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道德,意义]浅谈康德道德神学的证明及其意义
第五讲康德道德哲学
第五讲康德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与《道德形而上学》(续)参阅书目(同第四讲)1. 义务(Pflicht / duty)与喜好(Neigung / inclination):人的善良意志要在现实中体现为自律意志乃至自由意志,就必须紧密地和义务而不是喜好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善良意志就表现在为了义务的行为中。
Pflicht / duty义务,或译作责任,也有译作职责的。
德文还有一辞即V erbindlichkeit / obligation 被译作责任或约束性。
苗译一概取责任而非义务译前者,但未说理由。
康德的定义是:“责任(V erbindlichkeit / obligation)是服从理性的定言命令式的一个自由行为的必然性。
”而“义务(Pflicht / duty)是某人有责任采取的那些行为。
因此义务是责任的内容,而且可能(依行为看)同样的义务,我们却可能有在方式上不同的责任。
”义务(或责任)的冲突实际上是其根据彼此冲突,所以只能说是较强的使人承担义务(或责任)的根据取胜。
Neigung / inclination,就内涵来说,康德把它规定为:习惯性的感性欲望,或者说欲求能力对感觉的依赖性就叫做喜好,所以总是表现出一种需要。
就构成来说,它源于动词neigen,根本的意思是倾向。
大多数都作“爱好”,但爱好虽然可解释为一种感性欲望,却不能像德语的Neigung和英语的inclination和“倾向”这一事物客观性质直接联系起来,并把感性欲望派生出来。
所以把Neigung译作“爱好”,与责任相对立,总觉减弱了倾向的客观性。
还有李译作“偏好”,牟译作“性好”等等。
(下续)原觉得“偏好”可取,译康德似合适。
但若是后来席勒说我们未尝不可以欣悦喜好道德、德行,那这里作“偏好”就有些不妥当了。
况且夫子曾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句话揭示出德行的三重境界,“知之者,知有此道也。
好之者,好而未得也。
康德对道德的看法
康德对道德的看法
1、因为道德正确所产生的快感而做好事不能说是道德的,当然也不能说就是不道德的,而是以功利为目的则无所谓道德。
2、仍旧无所谓道德(不能称之为道德),只要是按照某一目的去做好事在康德那里就统统不能算道德,无论是哪种目的。
只有遵循绝对命令,即我必须做什么而无所谓快感不快感,这才可以称之为道德。
3、二者总归是一类东西,即因为快感而行善,这是典型的功利主义道德观,而非康德的道德观。
区别在于前者是典型的功利主义,根据结果产生快感,后者是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观,为了幸福而有德,然而都是康德所反对的对象。
4、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受理性主义的局限很大,本身属于功利主义一派,故不能以之为根据分析和其正相对立的康德道德;也不能以偏概全,认为道德必然有其动机。
5、因为道德正确所产生的快感不能直接看成由道德正确所产生的动机。
从时间上说,是道德正确在先,快感在后;而上述命题假定了人的绝对理性,认为人一定能而且必然会对任何行为的结果做一个预判,并因之而采取行动,所以才有了时间上明明在后的结果反成了心理学上在前的动机。
然而,这个判断的假设前提很明显,就是人的绝对理性。
但这一前提不能成立,在康德那里由其不成立。
(康德费了好大劲设定了自在之物,就是为了给理性划一个界限)。
详解康德道德律令
详解康德道德律令现在国内外关于康德道德哲学的讨论非常热烈,特别是在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这样一个文化转型、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所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尤为突出,以至于在国内曾经掀起过一场关于道德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大讨论。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讨论焦点就是当代社会的道德滑坡,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在当代条件下显出它的不适应性的问题。
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最后不了了之。
在这场讨论中,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回归传统文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重建现代文化。
笔者认为,在当代我们应该更多地吸收一些西方人的观点和视角,了解他们在道德问题上的看法。
西方从建立资本主义一直到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历经了好几百年,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以来这种变化最为显著。
促成这一重要转变的思想上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康德以及康德的道德哲学。
因此,假如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也要经历这样一条发展道路的话,那么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可以从近代西方理性主义吸收很多值得借鉴的、对于国人来说将完全是崭新的东西。
提及康德道德哲学,中国人并不陌生,我们对它已经研究一百多年了。
但是笔者仍然觉得康德道德哲学还有很多东西我们没有触及到,还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事实上,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理论水平低下,主要是中国人在研究西方理论,特别是在涉及道德领域的诸多问题的时候,普遍呈现出一种浮躁的心理:认为我们中华民族在道德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这是一个应该由我们来发言的领域。
在这样的心态影响下,人们对西方道德方面的言论往往是一知半解,在并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忙于发挥去了。
笔者觉得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那些认为已经过时了、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的人物、思想(尤其是在道德领域),重新客观地、深入地去体察西方人的思想中所包含的真实意味。
笔者进行一番深入研究后发现,康德道德哲学里面关于道德立场、道德基础以及他对道德结构的理解跟我们中国人的完全不同,我们应该去体会隐藏在这些命题后面的东西对我们所具有的真正意义。
对康德的评价
对康德的评价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他对哲学和道德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康德的思想体系在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康德革命”,他的评价在学术界广泛存在争议。
本文将对康德的思想进行评价,探讨他的贡献和限制。
首先,康德的哲学思想在伦理学和认识论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伦理学方面,康德提出了“德行的目的论”,强调道德行为的自律性和普遍性。
他认为道德行为应该以理性的原则为基础,而不是基于欲望和情感。
这一观点引发了对道德普遍性的深入思考,对伦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康德的认识论思想以其“先验知识”的理论而闻名。
他认为,我们的认知能力不仅仅是通过经验获得的,还有一部分知识是先验的,是基于我们的认识结构和理性的。
这一观点对于认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后续哲学家对认识的本质和限制的深入探讨。
其次,康德的思想对于道德和政治哲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提出了“人人作为目的而不是工具”的原则,强调每个人都应被视为具有尊严和自主性的个体。
这一观点为后来的人权理论和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此外,康德的批判哲学对于解决哲学的一些根本问题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对于纯粹理性的界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于知识的可能性和限制进行了严谨的分析。
他的批判哲学不仅仅关注知识的问题,还关注伦理、美学和宗教等领域的问题,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
然而,康德的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争议。
首先,他的道德理论强调普遍性和自律性,但对于道德的具体内容和实践指导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
这导致了对康德道德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上的困难,使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受到了质疑。
其次,康德的先验知识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哲学家认为,我们的认知能力并不仅仅依赖于理性,而是受到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这些批评认为康德的先验知识理论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到我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和实践的重要性。
康德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理解
康德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理解康德,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叫叫的。
想象一下,夜空中繁星点点,那种美丽让人心醉。
康德就像是那个在星空下沉思的人,眉头微皱,眼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心中有种道德的力量,那种力量让他相信人类的理智和道德是不可分割的。
听起来有点复杂对吧?但其实道理很简单。
就像咱们平常讲的,干什么事都得有个准儿。
你想啊,天上星星那么多,咱得知道哪个星星是北斗,哪个是南斗,才能找到方向。
康德说过,咱们要用理智来判断对错。
说白了,就是得有一双火眼金睛,分辨是非。
他就像个道德的导航仪,指引咱们走在正确的路上。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咱们做的事情,内心其实有个小声音在提醒:“这是不是对的?”那就是咱们的道德感在作祟,像个老妈子一样,不停唠叨。
康德的理念告诉咱,别小看这声音,它可重要得很。
道德就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就像说,咱都希望在这个世界上能过得踏实点。
再说了,康德可不是个冷冰冰的哲学家。
他的思想里蕴含着一种温度,能让人感受到善良的力量。
想象一下,有时候咱们遇到麻烦,心里焦虑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突然听到一句“别怕,挺过去就好了”。
这就是康德想告诉咱的,面对道德的抉择,心里那股坚定信念绝对不能动摇。
道德不是一纸空文,而是能让咱们在生活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选择的指南针。
咱再聊聊这道德和自由的关系。
康德认为,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遵循道德法则。
听起来有点矛盾,其实不然。
你想,咱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想吃什么、去哪儿都可以,但要是这自由伤害了别人,那可就不行了。
康德希望咱们在追求自由的时候,别忘了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这就像是玩游戏,大家都想赢,但要是用不光明的方法,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咱们身边的朋友也会提出一些“灵魂拷问”,比如:“如果你看到有人摔倒了,你会伸手帮助吗?”这时候,咱心里就得有个小天平,权衡一下道德和个人利益。
康德希望咱能毫不犹豫地选择帮助他人。
就像是大雨倾盆,看到路人打着伞,你不想把他拉进自己的伞下吗?这就是那种道德感,令人动容。
浅谈康德道德神学的证明及其意义论文
浅谈康德道德神学的证明及其意义论文浅谈康德道德神学的证明及其意义论文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由《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大部分组成。
1781年,康德发表《纯粹理性批判》,希望指出人类的全部知识都是感官所得的感觉材料和人类知性先天固有的思维形式组合而成的,所以人类的一切知识只在经验中有效。
康德以此为由批判了理性神学关于上帝存在的种种证明,从而彻底批判了传统神学。
然而,康德又认为,理性不能证明这些信仰,也不能驳斥这些信仰。
一、康德在知识论层面对理性神学证明的批判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里把传统神学有关上帝存在的全部论证划分为本体论证明、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证明三大类型,然后逐一加以批判。
(一)对本体论证明的批判本体论证明试图从“上帝”这个观念推出上帝存在。
第一个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由 11世纪英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伦提出的,内容如下:即使是一个愚顽人,他心中也会有一个最完满的东西的观念;最完满的东西无所不包,也肯定包括存在,所以最完满的东西存在;这个最完满的东西就是上帝;因此上帝存在。
到了17 世纪,怀疑主义哲学家笛卡尔也提出了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我通过怀疑知道我不完满,那肯定有一个最完满的东西,而最完满的东西应该必然地包含着存在,因此上帝存在。
这个证明是安瑟伦的证明在近代的重现。
(二)对宇宙论证明的批判宇宙论证明由托马斯·阿奎那提出,是以批判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为基础的。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安瑟伦证明中的大前提(“上帝是最完满的东西”)使得这个证明充其量只能使原本信仰基督教的人更加坚定他们的信仰,而不能让不信仰上帝的人信服。
由此他作出了与本体论的“先天证明”完全相反的“后天证明”———“托马斯五路证明”,其中前四路证明都是宇宙论证明,在逻辑结构上具有同构性:(1)既然世界上每一物体的运动均需他物推动,那么追溯起来必有一个自身不动的第一推动者,构成了别的事物的动因,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的道德哲学内涵
【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的道德哲学内涵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和宗教之让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道德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道德哲学篇一浅谈康德哲学中道德和宗教的关系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和宗教之让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道德是宗教的前提,是宗教赖以树立的合理性基础。
另一方面,以道德为基础、以增进道德为目的的宗教又是道德实践的必要前提,是道德的必然归宿,也是有助于道德完善的。
而且现实世界中的有形教会――这种历史性的信仰,作为一种引导性的手段也可以不断否定其自身,以便最终清除掉自身的一切经验性因素,向纯粹的宗教信仰迫近,形成道德的神圣性,扭转社会风气,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一、道德与宗教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和宗教的概念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不同,有必要首先明确一下。
历来对“道德”一词的解释有很多种,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话语背景下,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都是传统的道德概念。
康德的道德与此不同,是指纯粹实践理性,“它的根基是纯粹的自由意志”。
纯粹实践理性的先天普遍规律是道德律,是真正能成为法则的道德律令。
纯粹实践理性的四条定理就县实践理性即道德的规定。
前两条是消极的,是说功利主义和幸福主义都不能成为法则。
第三条“能够提出这样一条实践理性的法则,就是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成一个普遍立法的原则”,“他就只能把这些准则思考为这样一些不是按照质料,而是按照形式包含有意志的规定根据的原则”。
而这样一种形式主义道德观正是康德的“道德不可避免地导入宗教”的关键所在,后面再详细阐述。
第四条定理是自律的原则,“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惟一原则反之,任意的一切他律不仅根本不建立任何责任,而且反倒与责任的原则和意志的德性相对立。
”“是说上面这样一条道德法则不是外人强加给你的,而是你的自由意志自己立法所制定的”。
康德哲学中的“宗教”并不是指现实生活中以有形教会和《圣经》为外化的基督教等宗教,而是一种纯粹的理性信仰。
浅谈道德在宗教中的重要性
浅谈道德在宗教中的重要性摘要:道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而道德在宗教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康德认为,宗教是道德和信仰的综合,道德不需要宗教,而且道德导致宗教。
由此可见,道德在宗教中的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宗教,道德,重要性一、道德的自足性康德认为,道德不需要宗教,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的序言中,康德指出:“既然道德是建立在人这种自由的存在物的概念之上,人这种存在物又正因为自由而通过自己的理性,把自己束缚在无条件的法则之上⋯⋯因此,道德为了自身起见。
(无论在客观上就意愿而言,还是在主观上就能够而言)绝对不需要宗教。
”[1]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道德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
康德先公设了人的自由意志,而道德如果想存在,就必须以自由的存在为基础。
“人这种存在物又正因为自由而通过自己的理性,把自己束缚在无条件的法则之上。
”[2]从这里看出,人必须要是自由的和理性的,才会以道德法则约束自己,而这一套的约束法则也正是人们可以享有自由的保证。
即道德的基础是建立在人的自由基础之上的,因此自由对于道德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道德是根据人的主观意愿建立的。
人们为了保障自己所享有的自由,所以就不得不建立一套法则来束缚自己,这样才能保证在这套法则之下,自己的自由可以得到保障。
最后,康德认为,道德是可以自足的。
“借助于纯粹的实践理性,道德是自给自足的。
”[3]在康德看来,理性的作用在于为道德立法,因为理性可以避免欲望和激情对人们的影响,来为行为规定合理的目的,而通过实践,才可以达到这些合理的目的。
人类的认识能力有限,只有在经验范围之内的事物才是人类可以认识的,经验范围之外的事物不是认识的对象。
因而,像宗教之中上帝这样处于人类经验之外的事物,人类是无法认识的,理性也是不能证明其存在与否。
同时,人自身先天地具有德性,这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是人作为理性存在者之根本。
出自人的德性的道德法则是客观的、普遍的,对一切人都永远有效,不以个人的特定状况而转移。
浅析康德道德法则及启示
浅析康德道德法则及启示作者:赵松涛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9期赵松涛(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洛阳 471000)摘要:本文通过对康德普遍道德法则的绝对命令、人是目的、意志自律的论述,分析了康德普遍道德法则形式上的重要性,指出了康德道德法则的意义:作为道德主体的人要明确责任义务,强化道德自律,内化道德信念,发扬道德理性的作用。
关键词:康德;道德法则;意志自律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9-0044-02现代社会日趋个体化和多元化,人们对利益中立化的追求,使其成员制定的目标具有自主性和个人特色,但对道德普遍性的要求一直没有停止,且更为强烈。
如何在这样一个“个人的目的”都被中立化的社会里,形成一种道德的共识,困扰着当代社会。
既然在今天人类一时或根本无法在多元化价值的道德规范上达成共识,那么为什么不能先在形式上(理性上)达成一致呢?康德的形式主义伦理学就提示了这种理性,它是不带有任何目的的、无条件的、形式的,它尝试描绘出一种理性准则,根据这个准则人们可以检验:我的个人行为是否能和所有人的目标相互共存,普遍适用。
一、康德的普遍道德法则康德的普遍道德法则排除了一切“质料”经验的内容,源于纯粹理性,所以它是普遍的、必然的,无条件地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道德法则。
康德称它是适用于一切人的“绝对命令”,是隐含在一切道德行为中的道德律,是纯粹形式的法则。
道德法则有三种不同层次的表述形式。
1.绝对命令“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一条普遍的自然法则”,这是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
其意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这条黄金法则之所以要以定言的形式向有限理性者下达命令,因为康德深知人不仅具有理性,而且也是一个感性体,物质性诱惑时常干扰和限制着人类的道德信念。
如何使道德的行为贯彻下去,惟一的方法就是有限理性者必须限制内心私欲官能的干扰,听从理性下达的命令,遵循道德法则。
浅谈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准则与道德法则.doc
浅谈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准则与道德法则论文关键词:康德道德准则道德法则论文在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里,有着“二阶的” 结构,一阶为准则,另一阶为法则。
康德认为,道德准则是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具体行为息息相关的规范性原则,即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它们只能“劝告”我们如何去做,但不能命令我们做什么;而道德法则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对全体个体有效的原理,是人的道德生活的终极根据,对于法则我们必须遵从。
在道德法则与道德准则的关系中,法则是形式, 具体的道德准则为内容,道德法则为道德准则之可能实现提供根据。
在康德的哲学研究中,寻找普遍有效性和绝对必然性, 不仅是科学知识方面的,而且是道德实践方面的。
康德之前的道德哲学充斥着道德情感主义和道德理性主义,前者如休谟,后者如笛卡尔,这两种道德哲学都不是康德所乐意接受的。
康德认为:“一切质料的实践原则本身全都具有同一种类型,并隶属于自爱或自身幸福这一普遍原则之下。
”并且这种质料的实践原则“都在低级欲求能力中建立意志的规定根据”。
不管是情感主义,还是理性主义,都和工具合理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康德提出实践理性这一概念对上述道德哲学加以反对,认为实践理性的根据就在于道德合理性上。
要想理解康德的道德合理性,我们必须转入他对准则与法则的区分上来。
康德认为,"每一个人都必须承认,一条法则如果要在道德上生效,亦即作为一种责任的根据生效,它就必须具有绝对的必然性。
”而这种必然性的保证就是康德所强调的与一切经验性的东西完全划清界限,剔除一切经验性的质料。
因此,“责任的根据在这里必须不是在人的本性中或者在人被置于其中的世界里面的种种状态中去寻找,而是必须先天地仅仅在纯粹理性的概念中去寻找;而且其他任何建立在纯然经验的原则之上的规范,甚至一种在某个方面具有普遍性的规范,只要它在极小的部分上、也许仅仅在一种动因上依据经验性的根据,就虽然可以叫做一种实践的规则,却不可能叫做一种道德的法则。
”这是康德区分准则与法则的最初表述,同样在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里,康德详细地阐述了这一区分,并将这一区分作为其整个实践理性批判的概念基础。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摘要很多古代哲学思想都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所以现代社会要以史为鉴,用古代哲学思考现代社会,吸取以前哲学派别的经验教训,现代哲学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可以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了解、研究了古代哲学,就能明白现代哲学从哪儿来的,怎么来的,预测哲学怎么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这对于开阔人们的视野,思维方式及看问题的视角都有重要的意义。
而康德在后世的影响非常广泛。
整个西方哲学界,不管是大陆哲学还是英美哲学,都受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反对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发挥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这都是由它所带来的一种风气。
所以有人说,康德就是一个蓄水池,所以以往的哲学都流向他这里,所有后来的哲学都从他这里流出来。
指导今天,全世界人们都公认,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前言“有两件事情我愈加反省便愈以新而不断增加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的心灵,这两件事情便是:在我们上面的充满星辉的天空以及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是1880年在重修康德墓时,将这段《实践理性批判》的结束语刻在墓碑上。
在哲学史上,康德以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闻名于世界,是近三百年来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
其实,作品是作家人格和精神的体现,也是构成人生的重要部分。
尤其对康德这位留下这么多不朽作品的哲学家而言,想深入认识他的精神世界、他的哲学对社会的现代意义,就得深入了解他的主要著作。
康德是18世纪末德国古典哲学家,他所建立的哲学体系,是西方哲学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
康德哲学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而且至今不朽。
整个西方哲学界,不管是大陆哲学还是英美哲学,都受康德哲学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反对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发挥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这都是由它所带来的一种风气。
所以有人说,康德就是一个蓄水池,所以以往的哲学都流向他这里,所有后来的哲学都从他这里流出来。
指导今天,全世界人们都公认,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是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道德哲学对于现代道德体系的确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康德的道德哲学包含了他对理性和自由的理解,以及他所提倡的道德原则——“以人为目的,而非以人为手段”。
首先,康德的道德哲学强调了理性和自由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是自由意志的持有者,而且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理性能力。
因此,人应该根据理性的标准行事,而非随意地行动。
康德还认为,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行动,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其次,康德的道德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所提倡的“以人为目的,而非以人为手段”的道德原则。
康德认为,人是唯一的价值,而所有的物质和其他事物都只是手段,用来服务于人。
因此,人在行动时不能将他人或自己作为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应该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最终目的,这也就是“以人为目的”的道德标准。
最后,康德的道德哲学还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实践指导。
例如,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几点:首先,我们应该以人为目的,并珍视人的价值。
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需要尊重、信任和支持他们,不利用他们或欺骗他们。
其次,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标准来行事。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运用常识和理性来思考我们的行为是否有益于自己以及他人,并为我们的行为负责。
最后,我们应该充分发扬自己的自由意志。
康德认为,人类应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受制于环境或外部因素。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决策权,积极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总之,康德的道德哲学激励我们去珍惜人的价值、以理性为准绳、发扬自由意志。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理念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就能更加积极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并创造更加美好、公正、自由的社会环境。
康德哲学主要观点
康德哲学主要观点(实用版)目录1.康德哲学的背景和意义2.康德的三大批判3.康德的道德哲学4.康德的审美哲学5.康德的哲学影响正文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康德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可从他的三大批判、道德哲学、审美哲学等方面进行分析。
1.康德哲学的背景和意义康德生活在启蒙时代,这个时期哲学的主要任务是探讨人类的认知能力。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是在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探讨人类认知世界的可能性和范围。
他试图通过研究人类认知的先验条件,来确定知识的本质和局限。
2.康德的三大批判康德的三大批判分别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其中,《纯粹理性批判》探讨了人类认知的可能性和局限,主张知识是经验与理性的结合;《实践理性批判》则主要讨论了道德行为和伦理问题,提出了康德的道德哲学基本原则;《判断力批判》关注审美和目的论等问题,提出了美感的自然目的性观点。
3.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的道德哲学强调道德行为的本质与动机,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律令”和“道德自由”的观点。
他认为,道德行为应该遵循普遍性的道德规律,而不是基于个人利益或欲望。
康德总结了三条先验的道德原则:1)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2)不要将他人作为手段,而应作为目的来尊重;3)行动的原则应该是你的意志所遵循的规律。
4.康德的审美哲学康德的审美哲学关注美感和艺术的本质。
他认为,美感是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它源于人类对自然或艺术作品的自由欣赏。
在美感中,人类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将感官体验转化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康德认为,美感和艺术创作的目的是展现自然界的目的性和和谐性。
5.康德的哲学影响康德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道德哲学为现代伦理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他的审美哲学为现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此外,康德的哲学观点还对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哲学流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康德对道德的定义
康德对道德的定义
康德(Immanuel Kant)是西方伦理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他对道德的定义和解释在伦理学和哲学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
在康德看来,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人们所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和原则,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康德对道德的定义。
1、道德本质是自律
康德认为,道德的本质即是自律。
人类作为一个自主的存在,必须自我约束和掌控自己的行为,以遵守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
康德指出,只有那些能够自我控制和管理自己行为的人,才能真正地遵守道德标准,并成为一名优秀的道德人。
2、道德的依据是人类理性
康德认为,道德的依据来源于人类的理性。
道德准则并不是来自于感性的情绪和欲望,而是基于理性、逻辑和思考的方法所得出的准则。
康德认为,人类具有一种旨在遵守道德的自然本能,这种本能的来源就在于人类的理性。
3、道德的普遍性
康德认为,道德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准则,并不仅限于某个特定的文化、种族或群体。
他认为,道德应该是独立于个体的感受和主观意识中,具有客观普遍性的准则。
道德的普遍性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遵守道德准则,而不管他们的背景如何。
4、道德的纯粹性
康德认为,道德并不是一种基于利益和动机的行为。
他认为,道德是人类行为的纯粹表现,不应该受任何利益或动机的影响。
人类应该在道德准则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责任感和义务来行动,而不是受任何人或物的诱惑。
综上所述,康德对道德的定义是基于人类理性、自律和普遍性的。
他认为,人类应该在道德准则的指导下,行动自律、不受任何人或物诱惑,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道德人。
解读康德德性义务中的道德哲学
解读康德德性义务中的道德哲学康德的德性论思想在西方伦理学史的地位十分独特。
一方而,他是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家批判和责难的对象;另一方而,他又可以被视为当代西方规范美德伦理学发展的源头。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康德赋予德性品质一种新的独特内涵,这不仅扭转了古希腊传统德性伦理学以行为者为中心的思维路径,更开启了现代从行为本身来思考道德德性的伦理新视野。
因此,再次反观康德的德性论思想,对于我们全而理解德性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完整地看待当代德性伦理学新近涌现的各种德性伦理思潮不无启发。
一、对传统德性观的批驳康德在重新确定德性概念之前,对长期以来流行的德性观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传统德性观至少存在着三个方而的错误认知。
第一,认为只有一种德性,并且只有一种恶习。
从纷繁多样的现象中提取统一的普遍本质,是古希腊哲学传统的典型特征,这决定了人们对德性问题的思考也不会停留在对德性多样现象的探讨上。
当苏格拉底询问什么是德性时,他对于曼诺的回答立刻提出了质疑:本来只寻一个德性,结果却从那里发现潜藏着的蝴蝶般的一群德性。
苏格拉底的这种责难态度,事实上反映出古希腊哲人对德性统一性问题的探求和追问。
而后来功能性德性概念的提出,使德性的统一最终成为可能。
多元多样的甚至相互冲突的不同德性,在这一概念之下逐渐统一到知识、正义和幸福的终极目的之上团。
然而,对于这种从多中求一的做法,康德虽然没有否认但是也不赞同。
他认为,德性既不是理性知识,也不是幸福追求,而是理性意志的道德力量,是遵循道德法则的义务强制。
因此,在理念上(在客观上)只有一种德性(作为准则的道德力量),但在事实上(在主观上)却有大量具有异质性状的德性于是,在纯粹实践理性的基础上,康德把德性的形式(绝对命令)和德性的质料(意志目的)结合起来,解决了德性的一和多的问题:德性的形式是一,这种一和其质料的结合形成一的多。
德性一和多的实质体现的是纯粹实践理性对自由任意的斗争和净化。
第二,把德性设定为两种恶习之间的中道。
历史上100位思想家系列之:康德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道德观
历史上100位思想家系列之:康德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道德观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奥地利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
01康德说: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关于道德的讨论,在东西方哲学界,很多思想家都有过精彩的论述。
苏格拉底说,道德即知识,或者说美德即知识,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知识,能明辨是非的人,才能称得上有道德的人。
而我们东方的儒家思想也特别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孔子在《论语》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志存高远,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要以道德为准则。
可见道德观在东西方思想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那如何评估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呢?关于道德评估,康德有两条原则。
第一是“普遍性”原则;第二是“目的性”原则。
如何理解康德的这两个道德原则,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著名的“电车难题”。
说的是在一辆高速行驶的电车前方的铁轨上有五个人,而你和一个胖子正站在电车前方的天桥上,如果你将这个胖子推下天桥,可以阻挡电车并挽救那五个人的性命,但这个胖子会因此而丧生。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如果按照康德的道德原则,那么他是不会推胖子下去的,不会去因为牺牲一个无辜的人而挽救其他五个人。
因为,按照道德的普遍性原则,如果一种行为在道德上是错的,那么对任何人都是错的;如果一种行为在道德上是对的,那么对任何人都是对的。
所以,如果你是那个胖子,你当然不愿意被推下去,那么这么做就是不道德的。
其次,按照目的性原则,康德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该仅仅被视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所有,你一旦把胖子推下去,就意味着你把胖子作为挽救其他五个人的一种手段,这样做也是不道德的。
所以,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
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了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的目的而做的事情,并不能认为是道德的行为。
论康德伦理思想的来源和对现代的意义
论康德伦理思想的来源和对现代的意义康德思想的重要性在当代理论界是众所周知的。
形形色色的现当代哲学思想在不同程度上都渊源于康德,自由、主体、实践理性、善良意志、意志自律以至“绝对命令”,在康德那里是相通的概念,正是这种独立于客体的概念,给道德奠定了基础。
在康德纯粹理性所划分的学科体系中,道德形而上学是作为伦理学的纯粹部分而存在的,它关注的是人的终极目的,涉及的是人的全部使命,体现的是人的高贵和尊严,所以它优越于人类理性的任何其他追求,而其他学科都要为这个最高目的服务,也成为整个康德伦理思想的起点。
一康德的思想,如日本学者安倍能成所说:康德“在近代哲学上恰似一个处于贮水池地位的人。
可以这样说,康德以前的哲学皆流向康德,而以后的哲学又从康德这里流出的”。
康德思想研究早已经是一种“显学”,似乎人人都能对康德的思想说点什么。
伦理学在康德整个思想体系中属于另一个方面,在康德思想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由牛顿转向卢梭,由自然科学及其哲学意义转向人的精神世界的探求。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康德的伦理学,都认为其重要性不能和他的认识论研究相比,甚至认为康德伦理学只不过是形式主义而已。
基于这样的事实,康德思想对于我们,可以说还是处于晦暗不明的状态之中。
那么,康德哲学思想主要是认识论还是伦理学呢?他在构造其“批判哲学”时,虽然首先着手于认识论,但就康德个人主观上来说,伦理学显然高于认识论。
在康德的主要伦理学著作中,即《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785)、《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道德形而上学》(1797),它们的共同任务就是建立实践的最高法则以及论证道德法则乃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原理,旨在建立道德形而上学。
在康德纯粹理性所划分的学科体系中,道德形而上学是作为伦理学的纯粹部分而存在的,它关注的是人的终极目的,涉及的是人的全部使命,体现的是人的高贵和尊严。
所以它是优越于人类理性的任何其他追求的,而其他学科都要为这个最高目的服务,由此也成为整个康德伦理思想的起点。
康德的道德哲学近现代哲学中的伦理学重要篇章
康德的道德哲学近现代哲学中的伦理学重要篇章伦理学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道德和伦理原则的研究。
而在伦理学的发展中,康德的道德哲学被认为是其中的重要篇章。
本文将从康德的道德哲学的起源、基本原则以及其在近现代哲学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康德的道德哲学的起源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的哲学家,他的道德哲学主要体现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和《实践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中。
康德的道德哲学被称为“康德伦理学”或“康德道德论”,强调人类理性的作用和道德的内在性质。
康德的道德哲学基于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结合。
他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应该基于通过纯粹理性推论出的普遍准则,并且这些准则是通过实践理性来应用的。
二、康德道德哲学的基本原则康德的道德哲学建立在一系列基本原则上,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道德定律,即“行为应当根据一般化的原则进行”。
这意味着一个道德行为应该是可以普遍适用的,并且不违背道德原则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可以采取这种行为。
康德还提出了人类理性的四个重要特征,即自由、合理、道德和尊严。
他认为人类理性使人能够超越自身的欲望和感官冲动,从而做出基于道义原则的决策。
三、康德道德哲学在近现代哲学中的重要性康德的道德哲学在近现代哲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康德对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即从人类理性出发推导出普遍准则,使伦理学与其他学科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其次,康德的道德哲学强调道德的内在性质,即道德不应该仅仅是基于外在的规范或权威,而应该根植于人类理性和道德原则。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伦理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后,康德的道德哲学还对现代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例如,在应用伦理学中,康德的道德定律可以作为判断行为是否道德的标准,有助于解决一些实际的道德困境。
综上所述,康德的道德哲学是近现代哲学中的伦理学重要篇章。
概括康德的思想主张
概括康德的思想主张康德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道德律,一种是知识律,另一种是道德律。
前者是人的认识所固有的道德原则,后者是人们判断行为善恶的道德原则。
这就是所谓的“实践理性”和“规范理性”的统一,即先天理性和后天理性的统一。
1、康德是理性主义哲学家。
他强调理性作用,他以人类理性为出发点去探求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知识体系,建立起了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体系,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近代哲学发展的方向。
他第一个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使其唯物主义哲学体系进入系统化。
2、康德是彻底的自然神论者,其宗教观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他反对信仰有超自然的力量或主宰,并且不相信来世,认为在今生一切都已经决定了,没有什么可以补救的余地,因此,他不赞成那些空想的宗教活动,认为所谓教徒的虔诚心,对于获得幸福并无益处。
但他同时又把未来寄托在天意和宿命论上面。
他说:“人是自然界中的最高因素,而自然界是上帝的表现,因此,我必须承认,对于人这样一种有机体,它要求只能是这样:相信自然界,归顺自然,而不企图支配自然。
但由于自然规律是绝对的,而自然界本身永远处于变动之中,人的因素的主观能动性就给人自己增加了许多选择的自由,但在这些自由中也包含着各种束缚,从而构成了人们的无穷无尽的欲望,因此人们就不断受到外界事物的引诱,导致人们犯错误,形成罪恶。
因此,人的改造自然必须把外部力量同内部力量结合起来。
”但在他的理论中仍保留着宗教的成分。
3、康德是批判主义哲学家,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
他反对不以研究自然界为目的的理性主义;反对经验论;反对先验论;批判狭隘经验论和神秘主义,重视人的理性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他强调指出,理性能够正确地解决认识论中的矛盾,是人类理智的最高表现,也是科学进步的根本标志,提出了天赋观念论,强调人的道德责任感。
他反对经院哲学和神秘主义,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康德的哲学思想具有明显的德国特色,他总结和继承了前人的唯物主义思想,建立了更加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近代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康德道德神学的证明及其意义
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由《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大部分组成。
1781年,康德发表《纯粹理性批判》,希望指出人类的全部知识都是感官所得的感觉材料和人类知性先天固有的思维形式组合而成的,所以人类的一切知识只在经验中有效。
康德以此为由批判了理性神学关于上帝存在的种种证明,从而彻底批判了传统神学。
然而,康德又认为,理性不能证明这些信仰,也不能驳斥这些信仰。
一、康德在知识论层面对理性神学证明的批判
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里把传统神学有关上帝存在的全部论证划分为本体论证明、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证明三大类型,然后逐一加以批判。
(一)对本体论证明的批判
本体论证明试图从上帝这个观念推出上帝存在。
第一个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由11世纪英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伦提出的,内容如下:即使是一个愚顽人,他心中也会有一个最完满的东西的观念;最完满的东西无所不包,也肯定包括存在,所以最完满的东西存在;这个最完满的东西就是上帝;因此上帝存在。
到了17 世纪,怀疑主义哲学家笛卡尔也提出了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我通过怀疑知道我不完满,那肯定有一个最完满的东西,而最完满的东西应该必然地包含着存在,因此上帝存在。
这个证明是安瑟伦的证明在近代的重现。
(二)对宇宙论证明的批判
宇宙论证明由托马斯阿奎那提出,是以批判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为基础的。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安瑟伦证明中的大前提(上帝是最完满的东西)使得这个证明充其量只能使原本信仰基督教的人更加坚定他们的信仰,而不能让不信仰上帝的人信服。
由此他作出了与本体论的先天证明完全相反的后天证明托马斯五路证明,其中前四路证明都是宇宙论证明,在逻辑结构上具有同构性:(1)既然世界上每一物体的运动均需他物推动,那么追溯起来必有一个自身不动的第一推动者,构成了别的事物的动因,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2)万物作为一个结果都有起因,这些原因的上溯停止于一个自因的存在者,它是构成万物存在的终极因,这个终极因就是上帝。
(三)对目的论证明的批判
在论证了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和宇宙论证明的不可能性之后,康德说道:如果无论是一般事物的概念,还是任何一个一般存在的经验,都不能提供所需要的东西,那就只剩下一种办法了,即试一试一个确定的经验、因而现存世界的事物的经验,它们的性状和秩序能否提供一种证明根据,有助于我们可靠地达到对一个最高存在者的存在的确信。
托马斯阿奎那的第五个证明就是这样一个目的论证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包括许多无生物都在完成目的,因此必有一个最高智慧存在,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趋向一个最终目的,这个最高的智慧就是上帝。
二、康德在道德论层面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方法论中,曾把人类理性在思辨和实践这两个方面的一切兴趣概括为三个的问题:1.我能够知道什么(《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解决该问题)?2.我应当做什么(《实践理性批判》主要解决该问题,并为解决第三个问题进行奠基工作)?3.我可以希望什么(《判断力批判》进一步论证该问题)?这三个问题最终指向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假设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即我实践了我的道德之后,我可以希望得到怎样的幸福呢?这就涉及到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知识,同时也正是道德界限内的宗教知识。
康德认为,道德本身是自足的,然而它不可避免的要导致宗教,这一命题成为了他宗教哲学的出发点。
(一)道德律
康德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理性动物,我们同自然物是有区别的,这主要表现在我们行动的合法则性与自然物行动的合法则性的不同。
有理性者的行动不像自然物那样按照自然法则运作,而是通过意志来指导,即按照对法则的表象来行动,因而是一个合乎目的性的过程,这是实践理性的特点。
但是,如果一种意志除了受到实践理性的规定外,还受到经验或者爱好的影响(这时的意志就是偏离法则表象的和具有偶然性的了),那么实践理性的规定对于它来说就成为了命令,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假言命令,是为了达到某个具体目的而作出的实用性劝告,这种命令因为它是有条件的运用实践理性而使其法则失去了绝对的普遍性;二是定言命令,是不以意图为条件而直接决定人的行为、不涉及行为质料而只关乎行为的形式的,这种命令因为它是出于纯粹的实践理性的、无条件的而成为了绝对命令,要求人们只按照你同时也能够愿意它成为一条普遍法则的那个准则去行动,这就是建立在绝对命令之上的道德律。
(二)至善作为康德道德神学的核心问题
在道德律的基础上,康德着重对至善概念进行了分析,这实际上也是康德在道德论论证中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正因为人同时受到自然律支配而追求幸福,受到道德律支配而追求德行,所以对人类的实践理性来说,幸福与德行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而只有在道德的基础上同时达到了幸福与德行的完美结合,才能称之为至善。
这是因为,在康德看来,善的概念除了包含理性的道德律,还同时包含有感性因素在内。
德行无可争辩是善的最高等级,但德行本身由于严格受绝对命令要求是排除了感性的善,所以它并不是最完满的(至善)。
只有加上感性层面的、与德行相匹配的幸福才能构成完满的善即纯粹实践理性客体的无条件的总体,或简言之,是实践理性的真正客体。
(三)基于至善基础上的悬设上帝存在
我们看到,在人类的实践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矛盾:追求德行的自由意志总是受到追求幸福的肉体的感性部分的制约,从而违背道德。
康德认为:肉体所追求的幸福是当下满足: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困了睡觉这一类需求的达到是很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人同时又要追求德行,这却是很难达到的。
因为道德自律所指向的最高的道德境界是要求人类摆脱外在的束缚和诱惑来完成的,这个过程往往很艰难,需要修炼。
而且我们发现在这个世界上,追求德行的人往往在肉体上是不幸福的,而追求幸福的人往往是以践踏道德为前提的。
三、康德道德论证明的意义
(一)对传统神学的扬弃
从道德的需要引出上帝存在,在西方早已有之。
从思想渊源上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善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及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英国莎甫茨伯利、哈奇森等人的道德情感理论,霍布斯、洛克、休谟等人的经验主义道德理论。
从宗教根源本身出发,则不可忽视《圣经》里关于良心和天赐的道德教诲,即道德义务是神圣的命令。
(二)对宗教道德根基的建立
康德认为,若像传统的本体论证明那样,企图用人类有限的认识能力去证明无限的上帝的存在是十分荒谬的。
康德所作的道德论论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证明,康德并没有声称道德的存在为有神论提供了理论的证据(theoretical evi-dence),而只是说,如果某人作为有理性的、实践的存在者而负有道德责任的话,那么上帝存在就成了必要的悬设。
所以,康德的论证应归类于实践性的道德论论证(practical moral arg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