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合集下载

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背景1.1 省环保产业状况1.1.1 工业废物产生情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省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龙头,优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在的众多跨国公司投资建厂,为地方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众多企业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工业废物,部分企业建设了规的处理处置设施,能够确保工业废物得到有效处理;但也有少数企业产生的工业废物品种多、成份复杂,建设综合废物处理设施投资巨大,且运行成本高,企业难以承受,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有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置。

根据国家环保局统计结果,2005年省工业废物产生量超过6400万吨,其中,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21万吨,综合利用量为18万吨,处置量1.77万吨,排放量4.55万吨。

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危险废物种类占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37大类,数量较多的有HW01-医院临床废物、HW08-废矿物油、HW09-废乳化液、HW17-表面处理废物、HW34-废酸、HW35-废碱、HW41-废卤化有机溶剂、HW42-废有机溶剂。

1.1.2 再生利用以及处理处置现状截至2007年,全省共有20个单位获得危险废物收集、储存、处置资质,各单位经营围较狭窄,以废矿物油再生利用居多,其次是含镍、铜、铅等重金属工业废物的处置,资质围尚不足废物种类的一半,大量的废物需要转移到外地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增加了企业处置成本,同时,长距离运输也增加了运输风险。

根据了解,大多数进行废物处置的单位没有建设废水处理设施,也有少数单位建设简易的废水处理设施,对于在收集、储存、再生利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产生的废水进行简易处置,通常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要求,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许多从事废物处置的单位基础设施没有配套,且没有应急设施,对于突发性泄漏、失火等难以合理救援,容易引发重大环境事故。

相对于发达省市,在工业废物再生利用和处理处置方面,省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资质围难以满足废物产生单位的处置要求。

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及目标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环境保护任务尤为紧迫。

为了积极应对环境挑战,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我们拟设立一个环保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旨在集聚环保科技研发、制造、培训等相关产业,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项目规划及优势1. 项目规划本项目将选址在国内一个有较大发展潜力、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占地面积约1000亩。

项目将建设环保科技研发中心、生产制造基地、培训中心等主要功能区,同时规划建设绿化景观区、商业服务区、展示区等附属设施。

2. 产业优势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本项目将致力于研发和生产绿色环保产品,重点推动以下产业的发展:(1)节能产业:开发生产节能型家电、建筑材料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

(2)环保材料产业:研发生产可降解材料、无毒无污染材料,替代传统污染材料。

(3)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4)环保服务业:提供环境监测、环保咨询等专业服务,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三、项目推动措施1. 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制定鼓励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包括税收减免、资金扶持、技术创新支持等,为项目提供有力保障。

2. 人才引进与培养拟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环保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项目。

吸引国内外环保领域的专业人才,提升项目研发和管理能力。

3. 产学研合作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

通过合作,使项目能够更好地吸纳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4. 环保宣传与推广加强对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各类环保论坛和展览活动,提高公众对环保产业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市场需求,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建设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环保利用项目建议书-写作模板 (一)

建设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环保利用项目建议书-写作模板 (一)

建设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环保利用项目建议书-写作模板 (一)建设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环保利用项目建议书-写作模板一、背景分析二、项目可行性分析三、项目优势四、项目设施五、市场前景及盈利情况六、项目对环保的重要意义七、项目实施计划及经费需求八、项目营销策略九、总结一、背景分析农林废弃物是一种热门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农林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

农林废弃物的环境污染是全球性的,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也是阻碍经济发展。

所以,建设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环保利用项目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建设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环保利用项目,从可行性分析角度,项目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农林废弃物有机成分很高,在可再生资源种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且,农林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建设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环保利用项目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将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最重要的,农林废弃物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可持续性。

三、项目优势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环保利用项目具有以下优势:(1) 利于环保优先,安全可靠,减少环境污染。

(2) 资源利用效益高,对环境污染和浪费的问题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3)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升就业水平。

四、项目设施建设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环保利用项目需要一些设施,包括:(1) 医疗废弃物处理设施(2) 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3) 林业废弃物处理设施(4) 城市垃圾处理设施(5) 研究和技术开发设施五、市场前景及盈利情况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环保利用项目的市场前景非常好。

在未来的10年内,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收入将持续增长。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政府环保政策将催生许多商机。

六、项目对环保的重要意义建设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环保利用项目,对于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建议书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建议书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建议书尊敬的领导:我受命起草本次建议书,向您推荐一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

建筑垃圾是建筑施工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浪费了大量资源。

本项目旨在通过建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厂,通过技术手段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材料,实现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达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建筑工地和拆除工程带来的建筑垃圾数量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每年的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5亿吨,其中大部分被填埋或堆放在露天场地,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与此同时,我国对许多常见的建筑材料仍然依赖进口,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本项目的目的是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清理和再生利用,从而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减少新资源的开采和节约能源。

通过建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厂,可以实现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生产出可再利用的材料,如再生砂、再生骨料等,满足建筑行业对材料的需求。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项目概述1.项目内容:建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厂,对建筑垃圾进行加工处理,生产可再利用的材料。

2.项目地点:选择在城市郊区或城市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区建设,以方便建筑垃圾的收集和运输。

4.项目周期:预计建设周期为2年,运营期为30年。

三、投资分析1.投资额:项目总投资为5000万元,其中建筑和设备投资为3000万元,流动资金为2000万元。

2.盈利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每吨建筑垃圾处理收益约为200元,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厂年运营时间为300天,每日处理量为3000吨,年处理量约为100万吨。

预计年收入为6亿元。

3.成本分析:建筑和设备投资约为3000万元,年运营成本包括人员工资、能源消耗、设备维护等,约为2000万元。

4.投资回报期:预计投资回报期为5年。

四、风险分析1.技术风险:项目中使用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是否成熟可靠,需要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和试验。

2.环境风险: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噪音、污水等环境污染,需要进行严格的环境管理和保护。

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议书尊敬的领导:我们是一群致力于环保事业的年轻人,我们有一个远大的梦想,就是建设一个绿色环保产业园。

该项目建议书旨在为我们的梦想寻找支持和合作伙伴。

以下是我们的建议:1. 项目描述绿色环保产业园是一个涵盖环保技术研发、环保产品生产、环保教育推广、环境保护咨询等多项活动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该项目致力于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保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 项目意义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促进人民福祉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点。

该项目将为此做出贡献,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环保产业的成长。

3. 项目规划(1)规划面积该项目规划面积为500亩,其中,用于生产的厂房面积约为100亩,研发中心和生态公园面积各为50亩,其余用于生活区和道路等设施面积。

(2)套路设计该项目主要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①研发中心:由环保专家、技术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组成,致力于环保技术研发、产品改进等活动。

②生态公园:以绿色生态为主题,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创建一个集休闲、教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公园。

③生产厂房:生产厂房主要有制造环保产品、绿色建材厂房、绿色家具厂房等。

④科技转化平台:搭建一个技术交流、产业互通、智力资源共享、政策研讨等平台。

(3)环保产业园的发展方向由绿色低碳经济的模式为基础,重点发展环保产业。

该园区主要发展环保技术研究开发、环保产品制造、环保供应链管理、环保设备、环保工程管理等方向。

具体包括:①环保技术研发:包括建筑节能技术研究、节能照明、环保化学品、新能源与清洁能源等。

②环保产品生产:包括紫外线水处理设备、光触媒净化器、空气净化器、新型环保建材等。

③环保设备:包括废水处理设备、废气治理设备、噪声控制设备等。

④环保工程管理:包括环保项目投资、环保项目设计、环保工程施工等。

4. 目标和发展战略该项目的目标是成为全国绿色环保产业园区,构建环保产业集聚平台和行业科技转化平台;推广绿色低碳经济模式,为推动区域环保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废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

废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一)

废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一)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废旧资源的综合利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推进废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书。

一、项目背景介绍废旧资源的综合利用是指通过对废弃物进行再生、再利用等手段,使其再次具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价值的过程。

目前,我国废旧资源的利用率仍较低,资源浪费现象依然严重。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废旧资源的潜在价值,我们拟建议一项废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废旧资源综合利用方案;2.通过废旧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降低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3.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和实施方案1.主要内容a.废旧物料回收:开展废旧金属、纸张、塑料等物料回收工作,通过分类回收,将各类废旧物料转化为再生资源。

b.再生资源加工:将回收的再生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制成高附加值的再生产品。

c.再生产品销售:销售再生产品,使其重新进入市场循环。

2.实施方案a.项目筹备:成立项目组,进行市场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制定项目计划。

b.设备采购:根据项目实施计划,进行设备的采购以及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c.生产运营:开展废旧物料回收、再生资源加工、再生产品销售等生产运营工作。

d.质量管理: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产品质量。

e.市场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推广再生产品,让市场了解和认可该产品。

四、项目预期效益1.环境效益:通过废旧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经济效益:通过废旧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社会效益:通过废旧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提高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本项目通过废旧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带来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

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该项目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项目建议书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项目建议书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项目建议书1.项目背景和目标建筑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其生产活动也使建筑垃圾产生量大、种类多。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5亿吨,而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长。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该项目旨在通过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促进可持续发展。

2.项目内容和方法(1)建筑垃圾分类与收集:建立建筑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分别对混凝土、砖瓦、木材等不同种类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2)资源化处理技术:引进先进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包括筛分、破碎、精选等工艺,通过将建筑垃圾中的可回收物质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对有害物质进行处理。

(3)资源化利用产品开发:通过资源化处理得到的产品可以作为原材料用于建筑、路基、石料等领域,还可以开发再生砖块、再生混凝土等新型建材,满足市场需求。

(4)宣传和推广: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让更多人参与到资源化再生利用的行动中。

3.预期效益和经济可行性分析(1)环境效益:减少建筑垃圾的填埋量,降低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经济效益:通过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可以降低建筑材料的生产成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开发和销售再生建材可以带来经济收益。

(3)社会效益: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4.实施计划和组织机构(1)实施计划:按照建设周期划分为前期准备、建设施工、试运行和正式运营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项目筹备、政策研究等;建设施工阶段包括场地招商、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等;试运行阶段进行测试和改进,最后进入正式运营阶段。

(2)组织机构:设立项目管理团队,由专业团队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5.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1)市场风险:建筑行业市场波动导致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市场需求不稳定。

固废治理项目建议书编制

固废治理项目建议书编制

固废治理项目建议书编制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固废治理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固废治理方案,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项目目标1. 减少固废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2. 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3. 提高固废治理的效率和能力,满足城市化进程中的固废处理需求。

三、项目内容1. 固废分类收集:建立固废分类收集系统,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废等的分类收集和运输,确保固废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2. 固废处理设施建设:建设固废处理设施,包括焚烧、填埋、堆肥等设施,以及固废资源化利用设施,如生物质能利用、废旧物品再利用等,实现固废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3. 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固废治理项目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对固废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固废治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4. 政策法规支持:加强对固废治理的政策法规支持,制定相关的固废处理和利用政策,鼓励和支持固废处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设施建设。

5. 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加强对固废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固废治理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固废治理的良好氛围。

四、项目建议1.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固废治理项目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引导和规范固废治理项目的发展。

2. 科技创新和设施建设:加强对固废处理技术和设施的研发和建设,推动固废处理设施的更新换代,提高固废处理的效率和能力。

3. 环境监测和评估:加强对固废治理项目的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固废治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4. 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加强对固废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固废治理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固废治理的良好氛围。

五、项目效益1.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固废治理项目的实施,减少固废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建议书模板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建议书模板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项目建议书模板一、项目背景和目标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产生。

根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超过10亿吨,其中一部分由于管理不当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项目旨在通过建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系统,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降低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并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项目目标:1.建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系统,实现建筑垃圾资源的高效利用;2.研发并推广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回收率和利用效率;3.推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4.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

二、项目内容和计划本项目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内容:1.建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系统:通过建立建筑垃圾收集、分类、处理和再生利用的完整流程,形成闭环再生利用体系。

2.研发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通过技术创新,研发高效、环保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回收率和利用效率。

3.建设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基地:在合适的地方,建设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基地,配备先进的处理设备和设施,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

4.推广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模式:将成功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模式推广应用到其他地区,形成良好的案例和经验,推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业发展。

5.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举办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认知和环保意识。

项目计划:1.第一年: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争取政府支持和资金。

2.第二年:启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系统建设,研发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

3.第三年:完成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基地建设,推广应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模式。

4.第四年:深入推进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业发展,加强宣传和教育活动。

5.第五年:总结项目经验,形成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标准和指导文件,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三、项目预算和效益项目预算:本项目共计预算5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建设基地、购买设备、研发费用、宣传和教育费用等。

固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项目

固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项目

关于建立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分析报告(徐工集团筑路机械产业示范基地)山东弘衡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10月关于建立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分析报告一、项目概况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拟以建立年处理200万吨固废循环再利用项目和互联网站为依托,形成新型环保建材为集群的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采用新型模块化经营管理模式,利用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管理手段,形成可复制式模块化产业园,同资本市场进行嫁接,走出滕州推广至全国市场。

根据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政策的思路,真正形成资本运作与实体经济共同呼应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条从固废收置处理到建筑原材料供应的新型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1、随着滕州市城市规划建设“东拓、西提、北延、南融”战略的逐步深入,旧城改造等各项建设项目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与日俱增,而相应的处理消纳能力明显滞后,对城市生态环境、市容卫生管理以及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和市民居住环境;以往处理建筑垃圾的主要处置方式仍是填埋处理,这耗用大量的征地及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

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面对国家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以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需求,我国建筑原材料日趋短缺,国家、省、市以及各地方部门先后出台各项循环经济法规和政策,以推动固废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项目。

建筑垃圾如果得到资源化利用既符合当前循环经济新发展理念,又能保护环境、创造价值、带动就业,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3、我国现有固废处理企业依然采用传统行业模式,暂时没有企业在此行业内进行创新经营,极大的限制了行业的发展规模。

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一旦建成,其所具备环保、智能、大数据管理、互联网应用、资本运作的优势特点,奠定同行业内绝对领先地位。

4、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的达产后,将会给当地政府部门带来可三、项目流程概况固体废弃物↓固废处理↓建筑原材料↓↓↓工程施工四、项目建设规划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由山东弘衡科技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联合技术研发,是国内固废处理+产业链运营新型模式的唯一标杆项目。

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内容要包括:
一、建立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必要性及意义
1.1固废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是实现固废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推
动固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固体废物的产生与生活息息相关,固体
废物的积累会产生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固废资源浪费,如果没有及
时处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推广固废循环经济成为当前国家
重点发展强调的一项行动,实现建设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必须面对的
客观要求。

1.2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意义
(1)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建立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可以把固体废物的资源效益最大化,把固体废物中的有价值物质进行回收
利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省资源投入。

(2)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可以减少固体
废物的产生,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固体废物的处理水平,减少土壤、水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3)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民生。

建立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可以拉
动就业市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及居民提供更多收入,改善民生。

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议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二○一六年一月目录第1章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委托单位与编制单位 (1)1.3项目地址 (1)1.4项目性质 (1)1.5项目服务范围与任务 (1)1.6园区建设现状 (1)1.7 园区新建工程 (2)1.8园区运行模式 (4)1.8.1园区管委会 (4)1.8.2园区企业 (4)1.9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1.9.1园区企业 (4)1.9.2园区公用工程 (4)第2章广元市概况 (5)2.1地理位置 (5)2.2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5)2.2.1历史沿革 (5)2.2.2行政区划 (6)2.3自然地理条件 (6)2.3.1地形地貌 (7)2.3.2水文地质 (7)2.3.3河流水系 (9)2.3.4区域气候特点 (9)2.3.5动植物资源 (10)2.4社会经济概况 (10)2.5城乡建设规划 (11)2.5.1城市职能 (11)2.5.2城市性质 (11)2.5.3城市空间结构与道路交通 (11)2.5.4城区环卫规划 (13)第3章广元市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现状与问题 (15)3.1广元市环境卫生管理概况 (15)3.2垃圾收运现状 (15)3.2.1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情况 (15)3.2.2餐厨垃圾收运情况 (18)3.2.3城市粪便收运情况 (18)3.2.4市政和工业污泥收运情况 (18)3.2.5医疗垃圾收运情况 (19)3.2.6建筑垃圾收运情况 (19)3.3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9)第4章必要性及可能性 (21)4.1垃圾产生量增长趋势分析 (21)4.2垃圾综合处理基地模式已成趋势 (21)4.2.1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是垃圾处理发展趋势 (21)4.2.2循环利用是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途径 (21)4.2.3固废经济循环产业园是垃圾增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载体 (22)4.2.4国内固废经济循环产业园现状 (23)4.3良好的产业园建设基础 (46)4.3.1政策基础 (46)4.3.2园区基础 (46)4.3.3拟建垃圾处理厂基础 (47)4.3.4工作基础 (48)4.4产业园建设的意义 (48)4.4.1环境效益 (48)4.4.2经济效益 (48)4.4.3社会效益 (49)第5章编制总则 (50)5.1编制原则 (50)5.1.1先进管理和现代化原则 (50)5.1.2环保化原则 (50)5.1.3经济节约和实用的原则 (50)5.2编制依据及标准 (50)5.2.1编制依据 (50)5.2.2有关标准和规范 (51)5.2.3公用设施适用的规程规范与标准 (51)5.3园区建设目标 (52)5.3.1园区建设思路 (52)5.3.2建设目标 (53)5.3.3社会经济效应以及环境效应 (53)第6章场地选择 (55)6.1园区选址原则 (55)6.2园区位置比选 (55)6.3园址概况及建厂条件 (57)6.3.1地理位置 (57)6.3.2项目用地 (57)6.3.3地形地貌 (57)6.3.4气象条件 (57)6.3.5地层岩性 (57)6.3.6地质构造 (58)6.3.7地震 (58)6.3.8道路条件 (59)6.3.9建设用电 (59)6.3.10供排水条件 (59)6.3.11供电条件 (59)6.3.12灰渣处理 (59)第7章垃圾焚烧发电厂 (60)7.1工程规模及现状 (60)第8章污泥处理厂 (61)8.2 污泥接收与输送方案 (61)8.2.1 污泥的接收 (61)8.2.2 污泥的输送和储运 (61)8.3 污泥干燥方案 (62)8.3.1 污泥干燥工艺过程描述 (62)8.3.2 干燥废气处理 (64)8.4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 (64)8.5人员定额 (65)8.6投资分析 (65)第9章炉渣制砖厂 (67)9.1项目规模 (67)9.1.1炉渣产出 (67)9.1.2炉渣产量 (67)9.1.3项目规模 (67)9.2项目工艺 (68)9.2.1炉渣特性 (68)9.2.2处理工艺选择 (68)9.2.3工艺流程 (68)9.2.4主要设备 (74)9.2.5炉渣产出 (74)9.2.6 炉渣特性 (75)9.2.7 炉渣处理规模 (75)9.2.8 制砖工艺 (75)9.2.9 生产能力 (76)9.3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 (76)9.4人员配置 (77)9.5投资分析 (78)第10章餐厨垃圾处理厂 (80)10.1餐厨垃圾处理工艺 (80)10.3卸料及接收系统 (87)10.4分拣除杂系统 (88)10.5物料压榨系统 (88)10.6油水分离系统 (88)10.7其他 (89)10.8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 (89)10.9人员配置 (91)10.10投资分析 (91)第11章公用工程 (92)11.1管理和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工程 (92)11.1.1管理中心 (93)11.1.2教育示范中心 (93)11.2给水排水工程 (93)11.2.1供水工程 (93)11.2.2排水工程 (102)11.3电气工程 (103)11.3.1设计原则 (103)11.3.2接入系统及升压站 (103)11.3.3电气主接线 (103)11.4照明 (104)11.5防雷接地 (104)11.6消防系统 (104)10.6.1水消防系统 (104)11.6.2灭火器 (104)11.6.3火灾报警系统 (105)11.7压缩空气系统 (105)第12章总图与运输 (106)12.1设计原则 (106)12.2总平面布置及场地竖向 (106)12.4绿化景观设计 (108)第13章环境保护 (109)13.1园区附近环境现状 (109)13.2主要污染源分析 (109)13.2.1废气污染源 (109)13.2.2废水污染源 (111)13.2.3固体污染物及其组成 (111)13.2.4噪声 (111)13.2.5臭味 (111)13.3执行标准 (111)13.3.1大气标准 (111)13.3.2废水排放标准 (112)13.3.3固体废弃物标准和法规 (113)13.3.4噪声标准 (113)13.3.5臭气标准 (114)13.3.6其他相关标准 (114)13.4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控制方案 (114)13.4.1治理原则 (114)13.4.2治理措施 (115)13.5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18)第14章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20)14.1概况 (120)14.2劳动保护措施 (120)14.3安全卫生措施 (121)第15章清洁生产与节能措施 (122)15.1清洁生产分析 (122)15.1.1环保性 (122)15.1.2自动化控制系统 (122)15.1.3能源与资源利用 (123)15.1.4污染物排放水平 (123)15.1.5环境管理水平 (123)15.2节能措施 (123)15.2.1节水措施 (123)15.2.2节地措施 (123)15.3循环经济分析 (123)第16章运营管理系统 (125)16.1管理体制 (125)16.2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125)16.2.1产业园管委的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125)16.2.2 各垃圾处理厂劳动定员 (126)第17章建设进度及保障 (127)17.1园区建设进度安排 (127)17.2施工进度保证 (127)第18章投资估算及筹资方案 (128)18.1 投资估算 (128)18.1.1投资估算范围及投资内容 (128)18.1.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128)18.1.3总投资估算 (128)18.2投资计划 (130)18.2.1园区公用工程投资计划 (130)18.2.2园区企业投资计划 (130)第19章财务分析及评价 (131)19.1财务评价依据 (131)19.2财务评价指标 (131)19.3投资风险评价 (131)第20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133)20.1项目工程选址的合理性 (133)20.2项目影响及社会风险评价 (133)20.2.1群众抵制征地和房屋拆迁的风险 (133)20.2.2园区施工及运行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 (134)20.2.3群众对生活保障担忧的风险 (134)20.2.4社会风险评价结论 (135)20.3风险防范措施 (135)20.4风险防范方案 (136)第21章结论与建议 (137)21.1结论 (137)21.2建议 (138)附图附图01 园区地理位置图(JY-01)附图02 园区与其服务范围位置关系图(JY-02)附图03 园区位置与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JY-03) 附图04 园区位置与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JY-04) 附图05 园区遥感影像图(JY-05)附图06 园区建设现状图(JY-06)附图07 园区垃圾填埋场地形图(JY-07)附图08 园区资环循环利用网络图(JY-08)附图09 园区总体布局图(JY-09)附图10 生活垃圾发电厂焚烧工艺流程图(JY-10)附图11 生活垃圾发电厂总图方案(JY-11)附图12 生活垃圾发电厂飞灰固化工艺流程图(JY-12) 附图13 污泥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系统图(JY-13)附图14 炉渣制砖厂制砖工艺图(JY-14)附图15 园区道路断面图(JY-15)附件生活垃圾发电厂批复文件第1章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广元市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1.2项目委托单位与编制单位委托单位:广东博海昕能环保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1.3项目地址广元市利州区盘龙镇南山村3组,现广元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及其附近区域(附图1:园区地理位置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议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二○一六年一月目录第1章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委托单位与编制单位 (1)1.3项目地址 (1)1.4项目性质 (1)1.5项目服务范围与任务 (1)1.6园区建设现状 (1)1.7 园区新建工程 (2)1.8园区运行模式 (4)1.8.1园区管委会 (4)1.8.2园区企业 (4)1.9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1.9.1园区企业 (4)1.9.2园区公用工程 (4)第2章广元市概况 (5)2.1地理位置 (5)2.2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5)2.2.1历史沿革 (5)2.2.2行政区划 (6)2.3自然地理条件 (6)2.3.1地形地貌 (7)2.3.2水文地质 (7)2.3.3河流水系 (9)2.3.4区域气候特点 (9)2.3.5动植物资源 (10)2.4社会经济概况 (10)2.5城乡建设规划 (11)2.5.1城市职能 (11)2.5.2城市性质 (11)2.5.3城市空间结构与道路交通 (11)2.5.4城区环卫规划 (13)第3章广元市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现状与问题 (15)3.1广元市环境卫生管理概况 (15)3.2垃圾收运现状 (15)3.2.1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情况 (15)3.2.2餐厨垃圾收运情况 (18)3.2.3城市粪便收运情况 (18)3.2.4市政和工业污泥收运情况 (18)3.2.5医疗垃圾收运情况 (19)3.2.6建筑垃圾收运情况 (19)3.3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9)第4章必要性及可能性 (21)4.1垃圾产生量增长趋势分析 (21)4.2垃圾综合处理基地模式已成趋势 (21)4.2.1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是垃圾处理发展趋势 (21)4.2.2循环利用是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途径 (21)4.2.3固废经济循环产业园是垃圾增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载体 (22)4.2.4国内固废经济循环产业园现状 (23)4.3良好的产业园建设基础 (46)4.3.1政策基础 (46)4.3.2园区基础 (46)4.3.3拟建垃圾处理厂基础 (47)4.3.4工作基础 (48)4.4产业园建设的意义 (48)4.4.1环境效益 (48)4.4.2经济效益 (48)4.4.3社会效益 (49)第5章编制总则 (50)5.1编制原则 (50)5.1.1先进管理和现代化原则 (50)5.1.2环保化原则 (50)5.1.3经济节约和实用的原则 (50)5.2编制依据及标准 (50)5.2.1编制依据 (50)5.2.2有关标准和规范 (51)5.2.3公用设施适用的规程规范与标准 (51)5.3园区建设目标 (52)5.3.1园区建设思路 (52)5.3.2建设目标 (53)5.3.3社会经济效应以及环境效应 (53)第6章场地选择 (55)6.1园区选址原则 (55)6.2园区位置比选 (55)6.3园址概况及建厂条件 (57)6.3.1地理位置 (57)6.3.2项目用地 (57)6.3.3地形地貌 (57)6.3.4气象条件 (57)6.3.5地层岩性 (57)6.3.6地质构造 (58)6.3.7地震 (58)6.3.8道路条件 (59)6.3.9建设用电 (59)6.3.10供排水条件 (59)6.3.11供电条件 (59)6.3.12灰渣处理 (59)第7章垃圾焚烧发电厂 (60)7.1工程规模及现状 (60)第8章污泥处理厂 (61)8.2 污泥接收与输送方案 (61)8.2.1 污泥的接收 (61)8.2.2 污泥的输送和储运 (61)8.3 污泥干燥方案 (62)8.3.1 污泥干燥工艺过程描述 (62)8.3.2 干燥废气处理 (64)8.4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 (64)8.5人员定额 (65)8.6投资分析 (65)第9章炉渣制砖厂 (67)9.1项目规模 (67)9.1.1炉渣产出 (67)9.1.2炉渣产量 (67)9.1.3项目规模 (67)9.2项目工艺 (68)9.2.1炉渣特性 (68)9.2.2处理工艺选择 (68)9.2.3工艺流程 (68)9.2.4主要设备 (74)9.2.5炉渣产出 (74)9.2.6 炉渣特性 (75)9.2.7 炉渣处理规模 (75)9.2.8 制砖工艺 (75)9.2.9 生产能力 (76)9.3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 (76)9.4人员配置 (77)9.5投资分析 (78)第10章餐厨垃圾处理厂 (80)10.1餐厨垃圾处理工艺 (80)10.3卸料及接收系统 (87)10.4分拣除杂系统 (88)10.5物料压榨系统 (88)10.6油水分离系统 (88)10.7其他 (89)10.8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 (89)10.9人员配置 (91)10.10投资分析 (91)第11章公用工程 (92)11.1管理和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工程 (92)11.1.1管理中心 (93)11.1.2教育示范中心 (93)11.2给水排水工程 (93)11.2.1供水工程 (93)11.2.2排水工程 (102)11.3电气工程 (103)11.3.1设计原则 (103)11.3.2接入系统及升压站 (103)11.3.3电气主接线 (103)11.4照明 (104)11.5防雷接地 (104)11.6消防系统 (104)10.6.1水消防系统 (104)11.6.2灭火器 (104)11.6.3火灾报警系统 (105)11.7压缩空气系统 (105)第12章总图与运输 (106)12.1设计原则 (106)12.2总平面布置及场地竖向 (106)12.4绿化景观设计 (108)第13章环境保护 (109)13.1园区附近环境现状 (109)13.2主要污染源分析 (109)13.2.1废气污染源 (109)13.2.2废水污染源 (111)13.2.3固体污染物及其组成 (111)13.2.4噪声 (111)13.2.5臭味 (111)13.3执行标准 (111)13.3.1大气标准 (111)13.3.2废水排放标准 (112)13.3.3固体废弃物标准和法规 (113)13.3.4噪声标准 (113)13.3.5臭气标准 (114)13.3.6其他相关标准 (114)13.4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控制方案 (114)13.4.1治理原则 (114)13.4.2治理措施 (115)13.5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18)第14章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20)14.1概况 (120)14.2劳动保护措施 (120)14.3安全卫生措施 (121)第15章清洁生产与节能措施 (122)15.1清洁生产分析 (122)15.1.1环保性 (122)15.1.2自动化控制系统 (122)15.1.3能源与资源利用 (123)15.1.4污染物排放水平 (123)15.1.5环境管理水平 (123)15.2节能措施 (123)15.2.1节水措施 (123)15.2.2节地措施 (123)15.3循环经济分析 (123)第16章运营管理系统 (125)16.1管理体制 (125)16.2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125)16.2.1产业园管委的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125)16.2.2 各垃圾处理厂劳动定员 (126)第17章建设进度及保障 (127)17.1园区建设进度安排 (127)17.2施工进度保证 (127)第18章投资估算及筹资方案 (128)18.1 投资估算 (128)18.1.1投资估算范围及投资内容 (128)18.1.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128)18.1.3总投资估算 (128)18.2投资计划 (130)18.2.1园区公用工程投资计划 (130)18.2.2园区企业投资计划 (130)第19章财务分析及评价 (131)19.1财务评价依据 (131)19.2财务评价指标 (131)19.3投资风险评价 (131)第20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133)20.1项目工程选址的合理性 (133)20.2项目影响及社会风险评价 (133)20.2.1群众抵制征地和房屋拆迁的风险 (133)20.2.2园区施工及运行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 (134)20.2.3群众对生活保障担忧的风险 (134)20.2.4社会风险评价结论 (135)20.3风险防范措施 (135)20.4风险防范方案 (136)第21章结论与建议 (137)21.1结论 (137)21.2建议 (138)附图附图01 园区地理位置图(JY-01)附图02 园区与其服务范围位置关系图(JY-02)附图03 园区位置与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JY-03) 附图04 园区位置与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JY-04) 附图05 园区遥感影像图(JY-05)附图06 园区建设现状图(JY-06)附图07 园区垃圾填埋场地形图(JY-07)附图08 园区资环循环利用网络图(JY-08)附图09 园区总体布局图(JY-09)附图10 生活垃圾发电厂焚烧工艺流程图(JY-10)附图11 生活垃圾发电厂总图方案(JY-11)附图12 生活垃圾发电厂飞灰固化工艺流程图(JY-12) 附图13 污泥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系统图(JY-13)附图14 炉渣制砖厂制砖工艺图(JY-14)附图15 园区道路断面图(JY-15)附件生活垃圾发电厂批复文件第1章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广元市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1.2项目委托单位与编制单位委托单位:广东博海昕能环保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1.3项目地址广元市利州区盘龙镇南山村3组,现广元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及其附近区域(附图1:园区地理位置图)。

1.4项目性质改扩建环保公益项目1.5项目服务范围与任务(1)服务区域: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剑阁新县城片区(附图2:园区与其服务范围位置关系图)。

(2)垃圾类型: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城市粪便,市政及工业污泥、炉渣。

(3)服务内容:园区的垃圾由相关管理部门负责收集运输至产业园区后,由园区各相关企业或职能部门通过对垃圾的循环利用,进行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1.6园区建设现状目前,园区已建成医疗垃圾处理厂1个,日处理能力5吨/天;垃圾填埋场1个(附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1个),设计库容255万立方米(表1-1)。

表1-1 广元市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现状1.7 园区新建工程园区拟开展垃圾处理工程及设施建设(表1-2)。

工程建成后的园区物料循环、能源循环见图1-1。

表1-2 广元市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拟建工程WORD格式可编辑图1-1广元市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循环图专业知识整理分享1.8园区运行模式1.8.1园区管委会广元市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下设投资管理公司及物业管理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协调园区内各处理厂以及其它配套设施的运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