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修订稿
浅析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有机整合
别 又 存 在 联 系 。我 们 不 能 片 面 强 调 某一 种 方 法 , 而是 应 当将 二 者 优 势 互补 起 来 。将 这种 整 合 方 式 引入 教 育 实践 活
动 中,达到教 育效果的优 化。
关键词 : 显性 教 育 隐 性教 育
【 中图分类号 】 G 【 文献标 志码 】 B 【 文章编号 】 1 0 0 8 — 1 2 1 6( 2 0 1 5) 0 3 C - 0 0 3 7 - 0 2
们 所 讲 的传 统 的 显 性 教 育 采 用 的 主 要 方 式 就 是 直 接 的 “ 灌 输
有 了明确的教育 目标 ,教育对象 也是 固定 的 ,教育过程 已经
形成 固定模式 。再 次 ,教育效果 显著化 。显性 教育作为高校
德 育 主 要 方 法 之 一 ,通 过 直 接 “ 灌 输 ”式 的教 育 ,将 教 育 内
方式将 自己所要教受 的内容传递给受教 育者 ,并 使其在无 意
公 开的场所 开展的 ,将所授 内容传达 给受 教者 的一个 实践过 识 中领悟 和接受 ,从 而达 到预期效果 。这正 是隐性教育特有 程 。 比较典 型的例子有美 国竞选总统 活动 、总统就 职典礼演 讲, 就是典 型的显性教育过程 。 ”在我 国同样会开展显性教 育 ,
管 理
评 价
经 验 交流 J i Y A N A 0i I U
浅析 隐性 教育 与显性教 育 的有机整合
◆ 内蒙古 农 业大 学
摘
伊丽 朔 E
要 : 显 性 教 育 与 隐 性 教 育 作 为 高校 思 想 政 治教 育 两种 基 本 的 方 法 ,它 们 的 关 系是 辩 证 统 一 的 ,既 存 在 区
论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辩证关系
论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辩证关系辩证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它是指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在其发展过程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属性。
德育领域中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是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当中,辩证地发挥作用。
然而在德育过程中经常出现重显性教育轻隐性教育,或者片面夸大隐性德育的功效,偏颇一方,因此深入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才能使德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佳效果。
一、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区别(一)内涵不同显性德育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一切德育教育。
就其途径来看,一是:在学校中开设的两课等理论性课程。
二是:学校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实践、班级主题会等实践性课程。
三是:各科教师在教书过程中的育人活动。
隐性德育是指显性德育课程之外的一切德育因素,是使学生无意识地获取教育性经验,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并以一种隐蔽德育意图、手段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二)特征不同1、教育的直接性与间接性。
显性德育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通过面对面的理论讲述或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直接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塑造和培养,是德育的主课堂、主战场占主导地位。
隐性德育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更不能形成规范的考评机制它对学生的教育是间接性的,他通过各种外在因素(教师的示范、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校风班风、学校的环境等)对学生道德行为产生影响。
2、教育主体的导引性与示范性。
德育的客体是青年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和成长阶段,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尚不稳定,极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和诱导。
显性德育课程可以通过理论讲述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实现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转变。
隐性德育则是通过教育主体的示范如教师渊博的知识,高雅的举止,高尚的道德情操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道德感染,在人格和品德上得到净化和升华。
(三)作用方式不同1、教育客体的被动与主动。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ppt课件
二文化载体
利用文化载体,是寓教于文的有效方式。
文化是人类在知识传播、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实践中 形成的物质成就和精神财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文化载体, 形成文化氛围,实现氛围管理,就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人、 规范人。
三是传媒载体 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传媒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载体。 充分发挥传媒载体的作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和渗透力。
2、特点
教育内容上比较隐蔽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隐藏在一定的活动及其活动 周围的环境中,受教育者没有直接感受到自己在接 受这方面的教育,然而活动及其活动周围的附加物 、 伴随物却传达着这些信息。
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渗透式教育方法 (二)陶冶式教育方法 (三)实践体验教育方法
渗透式教育方法
四是管理载体 利用管理载体,是寓教于管的有效方式。 它是运用一定的组织纪律或行政措施来约束、规范和协调人 们的行为,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作风的方法。 通过管理载体实施教育,必须以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管理 制度为前提。
(二)陶冶式教育方法
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努力营造一个健 康、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开 展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使人文在耳濡 目染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 是通过直接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显性 方式,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 教育者关系明确,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比较 规范。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与特点
1、提出 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其著作《班级生 活》里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 他认为,学生从学校生活中不仅学到了读写算等文化知识, 而且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方面的成长。这些价值、 规范、态度、动机并非是学术课程中获得的,而是经由学校 的非学术方面,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这种“非正式的文 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
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
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导言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而课堂是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除了显性教育外,还存在着隐性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更为隐蔽,但同样重要。
本文将探讨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以期对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有所启发。
一、显性教育显性教育是指明确规划和实施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传授和强化特定的知识和技能。
在课堂中,显性教育包括教师对学生进行的直接教导和指导,例如讲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
显性教育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通常通过教学计划和教材来实施。
显性教育的优点在于其明确性和针对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显性教育还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指导。
显性教育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过度注重显性教育可能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显性教育还可能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
与显性教育相对应的是隐性教育,它是指通过课堂以外的方式和途径对学生进行的教育。
隐性教育常常是无意识的,它并不是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和实施的教育活动,而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然发生的教育影响。
在课堂中,隐性教育可以体现在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中,体现在学习氛围和校风中,甚至体现在课外活动中。
教师对学生的聆听和关怀、同学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学校对学生品德的培养等,都属于隐性教育的范畴。
隐性教育的优点在于它的渗透性和全面性。
与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更能够全面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隐性教育还可以通过情感共鸣和身体感知等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隐性教育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由于隐性教育的无形性和不确定性,教育工作者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管理。
隐性教育的效果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这为教学实践和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第35卷第4期2020年8月Vol.35No.4Aug.2020齐鲁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Qilu Normal University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陈梦婷(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两个层次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融入显性教育是达成教育实效的必然要求。
在思政课程展开上,教师要积极实施生活化教学、实践教学;在总体格局上,要形成多主体协同的"大思政”局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特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1]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提供了基本思路和遵循。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思政理论课程中坚持显性教育方式与隐性教育方式的结合,还要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育人功能来助力具有显性育人功能的思政理论课。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显性与隐性相统一的守正创新是对于现实思文章编号:2095-4735(2020)04-0068-08政育人效果不佳问题的应对,是回归教育本质、着力于学生个体需要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积极探索。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内涵教育从育人方式上区分,可以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
显性教育是有意识的、公开的、系统的、理论性的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的主要方式,教育者通过界说、陈述和解释将教育内容灌输给教育对象,这种系统化的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传播真理上发挥着主要作用。
收稿日期:2020-04-13作者简介:陈梦婷(1996-),女,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最新教育资料
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概述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公共场所, 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方法。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其主要形式有: 课堂教育、专题理论讲座、报告会、大众教育传媒等。
它以正面宣传为主, 以塑造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为根本目的使学生在其影响下, 让自己的情感、意志和行为按照国家的要求走向规范。
是一种显露的、直截了当的“有形”教育, 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较高的时效性等优势, 在当代德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然而, 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 新旧观念的冲突,社会潜意识心里的渗透, 显性教育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隐性教育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案, 为受教育者特意创设一定的社会环境、活动场所和文化氛围并有意识地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 使受教育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 进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
隐性教育是一种具有间接性、暗示性、渗透性的“无形”教育。
但由于隐性教育目的的隐蔽性, 难以完成系统的理论教育任务, 也不能对教育过程进行直接的指导与调控, 再加上隐性教育大多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 隐性教育存在着教育效果不明显, 参与面窄小,教育活动受时间、空间、经费限制等局限性。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一)注重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 构建渗透式教育模式渗透式教育既是隐性教育的一大特点, 也是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有效衔接的一条重要途径。
它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德育的功能目标以一定的载体渗透到人们可以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倡导优良的校风、班风和社会风气, 对人进行熏陶感染, 使他们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愉悦的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 通过量的逐步积累, 引起思想发生质变, 逐渐达到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目的, 具有“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功能。
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
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引言在教育领域,教育者除了针对具体的知识技能进行教学外,还会通过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不经意间传递给学生的一些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人生观等,而显性教育则是指专门设置的课程内容和系统性的教学活动。
两者在教育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但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两种教育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它们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一、隐性教育1. 隐性教育的表现形式隐性教育是指那些教育者在课堂教学时往往不经意间传递给学生的一些态度、价值观念、人生观等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来自于教育者的言行举止、课堂氛围的营造等。
教育者常常会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比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和团队合作等。
课堂中的教育者还会通过课堂氛围的营造来传递一些隐性教育,比如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等。
隐性教育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隐性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通过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和课堂氛围的营造,学生可以接触到一些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念等,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隐性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给学生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技能,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有着积极的影响。
隐性教育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和性格塑造也有一定的影响。
教育者在日常的言行中,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习惯和性格产生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和良好习惯。
隐性教育虽然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隐性教育容易被忽视。
由于隐性教育通常是不经意的传递给学生的,学生往往难以察觉到这些教育的存在。
隐性教育可能受到教育者个人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教育者可能会传递不同的隐性教育,这就需要教育者自身具备积极的人生观和行为方式。
隐性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
隐性教育的传递通常是不经意的,而不是经过系统的设计和严格的控制,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教育学中的“显性”与“隐性”
教育学中的“显性”与“隐性”一、根据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显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
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如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学校照管儿童的功能等,都是隐性功能的表现。
显性与隐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转变成了显性教育功能。
日本学者柴野昌山结合教育功能的不同分类予以举例说明,例如考试作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欲望的工具来说具有正向显性功能,但若教师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便会导致学生产生书呆子型成就中心的偏向,这是考试的负向隐性功能;又如,学校中的表扬制度以及晨会之类的仪式性活动的本来目的只在于帮助学生区分正误,但也可能会产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意识,促进群体整合等预料之外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便是正向隐性功能,至于负向显性功能,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一开始就竭力避免教育的负向显性功能,但由学生群体的反学校、反教师的亚文化而导致的各种不良行为或越轨行为则属于负向显性功能。
二、根据课程呈现形式划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论专家杰克逊于1968年出版了《班级生活》一书,他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
一般认为,“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范畴。
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这当然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
显性课程(有计划的学习经验)与隐性课程(非预期的学习经验)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全貌——“实际课程”。
隐性课程具有如下特点: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方案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和进一步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不断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结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全面发展、健康第一、提升能力、系统治理的基本原则,切实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固基础、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着力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抓好教师、教材、课程、学科、专业等建设,健全多部门联动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培育学生热爰生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努力成为培养担当大任时代新人。
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坚持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遵循规律,守正创新。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服务支持体系创新,切实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
三全育人,协调联动。
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心理育人,充分发挥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等育人主体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家庭、学校育人合力,构建集教育、咨询、预警、服务、干预、处置于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分类推进,综合施策。
聚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点堵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强解决学生实际心理问题综合能力。
思政课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思政课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明确显性教育的重要性。
显性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系统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明确地向学生灌输一定的知识和思想观念。
在思政课教育中,显性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家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这些内容是思政课教育的基础,也是确保学生思想品德健康成长的关键。
要坚持显性教育,就要注重对这些内容的全面系统地传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也要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
隐性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和师生互动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
学校的教育环境、学校管理制度、老师的言行举止、同学之间的相处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重要的影响。
隐性教育往往比显性教育更加深入、持久,因为它是潜在的、难以察觉的。
在思政课教育中,要善于利用隐性教育的方式,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正能量,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思政课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服务。
在思政课教育中,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不偏废、不偏颇,使思政课教育工作发挥最大的效果。
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显性教育。
思政课是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和批判能力。
要着力创设有利于隐性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包括学校制度、学风建设、校风建设等。
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形成人人尊重师道、学生互帮互助、和谐共处的校园学习环境。
要加强学生组织和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其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显性和隐性功能
教育的显性和隐性功能(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育的显性和隐性功能教育的显性和隐性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思政课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思政课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在进行思政课教育时,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以实现思政课教育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显性教育是指直接传授和灌输的教育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社会伦理道德等知识。
隐性教育则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实践中通过榜样、言传身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既要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又要注重引导、激励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塑造,以便学生在思政课教育中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思政课要坚持显性教育。
显性教育是思政课的基础,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社会伦理道德等内容。
在这些方面,思政课应该注重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深入浅出地解释政策法规、社会伦理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高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伦理观念。
思政课要注重教育学生对国家、社会、法律、职业道德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只有通过系统的显性教育,学生才能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思政课要坚持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思政课的延伸,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实践中通过言传身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隐性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投入,通过思政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思政课要注重榜样力量的塑造,教育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榜样,以及学会从榜样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思政课要注重言传身教,通过师生互动、讨论交流、家庭教育等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
思政课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通过参与思政活动、社团组织、课外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思政课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思政课教育的有效性和全面性的重要保证。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讲课人:群老师张岩时间:2012年4月12日今天的内容以家庭为主。
显性教育是公开的有组织的,如谈话、座谈、讨论学习、开会等有系统教育体系的,向教育者表明教育目标的,这种手段就是显性教育。
大家现在接受的也是显性教育,显性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目的明确。
孩子在学校上课,大人工作啊、开会啊,这都是显性的。
大家先理解定义我才好往深讲。
举个例子:消防安全知识和地震的自救常识都属于显性的教育,我侧重点讲的是接下来的隐性教育。
中国的教育在逐渐侧向隐性化,但显性教育在学校仍然是为主的。
隐性教育是什么?就是利用环境,情景,去教育孩子,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最主要的是隐性教育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很多孩子身上出现的生活上的、脾气上的、习惯上的、小毛病,有时我们很不解,这都是在哪里学来的?以前孩子不会吐口水怎么最近会了?以前孩子不会说脏字,怎么这个也会了?其实这和隐性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就是生活环境的影响。
再具体点就是生活环境中,孩子的主要代养人,想想你的孩子每天见到的人都有几个,都是谁?每天一定会见到的人,或者2天一见的人,总之是经常见到的,你仔细把这些人都记下来。
然后,再仔细想想每个人都是什么样的性格,和教育方式,再想想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行、遇到事情的态度,就不难得出结论,为什么你的孩子这样子了。
蔡老师在深圳福田区的示范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家长:每天都很热心的帮助老师在门口组织接送孩子,她的孩子在班级里也是很热情的愿意帮助他人。
家长:我儿子喜欢学老师,还喜欢学玩得好的玩伙说话。
张老师:孩子喜欢学习老师,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代养人的一些习惯或者说话的语气,孩子直接就会模仿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可以从孩子身上分析出大人的言行,这就是隐性教育的强大影响力,知道重要性以后,咱们来分析一下,除了老师孩子每天跟谁的时间最长。
再分析一下主要代养人是什么教育类型的,就是我之前一讲的那个4种教育类型,过度保护,骄纵,放任,支配?然后自我调整就行了。
浅议班级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
浅议班级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顾名思义,显性文化就是指人眼可见的文化。
反之,看不见的就是隐性文化。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那么,哪些属于显性文化呢?墙上贴的、课堂上讲的,都属于显性文化,这些显性文化具有直接的教育作用。
比如墙饰文化:每学期开学初,为了迎接新生的到来,都能看到老师们忙里忙外的身影,知道大家都在忙什么吗?制作和张贴墙饰,每一个墙面甚至角角落落,都布满了老师们的心血。
心中不免有些叹惋,感觉其中好像缺少了点什么。
什么呢?眼前是一张张可爱的图片,精美的设计、艳丽的色彩、明确的主题,令人驻足甚至流连忘返。
到底缺少了什么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跟踪,我顿悟,缺少真正的观众——幼儿。
每次开学看到孩子们在精美墙饰面前轻松掠过的身影,而且惊喜地看过一次就不再注意的时候我内心都留有一种涩涩的感觉。
是啊,再好的作品,如果缺少了主人欣赏的眼球不免让人生出辛苦劳作后没有回报的伤感。
看来这里的墙饰只注重了显性即表面的东西,却忽视了内涵,这是造成开始很吸引,过后就不再光顾的根本原因,而内涵即是隐性文化。
所以二者不可分割,其中隐性文化却是我们更应该深思熟虑的东西。
于是本学期我首先对本班幼儿进行了小小的调查。
被调查人数:10人。
班级:大三班,性别分配:男生5人,女生5人。
方饰是口头提问。
第一个问题:喜欢有其他小朋友作品(比如咱们中的艳艳画)张贴在墙上的有谁?答:2人。
第二个问题:喜欢有自己作品(比如画、手工制品)张贴在墙上的有谁?答:5人.第三个问题:喜欢现在墙上作品的有谁?3人。
不难看出,喜欢墙饰上拥有自己作品的幼儿占大多数。
当然,这个调查仅供参考,因为幼儿毕竟不是成年人,有可能存在从众或一会一变的心理。
但足可以反映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喜怒哀乐。
带着这个问题我又调查了小学生。
被调查人数:9人年级:一年级3人、二年级3人,三年级3人,共9人。
性别分配:5个男生、4个女生。
方饰:书面第一个问题:喜欢张贴其他同学制作的作品在班级板报的有谁?答:2人。
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隐性分析与显化建议
用、 操 作过程并说 明原理. _ _ 5 j 在 教 材 中 明 确 提 出科 学 方 法
名 称 以及 使 用 原 理 的是 理 想 化 方 法 和 比 值 定 义 法 , 都是 以
旁 批 的形 式 给 出 的. 由于 物 理 学 科 是 一 门 以实 验 为 基 础 的 自然 科 学 , 学 生 在 初 中 的物 理 学 习 中就 开 展 物 理 实 验 , 高 中物 理 课 程 标 准
科学方法教育.
2 科 学方 法 隐・ 眭教 育 的 基 本 形 式
物 理 科 学 方 法 教 育 的 主要 内容 是 弘 扬 科 学 精 神 , 掌 握 科学方法 , 树立科学 态度. 科 学 精 神 和 科 学 态 度 都 需 要 在 科学方法教育 中去体会 、 领 悟. 掌 握 科 学 方 法 成 为 教 师 在 教 学 中能 够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科 学 方 法 教 育 的 主 要 媒 介 . 那 么 高 中物 理 教 学 中 常 用 的 科 学 方 法 有 哪 些 呢 ? 针 对 相 关 文 献的分析 , 结合 高 中 物 理 课 程 标 准 , 笔 者 将 人 教 版 高 中 物
( 南京师范大学教 师教育学院 , 江 苏 南 京 2 1 0 0 2 3 )
1 问题 的提 出 基 础 教 育 各 个 学 科 课 程 目标 中 虽 然 都 有 “ 过 程 与 方
法” 维度 , 但 课 程 标 准 中却 只 有 科 学 知 识 而 没 有 相 应 的 科 学方法 , 这就 使得 科 学方 法 教 育 成为 “ 无 本 之 木、 无 水 之
但 在 教 材 中并 未 明确 提 出该 方 法 的 名 称 , 更 没 有 点 出该 方
源. ” _ 1 ] 显 化 物理 教 学 中 的 科 学 方 法 教 育 成 为 许 多 教 育 工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讲课人:群老师张岩时间:2012年4月12日今天的内容以家庭为主。
显性教育是公开的有组织的,如谈话、座谈、讨论学习、开会等有系统教育体系的,向教育者表明教育目标的,这种手段就是显性教育。
大家现在接受的也是显性教育,显性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目的明确。
孩子在学校上课,大人工作啊、开会啊,这都是显性的。
大家先理解定义我才好往深讲。
举个例子:消防安全知识和地震的自救常识都属于显性的教育,我侧重点讲的是接下来的隐性教育。
中国的教育在逐渐侧向隐性化,但显性教育在学校仍然是为主的。
隐性教育是什么就是利用环境,情景,去教育孩子,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最主要的是隐性教育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很多孩子身上出现的生活上的、脾气上的、习惯上的、小毛病,有时我们很不解,这都是在哪里学来的以前孩子不会吐口水怎么最近会了以前孩子不会说脏字,怎么这个也会了其实这和隐性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就是生活环境的影响。
再具体点就是生活环境中,孩子的主要代养人,想想你的孩子每天见到的人都有几个,都是谁每天一定会见到的人,或者2天一见的人,总之是经常见到的,你仔细把这些人都记下来。
然后,再仔细想想每个人都是什么样的性格,和教育方式,再想想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行、遇到事情的态度,就不难得出结论,为什么你的孩子这样子了。
蔡老师在深圳福田区的示范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家长:每天都很热心的帮助老师在门口组织接送孩子,她的孩子在班级里也是很热情的愿意帮助他人。
家长:我儿子喜欢学老师,还喜欢学玩得好的玩伙说话。
张老师:孩子喜欢学习老师,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代养人的一些习惯或者说话的语气,孩子直接就会模仿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可以从孩子身上分析出大人的言行,这就是隐性教育的强大影响力,知道重要性以后,咱们来分析一下,除了老师孩子每天跟谁的时间最长。
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隐性课程又称潜课程、潜在课程或隐蔽课程, 最初是由杰克逊使用, 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 是指学校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 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校园文化要素的统称,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隐性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对人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完成小教师资的培养任务, 为小学教育输送更多合格、优秀的人才, 高师教育不仅要发挥显性课程的优势与作用, 更应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功能。
一、充分发挥物质资源优势, 增强感染力学校建筑物、文化设施、自然环境、班级、教室等是隐性课程的外在表现。
和谐、优美、积极的学校环境可以使人赏心悦目, 可以塑造人的美好的心灵, 陶冶人的情操, 激发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 约束与控制不良风气与行为, 增强学校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高师教育更应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充分发挥现有物质资源优势, 并在此基础上, 开辟艺术画廊、科技橱窗, 名人名言、校规校训、荣誉榜、广播站等, 使学生在优美、积极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积极向上因素的感染和鼓舞, 以利于更好地投身于光荣的教育事业。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优化交往模式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们的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建立上, 包括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 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育人活动的顺利进行。
高师教育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任务, 而且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小学教师的重要使命, 人的培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将来小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和我国教育发展的速度。
因此, 高师教育要从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做起。
学校的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学生在接受文化、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同时, 增强民主、互助、合作意识,并使其成为自身发展的一部分。
浅谈英语语法中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
浅谈英语语法中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1. 引言1.1 介绍英语语法中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的概念英语语法中的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是语法教学中常见的两种教学方式。
显性教学指的是直接教授语法规则和结构,通过解释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
而隐性教学则是通过语言输入和语墅环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自然习得语法知识。
在显性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通过解释、演示和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语法规则,帮助他们理解语法知识的逻辑和规律。
这种教学方式注重语法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语法规则,提高语法运用能力。
相比之下,隐性教学更注重学生在实际语境中通过模仿和实践来习得语法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更贴近自然语言习得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语法知识。
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各有优劣势,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综合考虑。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综合运用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说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英语语法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显性教学是指通过直接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方式,将语法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隐性教学则是通过语言输入和语言环境等方式,让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语法知识。
研究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深入了解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的优缺点,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和方法,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本研究旨在探讨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希望通过对比和分析,找出最佳的教学方法,为英语语法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对未来英语语法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英语教育的不断进步提供思路和建议。
“大思政”背景下 “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路径探析
“大思政”背景下“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路径探析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政课程”作为传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出现了被边缘化的情况。
为了打破传统思政课“孤岛化”的局面,“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崭新的育人理念开始出现。
因此,全面理解“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时代背景,牢牢掌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重要意义,才能找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有效路径。
标签:大思政;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且正在经历着重大的调整、变革和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全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点强调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指出要关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发展,努力促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向。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话题之一,而“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为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一、“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时代背景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政课程”作为立德树人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出现了被边缘化的情况。
“思政课程”一度陷入“孤岛化”的境地。
“思政课程”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时代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另一方面,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入侵”。
多元价值观念和多种社会思潮的入侵,势必会影响大学生三观的树立。
首先,从外部因素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升,各国在文化之间的合作呈现扩大化趋势。
文化的多方面合作使各国之间对文化采取求同存异的政策,这就导致国家间文化排斥现象逐渐削弱,而文化包容性日渐增强。
西方社会思潮中错误的价值观念严重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使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存在着被“同质化”的风险。
其次,从国内层面看,改革开放促使国内市场经济迅速腾飞,在激流涌荡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世俗化、功利主义思想观念开始迸发,进而成为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阻碍性因素。
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
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引言在教育领域中,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即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隐含的或非正式的方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显性教育则是课堂上教师明确地传授的知识和技能。
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在课堂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二者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进行探讨,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和方法。
一、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理论基础1. 隐性教育的理论基础隐性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
社会学上的文化资本理论指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从正规的教育机构中学到知识和技能,还从周围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大量的文化资本。
这些文化资本包括语言、价值观念、认知模式等,通过社会化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个体的意识中,从而影响其行为和认知方式。
心理学上的认知心理学和情感教育理论认为,个体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模仿和感知、接触到的信息的被动吸收,从而构建起一套心智模型和认知体系。
这种通过隐性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被称为隐性教育,它与显性教育相互辅助,构成了个体综合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二、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实践探讨1. 隐性教育的实践探讨在课堂教学中,隐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价值观念。
隐性教育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情感交流、社交活动等方式进行。
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讲人生经历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启发性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这些隐性教育的方式,教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情感智慧。
2. 显性教育的实践探讨显性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条不紊地传授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成熟的认知和行为能力。
在语文课上,教师要通过课文解读、语言分析等方式教授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在数学课上,教师要通过公式推导、问题解答等方式讲解学生数学技能和问题解决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
讲课人:群老师张岩
时间:2012年4月12日
今天的内容以家庭为主。
显性教育是公开的有组织的,如谈话、座谈、讨论学习、开会等有系统教育体系的,向教育者表明教育目标的,这种手段就是显性教育。
大家现在接受的也是显性教育,显性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目的明确。
孩子在学校上课,大人工作啊、开会啊,这都是显性的。
大家先理解定义我才好往深讲。
举个例子:消防安全知识和地震的自救常识都属于显性的教育,我侧重点讲的是接下来的隐性教育。
中国的教育在逐渐侧向隐性化,但显性教育在学校仍然是为主的。
隐性教育是什么就是利用环境,情景,去教育孩子,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最主要的是隐性教育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很多孩子身上出现的生活上的、脾气上的、习惯上的、小毛病,有时我们很不解,这都是在哪里学来的以前孩子不会吐口水怎么最近会了以前孩子不会说脏字,怎么这个也会了其实这和隐性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就是生活环境的影响。
再具体点就是生活环境中,孩子的主要代养人,想想你的孩子每天见到的人都有几个,都是谁每天一定会见到的人,或者2天一见的人,总之是经常见到的,
你仔细把这些人都记下来。
然后,再仔细想想每个人都是什么样的性格,和教育方式,再想想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行、遇到事情的态度,就不难得出结论,为什么你的孩子这样子了。
蔡老师在深圳福田区的示范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家长:每天都很热心的帮助老师在门口组织接送孩子,她的孩子在班级里也是很热情的愿意帮助他人。
家长:我儿子喜欢学老师,还喜欢学玩得好的玩伙说话。
张老师:孩子喜欢学习老师,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代养人的一些习惯或者说话的语气,孩子直接就会模仿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可以从孩子身上分析出大人的言行,这就是隐性教育的强大影响力,知道重要性以后,咱们来分析一下,除了老师孩子每天跟谁的时间最长。
再分析一下主要代养人是什么教育类型的,就是我之前一讲的那个4种教育类型,过度保护,骄纵,放任,支配?然后自我调整就行了。
怎样隐性教育,具体怎么做,我来说一下。
我们常说小孩子可塑性很强,如何塑造?幼儿期形成的
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就像我们去理发习惯了找一个人帮忙打理一样,家庭的隐性教育就在于成人的态度和做法。
就说今天,北方这里刮沙尘
暴,如果爸爸跟孩子说:真烦,这鬼天气。
孩子听到后就会学爸爸说话,时间久了会受到爸爸不良心态的影响,什么都感觉真烦,那就惨了。
但是如果爸爸这样说:啊,起沙尘暴了,这时候路上的行人就会带好帽子和口罩、、、。
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做法,导致不同的结果。
前者消极心态,只会抱怨;后者积极心态,思考方法解决问题。
截然不同,我们要给孩子的正是后者,不是吗。
这些影响体现了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心态对孩子非常重要。
我小时候就总闯祸,但是每次妈妈都会体谅我的心情,第一句话总是,没事,接着就是教育引导了。
正面思想,正能量,这是心中的力量。
决定人命运的正是心态的取向。
要是老师天天在吃饭前说些感恩的话:感谢太阳照耀农作物,感谢厨房的叔叔阿姨给我们做饭,感谢小朋友陪了老师一整天,感谢大家带给我欢乐,每天如此孩子们慢慢就学会感恩,喝水时会互相帮助,会帮老师拿水杯,会谢谢妈妈。
也许有人会说,这谁不会啊,我教孩子就是这样做的啊。
其实不然,我们所希望的是,不告诉孩子你要感恩,而是通过自己先做带动孩子主动去发现去感悟去做,这之间的教育区别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每天说,孩子记不住会忘,自己理解会记很久,这就是为什么自己解决一道题会记住,但是抄别人的很快会忘,一个道理。
我们家
长要做的就是用环境去塑造孩子的性格取向和对人对事的态度。
可能影响一生的内在素质就在于此。
最真实的事情,一个家长之前说他的孩子在幼儿园摔倒了,因为没听老师话,老师不让跑孩子非要跑。
结果摔倒了,老师说:活该。
孩子回家问爸爸什么是活该?要是遇到这样的事情,家长的第一反应是生老师气,老师不该那样说对吧。
但是这位爸爸没有当着孩子面发脾气说不好的话,而是问孩子原因,才知道是没听老师话,老师才那样说。
爸爸当时采取正面引导,孩子第二天上幼儿园主动跟老师说会听老师的话,再也不乱跑了。
这件事情不说老师对错,就说这位父亲为孩子做的,这位父亲做事情都是先思考自己有没有错,引导孩子也是先从自身出发,这是一种高境界,自省。
具体就是让孩子选择,问题出现的时候大人先帮着跟孩子一起分析,而不是抱怨。
这个世界上的抱怨太多了,没人愿意听。
孩子的世界其实也是一个微型的成人的世界,别人都知道的也要让孩子知道。
如小孩子喜欢看喜洋洋灰太狼,适当的正确规定时间看电视,是可以的。
不让看的话,全班都在讨论,你的孩子没看过就没话说,被丢在一边那是什么感受啊?
另外,分清利弊,促进孩子交往,6岁前给孩子一个真善美的种子,之后孩子到小学就会知道社会的负面的东
西,孩子就会更有免疫。
就拿挫折来讲,我有个同事家孩子四校联考,都是第一。
最近身体不好请了两个月假没上学,这次月考,考了年级第二名,一下子说受不了了。
这就是学校和家庭给孩子的教育,你一定要第一,什么都第一,结果有一次没得第一孩子就受不了了,这是家庭和老师给了孩子错误的隐性教育。
到现在仍有很多家长引导孩子第一第一,什么都第一,我见到太多了。
所以教育孩子,家庭的整体环境,气氛,主要代养人的心态和观念一定要正面。
告诉孩子要努力,今天比昨天进步就是成功,每天都进步就会有提高。
我是被老师骗大的,小时候学的是一份付出一份回报,长大发现付出未必有回报,不付出就一定不会有回报,一样的道理。
因为老师塑造了一个只要你努力就会成功的教育环境,因为我信了,很努力也就成功了。
我们不用绞尽脑汁教孩子1+1=2,那是学校老师做的事情,家长做什么?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永远做孩子的支柱和引导者,我们引导孩子去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思考问题,最终的判断选择,权交给孩子。
如果这些细节做到了那就距离成功不远了。
细节决定人一生的命运,这些细节就是生活中的教育元素。
有的妈妈问什么时候教育孩子最好我的答案是随时,尤其是当状况问题出现的时候,是最佳的教育时机。
幼儿
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塑造孩子,如何塑造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去做。
显性教育适用于讨论,消防安全知识,防震防火自救的方面。
隐性教育多数用于引导孩子犯错,不良消极情绪或错误方面。
如孩子到别人家做客喜欢乱翻东西,可以在家搞个情景模拟,模仿做客,就像小时候的过家家一样,很多问题都可以在游戏情境里解决。
生活中父母的言行及处理事情的态度对孩子而言都是隐性教育。
今天就到这里,下周一中午见。
问与答
Q1:孩子有时作业不会做,就发脾气,我该帮他解决,对吧?
A:孩子遇到小困难总会有情绪的,可以理解,大人要做的不是替代,而是引导如何解决面前的问题,作业不会,可以先看看书温故而知新,毕竟作业是依照今天学的知识来的,如果是我不会马上让孩子拿起作业就写,我会提醒孩子先看书复习今天所学内容,再写作业,之后检查,预习下次内容,这样不会的就会减少很多,另外真有不会的,要养成不把3问题留到第二天的好习惯,可以选择给孩子讲解分析,可以选择给老师打电话求助,但绝不是不会发脾气。
Q2:我觉得孩子闯了祸,确实是有事的,当有了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逃避,而是要勇敢的去面对,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A:我妈每次当我烦恼时,困惑时,都会先说句“没事”然后就是把问题简单化的开导我,帮我分析出利弊,让我自己选择,每次我遇到困难,妈妈都这样说,所以久而久之,我也自己摸索出遇到困难应该如何做,那种心态不再是以前的焦躁。
Q3:我女儿,2岁8个月,现在吃手很严重,怎么办之前一直吃,一般白天不吃,就睡觉时吃,我也没管,等她睡着了就把手拿开,一个多月前,发现她手也变形了,牙也变形了,开始管了,管的同时正好开始上幼儿园,结果这一个多月,时时刻刻都吃手,哎,怎么办我分析是我管了,更强化她吃手,第二,刚开始上幼儿园,可能有点焦虑,我现在该怎么办
A:多数孩子吃手是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我不知道你的孩子是不是也属于这种情况,有时孩子紧张也会吃手。
另外你要知道的是孩子还小在探索这个世界,会用身体的各种感官去探索这个世界摸东西,吃手吃鞋子,都是常有的事情,不要老是说“不许吃手”孩子小记不住,你每说一次,就会强化一次,孩子不会记得前面的那个“不许”只会记得“吃手”所以看到了不说,把手从孩子嘴里拿出
来,找到原因是紧张还是缺少安全感还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还是简单的探知,呵呵要是情况而定才可以真正的解决问题。
Q4:张老师,求助,我女儿4岁5个月了,现在老是喜欢扣肚脐眼,怎么办啊?
A:孩子好奇嘛,你专门搜集关于肚脐的材料,分享给孩子,充分满足好奇心,最后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小肚脐,如:衣服盖好不漏出来,不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