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桂林山水》的朗读指导策略
桂林山水教案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优秀3篇)
![桂林山水教案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23db8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2.png)
桂林山水教案《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这里是小编给家人们找到的《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优秀3篇)。
桂林山水教案篇一教学要求:⒈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⒈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⒈学会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
重点理解拔地而起、连绵不断、波澜壮阔、形态万千、危峰兀立等词。
⒈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
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
掌握啊的读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新课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⒈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一)⒈下面,我们要随着作者的视线,一起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在山和水下作重点记号··)二、自学课文,理清文章思路⒈出示表格:前字韵母啊的发音举例a、o、e、i、ü ya 真绿啊、真奇啊u、ao、ou wa 真秀啊n na 真险啊ng nga 真静啊、真清啊⒈出示自学要求:⒈读通课文,读准字音;⒈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思考怎样给课文分段;⒈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请用小圈圈出。
⒈检查自学⒈指名四人朗读⒈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给文章分成四段。
板书:总起分述总结⒈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板书:水:静清绿山:奇秀险请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诗来总结文章。
板书: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完成板书提纲:总起:甲天下静水清桂林山水分述:绿奇山秀险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三、导学第二节⒈分小组自学课文第二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课文读懂:词义,结构(分层),修辞手法,语言文字,朗读语气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谈谈学习的体会,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组交流时提出。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3篇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911a4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8.png)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3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篇1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情境的熏陶和感化,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用立体化的文本去撞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应用。
设计特色:“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读中入境,读中悟境”是本堂课的主要特色。
就教学而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得充分,悟得深刻,述得到位;就方法而言,教师指导学生的方法教学形式多样;就目的而言,目标明确,层次分明,遵循了“感知---积累---顿悟”的教学思想。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从而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通过读和观景移情法,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
那里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绝作,就连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传说。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一同去感受桂林秀丽的山水风光。
齐读课题《桂林山水》二、整体感知,带入情境带着愉悦的心情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和词语。
读了课文,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整体感知,提炼评价)能借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桂林山水吗?(“桂林山水甲天下”,解释“甲天下”)有句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的美景能与天堂相媲美, 而桂林的山水敢称天下第一。
这桂林山水真的有如此美丽吗?就让我们坐上木船,赶快去欣赏一番吧!三、漓江的水1、小船缓缓地行驶着,一江碧水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便是美丽的漓江水。
《桂林山水》教学教案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ae624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c.png)
《桂林山水》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桂林山水》。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意境。
(3)了解桂林山水的自然风光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2)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桂林山水》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3. 桂林山水的特点和自然风光的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2. 桂林山水特点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桂林山水的图片。
2. 教学课件:诗歌《桂林山水》的文本和注释。
3. 参考资料:关于桂林山水的介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桂林山水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桂林山水》。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理解诗歌内容(1)教师讲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4. 欣赏桂林山水(1)教师展示桂林山水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学生分享他们对桂林山水的感受和认识。
5. 总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桂林山水的特点和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诗歌《桂林山水》,并写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短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欣赏和讨论,主动探索桂林山水的特点。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直观感受。
3. 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促进互动和交流。
《桂林山水》课文教学教案
![《桂林山水》课文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6be35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8.png)
《桂林山水》课文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和美丽风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桂林山水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2)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和美丽风光。
2. 教学难点:(1)桂林山水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如何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观。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课文《桂林山水》、相关图片、视频等。
2. 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桂林山水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桂林山水》。
(2)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等。
3. 理解课文(1)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4. 讨论桂林山水(1)学生分组讨论桂林山水的特点和美丽风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桂林山水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观。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桂林山水》的内容。
2. 学生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桂林山水图片,用文字描述其美丽景色。
3.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报告,主题是“我眼中的桂林山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等,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的教案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e8b27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8.png)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自主练习朗读和背诵课文。
2. 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回答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桂林山水的特点和课文中的描绘。
(2)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2.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写作练习法: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1)教师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学生分享自己对桂林山水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自主练习朗读和背诵课文。
3. 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回答问题。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以桂林山水为题材,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自主完成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的桂林山水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林山水的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林山水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26440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1.png)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林山水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法,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桂林山水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桂林山水》的朗读和背诵。
2. 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和相关词语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四、教学难点:1. 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和特点的描述。
2.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桂林山水》的文本。
2. 桂林山水的图片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桂林山水的了解和印象。
二、朗读课文1. 学生齐读课文《桂林山水》。
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三、学习课文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欣赏桂林山水1. 教师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描述。
2. 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桂林山水之美。
五、小结与作业2. 学生回家后,背诵课文《桂林山水》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桂林山水之美。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难点,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桂林山水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尊重。
六、教学策略: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2024年《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三篇
![2024年《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dd224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b.png)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三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听歌导入、触发情感1、课前听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的题目是《山歌好比春江水》,这是一首广西壮族非常有名的山歌,广西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
不仅山歌有名,而且广西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胜地,那就是桂林(幻灯出示:桂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幻灯出示: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吗?3、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幻灯?)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游览一番,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和水,相信你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进入情境1、现在开始我们的桂林之旅吧,请先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桂林的山水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2、师做文字说明:看,桂林的山美,水也美。
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
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烟雨蒙蒙的漓江,又是另一番的景象。
看!这是骆驼山,呵!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象鼻山的夜景多美丽,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哦。
走进桂林的绿水绿山,让人觉得仿佛走近了仙境一般。
三、潜心品读,体会情感1、了解桂林的水:⑴好,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
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全长有170多千米。
⑵它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⑶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静、清、绿。
《桂林山水》课文优质教学教案
![《桂林山水》课文优质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39de3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2.png)
《桂林山水》课文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体会课文中对桂林山水美景的描绘和赞美。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及翻译。
(2)相关桂林山水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桂林山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桂林山水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教师解答疑问。
3. 欣赏与品味:(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中美景的感悟和欣赏。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展示他们对桂林山水的绘画、写作等作品,进行拓展训练。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更多关于桂林山水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探讨桂林山水的保护。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程度。
《桂林山水》教学教案
![《桂林山水》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bdd4a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4.png)
《桂林山水》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桂林山水》一文。
(2)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桂林山水的自然景观特点及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使学生能够辨别桂林山水的不同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增强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生词和短语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3)桂林山水的自然景观特点及文化背景的了解。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背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桂林山水的了解。
2. 教学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3)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
3. 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生分组讨论,比较桂林山水与其他自然景观的异同。
四、课堂练习:1. 填空题:(1)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甲天下”意思是________。
(2)课文中的“碧波荡漾”形容的是________。
2. 选择题:(1)下列哪个词可以形容桂林山水的“奇峰林立”?A. 雄伟壮观B. 峰峦叠翠C. 怪石嶙峋D. 碧波荡漾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堂练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保护桂林山水的自然景观?4.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总结和强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
桂林山水课文朗读法
![桂林山水课文朗读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cfec2010661ed9ad51f3fd.png)
1、朗读法:朗读1至4自然段,在学习每一段之前,老师范读。
(这样可以让学生想象桂林山水的画面,激发想象力;为学生做好模范朗读,可让学生模仿)学完每一段之后,学生要朗读。
(培养语感,加深对桂林山水的印象,感受其中的美好,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问答法:第二段作者写漓江水之前为什么要写到大海和西湖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从几个方面体会?第三段:作者在写桂林山之前为什么要写到泰山和香山呢?它们又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第四段:观赏了桂林的山水,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是怎样的感觉?“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中的“画卷”是怎样的?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培养思考合作能力;回答问题后,出示相关图片,形象生动,不会让学生凭空想象,可以通过图片和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我做好引导,重点分析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子,理解重点;我提问,学生回答,形成师生互动,调节课堂气氛)3、训练法:比较课文的2、3自然段,它们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子用了什么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这也是本文的难点,我会通过下面的仿写句子的训练,来加强对手法的认识。
进行仿写句子训练(1)比较下面句子,说说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A.漓江的水真静、真清、真绿啊!B.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照样子,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例: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A、池塘里的荷花真美呀,美得……B、教室里真静啊,静得……这个训练及时运用了课堂上刚刚学习的句式,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和课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桂林山水教案优秀5篇
![桂林山水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485f4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9.png)
桂林山水教案优秀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桂林山水教案优秀5篇教师需要关注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以不断改进教案,教案应该包括评估和反馈的方法,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桂林山水教案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课文《桂林山水》的教案
![课文《桂林山水》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98237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9.png)
课文《桂林山水》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特点和旅游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和图片,增强对桂林山水的直观认识。
(2)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2)激发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特点和旅游价值。
2. 教学难点:(1)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的描述。
(2)课文中所涉及的旅游活动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桂林山水》的文本。
2. 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资料。
3. 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桂林山水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桂林山水》。
(2)鼓励学生背诵课文,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教授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解释其含义。
(2)通过卡片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讨论课文中所涉及的旅游活动,如漓江游船、攀岩等。
5. 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表达,如描述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2)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朗读和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3. 生词和短语掌握:通过卡片游戏等活动,检验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程度。
4. 口语表达和写作:评估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作中的运用能力。
关于《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3篇
![关于《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39931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6.png)
关于《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3篇《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标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②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④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①教学挂图。
②搜集图片或制作课件。
(课文配音的桂林山水风光片,各种形态的漓江水、桂林山的图片资料)第一课时谈话揭题朗读感悟①展示课件,让学生欣赏画面,听课文录音朗读。
②伴随录音,轻声朗读课文。
③学生自由朗读。
④小组内轮流朗读,相互评读.帮助正音和顺句。
⑤师生引读。
以第二自然段为例:师:漓江的水真静啊──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师:漓江的水真清啊──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师:漓江的水真绿啊生: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师生合: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⑥小组内学生相互进行引读。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畅谈桂林山水的美。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做适当的评价和点拨。
理清__思路师:读了这篇课文,你能察觉到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能不能给课文列出一个写作提纲?②学生浏览课文,动笔列提纲。
②归纳。
根据上述提纲练习背诵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从字词的理解、__的表达等方面提出疑问。
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①“甲天下”“翡翠”“瑕”等词语的意思是什么?②为什么在写漓江水和桂林山之前要先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根据问题引导学生共同对话,在对话中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品味词句和表达方式师:桂林山水风光秀美,作者描绘的语言也美,你能感觉到哪些词句特别能引起我们欣赏的兴趣?学生浏览课文,动笔圈点批注。
学生相互交流。
交流前,教师做一次示范;“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一句,作者连续用了三个相同的句式,读起来有一种节奏感、音韵美,听着这些句子真让人陶醉。
课文《桂林山水》的教案
![课文《桂林山水》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7ad96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07.png)
课文《桂林山水》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桂林山水》。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课文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课文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桂林山水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并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课文的意境。
3. 讨论与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2)全班交流: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发音不准确、语调不自然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也各有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生字词。
在讨论环节,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
今后可以适当增加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策略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美丽。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朗读法:鼓励学生朗读课文,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桂林山水》朗读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朗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1db21c55270722192ef721.png)
《桂林山水》朗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路《桂林山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
依据教材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三、教学目标(一)认识八个生字,会写十一个生字。
(二)流利朗读课文,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起欲望。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跟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吧!(放幻灯片,配乐)要仔细地欣赏哦,一会儿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到这是哪里的美景。
师:知道这是哪里的美景吗?师:那想不想细细地去欣赏一下桂林的美景呢?好,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桂林的山和水。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音乐是一种诱人想象的艺术,能激发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在轻松的环境下,伴着优美的乐曲欣赏美丽的风景图,学生产生一种愉悦感,进而激起去观赏桂林的欲望和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教师范读,带生入景。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观看桂林的美景呢?那好,老师现在就带你们去。
不过在观赏之前,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想不想知道?好,只要你们把你们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闭上,跟随老师的语调,想象自己正在桂林,那桂林的山和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能不能在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来呢?(教师配乐范读)师:桂林的美景在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来了吗?哦,有的同学没观赏到,那老师再带你们去观赏一次。
(设计意图:用有感情的范读创设情境,步步激趣,给学生设置悬念,通过“秘密”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学生更愿意去体会。
教师配乐范读,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师生朗读,共同体会。
师:刚才我们共同观赏了桂林,你们觉得桂林的山水美不美?那你们也朗读一遍吧,这次是你们带着老师去观赏桂林了啊!(学生配乐朗读)师:谁想给大家朗读一下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语文《桂林山水》的教案
![语文《桂林山水》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ff7af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2.png)
语文《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桂林山水》。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桂林”、“山水”、“碧绿”、“翠竹”等。
(3)掌握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桂林山水》。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掌握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和朗读。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桂林山水美景的想象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桂林山水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桂林山水》。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词和短语:(1)学生自学生词和短语。
(2)教师通过例句、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4. 分析课文:(1)学生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5.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桂林山水的景点,进行介绍和展示。
(2)学生扮演导游,向全班同学介绍所选景点的特点和魅力。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并背诵《桂林山水》。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更多关于桂林山水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享。
(2)参观当地的自然景观,体会自然之美,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朗读、讨论和展示的情况。
关于小学语文《桂林山水》的教案
![关于小学语文《桂林山水》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90508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b.png)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桂林”、“山水”、“峰峦”、“清澈”等。
(3)掌握课文中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中描述的桂林山水景色。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2. 生词和短语学习: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
3. 阅读理解:通过问题讨论和答案分享,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山水景色的短文。
三、教学方法:1. 朗读和背诵:通过分组朗读和比赛背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
2. 阅读理解: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写作练习: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朗读和背诵:通过分组朗读和比赛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记忆能力。
2. 阅读理解:通过问题解答和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3. 写作练习:通过学生提交的短文,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桂林山水》文本。
2. 与桂林山水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生词和短语表。
4. 写作练习纸张和文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生词学习: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模仿。
4.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
语文《桂林山水》的教案
![语文《桂林山水》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df958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b.png)
语文《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桂林山水》。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桂林”、“山水”、“翠绿”、“蜿蜒”等。
(3)掌握课文中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观察图片,提高学生对桂林山水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桂林山水》。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掌握课文中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桂林山水》。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词和短语卡片。
4. 黑板或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桂林山水的了解和感受。
2. 阅读理解:(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桂林山水》。
(2)解释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课文中的描述和表达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3. 词汇学习:(1)利用生词和短语卡片,让学生进行朗读和拼写练习。
(2)引导学生运用生词和短语进行句子构建,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4. 写作练习:(1)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写一段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的描述。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背诵《桂林山水》。
(2)复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完成课后练习题。
(1)完成写作练习。
(2)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其他中国风景名胜的了解和感受,如“黄山”、“张家界”等。
《桂林山水》课文教学教案
![《桂林山水》课文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23344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c.png)
《桂林山水》课文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3)学会欣赏和描述桂林山水的美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的能力。
(2)通过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桂林山水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3)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桂林山水》,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课文理解:让学生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如:课文主要描述了什么?桂林山水有什么特点?3. 关键词语解释: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桂林”、“山水”、“峰林”等。
4. 句子理解:让学生解释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5. 图片展示: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课文理解:让学生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如:课文主要描述了什么?桂林山水有什么特点?4. 关键词语解释: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桂林”、“山水”、“峰林”等。
5. 句子理解:让学生解释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描述桂林山水的美丽。
7.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短文。
8. 口头表达:让学生口头表达自己对桂林山水的看法。
四、教学评价:1. 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课文理解评价: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3. 关键词语解释评价:评价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
4. 句子理解评价:评价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
5. 写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案例《桂林山水》的朗读指导策略记得曾经有位名人说过:“没有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课,不是一堂好课!”朗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般。
的确,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的训练与培养,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
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
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
《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呢?教学中我采用朗读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美,感受美。
片段一:第一自然段中“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天下”是文章的眼睛。
朗读时注意“甲”是强调性重音,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
接下来的一句,自然地引出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
教学过程中通过范读、学生试读,让学生比较深刻地体会到“甲天下”强调性重音的读法,比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片段二: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个别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用舒缓的语气轻声朗读描写漓江的水独特美的句子,然后逐步提高要求,突出了朗读训练的层次性。
在朗读时注意“真静啊(nga)、真清啊(nga)、真绿啊(ya)”中“静”“清”“绿”是并列性重音及“啊”的音变,才能表达出漓江
水“静”“清”“绿”到极点的特点。
学生一下子把握不好,教师就用范读、领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体会。
片段三:“教是为了不教”。
利用片段二的朗读方法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三自然段,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热爱。
片段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以读代讲,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使孩子们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最后,教师配上轻音乐,让朗读基本功好的同学轻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整幅画卷的形象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烘托,使学生理解到奇、秀、险的桂林山围绕着静、清、绿的漓江水;而静、清、绿的漓江水里又倒映着奇、秀、险的桂林山,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教学反思:整堂课以朗读为主线,以朗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