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仿写综合题训练试题含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仿写综合题训练试题含答案(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综合题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滴水藏海,折射历史的千姿百态。它以语言为承载,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富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它深具历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材料二】许多成语出自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一鼓作气”语自经典文献《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曲径通幽”语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材料三】从“丝丝入扣”与古代纺织方法,到“登堂入室”与古代建筑格局;从“土崩瓦解”与古代制瓦技术,到“如法炮制”与古代中药制法;从“见风使舵”与古代航海技术,到“以管窥天”与古代天文观测技术:一些成语的出现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成语发展到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请从备选成语中任选一个,依照示例句子的形式,仿写一句话。
【备选成语】锲而不舍雪中送炭不耻下问众志成城
示例: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________体现了一种________的精神,这种精神是________。
【答案】(1)成语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或成语和文化关系密切.
(2)锲而不舍
;坚韧执著
;我们求学道路上的发动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即可作答。认真阅读这三则材料可知,成语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成语之中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例句,分析例句表现的主题,例句的格式,例句的修辞。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从四个待选成语中选出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作答即可。
【点评】第一小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的能力。第二小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
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2.语文实践活动,根据要求作答。
(1)哭嫁是土家族聚居地独具特色的婚俗,哭嫁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请结合下面两则《哭嫁歌》,写一段介绍词向外来游客介绍哭嫁歌。(可从内容、语言、艺术特色等方面介绍。)
(2)汉字是世界上最具诗情画意的文字,“咬文嚼字”可让我们感受汉字之趣。请仿照例句,解说图中所示的会意字。
图字解说
名由夕、口二字合成,夕是夜晚,夜晚看不清对方的面孔,所以用口问“名”。
及________。
(第一首哭同伴,第二首哭父母);②它篇幅短小,富有生活气息(叙述生活细节表达感情);③语言通俗,口语化;④运用反复、对比、比喻等多种方法表现情感,艺术性较强。
(2)①由人、手二字合成,后面伸出的一只手抓住了前面的那个人,②意为跟上、抓住、达到等。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歌内容和艺术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种类型的题目,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结合《哭嫁歌》的内容,从内容、语言、艺术特色等方面来写介绍词。内容上:分析两首《哭嫁歌》,可知第一首是哭同伴,第二首是哭父母,所以哭嫁歌多是表达离别父母、同伴的难舍难分的深挚感情。艺术特色上:第一首“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第二首“同喝一口水井水,
同踩岩板路一根,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运用了反复的修辞,艺术性较强。据此作答即可。
⑵本题考查对会意字的字义的分析推断能力和仿写能力。解答时,根据提供的示例,结合图画内容来推断字义。画面中,前边一个人,后边一只手,后面伸出的一只手抓住了前面的那个人,可推断“及”是跟上、抓住、达到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①哭嫁歌内容上很多是表达离别父母、同伴或亲人的难舍难分的深挚感情(第一首哭同伴,第二首哭父母);②它篇幅短小,富有生活气息(叙述生活细节表达感情);③语言通俗,口语化;④运用反复、对比、比喻等多种方法表现情感,艺术性较强。
⑵①由人、手二字合成,后面伸出的一只手抓住了前面的那个人,②意为跟上、抓住、达到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歌内容和艺术的赏析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结合自己对民歌的了解,从内容、篇幅、语言、修辞手法、感情等方面赏析。
⑵本题考查对会意字的字义的分析推断能力和仿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根据示例的模式,拆解偏旁部首和笔画,结合字的本义和图画理解归纳字义。
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传承文化,走进成语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在《中国成语大会》猜成语节目中,主持人要求两人一组,一人用两个字的词描述,另一人根据描述在最短时间内猜出成语。在猜“鹤立鸡群”成语时,甲组选手用“禽鸟”“出众”描述;乙组选手用“站着”“众多”描述,哪组描述更好?为什么?
(3)仿照例句,补写句子,使其语意相通,构成排比。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________。【答案】(1)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2)甲组更好。理由:甲组既提示了成语用字,又提示了成语的意思,暗示性比较强。(3)一首歌,用音符演奏着青春的喜怒哀乐
【解析】【分析】(1)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成语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材料二则反映了成语逐渐被人忽视的现象;材料三借用关文正的话,点明“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的观点然后综述即可。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
(2)要求学生首先表明观点,再结合内容、作用和寓意三个方面切入阐明理由。本题答案倾向于甲组,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