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医案三则
欧阳卫权先生经方治疗皮肤病医案
欧阳卫权先生经方治疗皮肤病医案一、带状疱疹发热以桂枝加葛根汤、芍药甘草汤治愈案:胡xx,女性,50岁,初诊05年7月12日。
以发热、右腰腹部带状成簇丘疹、水疱疼痛1天来诊。
昨日出现发热,恶寒,并见右腰腹部起带状成簇丘疹、水疱,疼痛。
今日上症加重,遂来就诊。
现发热,T38.2℃,伴头痛、颈背痛,右腰腹起水疱疼痛,头汗出,口不干,欲呕,稍咽痛,胃纳减,二便可。
舌淡红偏暗,苔薄腻,脉浮细。
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一直服用降糖、降压药物,控制尚可。
此太阳中风,表郁不解,故发寒热、汗出;又邪郁肝经,不得宣泻,故肝经循行处水疱疼痛而作。
余并处两方。
先予桂枝加葛根汤以解表:桂枝10g,白芍10g,大枣10g,炙甘草6g,葛根15g,生姜2片,1剂。
嘱当晚水煎温服,覆被以候微汗出。
次予芍药甘草汤合瓜红草方加味:白芍30g,甘草10g,全瓜蒌30g,红花7g,桔梗15g,苍术10g,茯苓10g,1剂。
嘱次日上午水煎服。
外用入地金牛酊调新癀片外敷。
二诊05年7月13日。
诉昨晚7时许服药,10时体温即降,T37.3℃。
今晨体温即复正常。
恶寒、头痛、颈背痛、欲呕诸症均消失,精神转佳,右腰腹部水疱疼痛减轻,口不干,二便可,舌淡红偏暗,苔薄腻,脉细。
继以第二方加量予之;白芍60g,甘草15g,全瓜蒌40g,红花7g,苍术15g,茯苓15g,桔梗30g,3剂。
后未再复诊。
10月份患者带其女前来看痤疮,问及此事,诉服前药3剂已愈,遂未再复诊。
二、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芍药甘草汤、四逆汤、当归芍药散、吴茱萸生姜汤治愈案:陆xx,男,70岁,当年抗美援朝老兵。
因左腰腹部疼痛1月余于2005年9月5日来诊。
有高血压、肺心病史。
2月前因肺心病发作入院抢救,住院期间突起左腰腹部大片水疱,痛如火燎。
经中西医等多方治疗1月余,疼痛不解,且异常剧烈,日夜发作。
痛甚时折腰缩腿、以头撞墙亦不可忍。
虽曲马多等多种止痛药亦难求得数小时之舒适。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剧烈如此,实属罕见。
名医名方朱仁康皮肤瘙痒症医案
名医名方朱仁康皮肤瘙痒症医案皮肤瘙痒症[例一] 庹××, 女,72岁, 简易病历, 初诊日期:1974年10月21日。
主诉:周身皮肤瘙痒已四个月。
现病史:四个月来全身皮肤瘙痒甚剧,尤以夜间加重,彻夜少眠。
曾服凉血清热, 祛风除湿之剂, 未见减轻。
大便干秘, 五日一行。
检查:全身皮肤干燥松弛,可见搔痕,细薄鳞屑, 血痂累累。
脉弦滑。
舌质紫,苔光。
中医诊断: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证属:老年血虚阴伤,皮肤失养, 风胜则燥, 风动则痒。
治则:养血润燥,活血去风。
药用:当归12克白芍9克熟地30克元参9克麦冬9克丹皮9克红花9克荆芥9克白蒺藜9克麻仁9克甘草6克六剂, 水煎服。
二诊:(10月31日) 药后皮肤瘙痒明显好转,晚间已能入眠。
脉弦, 苔净。
继服前方,六剂。
三诊:(11月16日) 药后瘙痒曾已减轻,近日又较痒重, 搔后并起小红疙瘩,大便又干。
脉弦滑。
舌紫苔光,中心薄黄。
宗前方出入。
方拟:当归9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9克元参9克荆芥9克白蒺藜9克丹皮9克麻仁9克甘草9克六剂, 水煎服。
四诊:(75年1月9日) 皮肤瘙痒已轻,胸、腹、腰围、后背沿感刺痒。
脉弦,舌光剥, 中薄黄。
嘱继续服10月21日初诊方, 六剂。
1975年5月追踪回信, 称病已痊愈。
[例二] 秘××, 女, 62岁, 门诊病历, 初诊日期:1975年2月5日。
主诉:上半身皮肤瘙痒五个月。
现病史:五个月来胸、背、上肢皮肤瘙痒颇剧, 夜间尤甚,抓至出血仍不解痒,夜不能寐,胃纳呆滞,精神萎靡, 二便如常。
检查:上肢及胸背皮肤干燥,搔痕血痂累累,稍见溢水。
脉弦滑。
舌苔白腻。
中医诊断:血风疮西医诊断:皮肤瘙痒症证属:脾经蕴湿,外受于风。
治则:健脾除湿,疏风止痒。
药用:荆芥9克防风6克羌活6克白芷6克陈皮9克茯苓皮9克银花9克甘草6克五剂, 水煎服。
二诊:(2月11日) 药前方五剂后皮肤瘙痒明显减轻,纳仍不馨,食后腹胀,脸面微肿,证属脾失健运, 脾湿蕴滞。
中医医案——泛发性神经性皮炎(三)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养血、润燥、祛风法治愈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病案:吴某,男,64岁。
初诊:1989年10月25日。
主诉及病史:近四年皮肤瘙痒逐年加重,痒无定时,始发于左颈部,渐波及背部,瘙痒无度,经久不愈。
近一个月因工作紧张劳累,睡眠不好,皮损渐扩大泛发全身,瘙痒难忍甚至彻夜难眠。
诊查:左颈侧有8cm×4cm大片状肥厚皮损,表面粗糙,皮脊皮沟著明,局部色较深并可见散在抓痕血痂。
躯干及四肢伸侧多片同样皮损,抓痕血痂明显。
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
辨证:老年患者,素体虚弱,心脾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处方:当归10g 川芎10g 二芍各10g 首乌藤30g 鸡血藤15g 刺蒺藜30g 红花10g 苦参15g 防风10g 浮萍10g 白鲜皮30g 全蝎6g外用雄黄解毒散与百部酒混匀外搽。
二诊:服上方药7剂,瘙痒明显减轻,惟睡眠仍差。
诊查见1抓痕明显减少。
前方去防风、浮萍,加珍珠母30g、炒枣仁15g。
三诊:继服上方药7剂,基本不痒,睡眠明显改善。
诊查皮肤已无明显抓痕。
继服药14剂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语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风癣、干癣、摄领疮、牛皮癣等,意指此病干燥不流水,厚者犹如牛项之皮,厚而又坚,因常发于颈侧受衣领摩擦有关,故而得名。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故而用当归、川芎、赤白芍养血润肤;以首乌藤、珍珠母、炒枣仁养血益心安神而止痒;再以鸡血藤、红花养血活血润燥;防风、白鲜皮、浮萍、全蝎驱风润肤止痒。
以上诸药共奏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之功,故而收到良好效果,使四年不愈之顽疾不足一个月即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4集,P613-614,张志礼医案。
张志礼,1930年生,山西原平人,主任医师、研究员。
1955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学系,1961年毕业于北京市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曾长期跟随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教授临床应诊,做其助手二十余年,学术思想上深得赵氏真传。
皮肤病治疗案例分享
皮肤病治疗案例分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皮肤病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疾病。
它们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皮肤病治疗的案例,希望能给正在遭受皮肤病困扰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希望和启发。
案例一:湿疹患者小李,是一位 25 岁的上班族。
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以及饮食不规律,他患上了湿疹。
起初,湿疹只是在他的手臂上出现了一些小红疹,伴有轻微的瘙痒。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逐渐加重,红疹蔓延到了他的背部、腿部,瘙痒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
小李曾尝试过自行购买一些药膏涂抹,但效果并不理想。
于是,他来到了医院皮肤科就诊。
医生在详细询问了他的病史、生活习惯以及症状后,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首先,医生建议小李调整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其次,医生给他开了一些外用的糖皮质激素药膏,以减轻炎症和瘙痒症状。
同时,还搭配了口服的抗组胺药物,帮助缓解过敏反应。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李的湿疹症状明显减轻。
红疹逐渐消退,瘙痒感也大大缓解。
但医生提醒他,湿疹容易复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仍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
案例二:痤疮小王是一名18 岁的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他,脸上长满了痤疮。
这让原本性格开朗的他变得自卑、内向,甚至不敢与人交流。
小王的痤疮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和脓疱,分布在额头、脸颊和下巴等部位。
他也曾用过一些祛痘产品,但效果不佳。
在家人的陪同下,他来到了皮肤科寻求专业的治疗。
医生在对小王进行检查后,认为他的痤疮主要是由于体内雄激素水平过高、皮脂腺分泌旺盛以及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针对他的情况,医生首先为他进行了面部清洁,去除了多余的油脂和角质。
然后,给他开具了外用的维 A 酸类药物,用于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减少皮脂分泌。
同时,还配合使用了抗生素类药膏,以控制炎症。
此外,医生还建议小王要注意面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洗脸 2-3 次,但不要过度清洁。
倪海厦老师治皮肤病医案
倪海厦老师治皮肤病医案倪海厦老师治皮肤病医案倪医师病案纪录初诊日期20080414姓名性别:年龄及体型来诊日期:048 H,CY 女 26, 中等 20080414来诊原因:皮痒红疹, 且干裂脱皮-->冬天比夏天严重白发多, 22岁才开始发现问诊:1. 不易出汗2. 月经时28天, 时32天3. 双足冷4. 口渴有热饮5. 胃口尚好6. 小便正常7. 晚上最痒,白天还好8. 睡时身热脉诊:望诊:1、舌诊:淡黄湿2、眼诊:诊断:此人表汗未透针灸处方: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筑宾 ->皮痒五针(效果奇佳) 中药处方:麻黄二钱杏仁三钱薏仁五钱炙甘草三钱 ->麻杏薏甘汤石膏一两知母五钱 ->白虎病人希望减轻体重何首乌三钱 ->治发白连翘三钱银花二钱赤小豆五钱 ->合麻黄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意拾付 9碗煮3碗 Bf B,S倪医师病案纪录初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及体型来诊日期:062 L,J 女 42 4/24/08来诊原因:牛皮癣, 20岁迄今, 因重感冒发烧之后发生,吃西药压制后好转, 之后从头皮起皮癣.问诊:1﹜很少痒,空气干燥时较痒2﹜不易出汗, 呼吸很短,跑会喘3﹜胃口好4﹜大便每日行5﹜口渴无, 逼自己喝水6﹜月经不正常, 提前来, 21-23天,天数5天左右7﹜怕冷8﹜双足冰脉诊:浮数望诊:1、舌诊:淡白红2、眼诊:诊断:毛孔不开, 肺津不伸针灸处方:中药处方:麻黄3钱, 杏仁3钱, 薏仁5钱, 炙甘草3钱,?麻杏苡甘汤,开毛孔,补肺津,去皮下旧的湿蝉蜕5分(另包)?蜕皮癣14付 6碗煮2碗 BF B.S.解说:此女之皮肤病起于感冒时汗出不彻,故用麻杏苡甘汤把陈旧的津液推出,并补上新的津液即可。
麻黄宣肺,薏苡仁去陈旧的津液(湿),杏仁补上新的肺津。
倪医师病案纪录初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及体型来诊日期:094 P,K 女 43 瘦 4/1/2008来诊原因:已前频尿好了,近来又发生,一日约二十次,有口渴且皮又很干,皮易裂(病患自认为湿很重,自觉一直在发炎毒素很重)耳朵痒,眼睛痒,落发,肌肉酸痛,肩背肌肉偶而酸痛, 似乎对很多东西吃喝都会过敏。
全国名老中医治皮肤病经验名家医案
全国名老中医治皮肤病经验名家医案欧阳恒,全国名老中医,教授,我国著名中医皮肤科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临床教学四十余年,主要擅长外科、皮肤科等多种疑难杂症的辨证施治,经验丰富,临证思路独特,方药配伍精妙,用之临床每收良效。
本期介绍欧老治白癜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慢性荨麻疹经验。
1.白癜风:李某某,女,38岁,2005年11月4 日初诊。
额部发白斑4年余,并渐行扩散。
患者诉四年前发现额面小片白色斑点,继则成片扩展,并渐渐泛发及胸背等处,尚无明显痛恙,注射过补骨脂素3个月。
检查:头、面、颈项、胸背上肢出现淡白色斑,分别约(3x2)厘米或(4x3)厘米大小不一,部分境界欠清。
舌质淡,薄白苔,脉细缓。
西医诊断:白癜风,中医诊断:白驳风,辨证:气血不和,肝。
野不足。
治法:调和气血,滋益肝肾。
方选紫铜消白方:铜绿0.1克,紫丹参、紫背浮萍、稀莶草、紫河车、核桃各15克,紫草、紫苏、红花、郁金各10克,鸡血藤25克。
煎服日一剂。
同时嘱患者饮食疗法:将黑豆、黑芝麻、核桃各30克,黑枣10枚,路路通7个。
先将路路通洗净,煎水滤液,再将其他纳入滤液中共煮熟烂,适加冰糖或胡椒调味,每天一料,30天1疗程。
11月17日二诊:药完无反应,继续原方煎服。
11月29日三诊:额面近发际缘白斑见(3~5)处芝麻片样色素沉着之皮岛,部分白斑边缘色素增深,守方10付交药剂科,研末水泛为丸,每服10克,每日2次。
12月9日四诊:额面白斑基本消失,胸、背部白斑淡化,守方不变,服至3个月1疗程。
2年追访,白斑全部消失,无复发。
按:在案例中拟调和气血滋益肝肾的紫铜消自方;在调和人身气血,滋益肝肾的治则下,多选用黑色、紫色或紫红色药物,以其药色反其皮损之色,组方独特。
诸药配伍,一则取其“赤入血”,另则意欲以药之“黑”反其皮损之“白”,滋益肝肾,“以黑反白”而不腻滞。
其药多取紫色而直引入血,及里达表,是为取类比象之意。
一方二用,内外合治,治疗与妆色于一体,共奏消白还肤色之效。
针灸治疗皮肤病,医案简选
针灸治疗皮肤病,医案简选一、玫瑰糠疹医案取穴:天枢、关元、中脘、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治疗前的照片治疗六次而痊愈。
二、脱发医案取穴:患处平刺、双内关、双阴陵泉、双太溪、脱发处梅花针扣刺治疗前治疗照片治疗后照片三、围刺治疗带状疱疹案例一治疗前治疗后。
案例二治疗前治疗后案例三治疗前治疗三次后关于带状疱疹得治疗,中医和西医都可以治疗。
从目前来看,多数患者首先就诊于西医的皮肤科,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甲钴胺、维生素)等,治疗周期一般在1到2周,以疱疹消失为治愈标准。
很多患者经治疗后疱疹消除,但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神经痛,影响生活质量,迁延数日,甚至伴随终生,非常痛苦!而张老师通过精确的辨证论治,巧妙的运用中医针灸、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收到显著的疗效,跟随张老师三年发现,患者在治疗后轻者一到两次、重者三到五次即可痊愈,而且这三年未曾发现一例复发和遗留后遗症的,非常之神奇!而且患者的诊疗费用在200到500左右,比西医费用减少数倍,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这也是针灸在本病治疗中的优势所在!同时我们在大量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本病的最佳治疗时期以发病一到两天为最佳,也就是说带状疱疹针灸介入时期越早,疗效越好。
如遇不明原因神经性疼痛,痛处固定,而现代医学未能检测出原因的,警惕疱疹出现的可能,同时也可参照带状疱疹得治法给予痛点扣刺放血治疗!就在前几天有位患者,颈椎病,ct显示颈椎间盘突出、增生,症状是颈部、肩部疼痛、右侧胸部神经性疼痛,痛处固定。
针灸两次后颈肩部诸症减轻,唯有胸部疼痛仍在,给与胸片检查,均未见异常,次日出现疱疹,如逗大,疱疹开始外发,我们治疗肩痛的同时给与针灸、放血拔罐一到两次后,疱疹开始结痂消失,疼痛消失,等于把疱疹消失在萌芽状态!所以,关于本病针灸介入时期越早越好!声明:本文所有医案均是張争昌教授临床医案,由我负责临床收集、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说明出处,尊重原创、和作者。
皮肤病治疗案例
皮肤病治疗案例
以下是三个皮肤病治疗案例:
案例一:
小李,一位 23 岁的年轻姑娘,一直被面部痤疮所困扰。
她脸上的痤疮数量多达 50 余颗,红红的痘痘让她变得很不自信,甚至都不敢抬头与人对视。
经过详细的诊断和专业的治疗,仅仅 3 个月的时间,她脸上的痤疮减少了 80%,只剩下零星几颗,而且皮肤状态也明显改善,现在的她变得开朗自信,重新找回了美丽与自信。
案例二:
老王,一个 45 岁的中年男子,深受湿疹折磨多年。
他身上的湿疹面积曾经达到了身体表面积的 30%左右,瘙痒难耐让他苦不堪言。
后来,他接受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持续治疗半年后,湿疹面积缩小到了 5%以下,瘙痒症状也几乎完全消失。
他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
案例三:
小张,一个 10 岁的小男孩,患上了白癜风。
刚开始,白斑的面积有 3 平方厘米左右,这让小张和他的家人非常担心。
经过一年多的系统治疗和精心护理,白斑面积缩小到了 0.5 平方厘米以内,肤色逐渐恢复正常。
小张又可以和小伙伴们自由自在地玩耍了。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皮肤病虽然可能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但只要及
时进行专业的治疗,很多是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甚至治愈的。
中医皮肤医案总结范文
一、医案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皮肤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皮肤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通过总结临床中中医治疗皮肤病的医案,旨在探讨中医治疗皮肤病的疗效及特点。
二、医案分析1. 病例一:湿疹患者,男,35岁,因反复发作湿疹1年余就诊。
患者平素易感疲劳,伴有睡眠质量差、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
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湿邪内蕴。
治则: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经过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湿疹逐渐痊愈。
2. 病例二:银屑病患者,女,45岁,银屑病病史5年。
患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鳞屑,主要集中在四肢伸侧。
中医辨证为血热瘀阻。
治则: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四妙勇安汤加减。
经过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皮损面积缩小。
3. 病例三:痤疮患者,男,20岁,痤疮病史2年。
患者表现为面部痤疮,伴有脓疱、结节。
中医辨证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
治则:疏风清热,健脾利湿。
方药:消风散加减。
经过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痤疮逐渐消退。
4. 病例四:荨麻疹患者,女,30岁,荨麻疹病史3年。
患者表现为皮肤瘙痒、风团,反复发作。
中医辨证为血虚风燥。
治则:养血润燥,疏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经过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风团消失。
三、总结1. 中医治疗皮肤病具有辨证论治、整体调治的特点,注重病因病机分析,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中医治疗皮肤病常用中药内服、外用相结合的方法,内服中药可调节机体功能,外用中药可直接作用于患处,改善局部症状。
3. 中医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展望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治疗皮肤病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未来,中医皮肤病学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皮肤病医案3则
按: 本例面对如此严重紫斑, 首先想到血热迫血妄 行, 治疗 重 点在 凉血 。虽然效果也 有 . 但不理 想 。后 来
认识 到病 在营 分 , 改用清 营敛 阴 , 味少 而效果 好 。从 药 而弄 清了“ 清营 的作用 点在小 血管本身 . 在小血 管炎 。 “ 凉血 ” 的作用 点则不 在血 管本 身 。 作 用点 在血 管周 其 围炎 。这 些发现 为以后 治疗 皮肌 炎 、 红斑狼 疮 、 性 肾 慢 炎、 尿毒症 等疾病 提供 了依据 。
j旗 焚 堑 ,
肺热 , 中桑 白皮 、 芩 、 其 黄 生石 膏等 为主 药 , 利退 热 , 顺 血培养转 阴 , 肺部感 染好转 。 第二阶段 治疗重 视皮肤湿 热 , 用 地 肤子 、 选 白鲜 皮 、 陈等 清 利 湿 热 药 , 以祛 茵 佐
风, 终于根 治 。
胡 某 , , ,93 4月 2 男 4岁 19 年 9日初诊 。因可疑 癫 痫样发 作 自 2 1 月 2日试服 苯 巴比妥 。 3月 1日发 风疹 伴低热 。 月 9日起 高热 、 3 全身皮疹 。 3月 1 于 2日经 我 院皮肤 科确诊为 苯 巴比妥 过敏 。 3月 1 5日住皮肤科 病 房 , 出现 大疱性 剥脱性 皮炎 、 并 并发 肺 炎 ( 血培 养金 黄 色葡萄 球菌生长 )在西药 治疗过 程中发现 加大激 素剂 。 量则 水疱减 少而 热度 上升 , 少激 素剂 量 则热 度下 降 减
而 水疱增加 。 如此 反复 , 于控制 , 院 已 1 半月 。 难 住 个 近
2 急性痘疮 样苔藓 样糠 疹 汤 某某 , , ,96 1月 1 女 3岁 19 年 5日初诊 。1年前 右 臀 部 出 现 红 色 丘 疹 、 甚 , 围 逐 渐 扩 大 , 径 痒 范 直 1c 中 心溃 烂化 脓 ; 0m, 以后 面 部 、 口唇 相 继 出现 , 后 然 波及全身 , 背部及 四肢最 多 , 胸腹 部较少 。皮损从 丘疹 一 扩大成 片一 溃烂 化脓一 结 痂 , 结痂 5 6 不脱 落 。 ~ 月 脱 落以后基底 部皮肤 红肿 , 次溃烂结 痂 。 再 曾用强 的松 治疗 半年无效 , 用山地 明也 无效 。 又 查有 巨细胞包 涵体 病 毒 抗体 C MV—IG 阻性 , g 弓形 虫抗 体 T X —IG o o g 阳性 。 邻居养猫和 狗 , 病儿 常去玩 。因病 情毫无好转 又 继发 感染 出现发热 , 请求 会诊 。诊 见 : 患儿除胸腹 部较 轻之 外 , 其余 各处皮肤均 覆盖褐 色 , 似 巧克力色 或香 类 菇色 , 厚达 3 rm 一层 痂皮 。面部 、 ~4 a 上肢 、 臀部 、 下肢 几乎 长 了一层 厚壳 , 背部 痂皮 则 呈香 菇 状 大小 一 只一
张静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皮肤病医案3则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年6 月第38 卷 S1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une 2018, Vol.38·838·冯云倩1张 静1殷红武2杜 刚3*1淮安市中医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03淮安市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 江苏 淮安 223001摘要:张静主任认为皮肤病病因病机内在原因多与脾胃有关,临床中经常根据“异病同治”的理论辨证论治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病,尤其是证属中焦脾胃虚弱、脾虚生湿者的顽固性皮肤病,本文主要论述张静主任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脂溢性脱发、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的经验,以兹指导临床用药。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皮肤病;张静;医案;脂溢性脱发;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张静主任从事中医皮肤临床工作30余载,经验丰富。
尤其对皮肤瘙痒症、湿疹、荨麻疹、脂溢性脱发、过敏性皮炎等慢性皮肤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笔者从2015年起师承张静主任,受益颇丰,现将其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皮肤病验案3则介绍如下。
1 脂溢性脱发患者,孙某,男,28岁,办公室文职人员。
2017年10月21日初诊。
头发脱落明显2年。
患者自诉近2年因工作原因应酬、熬夜致头顶部头发脱落明显,每天大约100根左右,两天不洗则头发油腻,头皮附有白色鳞屑。
曾在当地医院给予丹参酮口服及希尔生外洗治疗,脱发未见明显减轻。
平素喜食肥肉、辣椒及饮酒。
伴晨起头重,纳尚可,大便溏,日4-5次,睡眠差,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
专科检查:头顶发稀少,前额两鬓发际线上移,伴头发油腻。
西医病名:脂溢性脱发。
中医病名:发蛀脱发,证型:脾虚湿盛型。
处方:茯苓10g,白术10,白扁豆10g,山药10g,薏苡仁15g,芡实10g,侧柏叶10g,茵陈15g,白芍10g,泽泻10g,枸杞子10g,熟地10g。
经方治疗皮肤病,思维对了效如桴鼓仲圣经方皮肤病医案合辑(1)
经方治疗皮肤病,思维对了效如桴鼓仲圣经方皮肤病医案合辑(1)1.慢性荨麻疹案患者:高某性别:女年龄:73岁初诊:2018年10月2日,平素体胖,高血压、冠心病多年。
现病史:一年前因不明原因出现全身红色丘疹,奇痒,起皮疹时感觉身热,皮疹夜里起的严重些,用上氯雷他定等抗过敏的药就不痒,但是不用了又痒,非常痛苦。
一年多来经多处治疗无效,经人介绍遂来我处诊治。
查体:刻诊,早晨口苦、口干,胸胁苦满,胫前水肿,平时睡觉多,梦多,心慌,胸闷,怕冷,脉弦有力,舌淡红苔厚腻。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半量加制附片方组:柴胡60g 党参20g 茯苓20g 龙骨20g 牡蛎20g 肉桂20g 磁石20g 黄芩20g 半夏60g 大黄30g 生姜20g(切)大枣6枚(撕)制附片15g剂量:7剂煎服方法:冷水1400ml泡透,文火煮取600ml,去滓,分3次,一天热服。
药渣重煎外洗。
二诊:10月9日,痒、皮疹减轻很多,心慌、胸闷减轻,血压降低,续方14剂。
反馈:10月23日,皮肤不痒了。
写病案时我又打电话询问了一下,至今未复发。
后语:感谢仲圣平台,感恩涂华新老师!(山东莱城李秋宾医生医案)2.青春痘案患者:王某性别:女年龄:30岁初诊:2018年7月14日主诉:面痘5年现病史:反复面痘多年。
脉:沉。
舌淡,苔腻,舌下淤络,左少腹压痛。
诊断:青春痘处方:桃核承气汤方组:桃仁20g 生大黄60g 桂枝 30g 芒硝30g 炙甘草30g剂量:5剂煎服方法:冷水1400ml泡透,煮取600ml,后加芒硝,分3次一天热服。
禁忌:生冷,冰冻,绿豆。
二诊:2018年7月20日治疗效果:复诊时面痘已好。
(四川刘芝杏医生医案)3.痤疮案患者:张某性别:女年龄:22岁初诊:2018年11月28日主诉:痤疮已经3年现病史:面部痤疮已有三年有余,属于混合型,颜色暗红,颈肩部有散在的痤疮发作,不爱出汗,偶有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诊断:痤疮处方:葛根汤方组:葛根60g 麻黄45g 桂枝30g 炙甘草30g 赤芍30g 生姜45g(切)大枣12枚(撕)剂量:7剂煎服方法:加水1400ml泡一个小时左右,烧开后文火40分钟煮取600ml分三次,一次200ml饭后口服。
国医大师治疗皮肤病外用药医案
国医大师治疗皮肤病外用药医案国医大师治疗皮肤病外用药医案在中医传统理论中,皮肤病被视为“瘀血”的一种表现,而治疗皮肤病的方法也有着独特的特点,尤其是外用药物的应用。
国医大师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不仅熟练掌握了经典的治疗方法,更在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有效的医案,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将就国医大师治疗皮肤病外用药的医案展开深入的探讨,并分析其中的治疗思路和特点。
一、医案一:中医外治某某病国医大师在治疗某某病的时候,采用了清热解毒的外用药物,其配方包括黄连、地黄、鸡骨草等。
这些药物有着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病情。
在使用外治药物的国医大师还结合了针灸和食疗的方法,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通过这个医案我们可以看到,国医大师在治疗皮肤病的时候,往往会注重外用药物的选择,尤其是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药物在这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二、医案二:中医外治某某病在这个医案中,国医大师采用了中药泡脚的方法治疗某某病。
他选用了当归、川芎、熟地黄等药材,制成药包用于泡脚。
这种外用药物的方法可以通过足底穴位直接渗透药物成分,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
国医大师还在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饮食调理,进一步增强了治疗效果。
这个医案展示了国医大师在治疗皮肤病外用药方面的独特见解,通过中药泡脚的方法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医案三:中医外治某某病国医大师在治疗某某病时,采用了草药熏洗的方法。
他将艾草、白芷、苍术等药物制成熏洗药水,配合局部按摩和针灸,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种外用药物的方法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并且具有温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对一些慢性、难治性皮肤病有着明显的疗效。
通过这个医案可以看到,国医大师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注重外用药物的选择和方法,结合针灸和按摩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国医大师在治疗皮肤病外用药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他们在外用药物的选择和方法上有着深入的研究,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皮肤经典医案总结范文
皮肤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皮肤疾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文总结了几则皮肤疾病的经典医案,以飧中医同道。
一、湿疹医案一:陈某,男,8岁。
1969年11月9日初诊。
主诉:下肢频发皮疹半年。
入夏以来,两下肢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丘疹,瘙痒不休,伴有水疱。
外院诊断湿疹,应用西药内服外治,疗效不显。
裘沛然采用内服外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初诊以清热燥湿、解毒止痒为主,重用苦参、黄柏、蝉衣。
苦参与黄柏苦寒,清热燥湿解毒;蝉衣疏散风热,止痒。
外用鲜蒲公英、鲜野菊花捣烂外敷。
经过治疗,瘙痒明显改善,已无浸淫流水疱,局部已结痂。
二、湿疹(全蝎汤)医案二:王某,女,43岁。
因1个月前工作时,前臂接触某化学物质后,左前臂局部皮肤发红,继之出现小丘疹,瘙痒,并有灼热感。
诊断为湿疹,给予内服全蝎汤加减,中药外洗。
5剂后,面部及上身丘疹基本消失,无瘙痒,未见新生丘疹,左前臂皮损红肿明显减轻无渗出,有轻微瘙痒。
上方不变,又服中药5剂,配合中药外洗,病情痊愈。
三、湿疹(血府逐瘀汤)医案三:患者,男,65岁。
患者2个月前因洗澡感受风寒后出现腰腹部瘙痒,继之遍及全身,瘙痒逐渐加重,入夜更甚。
诊断为湿疹,给予祛风止痒散寒治疗,20余剂后无效。
后根据患者舌暗、舌边有瘀斑,改用活血祛瘀之血府逐瘀汤加鸡血藤治疗。
3剂后上症减轻,7剂痊愈,随访2年无复发。
四、湿疹(湿盛)医案四:患者,女,32岁。
因湿疹日久皮厚、色素沉着,瘙痒难忍。
诊断为湿疹,给予健脾化湿清热、祛风凉血止痒的治疗。
湿盛者加苍术、茵陈;渗液多者加泽泻、车前子。
经过治疗,病情明显改善,瘙痒减轻,皮损消退。
通过以上经典医案,我们可以看出中医治疗皮肤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治疗皮肤疾病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既注重内治,又注重外治,内外兼治,标本同治。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注重调理脾胃、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以达到治愈皮肤疾病的目的。
皮肤病案四则---悬壶先生医案
皮肤病案四则---悬壶先生医案1、唐某某,男,30,慢性湿疹反复发作五六年,时好时坏,难以彻底根治。
发作时夜晚痒甚,背部多发,经常抓挠出血,深以为苦。
初诊时诉大便不爽,见舌红苔腻,苔质致密,黄白相间,脉弦长而劲,考虑湿热郁于肌肤。
以三仁汤去滑石加宣散之品,大便可,痒稍减。
但患者诉服药后骑电瓶车双腿比以前怕冷。
思舌脉皆为有余之候,双腿骑车觉冷终是虚证,但此时难以从肾论治,拟健脾除湿平和之剂慢慢调治,或可有功:白参5g生白术15g茯苓15g扁豆30g苡仁15g蝉衣5g僵蚕10g徐长卿10g患者服药半月,几无疗效,拟停药。
其姐全家在我处治疗,疗效均可,我嘱其姐鼓励患者坚持,其姐经常打电话询问其弟服药情况,督促其坚持守方治疗。
一个多月后再诊,舌已淡红,腻苔褪掉十之七八,其脉已缓和,湿疹几无,痒已轻微,嘱前方继服,出差时坚持服用香砂六君丸。
2、黄某某,女,4,其家原在湖北,今年搬至成都。
以前在湖北时每年冬天起湿疹,两大腿外侧为甚,腹部次之,夜晚抓挠不休。
今冬以来,发作尤烈,常抓挠出血。
舌淡苔可,六脉沉细。
身两侧为少阳经所循之处,拟小柴胡汤加减:柴胡6g黄芩3g陈皮5g法夏8g泡参12g炒白术12g茯苓12g 扁豆20g苡仁10g蝉衣4g僵蚕8g徐长卿8g5剂服用一周,两大腿外侧湿疹即无,完全不痒,惟余腹部剩少量湿疹,微痒,以局方消风散治之。
3、王某,女,19,酒糟鼻,幸颜色不暗,未形成小丘疹样颗粒,月经后期,量少,二便尚调。
舌淡苔后部白腻,舌苔略润,右关小滑而数,余脉沉细。
脉症基本对应,仿局方消风散意,加黄连清脾经之热:苏叶10g荆芥10g防风10g藿香10g厚朴6g陈皮6g法夏10g 白参6g炒白术15g茯苓15g蝉衣5g僵蚕10g徐长卿10g黄连5g6剂,再诊时见到患者,觉面挺熟,以为是咳嗽病人复诊,告之治疗鼻部皮肤病,才想起原来如此。
鼻部红色去掉十之八九,不认真看已不明显。
舌象如前,关脉略缓,上方加肉桂2g黄柏3g砂仁6g,6剂。
皮肤病治疗案例分享
皮肤病治疗案例分享皮肤病是一类常见且复杂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在多年的从医生涯中,我积累了不少皮肤病治疗的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有其独特之处,也让我在治疗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医术。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案例一:难缠的湿疹患者_____,一位年轻的上班族,因为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以及饮食不规律,患上了湿疹。
起初,湿疹只是在他的手臂上出现了一些小红点,他并没有太在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湿疹逐渐蔓延到了他的腿部和背部,瘙痒难耐,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患者前来就诊时,皮肤表面布满了红斑、丘疹和水疱,部分区域还有渗出和结痂。
通过详细的问诊和检查,我了解到他的过敏史以及近期的生活习惯。
治疗方案首先是避免接触过敏原,调整作息和饮食。
同时,给予他外用的糖皮质激素药膏来减轻炎症和瘙痒,口服抗组胺药物来缓解过敏反应。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
但湿疹容易反复发作,在后续的随访中,我不断提醒他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避免过度搔抓,以及注意心理调节,避免精神紧张。
经过几个月的坚持治疗和护理,患者的湿疹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不再复发。
案例二:顽固的银屑病_____是一位银屑病患者,患病已经多年。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
患者的皮损主要分布在头皮、四肢伸侧和背部,表现为红斑、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
针对他的病情,我们采用了综合治疗的方法。
首先是外用药物,包括维生素 D3 衍生物、糖皮质激素等,以减轻皮损症状。
同时,配合光疗,如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来抑制皮肤细胞的过度增殖。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非常重要。
由于银屑病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很多患者会因为看不到明显的效果而中途放弃。
但这位患者非常配合治疗,按时用药、定期复诊。
经过一年多的治疗,他的病情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皮损面积明显缩小,症状也减轻了很多。
清骨散化裁治疗皮肤病三则案例
清骨散化裁治疗皮肤病三则案例I导读:清骨散加减治疗皮肤病效果很好,大家不妨来看一看。
清骨散出自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由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炙甘草组成。
其功效为清阴分伏热,退虚劳骨蒸。
笔者在临床中以此方化裁治疗某些皮肤科病变,获效较好。
1、荨麻疹刘某,女,53岁。
全身痒,搔抓后起大小不一红色条状皮损,无定时发作,以下午及晚间加重,皮损触之有灼热感,得凉则舒适,已2月余。
期间曾服息斯敏、敏迪,注射葡萄糖、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地塞米松,外用肤轻松、皮炎平、派瑞松等,只能暂时止痒。
查见肌肤除红色条状皮损外,身体瘦弱,颧赤午后加重,并述口渴,烦躁不宁,头晕,手足心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西医诊断:荨麻疹。
中医诊断:风瘾疹。
证属:阴虚内热,蒸灼肌肤。
治则:滋阴清虚热,疏风止痒。
方用清骨散加减:银柴胡10克,胡黄连10克,青蒿10克,鳖甲12克,生地黄30克,麦冬15克,知母12 克,地骨皮12克,牡丹皮10克,秦艽9克,白鲜皮15克,蛇床子10克,地肤子10克,蝉蜕9克。
6剂,水煎服,日1剂。
嘱其忌食腥辣之物。
二诊:服药后,皮疹发生的次数明显减少,痒感大减,皮肤灼热感已去大半,颧赤、头晕、口渴烦躁、手足心热症状皆减轻,舌质由红变淡红,苔转润。
原方去青蒿,续服5剂后诸症皆愈。
3个月后随访未发。
2、瘙痒症孙某,男,45岁。
全身皮肤瘙痒,抓后皮肤触之有灼热感,每于午后及晚间痒剧,自觉发热,但测体温基本正常,已3月余。
经用葡萄糖、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苯海拉明等注射,服息斯敏、赛庚啶疗效不著。
查见周身有不规则抓痕,点状血痂及色素沉着,述其手足心热,口咽干燥,骨蒸潮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西医诊断:皮肤瘙痒症。
中医诊断:痒风。
证属:阴津不足,虚热内生,蒸灼肌肤致痒。
治则:滋阴清虚热、止痒。
方用清骨散加减:银柴胡10克,胡黄连10克,秦艽9克,鳖甲12克,生地黄30克,玄参30克,知母12克,青蒿10克,地骨皮10克,石斛12克,麦冬15克,白鲜皮12克,蛇床子10克,地肤子10克。
中医皮肤科病护理病案范文
中医皮肤科病护理病案范文病案号:XXXXX患者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X主诉:患者主诉面部出现红斑、瘙痒、脱屑症状,并伴有皮肤干燥。
现病史:患者于X年X月X日出现面部红斑、瘙痒、脱屑症状,并伴有皮肤干燥。
初时症状较轻,患者未引起太多注意,仅自行购买了些外用药物进行护理。
但近日症状逐渐加重,伴有不适感,故前来就诊。
既往史:患者无其他系统性疾病史,无过敏史。
个人史:患者生活规律有所不足,饮食习惯较差,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偏食。
家族史:患者无相关遗传性皮肤疾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面部皮肤出现明显红斑,有瘙痒感,皮肤较干燥。
体温正常,无其他异常发现。
辅助检查: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结果显示未检出过敏源。
初步诊断:根据患者症状及体格检查结果,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中医皮肤科病:面部红斑、瘙痒、脱屑。
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辨证论治的原则,开具了以下中药方剂:方剂一:柴胡抓羊汤组成:柴胡、黄芩、生地、赤芍、龙骨、牡蛎等。
服法: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方剂二:清热凉血汤组成:连翘、地黄、桑白皮、丹皮、葛根、竹叶等。
服法: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2. 外治疗法:患者使用中药洗面水进行外用护理,方法为用洗面水湿润面部皮肤,轻轻按摩约5分钟,然后用温水冲洗干净。
3. 饮食调理:为了改善患者身体内部的湿热病理反应,建议患者少油少盐,忌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4. 生活调整: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避免情绪波动。
治疗效果:患者按照医嘱进行治疗,经过X周的治疗,面部红斑、瘙痒、脱屑症状明显减轻,皮肤湿润度有所改善。
随访计划:患者需要定期复诊,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中医皮肤科病治疗过程中,中药治疗、外治疗法、饮食调理和生活调整等综合治疗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在合理的治疗方案下,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预计随着治疗的进行将获得更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 日 1剂 ,水 煎 温 服 ,早 晚 各 1次 。药 后 疱 疹 无 新 发 ,疼 痛 明显缓 解 ,余 证 渐 消 ,原方 续 服 7剂 。药 后 疹消 痛 止 。去 清 热 解 毒 之 味 ,酌 加 益 气 养 血 扶 正 之
品 ,再 服 7剂 ,告 愈 。
其 支 者 ,从 缺 盆 上 颈 ,贯 颊 ” 。故 酌 加 升 麻 入 面 部 ,
子参 、陈 皮 、甘 草健 脾 以助 运化 。诸 药 合 用 ,药 证合
拍 ,故取 良效 。 案 2 :王某 ,女 ,3 1岁 。2 0 1 1 年 8月 1 6日初 诊 。
支 者 … … 属 胆 ,循 胁 里 ;其 直 者 ,从 缺 盆 下 腋 ,循 胸 ,过季 胁 ” 。该 患病起 左胁 下 ,乃肝 胆 经 所 循 之 处 ,
颇 深 。笔者 在 临证治 疗皮 肤 科 疾病 时 多 受启 发 ,每获 良效 。现举 病案 三则 如下 。 案 1 :詹 某 ,女 ,2 9岁 。2 0 1 1 年 4月 1 9日初 诊 。
湿 ,乃 生 痤 痱 …” ・ 劳 汗 当 风 ,寒 薄 为 鼓 ,郁 乃 痤 。 ”
的论述 ,此证 为风湿 郁 于肌 肤 ,失 于 发 散 。故 拟 祛 风 除湿 之法 。方 中薄 荷 、荆 芥 、 防风 、藿 香 具有 辛 温 发 汗兼 祛湿 之功 效 。考虑 到本 案患 者 疹发 于后 背 ,乃 太 阳膀 胱经 所循 之 处 , 《 灵枢 ・ 经脉》有 “ 膀胱足太 阳
和 营卫 。风灭 湿 除 ,气 血调 和则 病愈 。 案 3 :刘 某 ,男 ,4 9岁 。2 0 1 1年 1 O月 2 i 日初 诊 。患者 2天前发 现左 胁皮 疹 ,呈 带状 分 布 ,灼 痛 难 忍 。诊见 :左 胁下 皮 疹 前 至腹 中线 ,后 至腋 后 线 ,色 暗红 ,无 脓 疱 及 破 溃 ,伴 口苦 、纳 差 、便 于 、尿 赤 、 烦 躁 。舌 红 、苔 黄 腻 ,脉 滑 数 无 力 。证 属 肝 胆 湿 热 , 治拟清 泄肝 胆湿热 。以龙 胆 泻 肝 汤加 减 ,处 方 :龙 胆
结合 其舌 苔 、脉象 及症 状 ,属 肝 胆湿 热 之 证 ,故 拟 龙 胆 泻肝汤 加减 。方 中龙 胆 草 、柴 胡人 肝 胆 经 ,疏 肝 利 胆 清热 ,且 柴 胡 具 有 引 经 药 的作 用 ,引 诸 药 入 肝 胆 经 ;黄芩 、忍冬藤 、地 丁草 清 热解 毒 ;车前 子 、泽 泻 清 利湿 热 ,川楝 子 、延胡索 止 痛 ,且 具 有 疏 理肝 胆 之
泽泻 、J I l 楝 子 、丹 皮 、赤 芍 各 l O g ,黄 芪 1 5 g 。7剂 。
者诊 发 于面部 ,面部 为 阳 明 经循 行 部 位 , 《 灵 枢 ・经 脉 》 中有 “ 胃足 阳 明 之 脉 … …循 颐 后 下 廉 ,出 大 迎 ,
循 颊车 ,上 耳前 ,过 客主人 ” ;“ 大 肠 手 阳 明之 脉 … …
浙 江 中医 杂 志 2 0 1 3 年 5 月第 4 8卷 第 5期
【 医 案 医话 】
皮 肤 病 医案 三则
严 海 君
浙江 省杭 州市 江干 区彭埠 镇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心 浙江 杭州 3 1 0 0 1 7
关 键 词 皮 肤 病 经 络 医案
近 来 ,重 读 《 黄 帝 内经 》 ,深 感 此 乃 “ 医 家 之 宗” ,字字珠 玑 ,尤 其 是 《 灵 枢 》 中 的经 络 理 论 感 受
引诸药 上行 于 面 ,清 阳 明之 热 。生地 、丹皮 、赤 芍清 血分之 热 ,当归 、白芍取 “ 血行 风 自灭 ”之 意 ,苦参 止痒 、石菖 蒲辛 开助 药力 ;患 者 素 脾 胃虚 弱 ,酌 加太
按 :根据 《 灵枢 ・ 经 脉 》有 “ 肝 足厥 阴之 脉 ……
属 肝 ,络 胆 ,上 贯 隔 ,布 胁 肋 ” ,“ 胆 足 少 阳 之 脉 ,其
生地 、当 归 各 2 0 g ,炒 白 芍 、丹 皮 各 1 2 g ,大 力 子 、
赤芍 、蝉 衣 、苦参 ‘ 、石 菖 蒲 、陈 皮 各 l O g ,荆 芥 、升
麻 、甘 草各 6 g 。7剂 。每 日 1剂 ,水 煎温 服 ,早 晚 各
1次 。服药 后 ,皮疹 渐消 ,诸症 转安 。
患者 于 3日前暑 热 汗 出 ,洗 澡 后 于 空调 下 乘 凉 ,后 发 现背 部 出后 无
水 流 出。舌红 、苔 薄 ,脉 细 。证 属风 湿 蕴 于 肌表 。治 拟祛 风 除 湿 。处 方 :川 I 芎 l O g , 当归 2 0 g ,赤 芍 、炒
按 :本案 患者 辨其 诸 症及 舌 苔 脉 象 ,一派 风 热 之 象兼 有 热人血 分之 虞 ,故 拟 祛风 清 热 为 主 。处 方 中荆
芥 、大 力子 、蝉衣 主 人肺 经 ,具 有 疏 解 风热 之效 。患
草 、栀 子 、 黄 芩 、 当 归 各 9 g ,忍 冬 藤 、 地 丁 草 各 3 0 g ,柴胡 、甘 草各 6 g ,生 地 1 2 g ,延 胡 索 、车前 子 、
因 出游 涂 抹 油 彩 后 过 敏 1日。诊 见 :发 时 面 部 红 肿 ,
皮疹 色鲜 红 ,就 诊 时红肿 已消 ,色 鲜 红 。平 素 脾 胃素
之脉 … …循肩髀 内 ,夹脊 ,抵 腰 中 ;其 支 者从 腰 中下
夹 脊 ,贯 臀 ” 。故 方 中 加 入 羌 活 。羌 活 归 入 太 阳 经 , 作 为引 经 药 ,使 药 力 直 达 病 所 。鸡 血 藤 、 当归 、赤
虚 ,纳差 , 口干不 欲饮 ,夜寐 尚安 ,大 小便 正 常 。舌 红 、苔薄 ,脉 弦细 。证 属 风 热郁 敝 ,脾 胃虚弱 。治 拟
祛风 清热 凉 血 ,兼 以 健 脾 和 胃。处 方 :太 子 参 3 0 g ,
芍 、川芎 补血 活 血 ,行 血 除风 ; 白芍 、桂 枝 、甘 草 调