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酸碱平衡及紊乱

合集下载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pptx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pptx
1. 定义 AB: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aCO2, 实际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所测得的 血浆HCO3-浓度。 (反映呼吸,代谢两因素)
第27页/共112页
SB:全血在标准条件下(温度38℃,血红 蛋白氧饱和度为100%,PaCO2 40mmHg 的气体平衡)所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排除了呼吸因素,仅反映代谢因素)
PaCO2 = PACO2 可了解肺泡通气情况。 PaCO2 : H2CO3
第25页/共112页
|33~46mmHg| (4.39~6.25kPa)
CO2呼出过多
正常
呼碱或代偿后的代酸
CO2潴留 呼酸或代偿后的代碱
第26页/共112页
三、代谢指标 (一) HCO3-
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 AB) 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 SB)
第29页/共112页
(二)缓冲碱(buffer base, BB)
1. 定义: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的总和。 2. 正常值:45~52mmol/L(平均48mmol/L) 3. 意义: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45~52mmol/L|
代酸
正常
代碱
第30页/共112页
(三)碱剩余(base exess, BE)
acidosis)
第52页/共112页
(六) 对机体的影响(Effects on organism) 1. 心血管系统
(1)室性心律失常:与高血钾有关
第53页/共112页
(2)心肌收缩力下降 竟争性抑制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使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H+↑ 减少Ca2+内流; 抑制心肌细胞肌浆网(SR)释放Ca2+;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ppt课件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ppt课件

HCl+NaHCO3→NaCl+H2CO3→CO2+H2O NaOH + H2CO3→NaHCO3 + H2O
接受H+或释放H+ ,减轻pH变动的程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20
(二)呼吸的调节机制
(Mechanisms of respiratory control)
调节血浆碳酸浓度
人民卫生出版社
(Regulation of acid-base balance)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12
酸碱平衡调节(Regulation of acid-base
balance)
缓冲系统 肺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13
(一)体液缓冲系统
(Buffer systems in body fluid)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30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 Classification of acid-base
5
第一节 酸碱的概念及酸碱物质 的来源和调节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6
一、酸碱物质的来源 (Sources of acid and base)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7
(一)酸性物质的来源(Source of
acid)
挥发酸 固定酸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8
1.挥发酸(volatile acid)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
2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酸碱平衡紊乱是指人体内酸碱平衡失调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表现为血液pH值的改变。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有四种,分别是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四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

一、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是指人体内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过多,导致血液pH 值下降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

常见的原因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功能不全、乳酸酸中毒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导致体内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使血液pH值下降。

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肾脏无法正常排泄酸性物质,也容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乳酸酸中毒则是由于缺氧、肝功能不全等原因导致乳酸积累过多,使血液pH值下降。

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口干、恶心、呕吐等。

治疗方法包括纠正原发病、补充碱性药物等。

二、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人体内碱性物质过多,导致血液pH值升高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

常见的原因有呕吐、使用碱性药物、肾上腺素分泌过多等。

呕吐会导致胃酸丢失,使体内碱性物质过多;使用碱性药物也会使体内碱性物质过多;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则会使体内酸性物质排泄增加,导致碱性物质过多。

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手脚发麻、肌肉无力、呼吸困难等。

治疗方法包括纠正原发病、补充酸性药物等。

三、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是指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导致二氧化碳排出减少,使血液pH值下降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

常见的原因有肺炎、哮喘、肺气肿等。

肺炎和哮喘会导致肺部通气不畅,使二氧化碳排出减少;肺气肿则会导致肺泡通气面积减少,同样会使二氧化碳排出减少。

呼吸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痛、嗜睡等。

治疗方法包括纠正原发病、辅助通气等。

四、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是指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导致二氧化碳排出增加,使血液pH值升高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

常见的原因有高原反应、过度通气等。

高原反应是由于在高海拔地区呼吸急促,导致二氧化碳排出增加;过度通气则是由于呼吸过快,使二氧化碳排出增加。

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SB ✓SB正常, AB< SB, 表示CO2排出过多,PaCO2 ↓(呼碱,代偿后的代酸)
34
4.Buffer base(BB)
反映酸碱平衡常用的指标及意义
血浆中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
负离子:HCO3-、Hb-、Pr- 等。 Normal range:45~55mmol/L
调节迅速,数分钟达高峰
1.中枢调节为主 PaCO2
PaCO2↑ →脑脊液 [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 延髓腹外侧表面,对H+有极高反应性)→兴奋呼吸中枢 →肺通气量↑↑ → PaCO2 ↓ 。
PaO2、pH、PaCO2
PaO2 ↓ (敏感,<60mmHg) 、pH↓和PaCO2 ↑ →刺激外周化 学感受器(主动脉体、颈动脉体感受器)→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 →肺泡通气量↑。
【Significance】
区分不同类型代谢性酸中毒;
AG
分析某些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AG↑血[Cl-]正常;AG正常血[Cl-]↑。
37
主要就是HCO3-,还有BB、BE。
反应呼吸的指标
有PaCO2、AB-SB
例题:患者,女,45岁,有高血压病史5年,蛋白尿3年,一年 多前医生告诉她有肾损害,病人因恶心、呕吐、厌食就诊,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单纯型 混合型
26
pH值
动脉血CO2分压(PaCO2)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缓冲碱 碱剩余 阴离子间隙
27
1. pH 概念: 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
正常值:动脉血pH 7.35~7.45
意义: pH↓:失代偿性酸中毒
pH↑:失代偿性碱中毒
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血浆pH 明显与

三重型酸碱平衡紊乱-肺心病、呼吸衰竭--病例分析

三重型酸碱平衡紊乱-肺心病、呼吸衰竭--病例分析

三重型酸碱平衡紊乱-肺心病、呼吸衰竭--病例
分析
病例摘要:
某肺心病、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用利尿剂、激素等治疗,血气及电解质检查为:pH7.43,PaCO261mmHg,[HCO3-]38mmol/L,血[Na+]140mmol/L,[CL-]74mmol/L[K+]3.5mmol/L。

分析题:
此患者发生了何种酸碱平衡紊乱?
参考答案:
分析:该患者PaCO2原发性升高,为慢性呼吸性酸中毒,计算代偿预计值为:
Δ[HCO3-]↑=0.35ΔPaCO2±3=0.35(61-40)±3=7.45±3 代偿预计值为:正常[HCO3-]+Δ[HCO3-]=24+(7.45±3)=31.45±3,而实际测得的[HCO3-]为38mmol/L,大于代偿预计值,因此肯定有另外的一种碱中毒,即代谢性碱中毒的存在。

那么有没有代谢性酸中毒呢?用AG值可以分析:AG=[Na+]-[CL-]-[HCO3-]=140-38-74=28,明显升高,因此可
判断代谢性酸中毒的存在。

最后得知此患者发生了:呼酸、代酸、代碱三重型的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PaCO2正常时存在的 HCO3-,即SB
HCO3Cl-
原有HCO3AB
31
二、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5.缓冲碱(buffer base, BB)
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性物质的总和,也即血液中全部缓 冲负离子碱的总和,包括HCO3-、Hb-和Pr-等,通常以氧饱和的全 血测定。
正常值:45-52mmol/L(平均48 mmol/L ) 意义: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不能反映酸碱平
28
二、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4.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
和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
实际碳酸氢盐(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CO2 和SO2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的浓度。
正常值:等于SB 意义:AB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因素影响。
29
AB与SB的差值反映呼吸性因素的影响。
– SB正常,AB>SB:表示有CO2滞留 – SB正常,AB<SB:表示有CO2排除过多 – 两者均高,代碱或代偿后的呼酸 – 两者均低,代酸或代偿后的呼碱
30
H2O + CO2 H2CO3
H+ + HCO3-
呼酸:实际的PaCO2↑ (即高于标准条件下的40mmHg) CO2
Hb------HHb HbO2------HHbO2
HCO3------H2CO3 HPO42------H2PO4-、
有机磷酸盐 ……
7
35 18
9
(一)血液缓冲系统的组成(5种)
缓冲对 HCO3-缓冲系
血浆 红细胞
非HCO3-缓冲系
Hb及HbO2
血浆蛋白 无机磷酸盐 有机磷酸盐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减少
增多
─H─CO─3-
增多
H2CO3
减少
呼吸性酸中毒
(PCO2202↑0/,3/C8 O2CP↑)
呼吸性碱中毒
(PCO2↓,C3O4 2CP↓)
常用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 pH和H+浓度 ❖ 动脉血CO2分压 ❖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 缓冲碱 ❖ 碱剩余 ❖ 阴离子间隙
血气分 析仪测

计算 得出
HA
A- + H+
全血的缓冲系统:
H2CO3/HCO3- HHbO2/HbO2- HHb/HbH2PO4/HPO4- HPr/Pr-
主要缓冲对: H2CO3/HCO3- 53%
HCl+ HCO3- →H2CO3+Cl- 强酸变弱酸
不能缓冲挥发酸
CO2+H2O 由肺排出
缓冲挥发酸: HHbO2/HbO2- HHb/Hb-
pH=7.4
[HCO3-] [H2CO3]
=
20 1
意义:
pH< 7.35 : 失代偿性酸中毒 pH> 7.45 : 失代偿性碱中毒
? 正常范围 : 无紊乱 代偿性酸碱中毒阶段 某些混合型酸碱中毒 (程度相近)
❖血液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A.H2CO3的浓度 ❖B.HCO3-的浓度 ❖C.CO2的浓度 ❖D.PaCO2 ❖E.[HCO3-]/[H2CO3]的比值
2020/3/8
15
❖血液缓冲系统以碳酸氢盐缓冲系 统的缓冲能力最强。HCO-3可以 缓冲所有的固定酸,但不能缓冲 挥发酸。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非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尤其是血红 蛋白缓冲系统。
2020/3/8
16
❖血液缓冲系统中最重要的是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磷酸盐缓冲系统 ❖C.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D.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E.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酸碱平衡紊乱(本科)PPT课件

酸碱平衡紊乱(本科)PPT课件
讨论点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案例介绍与讨论
案例三
肾小管性酸中毒
患者情况
肾小管功能异常,导致H+排泄障碍,引发酸中 毒。
讨论点
肾小管性酸中毒的诊断依据、分型及治疗原则。
实践操作演示
操作一
动脉血气分析
步骤
采集动脉血样本,使用血气分析仪测定pH值、PaCO2、PaO2等指 标。
呼吸性碱中毒
由于CO2排出过多或吸入不足 ,导致血浆中H2CO3浓度降低
,体液pH升高。
02
酸碱平衡紊乱病因与发病 机制
酸性物质产生过多
01 组织缺血缺氧:导致无氧糖酵解增强,产生大量 乳酸。
0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胰岛素缺乏,脂肪分解增 加,产生大量酮体。
03 高热、抽搐、剧烈运动:使酸性物质产生增多。
特点
常见原因
血浆HCO3-原发性降低,pH降低。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 尿毒症等。
代谢性碱中毒
定义
由于体内碱性物质产生过多或酸性物质丢失 过多,引起体内HCO3-增多,进而产生一 系列临床表现。
特点
血浆HCO3-原发性增高,pH增高。
常见原因
呕吐、长期胃吸引术、幽门梗阻、持续胃肠 减压等。
注意事项
确保样本采集规范,避免误差;正确解读血气分析结果。
实践操作演示
操作二:补液治疗
步骤:根据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程度,选择合适的补液方案,如生理盐水、 碳酸氢钠等。
注意事项: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补液速度和量;密切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酸碱平衡指标变化。
实践操作演示
01
操作三:药物治疗
酸碱平衡紊乱(本 科)ppt课件

酸碱平衡紊乱-护理

酸碱平衡紊乱-护理

临床表现观察
呼吸变化
酸碱平衡紊乱可能导致呼 吸频率和深度的变化,如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或呼 吸抑制等。
心血管系统表现
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心律 失常、心悸等症状。
神经肌肉症状
如烦躁不安、意识障碍、 肌肉颤搐或无力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综合判断,确定是否 存在酸碱平衡紊乱。
05
酸碱平衡紊乱的预防与健 康教育
预防措施与生活指导
饮食调整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蔬菜、水 果和全谷类食物,控制盐和糖的摄入 量,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适度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 游泳、骑自行车等,以增强身体机能 和免疫力。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或消 瘦,有助于维持酸碱平衡。
肝肾功能损害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 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肝肾功 能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肝肾功能状况。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成分过敏, 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如出现这些 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 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或在医生的指导下 使用。
02
酸碱平衡紊乱的评估与诊 断
实验室检查指标
01
02
03
血液pH值
正常范围为7.35-7.45,当 pH值低于7.35时为酸中毒, 高于7.45时为碱中毒。
碳酸氢盐浓度
正常值为22-27mmol/L, 当低于22mmol/L时提示 酸中毒,高于27mmol/L 时提示碱中毒。
二氧化碳分压
正常值为40-45mmHg, 当高于45mmHg时提示呼 吸性酸中毒,低于 40mmHg时提示呼吸性碱 中毒。

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

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
• 2.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如肝 功能不全患者因过度通气而发生呼吸性碱 中毒时,又可合并乳酸酸中毒。
• 3.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如剧 烈呕吐伴有严重腹泻的病人。
The End
谢谢您的聆听!
期待您1.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 这是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的主要代偿方式。
• 2.肾的代偿调节 这是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 的主要代偿方式。
• 3.常用指标变化趋势
• 〔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气指标变化: PaCO2升高,pH降低,其他指标如SB、BB、 BE等往往变化不大。
• 〔2〕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PaCO2升高, AB、SB、BB继发性升高,AB>SB,BE为 正值。
〔三〕对机体的影响
• 呼吸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危害,与代谢性酸 中毒相似。但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更 为突出。
• 常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早期表现 为头痛、视觉模糊、疲惫无力;进一步开 展可出现精神错乱、震颤、谵妄或嗜睡等, 即易发生“CO2麻醉〞。
谢两方面因素的影响,AB与SB的差值反映 了呼吸因素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 四、缓 冲 碱
• 缓冲碱〔BB〕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 用的负离子〔碱性物质〕的总和.
• 五、碱剩余和碱缺失(BE)
• BE的正常值为0±3mmol/L.
• 六、负离子间隙(AG)
• AG是近年来广泛重视的一项酸碱指标。 AG指血清中未测定的负离子〔UA〕与未测 定的正离子〔UC〕含量的差值。 AG的正常 值为12 mmol/L ±2mmol/L。AG是反映血 浆中固定酸含量的指标,
统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发生嗜睡或昏迷。 • 3.骨骼系统改变 儿童引起纤维性骨炎和肾性佝
偻病。在成人那么可导致骨软化症。

内科学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内科学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肺的调节: 效能最大,30min达高峰;但仅对CO2有作用
肾的调节: 对排固定酸及保碱作用大;但起效慢(3-5天)
20
21
§2 酸碱平衡紊乱的 类型及常用指标
22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Classification of acid-base disturbances)
PH
原发性变化
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What is acid?
释放H+
来源:三大代谢、饮食
1.挥发酸(Volatile acid) CO2+H2O↔H2CO3→H++HCO3-
2.固定酸(fixed acid) 乳酸、磷酸等
经肺排出 经肾排出
What is base?
接受H+
来源:饮食(蔬菜、水果等)、代谢(氨基酸) 5
二、体液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Henderson-Hasselbach方程式
pH =pKa+log [HCO3-]/[H2CO3]
代谢性 因素
呼吸性
因素
39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四种类型:
类型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原发性变化
[HCO3-] ↓ PaCO2↑ [HCO3-] ↑ PaCO2 ↓
碱质不足 高碳酸血症 碱质过多 低碳酸血症
Na + + OH –
H2O HCO3- + H+
接受H+或释放H+ , 减轻pH变动的程度
8
(一)血液缓冲系统的组成(5种)
分布
血浆
缓冲碱--缓冲酸
占全血缓冲能力 的%

酸碱平衡紊乱名词解释

酸碱平衡紊乱名词解释

酸碱平衡紊乱名词解释
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是指体内消化道酸碱平衡被破坏而导致的一系列
症状及疾病的总称。

它可以由外界环境、营养习惯、病毒感染等诸多因素引起。

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嗳气、腹胀、大便不规则等症状,甚至出现慢性腹泻、腹痛。

其原因在于人体内的消化道酸碱平衡被打破,导致消化液中的酸碱度出现失衡而引起的,如果酸碱平衡紊乱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肠道炎症及以上症状进一步加重。

治疗酸碱平衡紊乱,首先要对病因进行正确判断,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

一般应从生活环境、补充营养及药物调节酸碱平衡等方面入手,坚持正确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并多饮水,增加膳食的营养价值;同时也可以协助治疗肠道炎症,辅助消化道内酸碱平衡的恢复。

- 1 -。

酸碱平衡紊乱(护理)

酸碱平衡紊乱(护理)

02 03
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在医疗团队中,我们需要与医生、药师、营养师等多个专业的人员紧密 合作,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团队协作 能力,提高沟通效率和工作效果。
关注患者需求和心理状态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痛苦 和困惑,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和心理支持。这将有助于提高患 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措施和护理效果,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 据。
03
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 护理
呼吸性酸中毒
病因
肺部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导致CO2潴留。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吸氧,改善缺氧状况;密切观 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呼吸性碱中毒
病因
肺部通气过度导致CO2排出过多。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 治疗肺部感染。
心律失常监测与处理
持续心电监护
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 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现象。
及时处理心律失常
一旦发现患者有心律失常 现象,应立即通知医生, 并根据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避免诱发因素
积极控制感染、纠正电解 质紊乱等可能诱发心律失 常的因素。
家属参与患者教育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教育工作,共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 识程度和治疗依从性。同时,家属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 上的支持和陪伴。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项目成果回顾
深入了解了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
通过本次项目,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酸碱平衡调节 系统、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特点:红细胞特有缓冲 缓冲挥发酸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人体结构与功能学
一、血液缓冲系统 (buffer systems in blood)
特 点:反应快;能力有限,受肾、肺调节功能影响。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人体结构与功能学
二、肺的调节作用 (mechanisms of lung regulation)
细 胞
HPO4H+
H2PO4-
管周毛细血管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小管腔
人体结构与功能学
(三)NH4+的排出 Na+ K+
Na+ HCO3-
管周毛细血管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Na+
K+ H+
NH4+ NH3
酶 H2CO3 谷氨酰胺
Na+
谷氨酸
HCO3- α-酮戊二酸
肾小管上皮细胞
Na+ NH3 H+ NH4+
肾小管腔
人体结构与功能学
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特点 功能强大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人体结构与功能学
四、组织细胞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1.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 H+-K+交换, H+- Na+交换,Cl- -HCO3-交换) 2.骨骼缓冲作用和肝清除NH3
4H+
骨胳
Ca3(PO4)2
3Ca2+ + 2H2PO4-
bicarbonate,AB)
1. SB
概念:全血在标准条件下(380C,血氧饱和度100%, 平衡)测得血浆中HCO3- 浓度。
用PaCO2

酸碱平衡紊乱(案例分析)

酸碱平衡紊乱(案例分析)
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电解质、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于评 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症状改善情况
患者症状改善的速度和程度也是评估预后的关键因素。
康复指导
01
02
03
饮食调整
根据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和程度,指导患者调整饮 食,控制摄入的酸性和碱 性物质。
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适当的运动、 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疲 劳和精神压力。
积极锻炼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维持酸碱平 衡。
ABCD
控制药物摄入
避免长期或大量使用酸性或碱性药物,如阿司匹 林、碳酸氢钠等。
定期体检
通过定期检测血液pH值和电解质水平,及时发 现酸碱平衡紊乱并采取措施。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
补充或限制相应物质
针对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的病因进行治疗, 如治疗肺部疾病、肾脏疾病等。
详细描述
代谢性碱中毒常见于呕吐、长期胃吸引术、幽门梗阻等导致胃酸丢失,或碱性物质摄入过多等情况。患者可能出 现乏力、手足麻木、口唇周围肌肉抽动等症状。治疗原则包括去除病因、补充酸性物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03 酸碱平衡紊乱的预防与治 疗
预防措施
保持饮食平衡
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增加新鲜 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维持酸碱平衡。
分类
根据偏离的方向,可分为酸中毒和碱 中毒;根据偏离的程度,可分为轻度 、中度和重度。
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理意义
维持内环境稳态
酸碱平衡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 的重要机制,对于维持正常的生 理功能至关重要。
保证新陈代谢
酸碱平衡的稳定有助于保证新陈 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正常的能 量代谢和物质代谢过程。
保护重要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⒊机体的代偿调节
⑴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 内缓冲(急性呼酸时的主 要代偿方式) ①细胞内外 H+-K+交换 ②RBC内外HCO3--Cl-交换 结果:血pH增高,血钾增高, 血氯降低
⑵肾的代偿调节
慢性呼酸主要代偿。 泌 H + 泌氨 HCO3-重吸收 尿pH↓
⒋血气常用指标的变化特点:
急性: pH ↓↓ PaCO2↑ AB > SB
二、常用检测指标
1. pH
•概念: 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 [HCO3-] pH=pKa+lg [H2CO3] 20 =pKa+lg 1 = 6.1 +1.3 = 7.4
正常值:动脉血pH 7.35~7.45 •意义: pH↓:失代偿性酸中毒 pH↑:失代偿性碱中毒
pH(-): 无酸碱平衡紊乱 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中毒并存相互抵消
细胞外H+↑
⑷ 肾的代偿
泌H+ 泌氨 重吸收HCO3- 尿呈酸性
但在高血钾性酸中毒时: 肾小管K+-Na+交换增加 H+-Na+交换减少,泌H+减少, 酸中毒病人排出碱性尿,即 反常性碱性尿。
⒋血气常用指标的变化特点:
原发性: pH↓SB↓AB↓BB↓ BE负值↑
继发性: PaCO2 ↓血[K+]↑
(actual bicarbomate AB)
2
概念: 实际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意义: AB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正常情况下 AB=SB,如果AB>SB,表明CO2蓄积过多→ PaCO2>40mmHg(5.32kPa);反之AB<SB则表明
CO2排出过多→PaCO2<40mmHg(5.32kPa)。
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① 增加肺泡通气量
② 慎用碱性药物
(三)代谢性碱中毒 (Metabolic alkalosis)
⒈ 概念: 以血浆 [HCO3-] 原发性增加和pH升高为特征的酸 碱平衡紊乱类型。
⒉ 原因与分类:
H+丢失,HCO3-过量负荷。 按其发生机制和对生理盐水治 疗的效果,可分为:
盐水反应性碱中毒 盐水抵抗性碱中毒

重症患者可静脉缓输0.1mol/L的盐酸。 补钾 氯化物抵抗性碱中毒

抗醛固酮药物 补钾 碳酸酐酶抑制剂
(四)呼吸性碱中毒
⒈ 概念:
(Respiratory alkalosis)
以血浆H2CO3原发性减少和pH升高为
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① 防治原发病 ② 改善微循环,维持电解质平衡 ③ 应用碱性药
(二)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
1. 概念: 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和pH降低为 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2. 原因: CO2排出减少,CO2吸入过多。 ⑴ 肺通气障碍: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呼吸 道阻塞、胸廓、肺部病变;呼吸机使用不当。 ⑵ CO2吸入过多
H+↓
谷氨酰胺酶活性↓
排NH3↓
⒋血气常用指标的变化特点:
pH ↑ SB、AB、BB、BE均↑ PaCO2代偿性↑,AB﹥SB
5. 对机体的影响:
⑴ CNS功能紊乱:烦躁不安、精神错乱、谵妄、昏迷
CNS功能紊乱的机制: GABA转氨 酶活性↑ H +↓ 谷氨酸脱羧 酶活性↓ 氧离曲 线左移 GABA 分解↑ GABA 生成↓ Hb不易 释出氧 脑组织缺氧加重
急、慢性肾衰竭排泄固定酸减少
AG增高性代酸
入酸增多 摄入含氯酸性药过多 HCO3-丢失 排酸减少
急、慢性肾衰竭泌H+减少
严重腹泻、小肠及胆道瘘 管、肠吸引术等
AG正常性代酸
3.机体的代偿调节 ⑴ 血浆的缓冲: H++ HCO3-H2CO3
⑵ 呼吸调节: [H+]肺通气量 → CO2排出
⑶ 细胞的缓冲作用
⑴盐水反应性碱中毒 用生理盐水治疗有效,其发病机制中均有低氯血症
能促进肾小管对HCO3-重吸收。 呕吐、 胃液吸引
H+、Cl-、K+、 体液丢失 远曲小管 H+-Na+、 K+-Na+ 交换↑
碱中毒
利尿剂→ 髓袢升支 Cl-重吸收↓
HCO3重吸收↑
⑵盐水抵抗性碱中毒
由于没有低氯血症参与,所以用生理盐水治疗无效。
HPr
H++Pr-
HHb H++HbHHbO2 H++HbO2注:当体液中H+过多时,反应式向左移动,减少H+浓 度增高的幅度,同时缓冲碱的浓度降低;当H+减少时 ,反应式向右移动,减少H+浓度降低的幅度,同时缓 冲碱的浓度增加。
(二)细胞内外离子交换作用
细胞的缓冲作用主要通过离子交换进行,红细胞、 肌细胞和骨组织均能发挥这种作用。
波动范围是12±2mmol/L
意义:反映代谢因素,区别不同类型代谢性酸中毒。目前多
以AG>16mmol/L,作为判断是否有AG增高代谢性酸中毒的 界限。
三、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pH
酸中毒 碱中毒
原因
代谢性
酸碱丢失状况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
四、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Simple acid-base disturbance)
L
慢性: pH↓
PaCO2 ↑ AB > SB
PaCO2↑10mmHg→ HCO3-代偿性↑3.5mmol/L
⒌对机体的影响
与代酸相同,但CNS症状更明显。因为:
CO2↑→扩张脑血管→脑血流量增加 →脑脊液pH↓→酸中毒明显 缺氧→中枢能量代谢障碍
肾上腺皮 质激素↑ 远曲小管上 皮钠水重吸 收↑,K+、 H+排出↑ 泌H+增加 (反常性酸性尿) 细胞内外K+H+交换↑ HCO3-过量
HCO3-重 吸收过多
低钾血症
补充HCO3输库存血
碱中毒
思考题:
男性,36岁,因幽门梗阻,持续、反复呕吐致缺钾性碱 中毒,测尿液pH呈酸性,其原因是 A.血中H2CO3减少 B.呼出CO2减少 C.动脉血CO2分压减少 D.肾小管细胞缺K+而排H+增加 E.肾小管对HCO3-的回吸收增加
②排泌可滴定酸
肾血管
Na+ HCO3Cl-
集合管
管腔
Na2HPO4 H+ ↓ NaH2PO4
Na+
HCO3 - + H+ ↑ K+ H2CO3 Na+ ↑ H2O +CO2
③生成和排泌氨
思考题:
肾调节酸碱平衡机制,不包括哪一项 A.肾素-醛固酮系统兴奋,醛固酮分泌增加 B.H+-Na+交换 C.HCO3-重吸收 D.尿的酸化而排出H+ E.分泌NH3与H+结合成NH4排出
(三)肺的调节
1.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而实现。 2.作用快而有效 10-30min发挥最大作用。
脑脊液H+↑ PaCO2↑ PaCO2 ↑ H +↑ PaO2↓
刺激中枢化感器
呼吸中枢兴奋 刺激外周化感器
呼吸↑
(四)肾的调节作用
肾主要通过泌 H+ 、排 NH4+ ,排出固定酸,重吸收 HCO3-,即保碱,来实现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方式:①泌H+和对NaHCO3进行重吸收
⒊ 机体的代偿调节
1.血浆的缓冲: HCO3-+HPr H2CO3+Pr- 代偿有限 2.呼吸调节: [H+]
肺通气量 CO2排出
3.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H+-K+交换→低钾血症
K+
H+
⑷ 肾脏的代偿调节
H+-Na+交换↓ 碳酸酐酶活性↓
HCO3-重吸收↓ 排 H +↓ 排NH4+↓
尿pH↑
(一)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1. 概念:以血浆 [HCO3-] 原发性减少和pH降低为特征
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2. 原因与分类:
⑴AG增高性代酸,特点:AG升高,血氯正常
⑵AG正常性代酸,特点:AG正常,血氯升高
入酸增多
摄入水杨酸类药(固定酸)过多
产酸增多 乳酸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 排酸减少
1、血浆缓冲系统: NaHCO3 Na2HPO4 H2CO3 NaH2PO4 2、红细胞缓冲系统: KHCO3 K2HPO4 H2CO3 KH2PO4
Na-Pr H-Pr K-HbO2 H-HbO2
K-Hb H-Hb
血液缓冲系统的组成
缓冲酸 H2CO3 H2PO4缓冲碱 H++HCO3H++HPO42-
机体通过多方面的调节活动使血液pH保持在7.35~ 7.45,这种在生理条件下维持体液酸碱度的相对稳 定性称为酸碱平衡(acid-base balance)。
因酸碱负荷过度或调节机制障碍而导致体液正常酸碱
度稳定性破坏的基本病理过程,称为酸碱平衡紊乱
(acid-base disturbance)。

第三章 酸碱平衡紊乱 acid-base disturbances
泸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邹平
主要内容:
1. 酸碱平衡及调节
2. 常用的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3.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4. 四种单纯性的酸碱平衡紊乱 5.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判定方法
一、酸碱平衡及调节
(acid-base balance and its regulation )
概念: 标准条件下,将1升全血或血浆滴定到 pH 7.4 所需的酸或碱的量。 正常值: 0±3 mmol/L 意义:若用酸滴定,使血液pH达7.40,则表示被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