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死亡之美”

合集下载

人文经典作品读后感 观后感 课程论文 读《雪国》浅析川端康成的“虚无主义”

人文经典作品读后感 观后感 课程论文 读《雪国》浅析川端康成的“虚无主义”

读《雪国》浅析川端康成的“虚无主义”读《雪国》浅析川端康成的“虚无主义”“火车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 就是雪国了。

”在作品的一开头, 川端康成就带我们进入了他的虚无世界, 列车进入了雪国, 时间也进入了雪国, 东京人岛村以旁观的视角俯观着雪国的一切。

进入雪国的同时构建了一个出离于喧嚣都市之外的雪国的场景, 寥寥十数字却能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开往雪国的列车上, 岛村最先遇到的叶子并被她在镜面中的倒影吸引住, 一开始叶子的形象便是虚无的, 而后的叶子也在岛村和驹子的关系中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

列车镜子的衬底, 是黄昏的景色流泻, 镜面的映像用境底的景物恰似电影上的叠印一般, 不断地变换。

出场人物与背景之间毫无关联。

人物是透明的幻影, 背景则是朦胧逝去的日暮野景, 两者融合在一起, 构成一幅不似人间的象征世界。

特别是姑娘的脸庞上, 叠现出寒山灯火的一刹那, 真是美得无可形容, 震颤了岛村的心灵。

对叶子的观察不仅仅是通过岛村的直观视觉, 还有岛村手指的触觉、通过车窗玻璃倒影出的人像引发出的回忆、揣度等等。

由此也引出了小说的前两个悬念——叶子究竟是什么人, 叶子照顾的男人是什么人。

提出悬念就要解开悬念, 于是故事继续推进, 引出了驹子, 在岛村与驹子的生活中正面或侧面地了解到叶子和那个男人的情况, 但是作家又始终没有说透。

雪国中的虚无主义是什么?没有系统阅读过川端康成文学的读者, 即使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了定义, 我想也是难以理解的。

一个很喜欢阅读的朋友就说: “我阅读“新感觉派”作品的感觉就是没有什么感觉”。

诚然, 川端康成的行文相对于绝大多数日本作家来说是非常清淡的, 但也绝非是平淡无味的那种。

川端的作品不能仅仅通过故事、文笔来体会出“感觉”, 阅读的时候抠细节, 细细品味川端康成对于情节、人物、景物的设置, 甚至是一些细微的描写、人物的小动作等等, 方能找到川端康成真正的精妙所在。

川端康成精心塑造的人物, 无论是岛村还是驹子、叶子, 那种如梦如幻般的虚无, 正是其虚无思想的深刻体现。

试论《雪国》的悲哀之美

试论《雪国》的悲哀之美

试论《雪国》的悲哀之美《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部作品,被誉为20世纪日本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一对男女的命运为主线,通过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生活在荒凉、孤独的雪国中所面临的悲哀之美。

《雪国》的悲哀之美体现在小说所描写的环境中。

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被大雪覆盖的偏远地区,那里的冰冷、寂寞和荒凉无比。

川端康成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人们与大自然的对峙和无可奈何。

尤其是雪,它既是美丽的象征,又是寂寞和孤独的代表。

小说中的男主角斎藤与美雪的爱情,就是在这片雪国中背负着无法拥抱、无法言喻的悲哀之美。

正因为没有得到彼此的温暖和关爱,他们的爱情才显得更加唯美而悲伤。

《雪国》的悲哀之美也体现在人物对命运的无力抗争上。

小说中的男主角斎藤虽然渴望摆脱孤独和寂寞,但他却陷入了与命运抗争的困境中。

他将自己的身体与青春都奉献给了一位匿名的女子美雪,但最终却无法得到她的真正的爱和回应。

他对美雪的痴迷和渴望是如此的真实和动人,却又如此的荒谬和无望。

这种无力的抗争使斎藤的爱情更加显得无奈和悲伤。

《雪国》的悲哀之美还体现在对人性的探索上。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复杂,他们都有着矛盾的情感和欲望。

美雪是一个神秘而矛盾的女性形象,她既是冷漠无情的,又有着温柔和对斎藤的吸引力。

斎藤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形象,他对美雪的爱是自私而不可名状的,但又包含着对她无条件的付出。

小说中的这些矛盾与冲突,更加突显了人性的悲哀和脆弱。

《雪国》的悲哀之美还体现在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上。

小说中不仅探讨了斎藤和美雪的关系,也涉及到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生命在无尽的时间和空间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而死亡却是不可逃避的命运。

小说中所描绘的死亡场景,如斎藤去寺庙悼念父亲、雪崩中的美雪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死亡的陷入,使小说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悲哀之美。

《雪国》的悲哀之美通过描绘荒凉、孤独的雪国环境,人们对命运的无力抗争和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以一种唯美而深刻的方式展现给读者。

川端康成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物哀”理念——以《雪国》为例

川端康成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物哀”理念——以《雪国》为例

语|文|世|家—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6期/2月(下)—74川端康成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物哀”理念——以《雪国》为例朱文君(安徽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1201)摘要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学界的“泰斗级”人物。

1968年凭借《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

川端康成的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悲而美的艺术风格。

通过赏析《雪国》中的物哀美及其形成原因,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到川端康成这样一位继承了日本文学传统的伟大艺术家。

关键词雪国物哀中图分类号:I313文献标识码:A 1物哀是什么物哀一词最早出现于平安时代,原是表达感情的普通词语。

和汉语中所说的“情”非常相似。

维基百科上是这样介绍“物哀”的:“物哀”有时会因眼见、耳闻的事而产生深切的情趣和无常的哀愁。

是由充满苦恼的王朝女性内心而产生的一种生活理想、美学理念。

将单纯感叹的“哀”发展到具体充实的“物哀”的是《源氏物语》的著者----紫氏部。

据统计,《源氏物语》中出现的“哀”“物哀”多达一千多次。

紫氏部将“物与哀”主客观合一了。

至此在日本也开启了“物哀”的时代。

此后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

而“物哀”也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

2川端康成及其作品《雪国》的物哀表现川端幼年时父母双亡,少年时代,相依为命的姐姐和祖父母又相继病故,历尽人世沧桑和世态炎凉,造就了他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文学的底色。

少年时代的川端很早就广泛地涉猎了古今中外的名著,尤其是对《源氏物语》爱不释手,以至于他一生的很多文学创作都深受其影响。

正如他自己所说:“《源氏物语》是深深地渗透到我的内心底里的。

”他经常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

正是这种对日本传统审美的独特理解,使得川端的文学创作,总给人一种悲美的感动。

《雪国》等著作都沿袭了这一特色。

死亡美学--川端康成的人生与小说创作

死亡美学--川端康成的人生与小说创作

死亡美学--川端康成的人生与小说创作
川端康成(1899-1972)是日本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被誉
为日本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获得了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中,经常涉及到死亡这一主题,在他笔下,死亡被赋予了一种美学的意义,成为了一种灵感源泉。

他在小说中
描绘的死亡并不是恐怖和悲惨的,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肯定和神
圣的存在。

他强调生命和死亡之间的联系和变幻,同时也表达了他
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人类和历史的思考。

川端康成在他的自传小说《伊豆的舞女》中,描写了一个在静
岡县伊豆半岛遇到了一位与世隔绝的舞女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
死亡是其中一个主题,并且死亡使得生命变得更加珍贵、更有意义。

在小说中,川端康成试图探索一种对生命、爱情和死亡的领悟,在
人类历史的大环境下,探索一个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感受和思考,并
试图通过小说表达对生命某种特殊的美学感受。

在川端康成的小说中,死亡被视为一种美好、神圣和完美的存在。

他认为,在死亡之前,人应该珍惜生命,认真体验、享受和创
造美好的东西。

他的小说具有非常强的哲学思考和人类价值的探究,成为了日本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与死亡意识_王艳

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与死亡意识_王艳

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与死亡意识王 艳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 [摘 要] 在日本现代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的共同特征是她们扮演的是不幸的弱者的角色,体现了川端创作的“幽情”格调。

川端创作的另一个主题是死亡,死亡被认为是最高的艺术。

[关键词] 女性;弱者;幽情;死亡;艺术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是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川端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的共同特征是她们扮演的是不幸的弱者的角色,体现了川端创作的“幽情”格调。

川端文学的另一个主题是死亡,死亡被他认为是最高的艺术。

一、爱情与女性形象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川端,受日本传统文化和佛教出世观的影响相当深刻,尤其是《源氏物语》所表现的平安朝文学的“幽情”和“愍物宗情”,浸润了他的身心,这使他能够常常超然于事物的矛盾之外,冀图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大战的狂潮汹涌之际,川端的整个身心却沉溺在《源氏物语》的世界里。

他却“忘记战争”①,战争对他创作的影响不是很大,从这个时期的作品《花的圆舞曲》、《母亲的初恋》及《雪国》等就可以看出:描写爱情生活,关注女性的不幸,依然是前期创作主题的继续,特别是《雪国》的创作就足以证明川端对死亡的冷漠与超脱。

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灾难是共同的和普遍的,经济萧条和道德沦丧,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

战争使男人不幸,但使女人更不幸。

而女性的命运又总是同爱情维系在一起。

爱情作为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历来受到作家青睐,川端亦复如此,爱情是他创作的一贯主题。

但是,由于他个人生活经历和对爱与美的关注,在创作中对待女性的态度也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倾向。

川端究竟倾心于何种女性?他曾这样向父母的亡灵表白:“我喜欢这种少女:她同亲人分离,在不幸的环境中长大,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幸,并且战胜了这种不幸,走过来了。

她性格刚强,不知道害怕。

这种少女具有一种危险性,我被她所吸引。

《雪国》中的悲剧美学探究

《雪国》中的悲剧美学探究

第29卷㊀第1期Vol.29㊀No.1北京印刷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21年1月Jan.2021‘雪国“中的悲剧美学探究徐㊀娟(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南通226011)摘㊀要: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著名的作家,其创作了诸多作品㊂在他的笔下,生与死,爱与美,体现得淋漓尽致㊂‘雪国“作为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之一,充分表现了其悲剧美学的内核㊂其优雅的词句风格,悲伤唯美的文风在日本文坛上是不可忽视的闪耀明珠㊂‘雪国“全文流露出浓郁悲怆感,幽幽寂然地叙述着艺伎追求爱情的无果徒劳,给人一种久久难以纾解的憾然㊂本文主要从‘雪国“的悲剧美学视角出发,分析其中人物生存徒劳㊁爱情追求㊁死亡逝去等方面体现的悲剧美,最后拓展到日本文学的悲剧美学,以期为相关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一些借鉴㊂关键词:‘雪国“;川端康成;悲剧美学中图分类号:I313.0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8626(2021)01-0108-03㊀㊀谈起‘雪国“,与其说它是一本小说,不如说它像是一首凄美的梦幻曲㊂‘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其属于新感觉派作家,在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㊂其中,颁奖词对川端康成的评价十分简单却精准,尤其是 他用高超的叙述性作品,非凡敏锐地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质 这句,要结合‘雪国“来理解,结合川端康成的经历来分析㊂‘雪国“的每一句话㊁每一个细节㊁每一处描述,都犹如曲子的高低起伏,经历缓慢达到高潮,再从高潮落下低谷,其中人物的命运早已是注定的悲剧,但其中又蕴藏着回味萦绕之美㊂一㊁‘雪国“中生存态度的悲剧美‘雪国“故事开头的时候,岛村已经是第二次来雪国,故事从列车上开始㊂列车上,他遇到了一名美丽的女子 叶子㊂他依靠车窗的反照来观察叶子的一举一动,其惊叹于叶子的纯洁与干净,痴迷其如雪般动人的气质㊂但这一女子却并非第一女主人公,艺伎驹子才是㊂岛村和驹子第一次相遇的时候,她还未成为艺伎,岛村的第一印象就是 干净 ㊂但岛村第二次来雪国的时候,驹子已是艺伎的身份,她的恩人行男生了重病,为了给他筹生活费,她只能靠成为艺伎出卖身体来获得钱财㊂但是,她虽然成为了艺伎,却还是坚持写了十多本日记的少女,孤独执着练习三弦琴的艺伎,为治疗恩人儿子自愿卖身的善良女子㊂岛村的想法中,一个19岁左右的乡村艺伎,按理是不可能弹得一手优美三弦琴的,但驹子却弹得仿佛身处舞台一般㊂就像驹子和岛村的倾诉,她对自己是爱惜的,对生活是重视的,这和岛村空虚的生活态度形成鲜明,她拼命想要让自己活得有价值,这是外表之外的另一种美的表现㊂但是,她的这些为生存做出的努力在岛村的评价下是徒劳的,他说记日记是徒劳的,而驹子则朗声回应: 是啊! 看到此处的时候,读者能深深地感受到驹子的生存状态就仿若雪夜一般虚无渺茫,缺乏生机感,这种无意义的坚持是一种 悲 ,但这 悲 却与 美 相辉映着㊂驹子面对悲哀的人生,如砂砾般渺小㊂在这一生存环境下,她练琴㊁写日记的做法,仿佛是和命运战斗者,虽然是徒劳,但她却在这种徒劳下固执地活着㊂这种生存状态,却是一种悲剧美的体现㊂叶子和驹子是不同的,比起人,她似乎总是声音先出场,这种在雪夜中响起的声音不像雪落下一般悄悄然,而是有感染力的,给人以悲凉感的声音㊂叶子在川端的笔下是冰冷且冒着寒气的,不像这个世上的人,她的出场也不普通,她呼唤着 站长先生!站长先生! 虽然她呼唤着的站长在火车的旁边,但她的声音却 仿佛向远方呼唤 , 声音在雪夜里就久久地回荡着 ㊂她带着梦幻感,携着雪夜的寒冷之气,登上作品舞台㊂之后,对她形象的描写也是十分奇妙的,她的眼睛应在黄昏车窗玻璃上,文中写有一束远方投过的寒光,将其眼睛照亮,㊀㊀收稿日期:2020-11-01又添神秘之感㊂岛村见到叶子,就 仿佛是在梦中看到了幻影一般 ㊂叶子二次出场,也是声音先闻,这次也是描述其 好像从哪个地方传来的回响 ㊂这种 回响 的特殊声音,使叶子缥缈的形象跃然纸上㊂川端花费诸多笔墨,重复地描述冰雪环境和叶子回荡的声音,充分衬托出了叶子的 虚无感 ㊂‘雪国“中虽然没有详细地说明叶子的出身背景,但她和驹子的身世应该相差不大,从她希望岛村将自己带去东京做女佣就可以看出㊂叶子对弟弟的关爱,对行男的细致,祭拜行男的坚持,都是其品德美的体现㊂叶子的性格好像和她虚无冰冷的外表不符,但这一差别,也是其和驹子生存态度的差异㊂她的请求改变不了行男的命运,最后死亡也使她生存的努力成为一种徒劳,在其纯善品性的映衬下,给人以沉郁的悲剧美㊂二㊁‘雪国“中爱情追求的悲剧美‘雪国“中岛村与驹子㊁叶子之间的情感纠葛,是这一小说的主要脉络㊂其中,岛村和驹子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和深刻㊂从一开始,岛村和驹子之间的爱情就注定会以悲剧收场,究其原因主要是两者的关系是不平等的㊂岛村是一名生长在东京,继承了大笔遗产,有妻儿家庭的男子,其没有人生目标,将事物都看作是徒劳且虚无的㊂岛村这样的男子,文中曾写道 有朝一日连对生命也心不在焉了 ㊂他连生命都不甚在意,驹子的爱在他看来,也只是一种徒劳的爱情追求,虽然美,却毫无意义㊂驹子是生长在雪国的,但也是自带风情的乡村艺伎,其性格是真挚豪放的㊂岛村对驹子的爱给出了 徒劳 的评价,最终也的确是一场 徒劳 ㊂驹子是雪国的艺伎,从一开始,文中所描写的两者关系就是不平等,她只能用身体来表达对岛村的爱意㊂我们仿佛能看到岛村冰冷的心和驹子炽热的爱相辉映,美极,也悲极㊂来到雪国,其环境给岛村强烈的虚无感,而驹子走了进来,就仿佛带来了光和热,在小说中时常会闪现驹子红扑扑的脸颊㊂岛村以为驹子脸之所以这么红是因为被冻伤了,但驹子说: 这不是冻得,我卸去了白粉 ,由此看来,这艳丽的红色是驹子真实的本色㊂驹子靠在岛村怀中的时候,岛村感慨多么温暖,在岛村看来,驹子就像一团火,会将他灼伤㊂川端康成将驹子红红的脸颊与雪进行对比,红白表现出强烈的反差,也凸显了残酷现实中驹子对爱情的执着,但这份火热和追求爱情的执着却无法打动岛村的心㊂为此,川端设计了许多情节来表现两者的差异㊂例如,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凌晨三点的时候见岛村,这表现出驹子感情的热切㊂即使是无法抽身的时候,她也会让人捎信过来,相比于岛村因无聊消遣的缘由才来雪国会见驹子来说,两者的差异巨大,感情也不平等;有时岛村去溪流尽头观赏红叶,途径驹子家,驹子听到车声判断是岛村,马上跑出来看,但岛村却头也不回㊂驹子不但要赴宴,还要做工赚钱,但只要被叫到岛村所在的客栈,她就会去看岛村,且每次会和岛村说自己转了哪些客栈,和一些宴会上的琐事,都告诉给岛村,但岛村却心不在焉㊂通过这些描写,驹子的爱仿佛落地的雪一般,明明知晓自己会融化,但她仍执着地追求着爱情㊂她无法感化岛村,其爱情的无望,使她变得尤为悲哀,只能 极力掩饰着这种无所依托的情怀 和 说不出的孤独感 ㊂正因此,这种痛苦的爱情,有其美的一面,但更多让人感到一种悲剧美㊂三㊁‘雪国“中死亡逝去的悲剧美井上靖曾这样评论川端康成,说他的小说体现的美是非常复杂的,并非一根绳子就能抓住㊂我们从他的小说来看,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时常描绘死亡或者一些美好事物的消亡,这是其美学的一种表现㊂受到东方美学和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在自然的美景中,除了自然本身的难以触摸的梦幻美之外,还包含着贯穿‘雪国“全篇的凄凉沉郁㊂川端康成小说最为人推崇的便是其至美的描写和虚无的矛盾㊂人的生死与爱情的纠葛,皆在其中呈现㊂‘雪国“中死亡描写所表现的悲剧美具体如下:‘雪国“中描写了各种死亡的事件,有驹子恩师的离世,有身患重病行男的逝去,有秋风季节挣扎仍旧死去的昆虫,和火海中落叶般落于大地的叶子㊂这些人和动物与其说是死亡,不如说是 归于虚无 要更为确切,在空茫茫的雪国,未留下一点痕迹㊂驹子的恩师在小说中只是如背景般一笔带过,并未深入叙述,但其对驹子未来的生活是有着重大影响的㊂文中写道, 也需从那人死后到今天的这段经历,才是她真正的身世 ㊂他去世后,驹子开始过着困顿的生活,这是川端心中为了生活努力拼搏的一种美好人物形象,驹子也由此成为了活的人,生活变得现实真实㊂而行男的死亡,也并未有许多描写,主要是靠驹子和叶子之间的对话来表现的㊂在驹子恩师和别人看来,行男是驹子的未婚夫,但驹子和行901第1期徐㊀娟:‘雪国“中的悲剧美学探究男却并不认可,这一矛盾也为后面情感的交织提供了基础㊂在后续的情感网络中,行男是关键人物,本来因为他的死,驹子㊁叶子和岛村之间的关系应该会变得明朗起来,但实际却并非如此㊂行男死后,驹子仍然以艺伎的身份为行男还债,叶子也执着地去为行男扫墓㊂行男的死映射的是驹子爱情追求的破灭,也是叶子无希望的未来照影㊂行男的形象,其只是一种象征的存在,象征的是岛村离去的精神㊂川端想要表达的其实就是行男肉体的消亡和岛村灵魂的虚无,象征人生的徒劳㊂叶子的死亡是无预兆的,只是因为一场突然的火灾,最后坠楼身亡㊂小说是以岛村为主体,叶子是岛村心中美的表现,但从两人的最后对话里可看出,叶子的生活是无出路㊁无生机的㊂她想要脱离雪国,即使是空茫的未来也比当下的生活好㊂最后,她的死亡是以一种艺术的形式来终结徒劳的存活㊂对岛村来说,这是美的消亡,心中满载着痛苦和哀戚㊂对驹子来说,叶子的死让她无法接受㊂这一场大火,毁灭的不光是叶子的肉体,也带走了驹子的房间和她的过去,能证明她的一切过往都消失了,也需她真的开始要重新面对生活了㊂这是一个很是完美的结局,岛村㊁驹子和叶子这三人,都因为叶子的死亡而获得一种生命上的超脱,丢下了过往的苦痛,获得了超脱现实的悲剧美㊂川端康成热衷于以死亡情节来表达自身对生命和人世问题的了解㊂作者认为,死亡的虚无能洗涤一切污秽,也许小说中岛村也从这悲剧美的死亡中获得了新的生活感悟㊂死亡虽然是肉体的终结,但有时也是另一种精神的重生㊂四㊁从‘雪国“一窥日本文化悲剧美学川端康成的‘雪国“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也是日本悲剧美学的集中体现㊂日本的文化特征和中国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㊂通过‘雪国“的爱情故事来表现日本地域文化的危机感,这是整部小说贯穿始终的基调,因而使整部小说笼罩在忧郁凄美之中㊂首先,川端康成的凄美语言风格是基于日本文化的悲剧美学传统,也就是 物哀 思想㊂其十分喜欢‘源氏物语“,而源氏物语的风格也是悲伤凄美的,人物的命运与结局都是悲剧收场,这和‘雪国“是一致的㊂也可从此看出,日本的文学作品和日本的 物哀 传统渊源极深㊂在看日本文学作品的时候,突出的是细腻的语言和凄美的命运,这是普遍风格,而该风格的形成,主要是来自民族的危机感㊂悲剧美学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是因为伤感要比单纯的快乐多一些悲天悯人的胸怀,只有心思细腻的人才能体会物景的悲美,也就是日本人所崇尚的 物哀 ㊂其次,‘雪国“中不仅是日本文化的 物哀 体现,还有西方古典文学的体现,更增加了可读性㊂‘雪国“的叙述方式有参考‘源氏物语“,在凄美抒情的同时,与诗意的画面交相辉映,让作品变得生动优美㊂川端康成以西方写作手法来描绘自然景物,使其更加灵动,和日本传统文化相合,有一种独特的和谐之美㊂特别是小说中写到叶子死亡的那场大火,其描写的方式使画面跃然纸上,带动读者共鸣,在充满美感的同时,也将岛村的悲痛和驹子的崩溃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都离不开西方文学的渲染㊂‘雪国“中最后驹子对岛村的爱情是悲剧结局,其作为一名艺伎,虽然为了爱情奋不顾身,不在乎世俗的眼光,甚至将爱情当作比生命更重要的事物,但其努力最终是徒劳收场㊂单纯地看该小说,可能会认为其是受到日本 物哀 的影响,人物是以悲剧收场,但其实‘雪国“悲的来源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战后情绪的影响㊂当时,川端康成在写‘雪国“的时候,日本二战濒临战败,这冲击着川端的内心,其虽然希望日本能够胜利,但也知道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而这种徒劳的描写贯穿‘雪国“的主线㊂最终日本战败,川端的性格也滑落谷底㊂所以说,‘雪国“的悲剧美学体现也是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㊂五㊁结语‘雪国“这部小说,通篇阅读下来之后,大家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悲伤之感㊂其作者川端康成的悲剧美学意识来源于其幼年的孤儿经历㊁ 物哀 思想的熏陶和佛教 禅 精神的影响,最终形成他孤寂的性格特质㊂这一悲剧美学思想贯穿于其创作生涯的诸多作品中㊂‘雪国“里,不管是驹子还是叶子,都是川端构建的 雪景 中美的表现,是两种不同的美,可望而不可及,最终也只能以悲剧收尾㊂参考文献:[1]㊀陈家雨.从‘雪国“领略 寂 之美[J].文学教育(下),2019(2):132-133.[2]㊀王晴阳.生命直觉主义视阈下川端康成的‘雪国“[J].美与时代(下),2019(3):82-84.(责任编辑:谢蓓)011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年。

浅论川端康成《雪国》的悲与美

浅论川端康成《雪国》的悲与美

浅论川端康成《雪国》的悲与美作者:卢佳婷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47期摘要:川端康成作为日本现代著名作家,生与死,爱与美在作家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本文将以悲剧意识为着眼点,选取代表作《雪国》,从川端康成悲剧美学的内涵、表现以及成因三个方面对川端康成进行研究,以此来展现川氏悲剧美学的现代启示意义。

关键词:悲美虚无《雪国》徒劳作为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繼承并发展了日本传统的美学思想,吸取了欧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

生与死,爱与美在作家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以及个人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都使得其成为本国文化的代表,其中悲美尤为显著。

本文以《雪国》为例,通过讲述纨绔子弟岛村、乡村艺妓驹子以及叶子和行男四人之间微妙关系,川端康成以自己独特的书写展现了其笔下且悲且美的文学世界。

川端康成一向重视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没有独特的文章和文体,就成不了优秀的作家。

作家都有个性,其个性便在文章和文体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1]P207川端康成独特的文学风格就可以用悲而美来概括。

这种悲美首先体现在作者笔下的虚无意蕴。

人与生俱来的对悲苦的深切感知使得人类对悲观虚无有着不可名状的独特感知,且这种感知是因人而异的,在这种情况下以川端康成为代表的日本悲剧美学有了不同的深刻内涵。

他秉着空灵的姿态对待世界万物,早期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他将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镜中花”。

即禅宗所说的无中生有,虚无相声,这种空灵与日本传统文化的物哀思想紧密相连,带有一种神秘主义色彩。

其次,这种悲而美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川端康成笔下女性形象的悲和美。

川端康成的小说侧重写女性的阴柔之美,《伊豆的舞女》着重凸显懵懂的少年对清纯爱情的向往,《雪国》刻画了少男少女不可抑制的情欲并侧面烘托出以对纯真女性的向往。

川端作品中的主角女性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在他笔下主要女性的形象几乎都是美的,但是她们的命运和结局几乎都是悲的。

川端康成别具一格的悲美风格具体表现在自然美,性灵美和物哀虚无之美这三个方面。

简析川端康成的“死亡情结”(一)

简析川端康成的“死亡情结”(一)

简析川端康成的“死亡情结”(一)【论文关键词】:川端康成;死亡情结【论文摘要】:川端康成说:"无言的死,就是无尽的生"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工作室含煤气管自杀,未留下只字遗书。

后人评价说川端康成代表的是一种沉重。

无论是其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死亡思想或者说死亡情结还是其最后选择的以决绝的自杀来告别人生都留给了我们无尽的话题和探讨空间。

文章试图探讨的即是在川端康成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死亡之美和其死亡情结。

川端康成(1899-1972)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2岁丧父,3岁丧母,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

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这种过分的保护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

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去世,16时岁祖父亦亡。

孤儿的遭遇、童年的封闭,以及亲人相继过世的经历,使他感到生命的孤独和脆弱,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直接导致了他作品中的死亡之美和他人生观中的死亡情结。

川端康成的文学中,死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他近三分之一的作品都是与死亡联系着。

如在《雪国》中有这样几处关于死亡的描写:行男之死,秋虫之死,叶子之死。

这三者之间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安静得感觉不到一丝悲伤。

首先,行男之死,文中连一句直接描写都没有,只是从叶子的口里得知他将死去,随后,他也就这么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死去。

第二,秋虫之死。

小说中有这么一段描写:"有些飞蛾,看起来老贴在纱窗上,其实是已经死掉了。

有的像枯叶似的飘散,也有的打在墙壁上落下来。

岛村把它们放在手上,心想:为什么会生得这么美呢?"①秋虫的生命虽然很渺小,但生命本身是美丽的。

它们在悄然无声中死去,虽惊不起一丝波澜,但也无失为一种静美。

第三,叶子之死:叶子是在一场意外的火灾中坠楼而死,这个短短坠落的瞬间,川端却写得极其详细。

叶子在坠楼的瞬间"僵直了的身体在半空中落下,变得柔软了"②"由于失去生命而显得自由了"③这也是生死转换的一瞬间,所以"生与死仿佛也停歇了。

日本文学中的极致审美——死亡美学

日本文学中的极致审美——死亡美学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日本文学中的极致审美——死亡美学李沛红 中国海洋大学摘 要:在日本文学作品中,死亡是形成艺术美感的必备方式之一,众多日本文学家不但在各自的文学世界中孜孜不倦地描绘出死亡之美,更是不惜以自杀的方式印证着自身的生死观。

当一幅幅描绘死亡的画卷凝聚成群星闪耀的日本文学呈现在读者面前,透过深沉凄婉的文字,大和民族的深沉气质也跃然纸上。

关键词:日本文学;死亡美学;民族精魂[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118-021.“死亡美学”的起源1.1“物哀”思想——死亡的指路牌在日本的文学传统里,樱花凋零的转瞬之间最为文人所称道:盛开之时极尽奇艳,凋零之时却尽显柔弱缥缈,那是一种面向终极死亡的“须臾之美”。

叶渭渠说过:大和民族偏爱残月,偏爱含苞待放的花蕾和花瓣凋零的景象,因为残月、花蕾、花落中蕴含着一种令人怜惜的物哀美。

日本人这种对残缺美的崇拜发展到极致,最终就促成了他们对死亡的宽容与向往;死亡之美,也就这样成了众多日本作家追求的最终归宿。

因此,日本的文学作品多是以悲剧的结尾给人留下深刻的遗憾,而且日式悲剧倾向于内敛平和,通过飞鸟、花草、日月、风雨等细微事物的渲染,浸透着细腻的体验和物哀的思想,从中展现的却是日本人对于生与死的永恒的思考。

1.2轮回思想——死亡如同重生中国人对生命无常也有深刻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多建立在对死亡的恐惧与厌恶、对生命的重视与眷恋之上。

孔子就曾表述过“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的生死观。

相比中国人对死亡的态度往往是回避或无奈地接受,日本人则要坦然达观得多。

日本文学中,死亡甚至被看做是至高至美的艺术境界。

这种达观态度背后,其实可以窥见佛教“轮回思想”的影响:生为死之开端,死为生之开始。

在日本文学中,生与死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生者与死者的世界并非完全隔绝;死亡如同重生,甚至是一种别样的美丽,所以日本文学宽容生死、尊重生死。

论《在城崎》的生死观

论《在城崎》的生死观

论《在城崎》的生死观论《在城崎》的生死观生死作为人类共同的命题,一直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主题。

而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的《在城崎》作品中,生死观更是贯穿全篇,深刻描绘了人类的生命存在状态和其与自然的关系。

本文将从以下角度来探讨《在城崎》的生死观:一、人类生命的脆弱性在小说中,川端康成描绘了主人公朝比奈遥等人与自然环境的较量,也揭示出人类作为一种脆弱存在的现实。

当一个人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时,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弱小。

朝比奈遥在湖边遇到高潮时,被湖涌起的水浪卷入水中,差点丧命,从而引发了对自己的思考。

另外,在遥的眼里,他看到了生命中无尽的消逝变化,感慨于生命的短暂,这也是表达了人类生命的脆弱性。

二、生命与行动小说中的人物们面对生命的脆弱性,不断地探讨着为生命添加意义的方法。

他们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完成对生命的独立认识和存在状态的确认。

遥和梦华的对话,表达了对人生使命的讨论,以及对行动的探究和肯定。

生命的目的在于行动,只有坚持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不断努力,才会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

三、对生命失去信仰的危险生命观的多样性,是由其背后的信仰与价值观塑造的。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先进的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人的本质,迷失在功利主义的茫然中。

在小说中,不少人物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感觉到精神上的孤独和寂寞,因为他们已经不信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缺乏对生命的热情和追求。

对生命失去信仰的危险与遏制,也成为小说中体现的重要内容。

四、死亡与转化死亡作为生命中必然的一部分,扮演着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小说中,主人公对于死亡的认识,既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也揭示了死亡与生命的关系。

朝比奈遥在青年之间的横断面之上感受到了生命与死亡的真谛,认为人类时时向死亡走去,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人在不断地转化、重生。

在日语中,“死”意味着“归宿”,意味着回归大自然,而这种回归是一种新的开始和新的生命。

小说通过生命与死亡的转化,描绘了生命繁衍和传承的生动场景。

结合《雪国》试论川端康成的艺术美

结合《雪国》试论川端康成的艺术美

结合《雪国》试论川端康成的艺术美张 燕作为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的巅峰之作,《雪国》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川端康成这位醉心于文学的真诚作家对理想和美的追求的艰苦历程。

作品中完美地融入悲伤、爱情、死亡、纯真以及虚无等因素,成功地将作者对“美”的理解诠释在作品中,这是一部文学史上关于“美”这个主题的大成之作。

从《雪国》这部作品中,人们不难看出川端康成对于“美”这个主题研究之透彻,作为一名观察力极为细致的天才作家,他对笔下的文章总是要反复推敲,并且有一种尽善尽美的执着追求,像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极力修饰白纸上的文字。

一篇仅仅8万字的小说,前后花去14年的时间进行创作和修订,其创作时间之长和创作过程中的改动力度是日本文学史上极为罕见的。

一、悲与美“平安朝的风雅、物哀成为日本美的传统”,川端康成在《日本美的展现》中作出过这样的结论,对于这一结论,他极为推崇,也一直将其延续在创作中。

在日本的传统美学观念中,人只有在苦闷和悲伤等非常不顺的环境中,才可以感受到美学里最深的那片角落,真正地读懂美。

这是一种悲伤的美,川端康成甚至认为悲哀这个词,是与美相通的。

正是由于对美学的这种理解,川端康成才一直苦苦地追求着这种悲伤美学。

悲与美的结合是一种至情,情到深处发现美的真谛,这本就是一种大胆的假设。

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人物形象大都充满了浓浓的哀伤和忧郁。

哀伤,落寞,沧桑,失意,在他的作品中,美的灵魂便是这种悲情色彩。

《雪国》这部作品塑造出叶子形象,将她的美集中地反映在这种悲伤的基调上。

小说一开头,岛村的眼睛和车窗的玻璃便直击人心的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极尽温柔却又充满哀怨的情感。

这种感觉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神经,使得这个少女形象立刻嵌入到对文章的品阅过程中。

叶子的美像极了空谷中的精灵,古典、优雅,充满诗意。

她方一出场就以优美到近乎悲戚的声音为人们的听觉中注入了对于美感的联想。

置身车窗之下的纤细身子,又在视觉方面为人们提供了完美的诠释。

论川端康成文学的“物哀”观

论川端康成文学的“物哀”观

论川端康成文学的“物哀”观翟文颖【摘要】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物哀”的意蕴,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早期作品表达了孤儿寂寞孤独之悲情,暗合了本居宣长所倡导如实记载人心的主张;二是中期作品所描述的男女恋慕而又不得之哀情,与本居宣长认为恋情最能表现“物哀”的主张一致;三是后期作品表达了人生而必死之苦情,符合本居宣长不论善恶只知“人情”的“物哀”观.川端康成的“物哀”观深受《源氏物语》与日本法西斯战败的影响,其对“物哀”为首的日本传统美的追求,既是他个人身世、性格与“物哀”论的高度契合,也是作为日本作家建立民族文化的一种举措.【期刊名称】《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17)001【总页数】5页(P86-90)【关键词】川端康成;本居宣长;“物哀”观【作者】翟文颖【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014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313.44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唯美伤感,延续了日本“物哀”审美传统。

“物哀”是日本文学的关键词。

本居宣长将《源氏物语》的主旨定义为表现“物哀”,从此“物哀”作为独立概念使用。

为了排除“汉意”,他将“物哀”抬高到代表“大和魂”的地位。

二战时期,日本法西斯政府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是建立在本居宣长“天皇神道”说的基础上。

此时,本居宣长才广为人知,“物哀”论还处于学术边缘地位。

日本法西斯战争失败后,本居宣长及其“天皇神道”说成为学术敏感话题,“物哀”论也销声匿迹。

20世纪60年代末,“物哀”论一转成为日本传统的审美理念、国家的文化象征。

其中,川端康成的贡献巨大。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他发表演讲《我在美丽的日本》,高度赞美《源氏物语》等日本传统文化。

自此,谈到川端康成文学就涵盖了“物哀”、日本传统文化等丰富含义。

“物哀”是研究川端康成文学的一把钥匙。

一、早期作品之孤儿悲情在《紫文要领》和《源氏物语玉小栉》中,本居宣长认为《源氏物语》的创作动机和主题意义都是“物哀”。

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中篇小说《雪国》有感

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中篇小说《雪国》有感

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中篇小说《雪国》有感《雪国》是川端康成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这本书是典型的新感觉派,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

他有着完整生动的故事和人物,但更独特的是,他追求细节到极致,人物的动作语言,甚至是一处景物,都很细致。

而且整本书的情调都是悲戚的,典型的虚无主义。

结尾处,《雪国》读后感(一)据说,《雪国》是历史上最唯美的诺贝尔文学获作家的作品,我并没有读过所有的诺贝尔文学获作家的作品,无法断言其是否是最唯美,我用了三个睡前读书时间读完了全篇,若非隔日必须上班,我必定会一口气读完全篇的。

《雪国》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人物关系也不纠缠,似乎,简单地读懂,并不算是一件难事,但是,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不是真的这么容易被读懂呢?我以为,想要去读懂全篇,想要去领会作者的意图,并非易事,实际上,关于阅读文学作品,我始终认为,领会读者的意图不是第一要事,让自己进入剧情并发掘的内心才是第一要事吧,毕竟这不是科学作品,本无需刻意考证作者的真实意图,更何况,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兴许就是即兴发挥呢?《雪国》的文字相当细腻,描写山的景色,描写人的内心,还有人物的对白,无一不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为一名的艺术研究者,岛村是自负的,同时也是自怜的。

他似乎认为,他对于艺术的的是要领先于当代的,因此他是自负的,然而,却也正因为这自负,他似乎也因为内心的孤独而自怜了。

在雪国,他遇见了身为歌舞伎的驹子,并且获得了她全心的爱慕。

他爱驹子吗?书中似乎一直在强调的是“不爱”,可是,他为什么又要一次次地专门为了驹子来到这雪国呢?似乎,他并不是那种简单的逢场作戏和及时行乐的的男人,既然如此,这“不爱”便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身为歌舞伎的驹子,于原本应该逢场作戏的风月场所,却莫名地倾心于岛村,然而她知道这感情是没有将来的,因而她的每一次出场,都是带着复杂的矛盾的情绪的,或哭或笑,或柔或刚……驹子是一个不幸的女人,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却又拘泥于的。

从《伊豆的舞女》看川端康成的“悲”与“美”

从《伊豆的舞女》看川端康成的“悲”与“美”

《伊豆的舞女》是著名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成名之作,是其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一部凄美浪漫伤感的小说。

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不仅继承了日本传统的美学审美意识,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艺观和美学观,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日本文学的艺术魅力。

作者以其清新唯美的语言风格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浪漫的伊豆美景,也描述了一段凄美遗憾的爱情故事。

该作品将唯美的景色和淡淡的忧伤结合在一起,通过自然之美、女性之美、涅槃之美、幽玄之美展现出一个物哀美的世界和一曲清新淡雅的哀歌。

一、概述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中最富有盛名的一位作家,他因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闻名世界文坛的著作《雪国》而在196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在《雪国》之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以其清新唯美的语言风格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浪漫的伊豆美景,也描述了一段凄美遗憾的爱情故事。

他的作品风格不仅具有日本传统文学纤细敏锐的风格,还吸收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创造出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在其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作者独有的风雅美、物哀美、幽玄美等不同的美,并在文章深层次中有缓缓流淌着悲哀和遗憾。

与其说作者借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倒不如说是作者将自己融入到作品中,是自己真实情感的写照。

《伊豆的舞女》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而成,行文中深深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浓浓的悲哀。

作品中的“我”和作者的经历极其相似。

作者两岁丧父,三岁丧母,随后更随祖父母生活。

然而到七岁祖母去世,只能在姨母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10岁的时候唯一的姐姐也离他而去,15岁的时候疼爱他的祖父也撒手人寰,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在世上。

川端康成命运坎坷,孑然一身的身世造就了他孤僻、寂寞的性格,也使得他的作品里面弥漫着一种深深的悲哀。

长大之后又亲历日本战争,看到了战败后的日本人民的痛苦和悲伤,造成其将这庞大的无法抒发的悲伤之情寄托于文学作品中,升华成文学艺术。

作品描写的是一位高中生“我”独自去伊豆旅行而邂逅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年少舞女,进而发展出一段唯美遗憾的纯真爱情。

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一、本文概述川端康成,日本文学巨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留下了无数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

在他的笔下,女性形象往往成为作品的核心和灵魂,以其美丽与悲哀并存的特点,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位文学大师的艺术魅力。

在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里,女性形象往往承载着多重象征意义。

她们既是美丽的化身,又是悲哀的载体,既展现了女性的柔弱与温情,又揭示了社会的冷漠与无情。

这些女性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还蕴含着作者对于生命、爱情、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川端康成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悲哀的感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所传达的深刻内涵和审美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包括其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命运走向等方面。

还将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评价。

希望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揭示出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视角来欣赏和理解他的作品。

二、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概览川端康成,作为日本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著称。

他擅长通过女性形象来展现生命的美丽与悲哀,这些女性形象不仅是他作品的灵魂,也是他对世界和人性的独特理解的体现。

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女性形象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人性。

她们既有温柔、善良、纯洁的一面,也有深沉、矛盾、痛苦的一面。

这些女性形象不仅仅是情感的载体,也是川端康成探索生命意义、思考人性复杂的媒介。

在《伊豆的舞女》中,舞女薰子以其纯真无邪的形象打动了读者。

她代表着青春的美好,是川端康成对生命中最纯真、最美好时光的怀念。

而在《雪国》中,驹子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痛苦的女性形象。

她在爱情与道德之间挣扎,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无奈。

雪国

雪国

雪国读后感川端康成的小说中,有因离别产生美的《伊豆的舞女》,也有因死亡产生美的《雪国》。

在日本,《雪国》发表时引起了轰动,喜欢它的人认为这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抒情文学的顶峰”,不喜欢的人认为是“颓废死亡的文学”。

《雪国》前篇大量描绘一些零碎的美,让整个故事由一种慢调的,琐碎的美感。

在最后川端康成在小说中却透露出一种独特审美--死亡之美。

如:川端康成描写了叶子优美的死亡。

在水流前面,忽然浮现出女人形体。

她落下来的样式是这样的:女人的身体在空中形成水平线……那正如一种非现实世界的幻影。

她的姿势仿佛是无休无止的状态,僵硬挺直的身体在空中伸长往下落,变得柔软,却带有木偶人风味的无抵抗和不含有生命力的自由自在。

故事因叶子的死也推向了高潮,推向了结束。

而时间的推移人物的转变只是《雪国》最浅的层面,而故事从一开始其实已经奠定了故事的结局。

故事开始时,岛村在火车上看见了叶子,在温泉酒店遇见了驹子。

对于岛村而言叶子是虚幻的梦境,而驹子是真实的情人。

但是对他来说一切皆无意义,他不会去帮助她们认为一切都是徒劳。

对驹子来说岛村却是自己的希望,虽然自己并不喜欢岛村。

而叶子却始终不希望岛村来帮助自己。

所以三者的关系本来就只是虚无而已,没有任何的意义。

这也注定了故事悲惨的结局。

两位女主人公驹子和叶子正分别代表着现实美与艺术美。

面对两个美丽的女人,岛村很容易就拥有了驹子的现实美,但他一直忘不了也难以接近叶子的虚幻美。

甚至在岛村看来叶子的虚幻美也不是纯粹的,因为纯粹的虚幻美是完全超脱于现实、超脱于肉体之上的。

对于依然生活在现实、肉体中的叶子来说,死亡是达到至美的惟一途径。

最后,叶子被烧死,脱离了肉体的躯壳,她的美在死亡的那一瞬间永存。

所以,作者这样描写叶子死的那个时刻岛村的感觉:“银河像是刷的一声流进岛村的内心去。

叶子死了,岛村终于看到了纯粹的美。

浅谈川端康成小说中“悲美”的根源

浅谈川端康成小说中“悲美”的根源

浅谈川端康成小说中“悲美”的根源作者:牛丹丹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7年第6期⊙牛丹丹[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安 710119]摘要:川端康成是20世纪世界文坛上著名的东方作家,其作品如《伊豆的舞女》《雪国》《千纸鹤》等,充分体现了川端康成式的“悲美”。

本文试从这种“悲美”的艺术特点出发,来探讨其产生的根源,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川端康成的作品。

这种“悲美”的根源,与他不幸的童年、孤寂的生活、深受日本古典传统的“物哀”精神和佛教禅宗的无常思想的影响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有关。

关键词:悲美孤寂物哀无常战败■作为日本第一位、亚洲第二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具有道德伦理价值的文化意识”,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桥梁方面做出了贡献”,因此享誉20世纪文坛。

与此同时,他那立足于日本传统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点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川端文学”里所蕴含的“川端康成之美”,在东方文学的长廊里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伊豆的舞女》《雪国》《千纸鹤》等多部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川端康成小说独有的“悲美”。

这种“悲美”渗透在浑融的人、景、物的描写中,在赋予人、景、物美丽的过程中,总让人感觉到“生之痛、死之悲、爱之切这人间不变的永恒主题又缠绕其中,在清秀疏朗中见其缠绵悱恻,在既纯且美中见其缠绵哀愁”{1}。

这让人不禁发问:为什么这种“悲美”会贯穿到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呢?这种“悲美”是他有意为之抑或无意为之呢?在《伊豆的舞女》中,川端康成通过“我”与舞女薰子邂逅时的欣喜、忧惧和分别时的伤叹、不舍的故事来表现这种悲美。

“我”和薰子之间的感情始终深埋在心底没有直接说出来,“我”始终以同情的眼光注视着这些生活在下层社会的备受歧视的小人物。

最后的离别是“舞女依然紧闭双唇,凝视着一个方向”,而我“任凭泪泉涌流。

我的头仿佛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

如此纯美的情愫,却要以离别来收尾,这是“作者把悲从属于美,又使美制约着悲,淡淡的悲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创造出悲哀美的抒情世界”{2}。

美丽与悲哀——论沈从文与川端康成小说的死亡主题

美丽与悲哀——论沈从文与川端康成小说的死亡主题
握较 为 自如 ,情感 表现 方面较淡然 。川 端康 成经 常引用古 贺春 江的

死 后 ,遗容 好像更 美丽 了 。而沈从 文作 品中的死亡 却不如川端 康成
句话,“ 没有 比死更 高的艺术 了 来 说明他 认 为 “ 术的 彀致 就 的 人物那么从 容。死亡 也不是 一种 美 ,而是一种 无奈 。伴着淡 淡的 再 艺
是 ,沈 从文 的作 品巾 ,没有刻 意表现 出来人 物为 什么要死 ,是 怎样 文 的4 说 中爱欲 与死亡 的纠缠 有着不 同 的意义指 向 ,沈从文先 生的 、
死的 ,而足 以 意淡然 的表现形式 告 湃我们 死亡 具有很 大妁不 可测 小 说 ,爱 欲与死亡 的纠 缠表达 纳足一 种对生 命意 义的追寻 ,对人生
现 实出发 ,我们不得 不承认 ,人们 对死亡 怀有一 种本 能的恐惧 。可 死 亡 是 一 种 美 的 极 致 ,他 笔 下 的人 物 。 死 亡 似 乎 是 美 好 的 。川 端 康 是 ,在沈从 文和川端康 成的小 说 中 ,我们 看到 的是一 种对待死 亡 的 成 本人 也曾在 《 我在 美丽 的 日本 》的 讲演 中声称 : “ 有思 想的人准 淡然 。川端 康成的童年 。父亲 母 亲 祖 母和蛆 姐相 继离世 ,十六 不 想到 自杀 。 在川端 康成 的 《 画》中 ,死 卿美的意 识表现得潍 雪 岛村 捡起来一 岁 的时候祖父也 离他 面去 。死 亡的 阴影 一 直笼罩 着他 ,在 《 影 自 漓 尽致 如作 品中写深 秋 的蛾 子死 后 .掉 落在地 , “ 独
如 沈从文 的小 说 《 边城 》中天 保突然 溺水 而亡 ,老船 夫生前 的蹑望 井 ,在妻 子 与人私奔后 .曾多次 向女 儿表嗍 。虽 然不阻拦女 儿去看
尚没有实现就 在一个雷 雨交加 之夜默 默地 死去 了。州端 康成 的小说 望 自8 的母 亲 。但 自己绝不 原 谅 妻子 。但 事黼 几年 , 同妻 子相 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死亡之美”对于“死亡”,人们谈及色变,因为“死”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意味着黑暗和恐怖。

然而,曾获得1968年度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其一生的创作中,尤其是战后,近三分之一的作品(如《雪国》《千只鹤》《十六岁的日记》《参加葬礼的名人》《抒情歌》等)都涉及到了“死亡”这一主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川端康成看待死亡的观点和态度与一般人的认识呈现出了巨大的反差——川端康成认为:“生即死,死即生。

生与死乃一线之隔,或者根本没有界限。

死亡是神秘的、美丽的。

死可以使丑、不伦升华为美,一死可以宽宥一切、净化一切。

”川端康成的这一死亡观和他在73岁时选择自杀,走向所谓的“死亡美”不得不令人深思。

那么,川端康成死亡美的观点是如何形成且怎样表现的?川端康成在他的小说中又是如何将恐惧的死亡升华为美的?本篇论文就围绕以上问题通过分析川端康成具有代表性的《雪国》、《千只鹤》以及《十六岁的日记》等作品来分别进行论述。

一. 川端康成“死亡之美”探源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曾说过:“谈论川端先生的人一定接触到美的问题。

谁都说他是一位美的不倦探求者,美的猎获者……先生不仅凝视着美,而且还爱美,可以认为,美也是先生的憩息,是喜悦,是恢复,是生命的反映。

”从东山魁夷的这段话,可看出川端康成一生都在追求和探寻美,美已成为他展现表达生活与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有的方式。

不论悲哀喜乐,不论生死存灭,川端康成都用他美的思想,美的眼光来向人们传达着他对生活现实的观照和解读方式,即摆脱对死亡的苦痛的印象,置身于一个生命自由、死亡消隐的完美的精神境界。

这种独特的视角感受必然注定川端康成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艺术家在对生命的意义大彻大悟之后对死亡生成了独特的审美意义的接受。

死亡在他看来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和哲学意味。

这种死亡美的观点体现在川端康成的作品里就是主体的死亡,生命的暂时终止,“生——灭——生”的轮回思想,以及这一思想之中渗透出的幽情的哀伤、优美的怜悯以及纤细的哀愁这样一种审美情趣。

川端康成这种以死为美的审美气质和美学思想的形成有着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从个人成长因素的影响来看。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强调:童年的创作经验对艺术家创造心理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伟大艺术家均是人生苦海里颠簸挣扎漫长时间乃至毕生的孤舟,而且他们的童年生活大多是不幸的。

正是这种从童年、青年、中年至老年这几个时间段的不幸的生命历程,赋予艺术家深层的悲剧意识,同时也使他们更敏锐地体验生命与死亡,领悟其内涵,并演化到艺术的情境之中。

川端康成正是由于童年时期过多地目睹亲人的相继亡故而使他的心理深层沉积了张力巨大的死亡意识。

“亲人早逝的恐惧、少年的悲哀和失去爱的伤痛使川端康成相信‘生——灭——生’的轮回之说”,他用童稚的心歌唱生命的梦幻,死亡成了最美的爱的抒情诗。

川端康成的小说偏爱表现死亡意境之美和他最终选择自杀来结束人生,无疑与这种死亡意识密切相关。

其次,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

日本作家有透过死亡与黑暗来观察人生的传统,这种传统与日本的传统美学意识是休戚相关的。

在最早的著名歌集《万叶集》中,日本民族将萧条的秋描绘得美仑美奂,活跃生动,而且表现出了对秋叶和落花的情有独钟,日本人爱樱花,但与其说是爱樱花盛开的繁茂,匆宁说更爱樱花败落的萧瑟,因为这种“灭”的景象给日本人带来了惆怅、伤感、孤寂、幽怨美的艺术享受,即所谓的“物哀”。

到中世纪,日本人更是提倡“死”的美学,鼓励武士以死为荣,并通过“切腹”来体现他们对死亡的追求。

在日本古代经典文学《源氏物语》中,作者紫式部竟禁不住赞叹道:“生前诚可恨,死后皆可爱。

”可见,大和民族自古就有着一种对死亡的向往和渴求。

川端康成的审美意识,正是延承了这种“物哀”“风雅”的日本传统美学精神,并成为他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自身美学思想的重要因素。

川端康成经常强调:“平安王朝的‘风雅’、‘物哀’已成为日本美的源流。

”的确,在川端康成的创作中,确实体现了他对传统美学的追求:首先,注重日本古典文学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朦胧的意识的格调,将人物统一在悲(死亡)与美中加以塑造;其次,重视运用传统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人物心灵深处的感情,表现人物感情的纤细、柔美。

更为重要的是川端康成采用了《源氏物语》中隐蔽性的方式,即以“苦恼”、“哀愁”来折射社会的世相,表达自己对时代、对社会的见解和对女性苦难生活的同情。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形象多带有悲哀、感伤、孤独、无奈的悲剧情调和色彩,其目的乃是为了展现人物形象的情感美、思想美、心灵美甚至是死亡美。

所以,读川端康成的小说,会让人在优雅、潜流着美感的文字中体悟到一股发自内心的细腻的哀愁和感伤,它不浓重却绵远悠长,让人们通过物哀,体会死亡之中蕴藉的美,又通过美,感受美中悲的成分,以此达到悲美的艺术结合,这也就是川端康成所认为的“死亡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

”二. 川端康成“死亡之美”的早期流露在川端康成的艺术思维空间里,美与死同属一个潜在联系的有机结构,因此他的艺术作品,死亡均被浸染了玄幽神秘、哀艳如梦的美。

这种美,除了感官上的,还包括忠诚的爱与同情,有时依托于心灵,有时依托于爱,有时又依托于想像和幻想之中。

从川端康成的处女作《十六岁的日记》、《参加葬礼的名人》、《孤儿的感情》,到之后的《抒情歌》、《雪国》、《千只鹤》,都折射出死亡背后流动的悲美成分。

在《十六岁的日记》中,描绘了少年和弥留之际的老人。

老人痛苦的叫喊,不仅使少年的眼中充满怜爱的泪水,而且也令少年对死亡的即将到来深感恐怖。

为了让垂危的老人能起死回生,少年甚至去做连自己也觉得可笑的事,“我从仓库里取出一把剑,在祖父的床铺上空挥动了几下,然后塞进褥子底下。

”透过这看似可笑的行为背后,让人感到的是一股心酸和对少年与老人的怜悯与同情。

在少年帮助痛苦的老人解手时,夜壶里响起的尿声在少年听来竟然是“山谷间小河的潺潺流水般的声音”;当少年把油灯移近病榻上老人的面庞处,原以为老人再也不会睁开的眼睛,此时又睁开了,少年“高兴万分,好像一束光亮照明了黑暗的世界”,为此,少年还专门准备了一百页的日记纸,希望“日记写到一百页,祖父的疾病也痊愈了”。

这几处细节充分体现了少年幼稚的心灵里对老人充满了深切之爱和美好的祈愿以及强烈的对生命的渴望。

然而,老人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少年顿时跌进痛苦无助的深渊,发出了“呜呼,不幸的我,天地间孑然一身”的悲叹,从而使整篇小说流露出一种无法掩饰的孤独的哀伤的情绪。

在《十六岁的日记》中,川端康成以自己的青春感受,歌唱了伤感的情怀,它同《参加葬礼的名人》一样,记录了川端康成幼年时期坎坷不幸的人生经历。

在这两部作品中,作家早年心灵创伤的印痕历然可见,作品之中透露出的对死者的同情、关爱、怜惜以及希望与失望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川端康成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死亡中既悲且美的基调。

在另一部自传式小说《孤儿的感情》中,川端康成则表现出“生——灭——生”的轮回思想和将死看作虚无与超然的哲学认识。

在妹妹的未婚夫笠原的解剖室里,“我”与笠原的对话就明显地表露出川端康成“生即死,死即生”的轮回思想:“您常常发表一种看法,即为了否定死亡,必须肯定死亡。

也就是说,必须对生与死感受如一,必须感觉贯穿于生与死之中的东西。

”“……过渡期就是说在一切存在与虚无之中,虽有意义,但尸体是无价值的暂时状态,是向其他存在转移或者向无中消失而去的过渡期。

”后来在与妹妹的谈话间,看到神社境内被风吹得纷纷扬扬的落叶,“我”又发出这样的感慨:“落叶在跟前时,仅仅是一片枯叶,可是,当它消失时,它就不仅仅是一片枯叶了。

它成了超出一片枯叶的东西。

”由此可见,川端康成早期的创作已潜流出他对死亡的认同和赞美以及人死灵魂不灭,生命形式在生死之间轮回转化的审美意识。

这种意识在后来创作的名篇《雪国》、《千只鹤》中表现得更为深遂、幽玄。

它可以说是川端康成死亡观和美学思想在创作中的初次呈现。

在川端康成早期创作的另一篇作品《抒情歌》中,也表现了“将死亡转化为美的”这一问题。

小说描绘一个被抛弃了的女人呼唤一个死去的男人,来诉说自己对爱情的忠诚。

这种“心灵交感”的佛教式的思考与虚无色彩赋予了死亡哀怨、神秘之美。

表面上看,作品中女主人公龙枝是在与死去的男人对话,但实际上是以龙枝孤立绝缘的心灵独白方式,经过龙枝“心”的创造,然后借助“物”实现与死者的亡灵沟通来表现死亡之美。

一开始,龙枝就在心目中把眼前壁龛里含苞待放的红梅花看作是死者的化身来和它谈心,向它召唤,这样,龙枝就可能得到甜蜜的慰籍。

红梅花是美的,含苞待放的红梅更显出富有生命力的美,在这里,把男子的死转化成了生的美,表现出了龙枝唯美的愿望和对死去男子爱的真诚。

之后,龙枝便想像着死者所去的灵魂世界里人们都是穿着用光织成的衣裳;有《亡灵书》里感情最真诚的诗歌;有用雪花、石膏建成的充满了爱情之光与智慧之光的殿堂;有圣洁高尚的百合花少女……在回忆诉说完从前两人相处的美好时光之后,龙枝表达了自己宁愿化作红梅,化作夹竹桃,在冥土或者来世成为死者的恋人的愿望。

这篇小说,是对爱的歌颂的最美的抒情诗,同时,体现了“灵魂不灭”的思想,这是人类对于活人生命的痴迷眷恋,和对于死者的爱慕思念的表现。

从这一点上来讲,《抒情歌》与川端康成之后创作的《千只鹤》是有着共通之处的,它们都表达了对爱的歌颂和对死去灵魂的赞美与思念,这将在第三部分里详尽论述。

三. “死亡之美”的艺术展现川端康成早期的作品《十六岁的日记》《参加葬礼的名人》《孤儿的感情》以及《抒情歌》等,对他之后创作的名篇《雪国》、《千只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们不仅决定了在后两部作品中作者纤细哀愁的感情表达方式,而且为两部作品奠定了以死为美的美学基调。

从表层看,“死亡也是美”这样的观点是极不合理的逻辑,是与人们对生命的赞美大相悖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病态的辩说。

但是在川端康成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死亡并没有使人感到阴森恐怖,而是看到作家对死亡赋予的独特的审美意义。

它是笼罩着淡淡哀愁的唯美画面,就像天边一划而过的流星,在逝去的瞬间除了让人惋惜,但更多的是让人对逝去的空间静美的想像。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死亡美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国度的思想文化与作家自身敏感脆弱的心灵、纤柔细腻的体悟和似是哀怜的悲咏相互碰撞融汇成的对死亡的一种具有美感的解读。

所以,川端康成在《雪国》、《千只鹤》中,将死看作一种美的存在方式,将死升华为艺术美。

小说《雪国》中的叶子就是一个死亡美的典型形象。

如果说整部作品是一曲悲与美的颂歌,那么叶子则是为乐曲画龙点睛的一个音符,她的身上凝聚了悲美的成分。

她的美是与驹子的现实美相对的非现实美的幻影,她的美具有理想的色彩。

正是叶子的这种唯美使得她在大火中的死更令人感到惋惜、哀痛和感伤,这也正符合了日本民族“物哀”的审美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