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我们将利他行为定义为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任何明显益处的自觉自愿行为。
中文名利他行为外文名altruistic behavior应用学科心理学应用范围社会心理学目录.1什么是利他行为.2利他行为的特征.3巴特森分类.4利他行为研究的范畴.5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利他行为的唤起.▪助人的得与失.▪求助者的特点.6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人格因素.▪利他者的性别差异.▪利他者心境的作用.7影响利他行为的环境和情境因素.▪自然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晌.8利他行为理论分析.▪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利他行为的学习和模仿.9利他行为的促进.▪培养移情能力.▪强化利他行为.▪提供榜样示范.▪学习助人技能.10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什么是利他行为编辑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很早就对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根据许多学者公认的看法,我们将利他行为定义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利他行为的特征编辑从利他行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他行为有如下几个特征:①以帮助他人为目的;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③自愿的;④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其中第二个特征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
如果某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火,而不期望得到什么回报,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利他行为。
然而,人们利他行为的动机很少如此单纯。
通常的利他行为既包含利他的因素。
也含有利己的因素。
当一个慈善家大量捐款帮助穷人的时候,他可能也会期望在社会上获得声誉的回报。
如此说来,利他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其中有些行为是以利他为手段、以利己为目的,有些行为有微妙的利己动机,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助人,丝毫没有想到自己的得失。
[1]巴特森分类编辑巴特森(Batson)认为,利他行为应该指那些不图日后回报的助人行为,分为自我利他主义取向与纯利他主义取向。
y心理学PPT 利他行为
Page 9
当“求助者”返回时,因为他的书不见了,所以,他表现出非 常吃惊的样子,并请求其他人帮助寻找。 不一会儿,“小偷”也回来了,但手里没有那本书。 研究者想知道,坐在附近的那些学生会帮助“求助者”捉住这 个“小偷”吗?
Page 10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求助者”是女性,会比男性更容易得到 周围人的帮助;如果“求助者”在离开阅览室之前和周围的人聊 过天,哪怕是问问时间,也会提高得到帮助的可能性。
Page 15
(二)对旁观者效应的解释 1、社会抑制作用 2、社16
Page 13
1964年3月,美国纽约一名年轻女孩珍诺维丝遇刺身亡
整个袭击行为持续了35分钟,在这期间女孩大声呼救,公 寓周围共有38人目睹了这一袭击,但是最终只有一人报了警。
Page 14
2011年10月,广东佛山市“小悦悦”事件
小悦悦被撞到之后将近7分钟,还有呼吸的悦悦一直孤零零 的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没有一人伸出援手。而期 间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过去。最终悦悦被第19名路人,一个 拾荒的阿婆抱起,随后送往医院急救。
心理学
利他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定义
(一)什么是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就是有利于他人,帮助他人,没有明显自私 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二)利他行为的特征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2、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 3、自愿的
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Page 2
明星对贫困孩子的资助
Page 3
老板与员工在加薪问题上的博弈
这说明,聊天这一短暂的交往使“求助者”与旁观者之间产生 了某种微炒的联系,增加了旁观者提供帮助的责任和愿望。
Page 11
(三)影响利他行为的环境和情景因素
动物行为学——利他行为ppt课件
.
7
亲缘选择理论(kin selection theory)
该理论不仅把个体看作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 而且把基因也看作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根据 此理论,如果经过突变产生了一个支配某种利他 行为的基因,那么该基因的成功将不取决于它能 不能给携带它的动物个体带来好处,而是决定于 对该基因自身是否有利。
.
6
亲缘选择理论(kin selection theory)
简单的说,动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 彼此之间的合作倾向和利他行为的表现也就应当 越加强烈。
换句话说,就是利他个体对自己的近亲(如父母 和兄弟姐妹)表现出最强烈的利他行为;而对自 己的远亲表现出较弱的利他行为,亲缘关系越远, 利他行为的表现就越弱。这其中就存在一个识别 亲属的问题。
Dawkins提出“绿胡子效应”,他认为有可能存 在着“识别等位基因”,这些基因在表现型上的 表达能使基因携带者识别出其他个体体内的同样 基因,而且能使基因携带者对后者(即携带同样 基因并在表现型上有相同表达的其他个体)表现 出利他倾向。这种情况将能为亲缘个体间的相互 识别提供一种遗传机制,而无需借助于学习过程。
.
11
[a] Female giving an alarm call
[b] A group of pups at the mouth of burrow
.
12
草原旱獭的报警行为研究
实验表明:当旱獭身边有亲属存在时,其报警鸣叫频次明显比
没有亲属在身边时要高。
.
13
亲属之间如何相互识别
Hamilton关于亲缘识别的理论是建立在亲缘之间 能够相互识别的基础上的。
.
14
亲属之间如何相互识别
个体靠一种简单的法则来识别亲属是亲缘识别的一 种常见机制,如“把凡是在自己家里的个体都看成是 自己的亲属”。 学习是亲缘识别的另一种机制,即通过后天的学习 认识自己的亲属,如Lorenz发现的幼雁的印记行为。 1982年,Holmes和Sherman用黄鼠所作的实验表明, 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识别也部分地由于他们曾在同一 巢穴中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
利他主义
移情导致的利他行为的优点:
1、更容易产生实际的帮助行为 2、抑制攻击行为 3、增加合作 4、改善对弱势群体的态度
移情导致的利他行为的缺点:
1、偶尔产生伤害性的后果
有时候会因此献身;有时可能产生无意识的 伤害和羞辱
2、容易产生情感的枯竭感 3、引起偏爱、不公正,并对更广泛的 公共利益冷漠
(三)情绪
(二)旁观者效应
危机现场中人数愈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 反而愈少,此现象为旁观者效应。
1、旁观者的数量多会影响个人的注意力。
2、旁观者的数量会影响到个人对事件的解 释。 3、旁观者的数量会影响到目击者对责任的 确定。
4、旁观者中部分人不良行为的示范作用。
5、害怕在群体中丢脸。
闹哄哄的街市,老人摔断腿,无人理会; 车祸现场,数十人围观,无一人报警; 一穿着体面的人,靠在小汽车的车窗外用衣 架往外面够东西,旁边不断有人经过; 《疯狂的石头》里面,借搬家名义入室盗窃 的镜头。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2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3自愿的4利他者可能会有损失一按实施情景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二按责任归属职责性利他行为非职责性利他行为三按实施动机求回报性利他行为不求回报性利他行为两种利他主义的行为取向
利他主义
利他主义即利他行为
一、利他行为概述
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 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
美国:
一青年男子乘地铁回家时,被歹徒用刀捅伤了腹部, 在歹徒下车后,其他11名乘客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年 轻人因流血过多而致死。 2000年6月,在纽约中央公园,一群酗酒的年轻人 对60名单独出行的妇女进行了性侵犯,旁边数万名 游客、包括警察对此无动于衷。 戴安娜王妃的车祸
1、午夜独自回家,路遇高个男性坐在地上呻吟。
利他行为—搜狗百科
利他行为—搜狗百科利他行为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为了回报曾经得到过他人的好处而助人,即回报性行为;或是为了补偿自己曾使他人蒙受损失而助人,因而被称作补偿性行为;另外,通常还可分为互惠互利式;行为操纵式;相互回报式;亲缘选择式等。
从整个生物圈的个体表现来看,大致可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
亲缘利他“亲缘利他” 即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作出牺牲,例如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之间的相互帮助。
一般情况下,这种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利他行为不含有功利的目的,因此有人把它称为“硬核的利他”(hard-core altruism)。
但生物学的研究也已证明,“亲缘利他”对生物个体来说并非没有回报。
根据“亲缘选择”理论,生物的进化取决于“基因遗传频率的最大化”,能够提供“亲缘利他”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明显的进化优势。
(Hamilton,1963)因此,“亲缘利他”不仅在人类社会,而且在整个生物世界都是一种非常稳定、非常普遍的行为模式。
例如,当幼鸟遭受攻击时,许多鸟类父母都会挺身而出,用伪装受伤的方法把猛禽引向自己,使子女得以逃脱。
所以,无论在人类社会或生物世界,“亲缘利他”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表现得尤为动人和充分。
而随着亲缘关系的疏远,“亲缘利他”的强度也会逐步衰减。
生物学家甚至设计出所谓的“亲缘指数”,并根据它来计算“亲缘利他”行为的得失和强弱。
互惠利他“互惠利他” 即没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了回报而相互提供帮助。
生物个体之所以不惜降低自己的生存竞争力帮助另一个与已毫无血缘关系的个体,因为它们期待日后得到回报,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从这个意义上说,“互惠利他”类似某种期权式的投资,所以有人把它称为“软核的利他”(soft-core altruism)。
例如,一种生活在非洲的蝙蝠,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如果连续两昼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一只刚刚饱餐一顿的蝙蝠往往会把自己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来反哺那些频临死亡的同伴,尽管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亲属关系。
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一、利他行为概述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是提供时间,资源,能力以帮助他人的行为.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这里的不期望报答的利他行为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利他主义的行为,即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一是报答性行为,即因为曾受到过他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人.总之,利他行为是一种处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利他的表现诸如同情,慈善,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利他行为还是有不同动机的,有些是有明显的利己主义,例如为了获得奖励;有些是有微妙的利己主义,例如获得心理安慰;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帮助他人。
巴特森指出,利他行为一般不图日后他人的报答,助人者看到他人处于困难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种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或专著于他人的同情情绪。
由此产生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
一种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的助人行为,这是自我服务性的,人们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此即自我利他主义取向;另一种受到外部动机所驱使,因他人的处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此即纯利他主义取向。
二、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教育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认知。
主要是认知归因和公平动机等方面;一般助人行为的中介因素是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是不是不可控制的。
而个人的公平和互补认识也会影响助人行为。
人们往往怀有这样一种心态,即从长远的观点看,一切是公平的,互补的,现在别人能获得他为之奋斗的东西,不久后自己也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彼此的机会是公平的,所以现在帮助别人,日后别人也会帮助自己。
人们会在这样的认识下做出助人行为。
移情。
即设身处地地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和心理历程,从而产生助人行为。
社会心理学--第七讲攻击行为与利他行为PPT课件
酒精: 酒精能使人变得易于被激怒及好斗,许多研究支持这种假 设。过量饮酒的人易于被激怒,从而表现出高的侵犯倾向。 为什么喝酒能使人们变得好斗呢?一些研究者认为是酒精 给侵犯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生化刺激,使得喝酒的人的激起 增加:“酒壮人胆”。大多数的研究人员则认为酒精降低 了人们对侵犯行为的控制,Hull等人称之为“去抑制” 。
16
兴奋转移: 敌意性的侵犯行为总是伴随着情绪的激起,所以心理学家 想知道由于其他刺激所引发的生理激起是否会转移到侵犯 性冲动之上。Zillmann等人在研究爱情行为时发现,由其 他刺激诱发的情绪性激起会转移到爱的对象之上,他称这 一心理过程为兴奋转移。他认为兴奋转移不仅发生于爱情 中,也可以解释侵犯行为的发生。 启示:不要惩罚那些已经愤怒的人
17
(三)控制攻击行为
• 1.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 厌恶事件:疼痛、炎热、攻击 • 唤醒 • 攻击线索: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
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比赛中应 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 媒体影响:文学、电视、电子游戏 • 群体影响
18
媒体与侵犯行为
Lore 和 Schultz(1993)指出:动物中普遍的侵犯现象之所 以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乃因为其具有使动物存活的价值。 同时,几乎所有的动物似乎都已演化出一种有力的抑制机制, 使他们在最有利的情况下,抑制他们的攻击。
11
2.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理论
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
挫折是指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会 增加一个人作出侵犯行为的可能性。挫是侵犯行为产生的 原因,侵犯是挫折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对意 图的认知的影响,当人们认为别人有意给自己造成挫折的 时候,人们才侵犯他人。
利他行为的情景与认知
二、利他行为的认知因素
• (一)他人需要帮助的推断 • 1.需要的突出性与痛苦的严重性 需要的突出性与痛苦的严重性
• 许多研究发现,在紧急情境中他人需要帮助的清晰度与被 许多研究发现, 试给予帮助的可能性有关。通常人们在被迫的情境(如 通常人们在被迫的情境( 求助需要十分突出,责任集中自己)下常常会提供帮助; 求助需要十分突出,责任集中自己)下常常会提供帮助; • 助人倾向的减少可能是由于人们没有察觉到他人需要帮助 或觉得别人看起来能够自助。 或觉得别人看起来能够自助。
• 人们已经注意到,如果环境很明确地显示 人们已经注意到, 需要帮助,那么就容易得到帮助。 需要帮助,那么就容易得到帮助。但是模 清楚维度还有另一面, 糊---清楚维度还有另一面,即环境清楚也 清楚维度还有另一面 表明需要帮助, 表明需要帮助,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可 能不一定同样清楚地显示出来。 能不一定同样清楚地显示出来。 • 研究表明,人们清楚地知道需要提供何种 研究表明, 帮助时更容在各种助人情境中,助人者可能要付出某 在各种助人情境中, 种代价。 种代价。 • 从某种意义上讲,助人的个体会产生双向 从某种意义上讲, 冲突-----自我利益与利他行为的矛盾。 自我利益与利他行为的矛盾。 冲突 自我利益与利他行为的矛盾 • 提姆斯等人的一项问卷调查
(四)环境的界定
(三)值得性推断
• 与判断助人合适性相联系的是,推断他人 与判断助人合适性相联系的是, 是否值得帮助。受害者需要帮助的大小、 是否值得帮助。受害者需要帮助的大小、 受害者自助的能力、 受害者自助的能力、受害者对其需要状态 的责任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是否值得帮助的 推断。 推断。 • 他人需要的合理性影响其得到帮助的可能 性。
• 2.旁观者对需要归因的影响 旁观者对需要归因的影响
利他行为
Altruistic Behavior 利他行为个人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帮助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个人牺牲,但却会给他人带来实在的益处。
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利他行为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在一般社会交往中的利他行为;二是人们在紧急事件中的利他行为,即旁观者介入行为。
在非紧急情况下的一般社会交往中,社会规范对个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实验表明这种遵循社会规范的行为在人与人之间是互相的,而且在程度上也是相应的。
社会规范的制约作用还表现为在遇到有人需要相助时,会自觉地将提供帮助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交往情景中的榜样作用也是影响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
实验证明,人会不自觉地按照情景中榜样的行为方式行动,或采取利他行为,或在一边袖手旁观。
除上述环境因素外,个人内部的心理状态,如个人的认识评价,对产生利他行为也有影响。
此外,人在交往中因伤害他人而产生的内疚感也可以成为他采取利他行为的动力。
所谓“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一般是这样来定义的,即:一个人所作出的行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则并没有明显的利益。
或者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
因而,在社会心理学的文献中,与利他行为相近的术语还有“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等。
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用来涵盖所有与攻击、欺骗、谋害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一类行为,如同情、协助、善举、分享、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人类亲社会行为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从一般性的有益他人的行为到做出自我牺牲。
通常,社会心理学家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不期待外来酬赏,给他人带来利益,自发自愿,自动自选进行的行为,通常称为利他主义行为(简称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可能出现在一般情景下(或称非紧急情况中),也可能出现在紧急情况下。
在一般情况下出现的利他行为,如在公共汽车上让座、主动打扫公共卫生、为残疾人服务等等,这些利他行为通常是利人不损己的。
动物行为学——利他行为ppt课件
.
21
利他行为的发育
利他行为的发育包括: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
系统发育:即利他行为的进化。在生物界低等 的类群中也广泛存在利他行为,有着悠久的进 化历史。就连小小的质粒中也存在着这种“高 尚的行为”。
.
22
“细菌中质粒的自我牺牲行为”实验:
质粒是一种类似于病毒的可以自我复制的DNA物
质(脱氧核糖核酸),它进人细菌的细胞体后就可以
.
32
在鸟类中杜鹃可谓是“臭名远扬”。杜鹃自己不会筑巢, 更不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哺育雏鸟。它们为后代所做的事 情就是去寻找其他鸟类的巢以及养父母,即寄主。比如 沼泽地里的芦营或者是森林里的大山雀。杜鹃利用它的 卵与寄主的卵极其相似而将寄主蒙骗过去。而更令人感 到可恨的是,刚出生的小杜鹃就大开杀戒,将自己的 “义弟妹”——寄主的卵一个不剩地推出巢外,寄主似 乎“既往不咎”,仍然将小杜鹃当作自己的孩子精心照 料直到长大。在这个事件中芦笃和大山雀树立了利他的 榜样。
专题五 动物的利他行为 Altruistic Behavior
.
1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那些靠牺牲自身 生存和生殖而增加其他个体生存机会和生殖成功率的 行为。
利他行为就是动物以降低自身的适合度为代价,来提 高其他个体适合度的行为。
适合度是生物有机体个体生存能力、繁殖能力和后代 生存能力的总称。
.
20
对相互回报的利他行为的进化来说,以下 条件是不可缺少的:
1)利他者必须具有识别欺骗行为的能力,并拒绝给上次 曾欺骗过它的个体提供食物;
2)互相回报的双方要有足够的重复相遇次数,以便使双 方在提供帮助和接受帮助的相互关系中能够互换位置, 最终使所有提供帮助的个体都能得到好处;
第七讲-利他行为全
二 研究范畴 帮助陷于困境中的他人 制止或干预犯罪活动 自我约束 偿还行为
第二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 利他行为的得与失 二、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 人格 助人者的性别差异 当时的心境 三、求助人的特点 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是否受他人喜欢 个山坡上,由好几百棵树构成,每棵树下都有饰板,上面刻着一些欧洲基督教徒的名字,这些人曾经在纳粹大屠杀的时期给犹太人提供过庇护。这些“正义的异教徒”值得,如果被纳粹政府发现,他们将与犹太人一样承受被处死的命运,但仍有很多基督教徒庇护了犹太人,还有不计其数的庇护者没有留下姓名。每一个在纳粹恐怖中幸存下来的犹太人背后,离不开数十人的英勇行为。乐队指挥康拉德.拉特是居住在院里战争的柏林的2000名犹太人之一,他就是因为受到50名英勇的德国人的保护而活了下来。
第三节 利他行为理论分析
一 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有利他天性的生物更有可能使他们的物种留存下来。(主观利他,客观利己)
利他的产生是由于: 1 亲属选择 2 互惠规范 3 学习社会规范 4 选择配偶的影响
二、社会交换论的解释 人们的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利他行为是助人者对未来的一种投资。期望日后自己需要的时候提供相应的帮助。 给予的同时我们也在接受。
“集体冷漠症”比暴行更可怕 8名恶男,20日凌晨竟在珠海一家迪厅当众强奸妇女,这种丧失天良的暴行令人震惊;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场的近200人,竟无一人上前制止,全都成了冷漠的看客! 这种集体冷漠,并非始自该案,而是早有发生,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集体冷漠症。
集体冷漠案例(2)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何谓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利他行为的特征: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2、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3、自愿的 4、利他者可能会有损失
《利他行为》课件
儒家价值观
儒家价值观强调仁慈、同情和尊重他 人,这些价值观可以促进利他行为。
宗教信仰
许多宗教信仰都强调爱和慈善,因此 有宗教信仰的个体更可能表现出利他 行为。
道德教育
文化中的道德教育会影响个体的道德 观念和行为,从而影响其利他行为。
情境因素
01
02
03
04
紧急情况
在紧急情况下,个体更可 能表现出利他行为,因为 紧急情况需要个体快速做 出反应。
子的社会责任感。
健康与心理援助
心理健康
关注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援助和支持,帮助有需要的人缓解心理 压力和焦虑情绪。
健康促进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
紧急救援
在自然灾害、事故等紧急情况下,提供紧急救援和医疗援助,保障 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为。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利他行 为有显著影响,例如,父母的 温暖和支持可以促进孩子的利 他行为。
社会支持
感受到社会支持的个体更可能 表现出利他行为,因为社会支 持可以提高个体的自尊和归属 感。
社区环境
社区环境的安全、和谐和友善 程度等都会影响个体的利他行
为。
文化因素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责任 和义务,因此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 更可能表现出利他行为。
指个体为了亲属的利益而 付出的行为,通常发生在 家庭成员之间。
互惠利他
指个体为了获得未来的回 报而付出的行为,这种行 为通常是基于相互之间的 利益交换。
纯粹利他
指个体出于对他人的关心 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而付出的行为,不 寻求任何形式的回报。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利他行为
论利他行为的产生原因摘要:利他行为是人际交往中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通常表现于人的交往过程中,行为的发生是为了使他人受益。
利用动机理论来对利他行为做了实际的论述;研究表明,培养利他行为在幼儿时期作用最大,利用模仿,表扬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利他行为的教育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关键字:利他行为,动机,作用,规范1利他行为的概述利他行为是指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无偿的关心,帮助他人的行为,其中包括援助,救济,捐赠等等。营救被埋者,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等等都是利他行为。这些行为的表现方式虽然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和利益,而不指望任何回报.这是区别于一般助人行为的一个重要标志。助人行为包括要求回报的行为,如做志愿者是为了获取高额的补助;都照顾老人,希望过后得到回报等,都是在做出行为之前就对回报有一定的期望,所以助人行为不能等同于利他行为。威尔逊认为人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是一种本能行为。动物的保姆行为就是一种利他行为。在动物社会,有血缘关系的同种动物叫“真亲”,无血缘关系的同种动物叫做“假亲。动物学者经常观寨到,猿猴在失去母亲之后常常由其他猩猩抚养,或由它们的哥哥蛆蛆照看:日本猴当母猴走失后其幼仔就由猴群中地位较高的雄猴照顾,这类事例不胜枚举:在黑猩猩和猿猴的群体当中还可以观察到与此相类似的另一种情况:有的猿猴或猩猩把爱倾注在车不是自己亲生的幼仔身上去背、去抱别人的孩子带别的幼仔玩耍,给它们梳理毛,关怀备至。动物的保姆行为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就是非亲非故却去帮助育儿这种在一旁帮助别人育儿的个体叫做助手。世界上约有8600多种鸟,已知当助手的约300多种助手围着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鸟忙这忙那,所有的行动都和鸟的繁殖有荧。学习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得到了强化.当利他行为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就更有可能再次发生.除了直接经验外,人们是否做出利他行为,还受到个体对将来的奖励或惩罚期望的影响,例如能否得到社会或周围人的赞赏,自己内心是否感到受到安慰等.因此,利他行为都是通过奖励或惩罚的强化作用而学习而来的.当一个人做出某种利他行为后,如果内心感到非常愉悦,在后来的相似情境中,自然会再一次做出利他行为;反之,当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受到他人的非议或其他惩罚,他很可能就不会再做出类似的行为。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人们按照社会规范来行动的结果.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社会责任规范是指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社会规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内化了这种规范,即使没有外来的奖赏,看见别人有困难也会主动的进行帮助.回报规范也称互惠规范,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并且不应该伤害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只有少数人才不受回报规范的约束,他们具有高度依赖性的人------年幼的儿童,老人,残疾人或病人等.对于这些人,社会责任规范教育我们应该去帮助他们。俗话说的“知恩图报”。“好人有好报”就是回报规范的具体表现2利他行为的动机理论动机是指引起维持和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社会影响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心里媒介。2.1动机是一种内部激素:它为个人行为提供动力,以使其维持自己的行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一种力它在主体内部驱使着主体向着某一目标而行动,因此,动机是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支配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在社会生活中,不存在没有动机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始终是相互联系的,对个体的行为有一定了解后,就可以了解和预测个体行为。2.2动机为人的行为提出目标它使个体行为具有方向性。并明确其行为的意义。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所以动机所一起的行为总是指向满足需要着一方向,并明确其行为的意义动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当一个人产生某种需要是并不一定需要动机,如婴儿对饮食的需要,由于没有形成真正心理,没有目标意识,因此不能形成动机,相反,当机体有饥渴的需要,但一个人集中做某事时也会废寝忘食,因此,动机的意识性是人的动机的主要特点。2.3人的动机也有无意识的成分当人们遇到危险时会下意识地躲开,这种动机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下引起的,属于人的本能。3本能论,学习论,需要理论3.1本能论是指个体与生具有的或不学而会的行为,由于这种本能是“自发”的无需考虑或思考就会起作用,所以是一种在无意识领域起作用的一种心理力量。如当人的手触电时会立刻把手收缩回来,这个行为是没经过任何考虑的,通常被称为本能的反应。3.2学习论学习论有联结论和认知论两大学派。联结论认为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产生是刺激与反应间建立前所未有的联结的过程,经过学习,使一种刺激能引起某种反应这种新联结的过程句是学习。这一理论把学习动机成习惯的行成。认知论中的强化论认为,人的动机来自于外界施加在个体身上的强化,一个人的行为所带来的不同的后果决定个体特定行为是否再次出现。强化论不强调人的头脑中所经历的过程和发生的变化,不考虑个体自身的内部过程对其外在行为的制约作用,只是注重外在的行为表现与周围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与自我强化论不同的是班度拉的自我强化论他,他认为,一是:强化论完全由个体掌握和控制,当个体想要对自己进行强化时,随时随地可以利用强化物来奖励或惩罚自己。在某中情况下,个体的自我强化所利用的强化物可能与由他人实施强化所利用的强化物有所不同。二是;个体是否对自己强化的标准和依据也是由个体自己决定的,及个体内心已经确立了一定的规范。按照这种规范,个体先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然后才决定是否对自己进行强化,以及进行积极的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同样由于对行为评价取决于个体的自我判断,因此,是否继续某一种行为是完全由个体自己所决定的。3.3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自身内部都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人要求潜能的满足或得到实现是马洛斯需要理论的基本特征,在他看来内在价值是一种本能的潜能或基本需要,它的存在是通过潜能的要求而体现出来的,而潜能的发挥和实现依赖于需要的满足。因此,人的行为都是基于满足一定需要的动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如衣食,睡眠,排泄等;然后是安全需要,包括免受恐惧和焦虑,对体制,秩序,法律,规范的依赖,以及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第三个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即人们渴望与他人维持有感情的关系,渴望在家庭和团体中具有一定的位置,第四个层次是尊重和自尊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及个体要求他想要成为的那种人。4培养利他行为的途径和方法行为是由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决定的,这是不容置疑的。利他行为的发生,与个体内部因素及外部情境因素有很大相关。人们如能更多地表现出利他行为,对于社会则大有益处。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利他行为,就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家庭,学校,社会舆论,大众传播媒介等在儿童早期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儿童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对其人格中有利于利他动机形成的部分加以塑造,就会实现使他长大后表现出利他行为的目的.首先是家长,教师和对儿童有教大影响的人的口头引导,例如,告诉他要在生活中多帮助别人,尊重老人等等,但是,只有口头的教导有时候并不起作用,原因是儿童没有看到相应的利他行为的榜样,在他的头脑中没有相应的形象记忆,无法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利他动机。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要为他们树立榜样,如家长,教师要以身作则,时常注意做出助人行为,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助人行为的信息等,给儿童提供一种最真实的榜样。经过这个过程之后,儿童利他动机的早期社会化才能完成。5讨论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当个体的利他行为得到积极强化时,他就会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当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消极强化时,利他行为就会减少.年幼的儿童,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使他们更多地表现出利他行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如何使他们打破以“我”为中心的观念,更多地显示出利他行为,则显得尤为重要。儿童是以行为的情境性和依赖性为特征的,如何针对其特点寻求一条合适的途径来培养儿童的利他行为?洛克指出:由于儿童通过榜样比通过告诫学得更多,我们就可以给他们提供好的典范来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儿童会热切地模仿有道德的人的行为。特别是当我们赞许他们这样的做法时。例如,一个人在做出利他行为后受到了他人的奖励和称赞,那么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就会再次做出相应的利他行为;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利他行为受到了批评和嘲笑,那么他在以后的相似的情境中就不会再做出利他行为。有人曾经作过一个实验:把幼儿园的儿童分成三组,并使他们都做出一定的利他行为,如把自己的玩具让给比他小的儿童.第一组儿童被称赞为慷慨的人,第二组儿童只是受到单纯的普通的表扬,第三组儿童未受到任何表扬和鼓励.一段时间之后,经过观察发现,第一组儿童做出利他行为的最多,第三组儿童最少.原因在于第一组儿童的利他行为得到了积极的强化。如果整个社会形成对利他行为进行积极强化的环境和局面,那么,利他行为就会蔚然成风。6结论因此,幼儿从榜样身上看到的直观行为,是不用经过分析、提取就能直接影响简单认识和行为的改变。而复杂认识的提高,必须具有从榜样的行为上抽取出其内涵的能力,然后才能导致复杂认识的提高。而我们的研究对象,还欠缺这样的能力。因此,此研究也揭示出,榜样的作用,更适合于幼儿简单认识和行为的提高与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授人: 讲授人:严玲
第七章 利他行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利他行为的特征,种类及特点,产生原因, 决定过程及影响因素,以及促进利他行为的方法。 本章重点讲授内容: 利他行为的产生原因,决定 过程及影响因素,以及促进利他行为的方法。 本章拟用2个学时,系统阐释利他行为的概念与 原因,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寻求促进利他行为的 方法。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中国人的助人行为: 中国人的助人行为:施与报
第二个可能的区别是,中国人在做出助人行为时, 常常受到中国文化特有的“施报观”的影响,而 这种“施报观”与西方人的社会交换法则又有极 大的不同。在中国语言的俗语、谚语、和成语中, 存在着大量的与施报观有关的语言:投之以桃李, 报之以琼瑶;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种瓜得 瓜,种豆得豆;有恩不报非君子;......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
1)生物学理论:人有亲和的动机 2)社会学习理论:通过强化学习建立的 3)社会交换论:人与人交往遵循社会经济原则。在社会 交往过程中,给予他人的东西对自己来说是损失,从他 人那里得来的东西对自己来说是受益。 4)社会规范理论:互惠规范(人类普遍遵循的道德规则, 是指对于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他们应心存感激,而且 在可能的时候应加以回报。) 社会责任规范(指我们无论能否获得回报都有责任帮助 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并伴之以行动的规范。)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
产生这种消极的冷眼旁观的现象的原因大致有四条: 产生这种消极的冷眼旁观的现象的原因大致有四条: 在紧急情况下,他人在场会起到抑制作用; (1)在紧急情况下,他人在场会起到抑制作用; 其他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对我们产生“ (2)其他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对我们产生“别人不 我为什么要管”的暗示; 管,我为什么要管”的暗示; (3)他人的冷漠会使你产生情境没有什么危急的错 觉; 他人在场会“削弱”我们自身的责任感, (4)他人在场会“削弱”我们自身的责任感,即产 责任分散”的结果。 生“责任分散”的结果。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中国人的助人行为: 中国人的助人行为:施与报
在中国助人行为有哪些特点,与西方人的助人行为有 哪些不同呢? 第一个可能有的区别是:在确定哪些人应该获得帮助 的问题上,西方人表现出了更多的普遍性,而中国 人则表现出了更多的特殊性。换句话说,在西方人 眼中,接受帮助的人哪怕是罪犯或是妓女,只要他 们确实陷入了困境,人们也会认为应该给予帮助; 而在中国,人们却倾向于,只有那些值得同情和帮 助的人才有权获得帮助。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属于一种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 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利他主义和亲社会行为。前者是一种不指望未来酬赏而 且是出于意志自由的行动,即是出于自愿和自择的助人 行为;而后者则既可以是不指望未来酬赏且是出于意志 自由的行动,也可以是为了回报以往曾经得到过的他人 的帮助或补偿自己曾使他人受损失而做出的助人行为, 同样还可以是抱有一定的功利主义动机而做出的助人行 为,一句话,只要是客观上有利于他人或整个社会的行 为都可以称之为亲社会行为。由此看来,亲社会行为的 概念比利他主义的概念更广,而利他主义则是最高意义 上的亲社会行为。
简述利他行为及其特征。 如何理解旁观者效应。 如何促使人们采取更多的利他行为?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就是指有益于他人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 自觉自愿的行为。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 而不图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 特征: 1)它必须是以利他为目的的行为,没有考虑个 人的得失; 2)必须是是自觉自愿的行为。 3)它不附带任何外在酬赏的期望。 4)利他者本身会有损失。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影响利他行为)受助者的因素 性别、年龄、相貌
女性比男性更易获得帮助。 女性比男性更易获得帮助。 一般说来,老人和儿童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同情和帮助。 一般说来,老人和儿童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同情和帮助。 相比较来说,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看上去质朴而善良的 相比较来说, 人,而不愿意帮助那些让人厌恶、感觉不正派的人。 而不愿意帮助那些让人厌恶、感觉不正派的人。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中国人的助人动机调查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中国人“施报观” 中国人“施报观”的特征
1、往还性:来而不往非礼也。 2、情感性:人心换人心。 3、增量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4、延迟性:君子报仇十分不晚。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本章思考题: 本章思考题: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促进利他行为的方法
1)用社会规范和社会舆论促使人们形成利他动 机和行为。 社会舆论是社会规范的表现形式,也是制约社会 规范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面临社会舆论压力时, 人们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促进利他行为的方法
2)社会责任感与移情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有着直接的联系。社会 责任感是一个利他行为的出发点,是促使一个人行动起 来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内在动机。 移情是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与体验(即对 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研究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 高度相关,即移情水平高的被试比移情水平低的被试表 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 3)借助大众传媒,提供利他行为的榜样。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严玲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3)环境与情境因素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及情境 拉塔内和达利根据他们的三项有关实验得出结论 说,“在紧急情况下,有许多人在场足以成为比 感情冷漠和情感上的疏远更重要得多的制约介入 行动的决定因素。”这种情况,称为旁观者效应 (责任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视频围观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