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呕吐的诊疗.pdf(257.69k)

合集下载

中医科治疗呕吐诊疗常规

中医科治疗呕吐诊疗常规

中医科治疗呕吐诊疗常规呕吐系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出现胃内容物从口吐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西医的多种疾病中,如急性胃炎、幽门梗阻、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尿毒症等,当以呕吐为主要表现时,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1 呕吐食物残渣,或清水痰涎、或黄绿色液体甚则兼少许血丝,一日数次不等,持续或反复发作。

2 伴有恶心、纳谷减少,胸脘痞胀或胁肋疼痛。

3 多有骤感寒凉,暴饮暴食,劳倦过度及情志刺激等诱因。

或有服用化学制品药物,误食毒物史。

4 上腹部压痛或有振水声,肠鸣音增强或减弱。

5 做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B超、胃肠X线及内窥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6 本病应与反胃、噎膈相鉴别。

[辨证论治]实证1 外邪犯胃症状: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可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疏风解表,和胃降逆。

例方:藿香正气散。

2 饮食停滞症状:呕吐酸腐,脘部胀闷,嗳气厌食,得食则剧,吐后反觉舒畅,大便溏薄或秘结,气味臭秽,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例方:保和丸。

3 痰饮内停症状:呕吐清水痰延,胸脘痞满,不欲饮食,目眩心悸,呕而肠鸣,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例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 肝气犯胃症状: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胀痛,心烦易怒,妇女可见月经不调,乳房肿块等,每遇情绪刺激可加重,舌边红,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例方: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

虚证1 脾胃虚弱症状:呕吐时作时止,饮食稍多则呕吐,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脘腹痞闷,口淡不渴,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治法: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例方:香砂六君子汤。

2 胃阴不足症状:反复呕吐,量不多或干呕、恶心、口燥咽干,饥不欲食,心烦嘈杂,舌红津少,脉细数。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例方:麦门冬汤。

[其他疗法]1 中成药可酌情选用理中丸、保济丸、陈夏六君子丸等。

2 针灸疗法可取内关、中脘、公孙、足三里、丰隆、肝俞、脾俞、阳陵泉、胃俞等穴治疗。

呕吐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呕吐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呕吐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呕吐(VOnIiting)是指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内容物不自主地经贲门和食管由口腔冲出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

大多数患者呕吐之前有恶心、烦躁、上腹部不适表现,少数患者呕吐之前无恶心,而呈喷射性发作,如中枢性呕吐。

严重的呕吐常伴有皮肤苍白、出汗、流涎,并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

【诊断提示】1.年龄与性别小儿呕吐可能为先天性幽门肥厚梗阻;青壮年呕吐多见于急性胃炎、阑尾炎、肠梗阻;青年妇女不明原因呕吐应考虑妊娠反应;老年呕吐应注意胃癌及胃肠道功能紊乱。

2.呕吐时间晨间呕吐,除早孕反应外,也见于尿毒症和慢性酸中毒;食后即吐,见于消化道炎症或痉挛性病变;食后数小时或夜间呕吐,多为幽门梗阻。

3.呕吐物的性状呕吐物呈腐酵气味,见于幽门梗阻;呕吐物带血,可能系消化性溃疡、食管下段静脉曲张、胃癌等;呕吐物为黄色味苦的胆汁,可见于十二指肠梗阻与胆管疾病;呕吐物有粪臭味,多为小肠梗阻或麻痹性肠梗阻等。

4.呕吐特点反射性呕吐一般先有明显恶心,而后呕吐;神经性呕吐多与精神因素有关,轻微恶心,呕吐毫不费力;中枢性呕吐者恶心缺如,呕吐呈喷射状,且吐后不感轻松,常见于恶性高血压、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炎、脑出血及多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等。

5.伴随症状与体征(1)伴眩晕、眼球震颤:见于前庭器官疾病。

(2)伴剧烈头痛:可见于颅内高压症、蛛网膜下隙出血、偏头痛、青光眼等。

(3)伴剧烈腹痛常见于急腹症;伴有腹泻常见于急性胃肠炎或某些药物中毒。

(4)伴黄疸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或胆管感染等。

(5)伴有意识障碍见于颅内器质性疾病、尿毒症、肝性脑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治疗措施】(1)尽快确诊,按病因治疗。

(2)为控制症状、防治并发症,对重症病例可酌情应用下列对症治疗方法:①选用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吗丁琳)、氯丙嗪、苯海拉明、维生素B6口服或肌注。

②对神经性呕吐者可用多塞平(多虑平)25~50mg,3次/d;阿米替林25mg,2~4次/丸③针刺,主穴内关,备穴为中脱、足三里、合谷、太冲、胃俞。

恶心和呕吐的医疗护理培训课件

恶心和呕吐的医疗护理培训课件

• 2、呕吐后及时清理呕吐物,协助漱口,开 窗通风。
• 3、口服补液时,应少量多次饮用。
• 4、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情况及有无低血钾表现。
• 5、剧烈呕吐时,应暂停饮食和口服药物;
待呕吐减轻时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少量多餐,并鼓励多饮水。
恶心和呕吐的医疗护理
26
许多内分泌疾病可出 现恶心呕吐, 甲亢危 象、甲低危象、垂体 肾上肾危象、糖尿病 酸中毒等
根据各种疾病的临床 特征及辅助检查,可 明确恶心呕吐的病因
药物性呕吐
刺激CTZ受体(如多巴 胺受体),产生冲动 并传导至呕吐中枢
刺激胃肠道神经兴 奋,并发出冲动传入 呕吐中枢
化疗药物、麻醉药物、 洋地黄类药物
部分化疗药物、非甾 体抗炎药及某些抗生 素等
相应用药史
妊娠呕吐
目前尚不清楚,可能 与内分泌因素和精神 因素有关。
妊娠期最常见,50%~ 多见于早晨空腹时,
90%的妊娠妇女有恶心。 常因睡眠紊乱、疲劳、
25%~55%的孕妇出现 情绪激动等情况而诱
呕吐

恶心和呕吐的医疗护理
17
呕吐的护理—1、护理评估
疾病类型
病因
精神性 呕吐
常见于年轻女 性,有明显的 精神心理障碍
胆管结石、输尿
管结石、肠扭转、
卵巢囊肿扭转等。 多有相应的症状、体征,如腹肌紧 急性内脏炎症(阑 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变化等。 尾炎、胰腺炎、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有的 胆囊炎、憩室炎、 患者血清淀粉酶升高(胰腺炎)或胆 腹膜炎、重症克 红素升高(胆石症)。
罗恩病及溃疡性
结肠炎恶心等和)呕吐的医疗护理
恶心和呕吐的医疗护理

成人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的原因评估治疗知识

成人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的原因评估治疗知识

成人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的原因评估治疗知识恶心是一种需要呕吐的难受感觉。

人们也会感到头晕、腹部隐约不适感和食欲下降。

呕吐是因胃的强烈收缩而将胃内容物向上从食管、口腔排出的过程。

呕吐时胃内容物排空后,恶心感常会明显减轻,至少暂时如此。

呕吐是非常不舒服的、可能是剧烈的。

严重的呕吐能推动内容物几英尺(喷射性呕吐)。

呕吐与返流不同,返流没有腹肌强有力的收缩或恶心,为内容物返流出。

例如迟缓不能或岑克尔氏憩室病( Zenker憩室)可无恶心的呕出未消化食物。

呕吐物的性状多种多样,一般是才摄入的食物。

呕吐物有时是大块食物。

呕吐物含血时,通常呈鲜红色,但是如果血液已经被部分消化,呕吐像咖啡渣。

含胆汁时,多为绿色。

并发症除不舒适外,呕吐可引起并发症:●吸入呕吐物(抽吸)●食管撕裂(马洛里-魏斯二氏撕裂)●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和消瘦昏迷或半昏迷患者能吸入他们的呕吐物。

呕吐物中的酸能严重地刺激肺部。

剧烈的呕吐增加食管的压力,严重的呕吐能撕裂食管内层(食管撕裂)。

小的撕裂引起疼痛,有时出血,但是大的撕裂是致命的。

因为患者在呕吐时失水和矿物质(电解质),严重的呕吐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新生儿和婴儿尤其易感这些并发症。

慢性呕吐可导致营养不良、消瘦和代谢异常。

原因当大脑呕吐中枢活化时可引起恶心和呕吐。

典型的原因包括消化道或脑部疾病,或由食入的物质导致。

常见原因恶心和呕吐最常见的原因是:●肠胃炎(消化道感染)●药品●毒素消化道功能障碍通常会引起恶心和呕吐,但以胃肠炎( 胃肠炎)最为常见。

较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肠梗阻,由于梗阻,食物和液体回流到胃部,因而造成呕吐。

许多其他疾病导致呕吐也引起显著的腹痛( 急性腹痛)。

在这些疾病(例如阑尾炎或胰腺炎)中,通常是疼痛而非呕吐导致患者就医。

许多药物,包括酒精、麻醉性镇痛剂(如吗啡)和化疗药物可导致恶心和呕吐。

毒素,如铅或一些食物或植物所含的,可导致严重的恶心和呕吐。

不常见原因引起恶心或呕吐较少见的原因包括:●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病●代谢变化或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心理障碍●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某种脑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激活呕吐中枢,包括感染(如脑膜炎和大脑炎)、偏头痛和增加颅内压(颅内压)的疾病。

功能性呕吐诊断与治疗PPT

功能性呕吐诊断与治疗PPT

康复期注意事项
饮食要规律,避免刺激性食 物和酒精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 过度劳累和紧张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 和抑郁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其他疾病
长期随访建议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液、尿 液、肝功能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 张、焦虑等情绪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规律、 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等
功能性呕吐的诊断
诊断标准
呕吐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呕吐与进食无关,无明显诱因 呕吐后无明显不适,无体重下降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呕吐,如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鉴别诊断
生理性呕吐:如怀孕、晕车、晕船等 病理性呕吐:如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心理性呕吐: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药物性呕吐:如服用某些药物引起的呕吐 其他原因:如过度饮酒、食物中毒等
止吐药:如抗胆碱能药、抗组胺药等
胃肠动力药:如促胃肠动力药、抗胆碱 能药等
抗精神病药:如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 药等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 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法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家庭治疗:改善家庭关系,减轻家庭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功能性呕吐的康复 与预后评估
康复训练指导
饮食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 少量多餐
心理辅导:缓解焦虑、抑郁等 情绪问题
运动锻炼:适当增加运动量, 提高身体素质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合 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预后评估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 生活习惯、心理状况等
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 呼吸、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的 检查
并发症处理方法

中医呕吐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呕吐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呕吐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呕吐为临床常见的症状,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

如胃、十二指肠疾病、肝胆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药物、食物中毒等。

本章主要讨论化疗后所致呕吐的适宜技术治疗。

二、治疗方法1.穴位注射【主穴】双侧足三里。

【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选用1~2ml注射器抽取胃复安10mg,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将针头对准应刺部位,快速刺入,刺到一定深度(一般为3~6.5cm),慢慢地上下提插,出现酸胀感后将针芯回抽,如无回血,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5mg/穴。

2.穴位敷贴【主穴】双侧涌泉。

【药物】取吴茱萸100g,肉桂、干姜各30g,经粉碎过筛制成细末密贮备用。

【操作】每次化疗前30min将中药4g用陈醋拌成糊状,分2等份粘于6cm×10em橡皮膏上。

患者用温水洗双足或75%乙醇擦双足心后,取仰卧位,将粘有中药的橡皮膏贴于涌泉穴并固定,并穿袜以减少挥发、促进吸收,24~48h更换1次,直至1个疗程化疗结束为止。

3.穴位按摩【主穴】内关。

【操作】患者平卧位、手掌向上,操作者用拇指指尖按压内关穴,按压程度由轻到重,使患者感觉到局部有酸、麻、胀、痛感,每次2~3min,每日3次,连续5天。

4.耳穴压豆【主穴】胃、膈、贲门、食管、交感、神门。

【配穴】肝气犯胃者配肝、胆;脾胃虚弱者配脾。

操作:压迫耳穴的材料选用王不留行。

使用前,将王不留行用75%乙醇浸泡数分钟后晾干,放入干净瓶中备用。

使用时将王不留行粘贴在小块胶布中央,于化疗前30min用针灸柄的尾部在耳廓相应穴位按压找到敏感点,粘在相应耳穴的皮肤上。

每穴每次按压3~5min,按压的力量以患者感到疼痛但能耐受为准,每日5~6次,直至1个疗程化疗结束为止,两耳可交替使用。

呕吐的诊断步骤(专业文档)

呕吐的诊断步骤(专业文档)

呕吐的诊断步骤(专业文档)恶心与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

呕吐可将有害物质从胃排出,起保护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不良等。

呕吐的诊断及检查一、病史注意呕吐发生的时间、呕吐胃内容物的性质和量,以往有无同样发作史,与进食、饮酒、药物、精神刺激的关系。

有无恶心、腹痛、腹泻与便秘,头晕、眩晕等症状。

妊娠呕吐常发生于清晨;胃源性呕吐常与进食、饮酒、服用药物等有关,常伴有恶心、呕吐后感轻松;呕吐物如为大量,提示幽门梗阻、胃潴留或指肠淤滞;呕吐物含有大量胆汁者,说明有胆汁逆流入胃,常为较顽固性呕吐,可见于高位小肠梗阻、胆囊炎、胆石症;呕吐物带有粪臭者,常见于小肠下段梗阻;腹腔疾病、心脏病、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颅及至疾病或外伤等所致呕吐,常有相当病史;与神经密切相关的呕吐,进食后可立即发生,呕吐常不费力,每口吐出量不多;嗅到不愉快的气味或看到厌食的食物而引起也属神经官能症范畴;吐泻交替者,须注意食物中毒、霍乱或副霍乱、急性中毒等。

呕吐伴高热者须注意急性感染;呕吐伴耳鸣、眩晕者,须注意迷路疾患、晕动病。

二、体格检查注意血压、呼吸气味、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胃肠蠕动波与肠型、腹块、肠鸣音、振水音等。

必要时做神经系统、前庭神经功能与眼科检查等。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尿酮体、血糖、电解质系列、血气分析、尿素氮、脑脊液常规、呕吐液的毒理学分析等。

有指征时,做腹部X线透视或平片、胃肠钡餐造影、纤维胃十二指肠镜、心电图、腹部或脑部B型超声、CT或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等。

神经性呕吐容易与下列疾病混淆需排除导致呕吐的神经和躯体疾病。

没有癔病的其他症状。

1。

神经性厌食。

本症有明显的担心发胖而节食,以致体重明显下降(减少正常平均体重值25%以上)这些特征神经性呕吐均无。

2。

神经性贪食。

神经性呕吐与神经性贪食区别在于没有明显的暴食行为,且无怕胖和控制体重的主观愿望。

成人止吐的推拿方法

成人止吐的推拿方法

成人止吐的推拿方法
呕吐的推拿手法包括一指禅推法、摩法、点按法、按揉法等。

一般在任脉、膀胱经、内关、足三里、等部位操作。

呕吐的基本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患者屈膝仰卧位,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沿腹部任脉自上而下往返治疗,重点在中脘穴,时间约5分钟;用掌摩法在上腹部做顺时针方向治疗,时间约3分钟;点按中脘、天枢、神阙穴,每穴1分钟。

2.患者屈膝仰卧位,用指揉法在内关、足三里穴治疗,每穴1分钟。

3.患者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两侧膀胱经往返操作5~8遍;用指揉法在脾俞、胃俞、膈俞穴治疗,以有酸胀感为度。

此外,也应视症状不同随证加减。

外邪犯胃者取穴可加腹部穴位,如下脘、水分;饮食内伤者可加丰隆、解溪;肝胃不和者可加璇玑、华盖、紫宫、期门;脾胃虚弱者可加关元、气海、三焦俞、脾俞、胃俞。

呕吐症状严重者,还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辨证治疗。

呕吐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呕吐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 3、脑肿瘤 脑肿瘤常有三种主要症状:即呕吐、
头痛、视力障碍,眼底检查常见视乳头淤血。此 外还常有不同程度脑神经损害的症状。
• 呕吐原因: • ①肿瘤发生在脑脊液通路或其附近,引起颅内压
迅速增高;
• ②肿瘤直接压迫和刺激延髓呕吐中枢,

• 4、头部外伤 脑震荡之后,可出现头痛。
呕吐、眩晕,并非脑有器质性损伤,而是 呕吐中枢受物理刺激所致。脑挫伤常引起 明显的头痛、呕吐。持续性剧烈头痛伴喷 射性呕吐与意识障碍加重者,须考虑有颅 内血肿形成。
剧烈运动后呕吐

运动过程中出现反复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腹痛:
多位于脐周、右上腹或中上腹,可为灼痛或绞痛,呈阵发
性,无放射痛;恶心、呕吐:呕吐水样胃内容物或饭后食
物;便意或排便不能控制;腹泻:多表现为水样腹泻。
腹部体征轻微,无固定压痛,少数患者腹部轻度压痛。相
关检查:血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血、尿淀粉酶检查一

②化学性,如烈酒、阿司匹林等;

③物理性,如急性胃扩张。

• (2)各种原因的幽门梗阻:梗阻原因:

①幽门括约肌痉挛

②幽门管癫痕性狭窄;

③幽门管被肿瘤、脱垂的胃猪膜或肉
芽肿所梗阻。
• (3)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任何原因导致
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距离变小, 致夹在其中的十二指肠受压而造成排空困 难,即可产生逐渐发生的上腹胀痛、恶心 呕吐,于食后数小时后发作,采取俯卧位 时可使症状缓解。
• 二、体格检查
• 注意血压、呼吸气味,腹部有无压痛、
反跳痛,胃肠蠕动波与肠型、腹块、肠鸣 音、振水音等。必要时做神经系统、前庭 神经功能与眼科检查等。

呕吐的诊断及处理

呕吐的诊断及处理

呕吐的诊断及处理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胃内容物及部分肠内容物从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身体的反射动作称为呕吐,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亦是机体一种防卫机制。

长时间的反复呕吐,造成脱水、酸碱平衡失常以及营养吸收不良等。

(一)相关诊断
(1)呕吐伴腹痛①局限性腹痛: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细菌性胃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阑尾炎、输尿管结石均可以引起呕吐并伴有局部压痛。

②弥漫性腹痛:急性腹膜炎、肠梗阻多伴有全腹压痛。

(2)呕吐伴腹胀幽门梗阻、肝硬化失代偿期呕吐伴有腹胀。

(3)呕吐伴头痛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瘤等神经科疾病。

(4)呕吐伴发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他系统感染性疾病。

(5)呕吐伴胸痛常见如心肌梗死。

(6)呕吐伴眩晕常见梅尼埃病。

(7)其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妊娠等常伴有呕吐。

(二)相关处理
(1)一般处理应安慰患者,使其保持安静。

避免呕吐物吸入气道。

为患者擦净呕吐物,嘱漱口清洁口腔及卧床休息,暂时禁食。

有条件时应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尿、粪及食具,以备查验。

(2)对症处理应教育患者注意季节变化及饮食管理,并给予必要的
药物控制症状。

同时给予静脉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转至专科医院明确病因。

病因治疗对查明原因的积极对因治疗,如治疗无效或病情加剧时,应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对中枢系统感染、脑部疾病、败血症、急性肝炎、胆囊炎、腹膜炎及肠梗阻等重危患者应立即转上级医院,以免延误诊治。

内科课件系列:呕吐性疾病的诊治

内科课件系列:呕吐性疾病的诊治
内科课件系列:呕吐性疾 病的诊治
呕吐性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内科疾病,包括多种常见的病因和诊治方法。本课 件将介绍这些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最佳治疗策略。
呕吐性疾病的病因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性溃疡、胆囊炎等疾病会引起恶心和呕吐。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部损伤、中风、肿瘤等疾病可以导致呕吐反应。
药物和毒物
某些药物和毒素摄入后会引起呕吐症状。
2 体格检查
包括血压、心率、腹部触诊等检查,寻找潜在的病变。
3 实验室检查
如血液、尿液、呕吐物分析等,帮助确认病因。
4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等,帮助进一步辨识病变。
呕吐性疾病的治疗
液体补充
通过口服或静脉输液来补充体 液和电解质。
抗恶心药物
如多潘立酮、洛塞那肽等,减 轻呕吐症状。
病因治疗
针对潜在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呕吐Leabharlann 疾病的护理1饮食调整
2
适量清淡的食物,小口进食,避免刺激
性食物。
3
定期复诊
4
随访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躺卧休息
保持舒适的体位,休息以缓解症状。
保持水分
多饮水并补充体液,避免脱水。
预防呕吐性疾病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定期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 低呕吐性疾病的风险。
总结
呕吐性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内科疾病,病因复杂。合理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可以 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代谢性疾病可能导致呕吐。
常见的呕吐性疾病
胃肠炎
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 会导致呕吐和腹泻。
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常伴 有严重的头痛和呕吐。

呕吐病(急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

呕吐病(急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

呕吐病(急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呕吐病就是指胃失与降,气逆于上,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得一种病证得总称,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干呕。

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并称为呕吐。

呕吐就是内科常见病证,除脾胃肠病证之外,其她多种急慢性病证中,也常出现呕吐症状,但本方案只讨论西医急性胃炎出现得呕吐。

一、诊断1、疾病诊断1。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5—2008)。

⑴食物、痰涎等从胃中上涌,经口而出。

⑵胃脘胀闷,不思饮食,嗳气有腐臭味。

⑶常有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恼怒气郁,或久病不愈等病史、⑷腹透、钡餐、胃镜等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1。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2005年)⑴急性起病。

⑵临床症状与体征。

⑶辅助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HP、胃镜有助于本病诊断。

二、治疗方案1、中医辨证论治1、1外邪犯胃证证候特点: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如感受风寒,可兼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如感受风热,可兼有恶风,头痛身疼,汗出,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如感受暑湿,可兼有胸脘痞闷,身热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疏邪解表,与胃降逆推荐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紫苏、白芷、半夏、陈皮、生姜、大腹皮、厚朴、茯苓、白术、神曲、木香、香薷。

1。

2饮食停滞证证候特点: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吐后得舒,嗳气厌食,大便或溏或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导滞,与胃降逆推荐方药:保与丸加减。

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内金、紫苏、生姜。

1。

3肝气犯胃证证候特点: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满闷,可因情志不遂而而呕吐吞酸更甚,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降逆与胃推荐方药: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柴胡、枳壳、白芍、姜半夏、厚朴、紫苏、郁金、茯苓、枳实、酒大黄、甘草。

1.4痰饮内阻证证候特点: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适,不思饮食,头晕心悸,苔白腻,脉滑、治法:温中化饮,与胃降逆推荐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呕吐如何治疗

呕吐如何治疗

呕吐如何治疗呕吐是胃内容物反入食管,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

可分为三个阶段,印恶心、干呕和呕吐,但有些呕吐可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

呕吐可将咽入胃内的有害物质吐出,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多数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地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中医认为呕吐病因为外感六淫,邪气犯胃,内伤七情,以及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引起胃气上逆而致呕吐。

(1)呕吐的西医疗法:呕吐患者可以服用复方颠茄片,每曰3次,每次1至2片;或者服用阿托品,每日3次,每次0.3毫克。

如果是妊娠呕吐的患者,则可以服用维生素B6,每次10至20毫克,每a3次。

(2)呕吐中医验方:伤食型:常见症状为呕吐酸臭、不思进食、口气臭秽、打酸臭嗝、脘腹胀满或疼痛不适、吐后自觉胃部舒适、夜卧不安、大便干燥,或泻下酸臭、舌苔厚腻、脉滑。

治疗此证需要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用保和丸加减,山楂(焦)300g,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各100g,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炒)各50g,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25至155g,制成大蜜丸,即得。

口服,水丸一次6至9g,大蜜丸一次1至2丸,一日2次。

胃热型:常见症状为食入即吐、呕吐酸臭、胃脘疼痛或胀闷不适,或伴身热烦躁、口渴喜饮、口唇干燥、面部红赤、大便臭秽或干燥、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此证需要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方用加味温胆汤加减,芦根、枳实、竹茹、黄芩、陈皮、半夏(制)、茯苓各3g,甘草(炙)1至5g,黄连2至4g.麦冬6g,将上药锉碎,加生姜、大枣适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胃寒型:常见症状为食久方吐,或朝食暮吐、吐出物不消化、臭味不大,或吐清稀痰涎、呕吐时发时止、面色苍白、精神倦怠、四肢发凉,或腹痛绵绵、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疗此证需要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方用丁萸理中汤加减,党参、白术、干姜、丁香、吴茱萸、肉桂、熟附子各6g,炙甘草3g,水煎,日1剂,分3次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区位于第四脑室底部,含有“化学感受器触发区”,此触发区对很多体液因素敏感,包括神经递质、肽类、药物和毒物。

大脑髓质中被称为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us, NTS)的区域可能作为呕吐的中枢模式发生器,来自体液因素(经最后区)的信息以及内脏传入神经(经迷走神经)的信息可能在该部位汇合[5]。

据推测,呕吐中枢模式发生器将冲动投射到多种运动核团,以诱发连续的兴奋或抑制,从而控制呕吐反射。

胃肠道迷走神经传入神经在孤束核形成突触。

从孤束核出发,一些神经元可延伸至最后区,而其他孤束核神经元可升至下丘脑的室旁核和边缘的皮质区[胃机电冲动在此可被感知为正常的感觉或症状(如恶心或呕吐)]。

介导疼痛刺激的交感传入神经元在脊髓形成突触,并升至脑干神经核和下丘脑[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被释放的部位](图 2)。

以狗为动物模型的呕吐研究表明胃内容物的排出经过了以下过程:胃和食道下段括约肌松弛,近端小肠和胃窦逆行收缩,腹部肌肉收缩,环咽肌收缩,然后在呕吐前数秒松弛,内容物排出[6]。

当声门关闭,且呼吸肌运动阻碍了腹肌收缩,从而防止了胃内容物的排出时,则出现干呕。

治疗方法 — 一般来说,持续恶心和呕吐的患者应考虑按以下3个步骤处理:[1]。

应寻找病因,考虑患者是急性恶心和呕吐还是慢性症状(症状至少持续1个月)[7]。

应识别和纠正恶心和呕吐造成的影响或并发症(例如,体液丢失、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如果可能,应行靶向治疗(例如,手术治疗肠梗阻或恶性肿瘤)。

其他情况下,应对症治疗。

病史和体格检查 — 首先需要进行仔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在大多数情况下,从病史和体格检查就能找到恶心和呕吐的原因,而无需行另外的检查[7,8]。

如果需要额外的检查,则应根据症状的持续时间、频率、严重程度以及呕吐发作的特点和伴随症状来进行。

以下临床特征尤其重要:腹痛伴随呕吐常常提示器质性病因,如胆石症。

(参见“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诊断”)腹胀和腹部压痛提示肠梗阻。

(参见“成人机械性小肠梗阻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诊断”和“急性结肠假性梗阻(Ogilvie综合征)”)呕吐数小时前吃下的食物,并且腹部检查发现振水音提示胃出口梗阻或胃轻瘫。

(参见“胃轻瘫: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和“成人胃出口梗阻”)胃灼热伴恶心常常提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GERD可以表现为慢性恶心而没有典型的反流症状[9]。

(参见“成人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清晨呕吐是妊娠的特征。

(参见“早期妊娠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粪性呕吐提示肠梗阻或胃结肠瘘。

(参见“成人机械性小肠梗阻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诊断”和“急性结肠假性梗阻(Ogilvie综合征)”)眩晕和眼球震颤是前庭神经炎和其他眩晕病因的典型表现。

(参见“前庭神经炎”和“眩晕的病理生理学、病因学和鉴别诊断”)暴食症常伴有牙釉质侵蚀、腮腺肿大、毳毛样毛发、手背面皮肤硬结[10]。

(参见“进食障碍:流行病学、诊断与病程概述”)神经性呕吐可能呈体位性和喷射性,且常常伴随其他神经病学症状和体征。

(参见“脑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内窥镜检查 — 慢性消化不良常与恶心和呕吐重叠出现[11]。

许多经过常规评估无法解释的慢性恶心和呕吐患者应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以识别需要进行特殊治疗的疾病。

然而,内窥镜检查和其他常规检查常常是正常的,则提示先天性(功能性)病因。

(参见“成人功能性消化不良”)鉴别诊断 — 伴恶心和呕吐的疾病列于下表(表 1)。

特殊疾病急性疾病急性胃肠炎 — 急性胃肠炎是仅次于普通感冒的造成生产力丧失的原因[12]。

该病特征为腹泻和/或呕吐。

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病原体均可导致此病。

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呕吐尤其常见。

在国内获得疾病(即未到国外旅行)的成人患者通常不需要行实验室检查。

一项研究发现,异常的实验室结果与对静脉补液的需求、针对粪便培养阳性的抗生素治疗或住院治疗之间没有相关性[13]。

发热或腹泻持续超过2日以上的患者粪便培养检出率更高。

术后的恶心和呕吐 — 大约1/3的手术患者在接受全身麻醉后会出现恶心或呕吐,或者两种症状皆有。

危险因素包括女性、禁烟状态、既往有术后恶心和呕吐或晕动症病史以及术后阿片类药物的预期外使用。

大多数研究旨在如何预防而非治疗已确定的症状[14]。

一项大型试验发现,麻醉开始后20分钟内静脉注射1.25mg氟哌利多和4mg地塞米松,或手术结束前20分钟内静脉注射4mg昂丹司琼均能减少大约26%发生术后恶心和呕吐的风险[14]。

因为联合用药有累加效应,所以氟哌利多和地塞米松联用较单独使用昂丹司琼的获益更大。

前庭神经炎 — 这种急性迷路疾病的特点为伴恶心、呕吐和步态不稳的严重眩晕快速发作。

(参见“前庭神经炎”)接受化疗的患者 — 恶心和呕吐是肿瘤化疗的常见副作用。

当给予具有高致吐性的化疗方案时,需要进行预期的止吐治疗。

(参见“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与治疗”)药物 — 多种药物会引起恶心,因此必须仔细询问药物使用史,包括非处方药使用史。

使用大麻后可导致反复呕吐,其特征类似于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强迫性沐浴行为可能是识别大麻剧吐症的一个线索[15,16]。

(参见“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慢性疾病妊娠期的恶心和呕吐 — 大约70%-85%的妊娠妇女遭受了恶心和/或呕吐,50%两种症状皆有,25%只有恶心。

危险因素包括胎盘重量(例如,晚期葡萄胎妊娠或多胎妊娠)增加、具有妊娠剧吐家族史或上一次次妊娠曾发生过该情况的个人史、女胎以及晕动病史或偏头痛史。

该病几乎总是在妊娠的第1个9周内开始出现;若在首个9周之后出现则应引起格外仔细地评估其他病因,这些病因应在非妊娠患者恶心和呕吐的鉴别诊断范围内。

妊娠剧吐的诊断用来表示受影响最严重的患者(约占妊娠的0.5%-2%)。

(参见“妊娠期恶心和呕吐的临床特征和评估”)功能性恶心和呕吐 — 部分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患者可出现恶心和/或呕吐[11,17]。

(参见“成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 — 恶心可能是胃轻瘫的一种特征,但其症状与胃节律障碍以及胃排空率之间的相关性欠佳。

很大比例的胃轻瘫患者通过特殊检查(如胃闪烁成像)可识别出胃动力功能紊乱。

通过将体表电极置于胃部(胃电描记法)记录胃肌电活动或慢波的无创方法显示部分患者存在异常情况。

但是没有证据表明纠正这些异常能改善症状,因此这一操作在治疗中的作用还不确定[18]。

(参见“胃轻瘫: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和“胃轻瘫的治疗”)胃食管反流 — 恶心有时是GERD较主要的症状。

(参见“成人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关于‘临床表现’一节和“成人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胃出口梗阻 — 恶性疾病或消化性溃疡都可能发生幽门狭窄。

与溃疡相关的炎性水肿可能使用抑酸治疗和鼻胃管抽吸有作用。

但在溃疡愈合后,纤维性狭窄可能持续存在。

良性纤维性狭窄的治疗可通过外科手术或内镜来完成。

内镜下治疗的创伤最小;然而会存在一定的穿孔风险,并且如果潜在的溃疡性疾病的自然病程没有发生改变,长期随诊发现疾病复发较常见。

与此相反,一项研究显示,23例存在与消化性溃疡病相关的梗阻的患者通过采用内镜下扩张、去除诱发因素和胃抑制治疗,获得了长期的症状缓解[19]。

内镜下扩张最适用于存在手术高风险的患者。

(参见“消化性溃疡病并发症的概述”和“成人胃出口梗阻”)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 胃肠道良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不常见,但它的诊断尤为重要,因为类固醇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参见“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该病可以发生在食管到结肠的任何部位,其症状取决于肠道受累的范围和累及哪一层。

胃黏膜疾病通常会出现恶心和呕吐。

(参见“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特点为恶心和呕吐的反复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且被长短不一的无症状期隔开[20]。

该病最常见于儿童,这些儿童患者在学龄初期出现症状,在青春期时症状自行消失。

成人中,该病表现为恶心和呕吐以患者特异性的固定形式发作,持续3-6日。

(参见“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慢性特发性假性肠梗阻 — 慢性假性肠梗阻常继发于某些影响神经肌肉功能的疾病,提示小肠或大肠梗阻的机制并不是由于解剖病变阻碍了肠内容物的流动。

(参见“慢性假性肠梗阻”)反刍综合征 — 反刍综合征是一种行为障碍,最常见于精神状况不利的上儿童中,但人们日益认识到,该病也可发生于精神正常的青少年和成人中。

这一行为表现为每日每餐开始进食或吞咽结束几分钟内毫不费劲地反刍未消化食物(参见“胃轻瘫: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关于‘鉴别诊断’一节)治疗 — 药物、胃电刺激及外科手术等多种治疗方法已被用于恶心和呕吐的治疗。

饮食干预和低血容量的治疗将在别处讨论。

(参见“胃轻瘫的治疗”,关于‘饮食调整’一节和“成人维持性液体治疗和补液治疗”和“成人严重低血容量或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治疗”)药物治疗 — 比较不同药物对特定类型的恶心和呕吐的疗效的高质量治疗性试验极少。

因此,治疗方法的选择常基于临床经验、花费和安全性。

止吐药和促胃动力药 — 止吐药或促胃动力药常有助于缓解急性或慢性恶心和呕吐[21]。

通常根据病因的不同,推荐不同的止吐药物(表 2)。

目前可用的促胃动力药的疗效有限[1]。

(参见“止吐药的特性”)丙氯拉嗪是一种止吐药,常可部分缓解急性恶心和呕吐(如急性胃肠炎),但是此药具有发生低血压和椎体外系的副作用的风险。

在这些病例中,丙氯拉嗪通常应在尝试使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或促胃动力药物前考虑。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联合了止吐和促胃动力作用,但也可导致椎体外系副作用。

其可口服或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时,采用持续15分钟的缓慢静脉输注给药相较于单次快速静脉给药,其静坐不能的发生率较低,且疗效并未降低[22]。

另一种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不易穿过血脑屏障因此,相较于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发生焦虑和肌张力障碍要少见得多。

在美国,多潘立酮并没有被批准使用,但是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鼓励“想要为标准治疗无效的严重胃肠道疾病患者开具多潘立酮处方的临床医生开启一项试验性新药的申请”。

联系FDA多潘立酮试验性新药部分。

(参见“胃轻瘫的治疗”,关于‘多潘立酮’一节)主要具有促胃动力性能的药物包括红霉素(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和乌拉胆碱(毒蕈碱受体激动剂)。

红霉素的治疗窗很窄,用药超过治疗窗常发生腹痛和恶心。

因此,其能改善胃排空而不改善恶心的症状。

一项针对已发布的临床试验(有关口服红霉素对不同类型胃轻瘫的治疗)进行的系统评价显示,所有的研究在方法学上都不完善,仅有小于50%的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