与指标PPT(70张)
• 防止污染措施
– 禁止使用氨作防冻剂
28
3.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健康的影响
VO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 定义:
– 除了CO2、碳酸、金属碳化物、碳酸盐以及碳 酸铵等一些参与大气中光化学反应之外的含碳 化合物。
– 根据沸点不同可分
50---100℃ 100---260℃ 260---400℃ 400℃以上
• 强调室内空气成分与浓度,采用一系列污染物浓度指 标来进行评价 。IAQ问题成为单纯的物理化学问题。
• 人只影响被评价区域受关注的权重。人数和位置一定, IAQ的评价就与人无关。
– 强调人的感觉
• 提出“感知的空气品质”(Perceived Air Quality)
36
3. 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人健康的影响
悬浮颗粒物
• 来源
– 室外来源
• 花粉、交通
• 生产过程
• 大气污染
– 室内来源
• 人员活动、抽烟
• 石棉建材
• SVOC颗粒
Hale Waihona Puke • 危害– 成为病毒、细菌的传播附着物
– VOC附着物
• 一、二次扬尘和室内湿度过低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避免扬尘、增强过滤、控制湿度等方式以及控制产生
– 直径小于2.5 m(PM2.5)的微粒称为细微粒,会进入肺泡
• 粒径分布(按质量计)
– 大气尘中PM10占72%
– 工业过程产尘,PM10占30%
– 室内可吸入颗粒物以细微粒为主,几乎都是PM10
• 粒径<7.0μm的粒子占95%以上
• 粒径<3.3μm的粒子占80%~90%以上
• 粒径<1.1μm的粒子占50%~70%,

室内空气品质

室内空气品质

室内空气品质第一篇: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空气品质摘要:介绍了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以及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

关键字:室内空气品质;病态建筑综合症;影响因素0.引言20世纪70年代, 随着空调系统的大量使用以及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加上人们在室内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 引发了各种与室内环境有关的病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83年确认不良的室内空气品质(IAQ)会诱发建筑病综合症(SBS)、大楼并发病及多种化学过敏症,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已经认识到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1.1 新型材料和药剂的大量应用新型材料和药剂的大量应用民用建筑新风量设计基础是以人为最主要的污染源,而如今大量的新型建筑材料、装璜材料、新型涂料及黏结剂的不断采用,新型办公用具的不断涌现,高效简便的清洁剂、杀虫剂、除臭剂大量使用,使得室内空气中出现了成千上万种前所未有的挥发性化学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浓度很低,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些大量的低浓度污染及其作用掉以轻心。

1.2 新风量的减少和新风品质的下降新风量的不足是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建筑物内,建筑相关污染与人员相关污染两者感受效应相互叠加,应将两者所需要的通风量进行叠加。

但设计人员一般在设计时将两个通风量进行比较,取两者中的大值,这样的考虑造成了房间内的通风量不足。

入室新风质量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这是勿庸置疑的。

影响入室新风质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①室外空气的质量;②新风处理过程。

新风系统是保障室内空气品质的关键,长期以来,人们将加大新风量作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向外排放废气,致使室外空气质量逐渐恶化。

室外空气中的某些空气质量指标已超过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指标,例如悬浮颗粒浓度,室内控制标准为0.15mg /m3,而室外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浓度已达0.3mg /m3。

显然,这种情况下,引入新风不仅不能起到稀释作用,而且还会恶化室内空气品质。

建筑环境学

建筑环境学

本书包括: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通风与气流组织,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要求。

第一章,绪论:1.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2.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能耗。

2,环境污染。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与建筑环境密切有关系的外部环境要素: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天空辐射,土壤温度。

2,地方平均太阳时: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

3,消光系数:a=kL值称为大气消光系数,L是当太阳位于天顶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行程,而K相当于单位厚度大气层的消光系数。

4,大气透明度:书13页。

5,大气层质量:书13页。

6,建筑环境的室外气候因素:大气压力,风,空气温湿度,地温,有效天空温度,降水等,都是由太阳辐射以及地球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

7,风;由于大气压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运动。

两个特征:风向(风吹来的地平方向),风速。

8,室外气温:室外气温一般是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9,影响地面附近气温的因素主要有;1.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热量,它起着决定的作用,2.地面的覆盖面,3.大气的对流作用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

10,日较差: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

11,年较差: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差叫做气温的年较差。

12,灀洞:在某个范围内,温度变化出现局地倒置现象,其极端形式称为“灀洞”。

13,天空有效温度:14,结霜,结露的原因:天气越晴朗,夜间有效天空温度就越低,所以,夜间室外物体朝向天空的表面会向天空辐射散热,这就是为什么清晨室外一些朝上的表面,如地面,植物叶片等会结霜,结露的原因的原因。

15,影响地层温度波衰减和延迟的主要因素:地层材料的导温系数,深度和波动周期。

同一地层深度处导温系数越大,温度波波幅衰减程度越小,延迟时间越短,导温系数越小,温度波波幅衰减程度越大,延迟时间越长;深度越大,温度波波幅衰减程度越大,延迟时间越长;波动周期越大,统一地层深度温度波波幅衰减程度越小,延迟时间越长。

室内空气品质

室内空气品质
11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二: 室内来源
生产工艺工程:有机溶剂的蒸汽、燃烧产生的有 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生产性粉尘等
人员活动
厨房燃烧产物 卫生间污染
设计或管理不良的HVAC系统 化学品污染
建材、装修材料、日用化学产品 家具和办公用品
12
家居活动污染
13
建材、装修材料、日化产品
14
行客观评价
实测浓度
污染物分指数 算术叠加指数
R Ci Si
n
P Ri
i 1
标准上限
综合指数
I
(max
R1 , R2 ,
Rn
)(
1 n
n
i 1
Ri
)
34
国家环保局的中国大气空气质量分级
评价客观 级别 综合指数I
说明
I
0 ~ 0.49
清洁,适宜人类生活
II
0.5 ~ 0.99
类生活正常
未污染,污染物不超标,人
污染物
Ⅰ类民用建筑工程
Ⅱ类民用建筑工程
氡(Bq/m3) 甲醛(mg/m3) 苯(mg/m3) 氨(mg/m3) TVOC(mg/m3)
≤100 ≤0.08 ≤0.09 ≤0.2 ≤0.5
≤200
≤0.12 ≤0.09
≤0.5 ≤0.6
33
多种污染物衡量标准
室外空气质量标准(参考)
用大气质量指数法对室外空气的综合品质进
室内空气品质、舒适度、噪声、照明、社会心理 压力、工作压力、工作区背景等因素对室内人员 生理和心理上的单独和综合的作用。
22
室内空气品质的客观评价指标
阈值 纯客观指标,与暴露水平(暴露 时间与暴露剂量)有关

2023年建筑环境学试题库

2023年建筑环境学试题库

《建筑环境学》题库——填空题第一章绪论1、目前人们希望建筑物可以满足的规定涉及: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2、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巢居和穴居。

3、建筑与环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是:如何协调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研究和掌握形成病态建筑的因素。

4、建筑环境学的三个任务是: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室内环境、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建筑环境的、掌握改变或控制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地球绕太阳逆时针旋转是公转,其轨道平面为66.5度。

2、赤纬是太阳中心与地球中心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一般为23.5~- 23.5度之间,向北为正,向南为负3、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本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4、真太阳时是本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的计时方式。

5、经国际协议,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时。

6、经国际协议,把全世界按世界经度划分为24时区,每个时区包含地理经度15度。

以本初子午线东西各7.5度为零时区,向东分12时区,向西也分为12时区。

7、每个时区都按照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平均太阳时为计时标准,称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8、本地时间12时的时角为0,前后每隔1小时,增长15度。

9、北京时间等于世界时加上8小时10、太阳位置是地球上某一点所看到的太阳方向,常用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来表达。

11、太阳高度角是太阳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

12、太阳方位角是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

13、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赤纬(季节的变化)、时角(时间的变化)、纬度(观测点所在位置)。

14、太阳常数一般取I0=1353 W/㎡。

15、大气透明度越接近1,大气越清澈,一般取为0.65~0.75。

16、对于北京来说,法向夏季总辐射热量最大。

17、对于郑州来说,水平面上夏季总辐射热量最大。

18、对于龙湖来说,南向表面冬季所接受的总辐射能量为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室内空气品质1、室内空气环境包括室内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

2、对室内空气品质纯客观的定义是把室内空气品质几乎完全等价为一系列污染物浓度的指标。

3、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颁布的<<满足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的通风>>中的定义“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应该是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公认的权威机构所确定的有害浓度指标,并且处于这种空气中的绝大多数人(≥80%)对此没有表示不满意。

4、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空调空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健康威胁的浓度。

5、可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

6、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污染源从性质上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

7、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空气中的年平均浓度大约为0.005~0.01mg/m3 ,一般不超过0.03mg/m3。

8、《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甲醛的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0.08mg/m3 II类民用建筑≤0.12mg/m3。

9、《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I类民用建筑包括住宅楼、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

II类民用建筑包括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体育馆。

10、VOC是(美国环境署)除了CO、碳酸、金属碳化物、碳酸盐以及碳酸氨等一些参与大气中光化学反应之外的含碳化合物。

11、VOC总称VOCs,以TVOC表示其总量。

其中《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I类民用建筑≤0.5mg/m3,II类民用建筑≤0.6mg/m3。

12、氡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占人体所收到的全部环境辐射中的55%以上。

13、世界约15%的肺癌患者与氡有关。

14、每立方米空气中氡平均浓度增加100贝克,肺癌发病率可增高19%至31%。

15、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它列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16、氡致肺癌的发病潜伏期大多都在15年以上。

17、《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氡的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200Bq/m3,I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400Bq/m318、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包括:源头治理、通新风稀释合理组织气流、空气净化。

19、物理性吸附的主要吸附剂有:活性炭、人造沸石、分子筛。

20、浸泽高锰酸钾的氧化铝对NO、SO2、甲醛、H2S的去除效果较好。

21、表征过滤器的主要指标有:过滤效率、压力损失和容尘量。

22、颗粒物浓度表示方法:计质浓度和计量浓度。

23、氧化铝对NO2和甲苯去除效果比较好。

24、病态建筑综合症没有明显的发病原因,只是和某一特定建筑相关的一类症状的总称。

25、病态建筑综合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其中可能涉及到40多个相关因素。

26、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原因很大可能性有:低通风率、空调、工作压力过大或对工作不满意、过敏或哮喘患者。

27、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原因原因可能有:地毯、办公室人员过多、使用显示器、女性等原因。

28、病因建筑综合症是由多个因素引起的,包括心理和生理因素。

29、建筑相关疾病和病态建筑综合症不同之处有:病因可查、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对策、离开建筑,疾病不会消失、康复时间较长,而且需远离建筑、不需要对他同室人健康进行调查、能够通过空气传播。

30、建筑相关疾病和病态建筑综合症相同之处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随室内人员密度增加而增大。

31、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MCS)是患者通常以低于正常剂量对某些化学物质产生对抗效应,对某些食物会产生抵触心理。

32、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的特征是:改进和避免可疑化学物质后,症状会消除或减轻,但再次的暴露会引发症状的重视、病人通常没有其他明显的异常客观表现。

33、暴露评价指对暴露人群中发生或预期将发生的人体危害进行分析和评估。

34、暴露水平评价通常包括主观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和体症、效应生物标志、相关疾病发生率。

35、可感阈值是一定比例人群(一般为50%)能将这种气味与无味空气以不定义区别开来的气味浓度。

36、可识别阈值(比可感阈值高2~5倍)是一定比例人群(一般为50%)能将这种气味与无味空气以某种已知区别区分开的气味浓度37、气味强度是气味感觉的可感强度。

38、感知负荷表征室内污染源的强弱,单位olf。

被一个标准人引起的感知污染负荷成为1olf。

39、感知空气品质表示在一定的通风量情况下,人对室内污染源的感觉。

单位为pol。

1pol表示在一个空间内,1olf的感观负荷源,在通风量1L/s下的感知空气品质。

名词解释1、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该概念是为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修订版中提出的。

含义是空调空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健康威胁的浓度。

2、可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该概念是为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修订版中提出的。

含义是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

3、VOC(美国环境署)除了CO、碳酸、金属碳化物、碳酸盐以及碳酸氨等一些参与大气中光化学反应之外的含碳化合物,包括苯类、TDI、醚酯类、甲基乙酸和甲基硅酸等等。

4、暴露水平评价暴露水平评价指对暴露人群中发生或预期将发生的人体危害进行分析和评估。

包括(1)主观不良反应发生率;(2)临床症状和体症;(3)效应生物标志;(4)相关疾病发生率。

5、可感阈值:一定比例人群(一般为50%)能将这种气味与无味空气以不定义区别开来的气味浓度。

6、可识别阈值一定比例人群(一般为50%)能将这种气味与无味空气以某种已知区别区分开的气味浓度。

它比可感阈值高2~5倍。

7、感知负荷表征室内污染源的强弱,单位olf。

被一个标准人引起的感知污染负荷成为1olf。

8、感知空气品质表示在一定的通风量情况下,人对室内污染源的感觉。

单位为pol。

1pol表示在一个空间内,1olf分感观负荷的源,在通风量1L/s下的感知空气品质。

简答1、简述室内空气品质受到重视原因。

(1)强调节能导致建筑密封性增强和新风量减少(2)新型合成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大量使用(3)散发有害气体的电器产品大量应用(4)传统集中空调系统的固有缺点a 除湿不善,细菌孳生b 过滤网不及时清洗或更换(运行管理不合理)c 新风口设计不合理d 空调管理不善(5)卫生间和厨房气流组织不合理(6)室外空气污染(例如燃烧导致的SO、NO等)2、改善空气品质的紧迫性与重要性(1)美国每年因室内空气品质低劣造成的损失高达400亿美金(2)中国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造成210万人死亡,其中儿童120万人,白血病患者高达4万人,且近些年来,这些数字急速攀升(3)初步检测表明:超过70%以上的儿童房污染严重(4)初步检测表明:接近100%北京医院的孕妇房污染超标(5)初步检测表明:超过90%的车内存在空气污染(6)我国每年的新建建筑40亿m2,室内空气基本都超标(7)大量含有害物质的产品充斥建材市场(8)建材和装修市场缺乏严格和科学的法规和法律(9)缺少检测和控制室内污染的技术措施(10)人们约7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11)由于室内污染严重,90%的港台明星患有哮喘等疾病(12)目前全国约有3.25亿(注:该数字可能有些保守)人口患有气喘及过敏性鼻病,不良的室内空气品质是主要原因。

3、简述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1)纯客观的定义早期,人们把室内空气品质几乎完全等价为一系列污染物浓度的指标(2)纯主观的定义1989年室内空气品质讨论会上,一教授提出:品质反映了人们的要求,如果人们满意,就是高品质,反之,就是低品质。

(3)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结合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颁布的<<满足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的通风>>中的定义“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应该是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公认的权威机构所确定的有害浓度指标,并且,处于这种空气中的绝大多数人(≥80%)对此没有表示不满意。

(4)更进一步的定义“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和“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为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修订版中提出。

(a)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空调空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健康威胁的浓度(b)可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5)定义说明(a)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b)可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达到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例如氡、一氧化碳等没有气味,对人体也没有刺激,但对人有很大伤害(c)定义d相对比较科学和全面,它涵盖了客观指标和人的主观感受两个方面的内容(d)当前各国学者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仍存在偏差,但基本认同定义的(4)。

4、简述目前的空气净化方法。

目前的净化方法主要有:(1)过滤器过滤(2)活性炭吸附有害物质(3)纳米光催化降解VOCs(4)臭氧法(5)紫外线照射法(6)等离子体净化(7)其他净化技术5、建筑相关疾病和病态建筑综合症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是什么?(1)和病态建筑综合症不同之处:a 病因可查、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对策b 离开建筑,疾病不会消失c 康复时间较长,而且需远离建筑d 不需要对他同室人健康进行调查e 能够通过空气传播(2)和病态建筑综合症相同之处:a 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b 随室内人员密度增加而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